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圖片
水是人體組成重要元素之一,除了口渴時要適量補充水份,出現以下五類癥狀亦反映身體出現缺水,需引起注意。
1、焦躁不安
身體缺水時,人體的呼吸、心跳率會隨着加快。繼而影響情緒,令人產生焦躁、不安。
2、注意力不集中
大腦處於缺水狀態時,人體腦部運作、思考速度也會跟隨下滑,導致注意力難以集中、持久。
3、常感到疲勞倦怠
大腦一旦處於缺水狀態,便會導致腦部和脊椎中的灰色神經組織收縮,繼而減慢腦部運作、思考速度,甚至出現疲勞、倦怠感。
4、尿液偏深黃色
人體腎臟會藉由減少尿量來調節身體水份。當人體缺水時,血液中的鈉鹽濃度也會因此變高,此時腎臟便會回收身體內的水份、減少尿量,以維持身體初步電解質平衡。因此,當大家水份攝取不足,尿液會偏向深黃色或茶色。
5、皮膚乾燥搔癢
一旦身體脫水,皮膚角質層也會跟着缺水,因此自然容易出現乾燥、搔癢等不適癥狀。
一般而言,正常成年人每日飲水建議量,以毫升計為體重30至35倍。而正常三餐飲食中,約可攝取200至300毫升水份,因此建議大家每日應飲2000毫升水為佳。但如果平日活動量大、經常流汗人士,則建議可視情況額外補充水份。但要注意的是,咖啡、可樂、奶茶、茶飲、酒精等飲料,由於含具有利尿作用的咖啡因成分,故此飲用過量不但無法有效補水,更可能令人體水份大量流失,所以不建議做補充水份來源。
不過如果嫌開水淡而無味,亦可自制簡單的「水果水」:
–青檸薄荷水(食材:青檸汁、薄荷葉數片、凍水或常溫水)
做法:將適量青檸汁倒入水中(可依自己喜歡的味道調整濃度),最後加入洗凈的薄荷葉便可。而薄荷有提神醒腦作用,青檸汁則含豐富維他命C,不僅能補充人體水份,更可提神醒腦。
網上圖片
—檸檬藍莓水(食材:水1公升、檸檬1個、生薑30克、藍莓100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凈、瀝干;檸檬切片備用;生薑則削皮切成薄片,然後將所有材料放入裝滿水的水瓶中,倒入凍水搖勻。最後將飲料浸泡1小時,讓食材味道融入水中便可。藍莓中豐富的花青素抗氧化成分,能幫助對抗自由基;生薑、檸檬也有幫助醒腦和抗氧化。
網上圖片
來源:巴士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