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14:58:09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创业故事

財經故事:新航「押注」廉航救亡 由賺轉蝕變陣出擊

新航早于2012年成立廉航酷航,希望与新航的传统航线有协同效应,将利润不高的航线拨归廉航营运。 近年内地和中东航空公司相继崛起,加上廉航高速发展,冲击传统航空业生态。香港一哥国泰(0293)早前要裁员六百人“止血”。一向是其主要竞争对手的新加坡航空亦“难兄难弟”,今年首三个月录得一点三八亿坡元净亏损,折合约七点七三亿港元,表现令市场大失所望。 创立七十年的新航,向来是“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前三名常客,原本难以想像公司跟廉航扯上关系然而面对市场饱和;加上廉航公司以平价抢夺市场,为了逆境求存,一向标榜优质服务的新航选择“卸下包袱”,押注旗下廉航酷航(Scoot)及虎航(虎航)等应战,望能杀出新血路。 撰文:韦宁设计:张均贤 去年首季,新航净赚2.247亿坡元,今年同期却转盈为亏,拖累截至今年3月底止一个年度,仅净赚3.6亿坡元,即约20.28亿港元,按年大跌超过五成。期内收益亦按年下跌2.5%,消息令新航股价一度急挫7%。 对于新航业绩大倒退,投资界认为问题跟国泰如出一辙,主要是面对内地和中东新兴航空公司快速发展;加上消费者口味转变,带挈亚洲区廉航急速崛起,令向来标榜优质服务的传统航空公司如新航和国泰等,一时间措手不及。 在大批新兴航公司仍未崛起前,以新加坡为基地的新航坐拥大批中转客。例如旅客由中国出发,经新加坡转飞澳洲各大城市,又或转机往欧美等城市,情况一如以香港为基地的国泰。 随着进驻新加坡和香港作中转站的外国航空公司不断增加;加上内地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愈开愈多,内地旅客开始追求直航享受,不断减少到海外机场转机,导致颇为依赖转机业务的新航和国泰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下跌。 新航押注廉航业务,去年把创立逾十年的虎航收归旗下。 冀廉航相辅相成 单身是中东的航空公司,已经包括阿联酋航空(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卡塔尔航空公司)和阿提哈德航空(Etihad Airways)等,“现在就算旅客要到海外转机,性价比”往往更高,消费者不再局限帮衬新航或国泰这些传统‘名牌’。 不仅如此,廉航兴起对新航业务带来的挑战更为严峻,一千几百元一张机票便可到日本旅游,又或在亚洲穿梭,令新航过去数年一直承受很大减价压力。 为扭转局面,新航管理层选择押注廉航。早于2012年,公司已自行成立一家廉价航空公司酷航,去年更把创立逾十年的虎航收归旗下,又和印度塔塔集团合资成立Vistara,以及在泰国成立合资企业酷鸟航空飞鸟酷航,持续拓展廉航业务。 而为反击其他廉航,新航不惜工本扩大旗下廉航机队,由35架增加至40架,增幅达一成半。相比同期新航传统机队,承载量仅上升0.4%。扩大廉航机队最大的好处,是新航可借此开​​办或复办一些利润较低的航线。 另一方面,廉航跟新航的传统航线亦有协同效应,例如可吸引乘客选择“一条龙”转乘服务。新航于2012年以利润不高为由,暂停来往新加坡及希腊雅典的航线,旗下廉航酷航宣布即将复办。市场预期,为增加利润,新航会陆续将更多利润不高的航线,拨归旗下廉航营运,以提高营运效率及节省成本。 削减成本大势所趋 ...

財經故事:JIMMY CHOO 為何要賣盤?

  马来亚鞋匠双手打造戴妃至爱 5月初,国际名牌市场突然热闹起来,较为瞩目为法国名牌路易威登(LVMH),宣布斥资约千亿港元收购时装名牌Christian Dior(CD)余下尚未持有的25.9%股权。至于主打女装鞋的时尚品牌Jimmy Choo,其大股东JAB Holdings亦有意将持有股份放盘,估计涉及资金逾五十亿港元。今天国际知名的Jimmy Choo,是旅居英国伦敦的马来西亚华人设计师周仰杰于二十一年前创立,初期主打手制精品鞋,连已故戴安娜王妃也是捧场客,但后来被德国公司JAB收购,才在世界各地开店,并于一四年上市。 今次JAB拟将Jimmy Choo卖盘,相信不是看淡其前景,而是集团近年已转型做餐饮业,趁现今名牌有价,于是想高价套现,将资金作其他收购。 撰文:韦宁  设计:张均贤 今次卖盘的消息在5月初传出,Jimmy Choo透过声明表示,这个部署可以为股东争取最大的利益,并且已经取得JAB这大股东的支持。 与其他著名品牌不同,Jimmy Choo Ltd的“年资”其实甚浅,只有21年,其创办人,著名设计师周仰杰 (Jimmy Choo)今年也只是56岁,他2008年已将公司卖给总部设于卢森堡的JAB控股,他也与这间公司再无关系。 大股东建餐饮王国 至2014年,JAB安排Jimmy Choo(CHOO LN)于伦敦上市时,曾经掀起一阵子的热闹,股价表现却一直没有突破,甚至曾经大幅跌穿招股价直至。 最近一年,Jimmy Choo的股价才重回升轨,直至上周大股东JAB表示有意卖盘,股价更创出上市后新高,每股高见190英镑。 Jimmy Choo卖盘其实有迹可寻。公司大股东JAB Holdings于2008年买入Jimmy Choo,与Bally等鞋履品牌,成为JAB的主要业务之一。不过,JAB于过去数年,花了近3000亿港元,去堆砌其咖啡及饮食王国,包括于两年多前,通过Peet's Coffee&Tea品牌,收购了总部设在美国西岸三藩市湾区的强大叶茶;一年后Peet's Coffee&Tea再次出击,于一个月内,先后买入以波特兰为基地的俄勒冈州Stumptown 咖啡,以及大本营设在东岸芝加哥的智力咖啡和茶。 并购行动于2016年继续。去年3月,JAB联同其他投资者,动用约108亿港元,吞并Keurggne山; 2个月后,JAB旗下的JAB举牌,以约105亿港元收购美国都甩连锁店Krispy Kreme。今年4月,JAB与美国面包商Panera Bread达成收购协议,作价为581亿港元。经过了大量并购活动,JAB的核心业务,自然地集中在咖啡及饮食业务,主打女装鞋及时尚服饰的Jimmy Choo逐渐失宠,最后被出售是可以预期的。 拓男装成效存疑 随着股价飙升,Jimmy...

比特幣Bitcoin「瘋」炒停不了 日本澳洲視為貨幣

随着市场出现新需求,愈来愈多投机者押重注,刺激虚拟货币比特币升势停不了。今年比特币的价值已被炒高超过一倍,由年初约一千一百四十美元,飙升至历史高位二千七百多美元。七年前市值一百美元的比特币,今天市值已爆涨至八千九百六十万美元,折合近七亿港元! 比特币新一轮升浪,除了早前勒索软件“WannaCry”肆虐全球,黑客指定以比特币勒索赎金外,主要受惠于日本政府正式承认数码货币的经济地位,令比特币被视为银行监管框架下的法定付款方式。有日本电子零售商及日本航空公司相继宣布,接纳比特币为交易货币。一时之间,比特币不再“虚拟”,被愈来愈多人视为货真价实的“电子货币”,引发炒“疯”停不了。 撰文:韦宁 设计:张均贤 今年4月1日是比特币的大日子,因为当日日本金融制度委员会(FSC)起草和拟定的比特币合法化法正式全面实施,数码货币的经济地位获得承认。 日本零售业随即推出比特币流动支付系统,高举免税及等同现金消费的优势,为比特币摇旗呐喊,令比特币等数码货币在日本愈发普及。 其实这条法案早于一年半前已经提出,主要是为了防止洗黑钱等非法活动,在一些不受管制的比特币交易所进行。 FSC指法案通过后,将会要求所有比特币交易所,以及服务供应商向公众提供服务之前,必须先取得金融监管机构批准。 无论如何,这条法案的实施,已为比特币可以作为零售交易货币亮了绿灯。其中日本电子零售商Bic Camera必客家美乐,将会伙拍日本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bitFlyer,合力开拓零售业用的比特币支付系统,付款上限高达10万日元,并且会像现金支付一样,获得相同的回赠。 澳洲将于今年七月把比特币视为货币,并将废除比特币商品与服务税,因而助长比特币近日的炒风。 接受比特币商户急增 这个系统暂时仅在东京试行,未来会视乎情况,逐步拓展至日本其他地方。此外,一套由AirRegi 开发,全日本26万家使用的POS零售系统的餐厅和零售店铺,亦可选择在系统内安装比特币支付系统,并兼容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令中国旅客游日时,也可以使用数码货币找数。 现时全日本虽然只有大约4500家商店接受比特币付款,但若加上这批新血,接受比特币的店铺随时以几何级数地增加。事实上,不仅零售店铺,连日本的廉价航空公司乐桃航空也宣布年底前,将会接受客人以比特币支付机票费用。乐桃行政总裁井上慎一希望,新措施有助吸引更多游客到日本旅游,振兴当地经济。 日本零售业的接纳,显然为比特币注入更大市场价值。过去比特币的功能,只局限在投机或避险方面,但现在已扩大至生活应用层面,刺激需求水涨船高,价格也因此不断被推高。尤其是踏入5月以后,比特币价格的升势更如脱缰野马,上周已逼近2800美元,较上月底已大升一倍左右。 除日本外,澳洲亦将于今年7月把比特币视为货币,并将废除比特币商品与服务税,即在当地的比特币交易不用再被征税,亦助长比特币的炒风。 日本电子零售商 Bic Camera伙同日本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 bitFlyer合力开拓零售业用的比特币支付系统,希望刺激生意额。 市场忧悲剧收场 不过有市场人士担心,比特币如此急升并不寻常。而按过去经验,凡出现这样的疯狂升市,很多时都会“悲剧收场”。上周四比特币便单日大跌两成。英国金融时报指出,现时比特币狂炒有三点最令人忧虑。 首先是过度投资;其次是市场已陷入疯狂状态;这两点都指向比特币市场的风险方面;第三是涉及系统性风险。由于比特币交易是匿名的,金融市场究竟有多少产品或合约与比特币挂钩,在爆煲之前都是一个谜。一旦比特币价值崩围,其衍生出来的破坏或许是意料之外,令投资者措手不及。 至于比特币还有多少上升空间,在炒家非理性亢奋下,无疑“升市莫估顶”。有极度乐观主义者认为,比特币攻破2000美元大关后,升势将会加速,10,000美元是“合理预期”。相当夸张。 比特币愈炒愈癫狂,相反传统被视为资金避难所的黄金,表现则远远落后。今年1月初,每盎司金价大约报1160美元,仍稍高于比特币。 4个多月后,金价只升了不足一成,给比特币完全比下去。 今时今日,比特币比每盎司黄金贵超过一倍。若时光倒流,7年前的比特币到底又价值多少呢?答案是0.3美仙,同仙股差不多。 7年过去,现时的比特币升价何止万倍。以高位2700多美元计,较当年已升值接近90万倍。当年手上价值100美元的比特币,今天市值已劲升至8960万美元! 除比特币外,另一虚拟货币“以太币”(Ether)同样狂炒。今年3月底,每个市值仅51.79美元,之后直线上升至超过200美元,累积大升接近3倍,升幅较比特币更大。分析人员指出,同比特币一样,以太币受惠于日本政府接纳数码货币为合法支付货币,令其市值大幅提升,引发价格急涨。

財經故事:吉列剃鬚刀全線降價救亡路

吉列主席帕特里斯让路易·Louvet及管理层决定降价挽回市场,但不被金融界看好。 全世界的俊男每日少不免要剃一,两次须,造就剃须刀长卖长有,当中以美国宝洁公司旗下吉列(吉莱特)最历久不衰,向来稳占一哥位置。就连股神巴菲特,早在宝洁吞并吉列前,已是后者的单一大股东。   不过,这家百年老店近期饱受竞争对手挑战。当中以去年被联合利华(Unilever)中收购的平价剃须刀销售商美元剃须俱乐部,以及四年前才创立的网络剃须刀哈利的冲击最大,拖累吉列在全球剃须刀市场的占有率,由高峰时的七成大跌至五成四。 为求救亡,吉列近日落实旗下产品全线劈价,最大减幅竟高达两成,相当轰烈。然而市场对吉列​​能否力挽狂澜,大有保留。 撰文:韦宁  设计:张均贤 吉列的产品长卖长有,都是靠“送剃刀,卖刀片”的销售模式,跟打印机公司平卖打印机贵卖碳粉,或者滤水器靠滤芯赚钱如出一辙。这套销售模式,始于上世纪初“吉列之父”京治。金宝,吉列,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吉列靠卖刀片赚钱,公司数十年如一日,不断花巨额费用研发更高质及安全的刀片,过去几十年的“绝招”,是推出刀片数量愈来愈多的剃刀头,现时一个刀头最多有6片刀片,结果售价不断上升,赚到盘满钵满。 2005年,宝洁以换股方式收购吉列,涉资超过4440亿港元,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家庭用品供应商,还得到吉列最大股东股神巴菲特全力支持。巴菲特当年押注吉列,理由相当简单,就是25亿男人每朝都要剃须,吉列是盘稳赚不赔的生意。 然而,吉列这套销售模式,近年开始失灵。一间名为美剃须俱乐部(DSC)的新公司六年前创立,以全新 模式销售剃须刀,对吉列的销情造成沉重压力李文(Mark Levine)与杜宾(Michael Dubin)当时有感市面上的剃须刀太贵,开发产品的成本又高,所以想到将杂志“订阅”的概念,套用在剃须刀的销售上。 新兴直销模式打残 二人认为与其让消费者花时间去实体店铺,以高价购买剃须刀,倒不如让消费者成为会员,每个月只须支付较低价钱在网上“订阅”,他们便会直接将剃须刀送上门。消费者既可执平货,又可节省交通成本和时间,而公司本身也毋须斥巨额资金经营实体店。 这套直销刀片的商业模式,居然大行其道,带挈DSC生意愈做愈好,狂抢吉列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还吸引了跨国巨擘联合利华的视线。联合利华去年斥资10亿美元,相等于约78亿港元收购了DSC,创办人杜宾留任公司行政总裁。 联合利华此举,既给予DSC强大财政后盾,业务上还能协助DSC拓展其他市场。市场人士估计,未来DSC对吉列的影响将不再局限于美国本土。 除了DSC,吉列亦受到另一更年轻,只有四年历史的网络剃须品牌哈利的威胁。销售模式类近DSC的 哈利的锐意生产优质平价剃须刀,标榜刀片的生产成本仅为主要竞争对手一半。 两间新兴剃须刀品牌一味斗平,令吉列左支右绌。两面夹击下,吉列终于要劈价救亡,旗下全线产品罕有减价,平均减幅高达一成二,部分减幅更达两成。例如一套4件的融合,过去卖19.5美元,现在15美元便有交易。吉列发言人卡拉巴克利承认,公司一直只专注制造贵价和更复杂的刀片,今次减价,是想提醒消费者吉列的产品丰俭由人。 增长放缓市场缩水 不过,市场对吉列斗平的策略大有保留。就拿刀头来比较,一个吉列的刀头卖2至6美元之间,远高于DSC给新用户的价格,首个月仅为20至25美分一个刀头,之后每个月亦仅为60美分至2.5美元之间。 竞争愈来愈激烈之外,吉列还要面对剃须刀市场增长放缓。数字显示,去年美国剃须刀市场的营业收入增幅减慢至2.4%,是连续第3年放缓,预料到2020年前,这个趋势都不会扭转。 雪上加霜的是,吉列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根据欧睿的数据,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经从七成大跌至五成四,拖累母公司宝洁的业绩亦受到影响,连带股价亦受压。由于不少“维权投资者”持重宝洁股票,难怪管理层不敢怠慢,要急急设法谷业绩。 中国人爱“干剃”碍发展 为推动销售,吉列除直接减价外,亦积极开拓海外新市场,特别是亚洲男性消费者。数据显示,男士护理产品在亚洲的消费额占全球总额高达六成四。其中,中国是男士护肤品最大市场,占全球份额两成八。吉列近年不断尝试增加在中国的销售,但效果一直未如理想。这与吉列的产品集中“湿剃”有关。投资界形容,吉列一直重“湿”(剃须刀)轻“干”(电须刨)。 以中国为例,“湿剃”在内地明显占不到很大市场优势。2006年,中国“干剃”与“湿剃”的男性消费者比例为一半一半,至一三年,这个比例已变成七三之比。换言之,10个男性消费者中,7个会选用电须刨。 对吉列来说,要改变这个现象谈何容易,因为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胡子的浓密度一般比较稀疏,对“剃得彻底”的手动剃须刀需求不及西方人。如何扭转这个局面,对吉列而言是一大挑战。

財經故事:百年品牌A&F賣盤

一向以“半裸肌肉男”作招徕的美国休闲时装品牌Abercrombie & Fitch (A&F)近年业绩一沉不起,五月初终于难逃卖盘之路,市场更盛传AmericanEagle 及 Express均有意将这有百多年历史的品牌收 归旗下。 曾红极一时的A&F业绩已连跌十六季,二○一六年净利润暴跌近八成九,至三百九十五点六万美元,跌幅 相当吓人,其股价更由一一年高位约七十七美元一度跌至十美元左右,创下十七年新低,直至传出卖盘消息,股价才轻微反弹,但市值亦跌至不足十亿美元。 事实上,一直靠性感营销打响名堂的A&F近年定位失去焦点,同时被H&M及Forever 21等快速时装抢去 大部分市场,加上集团未能及时变阵迎合市场口味,成为A&F致命死因,最终踏上衰退之路。 撰文:裴浩辉 设计:张均贤 于2012年进军香港的A&F,以月租700万元的天价,于中环毕打行地库至二楼开业,租金比上手贵足两倍半,加上请来大批半裸肌肉男做宣传,成为一时佳话,更吸引不少“港女”大排长龙争相与“模特儿”影相。 租约本应于2020年才届满,但去年底A&F宣布由于营业欠佳,决定向业主赔偿约1亿2400万元提早断租,同时宣布撤出香港市场,只留旗下附属品牌Hollister三间分店在香港营运,而位于韩国的旗舰店今年1月亦宣布结业。 不敌快速时装 近年时装业有“快速时装”的兴起,加上电商大行其道,A&F失去大部分青少年市场份额,导致集团陷入危 机。据美国消费者满意指数显示,在零售业中,A&F得分只有65分,较全行平均低十分。 根据A&F最新业绩报告显示,截至1月底3个月,销售额连跌16季,按年再跌7%至10.4亿美元,主要品牌Abercombie & Fitch销售额跌幅更扩大至11%,而Hollister则仅仅持平,显示消费者已渐渐离弃A&F品牌。 事实上,集团前任首席执行官Michael Jefferies所推行的性感营销,即以半裸男为主的营销手段曾一度令A&F风靡全球,将A&F打造成型格、性感及叛逆的形象,深受年轻人欢迎,加上店铺销售员均以型男美女为主,店内亦加入浓郁的香水味,恍如穿起A&F就是型格的象征。 不过,Michael Jefferies在位期间虽然带领集团业绩蒸蒸日上,但他一直坚持的路线在快速时装及电商的竞争下近年节节败退,半裸男的宣传策略亦渐渐遭受各方抨击,令A&F业绩一沉不起,最终他在2014年12月被革职,直至今年2月,才由Fran Horowitz接任。 转型缓慢后知后觉 面对业绩跌势不止,A&F近年已积极转型,包括放弃Michael Jefferies的半裸男的宣传策略,同时放弃原本主打青少年消费者市场,转向20多岁的年轻职场新人。另一方面,A&F更决定一改绝不以折扣促销清库存的模式,改为推出不同折扣摆脱当季滞销产品。 可惜一切为时已晚,从业绩上看,消费者并不受落,皆因集团面对一个残酷事实,当年追逐A&F品牌的青少年客群已经长大,而千禧年一代的消费者早已被Forever 21、ZARA及H&M等快速时装占据,难怪Fran Horowitz亦直言︰“集团一直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寻找出路,但在快速时装及电商竞争下,A&F绝对处于弱势。 ” 百年品牌历尽沧桑 截至1月底,A&F在全球有898间店铺,包括A&F及Hollister各355间及543间。不过,去年集团已经在全球关闭54间门店,今年随租约到期将进一步关闭60间店铺,至于在美国的709间店中,有约一半租约将在2018年到期,市场估计集团将有更大空间调整零售规模。 A&F这个百年品牌可谓经历沧桑。 1892年,David T. Abercrombie在曼哈顿南大街开设渔具公司,出售打猎及捕鱼工具,几年后1名知名律师Ezra Fitch买下大部分股份,1906年二人成为联合创办人,成立Abercrombie...

加拿大兄弟開分手專賣店 專業幫你提分手!

你知道原来替别人分手也是一门生意吗? 那是一对来自加拿大的兄弟,埃文(Evan Keast)和麦肯齐(Mackenzie Keast)想出来的主意。他们在2015年在开设了一个网站,替一些没有勇气亲自向男朋友或女朋友提出分手的人结束关係。 网站分为「分手专卖店」(The Breakup Store),最便宜的服务收费10加元,网站会代客向男方或女方发电邮或短讯提出分手。网站也提供一些比较「高档次」的服务,例如可以替客人向对方寄送一盒饼干和洋酒为「分手礼物」,收费80加元。  开业以来,他们就已经为过百名希望与男朋友或女朋友分手但又感到难於啟齿的人表明去意。埃文对BBC说,他的灵感源自一名前度女友。她要他分手时没有亲口说明,就只是没有回復他的电话的短讯。这令他明白到一些人没有勇气要求结束关係。麦肯齐说,这种分手的方式令一些人感到不安,但随著时代改变,人们结束关係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会用笔写信的机器人 而随著时代改变,人与人之间的通讯方式也变得依赖手机和电邮。如果你仍喜欢用笔写信件,却认为那太花时间,不妨找机器人代劳。 美国公司邦德研发了一个懂得拿笔的机器人,客人只要发给公司一封需要书写的文字,它就可以模仿客户的笔跡写出来。公司负责人桑尼(Sonny Caberwal)表示,客人大多是刚刚结婚的夫妇,希望用一个特别的方法感谢亲友送来的礼物。他说一些工作太繁忙而又没有时间寄信的人也会找他们帮忙。桑尼认為这个机器人可以满足一些喜欢亲笔书信但却没有时间的人的要求。 代别人排队 除了分手和写信可是假手于人外,还有许多东西可以找其他人代劳。个人助理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可是美国公司「公作兔」(TaskRabbit)提供的服务可不是一般的助理。 很多人认為排队是英国根深蒂固的文化,其实不然。「公作兔」的负责人阿瑟(Ian Arthurs)对BBC表示,他的公司收到最多的要求是替客户排队。他说,还有客户要求他们帮忙在网络上抢票、或是替他们在等候购买限量版球鞋的队伍上佔一席位。 他也说,「公作兔」在美国的分部偶尔会收到一些令人咋舌的要求,例如曾经有客户要求他的公司派人乔装成自己去参加一个派对,好让自己不用出席。他说也有客户要求他的公司帮助他计划和帮助他向女友求婚。他说很高兴地最终成事,女方答应。

羅永浩創業日記:怕麻煩、不想打工受委屈的人不適合創業

罗永浩,男,1972年出生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今和龙市)。锤子科技创始人。曾先后创办过牛博网、老罗英语培训学校,并著有《我的奋斗》一书。 5月16日,罗永浩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他的专栏文章,讲述什么人适合创业,什么人不适合创业。以下是罗永浩专栏文章全文: 欢迎来到我的干货日记,你好,我是罗永浩。 离开讲台这么多年以后,我这次重新回来讲课,我们姑且叫它讲课吧,感觉非常高兴。今天我会先和你说两个话题:什么人适合创业,和什么人不适合创业。 一、这两类人更适合创业,有你吗? ● 最简单,最赤裸,就是渴望发大财赚大钱的人 这就是多数创业者走出这一步的基本动力。通过赚更多的钱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或者通过赚更多的钱来彻底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这是人类不断奋斗和进步的最古老动力之一,没有什么丢人的。某种程度上,你甚至可以认为整个人类的商业史,就是一个穷人试图通过商业经营活动和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贫穷命运的一部历史。 ● 不甘于平凡,需要获得更大的满足感、成就感的人 我们小时候身边有一些人,有的是天生胸怀大志,当然也有一些是天生有幻觉,或者他们仅仅是容易被那些胸怀大志的人的故事所感染。长大的过程中,被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打击以后,多数人也就死心了。但如果你长到二三十岁,甚至更大岁数,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成长挫折和困难之后,仍然没有丧失这些东西,并且严重地不安分,时不时还想搞点什么动作,那可能是非常适合创业的人。 所以简单地讲,我认为就两种人适合创业,一种是想发大财的,一种是不甘平凡的。这两种都是非常好的适合创业的基本素质。当然最完美的就是结合了这两点的人,既渴望发大财,又不甘于平凡,追求更大事业上的成就感的人。 二、这六类人不适合创业,注意了! ● 那些特别怕累,特别怕麻烦的人 多数人对一些累的、麻烦的、不耐烦的事情,都有一个普遍的接受程度。但有些人格外怕累、怕麻烦,跟他一起工作的时候,他总是掉链子、拖延,这种人通常是不适合创业的。 ● 做事情没长性,容易放弃的人 一定要明确创业几乎都是万里长征,不要只盯着那两个三五年上市的明星特例做判断。绝大多数企业,包括很顺利和很牛的超级大企业,走过来的历程也都是万里长征。 ● 抗压能力差的人 创业过程中要承受的压力和恐惧是超出你的想象的,它会让大部分抗压能力正常的人都崩溃。一定要是抗压能力优于常人的人才适合创业。所以创业的本质就跟打江山打天下差不多,除了失败以后不用全家被拉出去砍头,其他所有的所有的一切,都和打江山打天下是一样残酷的。 ● 对要不要创业这事犹豫、困惑了很久的人 如果你对创业这件事并不激动,而是犹豫困惑,那多半是不适合创业的。也许适合跟着人创业,但可能不适合自己独立出来创业。另外也不要老想着创业,现在全民创业并不是什么健康的事情。 ● 希望自由,不想打工受委屈的人 有一些人之所以走上创业这条路,是因为觉得自己性格上不适合给别人打工,觉得自己受不得委屈,不喜欢被老板、上司安排自己的时间,希望能自由一些。如果基于这种理由去创业,是严重不提倡的。马云老讲,企业家的内心都是被委屈撑大的,你就知道一个人做老板要承受的委屈,比他打工的时候承受的委屈多无数倍。这个你一定要有清醒认知。 ● 对和家人相处时长很在意的人 关于创业的一个最大谎言,就是所谓的平衡好家庭和工作,这件事在理论上绝无可能。一旦启动创业,就全是工作,家庭是很难兼顾的。除非你的创业项目是和老婆开一个六个月内大概率会倒闭的咖啡馆或者是书店之类的。大概就是这样。

華裔留學生加國小城發展 10個月變理財經理

Toronto多伦多 在楼价高企、物价飞腾的今天,移民族应该选择在哪裡安居?“逃出北京”、“逃出上海”、“逃出温哥华”、“逃出多伦多”,下一站,家在哪里?  本报记者  文琪 10年前,年薪10万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时至今日,在多伦多家庭收入10万生活过得也是苦兮兮的。如果一个四口之家,供一套房,再供一或两辆车,10万收入完税后也只能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平,每年要想去旅游一下,完全做不到说走就走般潇洒。 专家说:“你想过优质的生活,远离多伦多,远离温哥华,换一种思维,或许海阔天高。”事实是否如此?《加拿大都市报》记者分别连线利斋拿(Regina)、维多利亚(Victoria)、京士顿(Kingston)以及爱德华王子岛(PEI)四个平常家庭,来比较一下多伦多的生活负担。 多伦多十万收入 要啃老 根据多伦多本地网站一位网友W提供的数据,W是两口之家,每年家庭收入10万,供两辆车,一间镇屋,感觉“个个月都在赤贫线上挣扎,月月光,一分钱存不下来”。 根据这位网友提供的数据(表1),他多数在自家开伙,甚少在外面吃饭,除了供房,不算房屋的小修小补,再养两辆日系轿车,平时不娱乐,每月会超支,存款为负。W称夏天为了省电甚至都不敢开空调。“我们的车子没给首付,所以每月还款多。年纪轻,都还是新手司机,保险就便宜不下来。在多伦多工作深感赚钱不易,家裡已经凑钱给首付买了房,别的也不好意思再啃爹妈老本,不舍得。” W这帖在论坛上一曝光,立马得到大多伦多地区工薪一族的响应。很多人开始晒账单,也有人羡慕W至少获得家裡帮助出首付买了套房;还有人轰W生活标准过高,称其每月吃喝花费千元是“大手大脚”;当然也有人表示这些花费都很正常,与自家相比除了没有养宠物,其它的花费差不多,认为“双职工最穷”;还有人鼓励W应努力工作升职加薪。 生活在多伦多的一位从事工程技术的工程师Z在接受《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加拿大经济一直在衰退,有工作做已经不错。涨薪打完税,分摊下来一个月也就多个几百块,没什么大作用”。他列举了自己家庭年收入11.5万的开支(表2),Z尽管比W家年收入多了1.5万,但实际到手每月最多不到500元。Z称自己供的是独立屋,除了没有宠物开销,吃的稍微节省了些,其他项目的开支与W基本差不多。“每月不娱乐不购物能存500就不错,但年轻人不可能没有这些消费。因此我也暂时不考虑要小孩,目前难以负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访者对《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表示,早在15年前,两口之家在多伦多收入有10万是自己那一代年轻人奋斗的目标。回顾2002年左右的时光,年薪3万5加元是多大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相对满意的起薪。该受访者表示,如今不过十几年的光景,多伦多的房价已经高得离谱。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工资没什么增长,反倒求职压力更大,一个职位动不动就几百人申请。“只要有房贷,肯定就要占去大部分开销。曾经的家庭年收入10万的目标,现在过的是相对穷的生活。” 爱德华王子岛 “在多伦多我升不到这职位” 如果居住在小城,中等收入的家庭是怎样的生活?《加拿大都市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利斋拿、维多利亚、爱德华王子岛以及京士顿的四个家庭。 今年25岁、居住在爱德华王子岛的C告诉本报记者,当年因为她在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学习,感到生活相对惬意简单,各种资源并不缺乏,大学毕业后,C顺利获得到一家金融公司实习的机会,实习结束后老板把她介绍到满地可银行(BMO)工作。C表示,作为应届大学生,她能顺利地找到对口的工作,也是托了小镇的福气。“小地方靠的都是口口相传,否则以一个中国留学生刚毕业的背景要进本地企业还是很难的。” 在满地可银行工作仅10个月,C就由银行柜员晋升为理财经理。“这次来多伦多培训,温哥华、卡尔加裡一起培训的同事都觉得我的经历不可思议。也就是在我们小地方才有这样的机会,要是在多伦多这样的大城市升职没有那么快,如我这样的背景,要晋升为理财经理通常要2至3年的时间。目前我还在办理移民。如果在多伦多很大程度上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有移民身份、多大毕业的金融系毕业生一抓一大把。” 据C介绍,爱德华王子岛大约有3、4千华人,4间中餐厅和3个华人超市。虽然不能与多伦多温哥华等地相比,但满足华裔的日常需求足够了。“我们那裡的华人超市有点类似711便利店那种大小,跟多伦多的大统华没法比,但也是什么都有,甚至日韩小吃拉面火腿肠都可以买得到。有特殊需求时还可以和老板说,老板会去进货。” 在小城呆久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海岸线看多了,不免会想念大城市的高楼林立。C曾在多伦多生活过,这种落差感愈加明显。“说起来都不怕你笑话,这次来多伦多,就感觉看到什么都想买。平时在PEI我只能逛逛Winners,或者坐船去哈利法克斯(Halifax)的商场。”提起购物,C的语气明显又欢愉了许多。“毕竟是年轻人,女孩子又比较爱美,就这么点爱好,来多伦多这几天就想买买买。可是我在岛上的银行上班,大家平时都穿着随意,即便是做银行业,也没有特殊的着装要求。我在多伦多银行工作的朋友就明显不同了。朋友曾跟我说,因为她衣服穿得不够正式,还被上司批评过。大城市和小城市对服务的标准差很多。岛上就是各方面压力都会小。” 当记者问C,现在回过头来看,是否觉得当初选择落脚爱德华王子岛是正确的选择?C称因为刚毕业才一年多,事业刚起步,对与错很难讲。但就多伦多目前疯狂的房价和紧张的就业压力来看,貌似岛上的生活“的确容易许多”。她说在PEI花50至70万就可以买到非常好的大独立屋。“我在银行工作,常常为客人缴付地税,见到最贵的地税单也就一年4至6千。大学所在市中心附近的柏文单位就卖20万左右。” 因为城市小,C不开车,每天上下班坐公交非常方便,又省下一大笔开支。“坐公交车上下班和买菜对我来说毫无压力,也就10分钟的路程。”C表示每月固定开销不超过1,700加元(表3),让年薪5万单身的她毫无压力。 谈到未来,C说她“会考虑在职位够高的时候通过银行的内部调动转去大城市生活。有了足够的银行工作经验一是比较好内部调动,二是薪资也会涨起来,到那时再选择到大城市生活比较有保障。” 小城生活安居易 同在银行工作、来自利斋拿的A和来自维多利亚的B都是初次来到多伦多。二人对多伦多的“繁华”格外关注。不说别的,光是他们参加培训的基地附近的大统华超市,就让他们很想立刻去逛逛。“来的第一天,就想去大统华看看,因为听说好久了,利斋拿没有这样的超市。”A说。 A在11年前以留学生的身份来到加拿大,就读于全加排名第27位的利斋拿大学。“这些年我已经习惯小城市安静的生活。也曾想过毕业后去多伦多或温哥华,但碍于要办移民,加上多伦多、温哥华房屋太贵,找工作没什么优势,所以望而却步。”A表示,自己两年前在父母的帮助下在利斋拿市中心购买了一室一厅的公寓,只花了12万加币。“我听说在多伦多同样规模的公寓要35万起,在我们那可以买个半独立屋了。” A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金融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了银行工作,并通过利斋拿的省提名项目取得了永居身份。“我以前在银行上班,后来移民身份办妥后,曾回国一段日子谈恋爱结婚,同时也在国内的银行上班。 利斋拿华人比较少,要解决终身大事找个合心的华裔女孩一起生活我觉得还是比较难,所以选择回国找媳妇。去年结完婚后从国内重新回到利斋拿,很快就进入了蒙特利尔银行工作。如果在多伦多,可能中间离开这么久再找同类型的工作不会那么容易,”A说。 目前A的妻子还在中国等待团聚移民获批,A考虑等妻子登陆加拿大后换一套独立屋。“利斋拿的房价温和许多,虽然也涨,但涨幅不大。目前我除去各种开销每月还能剩一千多元”(表4),A称未来他会考虑买40万左右的独立屋,首付会找父母会资助一些。他希望尽量把每月固定开销控制在2千元。以目前5万多的年收入,假设妻子不工作,也够两人生活。“而如果移居多伦多温哥华,将不可能负担”。所以他很坚定地表示短期内不会考虑搬到一线城市生活。 同为满地可银行工作人员的B则是12年前到卑诗省维多利亚开始留学生涯的。“都说我们那裡是花园城市,其实夏天还好,冬天比较难捱,天天下雨、阴冷。华人不多。”对B来说,在维多利亚想吃点合适的中餐,只能投向家庭厨房的怀抱。“我们那有几个华人的微信群,家庭厨房都在裡面做广告。想吃点地道的家乡菜,只能通过这些私人厨房购买。华人餐厅在我们那开不起来,没那么多顾客基础。几个华人的外卖店味道都太一般。真想下馆子,就只能坐船去温哥华大饱口福。” 即便是生活中有这样的不便,B还是倾向于留在维多利亚生活。“温哥华和多伦多生活压力太大了。房价是一方面,从业压力是另一方面。小城市的工资收入不比一线城市差多少,但生活成本低许多。光是房贷、车保险、油钱和房屋地税,都是不小的节约。有些温哥华的老人卖掉房子后来到维多利亚养老,就是要逃离大城市的高开销。”B目前居住在一栋自购镇屋中。“我还有一个四岁的女儿。养孩子耗费精力和金钱是必然。双职工家庭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拿去纳税,要是在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10万再养房养车养孩子,恐怕难以负担,”B说除去孩子的花费和每月固定开销,工资基本不剩(表5)。 Regina 利斋拿 为避车保险逃离多伦多 京士顿以千岛湖的秀丽风景和皇后大学盛名著称,距离多伦多仅240公裡。已经移居京士顿两年、现为便利店东主的S在接受《加拿大都市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小城市的寂寞要慢慢适应。移居这裡有些无奈,但开小店解决了自己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有一定的自由度。” S两年前在多伦多出过一场交通事故,自己的车报废了。保险公司按照程序理赔后,新车的保险费飙升至一个月600多加币。“当时我还在租房。保险费由100多涨到600多,每月生活一下子紧张了许多。正巧老公一直在研究想盘下一间便利店,京士顿的价格又比多伦多便宜近10万加币,于是我辞了职,和他一起搬到京士顿接手了便利店,我的车保险也一下子降到200。” 移居京士顿后,S和老公在父母的资助下买下了一幢40余万加币的独立屋。“同样的价钱,在现在的多伦多可能只能买个一室一厅的公寓。但我们在京士顿住上了2千尺的独立屋。”小两口为此在小镇开始了新的家庭生活。 S相当满足地告诉本报记者:“每周就是忙店裡的生意,两个人交班,虽然没什么休息,但相对还是自由。小镇的客源和多伦多不能比,但也算收入稳定,比以前给人打工要好。”不过,正是因为忙碌的生活,小夫妻二人难有时间顾及家庭。“我们每个月在吃上的开销很大,基本都是出去吃饭,很少有时间做饭。一个月吃的开销要2千元。小镇物价普遍偏高,不论是超市还是餐厅,都比多伦多贵,因为这裡人少,所以人工贵,地域原因食品成本也高。” 除此之外,经营小店需要外出进货,令他们的交通成本有所增加。“每个月两辆车的油费最少也要800,跑得多,每一个月还去一次多伦多。在小镇生活是省下了一些钱,但经营小生意又有了一些额外开销,所以能存点小钱,但结余不多。”(表6)。 S称每年退税时有一些日常开销可以拿去抵税,除了表格上的固定支出外,每月看似有结余,但其他娱乐购物消费的开销也不少,钱“花花就没了,”虽然小镇生活让他们的经济状况比以前有所好转,但依然比较难存钱。以目前的状况,二人并不考虑要小孩。 Kingston京士顿 新移民适宜从小城起步 在爱德华王子岛生活的C表示,由于加拿大政府近年倾向吸引更多移民到小城市生活,所以近年的确看到有更多的华裔移民为了更快拿到身份选择落脚PEI,但她知道许多人在身份落实后马上离开小镇前往华人聚集的大城市生活。“我认为如果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移民,去大城市生活是可以的。但若经济条件一般,不妨从小城市起步。岛上做小生意的居民也很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温饱都不成问题。耐得住寂寞,还有风景秀丽。” 来自京士顿的S则表示,大家在考虑落脚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时,对于留学生还好说,新移民还应更多地考虑语言问题。“如果英文好,来小城市生活没有问题,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便。但若语言不通,来小城市不但会寂寞,连基本生活和出行都会不便。”她表示自己的父母曾随自己在小镇居住,语言问题带来的困难非常多。因此,她认为除了考虑生活压力和经济成本,也要考虑自身条件问题。“小镇生活也许能把有一定英文基础的人的语言练得很好,但对年纪大的父母这种环境就不会有什么作用。” 利斋拿的A则认为,萨省近年宽松的移民政策已经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华人。近十年来他切身感受到利斋拿华人元素的增多和人口的逐步的增长,并且也看到有些多伦多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因利斋拿有合适的工作而迁居于此。“小城市对年轻人来说更容易落地生根。对于留学生来说,哪裡能办身份先去哪裡。其次哪裡的工作好去哪裡,这是依据我个人经验得出的结论。” ( 独家稿件,谢绝任何形式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25年研究揭秘7大習慣 成就國際頂尖富豪

微软集团创办人盖兹。(星岛资料图) 早前《福布斯》杂志(Forbes)公布全球富豪排行榜,全球亿万富豪人口较前1年增加13%,至到2,043人,是《福布斯》自31年前开始公布财富排行榜以来,升幅最大的1年。其中,微软创办人盖兹(Bill Gates)连续第4年蝉联全球首富,身家估计860亿美元。 美国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排行榜中名列次席,财富估计为756亿美元。名列前十的亿万富豪还包括亚马逊公司创办人贝索斯(Jeff Bezos)、Facebook创办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甲骨文公司(Oracle)创办人艾里森(Larry Ellison)等。 要入选《福布斯》富豪榜身家最少要有10亿美元(78亿港元),虽然与一般人的财富有点太遥远,但值待思考的是,为何全世界这么多人,只有他们成为富豪。 美国社会经济学家Randall Bell花了25年时间研究成功人士,试图找出他们致富的共同特质。他其中一项研究,调查了全球5,000人包括专业人士、学生、退休人士、失业者,以及亿万富豪,发现富豪都有类似的生活方式。以下便列出其中7项,Bell形容这些为「富豪习惯」(Rich habits)。 1. 做运动 Bell引述统计指,富豪通常有运动习惯,他们平均每日运动15分钟。以白手兴家的维珍航空创办人布兰森(Richard Branson)为例,他习惯于清晨5时起床做运动,之后才开展一日的工作,他认为运动除了可以保持身体健康,更可帮助头脑运算更加清晰。 布兰森不是唯一一个注重运动的富豪,Facebook创办人朱克伯格及美国名嘴奥普拉(Oprah Winfrey),也会在繁忙的生活中抽时间做运动。 2. 自己打理床舖 虽然富豪有助手负责打点工作上的琐碎事,但他们却会亲自负责打理自己的家居。Bell解释,生活空间按自己的习惯摆设,做起事来才会得心应手,容易赚更多的钱。每朝早亲自打理床舖的人,他们有较佳的工作思维,相比起不打理床舖的人,会多2倍机会变成百万富翁。 《纽约时报》得奖记者Charles Duhigg在其全球畅销书《The Power of Habit》中,形容这是成功的基础习惯(Keystone habit),认为亲自打理床舖与更佳的工作效率互有关连,这些人有较佳的生活质素。 3. 阅读 Bell指出,愈睇得多书,代表著愈高学历和愈高收入,每年阅读7本书或以上的人,较从不阅读或只看1至3本书的人,高出1.2倍机会变成富翁。以全球首富盖茨为例,他每年阅读50本书,「股神」巴菲特则每日花八成时间在阅读之上。 4....

加拿大少年兒童有創意 創業掙錢途徑多

Abi Smithson 家长们把孩子专门学习﹐自己供他们吃穿用度看作天经地义。可是也有一些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想出不同方法自己挣钱甚至创办生意﹐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受用一生的技能。这样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是不是也值得我们学习﹖ 撰文﹕Sarah Hamaker   编译﹕康妮 早年7年级到11年级的孩子们赚零花钱的方法大多是在社区当报童﹐下午下课后为六、七十户人家送晚报。当报童不但能挣到一些零花钱﹐而且还学到如何去应付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当年跳动在孩子们身体里的那颗富于创业冲动的心﹐当今的青少年也有﹐送报纸的工作如今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了﹐那现在什么样的事是青少年可以去尝试的呢﹖ 创业挣钱途径多 Karley Sessoms是Next Gen Minipreneurs的创始人之一﹐这个机构向青少年传授创业的知识和技能。Sessoms说﹐有很多传统的工作是孩子们可以干的﹐例如在社区摆个摊担售卖家庭自制的柠檬水或小点心﹐开一个工艺品/小礼品网店﹐在YouTube上建立一个帐户发布视频招揽广告﹐开设内容特别的学习、训练、游戏营﹐组织一些特别的活动等等。Sessoms建议小学生可以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寻找“商机”﹔中学生则可以在网上出售一些产品或手工艺品﹐如果是提供某种服务﹐规模也可以稍微大一点。 其实﹐只要有创业的想法﹐孩子们就能从自己的身边找到起步的途径﹐看看下面这些例子吧。 今年15岁的Amanda两年前开始她的临时保姆业务﹐她这个保姆既照顾小孩子也照顾小宠物。通过这份工﹐Amanda每个月平均能挣到150美元到200美元﹐这还是从一些固定客户那裡赚到的收入﹐而在社区里口口相传﹐Amanda还不断有新客户找上门。 Smith从7岁就开始了他的遛狗工作﹐他的父亲帮他在社区通讯简报上登广告﹐在每周一至五工作日里帮邻居遛狗。不过Smith是在家上学﹐他可以很灵活地支配时间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开始这份工作时﹐他有三个客户﹐一周能挣75美元。 Erickson的女儿6岁就开始售卖高尔夫球。Erickson家的后院不远有一个高尔夫球场﹐Erickson的女儿和她的朋友们经常会在球场附近捡到一些被打丢的高尔夫球﹐她便把捡到的球收集起来﹐洗干淨﹐然后在球场边支个摊子﹐把旧球转卖给前去打高尔夫球的人。如果她没空﹐就把装有球的桶子放在球场边并竖个价格牌子﹐让买球的人自付自取。第一个夏天她就赚到了400美元。 17岁的Ethan三年前开始给人教吉它﹐现在他已经有了6个学生﹐每周能赚60美元。Ethan的哥哥、18岁的Daniel则教人钢琴﹐也教了三年了﹐他的学生都是通过口口相传发展起来的﹐现在已经有11个学生﹐每周能赚到110美元。 14岁的Anna与众不同﹐她从11岁起就通过为别人做各种各样特别的事情来赚钱﹐譬如当妈妈们的下手﹐为她们做些杂事﹔打理后院﹔训练宠物安静地坐下或遛狗。到13岁时﹐Anna甚至制作宣传单在社区里打广告推广她的服务﹐这些宣传单甚至发到了好几个不同的社区。通常Anna可以每月赚到120美元。 还有一个很cool的例子﹕卡加利(Calgary)的11年级高中生Rami Ghanem于2011年末到一间Tim Hortons咖啡店打了16个月的兼职工﹐刚上班时他发现后厨放着一个很笨重的机器﹐好奇的他便问同事这是干什么的﹐同事告诉他是打卡机﹐员工上下班都要在机器上调出自己的员工卡号﹐输入密码﹐再确认两次机器上显示的签到签出钟点。过程又繁又慢﹐而且很多快餐连锁店都是用这种打卡机。Ghanem便想﹐他为什么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加便捷的方式呢﹖如果员工可以通过一个iPad应用程序﹐或者通过面部和声音的识别就能签到签出﹐那不是更好吗﹖ 要进行相关软件开发需要启动资金啊﹐怎么办﹖带着这个创意﹐Ghanem参加了加拿大广播电视公司(CBC)的真人秀节目《神龙窟》Dragon’s Den主办的一个创意大赛Dragon Fund Contest﹐这个比赛评选出10个优秀创意﹐获奖者得到他们所需要的资助作为奖励。比赛于前不久公布评选结果﹐Ghanem的参赛视频从数百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由加拿大知名企业家、投资人、作家Kevin O’Leary为他出资5000元﹐支持他去实现梦想。 Rami Ghanem 自力更生好处多 Karley Sessoms总结孩子们从小自力更生的收获时指出﹐让孩子们小小年级开始创业﹐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而且令他们学习并实践很多技能﹐其中包括客户服务、理财、市场营销等﹐最重要的是﹐这些技能会伴随着孩子们整个一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知道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激励自己和别人﹐如何与周围环境互动交流﹐如何与他人合作﹐他们会有更强的创新、改革及付诸行动的能力。 专家分析﹐把学会赚钱和学生阶段的其它主要课程相结合﹐孩子们会受益无穷﹐主要方面有﹕ 第一﹐认识金钱的价值。孩子们自己挣的钱与从父母那裡得到的零花钱、大人们送的礼物是不一样的﹐他们从挣钱的劳动和辛苦中了解了金钱的价值和意义﹐在花销自己所挣的钱的时候会有更多的考虑﹐因为这些钱对他们来说有更丰富的涵义。 第二﹐学习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很多时候孩子们决定自己劳心劳力去挣钱﹐是因为他们有需求﹐这些需求要用钱来实现﹐于是便去寻找得到钱的途径——自己挣到钱﹐自力更生。创业、赚钱其实是树立目标﹐找到实现目标途径的一个过程。孩子们想挣钱﹐可以在家长的启发和鼓励下﹐在自己的身上和自己的身边寻找挣钱的机会﹐找出什么东西或服务是别人没有而自己能够提供的。 第三﹐掌握决策方法。当孩子们发现了“商机”﹐要如何去计划去实施﹐将机会变成实实在在的金钱﹖赚到钱后又如何去消费﹐让这些“血汗钱”花得合情合理甚至花小钱办大事﹖总之﹐孩子们通过这个过程认识到了“行动的力量”﹐行动决策的对错﹐尺度把握是否恰当﹐都会决定能不能挣到钱﹐钱花得值不值的结果。这些考虑也会令孩子们有意识地制订他们的储蓄计划﹐把钱存起来去实现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第四﹐激发主观能动性。孩子们有了需求﹐要想去满足这个需求﹐如果家长们给他们足够的自主空间﹐他们是可以去自己计划自己实施的。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孩子安于现状而另一些孩子积极努力去达到目标﹐积极努力的孩子往往在未来的人生当中有更多的收获﹐主观能动性起了关键的作用。如果孩子们假期想自己办个做姜饼屋小班或办个堆沙子城堡班﹐向来参加的邻居小朋友收点钱﹐为什么不可以呢﹖ Sessoms同时也告诫家长﹐不要小看了孩子们﹐他们有能力去认识和理解金钱的力量﹐有需要也有愿望去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但树立的目标和实现的过程必须是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家长们应该心裡有数﹐自己的孩子在什么年龄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Next Gen Minipreneurs开设的课程就是强调满足不同年龄孩子需求的﹐该机构针对的最小年龄为6岁﹐因为专家认为6岁的孩子就有能力拿出想法和创意﹐并且制订计划去实施它了。 小姑娘大创意 撰文﹕Ashante Infantry 编译﹕康妮 这是个4年级小女孩的创业故事﹐你可能会为此感到惊讶——4年级﹐9岁﹐不是背着书包上学﹐为英语和数学考试挠头的年纪吗﹖是的﹐正是在这个年纪﹐有个名叫艾碧.史密森(Abi Smithson)的密西沙加女孩﹐参加了一个多伦多智库的项目﹐学习如何将一个聪明的概念或构想转化为价值上亿的商业品牌。 9岁的女孩最常见的课外活动不外乎学跳舞﹐学钢琴﹐做小女孩爱玩的游戏﹐但9岁的艾碧在课外做起了成年人才做的事——创办自己的生意。因为艾碧有一个特别的构想﹐她设计了一双专门在夏天穿的鞋子﹐叫爱心凉鞋(The Love Sandal)。这种凉鞋在设计上别具匠心的一点是﹐它的鞋带系成一个心形﹐夏天穿上它﹐太阳一晒﹐在脚面上会留下美丽的心形图案﹐而不像一般的凉鞋﹐在脚上留下杂乱而毫无美感的晒痕。而且﹐艾碧的凉鞋还配有专门为顾客订制的包装﹐还能与鞋子分开售卖。 获得专门创业指道 多伦多怀雅逊大学(Ryerson University)有个名叫数字媒体区(Digital Media...

華裔在加拿大創建保健品公司,結果被以6.7億收購

查尔斯(前左四)与公司员工合照。受访者提供 Vega设在本拿比的总部。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张誉报道 本拿比一间由台湾华裔创办及经营的天然保健品公司,日前获美国一家上市公司以逾6.7亿元收购。据创办者表示,他是由家里土库开始研制营养补充品配方;创业初期仅凭一辆客货车售货,在大温挨家逐户上门,推销保健产品。如今终获美资垂青收购。 被收购的保健品公司Vega,主要提供营养饮料粉和能量棒等,总部设于本拿比。品牌创立者是1976年由美国移居卑诗省的台湾华裔移民、洋名查尔斯的张姓男子(Charles Chang)。他周三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说,Vega公司是在2004年创立,但自己早于2001年即开始研制营养补充品。 查尔斯续说:「我最早是在一间纸箱打包公司工作,看见许多营养品的包装盒。于是心里就想,其他人可以做保健品生意,为甚么我不能。」 查尔斯随后就在家里土库专研营养品书籍和网上视频;最后他找到了一种含有绿藻(Chlorella)和玛卡(Maca)的营养品配方。查尔斯把配方生产工序外判,制成胶囊装罐出售。 初期单人驾车  四出推销产品 查尔斯说,起初他是独自驾驶客货车,拿着保健品,进行敲门推销,慢慢建立口碑,客户愈来愈多,也让他成功赚到人生第一个10万元。 2004年,前职业三项全能运动员布雷热(Brendan Brazier)找到查尔斯,希望寻求合作。查尔斯创立了Vega品牌,而旗下的保健品配方则由布雷热调制。 Vega公司过去12个月录得近1.35亿元销售收入。美国专门生产黄油和芝士的上市公司WhiteWave,周二公布以5.5亿美元(折合约6.73亿加元)收购Vega全部股权。 收购后,布雷热和其他员工仍会保留原职。查尔斯表示,该公司如常从事保健品业务。 凭信念坚毅创业 查尔斯成立的保健品公司Vega被美国上市公司收购。而作为Vega的创办者,查尔斯没有营养学的背景。他的成功全靠坚信「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信念。 查尔斯3岁时随父母前往美国,5岁时移居卑诗省,并在大温地区定居。查尔斯在西门菲沙大学(SFU)念书时,没有学习任何营养学的知识,只是一个商科学生,主修的是市场推广。 1995年,查尔斯在SFU毕业,随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纸箱包装员。他当时见到许多打包纸箱都是健康产品。于是自己心中就想「既然别人可以做到,那我一样也能做到。」 凭着这份自信,查尔斯成功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保健品首重聪明吃 众所周知,保健品一向不属于必需品类别,消费者按自身健康情况自行选购,但不可视之为医疗品;如果事先询医护人员才买,则更周全。 近年一些保健食品被揭发标示不实,已成全球关心课题。今年2月初,美国纽约州检察总长办公室指出,包括塔吉特(Target)、沃尔玛(Walmart)、健安喜(GNC)和沃尔格林(Walgreens)等四大品牌中,有部分保健品标示不实,五瓶中就有四瓶不含宣称的成分,甚至包含有害物质。美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高达330亿美元。食品标示不实的新闻一出,不仅遭指控的产品停卖,消费者也纷纷提出诉讼。 产品质量可靠性受关注 台湾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主任简相堂指出,食品掺伪与诈欺已是全球关注议题,受到消费者重视。简相堂说:「保健食品的售价一般比较高,相对获利率也高出一般食品」。他指出,愈贵、且愈不容易由外表发觉异样的产品,发生掺伪的可能性就更高。 据报道,台湾保健食品也是蓬勃发展的产业。据当地食品所产业技术知识服务计划(ITIS)的研究,2013年台湾保健食品市场已经破千亿元新台币,还有高达9.14%的年成长率。 台湾海洋大学食品科学系教授,也是台湾保健食品学会前理事长江孟灿认为:「大部分厂商都很兢兢业业,常送检验实验室,特别是这几年的食安事件,让业者更小心。」 消费者也要为健康把好关 当然,当个负责任的消费者,也可以为自己的健康把好关。首先,食用不过量。因保健品属替代性质,而非指定医疗品,食用量最好事先问医生取得意见,以免过量妨害健康。其次,读标示,不倚赖推荐;购买后必须正确保存、使用前也要仔细阅读标示。第三,消费者需要有正确观念,保健食品不是为了「治疗」,而是辅助身体机能,不应该期待「神奇疗效」。

鷺島酒庄老闆的回憶錄:白手起家在加拿大開酒庄

      移民创业分不同的层面,小富则安是一种选择,生意经过最初的艰难逐渐稳定,安心地养儿育女,享受生活,这样的生活平静安详;也有人不满足于现状,有心劲再上一个台阶,追求理想,创立品牌,他们的经歷更加跌宕起伏。华裔中有这样一些创业者,他们在生意上有进取心,力争上游,像养育婴儿一样,培育自己的品牌。 选择创品牌就像爬山,走上一条比平地更难走的路,沿途有更美妙的风光,登上高峰后也有更大的成就感。记者採访的几位创业者,生意做得有大有小,共同的特点是,他们有远大的目标,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 图文:记者董清霞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中国之家到鹭岛酒庄 因为在2010温哥华冬奥会上成为“中国之家”的鹭岛酒庄(Lulu Island),其品牌如今已广为人知。成为“中国之家”,只是他创品牌路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插曲,背后的是长期的努力和坚持。酒庄宽阔而大气,有酿酒车间和自己的葡萄园,据老板John(张忠楠)介绍,他们的品酒室是加拿大最大的。该酒庄目前是加拿大出口中国冰酒最多的,也是出口中国各种酒量总数最大的,冰酒产量在卑诗省200多家酒厂中佔55%,一年出口50个集装箱的酒。 移民后转行做酒厂,John走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回顾自己创品牌的道路,他对《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说:“重要的是坚持,看长久而不是看短期利益。” John在中国烟台国际葡萄酒大赛中获得金奖。 申请办厂用了一年半 John的办公室在酒庄的楼上,刚上楼梯,就有三条大狗冲下来迎接。他和太太一起创业,带三条狗一起上班。John在台湾学的是电子,27岁时与4个同学一起创业,做电子产品零件外销。在40岁左右的时候,他把公司卖掉,到加拿大旅游,看到Canadian Tire这类的大型商场,很惊讶,想把DIY的概念带到台湾去。但在开了水电材料DIY商场后才发现,DIY在台湾并不适合,于是转向为工厂大楼建筑用的水电材料。生意逐渐做大,成为当时台湾第三大的水电材料批发公司。 到加拿大旅游时,他很喜欢加拿大的人文环境,就申请了移民。后来不想结束事业,想放弃移民时,移民批下来了。1998年报到,John成为“空中飞人”,太太和女儿留在温哥华。有一段时间,他一直在为放弃事业还是放弃移民纠结。后来,还是因为喜欢加拿大的生活,将公司卖掉,彻底移民了。刚来时,他家住在Delta,邻居是早来的移民,带他去摘蓝莓。他没见过这么多新鲜蓝莓,就一下子买回100多磅,自己发酵酿酒。做出来味道不错,太太说:“我们开酒厂好了。” 有了这个想法,他们就去参观酒厂。遇到了一个年轻的西人酿酒师,是酿酒学校毕业的,二十六七岁,愿意为他工作。他不想买一个酒庄,而想自己申请,没想到手续那么麻烦。当时他是烈治文第一家申请成立酒庄的,连律师都不知道怎么申请。要在市政府开公听会,与警察局开会,还有其他旷日持久的程序,一共用了1年半才批下来。 亚洲人办事有冲劲,他以为很快就可以开张,就租了房子,买了仪器设备,让酿酒师到他家上班,还再请了两位员工。不能开张,他们就做样品酒。在家里的工具房做了300多种样品酒,从早晨9点到下午5点,一直品尝样品酒。不能光靠嘴品尝,还要检验留下数据。 旧品牌被抢注 重建新品牌 “那时候没想过,要是开不成怎么办?”他说。开张前2个月,酿酒师离职了,他只能自己上了,经过潜心钻研,现在他已经成为得了很多国际大奖的酿酒师。开业后遇到很多曲折,曾有9000公升的酒,做得不够好,就直接当废水排掉了。 John在中国之家的纪念画前面。 2001年公司开张,是在烈治文Minoru路的旧址,用的是Blossom的名字。开业后连连续亏了两年,每个月都亏1到2万元。还要继续做吗?当时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他说:“卖酒是卖品牌,品牌是慢慢建立起来的。” 第三年酒庄才开始赚钱。来门市买酒的人慢慢多了,他也将产品外销到日本、台湾、香港,明确了要走外销为导向的方向。为什么三年才赚钱?他说,酒的品质慢慢得到了市场的肯定。一定要诚实地做产品,如果勾兑,顾客一尝就知道了。 他原来用的品牌Blossom在中国没註册,在销售中国市场很顺利的时候,品牌被渖阳一家企业抢注了。无形资产就这样失去了。2009年,他重新创立新的品牌鹭岛酒庄(Lulu Island)。 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他说,烈治文古时候的名字就叫鹭岛,一提这个名字,西人就想到烈治文。而且这个名字在亚洲人看来比较洋气。 20万税变100元申请费 鹭岛酒庄的新址,是2006年买地,2008年开建,2009年7月开张的。他买的是农业用地,认为酒庄是农业,不是商业,不是工业。但政府忽然要他交20几万的都市发展金,认为他生产酒是工业,卖酒是商业。他让建筑师与政府沟通,应收金额改为18万多,但必须1个月内交。 John说:“这违反我个人的逻辑。”他找律师,想起诉市政府,律师不接这个案子。他于是自己写信给市长,讲自己的道理,认为自己做的是农业,在Okanagan、Delta的农地开酒庄都不用交这项费用,烈治文市政府的做法是不对的。 在农业区开酒庄,在烈治文是第一家。市政府开了公听会,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结果是,将20几万的都市发展金取消,只需要交100元的申请费就可以了。这个案例后,在烈治文的农地开酒庄就不用收这项费用了。 “中国之家”一波三折 让酒庄万众瞩目的“中国之家”,申请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有一天,参加2010年冬奥会的中国运动员“中国之家”筹备人员来酒庄找John,谈了想用他场地的意向。John表态,愿意免费提供场地。那时筹备人员已经在温哥华看了六七个场地,觉得鹭岛酒庄比较符合要求。临走时,就口头确定用这个场地。 “这个机会是老天给的,我不认识他们。”John说。当时离“中国之家”开放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要办的手续很多,遇到的阻力也是他没有想到的。 有一些西人反对,认为在鹭岛酒庄办“中国之家”阻碍交通,影响生态。其实运动员出入坐的是大巴,交通流量并不大,为此还开了公听会。等批下来,还在酒庄前面预留了示威区,供可能有的示威人士使用。 在奥运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酒庄每天下午4点以后就不能接待客人了,专供中国运动员使用。那段时间,营业额下降了,但后来上升的营业额,把损失补回来了。 经营者没有行业之分 John在台湾和加拿大做过三种生意,行业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成功?他对《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说:“一个经营者没有行业之分,不管做酒厂、宾馆都可以做好。经营者需要很强的逻辑基础,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走对的路。做合理的事才能长久,不合理的事,即使一时成功也是短暂的。开公司,需要把自己修炼成一个经营者。” “台湾有句俗话:戏棚下佔久了,就瞭解整个故事了。”他解释说,从业时间久了,就瞭解行业了。他认为,华人的优点是勤奋、聪明、业务能力强,懂得控制成本。如果具有以上四点素质,再加上胆识,加拿大就是你的天空。在亚洲,有可能短期内捞到一大笔钱,但在加拿大,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小生意也能過生活:鄭州夫婦在溫哥華賣糖炒栗子

  对于移民加拿大的生活,有人形容为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是好好过日子的地方;也有人形容为艰难求生、步步惊心,是磨练意志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地方;更有人形容为绝处逢生、凤凰涅磐,是修炼三观丰富人生经歷的地方……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个移民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和体验。一些中国的土特产,都可能成为立足加拿大,甚至建立成功人生的基础。Helen Wei和丁永勤就是这种抓住机会的人。 在华裔新移民消费者比较集中的本拿比丽晶广场(Crystal Mall),有一家颇受欢迎的连锁甜点店Beard Papa's ,店里有华裔特别爱吃的糖炒栗子等与栗子相关的各款中式化的西式甜点。该店是由2005年移民来加的Helen Wei于2011年底接手经营的。本来是学化学的Helen却在“八年抗战”之际成为“板栗女皇”,期间走过的路曲折而艰辛。但“很感恩家人的支持和扶助,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家庭的步步成长让我无怨无悔,我一点也不后悔当初选择了创业这条路。”Helen如是说。 2005年,Helen一家从河南郑州来到温哥华。在郑州时,她的丈夫在大学里教书,她自己在酒店做人事管理和人员培训方面的工作,夫妻俩都是典型的白领。来到温哥华后,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她和丈夫都难以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夫妻都难找专业相关工作 她丈夫大学本科学的是精密仪器专业,研究生学的管理,多年在大学当老师的经歷在本地没有任何找工作的优势,却由于英语不好而屡屡碰壁。 Helen自己也只能做些最低时薪的工作维持家庭基本生计,在这些困境面前,她的丈夫想打退堂鼓了,打算自己回到中国去工作挣钱养家,让Helen带着女儿在这里熬身份。 Helen没有听从老公的建议,认为“找工作赚钱是为了家庭生活更好,如果单纯为了赚更多钱把家庭一分为二,是不值得的。分开的家庭,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比单纯缺工作缺钱的一个完整的家庭更难以维持。”为此,Helen和丈夫达成了共识:一家人再困难也要守在一起,同甘共苦。 生活的转机由Helen的丈夫首先获得,他们的一个老乡听说他们的困境后,建议Helen丈夫去考个教车执照,做教车师傅。这个朋友自己是做教车行当的,认为近年来需要师傅教车的华裔移民越来越多,只要自己技术好、教学方法过硬就不愁没饭吃。 在朋友的鼓励下,Helen的丈夫果真在教车师傅这一行找到了饭碗,而且他的学生也喜欢他的教学方式,不断把自己的朋友和熟人介绍给他,他自己也爱上了这一行,还对Helen打趣说:“我也算是干上老本行了,只不过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汽车里,我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心理的瞭解,都对我成为好师傅大有帮助。” 办幼教不太成功 丈夫找到立足点安心留在加拿大后,Helen开始想自己的出路。考虑到自己在中国从事的管理和人事培训工作经验,她去VCC上学,拿到了儿童早期教育的证书,并考取相关的执照后,于2009年开办了一个幼儿园,从零开始,慢慢摸索经验,这是Helen的第一次创业,虽不算成功,但给了她一些与本地政府管理机构打交道的经验。 当2011年底这家Beard Papa's 甜点店转让时,她毫不犹豫就承接下来。没成想,接下这个小店后,麻烦就接踵而来。 还没盘下小店时,Helen就实地考察过这个店,发现它的经营品种单一,是小店难以为继,店主想转让的主要原因。那Helen盘下店后,要想小店经营好并赚钱就必须扩大品种,多样经营。经过市场调研后,她选择了增加糖炒板栗这个华裔移民从小爱吃,本地还没有人做的特色产品,期望一炮打响。想到每到秋风起,郑州的大街小巷飘荡着的糖炒栗子的香味儿,Helen就对这个产品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哪知道这个简单的产品报上市政府相关部门时,却迟迟得不到批准。当然,市政府并不是故意刁难,而是从糖炒板栗生产的设备、环境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而小店此前不具备这些条件。 政府审批时间长 只好耐心等 为此,Helen虽然与官员们的英语沟通仍然不是很顺畅,但也一点一点地瞭解市政府的要求,并添设备,改造厨房来达到要求,一来二去,半年时间过去了,在这半年中,看着店里萧条的景象,想着还得不断往店里投钱,然后还不知道能否通过市政府的批准,Helen和丈夫就吃不香睡不好,多少次都有撑不下去的感觉,但夫妻俩还是互相打气,互相鼓励着“我们再坚持坚持吧”。 像这样坚持着,他们等到了市政府的批准。小店的糖炒板栗上市后,果然很受欢迎,小店的经营状况也大为改善。对此,Helen大有感触,她告诉《都市报》记者说:“在加拿大开小店做生意说难就特别难,说容易也很容易。当你不瞭解规则,达不到相关部门的要求时,你就无法经营,没有任何旁门左道可走,难得很;当你按照规则,规规矩矩做生意时,政府管理部门一路绿灯放行,你就放开手脚大干吧。” 经营许可批下来后,板栗的供货链条又出现了问题。在最初决定上糖炒板栗这个产品时,Helen就在网上做了许多搜索和查询,得知中国最好的板栗出自河北燕山一带的山区。Helen就和老公一起到河北去实地考察,联系供应商。 返华实地考察购买板栗 几经谈判,订下一级板栗的合同后,他们收到的板栗却是掺杂着许多次品的,为了保证自己成品的质量,赢得客户的信誉,他们只能忍痛把不合格的板栗都扔掉,“扔掉那些不好的板栗,其实就是在扔钱,我是很心疼,但也是没法子的事情。”Helen说。多次交涉和更换供货商后,才基本能找到满意的板栗。 然而,就算收到的板栗好,还存在一个在本地的仓库里安全储存的问题,新鲜板粟含有丰富的水分、糖和淀粉,易在短时间内发酵、霉变或蛀虫。生的板栗既怕热,怕干,又怕冻,怕湿,任何一个方面没做好,就会坏掉,所以做这个香香甜甜糖炒板栗的成本真不低。不过,这些都没有难倒Helen,她现在不仅是炒制糖炒板栗的专家,也是储存新鲜板栗的行家里手。 相对来说,做好糖炒板栗后,推向市场的环节要简单多了。丽晶广场的华人客流量很大,Helen的客户90%是亚裔,所以好吃不贵的糖炒板栗、栗子蛋糕等为她带来许多回头客。小店的经营慢慢打开了局面,从刚开始Helen一个人经营,到现在她僱请了三个Part time员工,她的丈夫也有一半的精力投入到他们这个小店中。 小店有了稳定客源后,Helen又开始联系一些亚洲食品零售商,像本地华裔喜欢光顾的大统华就有代售Helen的产品。  居安思危 不断开发新产品  当糖炒栗子打开市场后,Helen没有坐享其成,固步自封,她反而是居安思危,不停地开发新产品。比如,她引进的澳门名点“木糠蛋糕”,保留蛋糕配方中的精华部分,但适当减少一点油和糖的比例,使得成品风味不减,却更得华裔食客青睐。 于是,Helen再接再厉,继续引进意大利冻奶昔、沙哈蛋糕、法国马卡龙、红丝绒蛋糕等等,每一个初引进的甜品后面都有一段有意思的甜品故事与文化,而每一个受欢迎的甜品后面都饱含Helen保持与改良的心血,在改良过程中,一次次的失败,总是让Helen多点经验和多点斗志,而最后的成功,带给Helen的不仅是喜悦,还有大大的成就感。 现在,Helen的小店开始有些盈利了,但供货商供应的板栗有时会迟到,储存的板栗在天气变化时需要调整通风和温度等等,“随时都会有新情况出现,我已经处变不惊了,就是想法子解决问题吧。创业当老板收获最大的不是赚钱,而是大大锻炼了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困难是伪装的祝福’,年轻时从圣经中读到的这一句,让我对困难没有惧怕,只有勇敢面对。”Helen用手轻轻掠下额前的刘海,平和地说。

追夢的中年人:作為中國移民,我如何在加拿大成為一名牙醫?

  【加拿大都市网】 移民的意义就在于挣扎着去遇见更美丽的自己 文/谢斌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和你喜欢的人在一起,生活在你喜欢的的城市,做你喜欢做的事! 2004年3月,我遇到了这个我喜欢的城市。 那是刚结束了一年在卡尔加里的公派学习,回国时路过温哥华。在22路公交车在Downtown的终点一下车,推开几座银行的高楼,街道的尽头是还戴着白围脖的北岸的群山,眼前脚下就是Sea Wall的步道,一路迤逦前行,穿过Stanley Park的大森林氧吧,路过有懒洋洋的乌龟晒着太阳的Lost Lagoon……有山,有海,有离城市这么近的森林,有闹市,也有拐个弯就很幽静的小公园,可以在一天内上山滑雪下海划船,也总能在一天到晚任何时段看到有人跑步。我对温哥华一见钟情。 谢斌热爱运动,图为他在跑步。 不过,在申请移民之后的漫长等待中,有些东西就一点一点的淡了,我一直在反复问自己同一个问题:除了牙医,我还会做什么事? 2006年10月正式登陆,很快我在Downtown爱马仕的楼上叫GYU的铁板烧找到了中餐的工作。儘管在后厨切掉半个手指甲血流如注,儘管被香港老板骂,但是那是我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第一次挣到小费,$20。直到当上牙医我都觉得小费这个东西其实挺好的,它让我有服务意识,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公立大医院裡等着病人排队挂号来看牙的副主任医师了。 5周以后,我接到了加拿大最大的烤瓷牙加工厂AURUM在温哥华的分部打来的面试电话,这样我得到了这个跟牙医梦的距离又近了一点的牙科技师工作,我负责包埋蜡型并铸造切割,并给黄金牙冠抛光。我每天6点钟起床提前一个小时赶到lab,为了免费停车,也可以再多读一会儿书,5点钟下班6点钟到家做饭吃饭带上第二天的午餐,然后就开始了主要就是查单词的学习。大量的生词扑面而来,不停的查单词,甚至有很多生僻的专业词彙很难查到确切的中文翻译,每天只有2-3页的进度,蜗牛一样前行,凌晨1点抬起头来看看考试推荐的100本专业书籍的书单,我怀疑自己到底能走多远了。 周而复始,终于迎来了考试,又是漫长的等待,结果出来只有78分,试着申请一下UBC, 回复我明年再考。2008年10月,我回到国内疗伤。这裡有我的亲人,有发小,有熟悉的牙医工作,可是我突然觉得自己像夹生的米饭,我觉得自己其实已经开始排斥这个从小长大的环境,幻想回到温哥华。这时候读到一个非常励志的老鹰的故事,不知道真实与否但对我触动很大。据说老鹰在成年之后因为沉重的羽翼和过度弯曲的喙让他很难捕猎,就会在悬崖上筑巢,然后脱掉沉重的羽衣用力摔断自己的喙,等到新的羽翼新的喙长成就可以再次搏击长空开始第二次生命。 2010年10月,我在枫叶卡就要过期之前再次回到温哥华,开始在悬崖上筑巢。也有犹豫徬徨的时候,但是这一次有了强有力的后盾。在国内是放射科医生的老婆选择在日本料理当waitress来支持我全职学习,我只偶尔打些零工,送送报纸,Richmond夜市做锅贴,UBC菜店搬菜,和平饭店waitor。有一次我从早上10点不间歇地刷盘子直到晚上10点,边刷边告诉自己,爷跟你拼了,拼不过去,就一辈子这样刷盘子吧。 加拿大的牙医考试一共五关,每一关只有3次机会,3次失败就不能再进行下一个考试。其中最难的一关就是技能考试,仅仅报名费就$6500。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会在培训班裡遇到志同道合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牙医战友,一关一关的考试大浪淘沙,每一次站起来抖抖灰土回头望一眼倒下的战友继续悲壮前行,当我最后以自己都不敢相信的straight A的战绩通过考试的时候,老婆却悠悠的说了一句:我从来就没有想过你考不过去,因为我觉得你比他们都强!至此我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哲理:人生需要克服的困难确实很多,最难的却是要战胜那个不自信的自己!因为不自信,就浪费很多时间在考虑如果不成功怎么办,就给自己留很多退路,就不够专心学习;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更难成功! 2014年3月,我在温哥华西区有了自己的牙医诊所,11月,可爱的女儿在温哥华出生。我的故事被放在加拿大政府的官方网站裡鼓励新移民努力奋斗,我自己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 一晃移民10年了,我常想,移民的意义,甚至人生的意义,也许就是努力着挣扎着去追求幸福,去遇见那个更美丽的自己吧!

留學小女生創業:我在加拿大開攝影公司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许多毕业的本科生都要重返校园进修文凭,希望以高学历获取理想的的工作,从而有好的生活质量。但是读书并不能很大程度地解决生活的问题,因为随着大学文凭在社会普遍,它带来的优势就渐渐减少了。当下政府和一些畅销书作者鼓励人们去创业,他们认为多人创业能解决社会上就业的问题。动手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获得,创业的知识在学校是学不到的。有些学生在大学便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公司,或许下一个比尔盖茨就这样出现了呢!以下是关于一些正在大学期间或者刚毕业的学生创业的采访。 赵斯旭(Bobo Zhao)是从卑诗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毕业的留学生。在读大学的时候,她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拿着相机到处拍。她在大学的时候主修电子视觉艺术(Digital Visual Arts)来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准。赵斯旭很喜欢社交,擅于与陌生人交谈,是一个胆量很大的女孩子。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Bobo Zhao Photography,实现了她以兴趣为职业的梦想。 在文艺家庭长大的文科生 赵斯旭是在一个有文艺气氛的家庭中长大的。在中国的时候,赵斯旭的妈妈是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小时候家里会经常有唱歌跳舞的活动。她也经常和喜欢旅游的妈妈一起出去旅行,见了不少难忘的旅游景点,拍了不少照片。就是在这种文艺气氛的薰陶下,赵斯旭慢慢养成了一种艺术审美观,她说她一直想成为文艺青年。 在从老家黑龙江大庆读完高中,接到卑诗省大学的录取通知之前,赵斯旭并没有很认真地接触到照相机:她觉得父母是希望她读一个金融一类的专业的。可能骨子里还是文艺女子吧,大一的时候她开始迷上了摄影。既然读不成金融,读个视觉艺术,以后制作广告总可以了吧。 创业源自伴失恋朋友看演唱会 进了电子视觉艺术的赵斯旭一开始并没有想要建立公司,她觉得有一个专业能让她做喜欢的事很不错,将来毕业的时候某公司的宣传部也应该会需要她吧。 没想到有一件小事给了她创业的灵感。赵斯旭为了安慰失恋的朋友,专门带她去看曲婉婷在温哥华的一次演唱会。演出结束后,胆量大又喜欢社交的她,很自然地上舞臺与曲婉婷交谈,并让这位有名气的歌手看了自己的摄像作品。没想到曲婉婷竟对她的作品很中意,想与赵斯旭合作。 赵斯旭说,曲婉婷最后居然拿了她拍的一张照片当唱片封面。想必她很感谢那位失恋的朋友吧。 现在赵斯旭与曲婉婷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赵斯旭也在她的社交网页上挂着曲婉婷的照片。这位歌手不忙时会和她聊聊天,也不介意非正式地帮赵斯旭代言。 创业之后需要找客户 创业的开始总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要找到愿意付钱的客户,赵斯旭说温哥华有很多摄影师都是免费帮人拍照的。 很多人会抗拒当业务员,因为推销时要找肯出钱的人是比较需要勇气的。这时候,赵斯旭一直以来磨练的胆量起了作用。她没有放弃地一直找,建立起了稳定的人脉。现在她很多时候都是朋友相互介绍的生意。 胆量是怎么炼成的? 赵斯旭很活跃也很有胆量。大学二年级时,她建立了一个叫“连接中国学生会”(Bridge to China Student Association of UBC)的学生社团。参加这个社团的有很多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西人,她需要为所有成员安排活动。此外,她也参加了澳大利亚旅游局办的一个向全世界招收参赛者的摄影活动,本想着可以去旅游的她得了前二十五名。 谈到胆量,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她刚来的时候是很害羞的一个传统中国女生。她建议一个人出去旅游,可以把胆量练大。 在大学二年级的暑假,喜爱到处旅游的赵斯旭开始独自到世界各地旅行。因为是一个人去的,很多时候都要勇敢地找人帮忙,因此赵斯旭锻炼了她的胆识。她在三大洲不同的国家都旅行过,有一次只用了两个月就去了七个国家。 旅游的时候,赵斯旭会喜欢住青年旅馆,在那里她能认识很多同龄人。她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朋友。记者提起自己有去过非洲的尼日利亚,她说她一个很好的朋友就在那里。 喜欢社交的赵斯旭在加拿大做生意很顺利,因为她建立了自己的关系网。因为有能跟不同国籍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六成的客户是华人,四成是其他国家来的人。 简单和低成本公司管理 平时接到一般的摄影工作时,赵斯旭会和她的助手一起完成工作。如果是录影,她会聘用一些专业人士一起帮忙。公司管理起来比较方便。 她说摄影这一行风格很重要。如果客户喜欢她拍出来照片的风格,就会给她生意做。工作环境也很好,她说不需要太看脸色,也不用到给人当孙子的地步。毕竟摄影是技术活吧。 在温哥华有很多新婚的夫妇,对摄影师有相当的需求量。不过想要更多人找你拍照,摄影技术是需要达到一定要求的。赵斯旭说她会找有名气的摄影师修炼自己,不过名人们能教课的时间真的很少,因为平时他们都有很多的工作。 照相机的配件和器材不是很贵吗?特别是那种德国生产的。她笑了笑说,是有些贵,但不是那种几百万的投资。而且照相机的器材可以用很久的。 公司开张一周年 记者采访时,赵斯旭的摄影公司Bobo Zhao Photography已经开张一周年了。温哥华拍照的旺季是在夏天,因为一般的夫妇都会选择在夏季进行婚礼。冬天的生意会比较淡。但成功的公司是无论旺季、淡季都生意不错。留学生赵斯旭已经很久不需要跟家里人要钱了。通过拍摄而来的收入已经足够提供她的衣食、房租和其他的开销。 虽然赵斯旭才刚从大学毕业,她觉得她这个年纪和家里人要钱已经有点不好意思了。出来工作的她比以前省了很多,因为经歷了真正的工作,赵斯旭体验到父母赚钱的不容易。 建议想创业的学弟学妹 赵斯旭说先是要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然后坚持,坚持,坚持。天赋可能会比专业还重要,但是真正能够把一个人差别出来的品质是坚持。她说包括她现在,问题总是有的,无论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但如果学弟、学妹们肯坚持,将来总会不错的。

高中畢業的我,在加拿大開網上超市的故事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7月6日发表的最新数字显示,今年6月全国15至24岁青年,失业率为14.8%,该数字自2009年7月至今没有多大变化。事实上,每年这个时候就有一批高中毕业生要投身职场;除了打工之外,自僱创业也是一个选择。 现年20岁的骆浩荣,5年前由广州前来温哥华读高中。在格拉德斯通中学(Gladstone Secondary School)毕业后一度想过继续进修,但自问对读书无兴趣,也不想继续靠父母生活,两年前和友人合资开办一个华人网上超市,专为无车一族和国际学生,採购亚洲零食、杂货和生活用品。 骆浩荣在读高中时候,课余兼职赚钱,做过仓务员和中草药销售员。在做仓务员期间,他看到很多留学生由于没有私家车,出去买食品很不方便;也发现本地虽有很多西人网上超市,但没有代理华人爱吃的零食,专卖华人杂货的网上超市几乎一片空白。骆浩荣看准这个市场,于2010年底找到一位伙伴,创办了易买网http://www.easyby.ca/网上超市生意。 骆浩荣建议创业青年要不怕艰苦。徐嘉铭摄 24小时送货受欢迎 骆浩荣的一句“不想靠父母”,就把自己多年积累的6,000元投资,找专人做网上设计和文字修改,创业后没多久就遇到很大困难。他说:“当初真是不知道怎么找客源,想去卖广告却找不到负责人,经过很多朋友介绍才辗转在一个热门的华人网站做了广告,但是销量还是不好。” 这种低潮经过一年后,直到今年初才有好转。随着加强宣传,加上熟客口碑相传,网上超市生意也渐入佳境,转亏为盈,现在还僱了专人送货和更新网上资料。 由于目前只是创业初期,骆浩荣不敢太进取,未有辞掉原来工作,只是利用工余和周末为事业打拼,亲自开车送货,减省开支。目前每晚6时至凌晨期间,骆浩荣总是忙个不停。 骆浩荣说﹕“客户主要是留学生,像是没有汽车和住在较偏远的华裔学生,以及不喜欢自己出去购物的‘宅男’和‘宅女’。”顾客主要是看重他们的商品多,以及24小时送货的便捷服务。 他说,一般的留学生会购买零食、饮品或是大米、食油之类生活必需品。顾客中还有一些虽然有汽车,但懒得出去买,或正在娱乐没空购物。骆浩荣说﹕“有一次我去本拿比送货,看到屋内有四、五个20岁出头的男女在打扑克,他们买了很多饮品和零食。有时候他们开派对,一次订单就是300多元。” 最初经营时,一天才有一两个订单,现在一天平均有10个订单,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骆浩荣表示﹕“我们向批发商直接入货,再以不超过大超市的价格卖出去,除去人工、汽油、仓租等成本,利润约3成,有些甚至达5成,这样每周可以赚800至1,000元不等。扣除合作伙伴的部分,自己一个月可赚约2,000元。” 加上正职的收入,现在骆浩荣每月收入5,000元,难怪他笑着说﹕“不用再靠父母了。”他希望在3年之后,全情投入他的网上超市生意。 当问及有什么经验和建议给那些想自己创业的青年时,骆浩荣说:“要给自己信心,一旦决定就要有恆心,不怕辛苦。同时也要积极扩大人脉,让更多人瞭解你的生意。” 看好环保机械市场 高中毕业即创业 相信无大学毕业证书也能创业的周钦智看准了从亚洲进口机械到北美市场的发展前景,在今年初投资3至5万元与合作伙伴成立新兴的环保机械外贸公司,每年利润约有3至5成。 现年25岁,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周钦智于1996年随母亲和2个哥哥从台湾移民加拿大。高中毕业后,母亲希望他像兄长一样继续读书,孝顺的他只好顺从母意继续读多两年书便辍学。 他在2010年找到了第一份全职工作,在机械进口公司做销售,让他学到很多东西。当业务经理的2年中,周钦智学晓从销售到供货商的整个工作流程。 他回忆说:“这样的工作性质让我学习的东西很全面,也很清楚整个工作模式。” 获投资者青睐 及后周钦智萌生创业念头,他看准了从亚洲进口机械到北美市场的发展潜力,并加入环保理念,撰写商业计划书。他的鸿图大计很快得到投资者和合作伙伴青睐,在今年初,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北美环保机械外贸公司。 周钦智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说﹕“当初投资的3至5万元可望在一年内回本。作为新兴的环保机械外贸公司,公司在北美没有太多竞争对手,而且利润约3至5成。” 回想当初创业的困难,他说:“遇到很多在公司没有学到的事情,像是找合适的供应商就需要花很多心血。” 他并指出,“做进出口贸易还会接触到很多国家的条例,像是海关报关、货物运输之类的,以前公司都会处理好,毋须担心,但是现在很多时候都会碰壁。” 周钦智忠告想创业的年轻人不要怕困难,遇到难处时,应直接面对,创业者的任务就是解决问题。此外,在听取合作伙伴意见的同时,也不应随便放弃自己的想法。 本版文字:孙铭雪

加拿大兄弟畢生積蓄投資餐廳,卻因車位恐泡湯

  综合报道 两个在满地可长大、情同兄弟的Karim Ahmed及Carmen Di Maria,今年夏天签下了多市东区皇后东街(Queen St. E)2084号在沙滩附近物业的10年期租约。他们希望开设一家高质素的食馆,售卖美国肯萨斯市的烧烤餐,还配备价值24,000元的最高级燃木烤炉。 他们原定计划在隔邻的皇后东街2086号开设这餐厅;这个物业与2084号属同一业主。Ahmed称负责商业许可证职员向他表示,他们可以使用2086号开餐馆,也没提出需有泊车位的要求;后来业主提议他们改租2084号的空铺,他们看后更加喜欢所以转租新址,并签下租约。 Ahmed承认他没有检查新址的前面和后面,是否有泊车位,以为两间铺会有一样的空间。不过事实上2086号没有泊车空间,不能满足城市规划附例要求。该附例要求皇后东街区域的餐厅,每100平方米楼面面积就需要有一个泊车位。之前该处开设音响器材店。 百个签名要求豁免规限 同为43岁的两人,都是移民生下的第一代,还一起在医院餐厅兼职工作过,对美食有无比热情,又是对方子女的教父。他俩称已把毕生积蓄投资到这家「Wood Firepit & Tap」。他们将于1月初与市府属下委员会会面,商讨是否能作出调整,令他们的铺位免于附例规限,因为该铺前后都没有设立泊车位的空间。 二人早前在社区展开签名运动,至今已收集到约100个签名,支持他们的要求。Ahmed认为社区的人令他们感到温暖及支持。Ahmed称,他和Di Maria只是一般中产家庭,而非大企业,这个店铺是他们的梦想。 资料来源:星报

做個園藝師自雇闖加國 華人移民的園藝之路

如果有一门技术或手艺,又不愿意受上班的各种限制,可以选择做一个自由自在,自负盈亏的自雇者。很多移民在来到加拿大后,选择了以自雇的方式加入就业大军。自雇有舒心也有烦恼,选择自雇要看自己是否合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自雇人士至少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小本生意人,如装修公司老板、网店老板等;第二类是没有底薪的推销员,如寿险顾问、地产经纪、直销人士等;第三类是专业人士及技术人员,如律师、会计师、医生、技术顾问、艺术家、园艺师、护理师、管道工、电工等。记者本次专题采访的属于第三类,以专业技能自雇的人士。 文:记者董清霞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吕汉中在台湾是做建筑设计制图的,1997年移民后考了园艺师证书,就进入了这一行业。他喜欢在阳光下劳作的感觉,在客户的花园种上玫瑰、牡丹、芍药,眼看着花园变得整齐漂亮,心情很好。他看到自己为客户种的小番茄结出了果实,感觉也很棒。做园艺接触的是阳光、新鲜空气、花花草草,工作单纯让他享受到劳动的快乐,帮到客户也使他很有成就感。他认为自己干对了行业。 上夜校考到园艺师证书 移民后为了养家,他先从割草做起。后来注册了园艺公司,为客户的花园剪枝、喷药。他发现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就去Surrey College学园艺设计。白天干活儿,晚上读书。他在台湾有制图的基础,所以画图很强。全班20多位学生,老师只把他画的图留下来做展示。 当时英文不好,吕汉中就格外用心读书。白天上班辛苦也从不缺课,功课很认真地做。班上20多个学生,只有5个人按时毕业,他就是其中的一个,毕业时拿到了园艺师证书。因为工作性质更适合自雇,在咨询过会计师后,他把公司取消,改为自雇。 很多人有个误解,认为园艺很简单,不用培训就能做,所以他们喜欢找报价便宜的园艺师。吕汉中说:“我不打价格战,希望以质量取胜。” 他说,打理花园需要很多相关知识才能做好。有些不懂园艺的人,会把花、树种错位置。有些花喜欢酸性土壤,有些适合碱性土壤,玫瑰需要阳光,薰衣草偏爱干燥,不能统一对待。全世界有3500种花园植物,温哥华常用的花园植物有100到200种。设计花园要看房子朝向、日照时间,植物花卉的颜色形状高度要与房子相配。 吕汉中做园艺从设计到施工保养维护的一条龙服务,除了种花种树,与园艺相关的工程他都做,如水泥步道、栅栏等。有时会把部分工程介绍给专业公司,合作完成整个工程。因为业务全面,所以他进了很多机器设备,在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也请人帮忙。 设备要添置 技能需更新 为了帮草根吸收氧气和水分,需要每年在草地上打一到两次气洞。剪树也需要不同长度的电剪,锯树则需要电锯。在园艺行业的二十多年,他一直在添置不同的机器,有打气洞机、打草根机、割草机、修边机、高压冲洗机、电锯、长电剪、短电剪等,需要一个工具房才能放得下。 为了提高技术,他回台湾的时候,就到台大读园艺课,学东方花园设计,其中包括在温哥华很受欢迎的日本园林设计。他说,日式花园技术更高深、难度大,要做得很精致。现在,修剪日本枫树,做日式花园是他的强项,他设计的日式花园,很受客户赞赏。他都是先画设计图,客户认可了再施工。 虽然做了很多年园艺,他也经常遇到一些新鲜的挑战。有一天,帮客户种好了花,隔天客户给他打电话:“花不见了。”再种上,隔天又不见了,后来雇主发现了“作案者”了,原来是乌鸦把花全挖出来放在屋顶上了。刚开始他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打电话去询问园艺老师,老师告诉他要用一种无色无味的药。放了药后,乌鸦从此就不来捣乱了。 吕汉中说,在加拿大的花园用药不能随便。要知道哪些可以用,哪些不能用。药是驱赶动物的,不是让动物吃的。 他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有些客人不尊重专业,告诉客户什么花应该种在什么位置,施什么肥,客户就是不听,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时会违背自己的专业知识,照着客户的要求做,出了问题,客户又要求赔偿,不过这样的客户不是很多。这些年,客户越来越懂得尊重专业知识了。 对行业有兴趣才能做得久 为了帮助华裔移民了解园艺知识,吕汉中每年都受一些社区机构邀请举办免费讲座。听众反映热烈,他们还向吕汉中咨询,为什么花园的玫瑰不开花,为什么院子里的樱桃不结果,吕汉中一一为他们解决了问题。 有次在中侨做园艺讲座,来了150个听众,还有园艺公司的老板也来学知识。做讲座虽然是义务为社会服务,不赚钱,但吕汉中从中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过去华人不重视花园,有些花园杂草丛生甚至受到邻居的投诉。现在不少小区最漂亮的花园都是华人的,这很让吕汉中高兴。 他做事用心、诚实,长期下来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做园艺,通常是先与客户沟通,估价,客户先交订金。有的客户因为信任吕汉中,直接就把全款交给他了,让他很感动。客户越是这样信任他,他就越是有责任让客户满意。 谈到自雇,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诚实,说好了的一定要做到,跟客户约定的时间也要遵守;第二,要勤劳,在繁忙的夏季,早晨5点半起床,干活到晚上10点天黑是常事,最长一天工作15个小时,一周工作7天的情况也经常发生。为了工作连贯,一鼓作气把事情做完,他有时中午也不能吃饭;第三,对行业有兴趣才能做持久。他本人就是对花花草草感兴趣,才对做园艺这么投入的;四是要不断学习,提高技术。虽然自雇没有老板管,但做事技术好,才能赢得客户的长期支持。

30多歲就退休?這個加拿大亞裔女子和她老公妥妥的做到了!

30多岁就退休?很多人会说不可能。但魁省满地可市的亚裔女子Van-Anh Hoang和配偶Jean-Sebastien Pilotte就是这样的一对夫妇。妻子Van-Anh Hoang今年37岁,职业是药剂师,她将在几天之内退休。丈夫Jean-Sebastien Pilotte今年38岁,主要从事市场营销,将于今秋达到自己为退休而设的财务目标。    这对小夫妇选择早退休,源自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两人决心把“早退休”设为共同理想。丈夫Jean-Sebastien说:“我原来大手大脚,挣多少花多少,但遇到越南裔的Van-Anh后,我就改变了。”他透露,妻子不停灌输节约的理念,在越南,人们把自己工资的平均30%都存起来,而在魁省,人们最多存下工资的3%至4%。 妻子Van-Anh说:“我们把自己的生活方式设计得很简单。”两人对每天的开支都精打细算,Jean-Sebastien一直开一辆1998年的老车,没有换汽车。他说:“收入是很难增加的,而开支稍微不注意就上去了,要控制住自己的开支,那是真正的挑战。” 大力削减家庭开支 这对夫妇说,两年前二人决定要尽早退休,便去和财务顾问一起规划。Van-Anh说,财务顾问给他们一个退休至少需要的存款数额,听上去似乎很难达到,但他们很快意识到,如果大力削减家庭开支,其实能做到。两口子立即开始大省钱行动,银行里的存款随即明显上升。Jean-Sebastien指,他们把纳税后净收入的50%至60%都存起来。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说,Van-Anh和Jean-Sebastien的做法并不罕见,目前在北美年轻人中正出现一种趋势,就是减少开销和浪费,不买不需要的东西,很多事自己动手解决,而非花钱请别人做,由此提早实现退休的财务目标。Van-Anh和Jean-Sebastien年纪轻轻就退休,并不是想闲着没事,而要去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Van-Anh想实行从小的梦想:去学弹钢琴,Jean-Sebastien则想好好撰写自己的财经博客。退休后两个人也有更多时间在一起。

在加拿大把扔斧頭做成15萬用戶的大生意

Wilson已在加拿大境内建立了8个扔斧联盟BATL场馆。 【加拿大都市网】在加拿大,创业者Matt Wilson成立了加拿大后院扔斧联盟(Backyard Axe Throwing League-BATL)。 这个听起来略有些奇怪的联盟源于多年前Matt Wilson和几个朋友在湖边房子喝酒,出于无聊,有位朋友把院子裡的斧头对着树扔了过去,于是他们发现了扔斧头的乐趣,并把这项运动打造成一项事业。 十多年来,Wilson已在加拿大境内建立8个扔斧联盟BATL场馆,他们希望让人们展示对彼此友好的力量,并利用斧头这一工具来打造社区。 扔斧者把斧头扔向厚木板上的公牛眼睛靶心,每小时需要交费15到30元。 经过十来年的运营,BATL已经吸引了15万名扔斧者,虽然大部分扔斧者是男性,但也不乏女性参与者。 也许在这种展示力量的活动中,更容易吸引到异性的关注,扔斧联盟还定期举办单身派对和快速约会夜等活动。 人们为什麽对扔斧头如此热衷呢,这和当下社会巨大的工作压力有关,凡是能缓解压力的项目一般都很受欢迎,比如富日记写过一篇发泄屋的文章,吸引了几十人来咨询。 斧头投掷者除了可以借扔斧这一举动来发泄内心压抑的情绪,还可以展示男性的粗犷男子气概和魅力,因此受到欢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虽然人们有很高的参与热情,但作为创业项目来看,这项运动也有弊端和隐患,因为扔斧头有很大的危险性。 如果不对风险进行评测,并事先做好准备,一旦出现事故就可能让这项事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Wilson采取的应对措施是购买保险,对于这项运动,购买保险的条件极高,保险公司要求扔斧俱乐部保证能有六名内科急救专家出现在现场。 当然这样的风险也并非没有好处,它形成一种创业门槛,把一些看好这个项目但又不愿承担风险的人阻挡在外。 最近Wilson成立了国家扔斧联盟,希望其他国家的人也能享受这一运动,他觉得也许有一天,扔斧头能登上奥林匹克的舞台。 如果从投掷长矛发展而来的标枪可以出现在奥运舞台上,投掷斧头这样的运动有一天真的出现在奥运舞台上也并非天方夜谭。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作为最早进入这个项目的Wilson,一定会从中获得非凡的收益。 即使不提未来是否能出现在奥运舞台,凭借8个扔斧联盟BATL场馆和15万用户,这已经是一项成功的创业。 扔斧俱乐部成员。

加拿大創業不易 小老闆們年收幾何?

■CFIB指加国不少小企业要艰苦经营。 星报资料图片 综合报道   加拿大独立商业联盟(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CFIB)表示,本国不少小企业要艰苦经营,有三分二小企业老板年收入少于73,000元。 联盟引述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指出,本国有三分二小企业老板,年收入少于73,000元;而年收入少于40,000元的雇主人数更大幅多于收入高于250,000元的雇主人数,比例为1比4。这项发现反驳了外界认为大部分小企业老板十分富有,以及利用小企业逃税的看法,并佐证3月联邦预算案建案削减小企业减税是有充分理据的。 CFIB主席凯利(Dan Kelly)表示:「以为大部分小企业老板都很有钱的观念只是虚假想像,事实是加国小企业老板绝大多数是中产阶层,他们是机械工、会计师、美发师和园艺师,只是想做一些他们热爱的事情来维持生计。」   指工时或较员工长   联盟亦指,小企业老板的工作时间很可能高于员工,超过4成的小企业老板每周工时多于50小时,但只有6%员工的每周工时如此长。 CFIB首席经济师马利特(Ted Mallett)表示:「小企业老板没有收取巨额薪酬或红利,是因为他们透过培训、加薪、增聘人手和购置器材,把利润再投资到业务或员工身上。如果有低的小企业税率,可以帮助他们,亦有助加拿大经济增长和保持运转。」 CFIB是加国最大的中小企业组织,在各行各业有109,000个会员。

從冰雕起步 在加拿大建全球最大冰吧

多伦多星报图片 【加拿大都市网】多伦多星报报道,在一个半年都处于在零下温度的城市,开一家冰雕酒吧听起来滑稽且荒唐。然而,多伦多的冰吧(Chill Ice House)却是这样的存在。在那里,无论是杯子还是窗帘,抑或是几近冻结的DJ牙齿,都是裹在冰造的“世界”之中。 手工雕凿冰雕创业起步 因为,在冰吧“掌门人”的两兄弟眼中,这不只是一个噱头,而是这个小镇家族生意的巅峰之作,在此之前,给婚礼雕刻冰雕是这个家族创业之始。  “因为爱好,我们的叔叔20年前开始雕刻冰雕创业,一开始,他给别人雕刻大酒杯。”冰吧的合伙人,来自安省Hensall,今年32岁的Nic Bayley说道,“后来,生意不断地扩大发展。” 冰雕晶莹滴透,无气泡,很快,冰雕家族生意的名声日传千里,在1993年,干脆成立了工厂。声名在外,来自世界各地制造冰雕的订单纷涌而至,无论是沙漠中以冰为主题的酒吧还是好莱坞首映的冰雕,在最终装上货仓远行海外之前,每一件作品都需要仔细地手工雕凿。 Nic和他的弟弟Gresham在20岁左右,也投身在这个行业实操之中。“在杜拜到泰国,甚至远至欧洲,拉斯维加斯等地,我们造了近20个冰室。”Gresham补充道。 全球最大冰吧546件家具全手工雕凿 如今,兄弟俩觉得,是时候把家族生意带到北方来。 这家号称全球最大的冰吧在上周五已对外迎客,坐落在King St. W. 和Bathurst St.的冰吧占地约1200平方尺,冰吧内常年保持-5摄氏度。不需要顾客自备保暖装备,冰吧为顾客递上保暖的外套和手套。为了避免温差的转换,冰吧给给客人配上数码腕带,可以用来追踪消费情况。如果实在忍受不了冰吧之冷,藏匿在后还有一个暖一些的休息室。 冰吧之名,名不虚传,冰吧内,从墙壁,吧台,吊灯等,几乎所有物品都裹在冰的世界中。据说,冰吧里的546件家具,让这个家族的冰工厂整整花了三个星期才完成。 有人认为,将一大笔前投资在会融化的装饰上,实在是太糟糕的想法,但这两兄弟却坚持,这是保持冰吧冰冷氛围最好的途径。Gresham说,“我们能够不断地变化冰吧的场景装饰,从世界杯到印第赛车等主题。” 艺术冰吧:不只是让人受冷 也有有人从环保的角度提出质疑,但两兄弟坦言,冰吧耗费的能源比许多办公室和餐馆都要少。 两兄弟肯定,冰吧会吸引外来游客,为了拓展本地客源,他们推出$50的年度会员制,持有年度会员卡的顾客可以绕过$15的入会费,而享有bottle service。 接下来,当下一次极地涡旋来袭小镇时,冰吧将迎来可行性考验。兄弟俩在讨论冰吧的持续发展时,也不禁有些“寒意”,在Quebec City,当寂静的冬天携着冰雪降临时,游客都涌向酒店休憩了。“当我们在纽约和波士顿建冰室的时候,这是我们主要关心的问题之一。然而,你去冰吧,难道是仅仅为了受冷吗?诚然,更多的是为了去欣赏一个充满艺术的美术馆,去体验一个满布手工制造杰作的博物馆吧。”

我在加拿大開花店的日子

初衷:厌倦朝九晚五 毕业于中国西北某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的Patrick,是九十年代末期移民来到温哥华的,凭借过硬的电脑技术和不算差的英语交流能力,Patrick很快在西人公司找到了一份专业工作。 四、五年后,每天日復一日的朝九晚五的生活让他心生厌倦,更重要的是,Patrick一直想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自己打工,哪怕苦点累点也不在乎,关键要让自己觉得要在加拿大这个新大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他的计划是找一个小店做平台,然后用自己拿手的电脑技术做网络物流。 有一句网络流行语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现在的Patrick也有这样的感慨。 Patrick的小店位于高贵林的Austin街上,该店不仅拥有2千多平方尺的大面积,还由前店主分割成几个小块,其中邮局、小食品部、鲜花店、速食午餐部等应有尽有,在该小区也有很多固定的熟客,但几年经营下来,其中的苦处和难处,一点点地磨砺着Patrick的心志和毅力。 普通老百姓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小老闆开店做生意,开门最重五件事:商品、服务、环境、便利、价格。 遭遇:女白领偷花不认错 Patrick经营这小店几年后,他深深感到:加拿大这个社会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当老闆的给顾客欺负是家常便饭。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多伦多华裔移民陈旺遭遇的“小偷”事件。在加拿大,小偷也蛮多的,他们都是些好逸恶劳或爱佔便宜的人士,却能够受到法律的很好保护,让被偷者无可奈何。 Patrick店里有一阵子经常发现有昂贵的鲜花盆景丢失,因为昂贵,所以Patrick会心里有数。后来他反复查看店里的录相带,发现是一个经常来店里买午餐的附近公司的一个女白领偷的。之后,他就留心注意这个女白领了。在又一次丢失鲜花后,他及时查看录相带,证实就是女白领偷的。于是他赶紧报警,把录相证据和女白领的工作地点都提供给警察,警察处理的方式也就是让女白领来店里赔钱(所偷鲜花的原始价钱)。 令Patrick愤愤不平的是,偷花的女白领不仅没有认错,在付钱时还态度恶劣,出言不逊,一点儿没有羞耻感和负罪感,这让Patrick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她是个小偷,却在付钱时很不甘心地抱怨,倒让我感到是我做错事了。这难道是我们华人与西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作祟吗?” 压力: 月光族顾客赊账头疼 而那些“月光族”顾客的赊账,也让Patrick很头疼,是否同意赊账?赊账的金额多少合适?都不好把握。不赊账就赶跑了顾客,而有些赊账就会赔本,赔本多了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小店的环境则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两个方面。大环境指的是小店座落的位置,人流够不够旺?交通够不够便利?周遭的其他店是否能带来隐型顾客等。Patrick这个店距离高速公路不远,旁边还有一家酒类经营店,这些都是有利条件。小环境指的是小店内部的佈局和整洁度等,他们这个店由前店主做了隔断和装修,他也就享用现成的吧,再做大的改变既麻烦也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唯有坚持保证店里商品摆放整齐,店面干净。 小店的便利也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时间上,早开门晚关门肯定就便利了顾客,但是僱员的薪水支出成本就得增加;比如商品种类上,多品种也能便利顾客,那就会佔用更多的流动资金;比如小店的服务项目上,多开发新项目能带来新的顾客,但新项目的投入产出比,需要做好市场预算,更需要接受市场消费能力的检验。 为了多种经营、盘活小店,Patrick花了很多心思。他曾经做过帮U_Haul代理借车、还车服务,但做过几个月之后,就不敢做了,因为代理的一点点利润会被一些顾客不加满油、假的信用卡付费、不按时还车等损失消耗得一干二净。他刚做一年多的拍摄护照照片(Passport Photo)的业务,倒是经营得不错,不佔地方不佔资金,也不会有差错,现在看来还算是一本多利的好业务。 还有,他将每天的午餐这一块承包出去了,按说做好午餐供应后利润也蛮可观的,但Patrick不想事事躬亲牵扯太多精力,也希望借承租出去的稳定收入来分担自己大面积店租的压力。就是说,有钱大家赚,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收获:学会圆滑老成沟通之道 不言而喻,小店商品的价格一般是无法与大的超市和连锁店相抗争的,但适度调整价格,让客户愿意不断前来,也是蛮有学问的。比如Patrick店内的邮政代办服务处(Post Office),邮票的价格是由邮局定的,不可能涨价,做代办业务就像是做免费服务一样。而邮局的态度也很直接:“我们的邮政业务确实不能直接给经销商牟利,但我们可以给经销商们带去客户,这就是邮局存在的价值和代办服务者得到的好处。”为了让大量滞销的邮票少佔用资金,他甚至会打折销售一些纪念邮票和纪念钱币。经营小店的困难,由此可见一斑。 “经营小店的苦与乐,也许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总结;但要更全面了解加拿大社会,经营一个小店是不错的选择。”Patrick说。 他坦言,通过经营这个小店,他学会了与人打交道,也学会了更多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前他与人打交道时,是非观念特别明确,现在却知道调整自己讲话的方式,即使对方百分之百错误,自己说话时也要留有余地,这样对方才比较容易接受;还有非黑即白的是非观念也不利于解决问题,硬碰硬时只有两败俱伤,圆滑老成处世才能让生活和谐,让生意兴隆。  

加國創業:怎麼選適合的生意?餐飲入手快

两岸三地来到温哥华的新移民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了,究竟怎么样才能选对合适自己的生意呢。移民来自香港、从事了17年小生意买卖的专业生意买卖经纪人Roger Chan(陈元富)有许多经验可以分享。 宜:餐饮业易入手   小生意的种类很多,但在温哥华地区主要经营的种类是:餐饮业、便利店、洗衣店(干洗店和Token机洗衣店)、印刷品店等。从华裔移民的市场需求来看,餐饮业是比较容易入手、比较容易成功赚钱的行业,而餐饮业再细分的话,开餐馆又较咖啡连锁店、珍珠奶茶(Bubble tea)等盈利机会大。当然这只是个大概的总结,具体到个人又会有不同。目前大温地区的华裔移民做小生意、基本可以赚钱的还是餐饮业。这些餐馆主要分佈在温哥华和列治文两个城市,但餐馆生意的价格却分成三个区域,因为温哥华又分为Downtown地区和温东地区,这三个划分区的平均价格是:温哥华Downtown30万,列治文20万,温哥华东区15万。 “当然,这些价格只是一个参考。因为餐馆有大有小,地段有好有偏僻,每一个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多做比较和了解。买家可以向卖家提任何不懂的问题,看卖家的流水帐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买家购买前多花时间和精力做足功课,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买到好生意。”Roger总结说。    “另一个问题就是餐馆多久可以开始回本赚钱?一般在两年内开始赚钱的就是不错的生意了,如果能经营有方,一年开始赚钱的也有,但如果两年三年后还没有收回成本,基本这个餐馆也不值得做下去了。”Roger说。 经营连锁店不适合新手 有些大陆来的新移民,对连锁店很感兴趣,比如Beard Papa's这样的点心店,或是Blenz这样的咖啡店,但Roger不建议生手一开始就做连锁店。因为连锁店一般都有比较具体的要求和规矩,店主必须严格遵守。就是说一个生手接手一个连锁店时,先得花一些金钱和精力去接受培训,取得经营资格;其后,如果对经营的产品确实不擅长,想要改弦易辙、更换产品基本没有可能,总公司一般不会同意,最多也只能增加一点附加小产品。最后,如果不想经营了,转手也不容易。签约不到期的话,有时候就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甚至亏本撑着,是很头疼的事情。     Roger说,做便利店生意的,十年前是个很不错的行业,入门资金也不高,卖点便利食品、针头线脑、649彩票、香烟等等,每天营业时间久一点(上住下铺的形式,家人可以互相换班),基本是可以赚钱的。但现在,许多彩民都在网上购买649了,便利店就少了部分客户;其二很多华人超市营业时间也越来越长,也拉走了一些客户;其三以前卖香烟的可以摆在柜檯卖,再贴两、三个香烟的广告,每月也是150元左右的固定广告收入,现在不准贴香烟广告,有香烟也只能收在柜子里,客人看不到也就忘记购买。就这些小小的变化,足以令便利店的利润大打折扣。再看洗衣店生意,看上去弄几台洗衣机摆在那里,每天就只去收钱(或Token)就可以了,其实也是越来越难做了。原因是洗衣机店基本都设在老公寓房子多、居民收入比较低的社区,才有需要经常到洗衣店洗衣服。但现在,没有洗衣设备的老公寓房子越来越少,都改建后有配套的洗衣房了。而干洗店呢,情况与洗衣机店相反,需要设在居民收入高点的地区,但这些高收入居民对干洗衣服的要求也变高了。特别是最近几年,加国人都提倡环保,那么就对那些干洗衣服的设备和洗涤剂的要求也高了,很可能你盘下的干洗店的设备是比较老的,那更换新的环保设备就是很大的一笔支出了,这在购买干洗店时是值得慎重考虑的因素之一。 提醒:选地点 了解建筑物历史     很多人在从事小生意之初,就考虑到了地点对生意的重要性。人流旺的地方当然是生意机会多的,特别做餐馆生意的,人流多,停车位方便都是利好,但一个大厨一流、食料新鲜、餐馆装饰华丽舒适的港式点心店开在素里某个印裔移民多的人流旺的商业地区,就不见得可以赚钱。所以,做餐饮生意的基本还是在温哥华和列治文这两个城市比较容易立足和生存,虽然说这两个城市的餐饮业竞争激烈,但要想做得好,必须要有自己的制胜法宝,也就是要有金刚钻,才能揽瓷器活。那么,Roger眼中的金刚钻到底是什么呢? Roger仔细解释说:“经营一个小生意的资金流是有一定的比例的,合适的资金投入比例才能赚钱,拿一个餐馆打比方吧,一般来说,经营餐馆需要支出的是:店面租金+员工薪水+食品原料的成本。一个小餐馆的员工薪水和食品原料成本基本都是可以控制的,不会有大的起伏变化,唯一变化大的是店面租金。合适的店面租金佔整个投资的25%至30%,开始签约时尽量要签的时间长一点,否则续签的时候,一般是需要加收租金的。”他介绍,无论是买还是承租一个生意,都要对週边地区的环境,建筑物本身的“前世今生”有比较彻底的了解,如果已经是这个方面的行家,就要多观察,多询问;如果对此行业完全陌生,就需要找专家谘讯和帮助查验。查询的内容包括这个地区近期或几年内的动迁计划?地区内有无竞争对手?地区内有没有可带来客流的其他生意? (如一个蔬果超市)某个可以带来客流的邻居(如一个酒类专卖店)生意如何?而且经营生意的行业不同,租约规定也有很多的不同。在购买生意时,某一个很细小的事情没有考虑好的话,很可能就造成整个生意最后的失败。  

移民創業:自雇做月嫂 樂活加拿大

【加拿大都市网】如果有一门技术或手艺,又不愿意受上班的各种限制,可以选择做一个自由自在,自负盈亏的自雇者。很多移民在来到加拿大后,选择了以自雇的方式加入就业大军。自雇有舒心也有烦恼,选择自雇要看自己是否合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自雇人士至少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小本生意人,如装修公司老板、网店老板等;第二类是没有底薪的推销员,如寿险顾问、地产经纪、直销人士等;第三类是专业人士及技术人员,如律师、会计师、医生、技术顾问、艺术家、园艺师、护理师、管道工、电工等。记者本次专题采访的属于第三类,以专业技能自雇的人士。 记者董清霞 Rosy Wang来自中国东北,在国内做的是妇产科主管护师,2008年移民。国内的护士分4级,实习护士、护士、护师、主管护师。“我是奶奶级。”她说。因为有护理经验,来温哥华后她就想在这个行业工作,于是花了7个月时间读书,考到了护理证书。 考到本地护理证书 本来护理她做了几十年,不用学都会。但她也在学习考牌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加拿大护理工作与国内的不同。比如拖地板,加拿大的规矩是不能弯腰,避免腰被损伤;做护理时的姿势也不一样,防止你在工作中伤到腰。如果在中国,干活儿不弯腰会被视为偷懒,但加拿大的规定就很人性化。生孩子时,在中国会认为痛是应该的,但加拿大会为产妇用药,减少疼痛。 Rosy学完之后,到一家养老院找到煮饭的工作,只有她是说国语的,Rosy感到受说广东话同事的歧视,就离开了。她也曾在月子中心找到工作,但认为付出太多,得到的报酬不合理,又辞职了。 后来她发现,自雇是最适合她的工作方式。客户可以选择她,她也可以选择客户,遇到不合理的价格可以不接,不尊重人的客户可以不要。她会把护理的工作做得很好,但也希望保障自己的权益。“出力可以,但不能不尊重人。”她说。 照顾新生儿轻车熟路 Rosy在国内的妇产科工作多年,经常需要同时照顾很多新生儿。让她印象特别深的是马年产妇特别多,经常是一张病床睡两个产妇,一个人的头冲一边。“因为有些人迷信,不愿意在羊年生宝宝,所以都集中到马年生孩子。”她说,当时她和另一位护士两个人管78个新生儿,洗澡喂奶就像流水线一样,手脚必须很麻利。因为经验多,很多人认为为新生儿洗澡是难题,对于她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她帮客户照顾新生儿,一抱孩子架势就不一样,客户马上知道她是熟手。照顾月子里的新生儿,要24小时工作,很辛苦,她睡觉很轻,孩子醒她就醒。做月嫂是身心疲劳的事情。所以她就劳逸结合,做月嫂一个月后,下个月就不接月嫂工作了,干点轻松的工作,比如钟点工,或照顾老人或病人,工作内容就很宽泛。 做月嫂等家居服务,有时候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工作前说好是做月嫂,但有时候雇主就说,你拖地板吧,还有人想让她晚上带孩子,白天煮饭。她说,如果我白天休息不好,晚上带孩子精力就不够,这是很明显的道理,但有些人为了省钱还希望她做家务。 曾在一户华人家做钟点工,她在楼上的洗手间干活儿,雇主静悄悄地潜上楼来,吓她一大跳。她说:“你下次上楼能不能出点声音?忽然出现会吓到人。”下一次屋主又悄无声息地上楼了,她知道雇主是为了检查她,对她不信任。自尊心强的Rosy就辞工不干了。 因为技术好,她可以选择人好价格公道的雇主。喜欢舒心地工作,所以她很喜欢自雇这种方式。 做健康讲座组模特班 Rosy虽然移民时间不是很久,但已经接受了本地的义工观念。因为自雇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她就留出时间,做自己愿意做的义工。 她在维多利亚大学在大温举办的慢性病自我管理中文讲座上做义务讲员,讲之前上课接受了培训。她向听众讲解一些健康知识,比如怎样锻炼,饮食上的建议等。 在健康知识方面,Rosy是有实践基础的。作为知青插队时,曾做赤脚医生,打针、用药、接生都做过。因为是赤脚医生,到回城时农村不放她走,1975年最后一个回城。分配在大连港工作,单位送她到辽宁中医学院做工农兵大学生,被人把名额顶了。单位再送她上中专学护理,她不管是不是大学就赶紧抓住机会去读书了。毕业后分配在大连港医院,工作多年做到主管护师。后来针灸科缺人,领导希望她到针灸科工作,派她到北京中医研究院进修半年,她就在医院做针灸师了。她还在大连医学院夜大学习高级护士专业,拿到大专学历。 她自己在保健方面也很有心得,在国内学中医的时候,老师把人的整体健康比做大河,把身体某个部位比做大河的分支小河。他说,很多人保健只是照顾小河,实际上,即使把小河治理好了,大河没水小河也会干涸,所以保健的关键在于大河,大河水满了,小河就自然不会断流。 因为对保健知识理解得透彻,Rosy在讲课时入情入理,听众很爱听。她也在帮助别人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 Rosy业余生活也安排得很丰富多彩。她组建了模特班,义务教感兴趣的女士们学模特步。她在国内50岁退休,48岁就离职等待退休了。为了使生活更充实,身高1.70米的她就学走模特步,参加了中老年模特队,还在重阳节期间到北京演出呢。来温哥华后,她发挥了这个特长,业余时间教模特爱好者们做表演,他们每周都活动,曾在华联会等社团的联欢会上表演,很受欢迎。  

華裔大學生加國開3D打印公司創業

■张京一展示彩色3D打印机,该设备价值约2万元。张誉摄 ■图2 本报记者张誉 【加拿大都市网】亚省一位华裔大学毕业生,去年将在亚省经营两年的3D打印生意,搬至温哥华拓展业务,现主要帮客户制作真人塑像。他希望未来能与电影公司合作,将3D打印技术运用至电影道具方面。 24岁华裔男生张京一,在中国高中毕业后,在亚伯达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修读机械工程专业,已于去年毕业。目前,他在温市南区经营一间名为Corbel 3D的公司。 他日前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两年前他就和搭档在爱民顿(Edmonton)开始做一些3D打印的小生意。去年毕业后,留意到3D打印的新兴技术,应在温市更有发展前途,原因是温市重视发展科技和电影业,不像亚省较注重传统能源行业。 张京一指出,3D打印技术可运用到很多方面,包括制作真人塑像。他举例说,利用96部相机在瞬间拍出高分辨率相片后,传入电脑塑造三维立体图像,接着再发送至3D打印机,就可以打印出一个逼真的雕像,而材料主要由类似石膏粉和塑料的物质混合而成。 成本高打印机2万元 除制作塑像,这种技术在工业方面也很有用处,它可以让工厂彻底告别车床、钻头、冲压机、制模机等传统工具,改由更加灵巧的电脑软件主宰。张京一也坦言,虽然很多人都在谈论3D打印,但现阶段想让该技术真正“平民化”非常困难,主要是受限于高成本。例如,制作人像这种相对简单的打印,所用的3D打印机就价值约2万元,而市面上所谓的家用3D打印机,价格也要约2,000元,而且这种家用型打印的精度很低。 张京一渴望能与电影公司合作,将3D打印技术运用至电影道具方面。他说,电影《新铁金刚:智破天凶城》(Skyfall)中被炸毁的英国Aston Martin DB5名车,就是一个以1:3比例打印出的3D模型(图2)。 他说,传统电影道具多靠人工搭建,可一旦遇到比较复杂的道具,人工制作须很长时间。若使用3D打印技术,两、三日就能拿到成品,省时又降低成本。 被誉为发明现代3D打印机的赫尔。网上图片 以粘合材料 来构造物体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直接制造几乎任意形状三维实体的技术。 3D打印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迭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即「层造形法」。 3D打印与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不同,后者通常采用切削或钻孔技术(即减材工艺)来实现。3D打印过去多制造模型、工业设计等领域,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特别是一些高价值应用,比如髋关节或牙齿,或一些飞机零部件。 3D打印机的价钱非常昂贵,因此早前难以普及,不过从二十一世纪以来就极速的增长,其价格也正逐年下降。 长久以来科学家和技术工作者一直有着一个复制技术的设想,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3D打印的概念才算真正开始实现。 1982年,日本名古屋市工业研究所首次公开实现实体模型的印制。但直到2010年代才出现商业的3D打印机。而最常被冠以发明现代3D打印机的人,则是美国名人堂发明家赫尔(Chuck Hull)。 专家:制成品实用性最重要  西门菲沙大学(SFU)互动艺术与科技系教授埃哈恩(Halil Erhan),星期日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相比美国的3D打印技术,温哥华尚属起步阶段。使用3D打印的用户,多为受好奇心驱使的人士或实验者。 温哥华仍在起步阶段 他又说,3D打印的发展也面临多项挑战,包括打印速度,这直接影响一个模型要多久才可被生产出来。同时,打印出来的物品是否具有实用性也是另一个问题。此外,由于该项技术要求把电脑中的虚拟图像和真实世界相结合,那如何确保最后的打印成品,与初始设计完全符合也是一项挑战。 对于在电影行业中使用3D打印技术,埃哈恩说这不会令人惊讶,因为这种技术现时已经运用到电影道具中,而且还会一直延续下去,至于未来还会给电影业带来何种革命性改变,现无从猜测。 他又强调,3D打印技术也可用于游戏业,如增加游戏人物逼真度等。 SFU科学工程系教授迪尔(John Dill)则表示,温市已经是高科技中心,这对3D打印而言,未来10年显然有很多潜在的商机。至于该技术的今后发展,迪尔说无法预估。 不过他就相信,3D打印未来将会被运用到多个领域。

留學生創業:我在加拿大開傳媒公司

【加拿大都市网】现代社会的发展,给每个人都提供平等的机会。于是,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在社会上崭露头角,在各行各业独领风骚。然而,这个社会依然是男性主宰的社会,女性要求得发展,必须面对社会的歧视,面对自身的弱点,面对生理的局限。移民的女性尤其如此。但是,只要你不害怕失败,不轻易放弃,永远以笑容面对世界,世界就会展开一片广阔的天地任你驰骋和放歌。下面三个女性创业的故事,就真实地再现了她们面对竞争,开心拼搏,成就自己的心路历程。 2006年,当Sarah Yu(余珮珊)到加拿大温哥华来留学时,根本没想到自己会留在温哥华,会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成家立业,有两个可爱的儿子,还和丈夫共同拥有自己的公司——聚焦传媒——一个为本地的商业公司做广告宣传和策划的网络媒体公司。 Sarah完成学业后选择自己创业,主要是为了放下自己,成就别人——这是她来温哥华加入基督教教会后学到的。Sarah首先想成就的别人是自己的丈夫。 留学时遇上心中人 Sarah和丈夫Simon认识时还在留学,Simon已在考虑创业,他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有做网络的背景和经验。Sarah毫不犹豫地支持Simon的想法,他俩说干就干,很快Simon就建起了多媒体网络公司,主要是帮其他的小企业建立公司网站平台,并开发一些产品网络推销的功能。 等Sarah毕业后,他俩结婚成家。Sarah在支持Simon办公司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一些经验,知道创业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比打份更多更累,但她开始一边学习,一边积累,为自己将来创办公司做准备。 不打无准备之仗是Sarah从父辈那里学到的经验,她为了创业所做的准备都是实实在在的。首先,她想好了自己创业的方向,她对摄影和化妆都很有心得,于是她专门去BCIT学习如何化妆,并获得了化妆的Diploma,她打算做个为其他商业公司做全方位广告宣传的网络媒体公司,拍摄产品宣传单和塑造企业形象代言人是必需的功课,所以她从给代言人化妆和拍照开始学习。 在学习化妆的过程中,她还参加一些移民服务部门为新移民创业提供信息和帮助的讲座,从讲座中了解到年轻人创业如何获得政府资助的一些有用信息。Sarah参加了其中一个机构YWCA(World Young Wo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的创业课程学习,在这个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课程中,她学会了如何制订自己的创业目标,如何书写企业的发展规划,如何获得政府的财务援助等等,都是非常实用有效的课程。 学习化妆课程 申请财务援助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Sarah也申请到了政府支持年轻人创业的财务援助,让她刚创办的“聚焦传媒公司”在起步之初有了一定的财务保障。 创办公司不容易,让公司朝着盈利的方向发展更不容易。作为年轻女性,Sarah坦诚说明自己当老板真的很不容易,碰到了很多的困难,但她想到教友们分享的“放下自己,成就别人”的训示,她马上就有信心和坦然了。 有一次,一个做后勤的员工无精打采,坐在办公室无心工作。Sarah见状,不是用老板高高在上的心态去训斥她,而是询问有什么困扰?员工说,觉得后勤工作对公司没有贡献和意义。Sarah诚恳地告诉她:“我作为老板一直很欣赏你的工作,这个公司里每个员工都做着不同的事情,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谁的工作更有意义的差别。我雇用你就说明公司需要你,你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我的认可,我才继续雇用你的。努力做好你自己的工作,就是对公司最大的贡献。就好比一架飞机,发动机是很重要,但连接机翼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也是不能缺少的。”这位员工听了Sarsh的想法,马上就振作精神开始工作了。 Sarah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女强人,她深知作为女性和母亲要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要强,要强,才能完善自己,完善自己之后才能变得坚强。坚强,才能面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坚强,才能战胜自己的懦弱和惰性,坚强,才能迎接随时可能发生的考验和挫折。 深入森林拍摄 黑暗中历险 有一次,他们接了为一家金融理财公司拍摄公司形象宣传短片的任务。在客户公司里,她详细介绍了拍摄短片的立意和如何体现的一些创意,客户则加以补充,洽谈沟通了三个小时后,双方有了比较一致的观点和想法,从客户公司离开时,是下午5点多钟了。Sarsh这时想到一个可以体现他们想法的拍摄地点,在温 市中心公园临海的地方,温暖的阳光与美丽的海景,可以很好地展示该公司强劲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她建议随行摄影师和项目主创人员马上去公园查看地形和选景。 三人立即出发。在到处都是百年参天大树的公园,经过反复比较和拍摄样片,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景点。这时,天已完全黑下来了,他们才想起要回家之时。黑暗中,三人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除了呼呼的风声,没有一点儿光亮。走在同事中间,Sarah心里很害怕也很沮丧,想着:“我至于为了客户这么上心和不顾 自己的安危么?”但转念又一想:“只有这么全心全意为客户着想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和认可,这也是客户所应该得到的服务。”虽然心里害怕,她还要为员工打气。她开玩笑说,“苍天有眼,我们这么为客户着想,苍天也会帮我们走出黑暗的。”经过一个多小时摸索,三人才走出黑暗。她在感恩苍天的同 时,也感谢员工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 Sarah的聚焦传媒公司还在起步阶段的发展中,但能够和公司一同进步和发展是她最高兴的事情。今年,他们公司与《凤凰卫视》等传媒公司合作举办了2014年中华小姐环球大赛,Sarah还是该中华小姐环球大赛美洲赛区加西分赛区的评委,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她开阔了眼界,也对自己和公司更有信心了。

我如何在加拿大開起精武鴨脖店(二)

【加拿大都市网】文:本报记者张誉 图:受访者提供 小小鸭脖店大大学问 拿到直销许可和部分资金的朱嘉林心想,接下来的事情应该好办多了吧,于是两人在2013年底开始筹备开店事宜,先是找到店铺,接着开始按精武鸭脖连锁店的风格进行装修,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在为厨房添置设备时,很多做卤味的设备在本地都无法找到,需要特别定制,如此一来成本加大,超出两人预算,原本在装修方已花费不少的朱嘉林夫妇开始尝到资金有点入不敷出的滋味,但为了开业顺利,两人只好咬牙把车子卖了,来筹集经费。 Connie忆说:“ 当时‘穷’到我们就连一张水费单和电费单都不想看到。 ” 除了经济方面,精神层面两人也是备受压力。朱嘉林说,开业前期,正值太太生下第一个孩子,除了要把精力放在筹备店面上,还要花时间照顾孩子。 “到了后来,我们两人索性把孩子都扔下,完全交由父母代劳看管。另外就是在卫生检验方面,由于这里的卫生官不常见到这种卤味的熟食加工,因此每个环节中我们都要反反复复和他们解释,生怕卫生环节通不过,影响开业时间,因为每拖延一天,我们就要多砸一天钱。 ” 于此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调味,总店方面提供培训和配料,但正真操作是需要每个经营者用心地对口味进行调整。而这个过程总是显得很艰辛。 Connie说:“光卤货的配料就有十多种,放的份量,先后顺序,时间也不能错。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拿小本本记。刚开始只能煮少量的货,因为还十分熟练,现在慢慢好起来了。卤煮的时间也很重要,时间过长,导致鸭产品都变形了,鸭脖煮断了,鸭头嘴巴不见了,鸭脚收缩了,鸭翅膀骨肉分离了。对于完全不做饭的我们来说,这确实非常难”。 而最痛苦的地方莫过于洗辣椒。刚开始两人没有经验,徒手搅拌,结果双手火辣辣,那个时候Connie的双手每天都被辣得通红;朱嘉林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后来他们知道要用手套,情况是有好转,但辣椒依然可以穿透手套侵蚀他们的双手,有时忘了这个事,直接用手揉眼睛,结果辣到直流眼泪。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2014年8月,精武鸭脖位于列治文的第一间店顺利开启,开张首日,20多平米的店铺被人群挤爆,门口则是大排长龙,看到这样的成果,两人都觉得付出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目前店铺一切步上正轨,而且已在本拿比等地开启了连锁店。朱嘉林说:“我们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才决定进行扩张,因为我们牢记董事长的话,就是先把第一家做稳,基础打扎实了,再想着开第二家,第三家……” 朱嘉林说,对于产品,他们要求鸭脖从辣度、咸度、新鲜度、入味度、香味、麻味、软烂度七方面的品质,都要成为佼佼者。另外,他们对进货渠道也严格把关,像烧腊店扔下的鸭子废料,他们绝对不会回收,虽然成本低,但类似的鸭脖无法保证口味上的质量,只有做到让产品的味道每天保持一样的水准,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及回头客。 相信自己,付诸行动,就能成功 当被问及对年轻创业者有什么建议时,朱嘉林坦言称,要相信自己,如果你觉得行,就一定能行,即使有七嘴八舌的反对声。他举例说,刚开始有卖鸭脖的想法时,父母并不支持,觉得送他出国留学,无论如何都要做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其次,包括在这里注册生意时,律师都质疑,像鸭脖这种东西,谁会吃 啊,怎么卖啊,而且店铺里也没有座位,怎么赚钱啊?但朱嘉林没有妥协,他和太太坚持最初的想法,最重要的是他们也付出了行动,如此一来,成功便不远了。最后,朱嘉林不忘笑说:“记住:世界上没有一支鸭脖子解决不了的烦恼,如果有,那就来两支。

我如何在加拿大開起精武鴨脖店(一)

​【加拿大都市网】文:本报记者张誉 图:受访者提供 总结2016 年,最悲伤的一句话莫过于: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选择了奋斗;在温哥华,明明可以买房致富,却偏偏要创业。看似诙谐的一句话,却用一种近乎寓言的方式戳到了现实的痛点。早一两年或者就在年初,如果你懂得一些炒房手段,或许你已经随着温哥华高企的房价早早地实现了财富自由的目标。也正因为如此,这几年,投身炒房军团人数不断增长,其中年轻人更是比比皆是。可即便面对这种诱惑,依然会有不少80 后、90 后不选择随波逐流,而是为理想选择创业,因为他们相信: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相比炒房,我们更应该激发努力奋斗的精神。否则,失去奋斗的雄心,拥有再多的房产,在精神上也将无家可归。 ”本期我们请年轻的创业者,分享当初创业的经历的挑战。 把美食带到有华人的角落 曾几何时,温哥华的留学生是多么渴望尝到中国最地道的风味美食,近几年,这种愿望正在慢慢实现,中国美食连锁品牌店开始一间一间漂洋过海的来到大温地区。这其中离不开像朱嘉林这样创业者的贡献,离不开他们拥有“将中国美食带到每一个有华人角落”的雄心。 朱嘉林,武汉人,1990年出生,他是列治文精武鸭脖的创办人。说到这间店,朱嘉林告诉记者说:“这可不是随便挂个名号,是真正武汉可可哥精武鸭脖连锁店在海外市场第一个销售试点,整个制作原料和环节都必须按照总店要求,因此所有食品的口味都和中国精武鸭脖的味道一模一样,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最纯正味道。 ” 记者日前在朱嘉林位于列治文的办事处采访了他,一起陪同的还有他太太Connie,原来两人也算是夫妻搭档共同创业。回想这两年的艰苦创业史,朱嘉林很感谢妻子在困难时期“温柔的坚定”和无限的支持。 Connie回忆说, 两人从兰加拉学院(Langara College)毕业后,前途迷茫,对找工作也没有任何方向。而身边的朋友看见楼市火爆,纷纷转投地产事业。 “但我们似乎没有什么把美食带到有华人的角落兴趣,总觉得年轻人要做一些实业。因为我特别喜欢吃,尤其是对熟切类的食物,但在温哥华又找不到很地道小吃,于是就和朱嘉林商量是否能在饮食业中找到一条出路。 ” 夫妻搭档,把精武鸭脖带到加拿大 作为武汉人的朱嘉林自然而言的想到了鸭脖类的熟切产品。他说:“我第一次吃鸭脖的时候是在7岁的时候,是朋友从武汉精武路鸭脖店买来的,吃完后,这种独特鲜辣的口味,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后来很多品牌都出了鸭脖,但我独爱精武鸭脖,也许这就是记忆的味道。 ” 朱嘉林认为温哥华海鲜食物丰富,但就是没有太多像辣鸭脖,鸭脚这类熟食在市面上大规模销售,充其量就是很多私厨通过网路平台私下售卖。想到这,朱嘉林和Connie就觉得事情可行,于是两人就开始研究鸭脖资料。 Connie说:“我们想做最纯正的精武鸭脖口味,所以如果只是挂个名号,自己研究配料,模仿精武鸭脖的风味,对于两个完全不会做饭的人而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此我们定下基调就是和武汉精武鸭脖集团合作,试试能否成为他们的直营店。 ” 于是两人草拟了一份商业计划书,然后带着梦想踏上回乡路,希望可以见到精武鸭脖集团的负责人商量此事。朱嘉林说,当然这也是很困难的一部分,董事长也不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一开始,自己是通过邮件和亲自见面的方式和该公司初级负责人游说在加拿大开店的想法。总之经过无数次沟通后,对方才同意有10分钟面见董事长的机会。 10分钟的过程让朱嘉林很紧张,却又意想不到的顺利。董事长问他为什么选在加拿大?朱嘉林就说,对他而言,这是一种记忆中的味道,他想把这种美味带到大温地区,让每一个华人都能尝到,而第一个开店地址会选在列治文,因为那里有近50%的华人,他们将成为庞大的销售对象。谁知,董事长欣然认同他们的想法,并表示愿意注资协助他们成立精武鸭脖在海外市场第一个分销试点。朱嘉林笑说:“董事长这么快答应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曾在80年代到过加拿大,是温哥华归国华侨,而且有缘的是他当时还住在列治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