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風 突然失去聽力 黃金搶救72小時你需要做什麼?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都市报

▲高壓氧治療,病人需進入高壓氧艙進行。

如果有一天醒來發覺一隻耳朵聽不見聲音,或突然感到聽力大大下降,你會如何處理?立即求醫?還是以為精神差而矣,休息一會會好轉?

任職醫院物理治療師的Rainbow在確定聽力受損後,沒有猶豫,立即到醫院求醫,並快速接受治療,治療期間手機一直播着英文歌曲〈Rainbow Connection〉,希望聽力電波重新接通……

撰文:陳旭英 攝影:楊耀文

去年10月1日公眾假期,是任職醫院物理治療部高級物理治療師Rainbow永志難忘的一天,因為當天她發現突然失聰。 「當時正值國慶假期,我參加營地活動,晚膳時在飯堂環境很嘈吵,我感覺耳仔『溫溫聲』的聽不清楚。

當晚我離開營地後,立即到養和醫院24小時門診求診。門診醫生檢查後認為情況不簡單,立即寫轉介信見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翌日我回到醫院復工,處理完第一位做物理治療的病人後,立即去見醫生。 」 Rainbow說。

當天耳鼻喉科專科何頌偉醫生先安排她進行聽覺測試,最初以為兩隻耳都有問題,後來測試結果證實右耳嚴重失聰,幾乎全聾,左耳聽覺慶幸大致正常。

之後醫生為她進行各種檢查,包括磁力共振掃描,幸好沒有發現腫瘤。何醫生說這情況稱為突發性失聰或坊間稱之謂「耳中風」,需要抓緊時間治療,並讓她選擇回家服用藥物,或是在醫院服藥及接受高濃度氧氣治療(Carbogen)。她問醫生,哪一種治療對她來說是最好的?何醫生說:「入院接受治療吧!」

當天她在接受完檢查後個小時,便開始口服藥及接受第一次Carbogen治療。

▲聽力專家會利用不同儀器,準確地找出失聰情況。

三個原因致耳中風

為何Rainbow會突然「耳中風」?是因為耳朵缺血嗎?

養和醫院耳鼻喉科專科何頌偉醫生說:「『耳中風』即是突發性失聰,一般以病毒感染為主,亦可能是內耳神經血管阻塞,故稱為耳中風,病人容易明白。

但這說法難以確認,就算用先進掃描儀器都無法看清楚,故醫生只能依靠臨床判斷。 」
不過何醫生補充指,在臨床經驗上,極少發現單一條微細血管阻塞而造成中風,通常是較大血管阻塞而引致中風,出現手腳麻痹、乏力、口齒不清、嘴角歪等病徵。

「暫時醫學界未完全掌握成因,但九成病人都屬病毒感染,至於是哪一種病毒,不能確定。

剩下的一成患者,可能有腫瘤壓住聽覺神經,這種腫瘤稱為聽覺神經纖維瘤。或許有人會問,腫瘤一直存在,為何會突然失聰?是因為這腫瘤出血或周邊血管出血,腫瘤突然膨脹壓住聽覺神經。 」何醫生說。

醫學界對突發性失聰最主要原因認為是病毒感染,這與患者最近是否有足夠休息、精神壓力是否大、免疫力是否下降等有密切關係,情況就如感冒菌感染平衡神經引致頭暈,或感冒菌入侵面部神經引致面癱一樣。

治療金標準:類固醇

聽覺神經感染引發突發性失聰,能治癒嗎?何醫生說,大約三分一患者能痊癒,三分一患者能好轉但未能100%痊癒,三分一完全無改善。

「如病人突發性失聰,排除了耳垢阻塞、穿耳膜、耳朵發炎及再進行純音聽力測試,確認是神經傳導問題,並符合感音性突發性失聰病徵,便要開始治療。

感音性突發性失聰的病徵,第一是突發性,即3日(72小時)之內聽力下降;第二是在連續三個頻率測試中損失超過30分貝或以上的聽力。

雖然治療未必能100%痊癒,但病人都希望能試一試。何醫生說,治療耳中風主要是處方口服類固醇。

接受口服類固醇患者,大約七至七成半機會能改善。如病人不適合使用口服類固醇,例如本身是肝炎帶菌者,類固醇或會導致肝炎爆發;另外如患者有高血壓及糖尿病,類固醇會引致血壓飆升及血糖過高;又如患者有胃潰瘍而沒有好好處理,服用類固醇亦會引發嚴重後果。在這類情況下,醫生需要與病人商量服藥的利弊及風險,才決定用藥與否。如處方了類固醇,醫生亦會同時處方胃藥,以保護胃壁。

愈快治療愈好

何頌偉醫生說,口服類固醇加胃藥是治療突發性失聰的金標準,而且要儘快開始治療,最好在發病後黃金72小時內。否則在病發後兩星期內開始療程亦可,但當然愈早治療愈好。 「不同醫生有不同意見,如病發1個月內求診並確認病況,都可開始類固醇治療。但如病發超過3個月才求醫,這時用類固醇都無用了。」

▲何頌偉醫生說,「耳中風」即是突發性失聰,需儘快開始治療。

另外亦會處方抗病毒藥、改善腦部血液循環藥物,及維他命B(神經線營養劑),希望聽力能儘快復原。

何醫生說,治療方案因應病人對聽覺需求而作出決定,如患者年輕、就業中、是家庭支柱,自然會選擇儘力配合所有治療。如果患者年長,本身聽覺已不太好,日常生活對聽覺要求不高的,或會只接受最基本的治療服抗病毒藥、維他命B一類。

如病人對聽覺要求高,例如是音樂家在藥物外可選擇入院一星期接受吸氧治療;如經常到外地公幹的人士,未能留院,則只可能選擇口服類固醇。

耳膜針利弊及風險

突發性失聰除了口服類固醇,文獻指其他治療都有效果,但平均是大約50%。

「我們會告訴病人所有治療方法,包括吸氧治療及注射耳膜針,後者即直接注射類固醇入中耳,注射過程需要局部麻醉,耳膜有1%機會穿孔,日後容易中耳發炎。另外如因種種原因而不適合口服類固醇的病人,亦可以選擇在耳膜注射類固醇針。

有關耳膜針,不同耳鼻喉科中心有不同處理,通常注射四針,每星期注射一針,或連續兩星期注射,每星期注射兩針;我們建議注射一針,以控制風險。而注射程序在手術室進行,以減低術後感染的風險。 」何醫生說。

積極治療百分百痊癒

一般病人願意完成口服類固醇療程,加上吸氧治療,聽力都會有改善。如接受口服類固醇療程但沒有效果的,亦可以打耳膜針一試。如病人在類固醇療程後,聽力有改善但未完全康復,會否乘勝追擊再接受注射呢?何醫生指會向病人解釋利弊及風險,讓病人自行決定。

聽覺對任職物理治療師的Rainbow十分重要,所以當何醫生提出治療方案供選擇時,她積極配合治療。 「何醫生安排我入院治療,高劑量的口服類固醇外亦要吊針,一日3次,每次20至30分鐘,加入擴張血管葯。第二是每隔兩小時吸Carbogen,半夜都要起身吸氧,讓血管有較多氧氣,希望能回復聽力。」Rainbow說。期間她每天用手機程式聽兒歌〈Rainbow Connection〉,直至第7天,她終於聽到微弱聲量的〈Rainbow Connection〉,開心地出院。

▲現時Rainbow 完全康復,她慶幸自己及時求醫。

Rainbow 的聽力在2至3星期後大致復元,1個月後的聽力測試確認100%回復聽力。她慶幸自己能夠在黃金72小時內及時得到適切治療,挽救聽力。而她認識的一位朋友,失聰後磋跎數月才求醫,結果聽力永久喪失。

兩種氧氣治療

除了口服藥,部分病人可以考慮接受氣體治療。何醫生解釋,氣體治療有兩種,一是高壓氧治療(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簡稱HBOT)。病人需進入高壓氧艙接受治療。惟昔日只有昂船洲有高壓氧設備,目前已停止服務;東區醫院將於今年第四季新設高壓氧設備。但初步並不是用在突發性失聰的病人身上。

第二種是Carbogen治療,即95%氧氣,5%二氧化碳;高濃度氧氣目的是讓病人吸入後血液有較多氧分,二氧化碳令血管放鬆,腦血管流量較好,又較多氧分,可以做到類似高壓氧效果。由於每天要吸8次,故病人必須住院接受Carbogen治療。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Walmart 最新一期店内优惠(3月28日至4月3日)

研究发现:经常喝牛奶可能增加这两种癌症风险

Canadian Tire最新一期店内优惠(3月29日-4月4日)

DNA找爸爸 结果发现闺蜜是她的同父异母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