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郁病的認識與調理思路|專訪安⼤略省註冊中醫師王錦

加拿大都市网

近些年來心理健康逐漸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熱門話題,COVID-19大流行更促使全球焦慮和抑鬱患病率增加25%。今天都市脈搏專訪了加拿⼤⾃然醫學院癌症康復研究中⼼的安⼤略省註冊中醫師王錦女士為大家從中醫的角度來聊聊中醫是如何認識癌症的?中醫為什麼在癌症康復上也是⾏之有效的?

點擊下方音頻,收聽完整版音頻

 
採訪內容:
 
問:什麼是郁病?郁病都有哪些表現和癥狀?
王錦醫師:
  • 凡由氣機郁滯,臟腑功能失調而導致情緒及生理功能失調,都可以歸屬於郁病範疇。雖然名稱叫「病」,但其實本質為「失調」,因此臨床表現非常廣,常見的癥狀主要包括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易怒欲哭、或咽中有異物梗塞等等。
  • 這裡我來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或許就更好理解了。我們大家每天都難免會「嘆氣」,可能是上下班堵車遲到,可能是會議討論太冗長,可能是孩子又要買新玩具,也可能是超市的菜又漲價了……這些來源於生活中各種不可預測的因素都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這就好比明媚的艷陽天中突然來了一場暴風雨一樣,身體內環境中氣的運行也會因此發生障礙,這就是中醫上所說的氣機郁滯、肝失調達。具體表現大部分都是胸口悶或者「堵得慌」。在這種情況下,人體會通過深呼吸的方式來提高肝氣的運行。這也就是為什麼遇到添堵的事,我們常會嘆氣。如果不能及時緩解壓力,排除致病因素,「嘆氣」這個暫時的保護機制最終也會束手無策,進而產生更嚴重的生理及心理反應,例如脅肋脹痛、易怒欲哭、失眠多夢、心悸膽怯等等。

 

問:抑鬱症是一種全球常見病,來自於全球衛生數據交換平台的一份調查顯示:世界上大約有8億人患有抑鬱症。抑鬱症患者大多有悲傷、煩躁、空虛的感受,並對活動喪失愉悅感。另外也會伴有一些其他癥狀,可能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過度內疚或自我貶低、對未來絕望、有死亡或自殺想法、睡眠紊亂、食慾或體重變化,以及感到特別勞累或缺乏精力。

郁病與我們常說的抑鬱症是否相同?

王錦醫師:

  • 從中醫的角度分析,上述抑鬱症的一些癥狀與我們的心、肝、脾三臟有着緊密的聯繫。心失所養會導致睡眠紊亂,肝失條達會導致煩躁不安。久郁傷脾,影響氣血生化,因此食慾會發生變化。
  • 現代醫學中抑鬱症、焦慮症、神經衰弱、反應性精神病、更年期綜合征等與心理活動和情緒相關的,在中醫學中都可歸屬於郁病範疇。因此中醫所說的郁病除了與情緒相關的心理疾病以外,也有一些來自於生理功能紊亂導致的病變。

問:從中醫角度講, 有哪些原因會引發郁病?

  • 中醫對於疾病的產生因素有系統性認識,簡要概括為「三因學說」,即外因、內因和不內外因。其中內因便是「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在正常情況下,機體的精神情緒狀態不會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了人體生理活動的調試範圍,便會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從而導致疾病發生。情志變化會影響內髒的氣血變化,反之如果臟腑有病理反應,也會出現一系列神志癥狀。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上面提到的一些郁病的臨床癥狀不僅僅是與心理活動相關的抑鬱或者焦慮,更有許多實際的生理反應,例如脅痛、胸悶等。
  • 在臨床診斷與治療中,我們需要明確疾病的因果關係。郁病可以是原因,也可以是結果。

比如:

  • 例如前一段時間有一位高血壓和眩暈患者來就診,他嘗試了許多方法效果都不太理想。通過交流,我了解到他目前家庭不睦的現狀。在傳統的針葯治療基礎上另結合了一些情志疏導,患者的血壓控制還算相對穩定。
  • 我看過的很大一部分正在進行化療的患者都提到他們有情緒低落、神疲乏力、夜不能眠的癥狀。這些來源於化療對於體內氣血的干擾,影響了臟腑的正常功能,從而導致情志失調。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注重從根本入手,緩解化療的副作用,患者的情志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量體裁衣。同是郁病患者,根據不同病因、以及虛實狀態也可被分為多種證型。雖然郁病與抑鬱症在臨床表現上有許多共同點,但不是所有的郁病患者都表現為抑鬱。因此要以病症的臨床表現為依據,通過分析疾病的癥狀、體征來推求病因,為治療用藥提供依據。
Close up african female sit on couch feels unhappy desperate thinking about personal difficultie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30s sad woman need psychological support goes through divorce break up concept

問: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來避免情志失調引發的郁病呢?

  •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情志養生的方法。強調天人合一,遵循自然規律,順應四時(四季)。避免外邪入侵的同時,也要做到精神內守,心平氣和,正視情緒變化與疾病發展的關係,從而保證氣血的運行順暢。
  • 調理身心是我們常提到的一個養生秘訣。「身」可以理解為生命的原始物質基礎,也就是人體的中的各種生理活動,或者說氣血的運行狀態。「心」可以理解為由神經生理活動所產生的意識與情感,也就是中醫理論中常說的「情志」。調理身心,即認識到一且情志病來源於物質與精神的失調。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一切不適的感覺都是身體嘗試與我們溝通的一種方式。當我們的身體處於亞健康或者疾病狀態時,也更容易情緒失調。坦然面對,正視身體的感受可以幫助我們獲得許多有利的信息,可以「早發現,早治療」。

問:癌症與郁病是否有關聯呢?

  • 可以說有一定聯繫,但非必然聯繫。
  • 「郁」,即滯而不通。中醫認為大多數疾病的起源,都來自於「郁」。許多情志內因都會導致體內氣血循環減緩,經絡系統阻滯。氣滯、痰凝、濕滯、瘀血、毒聚等病理產物日久積滯,便會成為有形的結節,也叫症瘕積聚。這些病變的位置可能會出現脹滿、疼痛感。如果是惡性病變,就有可能會生成腫瘤,也就是癌。
  • 情志內傷可能是導致癌症的一個原因,但並不是說凡郁病必生癌,也不是說所有的腫痛硬塊都一定是惡性腫瘤。癌症的診斷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建議大家要定期做身體檢查,如果在這方面有顧慮的話,還需要及時就醫。

問:能否介紹一下即將開展的講座?

  • 我目前在癌症中心的臨床工作之餘,主要想為社區科普一些中醫知識。4月3日的講座主要包括中醫基礎理論在癌症康復臨床上的應用,單味中藥以及復方功效,加拿大衛生部對於中藥的監管,中醫藥與現代醫學治療方法如何有效結合,有關癌症的科研論文小結和臨床案例分析。如果聽眾朋友們身邊有此需要的家人和朋友,也可以分享給大家。
  • 在癌症方面,目前我們中心與多家醫院的癌症專科合作,為病人提供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在中醫方面,除了針灸與中藥外,也提供復健、心理輔導、養生食療資訊等。
  • 根據聽眾朋友們的喜好,也準備做一些其他受關注的話題講座,中英文皆可。如果大家有感興趣的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也可在我們的微信粉絲群留言。

線上講座

 

傳統中醫藥與癌症康復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Cancer Support

2023年4月3日 星期一 晚上7點30分

註冊鏈接:https://ccnmicc.ca/herbs-cancer-support

 

 

嘉賓簡介

王錦

安大略省註冊中醫師 RTCMP RAc

加拿大自然醫學院癌症康復研究中心 (Canadian College of Naturopathic Medicine Integrative Cancer Centre)

 

中西醫臨床、教學與科研背景。

從事中醫在癌症腫瘤上的臨床診療及科研,另涉及婦科及針推領域。

除中醫工作外,曾在多倫多大學研修神經科學與營養學。並在多倫多康復研究所(Toronto Rehabilitation Institue)、新寧醫院(Sunnybrook Hospital)從事理療與復健。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