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13:26:21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家庭医生

震惊!加拿大35岁华裔家庭医生被判监禁4年

【加拿大都市网】埃德蒙顿一名华裔家庭医生被判四年监禁,这是阿尔伯塔省历史上最大的医生账单诈骗案。 2013年,施一菲医生(音译,Yifei Shi)开始在阿尔伯塔行医。根据省内的公共医疗服务收费模式,她有权使用特定医疗服务的代码向省卫生部索赔。 由于索赔数量众多,计费结构依赖于“医生如实报告和为他们的服务计费”的系统。 然而,从 2016 年开始,施开始向政府收取几乎所有患者在诊室接受精神治疗的费用,而不管她提供的实际治疗是什么。 一份经各方同意的事实陈述称:“施经常为一次长达10-15分钟的‘精神咨询’向患者收取一小时或更多的费用。虽然她可能提供了一些可能属于该规范的服务,但她会为几乎每一位她就诊的患者提供精神咨询,通常是多个科室。” 这让现年35岁的施女士的收入是普通家庭医生收入的四倍多。2016年,施的账单为138万,而当时阿尔伯塔省的普通全科医生每年的账单约为30.6万。那一年施女士共工作了216天,根据她的账单显示,其中208天被用于提供至少8小时的精神治疗。 她向阿尔伯塔省卫生部门开出了总计$1,388,862的诊金账单。根据周四上午在法庭上提交的一份经各方同意的事实陈述,其中$827,077属于虚报。 “她会为几乎每一个她看过的病人支付精神心理咨询费用,”法庭文件称。"她并没有按照她向阿尔伯塔卫生部门声称的数额向她的病人提供精神治疗。" 施一菲于2021年4月被埃德蒙顿警方指控诈骗超过$5000和盗窃超过$5000。 周四,她对欺诈指控供认不讳。 当施一菲被指控时,警方称她在2013年的一场诈骗中向阿尔伯塔政府多索要了410万。但她只承认在2016年犯案。 在施被起诉后,她被允许继续行医,但所有通过账单索赔的钱都由阿尔伯塔卫生部门保管,共计58.2万,是对省政府的有效补偿。 施的律师肯特·特斯基(Kent Teskey)周四在法庭上表示,在她被起诉后,这位家庭医生动用了她自己的积蓄来支付办公费用和人力成本。 “面对刑事指控,她知道钱会被扣留,但仍继续工作,”特斯基在法庭上说。“她一直在为她的病人服务。他们欣赏她继续工作的事实。” 特斯基说,施很后悔。法院法官保罗·贝尔齐尔同意放弃这笔钱是悔过的表现。 除了四年的监禁,贝尔齐尔还要求施一菲全额偿还$827,077。 法官接受了皇家检察官梅根·罗斯伯勒(Megan Rosborough)的一份意见书,称施的罪行是阿尔伯塔省历史上医生犯下的最大的账单欺诈。 “她这么做的唯一原因就是贪婪” 检察官罗斯伯勒要求法官判处她5年监禁,并指出,在施一菲犯诈骗罪的时候,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收入也很高。 罗斯伯勒在一份书面材料中说:“施一菲是一个年收入超过50万的成熟人士。” “她在生活中拥有一切优势:教育、财富和一份好工作。她利用所有这些优势对阿尔伯塔省卫生部门进行持续的欺诈。在一年的时间里,她每天都在进行欺诈,经常一天多次。她这么做的唯一原因是贪婪。” “我们把生命托付给医生,”检察官补充说。“我们应该把钱托付给能够信任的人。” 施的律师特斯基建议判处24到30个月的刑期。 “这是一起非常独特的诈骗案,但这是一起非常独特的罪犯。” 施医生患者的评论 施的律师指出,尽管施女士被指控并认罪,但许多受害者的影响陈述都表示支持她。 一位患者写道:“她让我感到安全,受到了照顾。” “当我收到她认罪并关闭诊所的消息时,我哭了。失去她我非常难过。” 另一名患者形容施一菲医生是“一位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非常好”,但医生在她的病历上写的以及以她的名字开具的账单让她“非常担忧和焦虑”。 其他患者写下了被施背叛的感觉。 “我觉得自己完全被冒犯了,很脆弱,”一名患者写道。 许多患者表示,在很难找到家庭医生的那段时间里,他们感到被遗弃了。 一位患者写道:“我从没想过有医生会这么做。非常非常生气。” 执照可能被永久吊销 周四,代表施与阿尔伯塔省外科医师学院打交道的一位律师的一封信被展出。 在这封日期为11月9日的信中,詹姆斯·希兰(James...

找不到家庭医生怎么办?专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加拿大都市网】数以百万的加拿大人找不到家庭医生,急诊室和临时步入式诊所又要等待很长时间,许多人对于该如何取得医疗护理感到徬徨无助。CBC采访了一些医疗专家,他们给出一些建议,以确保民众在这个不稳定时期也能保障身心健康。 多伦多家庭医生、加拿大心脏研究中心主任林彼得 (Peter Lin,音译)  和卑诗省医生刘依凡 (Yvette Lu,音译) 都说,不要放弃寻找家庭医生,因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家庭医生或初级保健提供者。“我们需要持续的护理,即使你很健康,你也应该找家庭医生,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生病。” ●如何找到收新病人的家庭医生? 医生说有几种方法可以找到家庭医生,每个省的过程可能有所不同。 林彼得建议人们首先询问家人或朋友,他们的医生是否在接收新患者。此外,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监管医生的网站,民众可在所居住地区寻找仍在接受新患者的医生和诊所。 卑诗省有近100万居民没有家庭医生,刘依凡说,Pathways Medical Directory 是帮助协助寻找家庭医生或是其他医疗护理服务的一个网站。 安省省府称,居民可以注册 Health Care Connect,这是一项将某人与一名护士联系起来的服务,该护士将“在您的社区寻找一名正在接受新患者的医生或执业护士”。 刘依凡说,许多省份都有省级健康热线—— 卑诗省和阿省拨打 811,可以帮助人们在社区内获得服务。此外,有专家也可以推荐一位愿意接受你作为病人的医生。 她提醒,就算询问的医生或诊所暂时不收新病人,也请他们将你列入等候名单上。 ●如果没有家庭医生,我应该什么时候去急诊室? 卑诗大学家庭医生兼助理教授麦克拉肯 (Rita McCracken) 建议: 1  如果出现医疗紧急情况,例如呼吸困难、胸痛或出血过多,请拨打 911 或前往最近的急诊室。 2  如果过去 3 到...

新省11万6千人没有家庭医生 创下最新纪录

(一名妇人路过哈利法克斯医院急诊部 (图: 加通社)  ) 【加拿大都市网】新斯高沙省前线医疗人员短缺,闹家庭医生荒,等候分派家庭医生服务的省民愈来愈多,他们的登记名册本月更攀升到新高数字,116,000多人仍在找家庭医生。 根据新斯高沙省月度登记册,自9月1日以来,轮候家庭医生或执业护士的省民人数增多5%,1,881名登记人的名字已删除,新增人数却有 7,415。 登记人数超过全省人口的11%,在一年之间,登记人从38,000 增加到116,174。 T07

懊悔!华裔新移民无家庭医生 贸然挂急诊痛付上千诊费!

■■若无家庭医生而急需求诊者,则可寻求无需预约诊所的门诊服务。   【加拿大都市网】卑诗省家庭医生短缺,医疗护理系统问题也对医患双方造成影响。有新移民港青苦于找不到家庭医生,对本地医疗体系感到无所适从,更有人贸然看急症室而付出逾千元诊费;也有老移民虽认同家庭医生制,但若涉及需要动手术,仍会选择回港就医。 自加国开放救生艇计划后,不少年轻港人选择来加发展。但不少来到本省的初到埗港青,适逢省内医护短缺,正苦于找不到家庭医生,因而对本地医疗体系感到无所适从。 刚刚来到温哥华两个月的Hailey表示,本地的医疗体系和香港大有不同。“从前在港求医,通常会到家附近的私家诊所就诊,每次费用约200港元,虽非免费,但若有小病,并不至于出现无处看病的情况。” 通常初到加者,首先须找到自己和家人的家庭医生;若有身体不适,家庭医生可初步照料患者的基础医疗需求。而若无家庭医生而急需求诊者,则须寻求无需预约诊所(walk-in clinic)的门诊服务。 亲身体验到本地一医难求 但Hailey至今仍未及登记申请省府的医疗保险计划(MSP)卡,也未找到家庭医生。日前,她因病须看医生,由于无相熟的家庭医生,害怕会因对方不收新症而浪费时间,情急之下决定到本拿比医院的急症室碰运气。“当时我心想,在港时即使要到急症室求医,费用也只需180港元上下;于是未作多想,便决定先找本地急症室看看。” 这个决定让她极其懊悔,因其发现求诊费用竟高达千元。“我因对本地医疗未有深入了解,所以鲁莽做错决定;另一方面,我也未曾想过像加国这类福利主义国家,诊费可如此贵。这件事令我心情低落了很久,且事后马上申请了MSP。” Hailey还对之后能否找到家庭医生,感到苦恼。“我身边的新移民港青,几乎全没有家庭医生。所幸他们全已收到医疗卡。” 她又表示,虽然自己来加前,已从网上论坛得知加国医护病患比例低等问题。“但直至自己有切身的本地经历,才体会到本地不但急症室与香港一样大打蛇饼,甚至连平时也‘一医难求’。” 老移民动手术宁返港 香港网民对加国医疗的评价不一。部分港人在网络论坛上表示,加国医疗服务“以轮候时间长闻名”、“医护人口比例太低”;也有网民声称“很多加籍港人若要做手术,均会选择回港进行”。不过也有网民表示“在加只要家庭医生好,转介得当,即使专科也可很快得治”。 对于这些评价,在加23年的叶女士均表示同意。但她认为,加港医疗最大不同,在于本国无私营医疗机构,医生全是“公务员”。 叶女士以往也曾陪同亲人回港做手术。她认为,本地医生很多均有一种“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做又这么多,不做又是这么多,何必如此拼命?)的心态,因此不愿多收症,且态度消极,过往亦不乏医生断错症的例子。她说:“我始终把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因此才选择陪亲属回港,在私家医院进行手术,以免轮候过久错失诊治时机。” 不过她又认为,本地的医疗制度,实际上是“以预防为先”,以节省医疗资源。她对此深表认同,并表示国民亦毋须负担高昂费用。另一方面,她指家庭医生所负责病人数有额度,亦可保证良医可有足够时间诊症。“从纳税人和非长期患者角度看,我认为加国在基础医疗服务方面较优;但若有长期病在身,我并不会傻傻地待在加国。相较之下,香港的公私并存,反而提供了更多选择。” 图文:星岛记者黄良润

【专访】急诊室轮候时间过长怎么办 医生有话说…

【加拿大都市网】安省急诊室的情况是否如多个市镇领袖所言“响起警号”呢?医护人员人手短缺,导致员心身俱疲的情况是否非常严重,怎至影响急诊室需要暂时关闭!有报导指渥太华附近小镇一个急诊室于本月2日开始暂停运作至另行通知,病人暂时需要转到20公里另一间医院。 安省两大反对党都齐声促请保守党政机关必须承诺增加拨款以维持关键的医疗服务,其中安省自由党指保守党政府必须拨出更多资源去聘请及挽留职员,令市民无需走到其他急诊室求诊。 加拿大广播公司引述病人指,因为没有办法约见家庭医生,唯有前往急诊室求诊,被指是否家庭医生诊症有问题,导致市民前往急诊室,安省家庭医生协会早前就反驳家庭医生人手短缺也是大问题,提到大部分家庭医生已开始面诊服务,不过家庭医生数目依然短缺,似乎整个医疗系统,包括医生、护士及支援人员等,都表示人手短缺。 加拿大广播公司引述专家指,急诊室人手短缺导致人满为患,轮候时间也颇长,5月份安省医院急诊室的轮候时间平均需要20.1小时,比去年同期增加7个多小时,圣米高医院心脏科周志明医生接受加拿大星岛中文电台《A1出击》记者冯凯欣访问表示第四及第五波疫情时也曾出现医护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提到护士数目于疫情之前已紧绌,疫情开始后,有部分接近退休年龄或已到退休年龄的护士都选择离职,周医生指离职的都是有经验的护士,新入职的护士需要由资深护士带领,也需要时间适应,才能够补足人手,认为局面两难。   有小镇需要关闭急诊室服务,被问到情况有没有蔓延到大多伦多地区的迹象,周医生指整个医院,不论急诊室还是住院病房,医护人手都十分紧张,提到早前省府曾增加床位,但周医生指单单增加并不足够,因需要病一定比例的医护人员照料,认为除了增加医院床位,也要吸引毕业生或海外人士投身行业,周续指安省《124号法案》限制护士加薪,在通胀下变相减薪。 周医生指近日参加不少荣休派对,不少主角都在医院工作十多年,认为现在留在岗位上的护士承受很大压力,他举例指一个病房需要8名护士,但现在可能只得6名,需要另外聘请2名外判护士,但外判护士可能对医院运作不熟悉,也要培养默契。 问到不少护士离职的原因,周医生指薪资、疫情工作量大及担心感染家人等均是合理原因,认为薪资是最大问题,因现在向上流动机会增加,不少人会选择继续进修,导致护士人数减少。周医生提到省府及联邦政府正进行海外专业资格认可的审批,但认证需时,期望可加快进度以解燃眉之急。 周医生表示暂时身边没有太多以海外专业资格前来加拿大就业的医护人员,指较多时候会聘请外判护士,提到资深或初出茅庐的护士大多选择较弹性的兼职工作,认为未来聘请形式或会有所改变。周医生续指除家庭医生外,不太担心医院医生人手,因疫情肆虐,不少病人会以视像或电话形式求诊,认为10月左右情况会有改变,因省府与医生协议,两年内病人至少需要一次面对面或视像形式求诊,方可继续医患关系。 问及是否因家庭医生短缺致病人前往急诊室求诊,周医生直言自己所认识的家庭医生会愿意接收紧急病人,但有部分家庭医生会指示紧急病人前往急诊室,增加急诊室工作量。周医生补充因家庭医生与专科医生的收入有距离,不少人会选择进修成为专科医生、整形医生等,也是家庭医生数量不足的其中一个原因。周医生又提到最近的“Maple”,病人可以网上求诊,令家庭医生多一个转型选择,改变生活质量。 周医生指除了薪资方面,也需要很大使命感,提到现在新一代医生会较注重生活质量,曾初步计算,需要2.5个新一代家庭医生才能代替一个传统家庭医生,笑言要好好对待家庭医生。周医生笑言连儿子也指见到父亲工作辛苦,自己也不太想成为医生,但周医生强调尊重当代年轻人的想法。 安省首席公共官员莫尔表示安省已身处第七波疫情中,同时传播速度快的变种病毒BA2.7.5出现,医护方面会否无法应对,周医生指需要视乎变种病毒的严重情况及住院情况,提到疫情两年来限制市民,大家也不想再次经历,随着不少国家开关,周医生认为旅游散心不失为坏事,指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期望病毒演变过程可使其越变越弱,强调需要关注最新情况,但切勿惊慌。   (图片:加通社)  T09  

华裔家庭医生:工作责任和压力过大 系统须改革

■■郭医生指家庭医生的责任和压力过大。资料图片   【加拿大都市网】有本地家庭医生表示,目前医护人员缺乏的现状并非仅靠资金就能解决,医疗系统也需进行相应改善,从而减轻医护人员压力和责任。 大温家庭医生郭医生(Ezra Kwok)周一接受《星岛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联邦为各省医疗系统增加拨款只可帮助解决医疗保健问题措施的其中一项,现在的医疗结构也需要进行改革及改善。 他说,家庭医生这个概念原本是很好的系统,但是加拿大家庭医生的责任和压力过大,导致不少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学生都不愿意成为家庭医生,也有一些已经成为家庭医生的人离开这一岗位。 郭医生说,与步入式(walk- in)诊所的医生不同,家庭医生一旦接受了一个病人,很可能要照顾其一生。医生既要了解其身体状况、病史,又要成为其7天24小时的照顾者,白天看诊,晚上看报告,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 另一方面,他指出,家庭医生还要租场地、买设备,承担著一定的经济责任。他说,虽然卑诗省医生的收入并不一定是全国最低,但生活开支以及租赁诊所场地等开支却是全国最高。“据我所知亚省的家庭医生收入比卑诗省高,但在亚省的诊所租金以及生活成本都要低很多,这里的30元和亚省的30元完全不同”,郭医生说。 读医回报并不太高 医生一直是亚裔家长希望孩子从事的光鲜亮丽的职业之一,但郭医生表示,现在趋势正在改变,医生,特别是家庭医生,已经不再是那么受追捧的行业了。他说,想成为一名医生,要先花三、四年取得一个普通学位,再花四年读医学院,实习两年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家庭医生,如果想成为专科医生,则可能要实习五至七年之久。这种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换来的回报并不会太高,但责任和压力却非常大。 郭医生说,虽然没有哪个医疗系统是完美的,但他相信本国医疗系统仍有改善的空间。比如可以考虑让患者自己支付一部分医疗费,从而令一些小病患者无需看医生,或可减轻医疗系统压力。 针对有家庭医生转行做医学美容,郭医生就表示“无可厚非”,“以前治病救命,后来治病长寿,现在又需要医美补偿缺憾,人的需要在改变,自然就会转变,再加上医生的压力太大,回报也不是那么好,很自然有人转行”,他说。 ■■谷世安指应加快认证速度。受访者提供   拨款只能短期救急 另一华裔家庭医生谷世安也表示,医疗系统人手缺乏不是新问题,也不是仅用钱就能解决的。他认为,第一要扩大医学院招生,这不但需要钱,还需要师资、校舍等资源,但即使现在立即开始扩招,培养出可上岗的医生也还至少需要七、八年的时间,无法解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他指出,应加快外国医生的认证速度。“本地有一大批世界各地来的医生,但因为认证过程复杂,需要通过好几种考试,还要做住院医生才能最终当上医生”,谷世安说,“我认识的一位医生从大学开始,前后总共读了约20年书才成为加拿大的医生。” 最后,谷世安认为,尽管加拿大医疗投资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效率却处于落后地位,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但他坦言,提高效率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此外,加拿大的政治制度也是制约医疗系统进行深度改革的因素之一,他认为,目前省长们向联邦要资金只能短期救急,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星岛记者王学文报道  

加拿大家庭医生短缺阻碍市民求医 小病恐被拖成大病!

【加拿大都市网】Leger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拥有家庭医生的卑诗省市民都会好好地利用,但那些没有家庭医生的人可能会尽量避免看医生。专家感到担心,这些人可能会因为不注意预防疾病,而令小病会变成大病。 调查发现,30%的受访者没有家庭医生。他们几乎一半人都指出,即场挂号诊所(walk-in clinic)等待的时间很长,因此都会避免到这些诊所寻求治疗。 相比之下,81%拥有家庭医生的人,每年至少看一次医生。Leger民意测验专家奥尔索普(Jason Allsopp)说。:“这在说明了在卑诗省的医疗保健方面,贫富之间出现鸿沟。” 对于家庭医生多桑杰(Ramneek Dosanjh)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指标,同时她意识到卑诗省医生短缺问题非常严重。 “如果有些市民因为没有家庭医生而宁愿不寻求医疗保健,甚至不寻求预防性保健或基本护理,就会令人很担忧。”卑诗省医生协会主席多桑杰说。 如果人们不想等待特就不去看医生,最终只会因为久病未医而患上更严重的疾病,甚至会导致更有更多癌症和心脏病的出现,这对广泛的卫生医疗系统绝对有影响。 近100万卑诗省市民没有家庭医生。Leger调查又发现,即使很多有家庭医生的人都会很担心会失去其家庭医生。 大约43%的受访者表示,担心他们的家庭医生会离开诊所;另有40%的人担心他们的家庭医生会退休。“医生短缺令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奥尔索普说。 多桑杰说,疫情开始后,家庭医生的行政工作越来越多,而且薪酬只是按服务收费,但面对的个案和要处理的事越来越多复杂,令很多医生感到倦怠。 本拿比的全科医生Davidicus Wong表示,除了通常的诊症外,医生要做的文书工作量也 激增”。黄医生说,保险和WorkSafeBC的表格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 黄医生又道出:“每天除了从上午8时30分到下午6时要诊症外,不必要的文书工作增加了每周的工作时间。每周要工作60至70小时。” 基隆拿(Kelowna)全科医生奥耶尔斯(Toye Oyeles)表示,如果卫生厅愿意与家庭医生合作,共同建立可持续的初级保健团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Leger在5月6日至8日期间,对1,000名卑诗省市民进行网上调查。 V10

华裔家庭医生开业 数百市民排队登记

【加拿大都市网】医护人员短缺、专科服务轮候时间长、家庭医生不足以照顾所有市民等,各种医疗人手不足问题变得普遍。华人聚居城市万锦市,欠缺讲中文的家庭医生情况尤为严重。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万锦市近四成人口为东亚洲人,仅次于官方语言,市内较常用语言为粤语及普通话,分别有百分之23及13,即是说,讲中文的居民占了36%。该市对会说中文的家庭医生需求有增无减,早前网上一段视频显示,在七号公路旁的万锦广场(First Markham Place)上个月中一家新开的诊所,有数百名市民排队领取登记表。 张小姐从商场的公告中得知,容仁佳医生(DR. YUNG YAN KAI)的诊所将于开业几日内接收病人,她为领取登记表,早上七时许到达诊所,但所有表格都已经派发完毕。 一位士嘉堡居民听闻早上五、六点排队的人可能有机会成功登记,他自去年7月以来,一直寻找会说中文的专属家庭医生,但一直无法找到。 诊所内一位接待员容小姐接受访问时表示,诊所刚开业数天,情况混乱且令人感到沮丧,她指了解到最近不少香港人因为各种原因来到加拿大,但“没想过”会有如此多人排队登记。容又提到,令她难过的是,一些市民甚至从前一天晚上开始排队,只为领取登记表,证明这区华人所得到的医疗资源非常非常有限。 社区和健康服务协会Carefirst执行董事Tamara Belfer指出市民坚持找会说母语的医生,因为能让他们感到安心,亦能更投入诊症,Belfer表示非常幸运Carefirst有会说粤语和普通话的家庭医生。 Carefirst家庭健康团队自2007年创办,目前每年服务10,000名病人,并有近2,000名轮候市民,Belfer直言轮候市民可能需要等候一到两年。Belfer认为Carefirst有能力聘请更多医生,但最大问题是没有家庭医生可以聘请,更别说是会说粤语或普通话的家庭医生。 万锦市议员李思韵 Isa Lee 时不时收到居民,主要为老年人,反映他们找不到会说中文的家庭医生和牙医,她表示因为目前不少医生不再接收新患者,令附近居民较难找到会说中文的家庭医生,李承认此问题较复杂,无法由个别城市解决,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审视和解决。 省府期望透过10多年来最大型医学院扩建计划,确保新移民能获得医疗保健服务,以缩小医疗保健系统的差距,安省卫生部发言人坎贝尔(Bill Campbell)以电邮回复指,安省将于未来五年内增加160个学士学位和295个硕士学位。 根据3月29日政府公告指,安省提议对1991年《受监管的卫生专业法案》(RHPA)进行立法修订,以减少曾获海外资格的专业人士,于加拿大重获认证的阻碍,该修订将不需加拿大工作经验作为认证资格,以应对医疗人手短缺问题。 (图片:星报) T07  

杜鲁多承诺4年拨款30亿 增聘7500名家庭医生

【加拿大都市网】联邦自由党党领杜鲁多承诺,一旦当选,自由党会在4年内,拨出30亿元,增聘逾7,500名家庭医生。 杜鲁多表示,会由2022年开始,自由党在4年内,拨出30亿元,增聘7,500多名家庭医生,并会为农村及偏远社区开诊所的医疗专业人士,提供税务与学生贷款措施。 他亦承诺,会额外投放60亿元,以应付候补名单。 (图片:加通社) T02

安省20%成年人没打疫苗 家庭医生将成催打主力

(■■参与疫苗注射的家庭医生诊所占比过低。Metroland) 多伦多市和安省相继宣布已有超过一半人口完成两剂免疫注射,本省感染人数、死亡人数和感染率持续降低。但在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背后也存在着隐忧。安省成年人中仍有超过20%没有接受首剂疫苗注射。有专家指,透过家庭医生及其诊所主动联系这些人并为其注射,是下一阶段提高接种率的有效办法。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安省目前有78%的成年人接受了至少一剂疫苗注射,但是覆蓋率的增长却日渐缓慢。在过去的3周,新接受注射的省民比例只增加了3个百分点。为了让没有注射的人口尽快免疫,医学界广泛同意应该让安省的家庭医生系统参与。 安省家庭医生医学学院(Ontario College of Family Physicians)主席穆加医生(Liz Muggah)表示,尚未接受注射的人士,大多对于自己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注射怀有疑惑,需要有他们信任的专业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又或者是他们不愿意前往人流过多的大型诊所或药房接受注射。家庭医生及其诊所正好解决这两个疑虑。他们了解自己病人的病史,对于病人能否安全接种能提供可信的指导,同时诊所又是一个令病人感到舒适的接受注射的地点。 冀克服免疫注射有关疑虑 尽管目前没有确切统计数据,但安省目前已完成的1,610万剂疫苗注射中,在家庭医生诊所完成的只占极小部分。安省有超过15,000位家庭医生,但参与疫苗注射的家庭医生诊所和其他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只有大约700家。 穆加表示︰“从一开始全省各地的家庭医生即呼吁,请把疫苗分配给我。我们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们希望做这件事,病人希望在我们的诊所接受注射……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诊所没有收到疫苗供应,无法满足我们病人的需要。我当然希望在免疫过程的最后阶段,我们能收到疫苗。” 安省卫生局(Ontario Health)医疗质素总监卡普兰(David Kaplan)表示,全省各地大多数家庭医生,将在本月下旬收到由省府提供的名单,令家庭医生了解其病人中哪些人接受了两剂或一剂注射,从而可以主动联系那些没在名单上、即连一剂注射也没有接受过的病人。家庭医生可以帮助其病人,克服与免疫注射有关的疑虑。希望透过这一办法接触到从未接种的人。本身也是家庭医生的卡普兰表示,家医的日常工作之一即是与病人讨论各种疫苗注射对其身体的影响,从小孩的麻疹到老年人的带状疱疹。“我们习惯于这种对话。一些病人对疫苗存有较多疑虑,让他们了解为何疫苗重要,以及接种后会发生什么,可帮他们建立信心。” 安省目前免疫覆蓋率最低的族群是年轻人。18至29岁人口中,只有67%接受过至少一剂注射。12至17岁人口中这一比例更低至59%。有家庭医生指出,青少年中流行一种说法指新冠疫苗可影响他们的生育能力(fertility),尽管这种说法没有任何依据。 安省医学会主席卡萨姆(Dr. Adam Kassam) 表示,家庭医生的参与对提高12至17岁青少年的接种率尤为重要。“我们鼓励所有对接种仍在犹豫不决或仍存在问题的人,主动联系其家庭医生或儿科医生,了解最好的讯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定。”

安省家庭医生虚拟就诊上升56倍

(■■有研究发现去年3月至7月疫情期间,安省家庭医生病人看诊总次当中,有七成以虚拟看诊方式进行。) 据安省临床评估科学研究所日前发表报告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去年爆发后首数个月,安省家庭医生的诊所病人访次下降了近80%,但虚拟看诊率上升56倍。 该项由临床评估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Clinical Evaluative Science) 6名医生进行的研究发现,自去年3月新冠病毒大流行开始后,基层医疗出现了重大变化。在疫情爆发后头数个月,安省家庭医生诊所病人看诊访次下降了79.1%,而虚拟看诊包括电话和视像诊症方式,却上升了56倍。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虚拟看诊在安省护理只担当小角色,但现已成为最普遍看诊方式。 该研究报告日前在《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发表 。 乡郊居民看家医次数增加 研究团队分析去年3月至7月安省家庭医生账单数据,并与2019年同期作出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前年同期相比,去年3月至7月安省家庭医生的病人看诊总次数下降了28%,这包括病人亲身到家庭医生诊所、家庭医生家访病人看诊及家庭医生虚拟看诊的方式。但较年长的省民之家庭医生看诊总次数降幅则是最小,省内乡郊地区居民的家医看诊总次数却增长了6.4%。 研究团队又发现,与前年7月底数目比较,去年7月底安省家庭医生的病人看诊总次数就少了约15万。去年3月新冠病毒大流行开始后,安省家庭医生诊所病人看诊访次急剧减少,此后数个月虽有所增加,但到去年7月底仍未回复到基准水平。 在去年3月至7月期间,虚拟看诊包括电话和视像诊症比例,在安省家庭医生的病人看诊总次占71.1%。 可研究病患是否延迟看诊 该研究报告资深作者兼临床评估科学研究所科学家纪芸医生(Dr. Tara Kiran) 表示,分析得出数据一方面颇令人放心,因为医疗护理需要最高的组群,包括65岁以上和发病率较高的病人,依然可维持较高的医疗护理水平。但另一方面,在上述时段内安省基层医疗护理总体上有所减少,研究团队并不知道安省家庭医生的病人看诊总次数减少之情况当中,有多少是可以合理延迟,另有多少是有需要而错过。 家庭医生刘秉纯近日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疫情爆发后他一直有在诊所上班,电话看诊数目增加,病人来诊所求诊数目有所减少,但整体诊症数目不比以往少,反而增多了一些。 刘医生解释,他执业年期较长,其旧有病人当中大多数是长者和一些慢性病患者,前者每出现一些小毛病,通常便会来电求诊,后者求诊次数也相对较固定。 刘医生认为,省内个别免预约的Walk-In诊所,以及一些执业年期较短的家庭医生,是有可能出现病人看诊总次减少的情况。

民调:四成加拿大人因疫情延后看病

(■■疫情之下,很多非必要的手术诊疗都被推后。加通社) 根据民意调查机构安格斯列特昨天发表一份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接近四成加拿大人因新型冠状病毒抗疫限制措施,而错过看诊预约或医疗程序。 安格斯列特(Angus Reid Institute)于本月18日至19日期间,向1,777名成年加国民众进行网上问卷调查,询问他们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使用所需医疗服务有否出现困难。该批受访者为安格斯列特论坛(Angus Reid Forum)的登记会员(panelists) 。 安格斯列特指出,该项民意发现,旨在阻止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传播的措施,例如取消或暂停手术,又或者进入医院的限制,对其他需要医疗护理、但与该病毒无关的人士,却带来未曾预料的影响。 是次民调录得,多达38%受访国民表示他们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而延迟至少一次看诊预约或医疗程序的进行。其中以安省情况为最严重,有44%居民有此经历,其次便是大西洋省份(40%)、魁省与卑诗省(同为36%)、沙省(35%)、缅省(32%)及亚省(30%)。 23%人未能向家庭医生求诊 在过去两个月基于疫情影响,有23%受访国民称他们未能向家庭医生求诊,18%受访民众说未能去看专科医生,13%受访人士谓他们未能安排进行一项先进诊断检测(如MRI或CT Scan等),8%受访者未能进行一项非紧急的小手术(如白内障手术) ,5%受访者未能进行一项长期或持续治疗(如透析治疗或化疗等) ,3%受访者则未能进行一项非紧急的大手术(如髋关节置换手术) 。 以省份分析,在医疗服务遇上障碍的受访者比例,安省是全国最高。有27%安省居民表示他们未能去看家庭医生、22%未能去看专科医生、17%未能安排进行一项先进诊断检测、10%未能进行一项非紧急的小手术、7%未能进行一项长期或持续治疗。 而亚省居民遭遇障碍的比例,则是全国最低,其中仅有14%亚省居民未能去看家庭医生、13%就未能去看专科医生。民调又发现,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相比,在疫情期间看诊有延迟或遇障碍的比例,前者较后者更高。 例如,在家庭一年收入少于25,000元的受访国民当中,有28%表示在过去两个月无法看家庭医生。在家庭一年收入高于150,000元的受访国民当中,则只有18%在过去两个月未能看家庭医生。 若以年龄层分析,因疫情影响而要延迟至少一次预约看诊或进行医疗程序的受访民众,以中年人士比例占最多。其中在45岁至54岁和55岁至64岁两个年龄层,就各有41%国民均有这经历。 民调亦录得,有13%受访国民坦言由于他们在疫情期间错过医疗护理,令其健康有重大负面影响。但63%受访者则认为此情况对其健康负面影响甚小,24%受访者更称没有影响。

TELUS推出新服务 家庭医生可为患者远程问诊

TELUS研科宣布26,000名加拿大医生将通过远程视频为患者问诊,并将其功能无缝融合至电子病历(EMRs)中。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TELUS Health已在加速开发在线视频功能,并提供给安省及全国的家庭医生远程就医收费代码。这项服务首四个月免费,家庭医生不仅可以远程为病患提供支持,也能确保治疗的连续性,病历也能获得及时更新。 “这项创新之举来的正是时候!”安省儿科医生Dr. Scott Styles说,“这次公共卫生危机让我们只能一直待在家中,在这特殊时期,这种就医方式让我可以安心与病人通过视频聊天,为他们提供基本医疗保健,也确保医患双方都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全新的远程医疗照护特点是可以让家庭医生自行安排预约,实行视频问诊,更新病人病历,这些都会记录在EMR电子病历中。全面整合的远程就医可通过电脑桌面、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解决了在多种电子设备之间切换的麻烦,流程更顺畅,也减轻了家庭医生的负担,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治疗病患上。这个直观的视频电话界面可与EMR电子病历其他功能并排放置,让家庭医生在问诊同时还能做笔记,查看病人病历。同时,病人可以通过桌面电脑或移动设备的浏览器打开预约链接,与负责他们基本医疗保健的家庭医生预约视频问诊时间。这项服务同时具备音频和视频功能,还配有聊天功能,可用手写讯息与医生交流。 “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为加拿大门诊医生配备合适的电子设备,从而为病患提供有效、连贯的医疗护理。”TELUS Health and Payment Solutions总裁Luc Vilandré说:“我们日以继夜地工作,就是为了让整合了EMR的远程医疗照护功能尽快上线,家庭医生就可以充分利用电子记录技术和讯息,实现远程视频问诊。” 关于TELUS Health and Payment Solutions TELUS Health是电子医疗科技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包括家庭健康监测、电子医疗和健康病历、虚拟照护、福利及药房管理、个人应急服务。TELUS Health充分运用科技的力量,通过创新的电子技术方案,为家庭医生、药剂师、卫生局、专职医疗保健从业人员、保险人员、雇主及公民之间加强彼此的协同合作,并提升效率及生产力,从而为加拿大人创造更好的医疗成果。TELUS Payment Solutions则可协助我们的医疗保健技术方案,通过提供安全、符合业内标准的支付和贷款方案,将贷款人、付款人、保险人员、延伸医疗服务提供者及金融机构,连接到他们在加拿大各地的客户。 了解更多详情,敬请浏览:www.telushealth.com 及 www.telus.com/payment-solutions。

预防疫情 家庭医生纷纷采用远程医疗

(越来越多家庭医生采用远距离看诊模式。图:星报) 随着疫情升高,不少家庭医生开始采用“网路看诊”或是“电话看诊”的远距离模式与病患交谈,若有亲自面诊的必要才到诊所内见医生。 位于本拿比市的康嘉西医诊所在刚过的周末迅速架设起网路看诊的技术,周一起就开始采用。诊所负责人孟蓉表示,此举是为了病患的健康,特别是年长者或是免疫系统差者,最好尽量不要出门,因此诊所医生尽其所能满足病患的需求,有些病患只是固定需要补充药物、基本的检查、甚至是对目前的冠状病毒疫情有疑虑等,这些都可以透过网路或电话看诊就可解决问题。 孟蓉鼓励所有需要看诊的病患先询问自己的家庭医生,是否可以远距离看诊。“如今政府当局很鼓励远距离看诊,越来越多医生开始采用此模式,就算还未能透过网路看诊,但电话看诊一直是省政府批准的。特别是老年人和身体较弱者,现在尽量不要出门,若无必要,不要去医院诊所。” 一些患者已被告知即将到来的非紧急预约将推迟数星期或数月。例如,安省癌症护理中心建议医生推迟对低危妇女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各省的卫生当局已采取相关措施,以保护家庭医生、执业护士,办公室工作人员和患者。 (进入康嘉诊所第一件事就是量体温。    记者陈仪芬拍摄) 多伦多大学医学副教授、也是家庭医生的卡普兰(David Kaplan)说:“我们不想让所有人挤在候诊室,可能让原本身体健康者被误暴露于COVID-19病毒的环境下。所谓的社会疏离,就是希望人们远离公共空间,包括尽量离开候诊室。”他强调,一些常规性的预约看诊都可以远距离完成,虚拟方式进行医疗服务,除可保障安全外,也可以将最大的资源保留给紧急的地方使用。 多伦多家庭医生凡恩 (Thuy-Nga(Tia)Pham) 说,她的患者欢迎远距离看诊模式。目前她的患者中仅有约1/3需要亲自看诊,例如新生儿需要被检查或是注射疫苗,孕妇需要内诊等,但“希望将进入诊所的流量尽量减少。” 孟蓉的诊所也将必要进入诊所的患者进行最大的区隔分流,所有进入诊所的人都先进行体温检测,一定要戴口罩,厨房休息区在一个时段只能有一个人入内用餐。她说:“随时随地保持社会疏离,这是我们每个人现在最需要做好的。” v01  

填表写病假条服务 安省仅11%医生免费

(■■韦沙医生。) 根据多伦多圣米高医院刚发表的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指出,对安省医疗保险计划(OHIP)不涵盖的“非医疗必要”服务,大部分安省家庭医生均向病人按项收费,有两成家庭医生则提供按项收费或一笔费用全包的选择。若是后者,年费的平均价格个人是106元,一个家庭是194元。 病假纸、填写表格、医生就诊以外的处方再续,这些均是对安省医疗保险计划不涵盖的项目,安省病人有时必须支付的服务。 家庭医生可以收取这些服务的费用,因为它们不是安省定义的“医疗必要”服务(medically necessary)的一部分。圣米高医院(St. Michael’s Hospital)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较早前就安省“非医疗必要”服务的费用方式展开一项调研,并抽样咨询在省内执业的166名家庭医生。 该项调研共同领导人之一、圣米高医院学术家庭健康学术小组韦沙医生(Dr. Danyaal Raza) 表示,家庭医生就“非医疗必要”服务向病人收费,并不是新事物。但早前市面上已出现“按项收费”形式(a la carte) 逐渐转为“一笔费用全包”形式(block fees)的趋势。 “一笔费用全包”形式是缴付一笔年费的选择,该笔费用涵盖病人一年内所有未受保的服务项目,否则会根据病人所需个别项目收费,或“按项收费”形式收取。 该项调研发现,受访安省家庭医生中,目前有20%医生为病人提供“一笔费用全包”或“按项收费”的选择,接近60%医生只为病人提供“按项收费”形式,11%医生对所有未受保的服务项目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调查又录得,“一笔费用全包”的年费平均价格,病人个人是106元,一个家庭是194元。 该项调研共同领导人之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Mailm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助理教授杜赞美医生(Jamie Daw)指出,对于选择“一笔费用全包”形式的一名病人来说,年费典型价格并不是微不足道的金额。 她又指出,在2016年度,加拿大人平均自掏腰包支付972元的医疗保健费用,这可能包括牙科护理、处方药、辅导或眼镜。安省“一笔费用全包”的年费典型价格,约为上述金额的10%。 圣米高医院韦沙医生续称,这次调研是首次尝试“破解未受保服务收费的黑盒”。他希望在今后跟进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家庭医生或其诊所是如何向病人传达“一笔费用全包”的信息,有多少病人真正选择“一笔费用全包”,以及病人是如何看这些费用对获得医疗服务影响等相关的问题。本报记者

找不到家庭医生?因为加国医学毕业生没兴趣

许多加拿大国民抱怨找不到家庭医生,而即将毕业的医学院学生却似乎对成为家庭医生最没兴趣,因为周二公布的资料显示,家庭医生实习项目有170个空缺。 《星报》报道,一年一度有所谓的应届医学院学生与常驻医生职位的“配对日”。因为所有医学院学生毕业后必须经过住院医生实习阶段(Residency)才能成为合格医生,医学生可以申请选择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家庭医生等职位来实习。周二(3月3日)是今年加拿大应届医学生初步知道他们将在哪里实习的日子,如今全国有223个职位空缺,也就是新一届医学毕业生最不想要的223个医生的工作,其中包括170个家庭医生职位。 根据统计,约有500万个加拿大人没有管道获得固定的家庭医生,而一个家庭医生平均约有1,500名患者登记在册,这170名家庭医生空缺相当于25万名病患。 加拿大住院医生服务局(CaRMS)表示,第一轮匹配后出现223个空缺,本月稍后会举行第二轮匹配,但服务局透露,最终可能有150个职位空缺。 所谓的配对服务,不仅涉及学生自己的选择,也涉及各科别医生职位的要求。 去年最终有65名加拿大医学毕业生没有获得实习机会。这些暂时失业的毕业生对学生本人和整个医疗系统都造成了损失,因为培训一名医生需要花费数十万元,他们如果没有立刻投入医生工作,就是社会巨大的损失。 基于许多复杂因素,每年成为家庭医生的医学毕业生越来越少,和社会需求不成比例,如何解决此困境成了加拿大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v01

加拿大家庭医生看诊时段 高于11个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加拿大健康资讯研究所日前发表调研报告显示,去年度接近6成的加拿大家庭医生提供晚间看诊时段,亦有50%的家庭医生提供周末看诊时间,这两比例均高于11个已发展国家的平均水平。 加拿大健康资讯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该份题为《加拿大如何比较:“英联邦基金”2019年针对基层医疗医生的国际卫生政策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审视分析11个已发展国家的家庭医生执业状况,这11个国家包括澳洲、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新西兰、挪威、瑞典、瑞士、英国及美国。 电子化服务仍落后 该报告指出,去年度,多达57%加拿大家庭医生提供周一至五晚间看诊时段,亦有50%的家庭医生提供周末看诊时间,这两比例均高于11个已发展国家的平均水平。前者服务的11国平均比例是44%,后者服务的11国平均比例是36%。 调查结果亦显示,去年有65%的加拿大家庭医生是在群组环境中执业,较2015年60%比例有所增加。一诊所多名医生执业驻诊的模式,更有可能提供周末预约看诊、使用电子病历(EMRs),并让病人可选择网上预约看诊。 调查又发现,很少有加拿大家庭医生为病人提供电子通讯的服务,现时只有23%医生向病人提供通过电邮或安全网站询问医疗问题的选择,仅得10%医生提供网上重复处方的请求。这两比例均处于11国中的最低水平,前者服务的11国平均比例是65%,后者服务的11国平均比例是52%。 在使用电子病历方面,去年有86%加拿大家庭医生已采纳这种医疗纪录方式,较2015年73%比例有所增加,但加国目前依然低于11国的93%平均水平。 加拿大健康资讯研究所卫生系统分析及新现问题总监庄逊(Tracy Johnson,图)表示,基层医疗取用,是有效医疗护理系统的基石。今后若一诊所更多医生执业模式推行,将有助改善加国民众取用基层医疗。 她又谓,国际间的横向比较提供一个重要的观察点,以及向其他国家政策和做法学习的良机,以便加国能够继续巩固基层医疗制度。本报记者

两度未救治垂死婴儿 劣迹斑斑万锦华裔家医被摘牌

安省万锦市一名有被停牌前科的华裔家庭医生终遭除牌,他曾经两度未给予一名垂死婴儿所需的治疗,且隐瞒其与危险驾驶有关的刑事定罪。 据加通社报道,安省医疗监管机构的纪律委员会于本月早些时候,对在万锦执业的吴医生(Howard Wu,音译)做出除牌处罚。该委员会指,吴医生在多个案例中未能给予多名患者符合执业标准的治疗,他表现出严重的诊所执业缺陷,危及其患者的健康。 根据安省内外科医师学院(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of Ontario,简称CPSO)的纪律纪录,2015年11月,一位母亲带着发烧的新生儿找吴医生看病。他没有建议该名母亲带孩子去医院就医,而是让他们回家,给婴儿喝水和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两天后婴儿的病情没有好转再去看他时,他仍给出了同样的建议。该名婴儿在几天内死亡。 疑转介患者购器材从中谋利 CPSO的调查人员尽管没有指责吴医生直接导致了婴儿的死亡,但称他没有给予必要的治疗。 还有保险公司投诉称,吴医生以处方形式开出的医疗器具数目过多。有证据显示,吴医生每转介一位患者,该间供应商每年支付给他100元的介绍费。吴医生此前曾否认与该供应商有任何财务利益。 此外,纪律委员会还发现,吴医生虽然无法描述眼科检查所需的基本步骤或所使用的设备,但仍为病人做了数百次眼科检查。 记录还显示,吴医生在2015年被判危险驾驶罪,并在2017年1月被取消驾驶资格期间仍驾车。但有证据表明,他多次向CPSO撒谎,否认自己面临任何刑事控罪。 纪律委员会指,尽管吴医生承认了其中一些问题,但仍辩称他在被吊销执照15个月后,应该被允许回到有监督的执业阶段。他承认没有认识到发烧婴儿的病情,可能比表现出的症状严重得多。他还表示不再为病人做眼科检查。总之他承诺会做得更好,但纪律委员会并没有看到改进。 吴医生曾在2009年和2013年两度因执业行为不当而被停牌,并经历了数次监督执业。考虑到这些情况,专家小组裁定立即撤销吴医生的执照,并予以谴责。他还必须支付31,110元的调查费用。 50岁的吴医生曾在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和多伦多大学就读医学专业。

曾经的“白衣天使”移民加拿大后,如何重拾“医生梦”?

移民加国,如何能继续做原来专业的事情?在重回专业路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走对的路,用最少的时间,顺利获得对接呢? 本报记者 文琪 《加拿大都市报》记者最近参加了中国医科大学(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医大)多伦多校友会名为“岁月如歌”的2019年度校友聚会。 50多名目前生活在多伦多的校友欢聚一堂,交流经验,彼此促进。 中国医大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它的历史颇为丰富,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在那个年代,中国医大是唯一一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途中继续办学的院校,也是中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 聚会中,校友们编自导自演了一场丰富的歌舞晚会。不同级的校友回顾了当年在校的同窗情,也分享了各自扎根在加拿大的打拼奋斗史。中国医大现任校长闻德亮特意为本次校友聚会发来了庆贺的视频,在视频中与海外校友分享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建设。他表示母校没有忘记身在海外的校友们,还特地漂洋过海为多伦多校友会的校友们寄来了印有“中国医科大学”以及每个校友名字字样的毕业生戒指,在晚会当晚由校友代表为参会校友颁发。 正是因为中国医大的西医学院式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促使不少优秀的医生前往西方继续深造学习和生活。中国医科大学多伦多校友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已经联络上百名分布在加拿大各大城市的校友。这些当年在中国从事一线医生工作、颇有医疗经验的专业人才,继续在加拿大的医疗领域发光发热。 重新开始回到医生行业 到会的50余位校友中,移民加国后不但有从事家庭医生、牙医、儿科医生、病理科医生、自然疗法医生等不同种类医学工作的校友,还有在药厂从事研发的研究员、营养师、超声诊所创办人、护士、影像技师、针灸师、IT等其他相关领域的校友。其中更有多人是在加拿大完成了博士以及博士后学位的攻读。 ▲中国医科大学多伦多校友会会长、家庭医生王绽菲 中国医科大学多伦多校友会会长、家庭医生王绽菲(Flora Wang)在会上感慨时光荏苒。她于1993年在中国医大毕业,在国内从事了多年的心脏内科医生工作,2002年移民到加拿大。 2019年,她最终重新做回执业医生,拿到了加拿大的行医执照,成为一名家庭医生。这条路走得不快,并且颇为曲折。但她说她享受这个过程,认为“这是梦想的职业,因此一切都值得。” 据王绽菲分享,她移民加拿大后以优秀的资历和语言条件顺利进入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攻读博士后学位,为了让自己尽快地融入加拿大的环境、更多地了解医学领域,此后她还从事了医疗领域的研究技术员(research technician)的工作,深度巩固科研知识。而当她决心重回医生岗位后,她先学习了两年理疗,取得了物理治疗师(physiotherapist)的从业资格,这样可以在不同的领域服务病患。 “但归根结底,从事医生职业,依然是我一生的热爱和梦想。所以我移民后,多年来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最终通过了所有加拿大的医学考试。” 外国医生想要在加拿大从医,除了语言、临床上的高要求,最难的部分是获取住院医生(residency)的实习资格,因为这需要和本地医学院毕业的精英共同竞争少之又少的名额。王绽菲称,“加拿大提供给外国培训医生的机会极少。每年都有许多外国医生虽然通过了医学考试,但是碍于没有住院医生的位置,无法完成住院医生课程,进而取得医生执照。我还算比较幸运的,花了三年半的时间通过了所有的考试,配对(match)到北安省医学院(Northern Ontario School of Medicine),做了两年住院医生。这个过程非常艰辛。” 在中国时已攻读了博士学位的王绽菲,在国内有7年多的心脏内科医生从业经历。因此在北安省医学院进行住院医的实习时,最初给她匹配的是内科。她对记者坦言:“内科的住院医时间太长了。我移民多年,太迫切回到医生的岗位,并且因为移民后就发现加拿大的家庭医生职能是中国没有的,我对此非常感兴趣,也做了很多功课和了解,所以我最终转到了家庭医学科,在北安省医学院做了两年住院医。” 走弯路也是经验 ▲中国医科大学多伦多校友合影 王绽菲目前在在奥罗拉(Aurora)的一家诊所做家庭医生。刚移民来加拿大时,由于讯息并不像现在如此发达,她并不了解可以有重新拿回医生执照的这条路。在获得加拿大医生从业资格的过程中,她自认走了许多弯路。 “我希望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虽然曲折,中间做了许多额外的工作,但我并不后悔。加拿大本地的博士后学历,巩固了我的医学背景和语言。甚至我做理疗师的经历,在我申请住院医时都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对我们这些在外国有过从医经验的医生来说,移民后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有可能都会对将来申请执照最关键的一步有所帮助。所以,那些没有一下子重回医生岗位的华人朋友们,也不要灰心。只要坚持,都会有所回报。” 加拿大作为移民国家,从来不缺在海外拥有过专业训练的专科移民人才。但在移民后,能够跨越重重困难,再度做回到本行的,却非常稀少和难得。王绽菲认为,全面的信息的和全盘的规划对于这些拥有专业技术的新移民非常重要。 “我对此是很有感触的。申请加拿大的住院医生,最重要的是他们非常在意你离开临床的时间有多长。这个限制大概是三年之内为好。另外,很多华人移民后由于面临生存、照顾家庭等压力,会把自己的起点放得特别低。在这点上,我们跟其他族裔的外国医生不一样。他们来了以后就认为'我就是医生,移民后干嘛要做别的事情'?然后他们会在短期内依靠政府的救助金度日,但把全部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专门考医生执照上。因此我也建议我们华人移民中有从医背景的,来了以后要把起点放得高一点,尽快把这些考试都搞定,迅速申请,这样的成功率会大一些。” 王绽菲认为自己在与本地人竞争住院医的资格的过程中,胜在了专业的背景和不懈的坚持。 “我博士学位读的也是内科。来了加拿大后攻下了博士后学位,做了临床的研究,还做了理疗师,持续与病人接触,并对这里的医疗系统逐步了解。我认为这些年的'弯路'恰恰在此时就帮助了我。另外,面试技巧也非常关键。因为我们面试时是和本地人竞争,要做大量的准备和培训。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是付出了极大努力的。我什至去了专业的机构雇人做面试辅导,面对面、一点点地纠正我的问题。面试虽然只有20分钟,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你要推销自己,显示出强项。根据申请专业的不同,面试的形式也不一样。家庭医生是以panel的形式去面试的。不问临床(clinical)的东西,而是看你的个性(personality)的问题很多。为什么说面试对我们很重要,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很多华人可能显示得不够自信,说得不够流利。前面很多笔试过了,但是面试会失败,竞争不到住院医的资格。” 移民考医生执照这条路虽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王绽菲认为, “医生这个行业要救死扶伤,因此能成为医生的人,都是有职业梦想的。我觉得移民来了后,值得再去努力一试在这里成为医生。但是也不是说在国内是医生,移民后就一定要成为医生,努力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可能也是有的。在我们校友会,也有很多人成为医疗领域里其他行业的从业者。大家以前都是医生,但走向不同的方向。还有的校友是做IT和理财规划师的,这些都是和医生不同的领域。所以考医生不是唯一的一条路。” 我成功也希望你成功 当然,曾经是医生但是没能继续在加拿大从事医学专业的移民,多少都会有些遗憾。这其中的很多人,不乏是有能力在加拿大再度胜任医生这个职业的。只是因为移民的原因,对新环境的了解和融入花费了大量时间,又恰逢人到中年需要顾家、照顾孩子,以及在这条艰难的路上心理和情感上缺乏支持,最终让许多在中国拥有医疗背景的专业人士没有能够跨越最后的关卡。 王绽菲作为中国医科大学多伦多校友会的会长,看到生活中有不少人遇到这样的困境,就思考如何帮助那些曾经有医学背景的同胞再度重新获得行医资格,这是她一直高度关注的事情,她希望建造一个平台,让身在多伦多的这类人能够聚集到一起,互相帮助,互通信息。 “移民十余年,看到过许多外国的医生,移民来后有做出租车司机的,有做保安的,这确实曾被很多本地人惋惜,媒体都有报道。这些人有很多技能,但是移民后却用不上。我个人在走获得加拿大医生执照这条路上,获得过很多人的帮助,所以我也想帮助更多的人。我现在有建立一个名为'华人医生执照考试'( Chinese MCC Preparation Group)的微信群,目前大概有50余人,在不同的地域、处在不同考试阶段的移民医生都在一个群里。我们互相提供信息。还有几个已经成功获得执照做回医生的人,都在这个群里帮助辅导大家。我也曾经试图和Health...

讲国语女家庭医生接收新病人!

奥罗拉家庭医生王绽菲(Dr.Flora Wang)早期曾参与支援非洲医疗的义工活动。  位于奥罗拉(Aurora)的Bayview North Medical Centre医疗中心有好消息了!目前持有中、加两国医学博士学位、有多年临床经验并讲国语的女家庭医生 Dr.Flora Wang 正在接收新病人,欢迎有需要的朋友们前往登记注册。 地址是446 Hollandview Trail, Aurora. ON. L4G7Z9. 或可拨打电话905-751-1642垂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