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12:10:17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专栏观点

杨凡:人民币汇率之争 11年后首破7美国立刻动手

在加拿大公民日长周末的平静中,国际汇率市场风云突变,自从2008年以来就严防死守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终于突破七的关口,上一次1美元兑7元人民币还是在2008年的5月,经过11年后,这个关口再次被突破,美国方面马上在第二天就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 所谓的汇率操纵国,是根据美国在1988年出台的法案--《贸易和竞争力综合法案》界定的,这个法案要求美国财政部每半年提供一次报告,分析和评估主要贸易伙伴是否为了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而操纵本国货币。 根据上述法案第3004条规定,对于操纵汇率行为的界定,包括巨额的经常项目余额,与美国有巨额贸易顺差。在2015年美国又出台贸易便利化和贸易执行法,其中又添加了一条持久性的对外汇市场进行单方面干预。 这次的事情让人觉得突然的是,美国在半年才更新一次汇率操纵国的情况,而在今年5月提交报告时,并没有把中国列入,却在人民币汇率破七的时刻突然宣布。 就汇率操纵方面来看,美国在利用美元汇率刺激经济的表现有目共睹。从金融海啸爆发以来,美国通过美元贬值来缓解债务压力,刺激出口,造就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人造牛市,美国就业市场失业率也出现了50年的新低。 过去的一年里,全球主要货币都纷纷对美元贬值,其中欧元的贬值幅度远远大于人民币,欧元兑美元从1.21贬值到1.12水平。眼看要执行硬脱欧的英国,英镑也从1.41贬值到1.21,但是这些却没有造成美国采取任何措施,人民币的破七时刻却马上就引来美国汇率操纵国的大帽子。 可见,这并不是汇率问题,还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和延续。 关于人民币汇率之争,存在着大量背后的博弈,国际上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博弈,中国国内社会和经济发展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以更大的视野来看,人民币汇率是被美国拿出来说事的棋子,以达到其减少或赖掉其多年欠债,及吸引资本流入美国的真实意图。 中美的贸易战,逐步升级和演化下去,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则不简单的是中美之间的问题。美国在实行金融立国的战略后,通过美元建立的虚拟经济,目前正在遭受挑战,贸易战、汇率战将是一些列摩擦开始的序幕。提高关税将对中国的出口不利,利用货币贬值抵消这些不利因素,却又被扣上操纵汇率的帽子,美国双管齐下前后左右围堵的做法咄咄逼人。 但是,任何贸易战都是双刃剑,美国同样难以全身而退,普通消费者享受的消费品虽然在中国加工生产,但价格却比中国国内还要低廉也是不争的事实。贸易战的爆发也使得美国消费者失去享受廉价消费品的机会,这对于如履薄冰的美国消费者当然不是好事。 试想,这样廉价的产品维持者美国消费者信心,任何价格的上升都具有传导机制,其引发的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以及通货膨胀将令美联储执行的货币政策遭受更大压力。 中美贸易摩擦,全球货币汇率战争,加拿大也不能独善其身。如果说低利息带来的流动性盛宴使得加拿大房地产和经济发展到今天的盛况,那么,作为大部分资产都在房地产上面的加拿大人,沉重的利息负担会给每个加拿大人的家庭资产带来影响。 加拿大央行去年的加息,使得加币升值,许多加拿大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加拿大现在是否面临着像当初的广场协议般的国际环境呢?本周印度央行降息35个基点,澳大利亚央行也降息25个基点,新西兰央行紧急降息50个基点,加拿大央行却按兵不动。 今年以来在主要工业国的货币中,加币是唯一兑美元升值的币种,这不仅让人思忖,加拿大是否会吸取教训,采取措施让加币停止升值?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美联储降息是刺激经济还是危险游戏?

自从2009年全球股市反弹以来,全球的央行就一直演绎着世上只有央妈好的温馨肥皂剧。央行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全球股市的风向标,去年第四季度美联储加息造成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变动,遭到来自各方的非议,最终使得美联储改弦更张,再次踏上宽松之路。 今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宣布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2%至2.25%,这是十年以来的首次降息。从去年的加息让市场风声鹤唳,到目前的降息预期让市场再创新高,仅仅六个月的时间内美联储货币政策出现了戏剧性的急转弯。美联储2018年加息4次,导致美股在第四季度经历大量抛售。在特朗普的猛烈抨击下,鲍威尔和美联储今年彻底改弦更张,随后美股就出现了大幅反弹,标普500指数在今年的涨幅,创下2009年三季度以来最大涨幅。 美联储的态度转变成鸽派后,使得以美联储马首是瞻的全球主要央行纷纷改变货币政策,全球央行一起联手开闸放水的日子似乎就在眼前了。不过,国际清算银行对此警告,连续不断的低利息政策支持经济,将给未来的货币正常化增加难度。 虽然低利息政策可以提振股市、房市,但是也鼓励过度借贷的行为,目前已经成为经济的结构化问题,如果再次降息无疑会使得这种结构性问题恶化! 宏利投资的高级分析师Megan Greene表示,美联储在股市新高,失业率50年新低的情况下,如果真的在下周降息,将会严重影响美联储的自身信誉!而且将会在下次危机来临时,提前消耗掉货币政策的弹药! 当被问到“美联储是否有信誉问题?”前任的美联储主席耶伦是这么回答的,你使用了“承诺”一词,而正如我在公开声明中所试图强调的,FOMC成员对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路径,及这一预测将如何变化,并不是一个预设的计划或者是委员会的承诺,点阵图也不应该被认为是由委员会背书的承诺。 加拿大皇家分析师Lascelles表示,人们处于低利息的环境里时间越长,就越难拜托这种环境,逐渐沉迷于低利息的温床!加拿大的民家债务增长如此惊人,都是低利息政策造成的,更加严重的是房地产过度投机最终绑架经济和金融体系。 因为随着低利息的时间过长,越来越多的债务质量下降,当最终没有人购买这些债券时,就需要央行来支持,美国当初的量化宽松政策即使如此,大量购买市场上无人问津的房地产次级贷款。美联储目前的资产负债表超过4万亿美元,已经成为结构性的问题,当初购买的次级债务就是问题的核心。但是,十年过去了,还不要说降低如此庞大的债务,就是提高一点利息都遭到猛烈的抨击。 我们不难看出,央行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状态,央行维持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无法摆脱,货币滥发和流动性过剩,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与过往的美国总统不同,至今还没有一位美国总统把自己的政绩建立在股票市场的表现上。精明的政客们总是避免将股市上涨当做自己的功绩去吹嘘,这当然是有原因的,金融市场风云变幻,吹牛虽然没有成本,但是股市总有办法痛击吹牛皮者的软肋。但是,特朗普总统在就任以来,一直吹嘘美国股市上涨是他的功绩, 特朗普表示如果美联储能把工作做好,股市将会额外上涨5000点至10000点。 由此可见,特朗普总统的一个推文,就可以改变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然后就沾沾自喜的欣赏美股不断上涨的靓丽表现。这种正反馈不断的提醒特朗普总统,使得他认为自己做对了,因此可以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本周瑞银的首席执行官塞尔吉奥就警告称,放松货币政策有“制造资产泡沫的风险”,全球央行正在玩一场危险的游戏。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加拿大央行按兵不动是好是坏?

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本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基本符合baystreet分析师的预期,加拿大央行在过去的六次会议上都按兵不动,一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75%不变。 目前加拿大就业市场强劲,失业率接近历史新低,而且加拿大央行提高了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从年初的GDP1.2%增长提高至1.3%的水平。但暂时的经济增长前景看好,并不妨碍加拿大央行对未来经济的担忧,央行官员认为目前加拿大经济的行动力将会被未来的全球贸易摩擦所削弱。 在分析师看来,加拿大央行面临的另外一个头痛的问题是加元汇率最近的大幅飙升。由于美联储在7月降息已经是共识,如果加拿大央行不跟随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的话,加元汇率将会继续上涨。不过,加拿大央行特意规避开关于汇率的问题,没有对于将来的利息走势给出任何前瞻指引。 与美联储不同,加拿大央行的议息会议并不是大家投票,每次加拿大议息会议后并没有具体的会议纪要公布,这就造成分析师和市场对于加拿大央行的态度摸不到脉。 市场分析师认为,两年前开始的利息正常化脚步,使得债务深重的加拿大人被涨利息的锤子敲打得苦不堪言。不仅温哥华的房价下跌,多伦多的房地产市场也表现不佳,许多加拿大人都在期盼着加拿大央行降息来拯救地产市场。 从现在的各种迹象看来,这一轮的加息峰值已经显现,剩下的就是一路降息,虽然没有人知道会降低到什么水平,但是一些分析师已经又在鼓吹零利率了。上周欧洲央行提名拉加德担任下一任的央行行长后,欧元汇率暴跌,因为市场预期她将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惊呼,欧洲正在玩弄汇率政策来与美国竞争,他们将大量的流动性注入市场,我们也应该这样做。 全球新一轮的货币战争又将开始,流动性的闸门即将打开,加拿大央行却对此无动于衷,视地产的情况而不顾。本周会议上,加拿大央行不提降息的副作用非常明显,加元汇率在暴涨。全球主要货币都纷纷竞争性的兑美元贬值时,加元汇率却一马当先地冲在前面,兑美元出现强势升值。 看看加拿大的出口情况,明眼人就知道这种情况不能持续下去。在刚过去的5月份加拿大令人惊喜地录得贸易顺差,但是过去的五年里,加拿大几乎每个月都是逆差赤字,如果再任由加币升值而不降息,出口很快将恢复赤字常态。 面对出口的不利情况,房地产市场的局面也异常惨淡,加拿大最炙热的房地产市场, 大温哥华地区的民居房屋基准价格,今年6月份跌破100万加币,录得99万8千7百加币。独立屋的销售量同比下跌14.4%,比6月份的10年平均销售水平下跌34.7%。另外,加拿大央行行长轻描淡写地表示,制造业活跃程度下降。但是,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却表明,加拿大制造业正在面临生死攸关的困难处境。加拿大最大的制造业企业庞巴迪上个月刚刚宣布,将把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飞机生产厂,以及摩洛哥的生产厂变卖现金救急。贝尔法斯特的飞机生产厂是加拿大公司在海外的最大制造业基地之一,也是英国最大的高科技制造工厂,已经运行了30年之久,这个生产基地卖掉后,加拿大制造业的海外根基被动摇。摩洛哥也是庞巴迪的非洲制造中心,变卖现金后,庞巴迪向非洲发展的机会也就此丢失,加拿大制造业全面回缩准备过冬。 周三,庞巴迪再次成为媒体头条,宣布将在安省的重要基地Thunder Bay工厂裁员一半,这个生产基地雇佣1,100人,是南安省最重要的制造业厂家之一。该市的市长Bill Mauro表示,这是当地私有经济最重要的雇主之一,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链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次的裁员使得当地经济,和这些失业工人的家庭,都面临非常困难的时刻。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横山输油管项目对房价有什么影响?

尽管面临环保人士和原住民的反对意见,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本周宣布将重新批准横山油管扩建计划,因为这个项目关系到国家利益。这个项目已经被加拿大政府45亿加元从美国Kinder Morgan公司买下,作为联邦拥有的项目,在获得有关许可证后,最早可能在今年夏天就会开工。总理特鲁多表示,这个项目的兴建,将会创造就业岗位,开拓新的市场,提供更加廉价便捷的是由运输方式。 阿尔伯特省这下高兴了,不过省长Jason Kenney相对冷静,他表示:“这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说实话,这件事拖的太久了”这已经是联邦政府第二次批准横山有关项目了,因此呼吁赶紧加快施工,阿省希望看到油管项目真正建成。 BC省这次服软了,省长John Horgan表示不会阻碍横山有关的施工,但是,希望联邦政府三思,这个项目威胁到BC省的环境,特别是石油泄漏的危险。 去年,BC省执政党NDP向最高法院提交上诉,希望可以确保BC省有免受横山油管威胁的权利。当时,BC省政府表示,横山油管涉及的问题太多了,油管的存在极可能威胁环境安全,对经济造成影响。联邦政府目前也在考虑,如何让BC省的原住民社区从横山油管项目中获得利益,例如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甚至可以从管道项目中占有股份。 财长莫奈表示,这些都是在考虑之中的,但是需要让横山有关项目运作起来。目前由于一年的扯皮,横山油管项目74亿加元的预算显然不够了。一旦项目建成盈利,政府考虑将来卖掉这个项目时,一定会考虑到相关投资者、公司企业和原住民的利益。但前提是让项目建成,不再出现阻碍施工的法律诉讼和政治风险。 BC省NDP在2017年大选时就向省民表示,将会尽一切努力阻止阿尔伯特省的横山油管项目在BC省境内修建,在NDP掌权后,横山油管无法开工。今年阿省的省选后,保守党的Kenney要比NDP小女生强硬的多,Kenney在选举中保证,当选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阿省向BC省的输油管阀门关闭,让BC省感受一下阿省百姓的怒火。 加拿大石油经济增长过去一年里被卡住脖子,计划的三条线都不乐观,Enbridge ,Keystone XL pipeline ,Trans Mountain expansion本来三箭齐发,现在各有各的问题对于加拿大经济而言,我们不难想像,石油若是安好,加拿大就一切都好。输出的是石油,代表的是加拿大的GDP。 皇家银行的分析师表示,横山油管项目的第一锹铲下去,加拿大石油行业的希望才会升起来。过去一段时间里,加拿大能源哀鸿遍野,能源股票跌势汹涌,横山油管计划的批准,给能源股带来新的契机。缺乏石油输出基础设施,加拿大重油去年11月跌至每桶13美元,创下5年来的新低阿尔伯特省的经济遭受重创,今年1月份不得不采用石油限产政策来稳定油价。加拿大石油公司的股票惨不忍睹,Seven Generations Energy Ltd., Arc Resources Ltd., Peyto Tourmaline Oil 等历史悠久的能源股竟下跌了70%-90%.Ninepoint的基金经理表示,这太不可思议了,石油行业万确被投资者抛弃了,资金纷纷逃离这个可怕的投资板块。 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石油管道的疏通,加拿大TSX指数也将迎来久违的反弹,我们加拿大的股市与道琼斯一起开始上涨,现在道琼斯指数都2万5千点了,我们还是在1万6千点左右蛰伏,原因就是欠了修建石油管道的东风。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贸易摩擦不断,但是加拿大股市却异常坚挺。此番横山油管的修建,加拿大的石油经济将会再次腾飞。经济好了,难道还愁房价不涨?特别让人欢欣鼓舞的是,在股市一片愁云惨淡中,加拿大地产信托竟然创下52周的新高,可见,加拿大地产市场的韧性十足。 目前分析师预计美联储年内降息是大概率事件。在收益率倒置的压力下,加拿大央行的利息政策偏向鸽派是毫无疑问的,对于央行来说,让房地产软着陆是2019年加拿大经济的重中之重。今年加拿大央行在利息政策上,减息的动力要远远大于加息。 作者: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加拿大央行不加息,按揭利率还要降,房东们可以松口气了

加拿大房东们不用担心加拿大央行会加息,周三早上10点,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果然宣布不加息,保持利息水平在1.75%不变。分析师一致认为年底前不会再加息,更会有分析师认为加拿大央行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加息。 波洛兹认为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加拿大经济将在下半年放缓, 全球贸易风险正在上升,不过刚刚取消的钢铝关税,对加拿大经济明年恢复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有一点引起分析师注意的是,这次加拿大央行没有提到一句关于加国债务水平高企、家庭债务负担过重的问题。 IHS Markit的分析师表示,5月的央行会议中,竟然完全忽略了加拿大人的债务问题,这并不表示央行忘却了这件事,而是显示出通过多次的金融体系自我检查后,这种家庭债务水平过高冲击金融体系的风险已经下降。 不仅不会加息,对于年内降息的预期,分析师们基本上半斤八两,10月份的降息概率只有50%。关于降息的猜想,在半年前还只是个传说而已,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美国今年不仅要降息,而且很可能会降息两次。 今天美国开盘后,3个月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差一度超过10个基点,倒挂程度为2007年8月以来最大,这段受到密切关注的收益率曲线在今年3月份时出现了2007年以来的首次反转。随后分别在5月出现两次小规模倒挂,本周的倒挂程度则更加严重。 由于华尔街认为贸易纠纷将持续更久,并且对美国GDP的负面影响将超出预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19个月新低。此外,3年期美债收益率也跌至2017年12月以来的低点。 Prudential Financial首席市场策略师昆西表示:“由于旷日持久的贸易战,经济数据继续走弱。因为市场认为经济将会走弱,美联储在年内第二次降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关于降息的猜测,从加拿大央行的报告中并没有什么迹象,不过,以美联储马首是瞻的加拿大央行,在分析师看来,今年除了跟随美联储降息以外没有其他选择。 因为,加拿大经济增长今年明显遭遇阻力,加拿大的出口乏力,房地产明显放缓,全加主要的省份安省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都将拖累GDP增长。分析师认为,今年的年化增长虽然可以达到1.2%,但是第一季度的增长则只有0.3%,经济几乎停滞,如果第二季度经济没有提升的话,加拿大央行的降息窗口将会打开。 在今天的加拿大央行的议息会议结束后,随着行长波洛兹的鸽派消息传出后,加元汇率则如同断线翅膀般自由坠落,兑美元跌至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摆在加拿大央行的问题在于:保汇率还是保房价?目前的整个金融市场上定价都非常混乱,原因是大部分金融产品都是通过折现现金流来定价的,随着美联储和加拿大央行不断的人为干预,收益率曲线被强行压制成一条近乎平坦的曲线,而不是过去正常的陡峭上升曲线。 那么,这就造成短期和长期的国债收益率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甚至今年还出现了短期三个月利率超过长期十年利率的收益率倒挂的情形。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正好可以推出长期的固定按揭产品,而且利率也惊人的低廉。 如果加拿大央行今年追随美联储降息,商业银行的按揭水平也有望下行。就在5月初,加拿大商业银行的按揭利率都有所下调,汇丰银行更是推出了最便宜的十年按揭利率产品。 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在两难问题面前选择走老路,选择保房价弃汇率的做法。这样发展下去,富者越富,穷者恒穷,这将是社会的新常态。政府冻结最低工资上涨幅度,央行放任通胀上升,停止加息让房价再飞一会儿,让股市再涨一涨,您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还是馊主意? 作者: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德胜:加拿大该不该把中国当敌人?

图片来自蒙克辩论 国际上的争端风起云涌,加拿大也有人在闻风而动。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争端继续升级,关税不断升级,从340亿美元打到3000亿美元乃至所有输美产品,贸易战炮声隆隆;另一边,技术绞杀战从华为、中兴打到多个企业,科技战磨刀霍霍……,一场针对中国的贸易和科技冲突已经展开。当美国总统颁发一个又一个的行政命令,限制中国企业并开始为美国农业发放补贴,已经预示了美中之间的贸易谈判短期内不会出现任何正面的结果,而两个经济大国的贸易战和科技绞杀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当今世界的格局正在处于混沌状态,维持了数十年的冷战格局已经瓦解,而新的世界格局、亦即新的国际秩序尚在处于萌芽状态,将中国视为头号敌人,鼓吹“中国是国际的威胁”似有变成“主旋律”的趋势。加拿大自然会受到美中两大国相争的影响。加拿大最大反对党保守党的领袖最近发表外交演说,将“中国崛起”视为对加拿大的三大威胁之首,并大谈要在“两大阵营”中站队,这不是偶然的。 无独有偶,一场有关中国的辩论在加拿大多伦多展开:“蒙克辩论Munk Debates”是加国著名的高端学者或智库的一种交锋,在国际上颇有名气。同样以“蒙克”命名的还有多伦多大学的蒙克国际事务学院。辩论的主题是“中国是否是自由国际秩序的威胁?”。 四位辩论嘉宾也都是颇为重量级的人物:赞成这一观点的“正方”,是麦克马斯特(HR McMaster)和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两人都是特朗普总统的前任高级幕僚及核心智囊人物。麦克马斯特是退役陆军将军,曾任特朗普总统的“军师”、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也曾经是这个职务);而白瑞邦被特朗普称为“顶呱呱的头号中国问题权威”,被成为是宣扬“中国威胁论”的核心鹰派人士。 辩论的“反方”是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和来自中国的王辉耀,两人都曾在加拿大留学。马凯硕曾经担任新加坡常驻联合国大使、联合国安理会主席,被成为史上最强悍的亚洲崛起代言人,王辉耀是其中唯一的华人,中国非政府智库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 提出“中国是威胁”的正方,将当今的美国对中国的行动视为“自由”与“专制”之间的斗争,麦克马斯特在接受加媒采访时说,整个问题不是单纯的美国-中国之间的问题,而是世界上我们自由与开放的社会与近乎独裁体系之间的问题。而反方的马凯硕表示,我们正处于飞速变化的世界,30年所带来的变化要远远超过过去300年(甚至三千年),从古代中印文明的强盛到西方国家的强盛,每个强盛都会有尽头。当中国的国民产出(GNP)从美国的10%上升到超过美国,这引起第一强国的担忧。当前的问题不是中国国内的自由秩序,而是中国对国际的自由秩序。中国的崛起没有威胁国际秩序,而是仅仅是改变了世界的实力平衡,这个实力平衡当前是以美国为世界第一。 马凯硕攻击华盛顿的软肋,指出华盛顿经常无视国际秩序和共同建立的法治精神,试图以强权破坏规则和自由秩序。而北京也有软肋,麦克马斯特故意提醒加拿大人,说加拿大公民的被捕就可以告诉你一切。 归根结底,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十字路口上,一条路是继续按照“两大阵营”的观念持续冷战,以强权说了算,只不过冷战的主角从美苏变成美中;另一条是世界走向多极化,不再以一个强权说了算,逐渐形成以多边主义、具有包容性、以规则为基准的国际秩序。 德胜

丁果:杜鲁多真的赢了关税战?

杜鲁多总理在联邦大选前景一片低迷的情况之下,迎来了美加墨协议朝前推动的“好消息”。杜鲁多上周与特朗普通话三次,最终敲定细节。 那就是:美国同意取消对加、墨钢铁和铝分别加征的25%和10%的进口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则同意取消对约150亿美元的美国金属、消费品、食品等产品加征的报复性关税。这是最后的商定,美加墨三国在磋商成功后的两天,即刻取消了相关的关税。如此一来,美加墨三国达成的新贸易协定扫除了一大障碍。 在杜鲁多于加拿大钢铁制造城市宣布“胜利”的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发表讲话,以胜利者的姿态为这一协议欢呼,称美国“刚刚与加拿大、墨西哥达成协议,我们将以无关税或无重大关税的待遇向这些国家销售商品。” 到底谁是最终的赢家?加拿大前驻美大使讲得比较坦率,指特朗普对加拿大欠一个道歉,因为“他像一个纵火者,放了火又宣布得到胜利,好像他是救世者“。也就是说,美加墨协议并非是五对五的双赢,而是特朗普占据了优势。很有意思的是,中美贸易谈判没有达成预期的成功,“间接”帮助了加拿大,让特朗普在北美关税战问题上做出了一点的让步。但是,有意思的是,尽管杜鲁多在宣布胜利的时候尽量避免提及中国,防止已经“遍体鳞伤”的加中关系再遭遇打击,但商业界都清楚,特朗普之所有松动他“喜欢”的关税,是因为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承诺要站在美国一边,严防中俄倾销钢铝。为此,加拿大还同意与美国一起设立一个监察系统,来监督这方面的事情。显然,这种谈判模式,依然是加拿大在美加墨三国新协议谈判时加入“毒丸”条例一样,渥太华要扮演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角色。 毫无疑问,已经被司法干预丑闻和孟晚舟案后果搞得焦头烂额的杜鲁多,急需“好消息”来拉抬自己的选情,力图使自己不要在十月的联邦大选中出局。但事实上,当加拿大在经贸问题上“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时候,加拿大的未来前景相当堪虞。本来,这十年的发展,加拿大终于从完全依赖美国的经贸甚至产业结构上走出来,逐步即降低对美国的依赖成分,加大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经贸往来,尤其是与亚洲重要的新经济体中国和印度的市场互融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最终被霸道的美国予取予求。 但杜鲁多执政近四年,把亚洲市场几乎全部搞砸了。在访问印度和中国的行程中,由于不当的外交策略和表现,以至于将前联邦自由党政府和保守党政府的努力都打了水漂,非但没有开拓出更大的市场,反而搞僵了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杜鲁多碰到了特朗普的贸易战,以及对北美自由贸易重新谈判的压力。 在手中无牌的情况下,杜鲁多从“反特朗普的英雄”萎缩为对特朗普“唯命是从”,从跟美国分道扬镳,到全面投靠特朗普,这种“自打嘴巴”的窘态,要不是加拿大左翼媒体和舆论的“护航”,早就让杜鲁多的支持率大幅度下跌了。 表面上看,杜鲁多在特朗普那里得到了一些“选举材料”,但从加拿大长远的经济发展来看,这些经贸协定,已经把加拿大的手脚全部捆绑起来,成为特朗普“新经济体系”产业链中最低端的一部分。不久后,中美贸易协定达成,中国将从美国进口能源和液化天然气,加拿大只能以廉价给美国提供原料。 加拿大的经贸前景,真的不乐观。 作者:丁果

杨凡:赶走钢铁税 多伦多房价涨声响起来

近一年前,美国以国家安全名义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两个贸易邻国加征25%的钢铁关税和10%的铝关税。随后,加拿大宣布对美国农产品及其他商品的报复性关税措施。 上周末终于传来好消息,加美达成协议,美国取消钢铝税,加拿大同时取消报复性关税。 但美国要求加拿大建立督查机制,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钢铝产品通过加拿大转口到美国行为进行严格管控,加拿大将会配合美国建立一个全新的监控机制。 加拿大政府也答应美国,不仅监控中国到加拿大转口的钢铝成品,也将对加拿大公司从中国进口废旧钢铝,然后重新融化与本地钢铝产品熔成一体,变成“加拿大”产品,再出口美国的情况加以控制。 总之,为了换取钢铝税的豁免资格,加拿大将要规定更严格的北美原产地钢铝成分规则,堵住转口贸易的漏洞。 参加谈判的加拿大关于表示,这次的钢铁税取消不仅是一种表面上的意义,更加深层的意义是,美国将同加拿大和墨西哥形成一个北美为原产地的钢铁行业体系,减少对外来的依赖。 加拿大钢铝协会的会长Jean Simard一方面对外长方慧兰及其一行谈判代表的努力表示感谢,另外一方面则非常庆幸,如果没有近期的中美贸易紧张问题,加拿大的钢铝税可能很长时间里都无法取消。 钢铝税的取消,对于加拿大经济无疑是个重大利好,一方面许多出口美国的商品可以增加销售,另一方面,加拿大此前针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取消。 那么,美国进口加拿大的食品,威士忌酒,洗衣机,除草剂等一系列产品的166亿美元报复性关税都将消失,加拿大消费者的购买力将会上升,消费的增加,内需的扩大,对于今年加拿大GDP的增长大有裨益。 安省省长福特对此表示非常欢迎,他认为钢铁税不仅让加拿大人受损,美国消费者同样也付出代价。只要钢铁税存在,加拿大报复措施就不会取消,我们也都知道这些针对美国的报复措施,真正惩罚的人是谁?从果汁到威士忌,从卫生纸到巧克力,都是让加拿大的消费者来买单! 加拿大关于钢铁税的报复政策,不仅让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日用品涨价,从美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同样会涨价,最直接的受到冲击的就是公寓期房买家。专门生产高层建筑使用钢铁材料的公司联盟早就发出警告:由于Condo市场火热供不应求,这种情况下被本来就使得钢铁建材价格上涨,肯定会让Condo建筑商的成本增高,相继转嫁给Condo买家。 安省的制造业和汽车行业都对钢铁税很敏感,现在钢铁税可以取消,悬在安省经济上空的阴霾就会被一扫而光,安省经济在新的一年里将会大展拳脚。同理,钢铁税如果可以取消,买家的压力自然会小,成本得到控制的时候,现在多伦多Condo租金不断上涨,许多房地产投资者的收益也会提高! 经济好了,就业机会多了,多伦多的房价还能不涨吗?多伦多在北美众多城市中一枝独秀,表面上看来,是因为这座城市以两位数幅度上升的楼价,为媒体头条津津乐道的不停的报道。 但很多人没有看到的是多伦多的硬实力,多伦多在创新、智慧、创意方面,以及基于这些软实力基础上的种种科技与商业前景都非常光明。 在加拿大所有主要城市中,多伦多所蕴含的独特底蕴,是超然于楼市的一涨一跌、有无泡沫炒作的喧嚣之外的。今后,随着钢铁税的取消,科技创新力量的不断注入,源源不绝的城市创新和活力气息,将会让多伦多走出短暂房价调整的阴影,让我们一起期盼着这座城市有更加精彩的未来。 作者: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坚持“司法公正”的加拿大如何面对庞巴迪丑闻?

如今加拿大所有媒体都聚焦美股和贸易问题,很少有人注意到,加拿大的制造业巨擘庞巴迪的股价已经陷入危机模式。 从两周前股价突然单日暴跌16%开始,庞巴迪的股价就如断线的风筝般一直坠落。让许多凭着一腔热血,敢于抄底加拿大制造业明星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当然,这种下跌背后必然有原因,果然周末传来消息,根据世界银行的审计报告,加拿大制造业巨擘庞巴迪,为赢得在阿塞拜疆的工程合同,采取了贿赂手段,并且阻碍调查,因此上了世界银行的黑名单,一旦坐实,将来所有国际金融机构出资的项目,庞巴迪都将无缘参与。虽然庞巴迪的副总裁Olivier Marcil对此予以否认,认为目前并没有证据。 这次的事情对于庞巴迪的影响非同小可,因为庞巴迪铁路部门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发展中国家,而其中的许多项目都是有世界银行贷款的,世界银行的发言人表示,将会非常严肃的将这件事情追查到底。 加拿大制造业本来就非常艰难,但是近日炒得火爆的加拿大大型工程公司SNC-Lavalin兰万灵事件,令加拿大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2015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开始调查SNC公司,由于公司在利比亚的大型工程,追溯SNC公司在2001年至2011年向卡扎菲和其家族的贿赂问题,SNC-Lavalin兰万灵公司都试图与加拿大政府的司法调查部门和解。 SNC-Lavalin兰万灵集团由于被国内的内斗所困扰,今年二月司法部长辞职时股价暴跌后,本来已经企稳,过去第一周又一次跌惨了,再这样发展下去,早晚也变成庞巴迪的每股一两块价格的局面。 我们都知道加拿大打官司的司法程序非常漫长,短则一年多则三五年,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折磨后,不知道这家公司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许多人都坚持加拿大的司法独立,问题是以什么代价,这次加拿大对兰万灵公司的调查,确实显示出维护司法独立的决心,但是,正如笔者今年初文章中所述,如果兰万灵在自己的国家里都要面临上法庭审判,并很可能被定贿赂罪名的话,那么,作为一间跨国公司,兰万灵在世界50个国家拥有办公室,其他国家谁还敢给这样一个戴罪的公司任何工程呢?现在事情果然发生,兰万灵今年第一季度就损失60亿美元的合同。 另外一个问题也是笔者担心的,如果一个国家对自己最大的公司都不关心,怎么指望别的国家和机构会把你当回事呢?这不,随着兰万灵的事情爆发后,其他机构都开始带上有色眼镜看待加拿大公司了。 加拿大民风淳朴,现在却不停地被揭露出,这样劣迹斑斑的公司,只能说整个行业的风气都是如此,如果你不随大流就无法生存。 但是,当加拿大司法部对待兰万灵的态度如此坚决,而其他西方公司却可以利用DPA逃过上庭时,谁不找软柿子捏呢? 现在好了,世界银行把加拿大的庞巴迪又推到风头浪尖,你不是坚持司法公正吗,不是不给延后起诉DPA的机会吗,好吧,再给你一次施展司法公正的机会!如果兰万灵因为2001年的非洲工程贿赂事情,可以在15年以后被加拿大司法部往死里整治,现在庞巴迪2013年在阿塞拜疆的贿赂,难道不该上法庭吗? 看看这些年里,加拿大的北方电讯倒了,黑莓残了,大宗商品和矿业公司都进入冬眠期,有什么像样的加拿大公司可以走向世界,看遍加拿大,还有一家像SNC-Lavalin兰万灵这样成功的公司吗?现在,庞巴迪公司也被卷进来,很可能成为Colleteral Damage的牺牲品,在加拿大干实业太难!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京东物流发出“悲情预告” 内地速递业宛如“困兽之斗”

▲内地四大快递公司之一中通在阿里加持下,市占率有望提升。 五年前阿里巴巴马云曾断言:“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有“中国亚马逊”之称的内地电商平台二哥,其创办人刘强东不但曾卷入美国涉嫌强奸官司,上周更发出“悲情预告”,旗下蚀足12年的京东物流若未能及时止血,手上现金只够烧两年。 为求生存,京东物流的速递员首当其冲,包括取消底薪和要自发“995”或“996”加班(即朝九晚九,每星期上班五或六日)等。京东物流最终更可能要瘦身裁员8%。 今年以来,内地已有多家二线速递公司因经营困难而出事。其中如风达速递宣布暂停业务,国通速递因严重亏损而停工。就算是一哥顺丰,去年盈利亦见顶下跌,市值自高位已蒸发了一半,反映内地速递业已陷入困兽斗阶段。 撰文:韦宁 近期新闻多多的京东主席刘强东上周发出内部信件,指旗下京东物流去年亏损达28亿元人民币,是连续12年蚀钱。若烧钱情况无改善,手上现金只够烧两年。 曾扬言“京东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的刘强东,为了生存亦只有硬着头皮拿兄弟“开刀”,将速递员的福利待遇降至市场水平,包括取消底薪。此外打破“大锅饭”惯例,严格执行“末位淘汰”,甚至不排除要裁减8%员工。 ▲刘强东上周发出“悲情预告”,旗下蚀足十二年的京东物流若未能及时止血,手上现金只够烧两年。 现时京东约有18万名员工,当中物流职员接近14万,影响可说相当大。刘强东坦言员工若不能忍受短痛,无异于“等死”。 京东可谓四面楚歌。集团本身的营业额去年增速放缓至约两成七,是首次跌穿三成水平,远低于竞争对手阿里巴巴近六成和最新崛起的拼多多的超过六倍。去年京东录得净亏损48亿人民币,按年大增超过4倍。当中一直流血不止的京东物流成为最大包袱。 速递业轮流叫救命 毫无疑问,内地的速递物流业正身处寒冬。上月,如风达速递宣布暂停业务。由于“卖身”计划出现变数,新旧股东就股权协定未能达成协议,令公司复业无期。数千名员工和供应商惨被拖欠款项,涉及7000万人民币。 差不多同一时间,国通速递的“停工放假通知”曝光。国通自称去年下半年因经营困难而严重亏损,并已处于停工状态,恐怕将会长期维持。另外尚有多家二线速递物流公司的经营问题陆续浮现。 如风达和京东物流一样,都属于中国最早一批电商自建物流团队。如今齐齐“叫救命”,主因是市场竞争激烈,派件数量不足,形成僧多粥少局面。一名如风达的资深员工说:“看起来我们服务的都是大企业,但是每一个客户提供的业务量都不多。” ▲阿里巴巴不断在速递物流业插旗,已先后入股申通、圆通和中通,“三通一达”已占其三。 其实一线速递公司已占据市场大半江山。内地有所谓“CR8”,即顺丰、京东、三通一达(中通、申通、圆通、韵达)、德邦和百世八大速递公司。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资料,今年首季速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2”,按年再升1.3。 须知数字愈高,代表业务愈集中。简言之,内地速递行业规模最大的前八家企业已占据八成二市场份额。剩下的一成八市场才轮到其他中小速递公司争夺。 现在连八大之一的京东也要“节衣缩食”,凸显一个事实,就是一线公司也难逃“生意淡薄”的厄运。内地速递业的整体收入由过去数年每年增长逾五成,放缓至近年不足三成,去年更低见两成六,最终引爆减价战。 竞争加剧爆减价战 去年全国速递服务企业单件收费为11.9元人民币,相比2017年的12.37元,进一步下跌近4%,正是大部分速递公司的单量及营收都有增长下,利润不升反跌的主因之一。 以一哥顺丰为例,去年净利润45.56亿人民币,按年下跌约半成。一直坚拒上市的顺丰创办人王卫,两年前反口借壳在A股上市。上市后,顺丰股价一度炒上70元人仔高位,之后便无以为继。随 着业绩下滑,顺丰股价节节下挫,比高峰期缩水一半有多,市值蒸发超过1530亿人民币。 另一方面,马云的阿里巴巴近年不断在速递物流业插旗。今年3月,集团投资近47亿入股申通快递的控股公司。之前亦先后投资圆通和中通等多家快递物流企业,在“三通一达”中已占其三。 王卫与阿里巴巴早已明争暗斗,而马云5年前更预言“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批评刘强东的发展策略出现方向性问题。尤其是京东烧钱大搞物流,单是派包裹,聘请大批速递员已“搞死”自己。这场内地速递业困兽斗,未知谁可笑到最后。 顺丰股东集体减持 ▲京东为提升竞争力,近年大搞送货机械人等噱头,可惜愈搞愈蚀。 顺丰早前宣布业绩后,多个股东先后减持股份,包括元禾顺风、顺达丰润和嘉强顺风等。官方解释股东因内部或个人资金需求。问题是时间太巧合,难免令人猜测是否顺丰增长已经见顶。 虽贵为内地速递业一哥,顺丰想巩固龙头地位,挑战将愈来愈大。以早前公布的业绩为例,公司绝大部分收入和盈利都是来自核心速递业务。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正蚕食边际利润。加上来自“三通一达”,以及京东和阿里菜鸟的威胁,结果顺丰生意愈做愈大,盈利却不进反退。 为扭转劣势,顺丰开始“不务正业”。例如六年前推出新鲜食品电商平台“顺丰优选”,全面进攻零售业。四年前再推出“顺手付”APP,集购物、速递和理财于一身,可惜新业务至今未能带来实质贡献。 1. 2. 3. 4.

特朗普对中国施压忽视了重要问题,那就是中国消费者

特朗普总统在谈贸易赤字时,忽视了一个问题,中国消费者强大的消费能力,在欧洲和北美大陆上,随处可见的中国游客,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活力。 中美贸易谈判来临之际,本周末特朗普故技重施,再次威胁周五将针对中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征税。特朗普在推文表示,中美谈判进展太慢,因此威胁对所有中国进口货物提高税率。他说:过去10个月美国对中国进口的500亿高科技产品征收25%的关税,10%其他2,000亿商品的关税,这些钱帮助美国实现更好的经济数据,这10%的关税将在周五提升到25%。 特朗普总统认为,这些关税帮助了美国经济,而对美国消费者影响甚微,成本都由中国承担。但许多分析师对此都持有反对意见。实际上,根据美国近几个月的经济数据显示,关税的影响都被商家通过涨价方式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最近美股大盘反弹涨势如虹,特别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已经突破去年10月的高点,显示美国经济强劲,大型公司的经营情况不错。一贯把股市作为自己政绩的特朗普总统为此沾沾自喜,不过,在美国标普指数中很多都是大型跨国公司,并不完全代表美国本土的经济情况,本土公司特别是中小盘的罗素两千指数来看,则是另外一种情况,距离去年10月的高点还有相当距离。 从2017年8月1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指示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按照美国《1974年贸易法案》第301条对中国发起调查开始,中美两国的贸易问题谈谈停停。如果仅从数字上看,201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4,80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金额是1,700亿美元,美国贸易赤字总额是5,000亿美元,美中贸易赤字占了约60%。 特朗普总统把“美国贸易失败”,也就是贸易赤字的原因归结为主要贸易伙伴不公平的“重商主义”手段,因而采取强硬的对外贸易路线。但是,这么多年所谓的不公平交易中,美国出口中国都是技术密集型,还有好莱坞梦工厂的产品;反观中国出口主要项目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大量出口美国造成所谓的贸易赤字,即使这么辛苦换来的贸易顺差,其中很大一部分又被中国大量的出国人员到美国消费还给美国。 特朗普总统在谈贸易赤字时,忽视了一个问题,中国消费者强大的消费能力,在欧洲和北美大陆上,随处可见的中国游客,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活力。这些中国游客到美国花的都是真金白银的美元,特朗普总统鼓吹的财富流失,最终都回到美国的房地产,旅游,各大常青藤学校,这些事实特朗普总统只字未提。如果与中国的贸易战纠缠不休,当这些白花花的银子消失的时候,那才是美国最头痛的事情,许多从事服务业的美国人都将会失业。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长期可以保持这种美国赤字中国顺差的现象,一定有其背后自动平衡的机制。首先,我们回溯到20年前,美国千禧年后高科技泡沫破灭后,经济唯一的增长点就是房地产,美国的过度杠杆化终于再次导致2008年的金融海啸。美联储为了救助房地产,打开印钞机通过量化宽松释放出海量流动性,当时很多分析师都认为美元会成为津巴布韦的货币,美国会发生超级通货膨胀。 事实上,美国政府大肆举债,发行大量国债,中国因此成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购买国,如果没有中国购买美债,帮助美联储压低国债收益率,美国通胀早就失控!当然,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也需要美国打开市场,让中国产品可以出口到美国,赚取外汇,毕竟美国是全球商家必争的最大的消费市场。因此,美国对中国大量的贸易赤字,造就美国普通人,通过过度的消费和滥发的信用实现美国梦。所以,美国可以轻松走出金融海啸,印刷海量美元国内却通胀不兴,与中美之间多年形成的这种微妙的贸易平衡是分不开。 智者筑桥,愚者筑墙,特朗普总统本周又一次举起关税大棒,这一次是变本加厉,还是周五的谈判加筹码?我们拭目以待。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德胜:撤出亚投行?让中加冲突升级绝非解决之道

孟晚舟事件发生之后,加拿大与中国的关系持续成为众人日益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是中国似乎在不断加大压力,继加拿大的菜籽油在中国遭受阻击之后,加拿大的大豆、豌豆和猪肉等农产品的对华出口也有可能出现障碍;进一步带来冲击的是中国广东省的中级法院发布消息,又一个加拿大人因涉及贩毒、制毒而被判死刑,同时被判的还有美国籍、墨西哥籍的罪犯。 另一方面则是加拿大国内的压力,加拿大的反对党领袖开始炮轰政府,称执政的特鲁多政府对中国采取“绥靖主义”政策已经失败,要加拿大采取更强硬立场。他要求采取的“强硬立场”,不仅要求加政府从亚投行中撤出注入的资金,还涉及到除了加中的双边关系之外更广泛的领域,包括“回击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侵略和不遵守国际法律的行为”等等。 众所周知,亚投行是这个反对党一直反对的一项事务。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创建时期,英国率先宣布加入,此举激怒了美国。美国反应强烈,却阻挡不住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以色列等西方国家,以及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纷纷加入。而此时的加拿大,正好是哈珀政府在联邦执政期间,拒绝了加入亚投行,使得加拿大错过了成为创始成员国的时机。 2015年选举之后,新的政府上台,希望更多参与亚洲事务,将加国的外贸分散化。 2016年,加拿大才正式提出希望加入亚投行,而反对党一直反对。 如今,反对党领袖要求加国政府从亚投行中撤出资金,自然就是要求加拿大撤出亚投行。 显然,反对党所主张的强硬,就是要让加拿大放弃与中国的“绥靖主义”政策,将加中的双边关系推向进一步、永久性的对立。 提倡对立的不仅是政党领袖,多个“中国问题专家”纷纷站出来,要求加拿大政府采取对中国强硬的立场。一个叫文达峰的加拿大专栏作者及时出版一部针对中国和海外华人的新书《熊猫的利爪:北京在加拿大的影响和恐吓运动》,指责中国向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渗透;同时表示“不需要再对挽回加中关系抱以任何念头了”,要求加拿大“应该展现更强硬态度,正面迎击中国的挑衅”。另一位“中国专家”罗伯森也加入这一合唱,指责加国政府面对中国庞大的经贸实力,在处理对华事务上总是瞻前顾后,“若不反击,中国会变本加厉欺压加拿大”。 多位专家急于给政府支招,文达峰说“我们可以驱逐中国大使,我们可以限制中国人进入加拿大的签证,对中国的非法资金进入加拿大更要严加查缉,从人流和金流着手,让中国当局知道加拿大的立场。”而罗伯森也同样主张驱逐中国大使,因为这位大使公开指责加拿大充斥着”西方自大和白人至上主义”,实在不宜继续留在加拿大土地上……。 撤出亚投行、驱逐中国大使、限制中国人来加拿大、限制中国的投资,是否就能够​​缓解当前加拿大与中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让本国的农产品有更多的出口机会?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这些举动对中国当局不会起到任何制衡的作用,除了加剧双边的紧张局势、加剧双边的对立,起不到任何其他效果。 相反,撤出亚投行只能让加国的建筑和设计企业丧失参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实际上是没有对对方造成任何制衡,反而损伤自己。这样的想法,就像是以自残的方式要挟别人,对方可能根本不Care。在这种时候提出这样的主张,不利于事情的解决,更是一种短视。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德胜

格力电器股权争夺战一触即发 “中国铁娘子”的去留令人担忧

▲虽然年过六十,董明珠仍直肠直肚,早前公开炮轰中国汽车有点“粗制滥造”,与不少汽车业老总隔空驳火。 成立40周年,由名不经传到变身全球最大冷气机品牌的格力电器,市值超过4000亿港元,是内地股民和外资的爱股。上周爆出大股东珠海国资委打算将手上大部分股份以“公开征集”形式转让,势必导致格力电器的控股权易手。 控股权酝酿易手,最惹市场关注的,是一手把格力电器业绩“谷”大、有中国“商界铁娘子”之称的董事长董明珠的去向。这位格力电器舵手的霸气作风在内地名闻遐迩,出了名直肠直肚兼脾气坏,办公室挂着一幅“献身企业忘自我,横行天下女豪杰”大字,甚至豪言“我从不认错,我永远是对的”。 然而董明珠在行内却赢得口碑,皆因她相当重视员工福利和公司利益。正因如此,她招惹过不少“对头人”。一旦格力电器大股东易主,这位“惹火尤物”的去留实属未知数。 撰文:韦宁 全球最大冷气机品牌格力上周证实,大股东珠海国资委计划把大部分持股以“公开征集”形式转让,可能导致格力的控股权易手。 格力电器是北上的外资基金爱股。现时珠海国资委旗下的格力集团,持有约18.22%股权,是最大单一股东。今次将拨出一成半格力电器股权,以公开征集形式转让,估计总代价约426亿人民币,但并非一定价高者得,而是要进行“选婿定亲”。完成交易后,格力集团将只持有3.22%格力电器股权,并保留提名董事资格。 由于格力集团以停牌前30日的平均价转让,格力电器上周复牌后即大幅抽升至涨停。格力电器有几劲,从股价表现可见一斑。 5年前,格力电器每股还不过15元人民币,如今已飙升至超过55元人仔,升幅超过两倍半,远远跑赢同期深证指数约三成半的累积升幅。 ▲格力近年大力投资发展机械人。 今次珠海国资委甘愿割爱,一方面象征内地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进入新阶段。 1996年上市的格力电器,原本由国资委持有六成股权。至2005年,格力进行股改,国资委将部分股权转让给员工、经销商及投资机构。 销售员打拼变董事长 当时由经销商组成的“河北京海担保”,成为格力电器的第二大股东,持股8.91%,仅次于珠海国资委的格力集团。 2012年,格力电器出现一次权力变动。珠海国资委委任董明珠出任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双董事长。 1954年出生的董明珠只得职业学院学历,30岁丧夫独力抚养儿子。 36岁时她加入格力做销售员,2007年接任总裁后,带领格力电器开疆辟土。她本身是格力电器第十大股东,但持股只有0.74%,被视为与经销商“河北京海担保”联成一线。 2012年,大股东格力集团总裁朱江洪卸任。当年5月的股东大会前,珠海国资委重新布局,由董明珠出任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双董事长,而珠海国资委原副主任周少强则接替朱江洪担任格力集团总裁。 不过,这次交替背后其实是一场肥皂剧式的暗斗。当时有基金投资者明确表示,如果朱江洪为首的经营团队被撤换,他们就不再持有格力股票。结果,现场的投资者选择把周少强踢出局,押注以董明珠为首的核心团队。其后周少强被踢爆在豪华会所公款消费12瓶红酒,连领导职务也被免去。 董明珠大权在握后,随即定下格力电器每年营收2000亿元的目标,豪言5年内打造多一个格力。翌年她与小米(1810)创办人雷军爆出“十亿赌局”。事源雷军豪言5年内小米收入会超越格力,辣㷫董明珠,因而摆下惊天赌局。 早前董明珠宣布格力电器的销售已“达标”,亦赢了与雷军的赌局。不过有市场人士质疑背后可能只是“数字游戏”,因为格力的空调并非全数卖给消费者,而是部分由经销商接货。 与国资委矛盾浮面 事实上,格力电器股价升幅的确惊人。自2015年起,集团的净利润不断攀升,由约310亿人民币,攀升至2017年的513亿。去年首三季的净利润已高达394亿,按年升幅达三成六。 以董事长董明珠为首的经销团队,一直被视为创造格力电器千亿帝国的真正功臣。而董明珠与大股东珠海国资委的矛盾,亦开始浮现。 她曾公开呻道:“格力电器最早是地方的全资企业,当时投资了3000万元,可是现在我们回报已经超过了300亿元。而且我们每年都坚持给股民分红。可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国资委就说这是属于你们经营问题,自己去解决,但遇到一些有利益的问题,他就手伸得很长。” ▲近年在珠海进行大规模投资的郭台铭,旗下富士康被指是其中一个最有可能接手格力的潜在买家。 董明珠公开“抱怨”,凸显了国资委与格力电器经销团队的关系可能颇为紧张。其实格力电器已非首次重组股权,每一次重组都标志国资委的角色愈趋淡化。 今次珠海国资委拟转让一成半股权,若由单一阵营接手,意味着大股东会换人。董明珠现年65岁,已达国企领导的退休之年。今次她会顺势退休,抑或因格力由国企变“民企”而继续掌舵,拭目以待。 惹来多路人马垂涎 自从传出国资委有意减持格力电器后,富士康、阿里巴巴、小米、北京私募基金厚朴等都被传有意洽购。其中阿里巴巴已否认接手。至于近年在珠海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富士康,被指是其中一个最有可能的潜在买家。 富士康和珠海早已结缘。去年底传出富士康将与珠海政府组建合资公司,合共投资六百亿兴建晶片厂。最近,珠海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已把富士康建厂的厂址浮出水面。 富士康与格力电器早有合作前科,包括格力旗下的精密模具等公司,与富士康在订制加工等业务上合作,因此接收格力电器股份并不意外。 ▲小米雷军因打赌输了十亿给董明珠,一旦入股格力,便会调头成为她的老板。 另一个可能,是与董明珠关系密切的第二大股东“河北京海担保”接手,但财力是个关键。有业内人士估计,其中一个可能结果是格力电器的员工激励、“河北京海担保”和富士康各接手5%。

德胜:一家送20万,魁省钱太多吗?

魁省的这一政策,宁愿给每家20万元补贴,也不愿意一年又一年帮助住户抗洪,充分说明水灾对魁北克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相当巨大,不论这个损失最终由谁来支付。因为一年又一年地抗洪、挽救水灾中的房屋所带来的费用,已经远远超过每户20万的补贴。 春季到来,冰雪的融化使得部分地区水位猛涨,加拿大多个地区已经发生洪水。魁省政府推出一项新的政策,鼓励居住在低洼地区的人们搬家。除了每家根据损失提供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补贴之外,还另外提供最高至20万元的鼓励金,只要你愿意把家搬到更高一点的地方。 魁省的这一新政策一出台,立即引起众说纷纭。有的说政府太慷慨,花这么多的纳税人的钱帮助一家买房子?魁北克政府钱太多,人傻吗?也有相反的观点,认为政府太吝啬,这点钱根本不够。一位在拉瓦尔岛的居民,自家房屋的价值是90万,售房的牌子叫价70万,却一直未能卖出去,如今这个售房的牌子已经淹没在水中。的确,如果低洼地区遭遇水灾的局面搬家,损失的不仅仅房屋的价值,更需要加上他们在新的地点生活所需要的费用。而水灾是自然天灾,怎么能够全让政府承担? 其实,20万加元已经是笔相当大数目的钱,但问题不在于20万的补贴金是过高还是过低,而在于这笔钱相对于居民所遭受的财产损失是否足够。魁北克省政府出台这样一个政策,也许是有点过于简单化,但反映出来的是省府的无奈:与其年复一年地赈灾、给这些遭遇水灾的住户提供水灾修复的补贴,不如一次性给你们一笔钱,干脆放弃这一片地区,鼓励居民搬到其他地方去……。 因为人类向地球大气中排放的污染,以前曾经是可以居住的地方,现在变得洪水频发,有的地区2017年刚刚遭遇洪水,刚刚经过抢修。昨天还是宜居的地方,今天成为了不宜居住之地,这就是魁省政府宁愿给每户20万鼓励住户搬家的原因。但是人们不得不担忧,按照这一趋势下去,其他地方是否也会如此,变成水淹而不宜居住的地方?今天依然是适宜居住的地方,是否明天又会成为不宜居住之地? 自然,气候变化给加拿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仅仅限于水灾、洪水,也不仅限于魁北克。 加拿大和世界各地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龙卷风一过,居民的房屋损失一条线;持续的酷热让老人们的健康成本增加,让农作物减产;更不用提每年夏季的飓风,有越来越剧烈,越来越频繁的趋势。 幸好,加拿大没有太多雾霾,雾霾对人民的健康有可能造成很大影响,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医疗健康成本。但是加拿大距离雾霾也不是太遥远,在安省淘汰煤炭之前,安省一年中也曾有平均53日出现雾霾。 魁省的这一政策,宁愿给每家20万元补贴,也不愿意一年又一年帮助住户抗洪,充分说明水灾对魁北克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相当巨大,不论这个损失最终由谁来支付。因为一年又一年地抗洪、挽救水灾中的房屋所带来的费用,已经远远超过每户20万的补贴。 而水灾之所以越来越严重,洪水越来越频发、越来越引人注目,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自然灾害”的问题,而是人类排放的污染所引起的气候变暖所造成,是气候变化的问题,是环境保护的问题。 当有的人还在认为气候变化是“中国人编造出来的骗局”的时候,气候变化已经每年悄悄给社会和世界各地的政府造成很大笔费用。如果现在不注重保护环境,依然在无限制地排放污染,类似的洪水、森林火灾、干旱、飓风、酷热等极端天气现象将会越来越多,给加拿大以及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

杨凡:加拿大央行不加息 加元贬值压力加剧

一年多央行加息炮火轰炸的加拿大房东们,从现在开始再不用担心加拿大央行会加息,至少到今年年底,甚至2020年都不会再有加息的烦恼了。 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周三果然宣布不加息,保持利息水平在1.75%不变。波洛兹表示,加拿大经济增长遭遇阻力,今年加拿大的GDP增长从预计1.7%增速下调到1.2%。在分析师看来,今年年底之前降息一次的概率提升至70%。加拿大央行的议息会议结束后,加元汇率则如同断线的风筝般自由坠落,兑美元跌至半年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加拿大的出口乏力,房地产明显放缓,全加主要的省份安省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都将拖累GDP增长。分析师认为,今年的年化增长虽然可以达到1.2%,但是第一季度的增长则只有0.3%,经济几乎停滞,如果第二季度经济没有提升的话,加拿大央行的降息窗口将会打开。 波洛兹周三的发言,与去年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他自己亲手埋葬了2018年底关于12月的加息计划。如果按照过去加拿大央行中性利率在2.5%至3.5%的水平,以加拿大1.75%的基准利率,如果每次加息25个基点的话,2019年至少要加息三次才可以实现。现在央行却大变脸,加息的预期基本消失。 波洛兹行长已经改口,他表示中性利率是个浮动目标,原则上讲是个不确定的数字,可以上下浮动!大家不觉得这个话很熟悉吗,是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是今年的议息会议上刚刚讲过类似的话吗?鲍威尔去年10月3日发表了引发华尔街地震的言论:美联储距离中性利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同时美联储加息的路径会跨过中性利率的水平。他的话令股市债市都出现大幅波动,连续几年引领美国股市的FAANG梦幻组合两个月就跌掉一个苹果的市值。 特朗普总统随后密集“炮击”美联储,致使美联储放弃加息,美股立即开始飙升,本周美股又一次刷新历史记录。到底是什么改变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加息的看法呢?其实,仔细揣摩就可以发现,现行利率与中性利率有多远不重要,重要的是央行的一切政策都是为了经济,为了股市,为了房地产。 过去的一年里,每逢美国和加拿大央行发布货币利息政策时,资本市场总是大幅波动,无论外汇还是股票市场,总是闹的翻江倒海。摆在加拿大央行的问题在于:保汇率还是保房价?如果加息,有可能房地产市场面临诸多风险;如果不加息,也可能令2015年以来已经大幅贬值的加元更加疲软,这究竟值不值得?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里,到底是保汇率还是房地产,其实是个两难问题。不加息可以让房地产市场喘一口气,去年以来的B20收紧贷款政策,加拿大央行的连续加息,以及贷款压力测试,都让房地产市场很受伤,央行在利息政策上停一停,相信没有房东会反对! 从经济的层面看,加拿大央行停止加息,加元如果因此出现2015年那样的大幅贬值,会让除了房东阶层之外的所有老百姓日子难过。这就是笔者过去文章中所警告的输入型通胀,因为我们的很多蔬菜和水果等食品依赖从美国进口,加元汇率贬值对老百姓生活影响巨大。输入型通胀令百姓生活水平下降,所有商品轮番涨价,生活必需品价格暴涨,普通百姓衣食住行条件无一不在恶化。这些年来,人们只看到房价暴涨,却没有看到股权当道,随着股市上升,房地产恢复元气,富人愈富,而打工的人则朝不保夕。现在看来,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在两难问题面前又要走上老路,选择保房价弃汇率的做法。这样发展下去,富者越富,穷者恒穷。政府冻结最低工资上涨幅度,央行放任通胀上升,停止加息让房价再飞一会儿,让股市再涨一涨,您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还是馊主意?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TFSA投资到底是 馅饼还是陷阱?

自从加拿大政府推出免税TFSA账户以后,给予投资者的福利是显而易见的。但收益高,加拿大税局的税务稽查也日益趋紧。资料显示:自从2009到2017年,加拿大税局已经从TFSA账户中罚款1.14亿加币,刚刚过去的2018年,一些TFSA的投资者集体对加拿大税局诉讼,因为他们的TFSA投资被税局罚款数以百万计,现在还在法庭处理,但是他们必须先支付这笔罚款。 自由党2019年的最新预算案,出台政策扶植房地产的同时,也加强了税务方面的政策,许多人没有注意的是,这份预算案建议对TFSA加拿大免税账户进行修正。其中一点建议是,针对TFSA账户的交易活动情况来定性,到底这是个普通的免税投资账户,还是活跃交易的生意账户,或者将被税务局征收税款。 虽然加拿大税局允许TFSA进行股票交易,但是税局的立场是这种交易应该是被动的,不是投资者主动交易的结果。如果经常性的买卖,特别是日间交易的话,将被视同为交易账户,这种账户将失去免税的性质作为生意而上税。 如果要避免TFSA被罚款的朋友,应该注意一下几个细节,买卖股票证券的频率,持有证券时间长短;持有证券的类别,是否为正常分红股票,还是投机性股票;账户持有人相关的证券知识,账户资金是否为借贷资金。 TFSA的投资,如果仅仅是被动收入的话,投资GIC定期存款比较适合,但是随着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一方面造就房地产的牛市,另外一方面却最大限度的牺牲了存款人的利益。因此,很多人而言都不喜欢GIC这个选择。真正引发税局审计的,一方面是过度频繁交易,另外一方面则是带有杠杆性质的投资,ETF基金就存在相应的问题。 杠杆指数ETF往往会被分为看涨型或看跌型基金。看涨类的ETF基金可能会实现相当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或标准普尔500指数每日回报的2倍或是3倍看跌类的ETF基金可以在每日市场指数下跌的时候盈利两倍或是三倍;这意味着如果方向做反了,它的损失会是市场的双倍甚至三倍。 ETF的这些特征,短期交易并且带有杠杆,如果用在免税账户里,是要被税局所关注的。当然,税局只是关注那些赚钱的。 加拿大税局对于TFSA秋后算账的做法,令许多投资者都很担心,特别是自己在折扣交易上平台上玩股票的朋友,越来越感到不安。众所周知,许多朋友的TFSA交易账户都开在银行或者资管的股票交易平台,那么,这些开户的机构将与TFSA投资者,对于将来所欠的税款,同样承担责任。举例而言,如果一个TFSA账户被税务局认定为交易账户,而不是普通的投资账户的话,税局将指定银行和交易商平台从客户账户中扣除税款。那么,如果所欠的税款金额超过TFSA的资金余额,或者TFSA的投资者在交付税款前就从该机构将资金转移走,或者直接取出现金的话,这家机构就倒霉了,谁开的户谁就要负债支付这个TFSA账号的税务欠款。 Meridian信托的税务专员表示,这个政策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TFSA的客户可以轻易将资金转移或者取出,然后在银行和机构不知情的前提下,逃过税局的罚款,将开户机构暴露在税局的执法权力下。 虽然现在还没有银行和交易商平台被税局要求支付其客户的TFSA欠款的例子,但是,加拿大投资协会的执行理事Jack Rando表示,2019年执行的新预算,显然将银行和机构至于不利的地位。 加拿大税局并没有对TFSA账户的交易行为详细定义,因此每个案例都是case by case, 这样就增大了银行和机构的管理难度。过去银行和机构只是对一些“问题账户”终止客户关系,现在看来,我们将要采取更加有力的监控,针对一些客户的TFSA账户,作好风险防范措施。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加拿大菜籽油出口受阻 菜农们:该不该改种大麻?

自从三月伊始加拿大最大的私人农业食品公司Richardson International被中国吊销油菜籽出口资格后,本周二第2家公司Viterra也遭遇同样的命运,使得整个加拿大油菜籽出口中国的贸易处于受阻的局面。当加拿大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关上大门后,加拿大油菜籽的交易价格最近连续暴跌近10%,加拿大菜农损失惨重。 在即将到来的4月播种期前,菜农们一头雾水,到底是继续种菜出口中国或者其他市场,还是改种大麻获取更多利润?菜农们需要一个明确的回答,因此,加拿大农业协会紧急呼吁政府插手这件事情。 据分析师估计,油菜籽出口中国的贸易额,占全部加拿大出口中国贸易的17%。但是,这件事还不止如此,据悉所有加拿大的农产品出口,包括大麦,亚麻籽等各类商品都将面临中国更严格的检验,加拿大的整个农产品出口都感觉到压力。 Viterra公司的发言人表示,加拿大整个油菜籽行业雇佣着25万人,每年出口到中国500公吨油菜籽,从卡尔加里到温哥华的铁路线上,每天都有火车运输这些油菜籽货物,一旦出口的问题恶化,不仅是农业,整个加拿大的火车运力都将出现一个大窟窿。 油菜籽则是另外一个加中贸易的问题,2015年中国对对加拿大油菜籽的质量提出质疑,后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中国参加G20杭州会议期间,双方就中加油菜籽贸易问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加拿大油菜籽协会的发言人就此困惑表示,我不明白为什么已经达成的协议却这样脆弱,我们本来已经与中国达成谅解备忘录,一直到2020年都不会再纠缠这件事。 加拿大GDP的60%来自贸易,我们对美国出口一直保持顺差,但是对中国的贸易却处于严重的下风,一直是保持逆差。加拿大出口中国的都是自然资源类别产品,例如现在两国争议的菜籽油、牛肉、纸张、矿产品、木材、海鲜、谷物等。反之,再观察一下中国出口到加拿大的产品清单,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家具玩具、橡胶塑料、陶瓷玻璃、纺织服装等。这就是加中贸易的现实。 从过往历史看,加拿大一直是个出口的顺差国家,即使在2008年之前,加币汇率非常坚挺的时期,加拿大仍旧保持着强大的贸易顺差,而且加拿大并未出现贸易赤字。但在2008年之后,加元贬值,加拿大却出现如此巨大的贸易赤字。在2008年之后,加拿大的贸易形势就开始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到现在已经是一团糟的天量贸易赤字。 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经常账目的赤字,往往伴随着资本项目的盈余,也就是这个国家会吸引大量的海外资金,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海外买家。这种情况在加拿大非常明显,特别是体现在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 2015年的创记录的贸易逆差出现后,确实出现大量的海外资金进入加拿大,但是这些资金并没有进入制造业和科技企业来提高加拿大的出口竞争力,反而是疯狂涌入加拿大的房地产,造成加拿大房地产一家独大,百业凋零的局面。 当然,加拿大政府也是看到这个问题,并且试图要解决的。首先是BC省政府对于海外买家征税15%!然后安省紧随其后执行同样的政策。这样一来,房价是硬生生的打压下来了,可是出口赤字方面却越来越严重,现在又面临着比过去更加严峻的贸易环境。 从历史经验看,出口赤字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国内房地产债务堆积如山之际,加拿大刺激经济发展的道路,除了继续选择让加币贬值,别无他路。 虽然说从国家利益和长期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加拿大应该走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的道路,然而我们看到加拿大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每当遇到发展瓶颈时,政府无一例外的选择让加币贬值来刺激经济,这次会例外吗?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电动车一哥特斯拉抢攻中国市场失败 公司决定“降价+网购”

▲特斯拉的Model 3 是公司的重要王牌,然而在华销量未如理想,同样要减价促销。 电动车一哥特斯拉(Tesla)近年大举抢攻中国市场,创办人兼行政总裁马斯克(Elon Musk)希望成为中国电动车一哥。然而事与愿违,去年头三季在华总销量按年劲跌三成七,眼见销量在去年尾仍未有起色,公司决定劈价救亡,部分车款更劲减一半,同时改变销售模式,全面在网上卖车,关闭大部分门市节省成本。 特斯拉一连串救亡行动并不为市场受落,在劈价前买车的车主更集体到特斯拉门市维权,关店亦变相打烂不少人的饭碗,影响公司形象,投资市场更投下不信任票,特斯拉股价一周内大跌超过一成三,远远跑输大市。 今次特斯拉贸然劈价,虽然针对中国市场,但投资界纷纷批评其计划欠缺周详,未见其成,先见其害,酿成公关灾难,有损公司形象。至于今次劈价及变成网购长远能否有助马斯克一圆“中国梦”,则仍要拭目以待。 撰文:韦宁 特斯拉今个月初突然宣布,将旗下在华地区出售的Model 3、Model S、Model X等八款车减价,部分竟然劈价达到一半。今次劈价来得突然,令不少刚买了特斯拉新车的车主顿时成为羊牯,惹起内地大批特斯拉纷丝不满,有人更找上门到门市拉横额维权,控诉“特斯拉随意降价,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另外,亦有内地车主在网上发文怒批特斯拉,直言自己上月下旬买了一辆特斯拉新车Model X,但落地不足一星期,特斯拉就宣布降价17万3千元人民币(约20万5千港元),若连同关税、购置税、银行贷款利息及保险等费用,他实际损失超过20万元人民币。 部分车款劈价一半 面对民愤,特斯拉惟有出招补镬,可惜愈补愈大镬,提供低至半价的优惠,让旧车主购买及升级自动或全自动驾驶仪,但车主觉得新方案难以接受,皆因此优惠变相是要原车主加码畀钱升级,难怪一众车主怒气难消。 ▲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受挫,去年第三季在华销量按年大跌三成七,需要大幅劈价救亡,有部分车款更要减价一半。 特斯拉创办人兼行政总裁马斯克一直想在中国市场争一席位,然而面对中国庞大的竞争,高定价策略固然无效,但减价促销亦未见可以刺激销情。特斯拉在去年已经四度降价,加上今年的两次,累积降幅实际上已经够买多一部特斯拉,连串减价未足以协助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称霸,难怪有分析形容,特斯拉在中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刻”。 翻查全国乘用车市场讯息联席会的最新资料,去年第三季特斯拉在华销量按年急跌三成七,踏入第四季仍然没有起色,单是10月,特斯拉在中国的总销量仅为211辆,按年大跌七成,主力的Model S 仅卖出50辆,表现强差人意。另一主力车款Model X表现较好,但亦仅卖出161辆。然而特斯拉反驳数据不准确,直言从来不公布销量,根本没有提供实际卖了多少的数据。 不过,根据中国海关的资料,去年1月到10月,中国进口了13970辆纯电动车,按年减少7%,在特斯拉销量大跌的10月份,进口数量下跌了六成一,反应要打入中国电动车市场并非易事,特斯拉在竞争中显然未占到任何优势。 不过,马斯克仍然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并加大在中国投资,包括在上海买地建厂,实行在中国境内生产特斯拉的电动车,希望减低生产成本,有助以更低价格出售,准备与其他品牌打一场价格战,争取内地的市场份额。 特斯拉劈价战略同样未得到投资界认可,其股价一周内急挫超过一成三。最近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钟拿斯(Adam Jonas)更直言对特斯拉不太过乐观,认为投资者对特斯拉在中国的赚钱能力期望过高,直言中国当局对进口Model 3暂停通关的事件,虽然问题看似已经解决,但事件凸显了美国汽车或科技公司,在中国从事高价值进口产品或科技领域业务时,须承担额外风险。 关门市大搞网购 ▲国家总理李克强今年一月会见马斯克,马斯克直言十分热爱中国,李克强更笑言可以向马斯克发“中国绿卡”。 钟拿斯亦列举了一系列忧虑,包括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能否取得成功,很倚赖“中国与美国保持建设性贸易关系和经济政策”,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影响特斯拉的发展。此外还要考虑到美国形形色色的监管,例如财政部的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及“无法量化的技术转让风险”。 除了劈价外,特斯拉为了创造更高的利润,提出大幅调整他们的销售策略,将所有销售渠道改以网上订购,不再设有实体门市。据 Tesla的公告称,公司将关闭大部分门市,人流较高的门市则会改为特斯拉信息中心(Tesla information centers)。今次由线下转线上的改变,分析人员相对感到正面,只是担心时间是否早了一点,因为门市可以提供“先试车,后买车”的选项,而大幅改变销售策略顾客未必适应和受落。 有见及此,特斯拉将扩展“退货政策”,让买家可以免费试驾新车7日或1000英里,更指用家可以买车后与朋友进行一个小小的周末公路旅行,再全费退回。特斯拉预计,透过裁减门市及人手,有望将平均车价下降约6%,买家可以较低价格买到Model 3,说穿了都是为价格战铺路。 马斯克Twitter惹祸 特斯拉近期的举动固然惹人注目,其舵手,创办人兼行政总裁马斯克也不遑多让。一向口没遮拦的他最近因为一篇推文再次惹祸。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向法官提出,马斯克发出一则推文的资讯并不准确,违背了他与美国证监早前达成的和解协定,涉嫌藐视法庭。 涉事的推文是于上月19日发出,马斯克称今年“特斯拉将生产约50万辆电动车”,但过4小时后,他又称自己的意思是说“到2019年底,公司的年生产率将达到50万辆的水平,实际年产量估算仍维持在40万辆左右。” 事实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与马斯克去年曾就中止特斯拉私有化一事达成和解,条件是马斯克须辞任公司主席一职,并要缴交罚款2000万美元。另外,马斯克亦同意未来凡涉及关键资讯的推文,在发布前须先获得当局许可。 ▲内地特斯拉月初再次减价,不少刚买了车的车主不满,到门市拉横额抗议。 然而马斯克2月19日所发的推文事先未获批,涉嫌违反和解协定,并藐视法庭。而特斯拉主要股东,投资公司Baillie Gifford对马斯克的作为感到不满,直言特斯拉并非一定要由马斯克担任行政总裁。

这是一份不顾国家前途的预算案:大肆派糖花钱放福利!

加拿大财长莫奈宣布了联邦自由党上台以来的第4份预算案,也可能是最后一份预算案,因为今年将要面临联邦政府的换届选举。看到这份预算案后,众多分析师都惊呆了,这完全是一份不顾国家前途的选举预算案,而且更让人担心的是,完全有可能会成功地让自由党再次连任。 自由党的预算案继续过去的大肆派糖花钱风格并不奇怪,这次的预算案却是真的登峰造极了。在未来的6年里将花费228亿加元,用于127个新项目,这些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政府帮助首次置业者能有个梦想的家,联邦政府将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与首次置业者合资买房的项目。 对于首次置业者,购买新建房屋时,只需要拿出5%的首付,政府将会补贴房价的10%,购买二手房时,同样拿出5%的首付,政府拿出5%的资金,帮助大家买房置业。这笔钱没有利息,一直到房屋拥有者还清房贷时,或者卖出房屋时才需要归还本金。换言之,这是一笔长期的无息贷款。这个项目的核心群体是年轻人的千禧一代,据自由党的内部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大选中年轻人的选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最近由于加拿大兰万灵公司的丑闻,年轻人的选票正在流向更加偏激的NDP自由民主党,为了夺回他们的选票份额,自由党急中生智,才催生了这样一个派糖计划。 要想获得政府的资金,首先必须是首次置业者;其次家庭收入少于12万加币;再有,这些按揭必须是加拿大房屋贷款公司CMHC担保项目下的,一旦违约有政府保险。 按照这些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上来说,银行的压力测试并未取消,年轻人的购买房屋价格基本在50万以下,那么,这项政策更多的利好Condo市场,而不是独立屋。根据这份预算,加拿大联邦政府如果再让自由党掌管的话,政府赤字不仅没有像特鲁多上台前所讲的预算会自动平衡,反而由于无节制无理智的大肆派糖,目前6,800亿加币的联邦债务,在今后几年里会再增加近1000亿加币的债务。 这样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多伦多和温哥华的街头又将排起买楼花长队,大街小巷的抢offer大战又要重新上演了,看看多伦多湖边的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不仅遮挡了湖景,而且疯涨的价格让人喘不过气来。持续的房地产疯涨,造成的去实业化正在严重威胁着加拿大的实体经济。 更加危险的是其溢出效应,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牛市,在2017年4月戛然而止,其中政府行政命令打压,财政部的贷款限制是两把利刃,最后补刀的却是加拿大央行。 这次的联邦预算出炉后,政府对于房地产的政策动向再明显不过。很有可能的是,波洛兹又要行动了,在四月份加拿大可能会迎来一次降息。 这个并不是空穴来风,目前加拿大的国债市场已经涨疯了,国债收益率狂跌,加拿大与美国的10年国债收益率差距,即将达到1990年以来的最大差距。上一次如此大的差距出现在2015年,此后果然如同国债市场所预计的,加拿大央行进行了两次降息,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疯狂的上涨。 这次加拿大联邦预算白送钱给大家买房,所有按揭都是加拿大政府担保,其实就是加拿大房屋贷款公司CMHC,这家公司可以担保买房的房贷,谁来担保他呢?与加拿大CMHC功能类似的房地美和房利美2008年由于按揭担保同时倒闭,当年美国政府不得不调集纳税人的资金,再启动美联储印钞。加拿大毕竟不是美国,没有足够的能力从其他国家融资,让世界为其房地产买单。可是,加拿大联邦预算要走的这条路,却是与美国当年的次贷同出一辙,美国可以走出次贷危机,靠的是其强大的国力,以及强大的国际地位,加拿大也要邯郸学步,今后就只有让本国纳税人买单,可能会逐步走上希腊化的道路。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埃航坠机波音跌倒谷底 庞巴迪C系“有新机”?

面临全球20多个国家停飞美国的波音737 Max 8,加拿大政府今天终于不再坚持,宣布停飞所有加拿大航空公司的40架波音737 Max机型。加拿大交通运输部长Marc Garneau终于一反过往几天的态度,紧急宣布,因此在咨询了航空专业人士后停飞波音这款飞机,并且不允许波音同类飞机进入和飞出,原因是加拿大人需要航空飞行安全,。 这项禁令不仅包括Max 8机型,还有其改善机型Max 9,加拿大航空拥有24架波音Max 8,加拿大希捷航空拥有13架,多伦多的小型航空公司Sunwing Airlines拥有4架。加拿大航空公司表示,该公司每天使用波音737 Max 8的乘客高达9,000到12,000人,为了遵守加拿大交通部的禁令,许多加拿大航空乘客将会受到影响和旅行延迟,需要重新订票和安排机型。 谈到这次波音737 Max系列的问题,主要就是钱字在作怪,飞机为了省钱和省油,并且同时扩大飞行距离,就在飞机设计上提升托力。但是,飞机起飞时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迎角,当这个角度超过4-12度时,Auto pilot电脑AI系统就会介入,将其角度调低以保障安全飞行。可是飞行员看到飞机突然头向下坠,就人为手动调高角度,因此在飞机起飞的关键时刻,由于人机大战抢夺控制权,导致失重坠落。 说到波音公司,其实庞巴迪的C系列直接竞争对手之一。 2004年庞巴迪在可行性报告中认为,C系列项目耗资21亿加元,于是在2005年仓促上马,可是随后的事实证明,C系列成为庞巴迪的噩梦,工程耗资巨大一再延期,不能交付,使得许多订单泡汤,到了2015年整个庞巴迪公司都面临运作不下去的危险。 为了维持庞巴迪的运作,魁北克政府紧急向庞巴迪注资10亿加元,条件是维持企业保护就业岗位。自由党能够在魁北克获得大胜而上台,也是明确表示支持庞巴迪,同样会向庞巴迪注资10亿加元。真正当选后,联邦政府迫于压力一直拖延这笔钱,一直到2016年2月才向庞巴迪注资3.72亿加元,希望这笔资金可以帮助庞巴迪度过难关。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庞巴迪C系列耗费多少加拿大纳税人的钱。 其实,保守党联邦政府在2008年也曾经向庞巴迪注资3.5亿,当初这笔钱同样是为了倒霉的C系列,并且这笔贷款的收回全靠庞巴迪卖出飞机后偿还,后来不仅没有见到一分钱归还国库,反而又从国库搬出来3.73亿加元,庞巴迪真是个无底洞啊。 如果说庞巴迪C系列耗资这么多是场噩梦的话,真正的噩梦还在后面。特朗普总统上台后,针对加拿大制造业巨擘庞巴迪征收300%的税后,使得庞巴迪出口美国的C系列飞机价格无端翻了三倍,这对庞巴迪而言,无疑是彻底关上对美出口的大门。 这个结果连始作俑者波音公司都没有想到,波音公司认为,加拿大的庞巴迪获得政府巨额补助,其C系列飞机的造价为为3,320万美元,可是庞巴迪竟然以每架1960万美元的低于成本的跳楼价,不择手段的向美国delta航空公司出售75架C系列飞机。波音公司于是游说美国政府,希望针对庞巴迪征收80%的税赋,熟料美国政府最后的决定竟然是300%,这个决定一旦落实,加拿大庞巴迪将陷入绝境,最后被逼无奈投入空客的怀抱。 空客“零首付”接手庞巴迪C系列客机项目50.01%的多数股权,完全是“空手套白狼”,股权结构变更后庞巴迪将占股31%,魁北克政府投资署将占股19%。空客作为交换的优惠条件,将在美国亚拉巴马州莫比尔市的空客总装厂增设一条C系列生产线,通过本地生产组装的方式回避波音对商务部提出的倾销指控,因此,也就绕过了特朗普总统的300%惩罚性关税。 无论从飞机的质量和安全性上讲,加拿大庞巴迪C系列都占据优势,今天波音737 Max 8的问题出现,是否会给加拿大航空和飞机制造一个转机呢?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专栏:注册退休储蓄计划RRSP怎么买?

又是报税季,公司的RRSP 怎么办?一些企业效益不错,所以在员工购买企业的团体RRSP时,同时给员工match一部分资金,这样,员工在企业购买的RRSP不仅有投资收益,还有企业白送的花红。 一般而言,公司的RRSP都是团体RRSP。政府工作一般都是由企业提供的退休计划,基本上称为Defined Benefit(DB)计划,这种计划的好处是所有投资风险都由公司承担,员工只要按时月供就行,到了退休年龄,公司会按照工龄逐年发放退休金。 以加拿大在职工作人员约为1,760万人为例,享有DB计划的只有450万人,这其中大部分是公共服务企业,可见只有政府工最安稳,挣不到大钱,却也衣食无忧,连退休金政府都包。 相反,大部分在职人员根本就没有DB计划。这些员工所在的公司有些根本就不提供公司退休金计划,稍好些的企业,也只为员工提供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DC),员工每月供款的同时,虽然公司也会match一部分,但是投资风险全部由员工自己承担,管理得好,以后的退休金就多,管理不善,以后退休金就少。这些朋友虽然得到公司白送的一部分资金,但是他们的担子更重,因为所有投资都由自己管理。 最糟糕的就是企业提供团体RRSP,但是公司并不match钱给你,投资这种GroupRRSP就得不偿失,因为公司并未提供任何额外福利。反而是自己在金融机构买RRSP,可以有更多的投资选择,可以有专业投资顾问帮忙筹谋划策。 现在问题到底是在公司买,还是自己买RRSP呢?其实各有利弊,关键看个人偏好。只要公司给钱,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公司的RRSP,那么这里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就拿大家都羡慕得不得了的Defined Benefit(DB)计划来说吧,其实,许多公司的退休金都存偿付准备金赤字(Solvency liabilities),这与股票市场起伏无关,仅仅是因为用来计算准备金的利率在下降,中央银行的低利率是造成偿债准备金缺口扩大的罪魁祸首。 由于利率的变化,使得偿付准备金(solvency liabilities)在短期内可能会出现相当戏剧性的变化,进而会导致偿付缺口,利率越低,这种亏空就越大。 其实,不仅是个人没有未雨绸缪的打算,许多大公司同样如此,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股票市场持续上涨时,退休金计划有大量盈余,公司在那时不但没有巩固盈余,而是采取了contributions holidays,纷纷停止向养老金计划供款。另外,由于债券收益率是决定退休基金的折现率,而当时的债券收益率较高,进一步压低了退休金的偿付准备金solvency liabilities。现在看来当时应该做的事,应该是继续供款,保持盈余而不是将其花掉。 对于大多数的DB固定退休金计划来说,企业一般会对亏空坐视不理。原因很简单,当市场下跌的时候,造成养老金的亏空,但随着市场的最终恢复,和利率的提高,偿付准备金的精算要求会下降,缺口会自然愈合。企业如果在这期间按要求补充资金,事后会发现许多用以填补亏空的资金都属多余,在公司的管理者看来,这笔资金如果用在公司发展中可能会变成更多的股东盈余。 关于企业的DB计划,其实质是退休人员对现行在职人员的一种清算,增加目前在职员工的负担补贴现有退休人员的福利。一旦企业不能继续增加新员工,换言之,退休人员等于或者超过工作人员的话,所谓的固定退休金就成问题。当年的北方电讯,曾经占加拿大股票市场市值三分之一的巨无霸公司,后来由于公司股价暴跌最后破产,当年许多北电的员工退休金都成为问题。去年的加拿大Sears破产后,大批员工的公司退休金成为问题,这样看来,还不如老老实实购买自己的RRSP,自己的退休金,自己做主。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新年刚到 多伦多房价就要“涨”声响起来?

习惯了和风细雨的多伦多房地产市场,经历过去一年的疾风暴雨般的变化,从两级政府的行政打压,到央行连续加息的政策,房地产市场不停地颤栗,许多人被近期楼市的新闻搞得一惊一乍、莫衷一是之后,农历新年刚开始,我们终于盼来了好消息。 本周美国最大的流媒体公司耐飞表示,将在多伦多建立大约16万尺的电影生产基地,每年为当地带来1,850个就业岗位,这对于多伦多市中心Downtown和Waterfront区域的Condo和地产来说,这是个极大的利好消息。其实,对于安省房地产同样也是好消息,多伦多Pinewood影视的总裁表示,一旦耐飞在多伦多落地,相关行业的工作以及带动的消费,将会刺激安省经济发展。 当然,好运也不是凭空来临的,多伦多市长庄德利多次去美国洛杉矶影视城游说,刚刚在上个月庄德利从美国返回后,耐飞要来多伦多的消息就在坊间传开了。本周终于落实,让很多在多伦多市中心买房的朋友喜笑颜开。 好事成双,今天加拿大驻美国大使David MacNaughton很有信心地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下周,或者以后的几周内将会宣布取消针对加拿大的钢铁税。 加拿大目前正在与美国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莱特维持敲定具体细节,因此驻美大使不愿透露更详细的内容,但他在华盛顿的美加商会上乐观地表示,我还不能向大家谈论具体细节,但是我们将会很快解决钢铁税的问题。 安省省长福特对此表示非常欢迎,他认为钢铁税不仅让加拿大人受损,美国消费者同样也付出代价,坦率地说,他认为钢铁税对美国伤害则更大。 钢铁和铝产品关税本来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初作为NAFTAT谈判的筹码,正如美国商务部长罗斯所言,如果加拿大早按照美国的要求签署协议,钢铁税马上就会被取消。可是,随着谈判一拖再拖,直到最后一刻午夜前才签下,钢铁税的问题就从谈判筹码,变成一个真实的关税了,如果要取消或者某种形式的豁免,就要再进行新的谈判!因此一直拖到现在还未解决。 只要钢铁税存在,加拿大报复措施就不会取消,我们也都知道这些针对美国的报复措施,真正惩罚的人是谁?从果汁到威士忌,从卫生纸到巧克力,都是让加拿大的消费者来买单。 福特省长也向联邦政府呼吁,单方面取消对美国钢铁税的报复措施,向美国表示友好姿态,以促进特朗普总统在近期内采取行动取消针对加拿大的钢铁税!不过,目前福特的这一请求被总理特鲁多否决,认为取消报复措施将对美国失去制衡,不利于美加钢铁税的谈判。加拿大关于钢铁税的报复政策,不仅让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日用品涨价,从美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同样会涨价,最直接的受到冲击的就是公寓期房买家。专门生产高层建筑使用钢铁材料的公司联盟早就发出警告:Condo市场火热供不应求,这种情况本来就使得钢铁建材价格上涨38%,如果加拿大对进口美国钢材实施哪怕10%的税收,肯定会让Condo建筑商的成本增高,相继转嫁给Condo买家。 安省的制造业和汽车行业都对钢铁税很敏感,如果钢铁税可以取消,悬在安省经济上空的阴霾就会被一扫而光,安省经济在新的一年里将会大展拳脚。 同理,钢铁税如果可以取消,买家的压力自然会小,成本得到控制。现在多伦多Condo租金不断上涨,许多房地产投资者的收益也会提高。 多伦多在北美众多城市中一枝独秀,表面上看来,是因为这座城市以两位数上升的楼价,为媒体头条津津乐道不停地报道。但是,很多人没有看到的是多伦多的硬实力,多伦多在创新、智慧、创意方面,以及基于这些软实力基础上的种种科技与商业前景都非常光明。经济好了,就业机会多了,多伦多的房价还能不涨吗?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股神巴菲特抄底加国能源公司

股神巴菲特近日出手,购买加拿大著名石油油砂公司Suncor 的1,100万股股票。在2016年清空加拿大拂袖而去的股神,为什么又开始眷顾加拿大了呢?这次购买的不再是房地产和信贷公司,反而是近年来所有加拿大投资者都弃之如敝履的能源公司。 其实,现在的很多投资者,特别是新一代的投资者对加拿大的石油和资源企业如此看不上,而对于高科技公司却如此青睐,这在十几年前,对于老移民和那个时候的投资者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大家在2012到2017年间,拼命追捧的是亚马逊脸书之类的,但是加拿大十几年前,每个人都会对一揽子石油能源股票而痴狂。可见投资市场有很多机会,只是以不同的面孔出现而已。 市场经常捉弄人,如果在2002年你跟任何人谈科技股,对方几乎听到纳斯达克就会发抖,而一谈到能源股时则喜笑颜开,石油越采越少,刚性需求吗?谁能不开车,哪个行业离得开交通运输,而且这些公司还有分红。 无奈,2011年后大宗商品周期过景,石油价格不断走低,加拿大的能源股也一蹶不振,投资者几乎没有人喜欢能源板块。就连股神巴菲特也把持有的Suncor 公司股票在2016年底清空而去。不过,让人惊讶的是,如果我们以apple to apple 的角度来比较,而不是与美国股市比较的话,Suncor 公司股票比起加拿大TSX大盘指数并不是很差劲,特别是在2018年的夏天还有一波上冲行情,可惜在9月份被特朗普喊油成冰后,股价也掉头跌下去。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本周宣布已经开始买进加拿大能源公司Suncor 公司的股票,到底Suncor 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又一次进入到巴菲特他老人家的法眼呢?在加拿大主要的石油能源公司里,Suncor的股票回购力度是相当大的。 笔者在过去文章中多次提到,美股和几年的上涨的背后,除了基本面强劲以外,最大推手即将是股票回购。高盛就预计2019年美股上市公司回购规模将约为1万亿美元,这将支持标普500达到目标价2850。确实,如果要找出一个继续留在股市的理由的话,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以及提高分红水平的做法,则具备让人无法拒绝的诱惑。股票回购就像量化宽松一样会支持股市,美联储大量回购债券支持债市和房市,上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则是支持股价。 巴菲特再次投资加拿大的能源板块,看中Suncor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回购力度。除此以外,我们还要谈谈左侧交易的问题。一些投资者在股市上买来买去,无论高抛低吸还是追涨杀跌,许多交易者往往不是被套就是踏空,归结起来就是到底信奉的是左侧还是右侧交易策略。 左侧交易就是逆势交易,即逆市场追随者的思路而提前进行反势的预判,并采取相应的买入操作策略。右侧交易则是在市场趋势明确之后,例如出现明显上涨后再行动,顺势而为抓住一波上涨然后在顶部之前以更高的价格卖出获利。当然,这件事情知易行难。看似接近底部的时候,可能还会继续下跌,然后将投资者套住。许多人也会难免困惑,到底哪里是底部?在市场上涨趋势确立后,投资者往往会害怕,股市涨了这么多了,是不是已经到顶了呢?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果想要精准的进出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普通投资者左侧交易思维长期获利要比右侧交易的概率大很多。 去年整个市场各类别的资产都表现不佳,特别是油价暴跌,几乎是所有资产中表现最差的。那么今年油价已经明显反弹,但是能用公司的股票却没有完全将利好反映出来。 在巴菲特出手时,普通投资者与其在右侧交易的美股上追涨杀跌,不如老老事实的配置些左侧交易资产,这年头打工不如当股东,正确选择投资方向,自己的财务自己做主。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房价暴跌,贷款压力测试会取消吗?

在刚过去的1月份,温哥华房屋销量较2018年1月份暴跌39%,这是自2009年1月以来最惨的,别忘了,当时可是金融海啸的最黑暗时期。 温哥华地产局主席Phil Moore无奈地表示,今天温哥华地产市场的情况并不是基本面的问题,而是联邦压力测试政策一手造成的。霎那间,“压力测试政策”成为众矢之的,无论地产从业人员、银行分析师、建筑商集团,都开始向这个政策发难。 加拿大满地可银行高级分析师Robert Kavcic警告,联邦政府的压力测试政策,正在威胁温哥华房地产市场情绪转向负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整个温哥华房市将发生持续的低迷情况。这位分析师表示,现在的温哥华房市虽然走低,但是很多潜在的买家还抱有捡便宜抄底的希望,但是联邦压力测试继续下去,市场情绪一旦从害怕丢失抄底机会,变成害怕接到落下的飞刀,那么温哥华房市的低迷就不是短期现象了,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全面的下挫。 多伦多地产局今天也同时大声疾呼,希望联邦政府需要重新考虑按揭压力测试政策。 地产局的主席Garry表示,我们预计今年的房屋销量和价格都将出现好转。但地产局的分析师也认为,虽然很多买家在2018年下半年返回市场,联邦政府的压力测试政策却将这些买家挡在门外。 根据地产局自己的数据模型,现在联邦政府的压力测试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平均就每个潜在买家而言,联邦的压力测试较地产局的压力测试模型,要求买家每个月多出700块钱的按揭付款。因此,联邦政策制定者需要重新审视,并且要考虑到如此严厉的压力测试,对于房地产市场和加拿大经济的影响。 特别是在美国和加拿大这两年连续加息后,美联储已经明显表现出鸽派气息,今后的加息概率大幅下降,这个时候依旧按照过去的情形,在现行利率下再加上200个基点的压力测试,显然是将障碍标准设置过高。 针对来自各界的反对意见,加拿大银行监管机构OSFI的发言人卡洛琳则反驳道:压力测试目的是保护消费者,保护金融体系,在将来利息上升时抵御各种潜在风险。从历史的平均水平看,目前的利息水平仍旧处于较低位置,加拿大民间债务水平则是历史高位,因此保持压力测试,保持一定的安全空间是审慎的做法。 而根据加拿大建筑商协会的内部消息,加拿大联邦财长莫奈正在着手研究,将加拿大按揭展期从目前的25年延长到30年,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是加拿大政府房地产政策的重大转变,从过去两年的暴风骤雨的严厉打压,变成和风细雨的政策扶植。政府并不用花一分钱,但是对地产市场确实是个利好。 今年的财政预算日期还没有确定,分析师认为很有可能是3月18日,届时将会揭开谜底。加拿大的房屋按揭一般都是25年,30年按揭并不是没有,而是不会被CMHC的保险所接受,因此绝大部分购房者的都是25年。 延长房屋按揭贷款的展期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大家想一下,展期越长,按揭每个月的支付额度就会越小,如果能把按揭贷款从25年延长到30年的话,每个月可以少支付10%的月供。 这样一来被压力测试挡在门外的一部分买房者,就有机会获得贷款买到自己喜欢的梦想住宅了。当然,这也是有一定代价的,因为随着按揭展期的延长,还清房屋贷款总体支付的利息增加了,而且相当一段时间里,自己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债务,建立Home euqity的时间也延长了。 不难看出,这个政策是个双刃剑,短期内让更多买家可以买到房子,但是长期看来,加拿大的债务水平仍旧会上升,还债的时间延长,储蓄的能力也同时下降。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进军日本30年 全球最大快餐店Subway兵败如山倒

▲在日本,有Subway特许经营商近日接获法院通知,须为旗下20间Subway加盟店展开清盘程序,破产收场。 全球最大快餐店,坐拥超过三万五千间连锁店铺的“潜水艇三文治”Subway近年风光不再。随着业绩滑落连年亏损,店铺更是一间接着一间关门大吉。单是美国,去年便关掉五百家分店,两年已有逾千分店关张。 至于另一个主力市场日本,情况同样不堪入目,短短四年多内分店已大减超过一半。雪上加霜的是,早前有Subway特许经营公司接获法院通知,须为旗下20间Subway加盟店展开清盘程序,破产收场。 进军日本近30年的Subway兵败如山倒,一方面是经营不善,未能追上时代步伐。另一方面则是竞争对手甚至便利店纷纷抢攻健康快餐,不断削弱Subway的最大卖点和优势。 撰文:韦宁 1991年,日本大型餐饮企业三得利(Suntory)买入Subway的特许经营权,原本打算大展拳脚,但业务一直不算突出。踏入2000年虽然一度靠引入“健康食品选项”,迎合日本新一代对营养餐单的追求而略有起色,可惜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又再堕入深渊。 ▲日本Subway短短四年多内分店已大减超过一半,掀起倒闭潮。 三得利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始终一无所成,2016年开始撤退,将特许经营权退回给Subway的总公司。自始日本Subway便加快裁减分店数目,最新削减至227间。 雪上加霜的是,早前有Subway特许经营公司接获法院通知,须为旗下20间Subway加盟店展开清盘程序,意味日本店铺数目将会进一步减少。 现时Subway的日本门市,主打自由组合面包、蔬菜和酱汁为卖点。根据公司做过的市场调查,约七成顾客帮衬的原因是“蔬菜”,为了健康饮食而光顾Subway。 便利店狂抢生意 因此2010年至2014年期间,公司在日本的分店数量激增一倍,多达480家。狂开新分店下,Subway成为全球最大快餐连锁店,分店超过4万间。连原本一哥麦当劳也瞠乎其后。 然而2014年之后,日本Subway便走下坡,不断关闭分店。据日本业内人士分析,箇中原因是日本原本就不流行以三文治作午餐,走过车站或街头不难发现,日本人偏爱旅行便当和街边小吃。而Subway的产品又未能与时并进;不少店铺装潢更颇为残旧,墙色暗淡,店内狭窄,难以吸引新一代帮衬。 另一方面,Subway的竞争对手近年纷纷抢攻健康快餐,不断削弱公司的最大优势,例如吉野家便推出蔬菜丼。 此外,日本便利店如Lawson等亦不断加强快餐食品款式。除了三文治外,还有饭团、便当等等,售价比Subway低一大截。单是三文治,便利店只售200至300日圆,比Subway便宜近半。 Lawson近年甚至增设沙律,平均销量比年前高出五成。凡此种种,都令Subway不断流失顾客。 由于Subway近年业绩欠佳,已效力45年的行政总裁Suzanne Greco早前要“背锅”辞去CEO一职退休,由首席商务发展主任Trevor Haynes暂代。在她任内,Subway多次爆发丑闻,如食物有死老鼠、面包内添加用来制造橡胶鞋底与瑜伽垫的化学物质、生菜大肠杆菌超标等等。 经营一间Subway究竟有多艰难,可以从其收入看到。根据一项在美国的调查,一间Subway加盟店每年营收仅42.2万美元,即约329万港元,每月平均收入约274000港元。 负评缠身掀倒闭潮 ▲以分店计,Subway超过麦当劳,是全球快餐店“一哥”。 骤眼看似不太差,但扣除灯油火蜡及人工开支,其实只有微利,甚至要蚀住经营。若与麦当劳每年营收比较,更加小巫见大巫。因为“麦记”每店平均年收超过2000万港元,即月均169万港元,足足比Subway多逾五倍。 营收的巨大差距,解释了Subway的特许经营权价值,何以远远落后于麦当劳。调查显示,Subway的特许加盟费仅为1.5万美元,开铺及其他成本介乎10万6千至39万美元。加起来最多也不过是40万美元左右。 相反开一间麦当劳便贵得多,单是加盟费便要4.5万美元,比Subway贵两倍。连装修随时要花费220万美元才可以开铺。 随着业绩转趋疲弱,单是美国市场便连年见红,Subway开始调头缩减分店。最近三年,Subway全球分店数目已削减超过1600间。日本更是重灾区,较高峰期大减逾半。 五十多年历史之中,Subway其实有过不少惊人之举。例如找来声称改吃Subway食品后减磅逾200磅的科格尔做代言人,以标榜其健康食品;2007年又推出《5美元呎长($5 Footlong)》三文治,犹如香港酒楼推出的“一蚊鸡”,成为平价战的先行者。 谁料这两个创举最后成为公司的负累。科格尔因罪入狱,固然令Subway形象大插水;曾引起热论的《$5 Footlong》也愈做愈差。去年9月公司干脆宣告《$5 Footlong》“已死”。可惜一切为时已晚,Subway想大翻身,恐怕并不容易。 创办人 医人变 医肚 在美国和日本讲起Subway,想到的很可能是地下铁;在网上输入Subway搜寻,出现的也多是地下铁的资讯。 Subway不像麦当劳,大家不易联想起已经有超过半世纪历史,由佛烈.迪卢卡(Fred DeLuca)和彼得.巴克 (Peter Buck)一起创立的“潜水艇堡”连锁店。 ▼佛烈.迪卢卡(Fred DeLuca)自小发梦做医生,日后却成为一家全球大型快餐连锁店的揸弗人,由医人变成“医肚”。    1965年,年仅17岁的迪卢卡向家族朋友巴克借了1000美元,成立一间三文治铺。当时他原本只是想为读大学筹一点学费和生活费,谁料开张当日,其门如市。    在电台卖广告时,他们决定采用“彼得潜艇堡”(Pete's Submarines)作为店铺名称。在发现名称近似另一家餐厅后,他们决定改名“Pete's Subway”,之后再简称“Subway”,一直沿用至今。    这是一个适逢其会的创业故事,两个Subway创办人与快餐事业本就风马牛不相及。当时巴克已是拥有博士衔的科学家,迪卢卡仅是一位发梦做医生的年轻人,岂料成就一家日后的全球大型快餐连锁店,由医人变成“医肚”。

中美贸战卑诗得益 Interfor输华木材升

卑诗省木材公司Interfor Corp.(TSX: IFP)日前公布第四季业绩,该公司称,由于中国向美国的进口木材征收关税,令该公司增加了输往中国的木材数量。 据Interfor销售部副总裁班德(Barton Bender)周五在有关盈利报告的电话会议中表示,来自中国的订单明显上升,在中美两国互征关税的情况下,加拿大木材业是得益者。 中国在去年开始向美国部分产品,征收最高25%的报复性关税,中美两国目前正进行艰难的贸易谈判。 班德指,虽然将木材运往太平洋彼岸的中国,运输成本要比运往美国高约50%,但依然无阻Interfor对中国的出口量增长。 忧美房地产致价格大跌 由于出口到美国的软木材须缴付关税,加上卑诗省的木料供应出现问题,Interfor及其他一些加国林木业公司,近年纷纷投资在美国的木材生产业。 Interfor行政总裁戴维斯(Duncan Davies)在电话会议中表示,销售收益下降,以及木料成本在下半年急升,公司决定在第四季缩减卑诗省的营运规模。 木材价格去年的波动非常大,在去年夏季价格曾升至破纪录高价,但价格在第四季却大幅滑落,部分原因是市场忧虑美国房地产业的前景。 Interfor在2018年的盈利达到1.12亿元,或每股1.60元,远高于前一年的9,700万元。不过,该公司在第四季却录得亏损1,320万元,或每股19仙。 经调整后,Interfor在第四季的每股亏损为29仙,亏损远高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每股亏损20仙。 Interfor的股价在周五下跌84仙至16.67元,跌幅为4.8%。

独立屋20年前”一分为三“ 20年后却违反了规划条例?

有城市规划师认为,多伦多为独立住宅区制定的“黄带”规划,是实现市长庄德利可负担住房目标的障碍 作者Bob Aaron(多伦多房地产律师) 多伦多一幢单户独立屋在20年前未经许可即“一分为三”,改建成一幢多户式房屋,并出租给不同租客。该幢大屋在2015年转手,新业主要求消防局检查物业是否符合消防条例。消防局完成检查后,依例通知市政府土地用途规划部门,指出有关物业曾经非法改建,因此违反土地用途规划附例(zoning regulations)。 城市规划师加尔布雷思(Sean Galbraith)表示,上述独立屋所在社区处于所谓的“黄带”(yellow belt,独立住宅规划区),只容许兴建单一家庭房屋,因此不能把一幢独立屋改建成多户式房屋。而该栋独立屋在20年前就未取许可分拆成3户。人们入住后,政府部门从未登记过受到投诉。 邻居议员齐声援 2015年,加尔布雷思的客户买下该栋大屋。不过,加尔布雷思指出,新业主买入该幢房屋前,并不知道前业主未经许可改建物业。租客之一是位年长且有残障的单亲妈妈,为了孩子能继续在附近学校上学,她需要继续租住该区域。新业主仍将租金维持在了可负担的价位。 新业主还请消防部门进行了房屋安全检查。由于房子高于消防条例所要求的标准,消防检查过关了。但是消防部门通知市府规划部门,房屋有3套居住单元,而房东正在尝试经历复杂程序令其合法化,因此不必迫迁租客。 去年12月,新业主向当局申请修订土地用途规划,稍做变动,允许房屋保留三拼屋状态,并将停车需求从3个车位减少到一个。他并获得45户邻居和1位市议员写信支持。 听证会结束后,土地用途规划修订委员会表示,同意市府幕僚报告所提出的反对理由,即一幢三户房屋和一幢单户房屋“分别甚大”,导致房屋使用强度不符合附例规定,因此违反当地社区的单户房屋土地用途规划。新业主保留现有三拼屋的申请被拒绝。 距离合规只差一道门 加尔布雷思表示,其客户目前只有两个选择,一,下令其中一户租客迁出,同时增加城市住房危机;他称之为“愚蠢”的第二个选择是,把目前分隔其中两户的可上锁大门拆除,将两个居住单元合并为一个。当大门拆除后,该两户租客就要名义上“共用一个单元”。同时,建筑物就一下子从三拼屋变成了设有第二套间(secondary suite)的独立屋,这是法律允许的用途。 如果新业主正式向市政府申请,更改物业本身的用途规划,基本申请费用是惊人的41,664元,而且不保证申请一定成功 加尔布雷思说:“我不能接受提供3套可负担住房,并且不对任何人产生影响,是非法的。” 他认为,多伦多市应该允许更多多户式房屋,而不是限制此类物业的存在,否则市长庄德利(John Tory)许下的增加4万个可负担住宅单位承诺,更难实现。 他呼吁赞同市府修例的市民,向自己选区的市议员,反映对本市房屋短缺的关注,并要求市府改变目前的土地用途规划政策。

第一电力支付一亿分手费,谁来承担呢?

集聚了多年的怨恨,并没有因为前自由党政府推出的公平电力计划所平息,新任保守党政府上台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电老虎开火。 第一电力Hydro One的600万之男总裁被拉下马,过去公司的项目当然也被取消。虽然分手总是难免的,但是分手费也是不菲的。这不是,今天第一电力公司就因为在自由党政府下的收购项目搁浅,如果在今年3月前不关闭,就不得不向美国华盛顿州的Avista电力公司支付1.03亿美元的分手费。 这并不是一笔小钱,按照目前的汇率折算成加币,够让人心痛的,几乎是Hydro One公司去年一个季度的盈利收入都打了水漂。面对支付如此巨额代价的分手费,放弃了到到保罗多布森表示,我们公司将集中精力在本土,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股东提供更多价值。 第一电力公司至今没有总裁,原因还是工资问题,总裁候选人坚持要最低拿到400万年薪,而安省政府则坚持最多只给150万年薪,因此职位一直空缺。 第一电力本来是政府拥有的公用事业公司,在私有化上市之后,安省政府仍然拥有47%的股权。美国Avista电力公司所在的华盛顿州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表表出担忧,安省政府可以用不超过51%的股权,行使权力改变董事会,控制这家公司,显然是非理性的而且是无视市场规律的。 当然,安省百姓对于保守党政府的这些做法还是绝对支持的,踢走了这些吸血鬼的管理层,换上新的管理层,还要降低电费12%,谁会不开心呢? 那么,请问现在第一电力支付的巨额分手费,由谁来承担呢?这样一来我们安省百姓的电费是不是又要上涨了呢? 不过,大家不必担心,安省能源部长Greg Rickford出来安抚大家,这一个亿不会加到安省电力用户的身上,而且不仅不会加价,保守党政府还要降低电力费用12%! 不过大家心里很清楚,这笔账总要有人承担,即使不是安省第一电力的用户,也是安省的纳税人最终来承担,毕竟一亿美元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忽略的数字啊! 1987年,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决定以公开上市的方式,出售“英国机场管理局”(英国机场管理局,以下简称“BAA”),开创了全球机场私有化的先河。但是BAA会成为一个垄断集团,其服务已给乘客和航空公司带来了不良后果。这个集团拥有机场后,他们立即提高机场收费项目,这就对航空公司经营和消费者非常不利。美国各个州的自来水厂的私有化令水费的价格平均提升了59%。 由此可见,公共财产私有化,涨价是必然的趋势。除了垄断能力带来的定价权,私有化带来的成本提升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作为私营企业,企业本身的盈利要求,股东分红诉求以及税收变相提升了水厂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企业的融资成本一般比政府发债成本要高一些。美国的私有企业平均的融资成本维持在7.5%-14%,比政府部门的成本高2-3倍。 安省100多年前的电力是私营系统,因电价太高民怨沸腾,才于1906年将其公有化,之后电价下降了超过一半。在之后的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好工作。从私有化到国有化,再到去国有化,这么来回折腾,普通百姓很受伤,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企业,都是生活必须的,这些企业私有化后,给普通人带来不利影响。 因为私有企业为了攫取超额利润,尽可能不投资或少投资,让老设备超期服役,结果使公共产品供给领域事故频发,服务质量下降。 今天看到的1亿美元分手费可能让人觉得很昂贵,可是长远看来,由于公用事业私有化带来的寻租效应,造成贫富差距扩大。这笔账,究竟应该怎么算呢?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丁果:方慧兰去达沃斯论坛的真正目的

作者:丁果 当环球邮报报道美国将正式提出对华为财务长孟晚舟女士的引渡,加拿大杜鲁多政府一定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至少渥太华不至于做“白痴”,被美国耍了。不过,渥太华也不能太高兴,毕竟特朗普已经表达“政治干预”的意图,两国首脑也高调通话谈及引渡事宜,孟晚舟的辩护律师自然以此为理由,要求加拿大新任司法部长,最终能够留住孟晚舟不被引渡。其实,孟晚舟的引渡问题只是一个引子,她把中加外交关系的“脆弱性”暴露出来。一如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沙野在上周的记者招待会上所言,他对加拿大的印象非常好。这种印象来自于中国媒体的报道。事实上中国媒体对加拿大进行了广泛、客观、全面的报道,有时候甚至是美化。 “正因为中国人民把加拿大视为在西方国家中最好的朋友,所以在发生孟晚舟事件后,中国人民在感情上受到很大的伤害。在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为朋友两肋插刀',但现在很多中国人的感觉像是'被朋友背后捅刀'。” 卢沙野大使的讲话,点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文媒体对中加关系有美化的倾向,以至于孟晚舟事件的出现,让事实暴露了出来。但是,着绝不单单是媒体的问题,而是有杜鲁多的问题。我们可以反问一个问题:假设现在是克里田总理、马田总理或者哈珀总理执政,会是怎样的应付方式?历史当然没有假设,但至少克里田政府时的副总理、同属联邦自由党元老的曼里评论是一个答案,那就是加拿大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避免卷入扣押孟晚舟的风波里去。对于曼里的评论,加拿大英文媒体和国际政治学者,皆有正面肯定。 令人疑惑的是,不管中国扣留两名加拿大人是属于加拿大对孟晚舟被拘留的报复,还是跟加拿大一样“依法处理”,如果政府真的要救人,当然要通过有效的渠道。这一点穆朗尼做过,克里田马田做过,哈珀也做过。但很少有政府总理会像杜鲁多一样,在国际上联络盟友进行施压。如此一来,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我虽然不赞成卢大使把加拿大的举动定位成“麦克风外交”或者“拉帮结伙”,因为中国在对美外交中动员非洲国家或者其他不结盟国家表态的案例举举皆是。我想强调的是,如果真的把救人放在第一位,那就不是这种做法。这种做法,显然目标不在救人,而在寻求某种政治效应。那是什么呢?难道是拉抬10月联邦大选的支持率? 更有意思的是,加拿大外长方慧兰声称,她下周要去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会,要把中国扣押加拿大公民提出来,跟外长去的还有经济部长等人。把状告到国际经济论坛,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卢大使的回应有点有趣,他说,中国政府愿同加政府共同努力、共同寻找有效的途径来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但是解决问题需要诚意,需要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搞清楚,要抓住问题的症结,分清彼此的责任,是谁的问题谁就要负责解决,而不能说自己的问题一笔勾销,却要对方解决自己的关切。我们希望通过双边渠道冷静地处理有关问题,而不要诉诸“麦克风”外交,这样把问题炒热反而无益于解决问题。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双方的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尽快把这些问题解决掉,使两国关系回到正轨。 谁都知道,这两年的达沃斯论坛,基本是中美两国的“斗法场”,谈的是全球化还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争端。去年达沃斯论坛,习近平的讲话在加拿大引起轰动,杜鲁多都是赞扬多多。今年则变成了中加斗法,因为特朗普和美国高级代表团都不去,英国首相法国总统也不去。所以,我的解读是,表面上方慧兰是去挑战中国,实际上是寻求和解。因为杜鲁多在加拿大舆论的批评下,已经被认为其对华政策严重损害加拿大的国家利益,他想选边站,结果两头不讨好。因此,在中加高层根本难以互访的情况下,杜鲁多想抓住达沃斯论坛跟中国拉上线,因为中方出席达沃斯论坛的是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他素来对加拿大有好感,加拿大外长当然想走一下“后门”。 由此可见,达沃斯论坛后,中加关系会有所缓解,但杜鲁多为了大选,还是要坚持对华强硬立场,说一套做一套。

杨凡:加拿大以房养老现实吗?

每次谈到退休养老,就会引起一大堆话题。从最新的调查数据反馈看来,加拿大人的退休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加拿大65岁以上本该退休的老年人就业人口首次超过年轻人的就业人口。过去几十年里,一直都是中年人为主力军,而15至19岁的就业人口比例为65岁以上就业人口的2.5倍的样子。在1980年代,这个数据更是高达6倍。 BMO满地可银行的分析师Porter表示,这是一个急剧变化,自从2000年以后,老年就业人口就一直增加,没想到发展到今天这般程度。在一个就业岗位相对恒定的社会里,老年就业人口增加就意味着年轻人找工越来越难。 理论上讲,每个加拿大老年人都已经供完房子,现在应该已经过上卖房套现养老的美好退休生活,加上从个人的RRSP,TFSA等免税延税储蓄工具,到政府的CPP和OAS老人金,再加上一些公司的养老金,一个正常的加拿大老人,应该是退休无忧,但为何会出现20%的接近退休人士的退休零储蓄的情况呢? 不过从事实看来,这些年的房地产牛市,使得绝大部分人都放弃了个人储蓄,无论是RRSP还是TFSA等非常有效的储蓄延税工具,人们都弃之如敝履。也难怪,这几年里,在房产投资,买楼花投资,盈利都是几万甚至十几万加币,而TFSA和RRSP储蓄却在股市上起起伏伏,两者之间比较下来,十个人中有九个都会放弃RRSP。 随着加拿大房市史无前例的20年牛市下来,本应在年轻时期储蓄的老人们,所有资产都集中在一个流动性较差的房子里。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属于住在大房子里的低收入“贫困”老年人。 那么,到了退休年龄是否老年人就可以卖房子养老呢?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这样做。根据IPSOS机构在2018年秋天的一项调查,93%的65岁以上老年人都不愿意卖房子,牺牲现在的生活方式来养老。即使想要卖房的老年人,随着利息的上升,房屋价格的下跌,这些人也会推迟卖房子的计划。这样问题就来了,当初把所有资金都压在房子里,现在到了以房养老兑现的时刻了,怎么办呢? 办法是有的,房子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砖头瓦块,即使市场不好,暂时不卖出去,一方面自己可以继续住着享受大房靓屋,一方面还可以把房子作为资产向银行抵押,获得充足的资金。从数据上看,越来越多的老年退休人员采取这种做法。在2017年加拿大6大银行的房屋抵押信用额度大幅飙升,许多老年人都靠着这个提款机生活。 这几年大家提到的都是加拿大人债务深重,可是那些担忧都集中在现有的房屋按揭贷款上。即使已经还清贷款的老年人,已经开始动用房产来退休养老了,但这些从房子中套出的退休金真的那么靠谱吗?答案是这要基于一个前提:加拿大的房地产价格一直涨下去,利息水平不会大幅度提高。以房养老的老年人,由于利息不断累积,如果房价下跌,那么将来拿什么来归还这些欠款呢? 随着过去10年的零利息政策终结,房地产市场的牛市也同时终结,退休老年人微薄的储蓄,根本无法追上维护房子的成本以及老年生活成本。房屋价格的下降,利息水平的上升,两方面的双刃剑,使得这些人群变得异常脆弱。 加拿大FCAC(Financial Consumer Agency of Canada)的官员Goulard 表示,很多老年人从房子里借出钱来花,以为将来卖房时可以轻松换掉这笔债务。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一个风险,如果房地产市场不好,长期集聚的利息和欠款可能会超过房屋的市场价值。 其实,所有银行对借款人都是苛刻的,不要说低于市值,一旦你欠银行的钱达到房子的65%市值,银行就可能会采取行动要求还钱。我们将来可能会看到一代加拿大老人,从房子里拿钱来维持退休生活,最终从拥有自己的房产,变成租银行产权的房子住。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