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加美开战 这些商品要大涨价了!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都市报
A US and Canadian flag fly at US Steel Hamilton Works, indicitive of cross border trade between both countries. The Canadian Press Images/Stephen C. Host

为了报复美国针对加拿大采取的钢铁税,加拿大自7月1日起对于美国的126亿美元的进口货品征收10%的关税。

这些征税产品不仅包括钢铁和铝产品,还有很多生活用品。例如酸奶、咖啡、橙汁、黄瓜、巧克力、番茄酱、披萨饼、洗漱用品、威士忌、沙拉酱、卫生纸,以及各种家居用品等。不仅是小用品,还有割草机、洗衣机、电冰箱、游艇等,今后我们购买的电气产品价格将会出现明显上升,因为加拿大电气80%都来自美国,这10%的关税一征,商家顺便再来点手续附加费。

同时,加拿大联合工会提出“ I shop Canada ”的抵制美货行动,即加拿大人买加拿大货物的运动:希望本地人不要再南下美国,而是在本土买本地产品,支持本地企业。一场抵制美国的行动眼看就要兴起,Abcus Data六月公布的抽样调查显示,2200名受访者中,近一半的人表示将要避免购买美国产品。

现在美国和加拿大关于NAFTA协定的谈判一波三折,特朗普总统本周表示,如果要签约可能要等到中期选举后,这显示出美国对于NAFTA协议采取能拖就拖的态度。目前美国和加拿大94%的商品都是在NAFTA协议下自由流动,美国进入加拿大的商品总值为1100亿美元左右。 AT Kearney 分析师对加拿大增加美国产品关税表示担忧,特别是加拿大的零售业会首当其冲。

据估计随着贸易战的升级,如果未来加拿大没有NAFTA的话,所有产品都可能会增加10%到20%的关税,加拿大零售业的成本将上升210亿元,换言之,关税每上升一个百分点,零售业的直接成本为十个亿。别忘了还有间接成本,零售业企业的成本上升后,销售量会下降。消费能力下降和商家成本上升的双重作用,可能导致加拿大GDP放缓。

从历史上看,美国和加拿大的商品差价大,加国消费者本来就很受伤。很多加拿大人之所以喜欢去美国购物,就是因为两个国家之间显着的零售价差。大到一辆私家车,小到婴儿用食品或是一盒冰激凌,同样的产品在美国显然比在加拿大便宜。

国际经合组织OECD调查显示,加元的平价购买力比美元差了22%。同样牌子、款式、配置的汽车,美国比加拿大便宜11%。同样一双耐克鞋,隔着一个大瀑布,价差居然能够达到37%。一本一模一样的杂志在美国只卖5.49元,加拿大要买6.49元。加拿大许多行业的竞争环境不如美国,加拿大相对垄断的环境给加拿大商家更强的定价权。

即使没有这次的贸易战,加拿大早就对上千种美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从日用品的衬衫手套,到大件电气,甚至汽车应有尽有,据估计,一年下来的关税高达40亿加元。如果政府取消这些保护性关税,加拿大本土的制造业类似生产企业就无法生存,面临大量就业岗位流失。

除了关税以外,还有各省的消费税的不同,美国纽约州最高的消费税为8.875%,安省的消费税高达13%,加拿大的商品价格远高于美国就不奇怪了。因此每到圣诞假期,加拿大Boxing Day正式开启打折购物的时刻,即使零下13度的严寒,也阻止不了大家的购物热情,在各大购物中心想找个停车位简直难于上青天。

加拿大针对美国的关税惩罚,可能会增加一些政客的威信,对一些美国共和党的政客产生压力,但是,7月1日开始的关税报复行动,最直接惩罚的却是加拿大的消费者。看看征税的产品就心知肚明,我们加拿大主要的蔬菜水果等都是从美国进口,这几乎是不可替代的。电脑、电气产品可以等到Boxing Day打折的时候去买,难道日用品也可以不吃吗?酸黄瓜可以不吃,果汁可以不喝,但是麦当劳和Timhorton的哪个Burger里没有酸黄瓜,没有番茄酱?关税一来,所有相关的行业和产品都要面临涨价。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