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及服用降血壓葯,在現今社會已十分普遍,相信有不少人會在朝早起床後隨即服用降血壓葯,但根據一項研究發現,就寢前服用降血壓葯,效果會更佳。
根據《歐洲心臟雜誌》發表的研究,便提出這個論點;報告指,與早上服用降血壓葯的人相比,睡前服用降血壓葯,血壓控制會更佳,而因為心臟病而導致死亡或患病的風險亦低很多。
報告指出,與早上服用降血壓葯的人相比,晚上服藥的人士,死於心臟病的風險低近一半,而心臟病發作、中風、心力衰竭、心肌梗塞或需要治療的風險,亦低近一半。
當研究人員觀察個別人士的心臟問題時,晚上服藥的人士,因為心臟或血管問題而死亡的風險降低66%,中風的風險降低49%,心肌梗塞風險降低44%,心力衰竭風險降低42%,冠狀動脈血運重建(coronary revascularisation)降低40%。
報告表示,研究人員透過對來自西班牙醫療中心網絡Hygia Project的19,084名患者的數據進行研究;科學家將夜間服用藥物的人士,與早上起床服用藥物的人進行比較,研究為期6年,每年至少48小時檢查一次患者的血壓。
報告認為,沒有一項重要研究反映早上服用降血壓葯的效果最佳,即使醫生一般會建議患者起床後隨即服用降血壓葯。
心臟病專家兼臨床醫學副教授Barbara Roberts博士表示,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強大危險因素,遠高於膽固醇,故此,能夠更有效地治療高血壓是十分重要。
謝菲爾德大學心血管醫學教授兼名譽顧問心臟病學家Tim Chico醫生表示,研究結果令人「印象深刻」,但需要進一步研究以證實這些結果;他表示,由於就寢時間服用藥物所面對的風險甚低,故研究有足夠證據建議患者考慮就寢前才服用藥物。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