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22:27:52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肥胖

肥胖也分「健康肥」? 心臟病風險比瘦人更低 醫生教觀察一部位自測

【加拿大都市网】随着健康资讯的普及,大家逐渐熟悉胆固醇分为高密度与低密度,前者有益健康,后者危害人体。医师表示,脂肪也分两种,一为有害的内脏脂肪,一为有助健康的皮下脂肪,研究指出,有皮下脂肪者比起没有皮下脂肪者更不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而皮下脂肪常出现于四肢,若发胖时连手脚一起胖,其实是健康的。 家医科医师李思贤在其脸书表示,内脏脂肪是贮存在人体内脏或内脏周围的脂肪,例如胃脏、肝脏、胰脏、大小肠等,这类脂肪会伤害代谢系统,且会释放发炎物质,引发糖尿病、胰岛素阻抗、心脏病、中风、癌症、失智等疾病。 他表示,皮下脂肪则相反,是较健康的脂肪,可保护肌肉与骨骼免于撞击造成的伤害,并可贮存能量,研究发现,有皮下脂肪的人较没有皮下脂知的人更不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因此,拥有皮下脂肪的胖子可能比瘦子还要健康。” 李思贤表示,人体会胖其实是健康的,尤其若是连手脚都一起胖,代表胖的是皮下脂肪,“反倒是许多人因代谢已经出问题,但身材却未明显改变,代表代谢灵活度不佳,”更是健康警讯。 本文获“中时新闻网”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过瘦6大疾病风险 恐患三高内脏下垂 台湾外科医生江坤俊在节目《江P医件事》中指出,现在崇尚“瘦就是美”、“越瘦越好”的风气,虽然过重会出现代谢症后群,增加40%至60%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但过瘦同样会潜藏不同健康问题,引发多种疾病。 江医生列出过瘦可能出现的6大健康风险: 延伸阅读:吃太快也易致肥 中央肥胖风险增54% 营养师嫚嫚在其facebook专页引述研究指,比起慢食者,快食者出现“中央肥胖”与“代谢综合症”风险皆会增加54%,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2.52倍。 延伸阅读: 16种减肚腩方法 营养师程涵宇曾发文教 16种减肚腩方法: ...

都市報:早餐還有時間點?不然糖尿病、肥胖上門來!

【加拿大都市网】都市报电子版为您送上新鲜热辣的生活资讯娱乐八卦,今天的健康专栏为《早餐还有时间点?不然糖尿病、肥胖上门来!》阅读原文请翻到52-53页 点击查看本期都市报完整内容(阅读原文请翻到52-53页)

3歲女孩被喂到70斤當吃播,營養過剩的危害遠不止肥胖那麼簡單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你可能有注意到,央视点名狠批的“大胃王吃播浪费”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了。然而,近日,一位3岁的儿童吃播引起了舆论广泛关注。 3岁女孩“佩琪”食量惊人,加之父母无节制地给她加餐,女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到70斤。网友们纷纷指责其父母让孩子当“吃播”赚钱,全然不顾及孩子的健康。 那么,儿童营养过剩究竟会有什么危害?营养过剩也属于营养不良?本期网易健康《健康关注》栏目短视频为您解答。 主讲人: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 杨文利 在进化过程中,人类不断与食物达成平衡关系,如果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就会发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分为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 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会带来什么危害? 1.营养不足 营养不足会导致孩子体重、身高不达标。身高、体重不达标会带来远期的危害,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有数据显示,成年后的高血压、糖尿病,有15%~20%与儿童期的生长迟缓有关。 此外,儿童期的营养不足与死亡率也密切相关。据WHO的数据显示,5岁以下儿童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率达到了35%,中国5岁以下儿童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率达到20%。 总之,儿童期的营养不足对整个生长发育以及后期生长情况、疾病情况以及成年期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2.营养过剩 肥胖是营养过剩最直观的表现。一般来说,营养过剩指的是单纯的能量的过剩。脂类过剩会导致体内脂肪量和热量的堆积,进一步对身体产生影响。 营养过剩可能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尿酸等疾病风险增加,这些疾病会进一步的影响人的寿命。 另外,肥胖对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影响。比如骨骼系统,过于肥胖的话,下肢骨骼的负担就比较大,骨骼就可能会出现变形,比如膝内翻、膝外翻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髋关节脱位。 肥胖还可能会增加哮喘的发生率。“说你胖还喘”就是这个道理,肥胖会导致胸壁的脂肪堆积,呼吸做功会增加,所以胖孩子很容易喘。 另外,肥胖会导致呼吸睡眠障碍,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呼吸暂停后,人的氧气摄入量就会减少,进而导致低氧血症,低氧对大脑智力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可能进一步导致血黏度增加,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说到底,超重是会要命的。即便孩子吃东西很香,家长也不能把她当成“猪”来喂养,更不能拿孩子当赚钱的工具或逗趣手段。 来源:网易健康

美研究:玩手機超過5小時會增加43%肥胖風險

玩手机已成为都市人的日常习惯,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减肥除了饮食控管与运动之外,还需要注意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如果每天使用超过5小时,将会增加43%的肥胖风险和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 该研究针对哥伦比亚西蒙玻利瓦尔大学(Simon Bolivar University)的1060名学生,包括360名平均年龄为20岁的男性与700名平均19岁的女性,发现那些每天使用手机超过5小时或是更长时间的人,罹患肥胖的风险增加了43%;与此同时,26%的超重人士和4.6%的肥胖人士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都超过5小时。 另外研究发现,那些每天使用手机超过5小时的被测试者,其活动力都比一般人要低,而且喝含糖饮料、吃速食、糖果和零食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2倍。 心肺血管专家曼蒂拉(Mirary Mantilla-Morron)表示,“在智能手机上花太多时间,久坐进而减少身体上的活动,增加了糖尿病、心脏病或是关节不适和肌肉骨骼(musculoskeletal)症状的风险。”这项研究让人们意识到造成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 这项研究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市(Cartagena)举行的年度美国心脏病学会拉丁美洲会议上公布。

研究發現大學一年級生 男比女體重增幅多1倍

根据一项研究指出,青少年在大学第一年期间,男性的体重增幅,较女性体重增幅多一倍。约克大学与Brock大学共同进行的研究在PLOS ONE期刊发表,研究指出,大学1年级女学生的体重平均增幅为4磅,但男学生体重平均增加8磅。约克大学营养学教授Andrea Josse表示,学生体重增加的情况并不令人感到惊讶,这并非一个新现象,但最令人感惊讶的是男学生与女学生的体重增幅出现重大差异。研究是向229名女学生,及72名男学生进行调查;由进入大学1年级开始,学生被问及其饮食习惯及体重,之后在学期尾再作调查,结果显示女学生的腰部,在1年后伸展了1.1厘米,而男学生则伸展了2.7厘米。研究人员发现,一年级大学生在饮食质素方面有所下降,酒精摄入量增加,尤其男学生;研究亦指出,男学生对甜圈饼、炸鸡、啤酒及白酒的消费量大幅增加,但同时减少健康食品的选择,例如蔬菜。多伦多内科专家Sean Wharton医生表示,这项研究可能没法反映准确情况,但无论如何,年龄介乎18至25岁的青少年体重增加,是一种「全球流行病」,需要透过教育及行为改变加以解决。卑诗大学营养与食品服务健康经理Melissa Baker表示,对研究的结论并不感到惊讶;她表示,一年级学生的体重增加,在个体之间往往差异很大,使用平均值,可能没法给出最准确数据。(图片:加通社) T02

超加工食品不僅卡路里高 還增加患慢性病風險

根据满地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超加工(ultra-processed)食品,包括碳酸饮料、大量生产的饼干、雪糕及乳酪,会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 该项研究是基于2015年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调查发现,超加工食品平均占成人每日摄取卡路里的总量达47%。 研究共调查13,608名年龄在19岁或以上的人士,该些人士须报告每天进食的食物种类、身高、体重,及是患有糖尿病或血压高的疾病。 研究发现,从超加工食品中摄取较多卡路里的人,肥胖机会率提高31%,患糖尿病的机会率增加37%,有高血压的风险提高60%。 研究指出,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是患上心赃病及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 研究结论呼吁生产商须提供营养标签,政府亦应该限制超加工食品与饮料出售予小童。 撰写该份研究报告的作者──满地可大学营养学助理教授Jean-Claude Moubarac表示,超加工食品含有高卡路里、游离糖(free sugars),钠及饱和脂肪;超加工食品不仅没有促进健康饮食,且取代健康的食品。 自愿参与研究的人士,每天平均消耗1,819卡路里热量,其中,大约40%来自未加工或少量加工的食品,例如新鲜、冷冻或干蔬菜,普通肉类及牛奶;7%卡路里来自已加工的原料,如糖、盐、油及牛油;7%来自加工食品,如罐头水果及蔬菜、面包及乳酪。 (图片:CTV) T02

日本研究發現多吃飯可預防肥胖

根据日本一项研究发现,预防肥胖的一种可行方法,是多吃大米。由京都同志社女子文理学院学者的研究指出,对人口超过100万的136个国家进行大米消费与肥胖的研究;研究人员使用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数据,分析所有类型的大米产品,当中包括白米、糙米及米粉。研究团队亦考虑所研究国家的其他生活方式及社会经济风险因素,当中包括教育、总能源消耗、人均生产总值、吸烟率及卫生开支;结果发现,在大米消费量较高的国家,即使考虑到其他风险因素,肥胖率仍然偏低。同志社妇女文学院教授Tomoko Imai表示,研究结果发现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肥胖率较低,因此,日本食品或基于大米的亚洲食品式饮食,可能有助于预防肥胖。Imai表示,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即使平均大米消费量适量地提高,亦可以预防肥胖;例如,若果每人每天吃额外四分一杯或50克大米,全球肥胖率可降低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大约有6.5亿名18岁或以上成年人被列为肥胖;研究人员表示,若果平均每天大米消费量增加50克,这数字将可下降至6.435亿名成年人。稻米消费量最高的前5个国家,是孟加拉、老挝、柬埔寨、越南及印尼;加拿大在大米消费量排行榜排第77位,而美国则排第87位,英国排第89位,法国排第99位。Imai表示,鉴于全球肥胖人数不断上升,建议多吃大米以防止肥胖,即使在西方国家亦一样。她表示,大米含有较少脂肪,但含有丰富抗性淀粉,可在大肠中被消化,并具有多种健康益处,例如进食大米后可令血糖水平降低,从而抑制胰岛素分泌。但Imai警告,过量进食大米,或与糖尿病及代谢综合症有关,这可增加患有心脏病及中风的风险,故此,须适量进食大米,才可以预防肥胖。(网上图片) T02

千古謎團:肥胖的根源是什麼?其實是你的大腦有問題!

以前一说到发育变发“肉”和肥胖,大家都会觉得原因是吃得太油腻和运动太少。然而,近日Australian Catholic University的科研团队终于解开了一个令万千爱美人士和深受肥胖带来坏影响的人群震惊和无奈的千古变肥谜团! 这项研究发现:肥胖是根据你脑子前面的部分——OFC的大小而决定的! 而人类的体脂和其OFC大小是有关联的。 OFC是大脑前部负责奖励处理食物的控制机。即是,有些人天生OFC部分比较大,那么他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大脑就会发出更多的奖励信号,导致他们会越吃越多,根本停不下来。 此前,就有实验证明对大脑的OFC区域进行电击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如今由来自Monash University的Naomi Kakoschke博士所带领的团队证实了OFC的大小决定了人体的食欲,OFC越大,食欲越难以控制。 所以对每个人来说,控制食欲来减肥的难度是不同的。 对一些OFC比较大的人来说,一旦开始吃,那么少吃点将是一件要和自己大脑做斗争的事。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对于那些减肥很困难,根本管不住嘴的人来说,其实是你们天生有一个更容易满足的大脑,在你们伤心难过的时候,可以用“食疗法”令自己开心,简单地通过吃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快乐奖励。 难怪常言道肥人多乐观,原来是天赋异禀,OFC区域异于常人的大!不过终生苦于减肥事业的人们大概会觉得自己输在起跑线吧! 来源:巴士的报

400多公斤的「網紅」胖男突然離世!他曾預言…

他早就在节目中,预言自己活不过30岁。这个“死亡预言”不幸成真。 美国TLC电视台真人秀节目“沉重人生”(My 600-lb Life)的“明星嘉宾”——600磅重的Sean Milliken被曝去世,年仅29岁。 "My 600-lb Life" star Sean Milliken died at 29 on Sunday, Fox News has confirmed. 美国TLC电视台真人秀节目“沉重人生”的明星嘉宾 Sean Milliken 于周日(当地时间)去世,终年29岁。福克斯新闻确认了该消息。 “TLC电视台沉痛地向大家宣布,Sean Milliken已经去世了,”该网络电视在一个声明中称。“TLC电视台向Sean的朋友和家人表示诚挚哀悼。” Milliken 去世前住在德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去世前两天,他感染了病症,体重一度飙升到900磅。他还找过“沉重人生”节目组求助。 据报道,2016年Sean出现在了真人秀“沉重人生”的第一季节目时,当时他的体重是在巅峰时期,达到了900磅左右(约合816斤)。 当时的他,站立30秒都成问题! 那么Sean的超高体重,究竟是天生就这样,还是有什么后天原因? 在节目中,当时还是25岁的Milliken承认他有情绪控制障碍。当他处于悲伤的情绪中,他会通过吃东西来寻求慰藉。他称自己体重飙升的原因,源于和父亲的关系紧张不融洽。 Milliken 称他的父亲经常冲着他大喊大叫,把他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 他在节目中说:“那种感觉太可怕的。所以我会吃。然后我突然感觉心情好多了。吃东西的那一刻,我觉得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 高中时期,...

加國越來越多少年兒童患二型糖尿病 根源還是在於肥胖

资料图片 资料来源: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CI) 二型糖尿病,本来是一种成年人的病,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少年和儿童也患上了。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魁省目前大约有10%的少年和儿童被列为肥胖,而20世纪80年代,这个比例是2%,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肥胖大流行的后果,就是儿童患上二型糖尿病的人数大增。 众所周知,年龄增加、运动量减少、超重或肥胖,都是导致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20年前这种病仅局限在成年人,现在则成了老幼皆病。 一型糖尿病与遗传有关 蒙特利尔大学儿童医院,设有一个青少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预防中心,比龙(France Biron)是中心的协调员,她在接受CBC采访时说,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肥胖与二型糖尿病之间确实存在直接联系。 CBC指出,儿童患一型糖尿病,通常与遗传有关,儿童患二型糖尿病,则与超重和生活方式有关系。 医院的儿科内分泌专家亨德森(Melanie Henderson)医生说,二型糖尿病患儿不断增多,这真的令人非常担忧。 她说,如果看一下美国的数据,5年内检测到的有糖尿病先期症状的少年和儿童,增加了80%以上。 糖尿病预防中心的协调员比龙称,现在的少年儿童,生活方式经常是久坐不动,打游戏,上社交媒体,这是能够解释儿童们患上二型糖尿病的因素之一。 她表示,在一个人的身体中,进来的能量需要与出去的能量平衡。她称,应该让孩子们动起来,需要迅速采取行动,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已经表明,糖尿病会影响一个人的寿命。 宜注意饮食及多做运动 朱诺医生是蒙特利尔心心脏病研究所的心脏病专家。他说,现时青少年中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多于一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因为很多人肥胖,食品中附加糖所带的卡路里过高。 比龙指出,少年儿童运动量不够;此外,家长们往往因为工作太忙而并没有时间在家里做饭,带着孩子出去吃快餐,吃垃圾食品。比龙说,家长应该尽量在家里做饭,这才能监控入口的东西,减少糖和盐,为孩子们提供健康的食物。 蒙特利尔大学儿童医院的糖尿病的中心诊所已经存在了近8年,该诊所计划协助有5至17岁少年和儿童的家庭改变生活习惯,改善孩子们的健康状况。

早餐喝什麼最健康?來杯咖啡預防肥胖和糖尿病

网上图片 有些为了减肥、或偷懒,就不吃早餐,但根据最新发表的一项结果显示,早餐一定要吃好,而搭配喝咖啡最健康,不止可以预防肥胖,还可以预防二型糖尿病。 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年会近日在柏林召开,咖啡科学信息研究所在会中发最新的研究成果。《自由时报》报道,根据研究报告指出,由丹麦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进行的一项高达118万人的大型研究结果,咖啡可以将二型糖尿病风险降低25%、有助于预防炎症,热量可以刺激新陈代谢和增加胃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化;而苦涩味的咖啡所含的抗氧化成分及其保护作用,最好的饮用量约在每天三至四杯咖啡,男女皆宜。

央視:胖被正式列入「工傷」,越努力的人越容易發胖!

每次和很久没见的朋友打招呼总会被说:“你胖了”、“你又胖了”…是不是心里瞬间受到暴击伤害! 不过这里要告诉大家,长胖真的不能怪你!要怪,就只能怪你工作太努力! 对,你没有听错!就连央视新闻都说:“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工伤!” 为什么久坐族会发胖? 1 边工作边吃,会吃得更多 习惯边工作边吃饭的工作狂,会无意识地进食过多的食品,自然就容易发胖。 临床营养学》(ClinicalNutrition)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称,与专心吃东西的人相比,吃东西时分心的人会吃得更多,而且在午餐后的饱腹感较低。 2 因为太认真,所以久坐不起 要知道,人长时间坐着不动,也很容易催生肥胖和大肚腩。有调查显示,近六成上班族每天坐6小时以上,28.75%的人每天有8小时以上的时间是坐着度过的。 3 依赖美食减压导致你变胖 很多人都听过“吃甜食能减压”的说法,而事实上,吃甜食减压效果有多大不好说,但可能会导致“肥胖”! 医生介绍,网上流传的吃甜食能增加愉悦感的说法证据不足,而且甜食还是催肥的利器。吃过甜食后,可能会因为体重增加带来负面情绪,造成恶性循环。 4 工作压力大导致你发胖 压力升高,一方面易导致内分泌紊乱,造成人体新陈代谢趋缓;另一方面会导致肾上腺皮质醇指数居高不下,增加人的食欲,尤其是提高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 5 睡得少导致你变胖 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的人变胖的可能性比充足睡眠的人高出50%,儿童睡眠不足变胖的风险更是比普通小孩高出90%。 6 工作应酬、饭局多 工作应酬多,难免应对各种饭局酒桌。应酬时少不了喝酒,有时候饿一顿饱一顿,易造成暴饮暴食,这些都为脂肪生长留下了隐患。 避免“过劳肥”,记住这5点 1.调整工作状态、分配锻炼时间 合理安排工作,腾出时间锻炼。有人会抱怨我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肯定胖不起来。 忙不是借口,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有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上班前或下班后都是锻炼的时间。 2.计划性饮食,每餐控制7分饱 跳过一餐不吃,饿过头是要付出代价的。血糖低了不仅让你头昏眼花,也会让你丧失判断能力,因此特别容易在下一餐大吃大喝,并向高热量、油炸和甜食投降。 所以,一定不能不吃,而是要少吃,尽量每餐控制在7分饱。而且要少吃油炸、油腻的食物。 3.注意劳逸结合,学会给自己放松 “过劳”与“应激”对我们身体来说有些相近,都是绷紧了神经。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人体分泌的皮质醇激素较多,从而导致肥胖。如果不从根源上或“思想上”放松,恐怕难以降低体内皮质醇分泌水平。学会劳逸结合,一张一弛,这才是改善“过劳”和“肥”的核心措施。 增加活动量 运动是减肥必不可少的,即使是白领们也应多做运动,减少脂肪的堆积。建议大家每周抽出时间运动2-3次,每次保证1小时左右。 也可在上班时通过多走动来增加日常活动量。如果可以的话,上下班也选择走路的方式,对预防过劳肥有很大的帮助。 5.选择低糖、低脂、高纤、优质蛋白的食物 日常饮食尽量健康一些,选择低糖低脂的食物,还要增加摄入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全麦的面包、五谷杂粮的主食,裹腹之余更能帮助你减少热量的摄入,从而慢慢瘦下来。 尽量选择健康零食,如水果、酸奶、坚果等,尽量少选择甜点、薯片等高糖、高脂零食。 别再一直胖下去了! 来源:健康时报 人民网 综合报道

亞太地區的肥胖兒童數量激增 16年急升4成

■■专家指,过重的孩童较可能在成年时转为肥胖体型,并引发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肝病等严重的健康毛病。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报道 研究人员表示,亚太地区孩童的肥胖比例急剧上升,须采取更多行动鼓励健康的生活型态,为刚起步的健康护理体系减缓压力。 中央社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曼谷食安及营养官员斯瑞达(Sridhar Dharmapuri)表示,亚太地区5岁以下孩童过重的比例,从2000到2016年间上升了38%,且胖童问题有加重趋势。斯瑞达告诉汤森路透基金会:“亚太地区肥胖比例的成长幅度,比许多其他国家都高。” 斯瑞达解释说:“虽然美国肥胖率遥遥领先,亚太地区过重孩童的人数却急升,且亚太多国民众面临的健康威胁,为全球数一数二严重。” 在加拿大,按世卫组织(WHO)的资料,约有26%的儿童属过重或者痴肥。另据近年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加国有太多食品没有经过过滤而播放予儿童及青少年,也成为其中一个导致孩童过胖的原因。 年轻人口肥胖率激增 根据总部设于法国巴黎的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资料,美国、墨西哥、新西兰和匈牙利的成人肥胖率是全球最高,日本和韩国则最低。 但亚太地区年轻人口肥胖率激增的趋势,却令人堪忧,因为过重的孩童较可能在成年时转为肥胖体型,并引发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肝病等严重的健康毛病。 东南亚各国中,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泰国是肥胖最为严重的国家;萨摩亚、汤加和那瑙(Nauru)的比例则是太平洋地区最高;澳洲的肥胖比例也偏高。 资料显示,新加坡胖童比例趋升,由2000年占10%,增加至2014年占12%。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I)最新发布的报告,亚太地区人民过重或肥胖,每年会因此产生1,660亿美元的成本。

安省學童健康殺手 肥胖身心問題居首

■■肥胖已成为安省学童面对的首要健康问题。星报资料照 本报记者 据新近的调查结果显示,家长相信安省的学校对学童的身心健康扮演重要角色,而肥胖及精神健康问题,已成为学童面对的挑战。关注团体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该调查访问对象包括本省逾600名家长,发现受访者中认为肥胖(37%)及精神健康(32%)为学童首要的健康问题。对比2010年的调查结果,是次关注精神健康由原来的10%上升至32%,升幅达22%﹔瘾癖由4%至13%,上升9%。 调查又指,有79%的父母相信,健康及体育课程有助解决这些问题。当中强烈支持教授的课题,包括﹕健康饮食为72%、精神健康63%、瘾癖及替代品的风险61%、对健康的反思及决定60%、身体素质56%、安全及防止受伤50%、大麻的风险47%,以及健康的性教育44%。 促学校加强体育健教 非牟利机构Ophea首席行政总监马克汉(Chris Markham)称,无论是体育活动、健康教育、探讨精神健康或营养等,安省学校对学童的身心健康扮演重要角色。尽管大部分家长满意学校提供的健康及体育活动,但这些课堂只是达到最低要求,促请学校能够加强这类课程。 安省政府在2014年承诺,鼓励儿童每天进行60分钟的体育活动。是次调查有99%的家长强烈同意这个目标的重要性。有89%父母认同,学校确保儿童上学时参与体育活动。有26%的家长表示,其子女的体育活动达标。33%说孩子每周有4至5天参与体育活动,按级别来看,幼稚园学生达到75%,9至12班只有49%,反映学童参与体育活动随着年纪增长而下降。 此外,大部分家长认为学校维持健康状况的校园,有83%表示要接纳每一个人﹔82%说重视体育安全﹔81%称要鼓励学童参与其中﹔80%指要保持开于及欢迎的态度。除了医护人员外,家长认为教师能为学童提供可信的健康资料。

減肥大業有救了?日本發現吃不胖的基因!

为什么有人就是拼命减肥,然而没有效果?而有的人怎么吃都吃不胖??为什么??小编告诉你,可能是基因决定的!! 据报道,日本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名为“ARIA”的基因与肥胖有关,若抑制该基因表达,即使摄入高脂肪食物,也不容易变胖。 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基因具有妨碍脂肪燃烧的功能。当连续14周喂该基因表达被抑制的实验鼠和正常实验鼠后发现,前者皮下和内脏脂肪量仅有后者的1/3至1/2。而当“ARIA”基因表达被抑制的实验鼠食用普通食物时,血糖值并没有上升,这表明抑制该基因可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研究负责人池田宏二说,如果能研发出抑制这种基因作用的新药,就有可能找到治疗肥胖的新疗法。 科学家们对有关“肥胖基因”的研究乐此不疲。今年7月,美国《临床检查杂志》刊载的一篇报告说,名为FTO的“肥胖基因”可令人体内的“饥饿激素”水平升高,并使人对高热量食物更感兴趣,从而容易发胖。 几天后,名古屋大学特聘讲师浅井真人和美英共同研究小组也宣布发现了抑制肥胖的重要遗传基因,并表示将对预防肥胖产生重要意义。 该遗传基因作用于脑视丘下部的“MRAP2”基因。试验人员通过操作“MRAP2”基因破坏老鼠相应的基因功能,使基因被破坏的老鼠和正常老鼠在出生1个月后的150天内,只吃喜欢的食物。 结果显示,基因被破坏的老鼠能多吃一成左右,体重是正常老鼠的2倍,达到50克,而脂肪燃烧量和运动量几乎与正常老鼠没有差别。即使在饲料量相同时,基因被破坏的老鼠也更肥一些。特聘教师浅井说:“这一发现将有望研究预防肥胖新药,也可以应用于养殖产业,使用较少饲料使家畜变肥。” 针对性别的基因研究也有新发现。科学家们于今年5月发现了女性与男性专属的肥胖基因。可以断定的是,这两种专属基因均发生过变异与受损,并由性激素控制,因此分别针对女性和男性起作用。研究显示,女性专属基因可以促进脂肪组织的生长,有这种基因的女性变胖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出2倍。而且,几乎1/3的女性都有这种“肥胖基因”。而拥有男性专属基因的男性更容易对高卡路里的垃圾食品上瘾。 各种基因的发现为未来实行有针对性的基因介入疗法提供了可能性,这使那些长期进行减肥却屡战屡败的人看到希望。尽管如此,基因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们也不能把肥胖原因都归罪于基因,光靠改变基因,不能完全达到塑身效果。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多运动,并注意自己的饮食才是保证好身体、维持好身材的“灵丹妙药”。 来源:养生网    

大數據證明 肥胖造成基因變化

■ 每个人都应避免暴饮暴食对身体的伤害。网上图片 在这个大吃大喝的月份,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会试图减肥,或者是在节日期间添加减肥药,想设法消除悄悄积累在身上的脂肪。但到今年年底,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成功,而且往往也搞不清楚为什么。 纽约时报24日Gretchen Reynolds文章称,本月在Cell Systems上发表的一项雄心勃勃的新研究,有望揭开一些肥胖之迷。该研究首次辨明了即使在少量体重增加后,也可能发生的数千个基因和生物系统的变化,并指出哪些可以、哪些不会因为体重下降而逆转。 这个研究的发现,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增加体重,会导致一些人患上糖尿病和其他疾病,并且还分析了一些不适当的节食方式累积的健康风险。 科学家与23位超重男性和女性进行了接触,他们参与这项大型持续研究,作为实验的对象。研究者检查参与者的基因组和体内的微生物群,据此产生大量关于身体运作的数据。科学家们从志愿者身上采集血液和其他样本后,要求男性和女性吃饱,开始超重研究。参与者中大约一半需要胰岛素,具有糖尿病前兆。 一个月的期限中,他们每天平均增加880卡路里的饮食,体重平均增加6磅。科学家然后要求志愿者减少卡路里、并且减重到原初状态,大部分的人都花了一倍的时间才回到原点。在获得更多的样本后,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保持体重稳定,并在三个月后重返,做最后一轮测试。 在那些测试中,科学家发现许多与体重变化有关的生物学变化。 他们发现318个基因在大多数受试者体重增加后都有不同的表现。一些基因更加活跃,而其他基因则被有效地关闭。许多这些基因被认为与脂肪代谢有关。 科学家们还发现,体重增加后,人体血液中会出现多种新的分子标记物,这些标记物可能表明整个身体的炎症增加,而且令人担忧的可能已造成心肌病或心脏扩大。不过一旦参与者恢复原有重量,大多数这些状况会恢复到他们以前的正常状态。 史丹福大学遗传学系主任与研究报告作者斯奈德(Michael Snyder)说,总体而言,结果表明即使体重增加相对较小,整个身体的生物系统也会发生“不平衡和变化”。即使你后来减掉这些磅数,这些变化并不会完全消失。

吸灰塵會長胖?肥胖是會呼吸的痛

据美国化学学会(ACS)期刊《环境科学与科技》(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公布的最新研究指出:家中灰尘漫布,也是发胖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每日邮报、电讯报,甚至还有Men's Health等等好多家媒体,都报导了这个事儿。不做家务真的会胖,不光是因为懒,还因为,你吸入了太多灰尘。大家都知道,发胖,其实就是脂肪细胞的增多和变大导致的,而​​这个脂肪细胞,则是由一种特殊的干细胞——前脂肪细胞分化变异而成。虽然都说成年以后脂肪细胞总量处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值,但是脂肪细胞也是有寿命的呀,老的死了,新的就是靠前脂肪细胞分化补上的。这份研究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杜克大学所提出的,而该研究团队早在2015年就曾指出:灰尘中含有会使人发胖的多项内分泌干扰素(EDC)或者影响体内激素变化的化学物质。激素是一种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的化学物,我们的生育能力、情绪变化,以及体重波动,都会受到激素的影响。当人体吸入含EDC灰尘就会让脂肪细胞开始增殖、影响人体的脂肪代谢率引发肥胖。现在则进一步发现,绝大多数家庭中的灰尘都会刺激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或者是将其催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并储存三酸甘油脂。杜克大学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实验跑到11个家庭里收集灰尘,对灰尘进行处理以后,总共获得了44种内分泌干扰素,然后把这些干扰素给实验室小白鼠用上。结果发现,其中7个家庭中的灰尘萃取物会催熟3T3-L1前脂肪细胞,并促使其转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有9个家庭中的灰尘萃取物会让这个前脂肪细胞大量分裂,而只有1个家庭中的灰尘萃取物对前脂肪细胞毫无影响。研究团队对家庭灰尘进行了分析,表示灰尘中的内分泌干扰素简直无处不在,普遍存在于家中电器、电线以及房屋建材之中,只要每日吸入3微克。3微克灰尘是什么概念,也就是喘几口气的事儿,就能变胖啦。并不是所有灰都会让你胖杜克大学最近的研究对像中,有1个实验对象的灰尘对前脂肪细胞毫无影响,可以说是非常绿色的灰尘了。也就是说,并不是吸灰尘就会让你发胖,而是灰尘中的:环境致肥因子。环境致肥因子主要是指环境中那些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容易引起肥胖的化学物质比如酞酸盐、双酚A(BPA)、己烯雌酚、邻苯二甲酸酯、镉等。英文简称EDC(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新的证据表明,暴露于内分泌紊乱的化学物质EDC中,可能导致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公共健康威胁--糖尿病和肥胖。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模仿、阻断或干扰人体的内分泌激素,通过劫持人体的化学信使,内分泌干扰物(化学物质)可以改变细胞的发育和生长方式。现在已经知道的能够干扰内分泌的包括双酚A(BPA),这种分子存在于食品包装盒的内衬和收银机的收据单上。事实上,由于双酚A太常见,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不小心就接触到了……相关调查&数据中国卫生部、科技部等部门进行了一项“双酚A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项目。数据表明,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97.7%可在尿液中检测到双酚A,平均水平为0.81ng/ml,而超过1.43ng/ml,就算双酚A高暴露了。其实很早就有研究表明:双酚A对人体生殖系统有负面影响,所以在婴幼儿和妈妈用品中早就被禁用了。同时双酚A会扰乱和脂肪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和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肥胖。双酚A这种分子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今又被证实催胖,也是洗白不能。双酚A曾用于奶瓶奶嘴的制作,好在2011年被欧盟禁止生产含化学物质双酚A的婴儿奶瓶。除了双酚A,存在于塑料、化妆品、阻燃剂和杀虫剂中的邻苯二甲酸酯也是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酯,简而言之就是塑化剂的一种。市面上大部分塑料制品都有这家伙,通过加热还会挥发至空气中形成致胖的EDC。有段时间甚至当做饮料的粘稠剂使用它也不是善茬,让人发胖只是他犯的最轻的罪。如果进入人体会使男子精液量和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运动能力低下,精子形态异常,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是造成男子生殖问题的“罪魁祸首”。在化妆品中,指甲油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很多化妆品的芳香成分也含有该物质。这种物质会通过女性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如果过多使用,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机率,还会危害到她们的生殖系统。邻苯二甲酸酯在中国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名列前茅,2011年被列管为第一类毒性化学物质,限制其使用用途。它们无处不在,以至于地球上几乎每个人都暴露这样的化学环境中,并且常常伪装成安全无害的样子,让你根本没意识到它们的危险。除了对身体造成伤害,也会让你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胖的。环境致肥因子对成年人的影响其实还好,但对于儿童影响却很大。研究也表明,尤其是对于发育期的孩童,若是长久接触到EDC,刺激脂肪细胞增生,那么成年后的肥胖率就会大大增加。有些制造商已经减少了产品中的EDC,但是目前依然还有很多消费产品中存在EDC。这些EDC隐藏在室内灰尘中,可以被吸入或吞入,还可能通过皮肤吸收。这一发现令人担忧,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家庭,家长需更要加注意——儿童往往对内分泌干扰物质更为敏感。敏感的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太过弱小,给小孩和成人吸入同等的剂量,EDC内分泌干扰物对体型更小的儿童影响可能会更大,但是这不是唯一的原因。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环境卫生专业副教授Jennifer Schlezinger也同样表达了担忧:“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接触这些内分泌干扰物质对细胞功能的改变是不可逆转的,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只要孩子小时候接触过这些物质,就算长大后不再受到侵扰,这种影响都很有可能是终生的。而对于成年人,他们的器官发育完全,暴露在这些混杂有内分泌干扰物的灰尘中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并不会造成身体永久性的改变,这与儿童的情况完全不同。”美国环保署已经估算出一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吸入灰尘的量。根据上述的研究,这些孩子们尘土吸入量的平均值就足以引发我们在小鼠细胞中观察到的脂肪转化。怎么躲开环境致胖想要完全躲开其实现在来说并不现实,但是好在EDC对于成年人致胖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但为了自己的健康或孩子的未来,小编总结了几个简单的建议给大家:首先,不用塑料制品,是避免接触这些“环境致肥因子”的最佳手段。为环保为健康,能用玻璃、瓷材质的容器,就尽量不要使用塑料材质的当然,一般情况下,完全杜绝塑料制品是不可能的,那么尽量少地加热塑料制品反复利用塑料制品,也很关键。在室内少喷杀虫剂或化学喷雾,这些化学物质会长期停留在你的屋子里,因此应该谨慎使用。定期打扫屋子,当EDC少了一份载体也能有效地避开它。最后,除了塑料制品,生活里还有很多容易让你胖的陷阱,也在等你时刻踏进去……总之,减肥之路漫漫,除了会吃、会练,还得一边学习一边努力,收获好身材的同时,还要收获健康知识。咱们先从定期打扫屋子开始吧!来源:FitTime睿健时代C08

美國肥胖率創歷史新高:10個成年人4個胖

         据《福布斯》报导,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P)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每10个成年人里就有近4个人的体重指数(BMI)可被归类于肥胖。  自进入本世纪以来,美国成年人的肥胖率持续稳步上升,从1999/2000年的30.5%升至2015/16年的39.6%,创历史新高。  年轻美国人的体重也在增加,2至19岁人群的肥胖率目前高达18.5%。如果进一步细分,每10个2-5岁学龄前儿童中就有1人肥胖,6-11岁儿童肥胖率为五分之一,12-19岁青少年肥胖率也为五分之一。  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上升趋势令人深感担忧,因为年轻人更容易持续肥胖,而且儿童时期肥胖将导致进入成年后的早逝可能性上升。  总体而言,超过70%的美国人超重或者肥胖,意味着体重正常者已成为“少数族群”。来源:新浪C08

全球肥胖青少年 40年增加10倍

■男孩正在减肥训练课上练习仰卧起坐。互联网   10月11日是世界肥胖日,联合国网站当天发布消息称,一项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世卫组织领导的研究显示,全球5岁至19岁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人数在2016年达到约1.24亿人,比40年前增加10倍以上。 该研究专案的1000多名研究人员对3150万5岁至19岁人群、9740万20岁以上人群的体重和身高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1975年,全球5岁至19岁人群的肥胖率不到1%(相当于500万名女性和600万名男性)。到2016年时,这一年龄段中女性的肥胖率增加到近6%(约5000万人),男性的肥胖率增加到近8%(约7400万人)。综合来看,全球5岁至19岁的肥胖人数从1975年的1100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1.24亿人,增加十倍以上。2016年还有2.13亿人超重,但没达到肥胖水准。 如果这一代儿童和青少年肥胖趋势继续下去,他们将面临糖尿病等疾病的更大风险。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马吉德.艾萨提呼吁要设法在家庭和学校,特别是在贫困家庭和社区,增加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供应,并通过法规和税收来防止儿童遭受不健康食品的影响。

熬夜會長胖的原因,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熬夜有害健康,是一条人尽皆知的真理。不规律的睡眠可能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内分泌系统紊乱,心脏疾病风险增加等严重后果。而近期的研究可谓给了心存侥幸的夜猫党沉重的一击,科学家首次发现了熬夜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成,增加膳食脂肪酸的摄取以及脂肪的储存,从而诱发肥胖的机制。近日,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免疫研究所的Lora V. Hooper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主要是肠道中带有鞭毛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可以产生鞭毛蛋白或者脂多糖等物质,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导,可以促进小鼠小肠上皮细胞对膳食脂肪酸的摄取,以及脂肪的储存。结合之前的研究,打破昼夜节律会显著提高小鼠肠道微生物中的绝大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相对丰度。这也意味着,熬夜等行为易诱导肥胖,极有可能是因为昼夜节律的打破,会使肠道中的带有鞭毛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相对丰度大大提升,增加了膳食脂肪酸的摄取以及脂肪的储存,最终引发肥胖的。肥胖是21世纪非常严重的一类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全球目前有21亿超重或者肥胖人群,同时每年有340万人死于肥胖相关疾病。因此,找到调节人类代谢以及能量平衡的各种因素从而确定肥胖产生的机制,最终用于肥胖的预防与治疗很有必要。早在2004年年的时候,就有学者发现,肠道微生物在调节哺乳动物营养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脂肪的吸收与储存从而影响机体组成,表现为,在同样食物摄入条件下,无菌小鼠的体重以及体内脂肪含量都要显著低于正常小鼠。而近年来,人们还发现,肠道微生物调节机体的脂肪的吸收,储存与昼夜节律密切相关。大量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对机体代谢的功能受昼夜节律的影响,当昼夜节律被打破时就会造成一系列的代谢紊乱相关疾病,例如肥胖以及糖尿病等等。然而,肠道微生物具体是如何促进脂肪吸收与储存的,以及昼夜节律,肠道微生物以及机体营养代谢之间的具体联系又是如何等等问题都是未知的。来自UT西南医学中心的霍普教授长期致力于肠道微生物以及机体营养代谢之间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霍普教授意外发现,相比于无菌小鼠,含有肠道微生物的正常小鼠小肠上皮细胞NFIL3转录因子的表达量最高上调近70%。而通过转录组分析,胡珀教授发现,NFIL3的功能恰恰是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以及脂肪的储存。这意味着,肠道微生物很有可能是通过调节NFIL3的表达来调节脂肪的吸收和储存的。胡珀教授的研究表明,NFIL3是肠道微生物,昼夜节律以及机体营养代谢之间的重要分子连接。昼夜节律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从而影响NFIL3的表达,最终可以达到调节机体营养代谢的目的。这一发现也意味着,NFIL3,STAT3等等未来也很有希望可以作为肥胖治疗的靶点。虽然,胡珀教​​授的实验是在小鼠体内完成的。但是,之前的研究也发现,经常熬夜同样会使人类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发生显著的变化,从而引起肥胖等各种代谢相关疾病。所以,胡珀教授发现的这一机制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熬夜会使我们人类产生各种代谢相关疾病,特别是肥胖和糖尿病。特别地,由于此前的研究表明,熬夜对雌性小鼠的肠道微生物影响更大。因此,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更应该避免熬夜。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