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06:18:35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财经故事

宝洁18年前收购吉列 现在仍在付出代价

【星岛都市网】宝洁公司(P&G,Procter & Gamble)表示,它将对吉列业务计提13亿美元的费用,调整它在近 20 年前收购的剃须刀巨头的价值。 宝洁公司于 2005 年以最初价值540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了吉列公司,使其成为全球剃须刀业务的主导者。近年来,随着美元剃须俱乐部(Dollar Shave Club)和哈利剃须刀(Harry's)等后起之秀以更低的价格进入市场,吉列陷入困境。截至 2023 年 6 月,宝洁估计其美容业务价值约为 141 亿美元。 这并不是宝洁第一次不得不减记其剃须刀业务的价值。2019 年,宝洁以货币贬值和发达市场刀片业务萎缩为由,对吉列公司计提了 80 亿美元的费用。 本周二,宝洁在一份证券文件中表示,吉列业务的基本业绩依然强劲,最新调整是一项非现金会计费用。宝洁公司及其审计机构德勤(Deloitte)每年都会重新评估吉列品牌的价值和未来预期收益,因为他们会调整对通货膨胀和俄乌战争等事件影响的预测。 在周二举行的摩根士丹利会议上,宝洁公司的财务总监安德烈·舒尔滕(Andre Schulten)也对这家消费品巨头的主要市场--中国的业务状况发表了一些谨慎的评论。 舒尔滕说:“我们一直都在说,我们认为经济复苏将是缓慢而崎岖的。老实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是,中国可能会在各方面都变得更糟,然后才会好转”。 宝洁股价周二下滑了3.5%。近年来,宝洁股价有所回升,但 2023 年的股价略有下跌。 宝洁收购吉列时,这家剃须刀公司的销售额约为 100 亿美元,主要面向男性销售。当时,宝洁公司的产品,如汰渍和帮宝适,主要面向女性市场。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吉列公司长期以来最大的投资者之一,他称这笔交易为“梦幻交易”。 多年来,随着吉列推出更精致的设计和价格更高的刀片,这一组合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并提高了宝洁的利润。这一战略受到了在线品牌的干扰,如美元剃须俱乐部,该公司于...

Bed Bath & Beyond关闭加拿大业务应该怪谁?怪它自己!

  【加拿大都市网】Bed Bath & Beyond正处于危机之中。该公司将关闭其在加拿大的所有门店,报告显示,其衰落主要原因是在公司本身。 根据法庭文件显示,Bed Bath & Beyond在加拿大所有54家商店都将关闭。在美国,根据彭博社的一份报告,这家公司也已经表示它正在为潜在的破产申请做准备。 以下是报告中所说的,部分导致Bed Bath & Beyond公司倒闭的原因: 网上购物服务薄弱 据彭博社报道,Bed Bath & Beyond的高管们优先考虑他们的实体店业务,对适应网上购物视而不见。 据一位前高管称,公司此前的成功使其不愿意改变。 八折优惠券 顾客喜欢Bed Bath & Beyond标志性的8折优惠券,它促进了销售,但最终也侵蚀了利润。 “就像任何形式的促销一样,它成为一种毒品,”一位前高管告诉彭博社。 “一旦你对它上瘾,你的顾客对它上瘾,就很难让他们戒掉。” COVID-19和供应链问题 根据法庭文件,尽管为做出了努力,但业务还是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该公司受供应链中断和通货膨胀影响,导致库存水平处于历史低点。 你对Bed Bath & Beyond离开加拿大有什么看法?(都市网Rick编译,图片来源星岛资料图) (ref:https://dailyhive.com/canada/bed-bath-beyond-why-closing-canada)

主张货币宽松政策 黑田东彦连任日本央行行长

一向主张货币宽松政策的黑田东彦将连任日本央行行长,相信有利金融市场的稳定。 黑田东彦获提名下任日本央行行长,如他顺利完成未来五年任期,将会成为历来任期最长的央行行长。一向主张宽松政策的黑田,与首相安倍晋三理念相近,为其“安倍经济学”的完美执行者,上任以来大幅放水令日圆贬值,使日本经济渐见起色。 不过近期受美元弱势,及避险资金投入所刺激下,日圆汇价创下两年多新高,令安倍提早提名黑田连任,希望稳定金融市场。事实上,黑田五年来已用尽一切放水措施去刺激经济,相信再难以藉宽松政策推低日圆。市场担心若经济逆转,黑田可再用的招数已不多,所以未来五年任期实在充满挑战。 黑田东彦于2013年上任日本央行行长,初期大力执行量化宽松措施,令货币贬值刺激出口及经济表现,两年间日圆兑美元大幅贬值近三成,日经指数亦大升。不过日圆在2015年中兑美元见125附近(即兑港币见6.1)后见底,其后日本经济在2014至2015年因提高消费税后再度收缩,日圆亦于2016年回升至7.7港元水平。 央行之后持续放水下,日圆再度回落,经济亦连续8个季度扩张,加上股市畅旺,助执政自民党去年10月大选在国会取得大部分议席。 黑田的任期原本今年4月才届满,但首相安倍提早宣布延长其任期,相信是与近期环球金融市场波动有关,因为市场忧虑主张宽松政策的黑田如不获连任,会令日本加快收水,使市场再度波动,如今公布黑田的连任,有助维持日本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可以稳定市场。 现时日圆兑港元已升至近7.3水平,比2015年6.1的低位已上升约两成,令游客到日本旅行负担增加不少,不过难以期望黑田连任会再次推低日圆至6算水平,皆因黑田的第二个5年任期内,日本货币攻策是松是紧,市场仍有不同意见。黑田东彦一向主张放水,在被提名连任后曾表示,日本经济温和扩张,但物价增速较低,仍未能确定何时可结束超宽松政策,料央行的货币政策会维持不变。 不过日央行前政策委员会委员木内登英接受传媒访问时称,预计未来日央行将逐步撤出其超级量宽政策。他指出,黑田2013年上台后大举推量宽政策,仍未能令通胀达到2%的目标,现安倍晋三仍决定其续任,反映日本政府不再坚持日央行快速达成通胀目标。 ▲安倍推出的“三支箭政策”中,由黑田执行的经济政策可说是最成功。 提早连任稳定市场 他指出,去年12月日本的物价升幅为0.9%,尚未达目标的一半。16年日央行已放弃设立量宽速度目标,并且透过减慢买债速度,缩减其量宽规模。 事实上,日本政府虽不乐见日圆过强,而影响出口和经济表现,但也难以期望黑田可藉大幅放水,将日圆再推低,因为最少有四大因素,可支持日圆持续走强。第一就是日本经济数据向好,其中出口表现良好,1月份增长达12%,已经是连续14个月上升。另外日本去年第四季GDP按年增长0.5%,虽然远低于上一季的2.2%增速,但已是连续第八季扩张,是日本28年来持续最长的一轮增长,令市场怀疑日本是否需要继续超宽松政策。 ▲近年日圆贬值令大型企业大翻身,其中丰田头3季盈利已创新高。 经济连续八季扩张 第二是企业盈利增长,由于受惠日圆贬值使出口增长,及内部消费转强,不少传统大型企业业绩普遍有理想表现。例如丰田汽车公司受惠于日圆贬值及税务负担减轻,近日发表18年3月底止年度财政预测,销售额和纯利将分别达到29亿日元和2.4万亿日元,皆高于市场预期。年度头3季纯利大增4成至2万亿日元,两项数据均创下新高。Sony去年10月至12月季度盈利增长达3倍,公司将至3月底止的全年度盈利预测调高至7,200亿日圆,更是Sony成立72年以来最高。另外Panasonic、任天堂等大型企业,今年度溢利皆创新高。第三是美元的弱势。今年初以来美元一直走弱,美汇指数曾创88.2的3年新低,令美元兑主要货币皆表现偏软,即使月初美元因就业数据造好而反弹,亦难越90的水平。市场估计美国最多只能加息3次,加上总统特朗普已经放弃强美元政策,税改实际上是利淡美元。美元弱势难改,日圆也没有条件再大幅下跌。 第四是避险资金的流入。月初美国公布就业数据强劲,令债息飊升并触发股灾,日圆顿成了最大资金避难所,兑美元曾升至约105水平,创2016年11月以来最高。近日美股虽已回稳,但市场风险已较前增加,加上近期日股回软,亦令日圆套息交易拆仓活动增加,支持日圆的升势。 未来五年更大挑战 事实上,黑田上任5年以来,已用尽一切宽松货币措施刺激经济,瑞穗银行首席市场经济师唐镰大辅指出,黑田的第二个任期将遇更大挑战,尤其是如果目前良好经济环境出现逆转,担心黑田可能再无弹药可用。所以,市场相信日圆中线会在现水平徊徘,难以回落2015年中约6算港元的低位。 ▲在黑田以前,历代任期最长的央行行长为一万田尚登。 最长任期行长 现年已74岁的黑田东彦,1967年于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随即加入政府,任大藏省官员,多年来负责政府金融及税务的事务,直至2003年曾经退官改执教鞭,出任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教授,到2005出任亚洲开发银行总裁。 他一向主张以极为进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去刺激日本经济,2013年首相安倍晋三推行“安倍经济学”,于是邀请与他理念相近的黑田出任央行行长。他上任后随即推出被称为“火箭炮”的量化宽松政策,高峰期每年吸纳80万亿日圆日本国债,并且每年买入6万亿日圆日本股票,使日圆贬值及日股大升。如果黑田担任行长顺利至2023年下届任期届满,他的在任期将超过历代最长的一万田尚登(1946至1954年在任),也是时隔半世纪以来,首位在任超过5年的央行行长。近年日本政坛人物,来去之快如走马灯,黑田能够在任长达10年,实在是难能可贵。    

全球串流音乐一哥 千亿Spotify强势上市

Spotify拟“直接上市”,放弃在股市抽水。 全球最大音乐串流服务商Spotify计划上市。不过这间源自瑞典、由年仅三十四岁的丹尼尔.艾克(Daniel Ek)创办和掌舵的公司,很可能不让食水深的投资银行赚费用,打算放弃公开招股汲水,改为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直接上市”。       这家打着音乐串流服务旗号的“年轻”公司,虽然只有九年多历史,却早已吸引腾讯(0700)及长和(0001)主席李嘉诚投资。其中腾讯和Spotify去年十二月宣布互相购入对方股权;超人比腾讯更早看中Spotify的潜力,旗下投资旗舰早一步入股,至今投资已升值过百倍。以Spotify目前估值过千亿计算,足以令公司跻身自Facebook以来,在美国上市规模最大的科技股。   撰文:韦宁 有关Spotify上市的消息其实流传甚久,至最近才有望落实。随着与腾讯落实互相入股,令估值飙升至200亿美元后,有消息指,Spotify将会争取今年第一季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不过,有别于一般公司公开上市会进行集资,市传Spotify很可能选择不会集资,直接上市。此举反映Spotify现时的资金颇为充裕,并非因为资金有压力而上市。 其实,Spotify仍是一家蚀钱的公司。去年上半年的营运亏损预计介乎1亿至2亿欧元,约相等于9.35亿至18.7亿港元,但情况已比前一年劲蚀5亿美元大有改善。业绩改善,跟公司收入显著上升有关。 去年上半年,Spotify的收入估计达22亿美元,即约172亿港元,全年收入估计录得四成增长。不但收入可观,期内毛利率同样令人鼓舞,由2016年的一成半升至去年上半年的两成二。 业绩好转,主要受惠于客户人数,尤其是付费客户持续增长。截至去年中,Spotify的客户总人数升至逾1亿4000万,最近宣布付费人数已超过7000万,比去年3月增加了足足2000万,较两年前更是翻了一番。由于付费客户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数量愈多收入自然愈可观,带挈公司的价值水涨船高。 近年积极投资创新企业的长和主席李嘉诚一早看中Spotify潜力而入股,至今投资已升值过百倍。 付费用户激增 事实上,大约10个月前,Spotify的估值仍只是130亿美元左右,至去年底与腾讯互相入股时,估值已急增至200亿美元,对公司和股东来说,都是理想的上市时机。 除因收入大增外,Spotify选择直接上市还可能涉及其他因素,例如能节省大量承销开支,亦可缩短上市时间,让上市计划更早落实。对看好Spotify的散户来说,直接上市也意味他们有机会以相对“合理”的价钱入货。跟公开招股不同,直接上市事前不会预留股份作国际大户配售,或可减低散户高追的风险。 20年前,丹尼尔.艾克抱着让乐迷免费听全球音乐,又同时让音乐产业有利可图的信念,在一片看淡声中创立Spotify。他曾说:“让信念而非理性引领我们前行,因为理性会说那是不可能的。”结果,丹尼尔以行动诠释了自己的信念。 自网上非法下载音乐泛滥,音乐行业陷入生死边缘,串流音乐服务兴起,的确有助打破困局。 侵权官司排山倒海 时至今日,Spotify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科技股。不过,这间瑞典公司近来遭多名歌曲创作人与音乐出版公司指控侵权,成为未来一大风险。虽然现时Spotify不等钱使,一旦多宗侵权诉讼失利,或须赔偿数以亿计美元。 最大一宗,是与美国音乐公司Wixen Music的侵权官司,可能面临高达16亿美元的索偿。另一宗是涉及歌曲内容侵权的集体诉讼,赔偿额亦可能高达4300万美元。至于2015年底一宗,被指未经授权使用他人音乐创作内容的诉讼,Spotify也被索偿至少1亿5000万美元。除了面对多宗索偿诉讼,与部分演艺人士的分帐问题,也对Spotify构成困扰。例如乐坛小天后Taylor Swift等知名歌手、音乐创作者及唱片发行商都认为,串流音乐无法带来合理利润分帐,因此拒绝与Spotify等串流音乐服务合作。 自从网上非法下载音乐泛滥,音乐行业一度陷入生死边缘。直至串流音乐服务兴起,的确帮助业界打破困局。因此,市场仍相当看好Spotify的前景,相信股份上市后会掀起一番热潮。 Google错失天才 单亲家庭出身的丹尼尔,继父是电脑工程师,故从小对电脑程式很熟悉。16岁时,他应征做Google工程师,但Google叫他先念完高中。结果丹尼尔没有去Google,进入瑞典学府皇家科学院唸书。若然当年Google聘请他,历史或会改写。 然而他没把书念好,反效法苹果教主乔布斯,以及微软创办人盖兹中途辍学创业,成立公司专写网路广告软体。21岁时,丹尼尔把公司卖给当时瑞典最大的网路行销上市公司Tradedoubler,获得人生第一桶金100万欧元。 丹尼尔很快便把钱花光,直至债台高筑,幸好遇上了马丁.罗伦佐(Martin Lorentzon)。马丁是Tradedoubler董事长,即丹尼尔公司的买家。他认定丹尼尔是天才,2006年他离开Tradedoubler再创业,马上想起丹尼尔,“他甚具潜力,因此我给他资金东山再起。” 马丁毅然投资100万欧元予丹尼尔开发新公司Spotify。2008年,Spotify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成立。其时正值盗版猖獗,音乐产业进入寒冬,丹尼尔把握机会与音乐巨擘商讨,提出通过数码管理平台让乐迷免费收听版权下的作品。 丹尼尔当年提出这样的构想,难免给人荒谬感觉。然而十年过去,Spotify已成为过千亿的全球最大音乐串流服务商,反映马丁确是“慧眼识天才”。    

超音速飞机强势回归 从东京飞美国西岸只要五个半小时!

近年像亚航等廉航异军突起,不少传统航空公司都要将焦点转至更有盈利能力的长途机,如果Boom成功,将为传统航空公司带来新增长点。 人类愈来愈追求速度。事隔三十年,超音速飞机蓄势重返航空市场。由前亚马逊高层Blake Scholl创立的Boom Technology,与维珍航空创办人亿万富豪布兰森合作,正打造时速达一千四百五十英里,比音速快两倍的新一代超音速飞机,意味由东京飞往美国西岸,只需五个半小时。 这间初创公司,已吸引到日本航空投资一千万美元,并已预订二十架超音速飞机,预计2025年可投入服务。 连同今次日航的资金,Boom已筹集到五千一百万美元,足够开发小型双座位示范机XB-1,预计明年底前试飞。 为亚马逊高层的Scholl,协助这间美国科网巨企打造自动化营销。其后他曾创办移动科技公司Kima Labs,最后被Groupon看中收归旗下。 满脑子创业谂头的Scholl拥有机师资格,深信人类需要更快的速度,缩短路途时间,3年前毅然创立Boom Technology,发展新一代超音速飞机。Boom计划推出55人座位的超音速飞机,能以2.2马赫,即时速高达1450英里的速度飞行,比音速快约两倍,与一般飞机相比更快2.6倍。 除飞行时间可大幅缩减外,机票价格更可以贴近普通飞机。以由纽约去伦敦为例,飞行时间将由普通飞机的约7小时,缩减一半至3.5小时,而机票则约2500美元;而由三藩市飞往东京,则只需5个半小时,机票约3250美元。 早在今年3月,Boom已完成3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股东包括8VC、RRE Venture、Palm Drive Venture及Y Combinator's Continuity Fund等。Boom更自爆有五间航空公司对其新一代超音速飞机感兴趣,合共订了76架,当中包括维珍大西洋航空,拥有首批共十架客机的拥有权。 日本航空投资一千万美元于Boom,更预订了二十架Boom的超音速飞机。 日航押注 至本月初,一直与日本航空合作的Boom获对方真金白银支持,投入1000万美元预订20架超音速飞机。日航称,与Boom合作是希望为超音速旅行的未来作出贡献,为客户节省更多时间及保障安全。 不过,Boom开发的超音速飞机面对不少挑战,尤其是飞机突破音障时会发生巨响,故不少地区都禁止超音速飞行,包括欧洲及美国。Boom指其设计的新一代飞机,将会比2003年已停飞的和谐式飞机安静至少30倍,故希望有关当局修例,允许超音速飞越大陆。 有航空业人士称,Boom与日航合作有地理上优势,因为飞机到达日本大城市时无需经过太多陆地,可大大降低由“音爆”引起的噪音污染,所以日本列岛是超音速飞行中最吸引的地区之一。 对日航来说,今次投资亦十分符合其营运策略。现时挪威航空及亚航等廉航急速冒起,迫使传统航空公司透过长途机和缩减机上服务获利。日航在长途机上要面对国泰及联合航空等传统竞争对手,绝对有需要增加更多跨太平洋航线。若然Boom成功,将可引领日航在激烈的航空业竞争中突围。 Boom创办人Blake Scholl是网络巨企亚马逊的前高层。 忧重蹈和谐机复辙 早于1969年,第一代超音速飞机已面世。英航及法航联合研制的中程和谐式客机(Concorde)于1969年首飞,1976年投入服务,主要服务由伦敦和法国往返纽约的跨大西洋航线。 首代和谐式客机可在15000米高空,以约2.02倍音速飞行,由巴黎飞往纽约只需3个半小时。虽然票价极高,但仍受商务客欢迎。1996年2月,和谐式客机更一度创下航班最快纪录。由伦敦飞往纽约仅耗两小时52分。 首代和谐式客机共研发了20架,最终只有16架投入营运。由于研发资金巨大,加上时间冗长,令英航及法航的成本急增,两国政府亦蒙受不少经济损失,更要拨款英航及法航购买和谐式客机,成本相当沉重。 而更大的问题,是和谐式客机经营成本十分高昂,加上制造的噪音污染高,多国先后限制其飞行,令和谐机成为商业灾难。直至2000年,和谐机发生第一次空难,道致乘客信心大减,加上九一一事件令国际民航业陷入谷底,英航及法航最终决定完成2003年10月23日最后一次商业飞行后,终止和谐机业务。 今次Boom的尝试,难免令人担忧会重蹈和谐机覆辙。不过勇于冒险创业的Scholl却信心爆棚,直言︰“和谐机在技术上很成功,在经济层面却很失败。它是冷战时期的产品,5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新的技术,像碳纤维复合材料及涡轮风扇发动机,超音速耗能比和谐机低75%!” 英航及法航共同研制的和谐式客机一度极受商业旅客欢迎,但最后因成本高昂及一场空难,于2003年宣布停止营运。 航空界迷恋超音速 超音速飞行一直以来是不少航空业人士追逐的未来,除和谐式客机外,不少设计师及航空公司都提出了不少超音速飞机概念。 在和谐机退役10年期间,美国太空总署投入了200多万美元在八个项目,希望降低音爆时的噪音以及提高燃料效率,同时减少对臭氧层的影响。 另外,一名叫Charles Bombardier的设计师,为一架名为Skreemr的概念机设计发射系统,试图将飞行速度提升至每小时1.24万公里。他又自行设计出一款叫Antipode的概念机,声称可比和谐机快12倍,时速可达两万公里,由伦敦到纽约只需11分钟。 德国航空于2007年首次提出SpaceLiner高超音速飞机计划,时速可达音速的20倍,90分钟就可以由伦敦飞往悉尼。但德航一度搁置计划,直到最近再宣布如果可筹集330亿美元的资金,10年内就可以将计划实现。

创业故事:转攻海外大翻身 小米千亿估值上市

雷军创立小米短短七年间,期间经历多番起跌,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独角兽之一。 曾经是内地手机大哥大的小米,近年曾因业务停滞而跌进低谷,但借着品牌重新定位,兼且发展第三世界市场,过去一年表现回勇,集团的业绩超标,公司估值也水涨船高,令小米上市的传闻甚嚣尘上,市场估计,小米的估值有机会达到千亿美元。适逢港交所近日为吸引更多新经济公司来上市,接纳“同股不同权”的制度,已为包括小米在内的内地“独角兽”来港上市扫除了最大的障碍。消息指,小米创办人雷军倾向在香港上市,原因是香港投资者对小米的认识比较深。 成功的道路从来都是不平坦的,小米自然不例外。小米早年曾经摒弃传统零售商店,改为透过网络营销渠道,结果在一众手机品牌中脱颖而出,四年之间,令结合网上销售及社交媒体方式经营的小米,在内地智能手机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好景不常,随着华为、Oppo和Vivo等品牌手机涌现,小米成为激烈竞争下的牺牲品。有调查显示,去年第一季,小米在内地的手机出货量中跌至排名第五。 小米早年靠网购起家,但近年却大开实体店小米之家,标榜消费者体验。 正当大家以为小米的黄金期已经过去,雷军却透过果断的人事变动,以及灵活的营销策略,终扭转公司的颓势。他主要透过两招翻身,第一,鉴于市场生态的改变,手机市场竞争实在太激烈,小米反潮流而行,全力开传统实体店,将小米由手机品牌,打造成一个生活品味的牌子,所以店铺名为“小米之家”,除了卖手机外,更提供一系列优质生活,及人工智能产品,将品牌形象提升。小米已计划于2019年开设一千间小米之家,比苹果公司的全球专门店数量还要高出逾倍,目标是于2021年,将销售额推高七百亿元人民币。 重新打造品牌 此外,小米海外业务也初见成绩,当中印度市场更是一大亮点。印度是全球智能手机增长最快的市场,今年三月,有人半夜在印度德里机场偶遇雷军,并拍下一张他背影的照片。小米证实相中人是雷军,当时他正揹着背包,默默地摸黑前往德里。一图胜千语,雷军希望通过身体力行,展示他始终如一地维持创业者心态。正正因为他积极在当地开拓销售店,现时小米在印 度的规模已几乎拍得住韩国的三星(Samsung)。 除了印度市场,小米还向欧美市场进发。早前公司宣布正式进入西班牙,成为小米首个西欧市场。至于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美国,小米亦正计划在当地推出智能手机。高级副总裁王翔曾经说,美国市场的竞争对手尽都实力雄厚,小米会谨慎地选择适当的进场时机。   小米手机由于性价比高,在发展中国家市场深受欢迎,图为小米在墨西哥新店开幕时情况。 集资百亿求扩张 2010年创办小米时,雷军便一心要把这家创新科技公司打造成“中国的苹果”。为免被逼过早创立“功业”,雷军效法华为不上市的策略,仅靠多轮融资来解决后续发展资金问题。他曾经表示,至少2025年前不会考虑上市。然而,面对当下大量发展计划,公司对资金的需求不断提升,继续依靠借贷融资未必能够完全满足需要,令小米提早上市集资变得可能。分析人员指,小米一旦成功上市,至少可以筹得逾百亿美元资金,作为公司继续急速扩张的弹药。 其实小米提早寻求上市是有迹可寻的,首先是公司已从低谷中反弹,年度业绩远比预期理想。据外电报道,小米早前对银行界放风,指2017年公司收入将介乎170亿至180亿美元,高过原先估计的150亿美元。银行界指2017年度小米的纯利最少有10亿美元,明年甚至会增至20亿美元左右。 《华尔街日报》更引述知情人士说,有投行甚至预测,小米的盈利将于2019年会再翻一番,增至40亿美元,之后每年的盈利增幅,将会维持在大约70%,到2021年,即4年后,小米每年获利或会高达120美元。分析人员指,按这个推算,小米上市的估值高达1000亿美元也非完全不可能。此数额比小米于3年前融资时透露的450亿美元估值,高出一倍有多。      

加拿大房价疯长 去日本买楼收租: “J-REITs” 攻略

 日本大部分房地产的拥有权,包括房产及土地权均属个人永久拥有。 不少人近年喜欢投资日本物业。过去,日本二手住宅买卖不活跃,但日本国土交通省近年积极推出一系列措施,令房产流通量持续扩大;加上日本楼价虽然见底回升,但相对不少国家仍属“低水”,如众人熟悉的东京及大坂,六、七十万元已可成为业主。 看好日本地产除直接入市外,亦可考虑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REITs)。相对于日经指数,卖点稳阵收息的J-REITs今年表现落后,但对于旨在买楼收租的人来说,依然是另类选择。尤其是市场憧憬二○二○年举行东京奥运,以及开放赌业等利好消息。 撰文:李淑贤 设计:杨存孝 本房地产基金(J-REITs)2001年推出市场,现时共有59只基金,平均息率约四厘二,总市值全世界排第二位。 2012年,J-REITs价格走势开始上升,到2015年后进入横行状态。由于日本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当地人买楼的需求不大,年老的不会再买,年轻人又普遍喜欢租楼,所以在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很难期望楼价会大升。 J-REITs的表现可参考“东証REIT指数”,是东京証交所为挂牌的J-REITs编制的市值加权平均指数。资深投资者林一鸣也有投资J-REITs,“J-REITs与股票、债券市场的关联性低,在投资组合加入J-REITs,主要是分散投资,令整体组合更多元化,并非追求高回报。” 他指J-REITs是防守性的投资,不要期望价格大幅上升,但大跌损失惨重的机会也不高。“对J-REITs嘅投资前景维持中性立场。若只追求稳定回报,每年约有4%至6%回报率就满足嘅话,就可以考虑投资。” 日本的建筑技术世界有名,除了防震技术出名外,其房屋保养技巧亦很高;而大部分房地产的拥有权,包括房产及土地权均属个人永久拥有。 日本年轻人从家乡跑到大城市工作,在家乡既不会买楼,在工作的地方也只会租楼,令日本大城市的租楼需求很大。  看好大城市租务 近年很多人蜂拥到日本买楼。林一鸣认为,最大原因是他们本身喜欢到日本旅行;加上当地楼价数十万就有交易,一尝做业主的心愿,感觉十分便宜。 不过,他建议准买家投资日本楼之前,必须了解一个真相︰“就是今天的日本人,好多根本不热衷买楼,同香港及内地好不一样。” 他指目前日本一个大学毕业生,平均每月工资二、三十万日元,十年后可达五十万日元以上,理论上足以负担现时的楼价。不过,日本由于人口老化,长者愈来愈多,他们一般都不会再买楼。 至于年轻人,从家乡跑到大城市工作,在家乡既不会买楼,在工作的地方也只会租楼;加上有些日本企业对租房的员工会提供租房补贴,令日本出现一个现象,就是大城市的租楼需求很大,特别是接近商业区的地方,但本地人买楼的需求却较低。 至于非大城市,租楼买楼的需求都低,楼宇空置率愈来愈高。“日本房地产只有一个亮点,就是大城市的租务市场,租务需求会持续高企,回报率可以保持平稳。除此之外,其他地区的前景都不看好。” 日本股市今年兴旺,相对比较落后同保守的J-REITs,投资者更情愿买建筑商股,如三菱和三井。  写市楼回报高一线 根据Knight Frank的研究报告,目前东京办公室的年租金为每平方英尺125美元,全球排第三,仅在香港和纽约之后,预期东京A级写市楼租金将持续上升。 该行看好东京A级写市楼租务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网路便利。现在大部分的日本城市,到东京都可以即日来回。以前企业可能需要在不同城市设立分公司,现在只要在东京设立公司已经足够。这令到东京A级写市楼的需求上升,但其他城市写市楼的需求就下降。 市场憧憬2020年东京奥运,以及开放赌业等利好消息,令日本地产被看高一线。 丰泰地产投资管理合伙人暨投资长朱惠德,现管理资产超过74亿美元。公司2014年在日本开设办事处,今年第一季购入位于大坂楼高23层的商厦,第三季再扫入位于东京有二百多伙的服务式住宅项目。“位于品川,邻近品川车站,附近有微软和德勤的总部,购入后改装做服务式公寓,看好酒店公寓前景。” 他说,现时日本59只J-REITs中,超过一半是投资甲级商厦,其他亦有投资乙级商厦或酒店。“东京甲级商厦近年供应量大,租金有少少压力。反而大坂无新供应。我们近月完成翻新的项目,希望可由甲-级升到甲级。” 日本股市今年兴旺,投资者愿意承受更高风险,令相对稳阵的J-REITs表现落后。“情愿买建筑商股,好似三菱同三井,因为J-REITs比较落后同保守。话虽如此,好似我们投资项目,计算杠杆有六至八厘,但要自己落手落脚做,J-REITs有四厘回报算好,而且成交活跃。”不过,他提醒投资者要留意政治风险和利率走势。日本央行近日便暗示有计划微调收益率曲线调控政策,可能会在通胀达标前加息。“利息一升,J-REITs价格一定会跌。” 买J-REITs 小贴士 林一鸣认为,投资J-REITs要主攻大城市的租务市场,物业首选东京核心写市楼和住宅。如果是住宅,平均面积较小为首选,目标为离开家乡到东京工作的人,他们主要租住小型单位;次选是大坂中心的住宅市场,同样都是平均面积较小。 若看好日本楼市,林一鸣指投资J-REITs较直接到日本买楼收租更好,特别是不懂日文的买家,不用额外费神处理繁复手续,“只要息率回报达到百分之五就可以。”        

优衣库势改朝换代 日本“新经营之神”谋退位

迅销创办人柳井正自爆两年后会卸任社长,六十八岁的他有日本新一代“经营之神”之称,在公司的地位难以替代。 以UNIQLO优衣库品牌打响名堂的日本迅销集团(TYO:9983),其创办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柳井正自爆两年后会卸任社长,新社长料在四十多名执行董事中物色,当中包括柳井正两名儿子。 六十八岁的柳井正,有日本新一代“经营之神”之称,是阿里巴巴马云最佩服的两个企业家之一。刚过去一个财政年度,他带领迅销创下历年来最佳业绩,成为世界三大服装企业。 随着快速时装竞争愈来愈激烈,加上阿里和亚马逊等电商网霸步步进逼,为应对新的市场结构,柳井正认为需由年轻一代执掌。他未来两年能否培养出接班人,将直接影响这间年做千亿生意的快速时装王国。 撰文:李淑贤 设计:张均贤 柳井正日前接受日本媒体访问时自爆,打算两年后退任社长,之后会专注于会长职务,以“监督”身份参与公司事务。 由于全球的服装市场变化愈来愈快,柳井正认为需要由具备IT知识的年轻经营者执掌公司。他透露会在现任四十多名执行董事中物色接班人,但否认一定由两名儿子继任。 迅销靠柳井正一手创立,投资界自然关注公司“后柳井时代”的前景。事实上,2002年他曾交棒予玉冢元一继任社长,3年后却“重出江湖”。其后他又一度宣布“65岁卸任社长”,但因迅销业绩停滞不前,2013年又撤回退任宣言,可见他对公司的影响力举足轻重。 1949年在日本山口县宇都市出生的柳井正,早年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毕业,1984年担任家族企业社长,接手父亲的小西装店,在日本广岛小巷开设Unique Clothing Warehouse首家分店,并以郊区“路面店”(即位于交通干道旁店面)为中心展开连锁经营 ,一步一步扩大其时装王国。 99年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迅销,现时市值已达三万九千亿日圆,带挈柳井正成为日本超级富豪。 1991年,柳井正将公司名称由小郡商事改为“Fast Retailing”迅销,90年代中将版图扩至全日本,分店多达100间,并进驻东京,1999年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能极速崛起,主因是能够以相宜价格提供高品质休闲服装,打破消费者“便宜无好货”的心态。 UNIQLO是迅销的核心业务,采用自有品牌服饰专业零售商经营模式,一手包办产品企划、物料研发、材料采购、生产、运输以至零售,务求以相宜价格提供高质休闲服装。 广岛起家面向全球 踏入2000年,柳井将重心转移海外,2001年在英国开设首家海外分店。迅销的定位虽在日本发迹,却面向全球,当年日本不景气,柳井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走出去,甚至逼员工学英文迁就外国员工,一度引来批评。 柳井正要求很高,被誉为“平成松下幸之助”、“新一代经营之神”,永远将质素放在第一位,同时勇于创新,推出过不少崭新产品。 他与东丽公司共同研发的平价保暖衣物“HEATTECH”,2003年推出市场,产品轻巧且保暖,市场反应相当热烈,成为历久不衰的畅销产品,经过反复改良,至今累计售出10亿件。其后又接连推出舒适透气的“AIRism”系列,以及超轻型羽绒“Ultra Light Down”系列,都能掀起一股热潮。 2005年,迅销改组,成为控股公司,旗下除UNIQLO外,还包括GU、Helmut Lang等品牌,成为全球最大服装零售集团之一。 至2009年,柳井正订下至2020年,公司收入达5兆亿日圆的目标。他曾豪言制定容易实现的目标对经营没有意义。为加速培养店长级以上的管理人才,迅销不断要求员工挑战极限,被日本传媒揭发新入职员工离职率超过五成,员工每月超时工作300小时,一度令公司饱受压力。 快速时装竞争愈来愈激烈,迅销亦要不断增添时尚元素。 割价救亡再创高峰 其后,柳井正亲自改革UNIQLO的人事制度,将员工分为“全球型”和“地区型”,让员工在不同地区也有发挥空间,有自己的发展蓝图,成功降低离职率。 2014年,迅销的预托证券在香港上市,将中国视为未来发展重点。2012年之前,UNIQLO在内地并非知名品牌,其后店铺数量急速倍增,至今已突破500家,去年成为唯一进入“双十一”销售额前10名的海外企业。截至今年8月,迅销的海外销售额已占整体销售额四成七,多得在中、港、台等大中华地区不断开设门店。  随着快速时装竞争愈来愈激烈;加上环球经济阴云密布,UNIQLO去年一度要全球“割价”救亡。不过,柳井正当机立断的策略奏效,公司上个财政年度创下历年来最佳业绩,收益达18,000亿日圆,按年增长4%,集团期内溢利成功翻倍,突破1192亿日圆,主要归功于上一年的基数较低,以及海外市场成为增长火车头。 迅销去年的经营挑战暂告一段落,管理层更交出一份进取的5年计划,包括到2022年大中华收入及经营利润目标为10,000亿及2000亿日圆。然而柳井正打算两年后退位让贤,一旦易帅改朝换代,或将影响这间年做千亿生意的快速时装王国。 03年推出市场的平价保暖衣物“HEATTECH”,是UNIQLO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柳井正的“工作学” 柳井正的座右铭之一为“一胜九败”。他曾多次吃苦,试过所有员工辞职,剩下自己面对困境,最终凭斗志把UNIQLO变成全球逾千间分店的大型连锁休闲服装王国。 柳井出版过不少著作,如《一胜九败》和《成功一日可以丢弃》,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他最出名是精研失败过程,因错误比成功“更多东西学”。 曾向传媒分享自己的工作学的柳井,可说是日本超级富豪中少有的“金句王”,名言如“工作没有适不适合这回事,持续做个十年,一定有所成就”;“我忘记烦恼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写下烦恼,把解决不了的摆到一边,然后睡个好觉”;以及“胜败乃兵家常事,可以‘一胜九败’,但不容许一蹶不振的失败”等,成为不少日本创业者的座右铭。

财经故事:“半道体之父”张忠谋成功之路 崇尚休息终身学习

台湾“半道体之父”、台积电创办人兼董事长张忠谋宣布,明年六月股东会之后便退休,消息震撼台湾和全球科技业。 台湾“半道体之父”、台积电创办人兼董事长张忠谋曾说:“假如一个人可以长生不老,我会继续做下去。”可惜岁月催人老,他也不能例外,所以要退下来。 八十有六的张忠谋宣布,明年六月台积电股东会之后便退休,消息震撼台湾和全球科技业,皆因目前正是他个人事业和台积电的巅峰。 这位跟中、港、台甚有渊缘的“半道体之父”,过去三十年一步一步带领台积电成为全球晶片代工厂龙头,对台湾以至全球科技界贡献极大。今年三月,台积电首次超越美国Intel,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纯半道体公司,突破一万亿港元。撰文:韦宁 设计:杨存孝 张忠谋在烽火中度过童年。1931年7月10日,918事件爆发前两个月,他在浙江宁波出生,翌年举家迁居南京。8年抗战,张忠谋跟随家人四处流离逃避战火,先后去过广州和香港。1943年,香港沦陷后两年再迁居重庆。这个时候,张忠谋进入了重庆南开中学就读。 抗战胜利后,张忠谋移居上海,进入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就读。直至国共内战爆发,17岁的张忠谋随家人重回香港,1949年负笈美国,入读哈佛大学,次年转往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机械工程,取得学士及硕士学位。 美国闯出名堂 张忠谋原本打算继续在麻省理工攻读博士学位,可惜未能如愿,于是投身职场,展开他逾60年的半道体世界之旅。 张忠谋在大型半道体公司德州仪器工作25年,后来获擢升为资深副总裁,成为德仪最高级的华裔管理人员,在美国半道体行业中闯出名堂,为他到台湾开拓事业高峰埋下伏线。 60年代后期,德仪启动亚太计划,先于1968年在日本及新加坡设立分公司,翌年又到台湾开设分公司。作为资深副总裁,张忠谋主道这两项设厂计划,遂多次到台湾视察,从此与台湾半道体结下不解之缘。 1985年,张忠谋应台湾官员的邀请,出任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翌年,工研院与荷兰的飞利浦签约,合资成立半道体制造公司,即后来的台积电。作为工研院院长,张忠谋带着一群以工研院出身为主的工程师一同筹办。 翌年台积电成立,张忠谋顺理成章出任董事长,并辞去工研院职务,专心打理台积电。 在张忠谋带领下,台积电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最主要的关键是他引入了“晶圆代工”经营模式,大幅提升效率和品质。当时,晶圆代工的业务是整合完件厂用来“赚外快”,美国的IBM、日本东芝Toshiba、南韩三星等大厂,都曾在产能使用率低时经营代工业务。到了旺季,这些大厂做回本业,令半道体设计公司无法生产。台积电的出现,正好填补这个空档。 张忠谋曾说:“Intel设计一个CPU很厉害,但生产CPU不厉害。我的成本是他一半,品质比他的好两倍,可以帮他去代工。” 单计全球收入和盈利,三星集团是全球最赚钱的半道体公司,亦是台积电最大竞争对手。 台股前景看台积电 九四年台积电上市,翌年公司的营收已超过10亿美元。张忠谋在自传中曾形容,台积电对半道体产业的最大意义,就是把晶圆代工从一个副业变成一个专业。“专业代工的出现,不仅大幅提升了晶圆代工的品质,也大幅增加晶圆代工的可依赖度。” 过去30多年来,台积电的生意愈做愈大,现时客户非常多,最大是苹果公司,约占一成半。根据市场调查研究机构 IC Insights,台积电去年独占全球晶圆代工市场近六成占有率,继续成为业界一哥,远远抛离第2至第4位的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联华电子和中芯国际。今年头3季,台积电的营收继续增加,逼近7000亿新台币。 张忠谋说:“台积电本来是默默无闻,而且不被看好,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你说成就是什么?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资本额是2亿2000万美金,现在我们的市场价值已经到了1800亿美金,这只是一个成就。” 今年台湾股市表现不差,加权指数不但累积升了超过一成半,更力守一万点水平。分析认为台股能够站稳高位,台积电居功至伟,因为其市值占去台湾股市超过一成,今年股价累积升了三成二,远远跑赢大市。 张忠谋并不担心自己退休会冲击台积电股价,因已做好交棒工作。他相信2013年开始担任共同执行长的刘德音和魏哲家,可带领台积电再创奇迹。 台积电最大客户是苹果公司,约占一成半。 崇尚休息  终身学习 贵为“台湾半道体之父”,张忠谋理应日理万机。然而根据他自白,工作从来只占小部分时间,“OT”加班更不是他的理念,反而“休息”才是他生活的重要部分。 张忠谋曾分享自己60年来的工作哲学,原来他“几乎每周不待在公司超过50小时。”他甚至鼓励公司员工跟他一起落实这套哲学。张忠谋因此有足够时间兼顾家庭、社交和发展兴趣,更可天天阅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他又认为每周末两天彻底休息是必须的:“周末不接受临时性约会,也不预作任何个人计划。”因此,台湾人视在台积电打工为“笋工”。 张忠谋视公司能够给员工提供较优质的生活条件为自己最大成就。“现在有44,000个员工,他们的待遇远在台湾平均待遇之上。我想每个人都有家,你说一家只有3个人,44,000人也有几乎15万人。15万人的生活水准,因为有了台积电而改善了不少,这个我想也是成就。” 今年三月,台积电首次超越美国Intel,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纯半道体公司。图为Intel行政总裁札尼奇。

财经故事:OLED电视狂卖 日本电子厂大翻身

松下社长津贺一宏上场后加快转型兼严控成本,集中资源发展重点汽车和家庭产品,由此步上复苏之路。 大约二、三十年前,从电饭煲到雪柜电视机,香港每个家庭都可能拥有一、两件松下(Panasonic)的产品。没有的话,也总会有索尼(Sony)生产的影音设备。 索尼最风光时,不但电视机大行其道,其影音及游戏产品一样畅销非常,一度手执全球电子产品生产商一哥的牛耳。 然而近二十年,日本电子大厂在内忧外患下,市场不断被蚕食,代之而起的是两间韩国大厂:三星电子和乐金电子(LG)。不过风水轮流转,日本大厂靠新兴的高档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杀出血路,业绩因销量急速飙升而大爆发,股价更出现近年罕见强势。撰文:韦宁 设计:杨存孝 今年日本股市仅微升大约7%,跑输其他主要市场。不过,松下和索尼两间老牌电子大厂的股价却表现惊人。以松下为例,今年股价累积升了接近四成。索尼升幅稍为低一点,亦录得超过两成八升幅,跑赢大市。 两只传统电子股大爆发,跟业绩大幅好转有关。索尼截至今年第一季的营业溢利,按年增加接近一倍,比市场平均预期多出两成二。至于松下,同期亦劲赚4.45亿美元,按年飙升近七成。 其中近年销售急速增长的“OLED”电视,更成为投资界的新焦点。根据全球市场研究企业IHS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售价逾1500美元的中高档电视机市场,索尼的市占率达三成六,按年急升超过一倍。而售价逾2500美元的顶级高档电视市场,其市占率亦由去年同期的两成四,大幅升至今年的接近三成八。至于松下,今年第二季在该两个电视市场的占有率亦明显上升。  索尼社长平井一夫对集团和旗下新一代OLED电视的前景信心十足。 松下和索尼的业绩因产品销量飙升而大爆发,股价今年更大幅跑赢大市。 销量质素大跃进 日本电视机不单销量上升,质量亦超越韩国机。据英国一项电视质量研究,索尼和松下在色彩呈现、画质、性能等8大项目中横扫7个项目最高等级,被美国福布斯形容为“近年电视机行业竞争中最令人震惊的结果”。  相反,原本雄霸电视机市场的三星电子,今年第二季度在中高档电视机市场的占有率停滞不前,排名更由去年第一跌至第三。而去年一直占据顶级高档电视机市场首位的LG电子,今年第二季亦拱手让给索尼。 当然,日本电子大厂成功翻身,更重要是近年的改革取得成效,回应消费者诉求。2012年,松下电器换了揸弗人,由津贺一宏接任社长。他接任后,首要工作是加快松下转型。除了控制成本,他放弃多个缺乏盈利能力的业务,集中资源发展重点项目,进一步提高质量,特别是汽车和家庭产品,由此步上复苏之路。随着近两季业绩都优于投资者预期,市场对松下的前景信心满满,认为复苏将会持续。 松下和索尼的业绩因产品销量飙升而大爆发,股价今年更大幅跑赢大市。 日厂反击三星头痕 至于索尼,同样于五年前更换社长,由平井一夫接掌大权。当时的索尼可说千疮百孔,电子业一哥地位已被三星爬头。平井锐意改革,除裁减一万人外,又改变生产方针,追求与众不同,着重控制产量,务求生产不会过剩。因此,一些不合时宜的产品,例如手提电脑VAIO,便因“很难追求与众不同”而被出售。 相反,三星近年的发展策略,似乎偏向走在科技尖端做独行侠。就以新一代电视为例,集团坚持发展量子点电视(Quantum Dot TV,QLED)。可惜能够掌握量子点技术的公司,暂时只有三星自己,令“QLED”跟“OLED”的竞争上处于劣势。今年第二季,量子点电视的全球销量便按季大跌近五成。QLED电视销售不理想,三星自然最受影响,其在中高档电视的市场占有率亦因而下降。 事实上,过去20年全球家电市场几乎被韩国大厂垄断。不久之前,日本电视机还被视为经营失败的典型案例。索尼因沉浸在上世纪90年代显像管电视的成功,到2000年数字电视机兴起,集团因而被竞争对手抛离。松下亦一度因专注开发等离子电视,而错失了LCD液晶体电视的市场。  如今松下及索尼发愤图强,集中火力研发OLED电视,势必令市场的竞争加剧,消费者自然会受惠。其中索尼的平井一夫对前景信心十足,他说:“我们拥有卓越的影像处理及音响技术,只须调整一下成本,一定可以东山再起。” 由于OLED电视需求急增,南韩面板大厂LG Display宣布明年大幅增加OLED面板产量四成。   “OLED”大战“QLED” 两年前,三星电子在中高端电视争夺战中处于压倒性优势。当时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五成。不过随着OLED兴起,逐步取代LCD电视,加上三星因集中研发自己的“QLED”电视,市占率因此不断下跌。 何以OLED电视能够在高端电视市场取得优势?主要是因为售价下跌,令竞争力不断提升。以一台55吋平面电视为例,两年前OLED电视与LCD电视的差价超过4000美元,现在已低于1500美元。 由于OLED无论在画质、屏幕纤巧度、外观设计,以至省能方面都比LCD电视优胜,吸引愈来愈多厂家采用,在大量生产下,OLED面板的生产成本快速下降,令OLED与LCD电视的差价大幅缩减。 至于三星力推的QLED电视,因其技术是在LCD面板与背光模组之间,加入含有量子点(Quantum dots)薄膜的产品,但采用的主要面板仍旧是LCD,相对于全新技术的OLED面板,QLED被部分业界人士评为非真正的新世代显示器,因而令三星陷入苦战。三星当然不甘坐以待毙,近期全力与中国电视厂结盟,希望扩大QLED电视的应用,成效如何拭目以待。        

美国忧沦金融海啸2.0 爆汽车次贷危机

  美国汽车制造业开始吹淡风,八大车厂中,七间销售都不符预期,经销商的库存更创下○八年金融海啸以来最高水平。 先用未来钱是美国人生活一部分,汽车贷款目前占家庭总负债约百分之九点二。 由美国引爆的金融海啸,只是十年前的事。源头在于金融机构滥批房屋按揭贷款,进而包装成貌似稳阵的“有毒”投资产品。当楼市泡沫爆破,便成为几乎摧毁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弹。 十年过去,一场新的危机山雨欲来。风眼虽然同样在美国,不同的是主角不再是住宅按揭,而是更加普及的汽车次级贷款(Subprime Auto Loan),估计涉及金额过万亿港元。 近年美国汽车业为“谷”销售,不惜伙拍金融机构大肆向还款能力成疑的消费者批出贷款。随着一手销情下挫,二手车价格暴跌,愈来愈多汽车次贷沦为不良贷款,危机一触即爆。撰文:韦宁 设计:张均贤 先使未来钱是美国人生活一部分。截至今年第一季,全美家庭总负债高达12.72万亿美元,相等于约99万亿港元,占国内生产总值大概三分之二。 其中汽车贷款占1.17万亿美元,占家庭总负债约9.2%,保守估计当中一成六属于次级贷款,涉及金额超过14,000亿港元。 与当年的次级房贷一样,金融机构把这些次级贷款包装成证券出售,将风险转嫁给全球投资者。 2009年,美国的汽车贷款证券发行额仅25亿美元。今时今日已翻了10倍,激增至260亿美元,即超过2000亿港元。 金融机构滥批贷款 评级机构穆迪更发现,承造次级车贷的大户桑坦德银行美国分行,早前捆绑发行的10亿美元车贷证券,只得8%个案事先被审核过。换言之,有九成二申请“话过就过”,反映问题的严重性。有州检察官在提交法庭的文件中更直言,部分车行在贷款申请流程中做手脚,让高风险贷款人也能获得汽车贷款。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美国汽车业为催谷销售,与金融机构合作,大肆向缺乏还款能力的消费者批出贷款,刺激无论一手抑或二手车贷,都出现爆炸性增长。 过去几年,至少有24家机构,包括Sierra Auto Finance和SkoposFinancial等小型贷款机构,先后推出次级车贷证券,而被捆绑在一起的贷款,往往是借给根本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例如占次级车贷证券三成市场的桑坦德银行,早前便支付了2600万美元和解费予美国马萨诸塞州检察院,起因是该行在次级车贷证券化中严重违规操作。 近期美国汽车业开始吹淡风,8大车厂中,7间销售都不符预期,其中福特汽车已预告,今年的销售将按年下跌,明年亦不乐观;经销商的库存创下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最高水平,不少经销商的财务出现问题。此外,二手车价格开始暴泻,投行摩根士丹利甚至警告,二手车价未来4至5年的平均跌幅或高达五成。 事实上,虽然美国股市大升,但财富效应仅惠及小部分有钱阶层,低收入人数反而爆炸性急增。目前有超过100万名美国人并无如期偿还汽车贷款,情况比金融海啸时更夸张。 忧变“完美风暴” 联储局的数字显示,最新一季美国汽车贷款的拖欠比率突破了2%,对上一次拖欠比率达到此一水平,正是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当中最令投资界担心的,是次级汽车贷款的拖欠比率和减值损失已飙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随着情况急速恶化,金融界开始担心车贷危机,甚至将其严重性提升至当年次级房贷的高度看待。有分析更警告,另一次“次按”危机正蓄势待发。 按目前形势分析,美国的汽车次按问题,远不如10年前的房地产次按严重。当年房屋市场的按揭总值达10万亿美元,其中七成按揭被包装成证券出售。 比起当年的房按,现时美国的车贷及相关证券规模实在“无得比”。就算260亿美元次级车贷全数违约,对金融市场构成的系统性风险以至对整体经济的直接影响,都远低于当年的次按危机。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汲取了金融海啸的教训,已开始收缩车贷的规模。例如一年前仍活跃于车贷市场的富国银行,其汽车贷款占整体贷款比例已降至不足一成,涉及总额由原本排行美国第二跌至第七。投行摩根大通今年发行的车贷证券约为80亿美元,按年下跌一成七。 ...

财经故事:两千年国酒 茅台称霸全球酒股

七五年已在公司任职的前董事长袁仁国执掌贵州茅台多年,早前调任贵州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民族是爱酒的民族。自古以来,骚人墨客惯以酒入诗入词,无论是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抑或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都不难感受到历世历代,中国人对美酒的看重。 以陈年佳酿驰名中外的“国酒”茅台,被品评为全球三大烈酒,与苏格兰的威士忌及法国干邑拔兰地齐名。而生产茅台的A股贵州茅台(600519),股价不单连升三年,升幅以倍数计,最近更压倒生产健力士和百利甜酒的英国帝亚吉欧(Diageo),以逾五千亿人民币市值,成为全球“最高身价”的上市酒股。 茅台股价长升长有,主要原因是质优量少,酿制过程中不少工序仍难走现代化,产量长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带挈茅台身价不断攀升。 撰文:韦宁 设计:杨存孝 上月下旬,茅台股价一度冲上485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市值突破5700亿,等于贵州一年生产总值的一半,继续称霸全球上市酒股。 早于今年4月初,受惠首季省镜业绩,茅台股价已经飞升,首次超越拥有红牌、黑牌威士忌(Johnny Walker)、健力士(Guinness)和百利甜酒等著名品牌的英国帝亚吉欧,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大上市烈酒公司。 事实上,茅台在内地以至全球一直供不应求,带动茅台价格持续攀升。生产茅台的贵州茅台自然猪笼入水。单是今年第一季,公司的营业收入按年增长两成半,股东应占利润升幅亦超过一成半,达56亿。 茅台升价百倍,假酒大行其道。公司近年致力打假,保障自身权益。 质优量少愈卖愈贵 1999年成立的贵州茅台,2001年在上海交易所上市,当时招股价仅31.39元,上市16年股价累积上涨13.5倍。单是过去10年,连股息的总回报累计升幅达5倍。茅台业绩长升长有,主要原因是质优量少,酿制过程中不少工序仍难走现代化,产量长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被誉为全球3大蒸馏名酒之一的贵州茅台,据《史记》早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年代已享誉宫廷。解放后,茅台指定为国务院接待外宾专用国酒。 1954年已故总理周恩来出席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以“两台”《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茅台宴客,令茅台获得“外交酒”美誉。 随着内地人消费力提高,茅台身价愈显矜贵。如何提高产量,一直是贵州茅台的大难题。然而经过反复研究,公司发现若要保持茅台原味,传统工艺不可或缺,否则便会“橘越淮为枳”,这亦成为茅台产量不能大增的原因。根据贵州茅台的数字,去年生产的茅台酒及系列酒的酒基约为60,000吨。但市场估计,此产量连满足一半需求都不够。 物以罕为贵,茅台的另类价值在于其升值潜力。陈年茅台动辄索价万元人民币一瓶,即使一般茅台酒,其价格也不断上升。例如53度500ML茅台,去年售价为1280元,今年已涨价至2080元,升幅高达六成七,远远跑赢贵州茅台股价,叫人咋舌。难怪曾有人问:“买茅台股票好,还是买茅台酒好?” 生产健力士的英国酒厂帝亚吉欧曾经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酒股,但现已被茅台超越。 ...

财经故事:IT富豪偏爱NBA 勇士老板起底矽谷富豪

金州勇士报上届一战之仇,重夺NBA冠军,回想七年前拉格比收购之时,勇士还是东岸鱼腩部队。 早前金州勇士击败克里夫兰骑士,夺得NBA冠军,背后的功臣除了MVP史提芬居里、及今季毅然由雷霆转投的杜兰特外,勇士老板拉格比(Joe Lacob)也是功不可没。 七年前,在矽谷搞风险投资的拉格比,以四亿五千万美元,买下了当时NBA倒数第二差的勇士队,以矽谷思维管理球队,着重数据分析,打造全新的球风,结果五年内由鱼腩变冠军,当年四亿多美元的投资,现在已翻了多倍。 其实近年IT界的富豪,都爱投资NBA球队,创投基金也一窝蜂涌进NBA投资,今次勇士成功的经验,相信可吸引更多IT界资金投资NBA。 撰文:郑瑞棠 设计:美术组 拉格比自小热爱蓝球,拥护的球队为波士顿塞尔特人,他90年代已投资WNBA女子职业篮球队,至2006年梦想成真,入股爱队塞尔特人成为小股东。当时球队仍是东岸弱旅,及后从木狼交易得球星加纳特,并邀请三分射手雷阿伦加盟,连同本身球星皮雅斯组成三巨头,2008年即夺得球队22年来首个总冠军。 至2010年他得悉位于加州的金州勇士放盘,他组成的财团以4亿5000万美元成功收购,作价破了NBA球队易手纪录。这个作价被外间视作“癫价”,因为球队当时还是联盟成绩倒数第二的鱼腩部队,过去16年只有一次打进季后赛,而当年有意收购的还包括身家比他丰厚得多的甲骨文主席埃利森,但最终出价也不及他进取。 擅长以小博大 他成功收购勇士后,一心将球队当作科网公司般管理,将矽谷的开放式文化带入球队。所以他一到任后,便将球队位于奥克兰总部办公室的墙全部拆掉,制造一个开放空间。 拉格比也可说是一位“数据狂人”,信奉以数据经营体育的Moneyball理论,经营哲学是以小博大,运用有限的薪金资源,跟强大的对手抗衡。今届勇士5位正选球员总薪金共7300多万美元,低于决赛对手骑士的9790万美元,若计算连同后备球员的总支出,勇士为1亿700万美元,亦低于骑士的1亿2800万美元,可说是以小博大的典范。 在勇士队重组的过程中,他聘用了许多数据分析师,并在场馆中引入录影和分析系统,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制订球员的训练计划、球队战术。勇士队还使用了一种名为“投篮追踪仪”的可穿戴设备,可以记录球员心跳、速度、奔跑距离、呼吸、肌肉活动等,帮助检测球员体能状态,从而调配训练和上场时间。此外,球场的篮网上安装了投篮感应器,通过研究分析球员投篮的弧度和角度,帮助球员矫正投篮动作,以提高命中率。 甲骨文主席埃利森虽已赞助勇士队多年,但一○年竞投勇士股权时却输给拉格比。 组成宇宙强队 在他收购勇士初期,毅然放走头号球星蒙达艾利斯,将球队未来押注具有潜质但有伤患困扰的史提芬居里。球队围绕着他建立以小个子为主,快打3分球的战术,可说领导了NBA潮流,结果勇士自2013年连续两年打进季后赛。不过他目标不止于此,是染指总冠军,所以2014年炒掉带领球队已有起色的马克积逊,由没有作为主教练经验的卡尔领军。在新人事新作风下将小球战术发挥得更淋漓尽致,终在2015年登上总冠军宝座。 ...

财经故事:新航“押注”廉航救亡 由赚转蚀变阵出击

新航早于2012年成立廉航酷航,希望与新航的传统航线有协同效应,将利润不高的航线拨归廉航营运。 近年内地和中东航空公司相继崛起,加上廉航高速发展,冲击传统航空业生态。香港一哥国泰(0293)早前要裁员六百人“止血”。一向是其主要竞争对手的新加坡航空亦“难兄难弟”,今年首三个月录得一点三八亿坡元净亏损,折合约七点七三亿港元,表现令市场大失所望。 创立七十年的新航,向来是“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前三名常客,原本难以想像公司跟廉航扯上关系然而面对市场饱和;加上廉航公司以平价抢夺市场,为了逆境求存,一向标榜优质服务的新航选择“卸下包袱”,押注旗下廉航酷航(Scoot)及虎航(虎航)等应战,望能杀出新血路。 撰文:韦宁设计:张均贤 去年首季,新航净赚2.247亿坡元,今年同期却转盈为亏,拖累截至今年3月底止一个年度,仅净赚3.6亿坡元,即约20.28亿港元,按年大跌超过五成。期内收益亦按年下跌2.5%,消息令新航股价一度急挫7%。 对于新航业绩大倒退,投资界认为问题跟国泰如出一辙,主要是面对内地和中东新兴航空公司快速发展;加上消费者口味转变,带挈亚洲区廉航急速崛起,令向来标榜优质服务的传统航空公司如新航和国泰等,一时间措手不及。 在大批新兴航公司仍未崛起前,以新加坡为基地的新航坐拥大批中转客。例如旅客由中国出发,经新加坡转飞澳洲各大城市,又或转机往欧美等城市,情况一如以香港为基地的国泰。 随着进驻新加坡和香港作中转站的外国航空公司不断增加;加上内地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愈开愈多,内地旅客开始追求直航享受,不断减少到海外机场转机,导致颇为依赖转机业务的新航和国泰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下跌。 新航押注廉航业务,去年把创立逾十年的虎航收归旗下。 冀廉航相辅相成 单身是中东的航空公司,已经包括阿联酋航空(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卡塔尔航空公司)和阿提哈德航空(Etihad Airways)等,“现在就算旅客要到海外转机,性价比”往往更高,消费者不再局限帮衬新航或国泰这些传统‘名牌’。 不仅如此,廉航兴起对新航业务带来的挑战更为严峻,一千几百元一张机票便可到日本旅游,又或在亚洲穿梭,令新航过去数年一直承受很大减价压力。 为扭转局面,新航管理层选择押注廉航。早于2012年,公司已自行成立一家廉价航空公司酷航,去年更把创立逾十年的虎航收归旗下,又和印度塔塔集团合资成立Vistara,以及在泰国成立合资企业酷鸟航空飞鸟酷航,持续拓展廉航业务。 而为反击其他廉航,新航不惜工本扩大旗下廉航机队,由35架增加至40架,增幅达一成半。相比同期新航传统机队,承载量仅上升0.4%。扩大廉航机队最大的好处,是新航可借此开​​办或复办一些利润较低的航线。 另一方面,廉航跟新航的传统航线亦有协同效应,例如可吸引乘客选择“一条龙”转乘服务。新航于2012年以利润不高为由,暂停来往新加坡及希腊雅典的航线,旗下廉航酷航宣布即将复办。市场预期,为增加利润,新航会陆续将更多利润不高的航线,拨归旗下廉航营运,以提高营运效率及节省成本。 削减成本大势所趋 ...

你还不了解它 有人已经靠它成了千万富翁

2009年1月,一个在网络上化名为「中本聪」的江湖隐士发明了一个方程,这个方程有2100万个解。 「玩家」只要找到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就会获得「比特币」作为奖励品,而一旦一个解被找到,其他「玩家」就不能再找这个解了,因此比特币的上限恒定在2100万个。 当然了,这个方程不是凡夫俗子掐掐手指就可以算出来的,而是需要具有强大运算力的计算机通过大量复杂运算产生。 比特币,说白了就是虚拟货币,或许你可以想象成Q币,不过比特币不属于任何人或组织。 不懂区块链别买比特币 要弄懂比特币,先要搞懂什么叫区块链。 通俗一点说,区块链技术就指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方式。所有的系统背后都有一个数据库,你可以把数据库看成是一个大账本。 比特币本身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一个巨大的账本。 那么谁来记这个账本就变得很重要。 目前就是谁的系统谁来记账,微信的账本就是腾讯在记,淘宝的账本就是阿里在记。 但现在区块链系统中,系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参与记账。在一定时间段内如果有任何数据变化,系统中每个人都可以来进行记账,系统会评判这段时间内记账最快最好的人,把他记录的内容写到账本,并将这段时间内账本内容发给系统内所有的其他人进行备份。 这样系统中的每个人都了一本完整的账本。这种方式,我们就称它为区块链技术。 所以,比特币每进行一笔交易,信息都将向全网广播,最终记录在人手一本的总账上。 没有政府没有银行没有中心 除了公布所有的交易纪录,比特币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去中心化。 这里面要大概说明一下什么是中心化。典型的中心化机构是银行。 但是,如果这个中心机构(比如银行)突然倒闭了,或者是拿了钱却不承认你的交易,那么你的这笔交易将会失效。 去年11月印度政府突然宣布,500和1000面值的纸币作废了就是个例子。 这种背景之下,是否有一种没有中心的,安全可靠的,不可复制的货币体系,就成为了很多人的要求。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去中心化借贷模型: 如果A借了B 100块钱,A在人群中大喊「我是A,我借给了B 100块钱!」 B也在人群中大喊「我是B,A借给了我100块钱!」 此时路人甲乙丙丁都听到了这些消息,因此所有人都在心中默默记下了「A借给了B100块钱。」 这个时候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就建立起来了,这个系统中不需要银行,也不需要借贷协议和收据,严格来说,甚至不需要人与人长久的信任关系(比如B突然改口说「我不欠A钱!」这个时候人民群众就会站出来说「不对,我的小本本上记录了你借了A100钱!」)。 至于比特币的安全性,你几乎不用担心。 到目前为止,哪怕美国的FBI介入,也无法篡改比特币的「账本」,所以它是非常安全的,另外,目前为止,比特币可以被黑客盗取(个人或者交易中心),但无法被复制。 从根本上来说,比特币的出现,是真正实现「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方法,因此,比特币才会在一群人中开始流行。 如何让比特币系统运行下去 这样一来,就剩下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比特币需要一个稳定的产出方式 二是,需要有人主动进行记账工作 针对这两点,中本聪创造性地发明了 「挖矿」机制。按照中本聪的设计,比特币的记账系统每隔十分钟会生成一个数据包,里面包含这段时间产生的交易。至于这个数据包要在哪台计算机上生成,则是需要争夺的。 而挖矿的原理,实际上是进行一种数学运算,十分钟内算出最优解的那台计算机就有权生成这个数据包并上传到网络,同时获得一些比特币作为奖励。 一开始,每次的奖励是50个比特币;每隔四年,这个奖励额度就会减半;直到2140年,开采出来的比特币达到2100万个,便不再产生新的比特币。 比特币价格又创新高 昨天凌晨,这个叫「比特币」的家伙价格首次突破30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你可能对3000美元并不敏感,但是要知道2011年币价只有1美元,2013年是1200美元超过1盎司黄金的价格,有了「数字黄金」的美称,这么看来,比特币在8年的时间里暴涨了300万倍! 所以,比特币成就了无数个隐形富豪。 5月22日,比特币在多个交易平台突破2200美元大关,当时就有段子说「如果你在2010年5月22日买了100美元的比特币,并持有至今,那你现在就坐拥7500万美元财富了。」 不仅是普通投资者,就连黑客都对比特币情有独钟。 前段时间勒索病毒WannaCry席卷全球,黑客要赎金不是美元,而是比特币,受害者电脑会提示支付价值相当于300美元(约合人民币2069元)的比特币才可解锁。 数据显示,在全球各国比特币交易成交量排名中:日本成交量占比46%,其次是美国占比超过26%;中国排第三,交易量占比10%。 比特币之所以暴涨,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因为比特币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与国家经常超发货币不同,相对于经济增长,比特币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少,于是价格就会上涨,从而抵抗其他货币的通货膨胀。 按照中本聪的设计,开采比特币的速度要保持在十分钟左右,比特币刚刚问世那会儿,普通的家用计算机都有机会挖出比特币。 但是后来,随着计算机的军备竞赛,只有专门设计出来的矿机才有资格竞争。这些矿机本身都价格昂贵,而且耗电量极大,这也就拉高了比特币的制造成本,从另一方面抬高了比特币的价格。 现在能不能买比特币? 现在,到了大家最关心的时刻:比特币,现在能不能上车? 当下的比特币泡沫大不大,确实很难说。但通过一些报道,或许能看出端倪。 日本《朝日新闻》日前的报道称,比特币之父中本聪信心满满地表示,比特币的目标是4000美元! 据CoinMarketCAp的数据,全世界所有比特币加起来的市值也仍小于电子支付公司贝宝的650亿美元,更别提大多数大银行和科技企业了。若按此种估算,比特币还有极大的上涨空间。 但也有一些较为悲观的看法: 财经专栏作家肖磊称,比特币价格大起大落,因为目前全球市场对比特币发展还非常不确定,有人坚信比特币会成为非常保值和稀缺的一种资产,也有人认为比特币仅仅是一轮炒作,最终将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投资比特币的几点建议 一、刚开始少投一点 强烈建议刚开始投资比特币的时候不要购买太多,就目前的价格而言买一枚比特币足矣。毕竟目前比特币的价格已经超过了2000美元。 你要非常熟悉购买和转移比特币的流程。因此投资少量的资金就可以让你熟悉上述操作过程。 二、切记备份所有信息,最好是写到纸上 记录你的比特币所有信息,作为备份。 存储、支付或者接收比特币需要建立一个数字钱包。你的比特币就存放在数字钱包内。 你的数字钱包有一个公共的钥匙(这个钥匙大概能长成这样:1GwV7fPX97hmavc6iNrUZUogmjpLPrPFoE)通过这个钥匙比特币就可以转入你的数字钱包里。 当然了,你的数字钱包还有一个私人钥匙。 这个私人钥匙看起来和上面那个公共钥匙差不多,都是一段符号。而私人钥匙就是进入数字钱包的密码。 但是比较麻烦的是,这个数字钱包并没有「我忘记密码」这个选项。 所以你一定要把自己数字钱包的公共钥匙和个人钥匙全部写到纸上去,作为备份。 三、别把钱放在兑换账户里 为了把你的钱换成比特币,你需要开一个专门用于兑换的账户。 一旦你开立了这个兑换账户,你就可以在兑换之前,从银行账户把钱转进这个账户里。 如果在这个兑换的过程中,你的兑换账户被黑了,你兑换账户里的钱就再也拿不回来了。 存储比特币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数字钱包。你可以选择用钱包保护你的比特币。(来源:真话财经)

财经故事:JIMMY CHOO 为何要卖盘?

  马来亚鞋匠双手打造戴妃至爱 5月初,国际名牌市场突然热闹起来,较为瞩目为法国名牌路易威登(LVMH),宣布斥资约千亿港元收购时装名牌Christian Dior(CD)余下尚未持有的25.9%股权。至于主打女装鞋的时尚品牌Jimmy Choo,其大股东JAB Holdings亦有意将持有股份放盘,估计涉及资金逾五十亿港元。今天国际知名的Jimmy Choo,是旅居英国伦敦的马来西亚华人设计师周仰杰于二十一年前创立,初期主打手制精品鞋,连已故戴安娜王妃也是捧场客,但后来被德国公司JAB收购,才在世界各地开店,并于一四年上市。 今次JAB拟将Jimmy Choo卖盘,相信不是看淡其前景,而是集团近年已转型做餐饮业,趁现今名牌有价,于是想高价套现,将资金作其他收购。 撰文:韦宁  设计:张均贤 今次卖盘的消息在5月初传出,Jimmy Choo透过声明表示,这个部署可以为股东争取最大的利益,并且已经取得JAB这大股东的支持。 与其他著名品牌不同,Jimmy Choo Ltd的“年资”其实甚浅,只有21年,其创办人,著名设计师周仰杰 (Jimmy Choo)今年也只是56岁,他2008年已将公司卖给总部设于卢森堡的JAB控股,他也与这间公司再无关系。 大股东建餐饮王国 至2014年,JAB安排Jimmy Choo(CHOO LN)于伦敦上市时,曾经掀起一阵子的热闹,股价表现却一直没有突破,甚至曾经大幅跌穿招股价直至。 最近一年,Jimmy Choo的股价才重回升轨,直至上周大股东JAB表示有意卖盘,股价更创出上市后新高,每股高见190英镑。 Jimmy Choo卖盘其实有迹可寻。公司大股东JAB Holdings于2008年买入Jimmy Choo,与Bally等鞋履品牌,成为JAB的主要业务之一。不过,JAB于过去数年,花了近3000亿港元,去堆砌其咖啡及饮食王国,包括于两年多前,通过Peet's Coffee&Tea品牌,收购了总部设在美国西岸三藩市湾区的强大叶茶;一年后Peet's Coffee&Tea再次出击,于一个月内,先后买入以波特兰为基地的俄勒冈州Stumptown 咖啡,以及大本营设在东岸芝加哥的智力咖啡和茶。 并购行动于2016年继续。去年3月,JAB联同其他投资者,动用约108亿港元,吞并Keurggne山; 2个月后,JAB旗下的JAB举牌,以约105亿港元收购美国都甩连锁店Krispy Kreme。今年4月,JAB与美国面包商Panera Bread达成收购协议,作价为581亿港元。经过了大量并购活动,JAB的核心业务,自然地集中在咖啡及饮食业务,主打女装鞋及时尚服饰的Jimmy Choo逐渐失宠,最后被出售是可以预期的。 拓男装成效存疑 随着股价飙升,Jimmy...

比特币Bitcoin“疯”炒停不了 日本澳洲视为货币

随着市场出现新需求,愈来愈多投机者押重注,刺激虚拟货币比特币升势停不了。今年比特币的价值已被炒高超过一倍,由年初约一千一百四十美元,飙升至历史高位二千七百多美元。七年前市值一百美元的比特币,今天市值已爆涨至八千九百六十万美元,折合近七亿港元! 比特币新一轮升浪,除了早前勒索软件“WannaCry”肆虐全球,黑客指定以比特币勒索赎金外,主要受惠于日本政府正式承认数码货币的经济地位,令比特币被视为银行监管框架下的法定付款方式。有日本电子零售商及日本航空公司相继宣布,接纳比特币为交易货币。一时之间,比特币不再“虚拟”,被愈来愈多人视为货真价实的“电子货币”,引发炒“疯”停不了。 撰文:韦宁 设计:张均贤 今年4月1日是比特币的大日子,因为当日日本金融制度委员会(FSC)起草和拟定的比特币合法化法正式全面实施,数码货币的经济地位获得承认。 日本零售业随即推出比特币流动支付系统,高举免税及等同现金消费的优势,为比特币摇旗呐喊,令比特币等数码货币在日本愈发普及。 其实这条法案早于一年半前已经提出,主要是为了防止洗黑钱等非法活动,在一些不受管制的比特币交易所进行。 FSC指法案通过后,将会要求所有比特币交易所,以及服务供应商向公众提供服务之前,必须先取得金融监管机构批准。 无论如何,这条法案的实施,已为比特币可以作为零售交易货币亮了绿灯。其中日本电子零售商Bic Camera必客家美乐,将会伙拍日本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bitFlyer,合力开拓零售业用的比特币支付系统,付款上限高达10万日元,并且会像现金支付一样,获得相同的回赠。 澳洲将于今年七月把比特币视为货币,并将废除比特币商品与服务税,因而助长比特币近日的炒风。 接受比特币商户急增 这个系统暂时仅在东京试行,未来会视乎情况,逐步拓展至日本其他地方。此外,一套由AirRegi 开发,全日本26万家使用的POS零售系统的餐厅和零售店铺,亦可选择在系统内安装比特币支付系统,并兼容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令中国旅客游日时,也可以使用数码货币找数。 现时全日本虽然只有大约4500家商店接受比特币付款,但若加上这批新血,接受比特币的店铺随时以几何级数地增加。事实上,不仅零售店铺,连日本的廉价航空公司乐桃航空也宣布年底前,将会接受客人以比特币支付机票费用。乐桃行政总裁井上慎一希望,新措施有助吸引更多游客到日本旅游,振兴当地经济。 日本零售业的接纳,显然为比特币注入更大市场价值。过去比特币的功能,只局限在投机或避险方面,但现在已扩大至生活应用层面,刺激需求水涨船高,价格也因此不断被推高。尤其是踏入5月以后,比特币价格的升势更如脱缰野马,上周已逼近2800美元,较上月底已大升一倍左右。 除日本外,澳洲亦将于今年7月把比特币视为货币,并将废除比特币商品与服务税,即在当地的比特币交易不用再被征税,亦助长比特币的炒风。 日本电子零售商 Bic Camera伙同日本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 bitFlyer合力开拓零售业用的比特币支付系统,希望刺激生意额。 市场忧悲剧收场 不过有市场人士担心,比特币如此急升并不寻常。而按过去经验,凡出现这样的疯狂升市,很多时都会“悲剧收场”。上周四比特币便单日大跌两成。英国金融时报指出,现时比特币狂炒有三点最令人忧虑。 首先是过度投资;其次是市场已陷入疯狂状态;这两点都指向比特币市场的风险方面;第三是涉及系统性风险。由于比特币交易是匿名的,金融市场究竟有多少产品或合约与比特币挂钩,在爆煲之前都是一个谜。一旦比特币价值崩围,其衍生出来的破坏或许是意料之外,令投资者措手不及。 至于比特币还有多少上升空间,在炒家非理性亢奋下,无疑“升市莫估顶”。有极度乐观主义者认为,比特币攻破2000美元大关后,升势将会加速,10,000美元是“合理预期”。相当夸张。 比特币愈炒愈癫狂,相反传统被视为资金避难所的黄金,表现则远远落后。今年1月初,每盎司金价大约报1160美元,仍稍高于比特币。 4个多月后,金价只升了不足一成,给比特币完全比下去。 今时今日,比特币比每盎司黄金贵超过一倍。若时光倒流,7年前的比特币到底又价值多少呢?答案是0.3美仙,同仙股差不多。 7年过去,现时的比特币升价何止万倍。以高位2700多美元计,较当年已升值接近90万倍。当年手上价值100美元的比特币,今天市值已劲升至8960万美元! 除比特币外,另一虚拟货币“以太币”(Ether)同样狂炒。今年3月底,每个市值仅51.79美元,之后直线上升至超过200美元,累积大升接近3倍,升幅较比特币更大。分析人员指出,同比特币一样,以太币受惠于日本政府接纳数码货币为合法支付货币,令其市值大幅提升,引发价格急涨。

财经故事:吉列剃须刀全线降价救亡路

吉列主席帕特里斯让路易·Louvet及管理层决定降价挽回市场,但不被金融界看好。 全世界的俊男每日少不免要剃一,两次须,造就剃须刀长卖长有,当中以美国宝洁公司旗下吉列(吉莱特)最历久不衰,向来稳占一哥位置。就连股神巴菲特,早在宝洁吞并吉列前,已是后者的单一大股东。   不过,这家百年老店近期饱受竞争对手挑战。当中以去年被联合利华(Unilever)中收购的平价剃须刀销售商美元剃须俱乐部,以及四年前才创立的网络剃须刀哈利的冲击最大,拖累吉列在全球剃须刀市场的占有率,由高峰时的七成大跌至五成四。 为求救亡,吉列近日落实旗下产品全线劈价,最大减幅竟高达两成,相当轰烈。然而市场对吉列​​能否力挽狂澜,大有保留。 撰文:韦宁  设计:张均贤 吉列的产品长卖长有,都是靠“送剃刀,卖刀片”的销售模式,跟打印机公司平卖打印机贵卖碳粉,或者滤水器靠滤芯赚钱如出一辙。这套销售模式,始于上世纪初“吉列之父”京治。金宝,吉列,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吉列靠卖刀片赚钱,公司数十年如一日,不断花巨额费用研发更高质及安全的刀片,过去几十年的“绝招”,是推出刀片数量愈来愈多的剃刀头,现时一个刀头最多有6片刀片,结果售价不断上升,赚到盘满钵满。 2005年,宝洁以换股方式收购吉列,涉资超过4440亿港元,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家庭用品供应商,还得到吉列最大股东股神巴菲特全力支持。巴菲特当年押注吉列,理由相当简单,就是25亿男人每朝都要剃须,吉列是盘稳赚不赔的生意。 然而,吉列这套销售模式,近年开始失灵。一间名为美剃须俱乐部(DSC)的新公司六年前创立,以全新 模式销售剃须刀,对吉列的销情造成沉重压力李文(Mark Levine)与杜宾(Michael Dubin)当时有感市面上的剃须刀太贵,开发产品的成本又高,所以想到将杂志“订阅”的概念,套用在剃须刀的销售上。 新兴直销模式打残 二人认为与其让消费者花时间去实体店铺,以高价购买剃须刀,倒不如让消费者成为会员,每个月只须支付较低价钱在网上“订阅”,他们便会直接将剃须刀送上门。消费者既可执平货,又可节省交通成本和时间,而公司本身也毋须斥巨额资金经营实体店。 这套直销刀片的商业模式,居然大行其道,带挈DSC生意愈做愈好,狂抢吉列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还吸引了跨国巨擘联合利华的视线。联合利华去年斥资10亿美元,相等于约78亿港元收购了DSC,创办人杜宾留任公司行政总裁。 联合利华此举,既给予DSC强大财政后盾,业务上还能协助DSC拓展其他市场。市场人士估计,未来DSC对吉列的影响将不再局限于美国本土。 除了DSC,吉列亦受到另一更年轻,只有四年历史的网络剃须品牌哈利的威胁。销售模式类近DSC的 哈利的锐意生产优质平价剃须刀,标榜刀片的生产成本仅为主要竞争对手一半。 两间新兴剃须刀品牌一味斗平,令吉列左支右绌。两面夹击下,吉列终于要劈价救亡,旗下全线产品罕有减价,平均减幅高达一成二,部分减幅更达两成。例如一套4件的融合,过去卖19.5美元,现在15美元便有交易。吉列发言人卡拉巴克利承认,公司一直只专注制造贵价和更复杂的刀片,今次减价,是想提醒消费者吉列的产品丰俭由人。 增长放缓市场缩水 不过,市场对吉列斗平的策略大有保留。就拿刀头来比较,一个吉列的刀头卖2至6美元之间,远高于DSC给新用户的价格,首个月仅为20至25美分一个刀头,之后每个月亦仅为60美分至2.5美元之间。 竞争愈来愈激烈之外,吉列还要面对剃须刀市场增长放缓。数字显示,去年美国剃须刀市场的营业收入增幅减慢至2.4%,是连续第3年放缓,预料到2020年前,这个趋势都不会扭转。 雪上加霜的是,吉列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根据欧睿的数据,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经从七成大跌至五成四,拖累母公司宝洁的业绩亦受到影响,连带股价亦受压。由于不少“维权投资者”持重宝洁股票,难怪管理层不敢怠慢,要急急设法谷业绩。 中国人爱“干剃”碍发展 为推动销售,吉列除直接减价外,亦积极开拓海外新市场,特别是亚洲男性消费者。数据显示,男士护理产品在亚洲的消费额占全球总额高达六成四。其中,中国是男士护肤品最大市场,占全球份额两成八。吉列近年不断尝试增加在中国的销售,但效果一直未如理想。这与吉列的产品集中“湿剃”有关。投资界形容,吉列一直重“湿”(剃须刀)轻“干”(电须刨)。 以中国为例,“湿剃”在内地明显占不到很大市场优势。2006年,中国“干剃”与“湿剃”的男性消费者比例为一半一半,至一三年,这个比例已变成七三之比。换言之,10个男性消费者中,7个会选用电须刨。 对吉列来说,要改变这个现象谈何容易,因为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胡子的浓密度一般比较稀疏,对“剃得彻底”的手动剃须刀需求不及西方人。如何扭转这个局面,对吉列而言是一大挑战。

财经故事:百年品牌A&F卖盘

一向以“半裸肌肉男”作招徕的美国休闲时装品牌Abercrombie & Fitch (A&F)近年业绩一沉不起,五月初终于难逃卖盘之路,市场更盛传AmericanEagle 及 Express均有意将这有百多年历史的品牌收 归旗下。 曾红极一时的A&F业绩已连跌十六季,二○一六年净利润暴跌近八成九,至三百九十五点六万美元,跌幅 相当吓人,其股价更由一一年高位约七十七美元一度跌至十美元左右,创下十七年新低,直至传出卖盘消息,股价才轻微反弹,但市值亦跌至不足十亿美元。 事实上,一直靠性感营销打响名堂的A&F近年定位失去焦点,同时被H&M及Forever 21等快速时装抢去 大部分市场,加上集团未能及时变阵迎合市场口味,成为A&F致命死因,最终踏上衰退之路。 撰文:裴浩辉 设计:张均贤 于2012年进军香港的A&F,以月租700万元的天价,于中环毕打行地库至二楼开业,租金比上手贵足两倍半,加上请来大批半裸肌肉男做宣传,成为一时佳话,更吸引不少“港女”大排长龙争相与“模特儿”影相。 租约本应于2020年才届满,但去年底A&F宣布由于营业欠佳,决定向业主赔偿约1亿2400万元提早断租,同时宣布撤出香港市场,只留旗下附属品牌Hollister三间分店在香港营运,而位于韩国的旗舰店今年1月亦宣布结业。 不敌快速时装 近年时装业有“快速时装”的兴起,加上电商大行其道,A&F失去大部分青少年市场份额,导致集团陷入危 机。据美国消费者满意指数显示,在零售业中,A&F得分只有65分,较全行平均低十分。 根据A&F最新业绩报告显示,截至1月底3个月,销售额连跌16季,按年再跌7%至10.4亿美元,主要品牌Abercombie & Fitch销售额跌幅更扩大至11%,而Hollister则仅仅持平,显示消费者已渐渐离弃A&F品牌。 事实上,集团前任首席执行官Michael Jefferies所推行的性感营销,即以半裸男为主的营销手段曾一度令A&F风靡全球,将A&F打造成型格、性感及叛逆的形象,深受年轻人欢迎,加上店铺销售员均以型男美女为主,店内亦加入浓郁的香水味,恍如穿起A&F就是型格的象征。 不过,Michael Jefferies在位期间虽然带领集团业绩蒸蒸日上,但他一直坚持的路线在快速时装及电商的竞争下近年节节败退,半裸男的宣传策略亦渐渐遭受各方抨击,令A&F业绩一沉不起,最终他在2014年12月被革职,直至今年2月,才由Fran Horowitz接任。 转型缓慢后知后觉 面对业绩跌势不止,A&F近年已积极转型,包括放弃Michael Jefferies的半裸男的宣传策略,同时放弃原本主打青少年消费者市场,转向20多岁的年轻职场新人。另一方面,A&F更决定一改绝不以折扣促销清库存的模式,改为推出不同折扣摆脱当季滞销产品。 可惜一切为时已晚,从业绩上看,消费者并不受落,皆因集团面对一个残酷事实,当年追逐A&F品牌的青少年客群已经长大,而千禧年一代的消费者早已被Forever 21、ZARA及H&M等快速时装占据,难怪Fran Horowitz亦直言︰“集团一直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寻找出路,但在快速时装及电商竞争下,A&F绝对处于弱势。 ” 百年品牌历尽沧桑 截至1月底,A&F在全球有898间店铺,包括A&F及Hollister各355间及543间。不过,去年集团已经在全球关闭54间门店,今年随租约到期将进一步关闭60间店铺,至于在美国的709间店中,有约一半租约将在2018年到期,市场估计集团将有更大空间调整零售规模。 A&F这个百年品牌可谓经历沧桑。 1892年,David T. Abercrombie在曼哈顿南大街开设渔具公司,出售打猎及捕鱼工具,几年后1名知名律师Ezra Fitch买下大部分股份,1906年二人成为联合创办人,成立Abercromb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