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賣萌的熊貓寶寶。安源 攝
日前,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多隻大熊貓遭遇「黑眼圈變白」的情況,引起了國內許多大熊貓愛好者及網友們的關注。記者5月2日獲悉,我國著名眼眶病專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原眼科主任、成都華廈眼科醫院業務院長羅清禮教授,已應邀為生病的大熊貓進行了會診,並提交了檢驗結果。他透露,儘管大熊貓「黑眼圈變白」的具體病因仍待官方發佈,但人類也有種病因不明的「白眼圈病」。
大熊貓「黑眼圈變白」事件,一度被網友持續關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此前回應稱,確認有部分大熊貓存在眼周局部脫毛,目前正在積極確認病因,之後將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應邀參加會診的專家除羅清禮外,還有國內著名皮膚病專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皮膚科冉玉平教授,會診對象為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勇勇」和「小雅」。兩位專家檢查完大熊貓的眼部情況後,均出具了檢查報告但未對病因給出診斷結論,最終大熊貓「黑眼圈變白」的具體原因仍待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統一研究公布。
羅清禮透露,人類眼圈變白的類似疾病名叫小柳原田綜合征。患上小柳原田綜合征後,可發生眼葡萄膜炎、視網膜出血和剝離、白癜風、禿頭、白毛症(頭髮、眉毛、睫毛變灰白)和神經系統損害。
他說,小柳原田綜合征是一種與人的內分泌、病毒和免疫相關的疾病,但發病原因尚不明確。此病多發於青壯年,發病率與性別無明顯關係,黃種人多見,全病程持續數月至1年後可自然緩解,但少數患者容易反覆再發,病程可達數年或數十年之久。
「但大熊貓的『黑眼圈變白』不是這個疾病。」羅清禮說,通過此次對兩隻大熊貓進行檢查,已排除了大熊貓患小柳原田綜合征的可能性。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