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賓頓市曾經是國內受新冠疫情打擊最嚴重的地區。一年之後卻成為全國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地區之一。賓頓市目前每天新增感染病例比一年前同一時間急降了9成。族裔團體紮根基層、對民眾進行推廣教育和協助,在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截至上周五,皮爾區12歲以上合資格人口中有86%已完成完全接種,至少接種過一劑的人達到90%,已成為全國接種率最高的地區。目前全區每天新增的感染病例平均為40例。去年同一時間,日感染率曾經是這一數字的10倍。
皮爾區首席醫官羅正(Lawrence Loh)說:「這些數據顯示了社區付出的辛勤努力。在一個族裔多元、存在語言障礙和社會壁壘的地區,能夠讓人們接受疫苗注射,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故事。達到現在的高接種率,是整個社區共同努力改變疫情的結果。」
他指出,除了公共衛生人員每周7天每天24小時不眠不休,以及賓頓市、皮爾區和安省政府先後宣布口罩和疫苗強制政策之外,區衛生局與諸如印度社區服務、旁遮普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紮根社區服務等眾多區內團體展開合作,也是其中關鍵一環。
解決言語障礙交通等問題
包括加拿大穆斯林新冠工作組、南亞裔新冠工作組、拉美裔新冠工作組和非裔健康工作組等社區團體,使用各族裔民眾熟悉的語言、透過民眾信任的源頭向他們宣講與病毒、測試及疫苗有關的資訊,挨戶上門幫助民眾預約注射,組織人手為他們提供前往注射診所的交通工具,幫助皮爾區衛生局在社區內設定流動注射點。這些團體成為提高注射率的密秘武器。
羅正表示,這些社區和族裔機構幫助居民解決了一些硬障礙,包括難以請假去注射,往解決去注射診所的交通問題,以及使用母語與醫生和護士交談。一旦這些硬障被克服,注射率就會上升。
「許多新移民和族裔人口都了解,世界上有些地區流行着一些本來可以透過疫苗阻止的傳染病疫情。這令他們對疫苗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持有一種尊重的健康態度。也令他們有主觀願望去行動,去接受疫苗注射。」
加拿大穆斯林新冠工作組,與皮爾區衛生局合作,在許多清真寺內設立病毒檢測和疫苗注射診所。賓頓市穆林中心是其中一家。工作組共同主席簡(Hashim Khan)表示:「我們了解自己的社區內有不少高危因素,例如多代人共居,從事必要工作,健康知識水平有限等,都會導致病毒的傳播。穆斯林醫生和伊瑪目合作,與市民討論病毒的威脅,目前已開始着手推展對兒童的免疫注射宣傳工作。」星島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