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华裔女性移民的买房故事(下)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都市地产
A woman with smartphone standing in an open door, text messaging for Gerry Hyman col. Condo Law, for homes & condos, jane vdv Uploaded by: jane vdv

2018年是加拿大女性拥有投票权的第100周年,也是以#metoo为首的全球女权主义运动颇为激进的一年。2018年留下很多值得思考和回忆的女性话题,而星岛《都市地产》要带领大家走入生于不同年代的华裔有房族女性群体。作为不同年龄段的移民女性,拥有房产是否就拥有了安全感?移民和购置房产有必然联系吗?华裔女性是基于什么原因,要在加拿大最贵的城市买房?这一年楼市变化都对她们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买房故事吧!

上周我们讲述了分别生于90年代和80年代的两位女性移民的买房故事,本期接着介绍70年代和60年代的两位女性移民的故事。

70后女性:接连换房终买独立屋

生于1970年后的N女士是2005年移民到多伦多的。在面对记者时,她认为自己的经历代表了很一大部分人。“作为独立屋持有者,这些年只能不断换房,但不能同时拥有几个物业。”

N女士刚移民来多伦多时并没有买房。“从国内出来时,没赶上中国的蓬勃发展。国内房产没有房改或者拆迁,没拿到什么补贴。生于70年代的移民,出国相对不易,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我们这代也不是家里的独生子,家庭状况不是特别好。现在每个出国的孩子家里条件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我们那时不是家庭条件好的才出国,状况和现在不一样。我们这代人要靠自己拼搏去攒首付。”

70后N女士来到加拿大后购买的第一个物业(N女士提供)

2009年,N女士还是单身。用所有积蓄作为首付买了一个售价30余万位于404高速和Sheppard的condo楼花。“当时30几万也不是个小数目。我决定买楼花,是因为几年以后才交接,不用一下投入一大笔钱。房子交接时已经是2012年了。后来我卖掉了这个condo。甭管赚了多少钱,我自己在楼花买卖中受益了。那时候不像现在condo会有很大的jump,但我确实是赚了。”

后来她生活稳定下来,步入婚姻。“我和老公一起买的第一个婚房是位于奥罗拉的镇屋,当时大概38万。那时候市场还没有完全炒起来。2009年后到2017年买房子的,价格都是向上走的。那个镇屋现在已经有50-60万的价格了。随着孩子出生长大,我们把镇屋卖了,换了独立屋。这一路走来不是为了炒房,纯是为了儿子的生活空间能大些。”

N女士毫不犹豫地对记者表示,华人文化传统就是热衷于买房。但通过房产获得安全感这件事,她却不认为是绝对的。“对于我来说,现在的男女真的很平等(pretty even)。我没有觉得一个房子让我safe,因为当你的家庭关系真的不好时,说不好听的最后房子还是要分。不是因为有房子才让我有安全感,而是女性不论在职场也好、生活中也罢,自主、独立、自我提升、和社会保有连接、自强才能让你有安全感,而不是拥有房子。”

N女士认为,作为70后无法和年轻移民相比。“我的情况与土豪以及年轻移民非常不同。年轻人,父母都给他们准备好了许多东西。如今很多年轻人结婚,首付款都不用着急,两个人只想怎么还贷。在房价高企的今天,首付也不是一点点钱。不像我们最开始来的时候,二三十万、三四十万可以买套房。现在三四十万就是一个首付款而已。你要我们这些早早移民来的去哪里存?”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表示自己只能不断地换房,而不能同时拥有几个物业。“当然生活是越来越好,所以我们还能换得起,越住越好。但我们不是有大笔资金的人。为什么会选择换房而不是从一个家搬到另一个家,把之前的家作为second property?因为条件不允许。必须把这个房子里的钱挪出来才能去买第二个房。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当时应该咬咬牙,要留住、守住以前的房子。但是当时情形是不一样的。而且谁都不能够预见以后的市场会是什么样。”

提及是否觉得移民和买房有必然联系,她给出肯定的答复。“这个关系很清楚。移民到这里来,中国人的传统还是要有个自己的家。我们还没有到老外那种一辈子可以租房子的境界,这和我们的文化息息相关。”

回顾2018年的数次加息,N女士坦言会觉得有压力,并会为此控制日常开销。“还是那句话,我们不是家底丰厚型的家庭。我的初衷也会想为了应对加息而努力赚钱,但钱不是说赚就能赚的。我是个比较保守的人。我会努力,但如果这时不能达到如我所愿的状态,我势必要把生活收紧一点。有孩子后考虑的会多一些。”

60后女性:后悔买房买晚了

2008年一家三口移民来多伦多的邢阿姨一家,居住在位于万锦市的镇屋中。2013年成为有房一族的她,看着目前大多地区的镇屋价格下跌,却表示没有任何压力。“对于我来说,房价涨和不涨,对我压力都不大。房子既然是个商品,长期来讲会涨。因为我是自住,就这一套房,涨不了会卖,跌了也没办法,也不会觉得身家少了。因为还没卖,这一刻的钱都不是真的钱。”

作为60后,邢阿姨表示自己一家人是白手起家来到加拿大,最初并没有打算买房。“当时想过把国内的房子卖掉在这边买房。但有个朋友劝我说,作为技术移民刚来这里,不要因为供房给老公太大压力。

买房以后,人就束缚住了,租房可以随时走。那时候赶上经济危机,我们来的时候就带了1万加币,还没决定要留在这里还是回国。所以一开始根本没想要买房。”

至于是什么让邢阿姨决定加入有房一族,她表示原因极其简单。“当时我们的房东装修,生活被打乱了。装修搞得非常乱,难以再住下去。刚好我女儿从滑铁卢大学毕业,回到多伦多生活。我就想那就买房吧。从决定买房到住进去,我们就用了1个月时间,特别快。2013年买的时候42万余元。现在看,房价跌了,但到今年夏天的时候看邻居也大概可卖到67万左右。”

60后邢阿姨家的镇屋外景(本报记者摄)

即便已经成为房东,她还是颇为怀念租房的日子。“当时我们住在Finch和Victoria Park附近的后复式中,两间房租金才900多,房子也大,通往后花园。我们2008年来加拿大,到现在10年时间,只搬过两次家。那时候作为新移民,生活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后来买了房,觉得心能静下来了。生活按部就班了。”

至于加息后的还贷压力,邢阿姨显得非常坦然。“我感觉有个稳定工作,还是自住房,受的影响不大,至少心理上影响不大。如果是投资或者炒房,那就另说。现在我家每月还贷数目是比原来多了些。以往几年,最低的时候一个月1400多,现在是最高的时候一个月1600多。如果持续一直这么加下去,肯定会觉得压力大。但就现在来看,压力只有一点。”

邢阿姨表自己没有后悔买房,因为即便房价跌,现在卖掉至少还能赚20万。“但是后悔过我买晚了。2008年刚来那会不但房价便宜,首付也少。那时候5%就可以买房。在当时60多万可以在万锦卖很大的独立屋。”

除此之外,邢阿姨并不认为移民和买房有必然联系。“我有朋友到现在一直在租房。他们觉得租房省心,什么都不用管,利息也不用算,住得不好再重新租。因此我认为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提及拥有房产以后精神上是否拥有安全感,她表示肯定。“能感觉到这是你的家了。不论走到什么时候、走去哪里,都会挂着。”

邢阿姨总结道,“我们刚来的时候,老公因为工作原因,还想要再回国。后来我说,女儿在这里,父母在跟前就不一样。我不喜欢分居两地。我认为一家人要在一起,不管租房还是买房,影响不大。”

以60后母亲的身份,邢阿姨认为,现如今单身或未婚女性,应以量力而行的心态来看待购买房产。“我觉得当你经济能力到了,未婚也罢结婚也好,你可以去买。如果没有这个能力 ,没有必要为了买房把生活硬压缩和降低,真的成为房奴。因为房子应该是给人的生活带去欢乐。生活中还有很多应该去体验和享受的,如果因为房子改变整个生活质量就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