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進取引狼入室 玩具反斗城三大死因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都市报

英美的玩具反斗城將陸續結束,數以萬計員工恐飯碗不保。

時光倒流70年,玩具反斗城(Toys”R”Us)抓緊嬰兒潮商機,建立起一代玩具王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登上高峰,一度手執玩具業牛耳。

     然而踏入九十年代,電子遊戲迅速走紅,傳統玩具漸漸失寵;加上網購崛起,玩具反斗城的管理層卻不思進取,市場漸被侵蝕。其後為省成本,集團將網上玩具和嬰兒用品外判給亞馬遜,2005年舊股東又將股權出售給靠借貸併購的私募基金,猶如「引狼入室」,終於被時代洪流和債務淹沒。

 隨着智能電話普及,愈來愈多消費者專註網絡遊戲,傳統玩具漸漸失寵

      
   繼退出英國市場後,美國玩具反斗城正式向破產法庭申請清盤,尋求逐步結束美加業務,八百多間分店將要結束,超過三萬人恐飯碗不保。 「Toys”R”Us」或最終淪為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去年9月,玩具反斗城為美加業務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獲得約234億港元融資,在限期內提出債務重組方案。但半年過去,重組方案杳然,公司終逃不過清盤命運,正式向破產法庭尋求逐步結束美加業務,兩地分店將陸續關閉。

至於其他地區包括澳洲、法國、西班牙及波蘭等因同樣處於困局,不排除稍後亦會清盤。早前有消息指,玩具反斗城有意向亞洲合資夥伴利豐大股東馮氏集團出售快速增長的亞洲業務。亞洲業務有可能在港上市,估值超過100億港元。

1978年上市的玩具反斗城,約13年前被以私募基金貝恩資本為首的財團私有化。因此雖然業務日走下坡,負債堆積如山,集團卻難以通過股市集資,財務壓力愈來愈沉重。
根據去年申請破產保護的資料,玩具反斗城的負債高達390億港元。正如一些評論所指,連集團的吉祥物長頸鹿「Geoffrey the Giraffe’s」也透不過氣來。

沃爾瑪利用「拉上補下」策略平賣玩具,九十年代成功打垮玩具反斗城。

沃爾瑪崛起受衝擊

八十年代是玩具反斗城的高峰期,分鋪在美加成行成市。集團更一度在科技發展上領先同儕。其時電腦在商業營運中愈加吃重,玩具反斗城通過當時的電腦技術,為各家分店快速補貨,確保顧客需求得到滿足,結果生意愈做愈好。不少玩具生產商都樂意把產品在其店鋪低價上架,甚至給予專營權和優先售賣權。

隨着業務蒸蒸日上,玩具反斗城儼然業界一哥,可惜局面很快被打破。九十年代,傳統玩具業開始感受到電子產品的衝擊,專註售賣傳統玩具的玩具反斗城首當其衝,業績隨傳統玩具銷量下滑而由盛轉衰。

市況逆轉,玩具反斗城昔日的優勢頓變包袱,一大堆專賣權和優先售賣權反成束縛,限制了貨架上的產品種類,增加轉身難度。而單一售賣玩具,也壓抑商品減價空間,其禍害隨着沃爾瑪崛起而更見突出。

沃爾瑪是幾乎什麼都賣的零售商,包括玩具。這個策略讓沃爾瑪可「拉上補下」,即是用其他貨品的利潤補貼玩具商品,讓各類玩具可以劈價爭取客源。

這招足以打垮玩具反斗城,1998年前者在玩具零售的地位,正式被沃爾瑪超越。

2000年玩具反斗城引入亞馬遜代為網上售賣玩具和嬰兒用品,結果壯大競爭對手。

引入亞馬遜自取滅亡
屋漏兼逢連夜雨,踏入二十一世紀新科技興起。亞馬遜開闢的網購天地,為零售業開闢新的銷售渠道。網購面世頭幾年,因網絡仍存在擠塞等問題,尚未對傳統店鋪造成太大衝擊。

然而玩具反斗城的管理層不單未有及早發現網購的潛力和挑戰,2000年為節省成本和加強物流配套,居然找來當時仍長期虧蝕的亞馬遜,簽訂10年網上售賣玩具和嬰兒用品的合作協議。

亞馬遜在合作的過程中,逐步掌握了玩具反斗城以至整個玩具行業和消費者的大數據。 10年過後,亞馬遜已能反客為主,玩具反斗城在網購上卻原地踏步,自然「執輸行頭,慘過敗家」。

就以曾經是其王牌商品的芭比娃娃為例,玩具反斗城在整體網上銷售份額中僅佔5%,落後於亞馬遜的兩成。單計玩具營銷額,2016年亞馬遜高達22億美元,遠遠超過玩具反斗城甚至沃爾瑪。實體店銷售輸給沃爾瑪,網購又被亞馬遜蹂躝,玩具反斗城終於在這場零售戰中敗下陣來。
玩具反斗城若僅是營銷策略失策,或不至於要清盤收場。

然而管理層長年不思進取,未能汲取早年失利經驗,舊股東又無心戀戰。而新入主的私募基金,又只懂玩弄財技。當年貝恩資本等財團支付的收購代價,現金只有13億美元,餘下53億靠發債支付,結果令玩具反斗城債務急增。當市場逆轉,自然兵敗如山倒,招架無力。

食正「嬰兒潮」崛起
玩具反斗城由拉撒路(Charles Lazarus)創立。 1948年二戰結束後,25歲的拉撒路離開軍隊返
回華盛頓,發現當年不少人都渴望成家立室。他於是租下父親的單車店改賣嬰兒用品、玩具和傢具等,又將店鋪命名Children’s Supermart,即「孩子的超市」。

拉撒路時來運到,抓中百年一遇的嬰兒潮。他善於聆聽客人需要,發現很多顧客想買玩具,於是陸續增加玩具存貨。

到1957年,玩具生意愈做愈好,拉撒路決定開設第二間「孩子的超市」,並以玩具反斗城「Toys”R”Us」為名(意思是Toys are us),實行全天候售賣玩具。其時電視剛普及,玩具廣告大行其道,拉撒路再次押中寶。

1966年,拉撒路已坐擁四間店鋪,玩具年銷量達1200萬美元。為尋求進一步發展,他以750萬美金把公司賣給經營百貨的Interstate Sales,自己降格做打工仔。賣盤後,玩具反斗城持續發展理想,相反Interstate愈做愈差,1974年甚至要申請破產保護,玩具反斗城難免受到連累。
法院其後把Interstate重組交由拉撒路負責。通過連串改革和整頓,Interstate4年後走出破產保護,玩具反斗城後來更成功上市,展開八十年代的黃金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