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什麼會癢?原因很多。但明顯的是,大多數由於皮膚狀況而經歷慢性瘙癢,且還因為巨大的心理負擔,無法通過抓撓緩解。
儘管以前已研究過濕疹和牛皮癬等疾病性質造成的瘙癢,但科學家們說,我們才剛剛對皮膚疾病、心理健康問題和生活質量交織成的致癢性有所了解。
瑞典大學的皮膚科醫生Florence J. Dalgard說:「有研究表明,瘙癢和一般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特定的皮膚疾病之間存在相關性,但是缺乏針對慢性皮膚疾病的橫斷面研究。」
為了填補這一空白,Dalgard團隊分析了從13個歐洲國家(包括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數千名皮膚病患者處收集到的數據。
共有3500多名各式皮膚病的患者參與了研究,同時有1300名無皮膚疾病歷史的人作為對照組。他們接受身體檢查並填寫問卷;研究人員掌握了他們的社會經濟背景和瘙癢歷史,同時對抑鬱、焦慮和自殺傾向進行了診斷。
經過分析,研究人員發現,皮膚狀況、瘙癢、情緒障礙和生活質量受損之間存在多向關聯。
受到瘙癢折磨的皮膚病患者,抑鬱症的患病率為14.1%。不發癢的患者則降至5.7%。
對照組中,有瘙癢的人里也有約6%的抑鬱癥狀,而沒有慢性瘙癢的人里只有3.2%診斷出抑鬱癥狀。
對焦慮症,也有相似的模式,皮膚病和瘙癢的患者佔21.4%,沒有瘙癢的患者下降至12.3%,而對照組約有8%。
瘙癢患者中自殺意念的發生率較高——15.7%,而非瘙癢患者中自殺意念的發生率9.1%;同樣,有瘙癢的對照組(18.6%)比沒有瘙癢的對照組(8.6%)更高。
瘙癢患者在自我報告中稱,經歷了更多的生活負面事件(38.2%,非瘙癢患者32.4%),也可能會遇到更多的經濟問題。
儘管研究人員承認他們的數據不能確立任何因果關係(並推出心理問題可在某種程度上誘發瘙癢),但他們認為皮膚病很可能是瘙癢的原因,然後瘙癢誘發心理問題。
「做出相關性推斷的原因是,瘙癢與皮膚髮炎有關,皮膚髮炎會在大腦中誘導5-羥色胺網絡,從而導致抑鬱和焦慮。」
儘管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探索這一假說,但到目前為止,瘙癢和抑鬱之間確實存在某種聯繫 。
研究人員說,未來的治療方法需要考慮新知識的加入——由多學科的醫師團隊來幫助支持。
同時,預防性計劃可能會發揮作用,幫助減輕瘙癢,減輕由其引起的嚴重心理癥狀的發展。
該發現發表在《皮膚病理研究期刊》上。(煎蛋,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