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都市網】據《大西洋月刊》和《紐約時報》報導,有國際專家的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源頭有可能是來自於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黑市交易的野生動物「貉」(raccoon dog),或並非所傳的從實驗室流出。
有國際醫學專家在日前表示,相關樣本於 2020 年初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表面採集,市場在 2019 年底發現了首例人類新冠病例。
《大西洋月刊》曾報道指,從當地一個參與野生動物貿易的攤位上,收集到一些新冠病毒樣本,當中含有貉的基因,這有可能表明動物可能已感染病毒。
貉與加拿大常見的浣熊長得相似,牠們在中國各地的市場上非法流通,通常是出售毛皮。
不過,世衛組織新冠病疫情技術事務負責人 Maria Van Kerkhove 說,該分析沒有在任何動物體內發現該病毒,也沒有發現任何確鑿的證據表明任何動物都感染了人類。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則在周五表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科學家,最近將基因序列上傳到世界上最大的公共病毒數據庫。不過,他抨擊中方沒有及時分享該樣本,他在新聞發佈會上稱:「這些數據本可以而且應該在三年前分享。」
他續說:「這些數據並不能為大流行是如何開始提供明確的答案,但每一項數據都很重要,可以讓我們更接近那個答案。」
V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