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02:34:50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书法

64岁刘晓庆抗疫宅在家练习书法 获赞“自然流畅”

刘晓庆写得一手好字在北京娱乐圈是出了名的。 4月5日中午,封面新闻记者,从刘晓庆处独家获得了一组她的抗疫期间的书法作品。 自今年1月23日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两个多月来。刘晓庆也和许多影视演员一样停工宅在家里。但刘晓庆没有闲着,她宅在家里,除了每天认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有关疫情新闻报道动态外,便是勤练书法。许多网友点赞刘晓庆的书法自然流畅,线条优美,劲秀柔婉,既娟秀舒展,又能去媚柔,越练越见功底。 封面新闻记者多次采访刘晓庆。刘晓庆的妈妈是老师出身。老人家也是写得一手好书法。刘晓庆从小受母亲影响,几岁就勤练书法。 今年疫情爆发,两个月的抗疫期间,刘晓庆在严防严控下,帮著名导演雷子,拍摄了一部公益微电影《孝感天地》。剩余时间,刘晓庆痴情于练笔写字,颇有一番笔墨情怀。 刘晓庆十分喜欢书法,经常通过微博展示她的习作,并且对书法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就在前一阵子,刘晓庆又在微博发言:书法,与武术、中医、京剧并成为“中国四大国粹”,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我要求自己无论多忙也要坚持练习书法,滴水穿石,铁杵成针。 网友们为刘晓庆的坚持点赞,认为刘晓庆的书法还应该练得更好。给90后年轻演员做出榜样。有一些90后年轻演员,名气大,可写的字却是鬼画桃符,见不得人,给粉丝签的名自己都不认识。希望年轻明星好好向刘晓庆学习。中国的国粹就是应该好好继承,不能让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断了传承。 有网友表示,刘晓庆的字看上去遒劲有力,很有功底。也有专业书法家认可刘晓庆的书法,虽说刘晓庆的字没有任何讲究,一看就知道她很少临帖,但是临帖有利也有弊,很少临摹古帖虽然看起来十分江湖,也不够专业,但是这样的书法却个性十足,每个字都能感受到刘晓庆的感情,那是自然流露的。   来源:封面新闻

加国华人移民掀起书法热 收藏墨砚不懂这些知识怎么行?

■ 前排左起:简家驎收藏的墨砚中,包括紫端、歙砚、端溪名砚等。受访者提供 星岛日报讯 加拿大近年随着华人移民增加,加上“多元文化”是加国特色,政府鼓励不同族裔移民可以保留原有文化特色生活,而中国在国际上地位日增,因此,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活动,近年在本地掀起一片“中国热”,中国书法是其中一项受主流社会喜爱的文化活动。 安省中国美术会荣誉会长同时是收藏家的简家驎表示,中国书画虽说是“书画同源”,但主流人士较偏向喜爱书法,可能受其文字笔划变化如同魔术般所吸引。简家驎是本地收藏众多墨砚爱好者之一,加上近年他研习书法,因此对墨砚喜爱和认识倍增。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说如有非华裔人士希望多认识中国墨砚,他乐意介绍,并欢迎与喜爱墨砚者分享欣赏、研究及收藏的乐趣。 四大名砚拍卖行以高价成交 他说,一般人都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书法当然也不例外,好的笔、墨、纸和墨砚缺一不可,在整体配合下,有助提升书法美感。习书法者都知道,质优盛墨的墨砚都是产自中国天然坑洞或河溪,好的墨砚有所谓“去墨如风”的美名,墨汁既不易干,磨出来的墨汁又特别畅滑。书画习者大致都认为上等石砚,包括下列4种:端砚、歙砚、洮(河)砚及澄泥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中国著名的书画家,每人都拥有若干个名砚作书画之用,现时在拍卖行中都以高价成交。 简家驎称,因肇庆古称端州,因而得名端州砚,又因产自端溪一带亦称端溪砚,简称端砚。实用上具有“墨之无声,刚而不脆,柔而不滑、贮水不耗,发墨利笔”。而歙砚产于古歙州(后改徽州)而得名,并成为御用品。歙砚石色之多,质地之细,为诸砚之冠。墨砚中以紫端最名贵,另传闻绿端是皇帝所专用。 石眼是矿石中含铁的结核体,成球状或橄榄状,如鸟兽的眼睛。石眼为端砚一大特征,以圆为佳,颜色以绿为贵,因石眼稀有,所以“端砚贵有眼”,愈多愈名贵。简家驎就拥有一个“七眼”墨砚,如天上的猎户座。 简家驎说,近年名砚在拍卖市场上交投十分活跃,显示砚台收藏风气已成,且这种具中国独特文化特色的墨砚,受国际收藏家喜爱。

潘粤明和老爸欣赏书法温馨有爱 满屏书香

潘粤明与父亲 新浪娱乐讯 9月12日晚,潘粤明通过微博晒和老爸谈论书画的温馨照片,并配文称:“老爸对于书画的执着永远值得我去学习。”照片中,潘粤明和爸爸对面坐着,父子两拿着书法字在开心交谈,潘爸爸看上去非常的精神,画面十分的温馨幸福。   此微博曝光后,网友纷纷围观并留言称:“哥哥对书画的执着也激励着我们。”“这张超级温馨的!有爱的父子!”“有哥和爸妈同时出现的画面,就有满满的温馨和爱意,还有浓厚的书香氛围。”   据悉,潘粤明受家庭影响,自小学习绘画和书法,13岁时为自己改名为潘粤明,“粤”字源于父亲是广东人,“明”字则是想光明磊落。(我是弥尔) 新浪娱乐

有情怀!90后抹灰工直播书法走红 破格被聘书画家

网上图片 长相清秀,头戴安全帽,在温州的工地里,90后石建国是一名普通抹灰工。闲下来的时候,他挥毫泼墨,写得一手颇有劲道的好字。今年4月,他把写书法的日常拍成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一夜成名。《人民日报》发文盛赞其“哪怕身处尘埃,心中也有山川湖海”。 工作结束时,他会直播写书法,粉丝们喜欢他的作品,他也会送给对方。“工作累了,可以放松一下,平常就这个爱好。”石建国说。 当抹灰工养活了石建国一家,书法和抹灰工之外,他还是儿子、丈夫,和平凡的父亲。 抹灰工石建国写得一手好字,他在快手直播写书法而走红。 走红 工地里练字“入魔” 石建国所在的工地,在温州瑞安市飞云江入海口附近的一个工业园区,距离闹市区有30分钟的车程,举目所及全是在建厂房。他的日常,就是穿着一身沾满水泥点子的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涂抹墙灰。这让人很难把书法跟他联系在一起。 今年4月,他在直播平台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里,他展示了漂亮的毛笔字,一幅临摹《兰亭集序》的作品引来网友围观评论。除了写毛笔字,他还擅长用毛笔绘制老虎、鹰等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练字画画,是他的业余爱好。 在工地练字的视频被推上“热门”后,27岁的石建国瞬间走红。来自河南省濮阳县白罡乡的石建国,2013年和哥哥来到温州,当抹灰工。2014年初,他在出租屋仅有的一台小电视上,看到一则书法广告,引发了他写字的兴趣。随后,他便买来笔墨纸砚和教授书法的光盘,自学起来。 一有空闲,就在工地上练字的石建国。 平常,石建国住在工地宿舍。每天早上6点多上班,傍晚6点下班。中午仅有的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他也能挤出半个小时来练字。午休时,工友也常看到他拿着一根硬竹竿在沙地上写写画画。用工友的话来说,他有点“走火入魔”了。 石建国在快手上的直播账号,已有1.7万个粉丝。 石建国和其他5个抹灰哥,挤在一间20平方米的简易移动房内。他从靠门床铺下拿出铁盒,里面放着几支规格不一的毛笔,还有墨水和镇尺,床铺上放着三个行李箱和几叠写满毛笔字的宣纸。结束了一天的劳动,晚饭过后,电灯亮起,移动房就成了他的直播间。 之前他的直播视频上了热门,给他积累了不少粉丝。截至目前,这个名为“温州抹灰哥小石”的账号,已有1.7万个粉丝。关于网名来由,石建国说温州是他的第二故乡,“人多嘛,然后我就直播了”。红了之后,很多人加他微信。他会给热情的粉丝寄送字画,不收钱,一般粉丝留下地址,邮费到付。 回乡 被破格聘为书画家 走红之后给石建国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变化。5月10日凌晨,受老家濮阳市书画院邀请,石建国从温州乘火车回到老家。据《大河报》报道,濮阳市书画院经研究决定,破格聘任石建国为市书画院特聘书画家。 关于书法爱好,石建国说:“工地上的工友,有的支持,有的不支持,说浪费钱。”自己被媒体报道后,工友们的看法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说坚持自己的爱好,总会成功的。”石建国笑道。 居住在简易移动工房内,也挡不住石建国练笔不辍。 石建国觉得自己走红了,但心里跟平常一样,“没觉得是网红,感觉比较幸运而已”。妻子靳秀秀也说,不太喜欢被关注太多,就想一家人平平淡淡地过。她说,石建国很喜欢书法,“书法和女儿比,肯定是书法第一,女儿第二”。 “本来在一起的时间就少,还不如多看看女儿。”靳秀秀笑言,“不过他态度很好,只要我说了,他就会说‘好’,然后停下来,看看小孩”。 石建国的书法爱好可以追溯到初中。那时学校发了一本《书法艺术》的书,大多是一些书画家的作品。“初中时,在学校也没怎么练,学校也没让写。”但自此开始,石建国爱上了字的美感。他数起自己喜欢的书法家,有赵孟頫、欧阳询、王羲之等人,“王羲之的行书非常漂亮”。他现在也喜欢写行书,觉得自己的“海纳百川”和“马到成功”这两幅字还能拿得出手。 “临帖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下笔,也不懂用笔。”石建国觉得自己的字还“差远了”,笔画还是不够到位,“难度高的先练再写”。现在,石建国仍以自学为主,买来教书法的光盘观摩,他说:“如果有老师带着,自己能学得快些。” “毕竟书法是一门艺术。”石建国说。 打工 曾为生计奔走各地 比起快手动辄数百万粉丝的“大V”,石建国的粉丝不算多。不过,他受到一些主流媒体的关注。其中,《人民日报》发文盛赞其“哪怕身处尘埃,心中也有山川湖海”,鼓励他“有梦的日子会闪光”。 生于1991年的石建国,出生于河南濮阳一个农民家庭,排行老三。石建国七八岁的时候,年仅45岁的父亲去世。之后,母亲把四个孩子拉扯大,生活重担把老人的背压弯了。在石建国老家房子的墙壁上,还能看到他5年前写下的毛笔字。 初中未毕业,石建国便外出打工。2008年,他在云南成了一名汽车修理工。2009年,他在新疆成了一名架桥工人。2010年,他在某电器集团公司组装空调。2011年,他在上海的船厂搞电焊。2012年,他在江苏从事电焊工作。由于家境贫寒,外出打工后,石建国听说哪里能多挣钱,就会去哪里。 在濮阳老家的家里,石建国保留了不少写书法的工具。 2013年1月,石建国结婚后,来到温州成了一名抹灰工。这份工作坚持了5年,他说因为工资比较高。他告诉南都记者,如果工地正常有活,他一个月能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眼下,妻子正带着5岁的女儿在杭州打工。 妻子靳秀秀称,曾跟丈夫讨论过要不要卖字的问题。“我说你喜欢写,写了又没有地方放,还不如卖给人家。”但她又觉得,钱要踏踏实实地挣,把书法当业余爱好,不用当成事业。石建国说,比较有义气的朋友会给他打钱买画,普通网友一般白给。 每个月会花200到500元在书画上,石建国自认还能接受。他在工地的“家当”中有一根竹子,“温州有很多山,我们建筑工地后面就有一座,山上有很多竹子,我就砍下来一截,挖个洞,存放毛笔。”就地取材,也让石建国省了练字上的花费。 靳秀秀在工厂里做箱包,“踩缝纫机的”。她回忆,有一年石建国很忙,两夫妻隔了三四个月才见一次,“结婚第二年,那时候太穷了,他想多挣一点,反正工程也多。那是时隔最长的一次。” 靳秀秀说,两人结婚的花费基本上是借来的,欠的6万多元债,去年还完了。“我们商量今年好好挣钱,看能不能回老家,付个首付买套房子。女儿要上一年级了,有了房子,回老家会稳定一些。” 来源:图文均自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