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22:00:10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世界卫生组织

世卫数周内第2次考虑是否将猴痘列作全球危机

【加拿大都市网】世界卫生组织(WHO)于数周内,第2次考虑是否将猴痘列作全球危机;有部分科学家表示,非洲与发达国家爆发的疫情,之间显著出现差异,反映已经复杂化。 非洲的官员表示,已经将非洲大陆的疫情视为紧急状况,但其他地方的专家则表示,即使病毒没法阻止,但欧洲、北美及其他地区的温和型猴痘,是不需要发出紧急声明;而鉴于这种疾病并不严重,英国的官员最近更调低对这种疾病的评估。 猴痘在非洲中部及西部的部分地区,已经根深蒂固了数十年,在这些地区,患病的野生动物,偶尔会感染农村地区的人民,而且,疫情相对可控;至少由5月开始,这种疾病在欧洲、北美及其他地区的男同性恋与双性恋男性中传播开去;富裕国家的病例,很可能是由西班牙及比利时的2次狂欢中的性行为所引发。 目前,全球有超过1.5万宗猴痘病例,虽然美国、英国、加拿大及其他国家,已经购买了数百万剂疫苗,但没有1剂运到非洲,那里更严重的猴痘疫情,已经导致超70人死亡。 英国East Anglia大学医学教授Paul Hunter医生表示,非洲发生的事情,与欧洲及北美的疫情几乎完全不同。 Hunter医生表示,这些非常活跃的同性恋网络中,有些男性真的不想让人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而且,他们自己可能并不清楚与谁人发生性关系。 负责刚果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全球卫生部门的病毒学家Placide Mbala医生表示,非洲与西方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Mbala医生表示:“我们在这里(刚果)很快看到,在3至4天后,暴露于猴痘的人身上出现了明显损伤,有这么多明显损伤的人,不大可能外出到公共场所,从而防止进一步传播”。 世卫组织猴痘紧急委员会成员Dimie Ogoina医生表示:“仅仅控制欧洲及美国的疫情,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样的话,非洲疫情的(动物)源头仍然存在”。 (网上图片) T02

世卫不建议打第三剂加强针:很多地方打不上疫苗

【加拿大都市网】世界卫生组织周一表示,在很多国家尚未接种COVID-19疫苗的情况下,各国不应为接种过COVID-19疫苗的人群订购加强疫苗。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COVID-19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再次上升,delta变种病毒正成为主导,许多国家尚未获得足够剂量的疫苗来保护其卫生工作者。 谭德塞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delta病毒正以炽热的速度在世界各地肆虐,导致COVID-19病例和死亡人数出现新的飙升。”他指出,这种最初在印度发现的高传染性病毒现已在100多个国家发现。 “COVID-19疫苗供应的全球缺口非常不均衡和不公平。一些国家和地区实际上订购了数百万剂加强疫苗,而其他地方还没有给他们的卫生工作者和最脆弱的人接种疫苗,”谭德塞指出。 他特别指出,疫苗生产商辉瑞(Pfizer)和莫德纳(Moderna)打算为已有大量接种疫苗的国家提供强化疫苗。谭德塞说,他们应该将疫苗直接用于COVAX项目,这是一个主要面向中等收入和较贫穷国家的疫苗共享项目。   愤怒而羞愧 世界卫生组织首席科学家Soumya Swaminathan说,到目前为止,世卫组织还没有看到证据表明,完全接种疫苗的人进行加强注射是必要的。虽然有一天加强针可能是必要的,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点。她说:“这必须以科学和数据为基础,而不是单个公司宣称他们的疫苗需要打加强针。”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情况项目负责人Mike Ryan说:“目前,我们正使数亿人失去保护。” Ryan补充道,当其他地方的弱势人群仍在因缺乏疫苗而死亡时,如果各国使用宝贵的疫苗作为加强针,当我们回想起这一切时,会感到愤怒而羞愧。 他评价道:“有些人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编辑:北极星) (Ref: https://www.ctvnews.ca/health/coronavirus/who-says-countries-should-not-order-covid-19-boosters-while-others-still-need-vaccines-1.5505895) (图片来源pixabay)

世卫警告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威胁真实存在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出席一个庆祝活动时指,新型冠状病毒出现第二波疫情的威胁真实存在,疫情仍有机会再次爆发,呼吁各国民众不要掉以轻心,须自我保护。 位于瑞士日内瓦湖的著名景点喷泉重开,谭德塞出席庆祝活动并发表演说,指虽然欧洲疫情已趋向缓和,全球的情况仍然严峻,距离抗疫成功还有漫长的路,他又指,世衞建议所有国家,继续追踪、隔离和检测有病征的民众。 他又警告,第二波疫情威胁是真实存在,吁各国继续团结抗疫勿掉以轻心,建议各国继续加强追踪、隔离及检测工作。 欧洲疾控中心:未来数周欧盟国家新增病例数或将上升 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ECDC)11日发布报告称,除波兰和瑞典外,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及英国均已度过新冠肺炎第一轮传播高峰。该中心同时提醒,新冠疫情“远未结束”,其预测未来数周可能出现新增病例数的上升。为此,各国应加强防控和检测力度,公众亦应继续坚持良好的卫生防疫习惯。   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是欧盟负责传染病防控的专门机构。上述报告是其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公布的第十份风险评估报告。   报告表示,从2019年12月31日到2020年6月9日,全球共报告7069278例新冠确诊患者、405587人死亡。其中,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及英国累计报告1444710例,占全球病例数的20%;死亡169207人,占全球因新冠死亡人数的42%。   报告指出,尽管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及英国普遍出现了新增病例数减少的趋势,但一些国家仍在出现社区传播案例。此外,已有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信息表明,本地区人口中拥有获得性免疫力的比例仍较低。   报告表示,由于缺乏特效药或疫苗,加之2月底以来确诊人数指数级增长,本地区许多国家实施了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如要求民众待在家中、保持人际距离、取消大型集会、关闭学校和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等等。报告指出,这一做法从总体上减少了新冠肺炎传播,截至6月9日,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和英国的14天新增病例数已较峰值时的4月9日下降了80%。报告认为,本地区除波兰和瑞典外的所有国家已经度过了新冠肺炎第一轮传播高峰。   报告提醒,当前随着欧盟成员国逐步“解封”,存在公众由于“隔离倦怠”而不严格遵守官方推荐的防疫措施的风险。报告表示,各国需持续努力确保保持人际距离等防疫措施能够继续得到遵守,以限制新冠肺炎扩散的速度。   报告为各国防止疫情反弹给出的建议包括:建立强有力的流行病学监控机制;针对高风险人群开展大规模检测,并通过核酸和血清两种检测方式对新冠传播状况展开研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采取长期且可持续的必要非药物性干预措施等。   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强调,各国应提醒公众“大流行病远未结束”,“这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我们不能丢掉防备,必须适应‘新常态’”。 来源:即时国际 新浪国际

多国新冠病例无联系 世卫组织极为担忧

(■■东京中央区早上交通繁忙时段的人流。 美联社)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上周五表示,近日在中国境外出现的一连串新冠肺炎确诊个案,与中国内地和其他确诊个案没有明显连联,这种情况令他关注。他形容对付这场疫症的“机会之窗”正在缩窄,必须在这扇窗完全关闭之前迅速行动。   随着中国境外确诊个案不断上升,日本、韩国、伊朗、欧洲等地的疫情有恶化迹象,谭德塞被记者问到这场疫症是否已到了引爆点?他答道:“疫情爆发可能朝任何方向发展。如果我们做得好,我们可以避免严重的危机,但如果我们浪费了机会,我们手上便会有严重的问题。”他说:“我们关注有一些病例,没有明显的流行病学联系,例如病人没有外游纪录或者没有与其他确诊病人接触过。”谭德塞特别提到,在伊朗发生的新死亡个案和感染个案,令人“非常关注”。   不过,他坚称,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所采取的防疫措施,仍然提供机会制止病毒进一步蔓延。他呼吁世界各国投放更多资源,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大爆发做准备。

新冠病毒最终叫啥?世卫说要考虑偏见与歧视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周五表示,在对抗冠状病毒的行动中,世界面临各种防护装备长期短缺的问题。虽然这两天中国公布的新病例明显减少,但是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另外,这个疾病的正式名称还没有确定,命名要考虑到偏见和歧视问题。 谭德赛在日内瓦向世卫组织执行委员会成员汇报工作时说,世卫一直在向世界各地发送防护设备,包括测试包、口罩、手套、医用防护服、呼吸器等,但是这些设备短缺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他会与相关各界加强沟通,以便查出瓶颈,找到解决方案,公正地推动设备分配。 截至日内瓦时间凌晨6时,中国已确诊冠状病毒病例31,211例,死亡637例;其他24个国家中有270例,死亡1例。过去两天,中国报告的感染病例减少。这虽然是好消息,但是谭德赛警告大家不要过度解读,因为人数有可能再次提升。 世卫流行病学家科霍芙(Kerkhove)提到病毒的命名问题时表示,这个病毒最早在中国武汉的一个海鲜市场被发现,许多媒体在报道中也使用武汉病毒这个说法。科霍芙表示,病毒名称不应该与任何地理位置和特定族裔相关,因此,世卫组织才使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novel coronavirus)这个临时名称。 世卫组织首席紧急专家瑞安(Ryan)也表示,我们要以科学为先导,克服恐惧,这是全球人的事情,不能接受无意的描述和针对某个族裔的偏见。他呼吁各国就此事加强与民众沟通。 (图片:美联社)  T10

世卫称尚无法预测拐点 阻断病毒国际蔓延仍有可能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贾萨瑞维奇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尚不能预测中国国内疫情的“拐点”何时到来,也无法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否会在中国以外大规模爆发或演变成全球性流行病,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仍有大量关键信息未能为世界科学界所掌握。但他同时表示,只要各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早发现、隔离、治疗并追踪接触者,采取与风险相称的社会阻隔手段,阻断病毒蔓延依然是可能的。 在与《环球时报》记者的一份书面专访中,贾萨瑞维奇表示,截至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模式仍存在大量未知之处,可能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溢出感染事件,但仍需要对流行病学数据进行大量分析,以了解该病毒传播过程的全景。他表示,中国的卫生系统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在一种有诸多未知数的新病毒的爆发时,任何国家的卫生系统都会遭到挑战。 这名世卫组织发言人认为,目前中国在抗击疫情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当人们——包括那些其实没有生病的人们——感到担忧时,他们会大量涌向医院和诊所,使医疗机构不堪负重,甚至可能会导致医疗系统的运作受到阻碍。“(中国)需继续就何时应去寻求治疗、怎样寻求治疗继续与公众交流,通过引入更多卫生工作者和建设更多设施来扩大(诊疗)能力,并进行适当分流。” 贾萨瑞维奇表示,这会是对物流系统的挑战,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实施。 近期,有部分国家因疫情对中国实施超出世卫组织建议措施以外的边境控制或贸易措施。对此,贾萨瑞维奇表示,目前已有22个国家向世卫组织正式报告了对华采取的额外贸易与旅行措施,世卫组织正在对其进行审查,可能要求其重新考虑。“不过世卫组织只能向这些国家提供基于事实的科学建议,但不能挑战它们实施的措施。” “有证据表明,在遏制疫情的初始阶段,那些严重影响国际交通已达24小时的措施可能有其公共卫生理由,比如可让受病毒影响的国家采取持续的应对措施,让暂未受影响的国家有时间启动和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他表示,“然而,类似限制性措施只能在很短期间内实施,并与公共健康的实际风险相称,且应随着形势的发展定期予以重新考虑”。(环球时报)

伊波拉疫情升级 世卫组织发出最危险警告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周三在日内瓦宣布,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伊波拉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这是只在最严重疫情时才会使用的罕见名称。刚果本轮伊波拉疫情已导致一千六百七十六人死亡。  世卫当天就刚果的伊波拉疫情召开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这是自去年八月该国疫情爆发以来举行的第四次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谭德塞会后说,全世界须对此疫情予以关注,并与刚果团结协作,以尽快结束疫情,建立更完善的卫生体系。突发事件委员会主席斯蒂芬强调,各国应避免以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由实施贸易和旅行限制措施,因为这些限制措施可能会对疫情波及地区民众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世卫召开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一个直接原因是刚果基伍省首府戈马市近日确诊的首位伊波拉患者死亡。戈马市位于刚果东部,人口近二百万,靠近卢旺达和乌干达,是拥有码头和机场的交通枢纽。如果伊波拉疫情在这里扩散,后果将不堪设想。  世卫第五次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前四次分别是2009九年的人类猪型流感、2014年的小儿麻痺病毒,2014年至2016年伊波拉病毒肆虐西非部分国家,以及2016年的寨卡病毒。 据世卫提供的数据,截至本周一,刚果本轮伊波拉疫情中病例总数达二千五百一十二例,其中确诊二千四百一十八例,死亡一千六百七十六例,死者中的确诊病例数为一千五百八十二例。 伊波拉出血热是由伊波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出血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五成至九成。2013年至2016年间,西非的伊波拉疫情夺走逾一万一千人的生命。  《国际卫生条例》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为“确定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的事件。”埃博拉病毒发现者之一、伦敦大学教授皮奥特说,这种流行病异常复杂,世卫敲响了全球防控的警钟,现在全球都要行动起来。利物浦大学健康研究所教授所罗门认为,这一宣布有助于吸引用于疫情防控所需的全球关注和资金。(图片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