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短缺,醫療背景移民卻難拿行醫資格,被迫轉行

加拿大都市网

【加拿大都市網】疫情期間醫生短缺,卑詩省列出的醫生空缺職位逾千個,但約5千名在國外受教育的醫生由於認證系統障礙,卻無法獲得在本地行醫的資格。不少人被迫「大材小用」,難以施展醫學才華。

有曾在台灣執業的華裔醫生表示,抵加後曾想考取本地醫生資格,無奈卑詩沒有獲得認證資格的項目,而安省即使有也很難獲取實習資格,最終還是難以獲得行醫牌照。他只能又通過5年的中醫學習獲取了針灸師及中醫師資格,以另一種形式為病人解除病痛。

有機構發起「平等機會」(#EqualChance)運動,呼籲改變規則,令國際受訓的醫生可以平等競爭住院醫師實習機會。

朱國項早年在台灣國防醫學院學習西醫,通過5年的學習和兩年的實習,他畢業後在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科擔任醫生十多年。2003年11月,朱國項移民到溫哥華與家人團聚。躊躇滿志的他原本計劃繼續自己的職業生涯,無奈卻發現要獲取加拿大的行醫執照非常困難。

他說,卑詩省沒有國際受訓醫生的過渡課程項目,他如果想考只能前往安省。他原計劃於2005年前往安省就讀這個為期兩年的課程,但後來經一些友人了解到,即使讀完該課程並通過了考試,也仍須在兩年內進入醫院實習,才能最終獲得醫生牌照。然而,由於醫院系統的排外和「隱形歧視」,國外醫學院畢業的醫生極難獲得實習機會,大家都勸他乾脆「死了這條心」。

除非「大破大立」否則均空談

朱國項最終只好放棄在本國繼續當醫生的念頭,轉而學習中醫和針灸。通過總共5年的學習,他拿到了註冊針灸師執照,還讀完整個中醫師課程,現在高貴林一間中醫診所擔任註冊針灸師。

完整的7年西醫教育和5年的中醫學習,令朱國項可以結合中西醫的理論來為病人解除病痛。「有得必有失,也許沒有了西醫的光環與收入,這是個遺憾」,朱國項說:「但用我中醫西醫專業知識,以針灸與中藥仍可以幫助病人,尤其是當病人看過家庭醫生或專科醫生仍束手無策時,我就用幾根針施以救助,真的覺得很有成就感。」

不過他認為,政府對於該醫療系統的問題或許也「有心無力」,除非他們可以「大破大立」,徹底改革醫療系統,打破醫院被工會掌控的局面,否則都是空談,現實問題也不可能改進。

朱國項的故事並非個案,也並非只發生在華裔醫生身上。據《溫哥華太陽報》報道,耳鼻喉外科醫生Harry Tabrizi在移民本國前,也曾在伊朗行醫十多年,現在卻只能在素里銷售助聽器。他曾參加並通過了9項不同的測試和考試,以證明他的醫學資格和語言技能,並願意在省內任何一個社區工作,卻仍無法如願。

組織發起「平等機會」吁改變

加拿大公民協會(Institute for Canadian Citizenship)等組織發起「平等機會」(#EqualChance)運動,呼籲改變,禁止國際培訓醫生在醫院獲得加拿大認可的強制性培訓的「歧視性」規則,令國際受訓的醫生可以平等競爭住院醫師實習機會。該機構的Roberto Alvarez表示,很多人覺得他們所在社區的醫生不夠,而所有這些醫生卻在場邊等待,隨時準備提供幫助。

根據加拿大住院實習配對服務局(CaRMS)提供的公開數據,2020年3,397個培訓名額中,90%指定給本國畢業生,僅剩下325個給外國培訓的醫生。而過去8年本國也只把10%份額分配給在國外接受培訓的醫生。2020年,有1,435名目前居住在本國的受過國際教育的醫生申請了這些住院醫師職位,但只有29%的人獲得了實習機會。

2018年和2019年獲得安置的申請人數量甚至更低,僅為23%。相比之下,99%的加拿大醫學院畢業生獲得了這些必需的住院醫師職位。而與來自非洲、亞洲、南美或中東的畢業生相比,歐洲醫學院畢業生在2020年獲得住院醫師資格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省府在一份聲明中回應稱,向國外醫學畢業生開放的住院實習名額已經從2003年的6個大幅增加到今天的58個,但衛生廳並未表示該數字會否繼續擴大。另一方面,衛生廳會給一些在國外受訓的醫生行醫執照,條件是在衛生當局指定的社區工作兩年。

衛生廳還表示,本省在2020年向內外科醫生學會提出一個「副醫師」職位,可以允許沒有資格獲得完整執照的醫生在急診室醫生監督下工作。

(星島記者王學文報道,圖片來源: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2024CPAC人才招聘会 名企汇集职位众多

401高速明起恢复大规模施工 部分车道将关闭!

10种值得购买有机版本的食物

喜讯!西捷航空新增回国航班,还有五个亚洲城市联程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