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84%中风病例可预防 10大饮食习惯风险高 少吃1种油易中风?

加拿大都市网

少吃1种油反而更容易中风?有研究发现,全球在30年间的新增中风病例激增70%,最新数据显示,一年有近1200万人中风。研究人员更发现,全球84%中风病例可预防,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多达23个,其中包括10大饮食习惯。

全球84%中风病例可预防 10大饮食习惯增风险

专门研究全球疾病负担(GBD)的专家团队认为,了解全球及各国的中风负担、高危因素及发展趋势,对于未来预防、医疗规划相当重要。是次研究旨在分析1990至2021年的中风相关数据,研究结果于9月18日在国际期刊《The Lancet Neurology》(柳叶刀神经病学)上发表。

可预防的中风因素是甚么?

IMG_5183 IMG_5184 IMG_5185 IMG_5186 IMG_5187 IMG_5188 IMG_5189 IMG_5190 IMG_5191 IMG_5192 IMG_5193 IMG_5194 IMG_5195 IMG_5196 IMG_5197 IMG_5198 IMG_5199 IMG_5200 IMG_5201 

研究方法|分析204个地方 30年中风病例

研究人员估计了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在1990年至2021年间的中风病发率、盛行率、死亡率及整体疾病负担(DALYs)。评估项目包括总体中风、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数据,分析23个危险因素对于中风负担的影响。

研究结果|新增中风个案增70% 死亡率上升44%

  • 在1990年至2021年间,中风人数增至1190万人,上升了70%;存活人数增加至9380万人,上升了86%;死亡人数增至730万人,上升了44%。
  • 中风成为全球第3大死因,排在冠心病与COVID-19之后。
  • 在2021年,有84%的中风负担可归咎于上述23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 在30年间,增幅最明显的中风成因:高BMI(上升 88%)、高温(上升72%)、高血糖(上升32%)、含糖饮品(上升23%)、体能活动量低(上升11%)、血压收缩压高(上升7%)和饮食当中Omega-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上升5%)。
  • 在2021年,全球5大中风主因为是高收缩压、悬浮粒子污染、吸烟、低密度胆固醇高和居家空气污染。
  • 悬浮粒子污染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危因素之首,占14%。
  • 因饮食中加工肉类含量高、蔬菜含量低而导致的中风负担分别下降了40%和30%;悬浮粒子污染与吸烟的比率也分别及13%。

研究结果|23个中风风险因素可预防

研究发现,全球84%中风病例中,均与23个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有关:

  • 悬浮粒子污染、固体燃料造成的居家空气污染、日常气温过低、日常气温过高、铅污染
  • 高钠饮食、富含红肉的饮食、富含加工肉类的饮食、饮食中水果含量低、饮食中蔬菜含量低、饮食中全谷类含量低、饮酒、含糖饮品、低纤维饮食、低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饮食
  • 体能活动量低(仅针对缺血性中风负担)、吸烟、二手烟、高BMI、空腹血糖高、血压收缩压高、低密度胆固醇高(仅针对缺血性中风负担),以及肾功能障碍(低肾丝球滤过率)

对此,研究人员强调,中风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全球在减少由不良饮食、空气污染和吸烟引发的中风负担有实质进展,表明在过去30年来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所采取的策略有所成功。

他们提醒,采取行动预防和控制这些可改变的中风危险因素,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健康危机至关重要。例如因空气污染与环境气温和气候变迁相互关联,采取紧急气候行动和减少空气污染措施极为重要。另外,随着高血糖问题越发普遍,以及人们常喝高糖饮品等危险因素,针对肥胖和代谢症候群的解决措施也相当迫切。

中风11种常见症状

根据香港衞生署资料,中风指部分脑部细胞因脑部动脉“闭塞”或“爆裂”,脑细胞因得不到营养及氧气而死去。中风患者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

  • 身体变得虚弱,脸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及/或颤动、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或失去说话能力、嘴歪、眼斜、视力模糊不清、吞咽困难、头部剧痛、行动不稳或跌倒、大小便失禁、流口水。
  • 严重者更可能会昏睡,甚至死亡。

T10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踩错油门|保时捷撞烂墙冲出3楼停车场 半天吊女司机获救

任食放题|餐厅不限时! 泰男坐足10个钟靠一招唔怕饱

北海道5.7级地震 震央钏路外海

纽约市长亚当斯遭控5罪 涉受贿和非法收外国竞选捐助等 FBI搜官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