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道
在本國營運的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有逾500個,但不少消費者都曾經面對收費與服務表現呈反比的窘況。專家建議,除非消費者堅持選用同一品牌,否則有線電視、固網電話和互聯網服務分別選用不同供應商,反而有機會爭取更優惠收費。
住在卡加利的蘇沙(Kevin Sousa)一直受到電訊服務問題困擾,當有線電視服務公司為他草草維修第三次,他決定改用其他供應商,不過他選擇要包覽有線電視、固網電話和互聯網服務的套餐,結果發覺搜尋資料後發現,市面上的選擇少之又少。
蘇沙說:「很糟糕,我們只有很少選擇。如果我要改用其他供應商,那就只有貝爾(Bell)這個選擇,如果選用其他供應商,套餐服務便要拆散。」
提倡通訊自由的民間團體「開放媒體」(OpenMedia)的數碼權利專家安達臣(Katy Anderson)建議,消費者不必執同一品牌供應商的套餐服務,可以考慮其他新進供應商以減少電訊開支。她說:「看看你的選擇,做點研究,然後嘗試一些小公司,例如Distributel或TekSavvy,這些品牌市場佔有率不高,但可以提供較優惠價格。」
加拿大電台電視暨電訊委員會(CRTC)一直嘗試加強電訊業競爭,包括要求電訊商提供50mbps的基本互聯網服務。但安達臣認為聯邦政府仍需要建立自己一套寬帶策略。
協助消費者向服務商討價還價的MyBillsAreHigh公司發言人哈拉比(Mohammed Halabi)說,電訊業界收費透明度不高,但消費者其實仍然有選擇,提醒消費者主動向電訊商爭取更優惠收費。他說:「如果你不問,你就得不到了。如你覺得得不到好待遇,別猶豫,立即改投其他供應商。」哈拉比認為電訊商其實也在爭取新客戶,因此消費者簽訂合約前應該要求更大優惠,例如將推廣價由半年延長至一年,以及要求比廣告所推銷的更相宜價格,有線電視、固網電話和互聯網服務分別選用不同服務商,議價能力也會更強。
CRTC的資料顯示,部分供應商的基本5mbps互聯網服務收費,在溫哥華和溫尼辟每月收費可高達73元,在聖約翰斯市的收費更高達85元,但其他競爭對手在這些地區的收費卻可以低見25元。
資料來源:加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