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11:20:53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微信

臉書宣布轉型,被問「確定這不是微信么?」

作者:郭涵 3月6日,“脸书”公司(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表示,未来将整合旗下社交软件,并将发展重心从公共、开放的分享转向构建“关注隐私的短信与社交平台”。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美联社等多家媒体均认为,扎氏所描述的愿景,已经由中国腾讯公司的社交软件“微信”(WeChat)实现。这意味着脸书未来会借鉴微信的模式。 而扎克伯格面临的最主要挑战,将是在两者二者盈利模式不同的情况下,脸书如何实现他期待中的转型。 扎克伯格在脸书主页上发布的文章 扎克伯格:社交媒体发展的未来在私域 扎克伯格在文章中表示,脸书过去15年来一直帮助人们在“如同公共广场般的网络空间中社交……但现在人们逐渐开始期待私人起居室”。 他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关注个人私域的通讯平台会比当前的开放平台更加重要。人们会更加谨慎地对待在网上永久保存的公开分享内容,也期待支付方式更加私密与安全。 为此,他打算从最核心与私密的方式——私信(messaging)做起,在此基础上发展如通话、视频聊天、群组、故事分享、微商、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等方式。 此外,他还计划把旗下如社交、通信、拍照等不同功能APP(如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整合到一个平台。 “我相信通讯的未来会朝更加隐私、加密的服务发展……这是我希望实现的未来。”扎克伯格在文中说。 美媒:这不就是微信吗? 对于这篇文章传达的理念,多家美国媒体均认为与中国腾讯公司的社交软件微信十分相似。 《纽约时报》3月7日称:“扎克伯格勾勒的这份关于社交媒体未来的愿景已经被实现了——只是不在美国,而是中国的微信。” 《华尔街日报》介绍,扎克伯格提到的私信、电子支付、整合平台会令很多中国人感到熟悉,他们只需一个APP就可以购物、玩游戏、付账单、订外卖,甚至购买理财产品。 《纽约时报》 美联社 《华尔街日报》 在美媒看来,微信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移动支付系统(WeChat Pay),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绕过现金、信用卡在实体或网店中消费。 曾担任脸书旗下通讯软件Messenger负责人的戴维·马库斯(David Marcus)表示,包括微信在内的亚洲社交软件是通讯平台服务上的“先驱”(trailblazer)。 《纽约时报》表示,微信在中国的实践不仅给脸书转移发展重心提供了借鉴,也在更广泛的层面揭示了互联网的变化趋势。 在硅谷,包括脸书在内的许多科技巨头主要依靠投放线上广告来盈利,其重要性甚至被形容为“互联网的生命线”。 广告(深色)是脸书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 图源:脸书2018年1季度财报 但是拥有11亿月度活跃用户的微信展示了另外一种可能——移动支付与电子商务同样能造就大型科技公司。这对谷歌、推特与脸书都是一种启示。 在北京大学教授投资课程的杰弗里·道森(Jeffrey Towson)表示,“微信毫无疑问地显示私聊、小群体才是未来。它就好像是商业与生活中的优步,代表未来的方向。” 中国市场研究集团(CMR)的资深分析师本杰明·卡文德(Ben Cavender)认为,“(脸书)看重的是未来的增长,而这个选项无疑已经(在微信身上)成功过了。” 脸书转型面临最大挑战是盈利模式 既然提出了愿景,脸书是否会成为“第二个微信”?美国媒体对此也提出了质疑。尤其是,在两者二者盈利模式不同的前提下,脸书是否能实现扎克伯格期待中的转型。 “就在脸书用户频繁浏览广告时,微信用户每天在朋友圈只刷过一两条广告”。据《华尔街日报》介绍,广告业务占据脸书利润来源的98%。公司通过分析用户的公开发帖来为其定制广告内容。 若脸书把业务中心调整到私信导致公开内容减少,这会对其盈利能力造成怎样的影响,扎克伯格尚未给出答案。 腾讯则无需担心广告利润,因为微信通过从每笔经手支付系统的服务中收取手续费盈利。根据腾讯最新财报,截至去年9月,微信拥有超过11亿用户,同比增长2.3%。在与微信相关的“社交媒体广告、支付与其他业务”上,腾讯的收入同比增加了60%。 支撑微信诸多应用与服务的,是拥有9亿月度活跃用户的支付系统 除了盈利模式外,脸书面临的挑战还有支付系统。《纽约时报》表示,如扎克伯格所描述,用户可以在微信上享受多种服务,从订餐、付账到出行,支撑这一切的是“有着9亿月度活跃用户”的微信支付系统。 至于脸书,此前在Messenger上开通的转账功能却在竞争中落后于Venmo和Apple Pay。最后,脸书还要说服美国民众放弃信用卡、使用智能手机付款。 七海资本创办人李雯青(Ivy Li)女士表示,扎克伯格显然想要解决脸书关于隐私与假新闻的问题,但这样做会对其盈利能力产生极大影响,且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各方面的妥协。 “在一个日益两极分化的社会,脸书希望在公共广场与私人空间两者中取得平衡。最终结果可能是被两者一同抛弃。” 来源:观察者网

微信之父張小龍4小時演講:1億人把朋友圈設為3天可見

“微信之父”张小龙每年只公开露面两次:一次是腾讯年会,一次是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 在2019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的演讲被安排了在了1月9日晚上7点半开始的微信之夜上,吊足观众胃口。 即便是高达2000元的门票,也难以抵挡观众的热情,昨晚微信公开课会场门口,甚至有“黄牛”倒卖微信公开课门票。 张小龙说,“这样的安排只是为了让他以特别好的状态与大家交流,“我如果认真准备一个东西来跟大家分享,那我很有可能会超时,在晚上这个超时的空间是很大的。” 这一次,张小龙用4个小时的时间,回应了关于微信的一切。并用了“万物之中,希望至美”结束演讲。 “每天都有5亿人吐槽,有1亿人想教我做产品” 在张小龙看来,今年是一个特别的时间点,微信走过“七年之痒”后进入第八个年头,微信的日登录量也在2018年8月超过10亿,“这可能是国内历史上第一款APP有10亿DAU的数量级,可能在我们自己看过来,这只是哪天达到的一个问题。” 近期,微信还发布了最新的7.0版本。 “当然又有5亿人吐槽,有1亿人教我怎样做产品了,并且还有8亿人看不懂我们一句话‘因你看见,所以存在’”。 “其实任何一个大的改版都会带来用户的不满,因为人习惯于自己熟悉的界面,觉得是最好的。”张小龙回应被很多用户吐槽的UI调整时说,“我们没办法让10亿人来投票决定什么是好的,也投不出来。那怎么才能通过改变寻求设计的优化,让它变得更好呢?这个决策必须遵循好的设计原则。” 他介绍,微信7.0版本推出之前,在内部试用了很长时间,他自己一直在两个版本之间不停切换,当他用了一段时间,就不愿意切换到旧的版本去。“也许用户一下子不能接受,但是我相信他们适应以后也会接受。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用我们的产品不停地适应时代,而不是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尤其是UI上,我们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但是我们会让产品越来越美,符合甚至引导当前用户的审美,而不是落伍于时代。” 关于微信诞生的历史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当时我写了一封邮件给Pony,开启了微信这个项目。这个事情是真实的。”张小龙从微信的诞生开始回忆,“想到那封邮件,我时不时会觉得有点后怕,如果那个晚上我没有发这封邮件,而是跑去打桌球去了,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或者是公司另一个团队做的另一个微信。我发现很多想法是突如其来的,或者说是上帝编好程序,在合适的时候放到你的脑袋中的。” 他介绍,微信的诞生是因为他的QQ邮箱团队希望给自己或者少数人做一个沟通工具,所以凑了十个人的团队开始做微信,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做出了第一个版本。 诞生之初,微信团队并没有急于推广,张小龙坚持一个新产品没有获得自然的增长曲线就不应该去推广的原则,所以在微信诞生之初的前5个月里面,微信团队基本上没有去推广它,而是想看微信对用户有没有吸引力,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怎么样去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从微信2.0开始,他看到了微信用户的用户曲线开始增长,于是便开始推广微信。他表示,微信团队在当时做了几个值得庆幸的正确决定:第一,没有批量导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过用户手动一个一个挑选,把好友选择的主动权交给用户;第二,在一个产品还没有被验证只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没有去推广它。“把这两个事情做对,虽然时间会花得长一点,但是这样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是很健康的。” 关于初心和原动力 有人说微信是互联网界的异类,对于这样的说法张小龙表示自己很惊讶也很自豪。“自豪的是,做异类表示你与众不同,那就是很优秀了。惊讶的是,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一个好产品的底线,居然就与众不同了。那是因为很多产品不把自己当产品看待,不把用户当用户看待。而微信,做到了这两点。” 他认为,微信和很多产品不一样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来,比如“很多APP到了春节等特定节日的时候,就把logo和界面变成红的、黄的,变成像番茄炒蛋一样。但是微信不会这么做。” 微信为什么这么坚持?张小龙现场阐述了微信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动力: 第一,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 微信的基础点,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工具。“当你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产品,你就不能接受一个很烂的功能被加在用户的身上。所以微信一直坚持底线,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户看来,这个工具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 第二个原动力是,“让创造者体现价值”。 “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我认为它是短视的,不长久的。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做公众平台的时候,微信思考的是通过信息触达来替换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举例来说,传统的商业要依赖于在人流大的地方租一个商铺,但利用互联网,地理不再是优势,服务质量才是优势。微信正是要帮真正有好的服务的人和集体,去触达潜在的用户让客户更容易连接到他们。 “所有专业洞察的背后,我觉得原动力反而是第一位的。或者说,一个好的产品是有自己的使命的。我很庆幸,这么些年过去了,微信的原动力从来没有变过。” 关于朋友圈和视频动态 谈到朋友圈,张小龙先讲述了一段他自己对社交的起源的想象:当人类成为一种群居的动物的时候,原始的社交就产生了。人在一个社区里面最大的诉求是不被排斥,所以人必须跟别人说话,说什么好呢?其实就是体现自己对社区是有价值的。他认为大家在朋友圈里面发一些很夸张的照片,其实就是延续了这个习惯,大家担心被排斥了。 沟通的本质是什么?张小龙接着说:沟通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所以大家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是精心挑选设计过的,一定对你自己的人设是有利的。 但他也指出,这样有一些负面作用,朋友圈很难表达真实状况,我们在朋友圈看到的往往是最好的状态,并没有一个工具来记录一下一天里面真实的状态。这是微信要做视频动态的原因。 对于视频动态,他表示,微信要做的是让一个人真正的去记录他正在经历的东西,然后让他的好友看到,他希望这里的视频动态是朋友圈的反面,提倡的是真实而不是完美,这从视频动态的发布按钮的命名就可以看出,这个按钮不叫“完成”、不叫“发表”,而是“就这样”,“这个视频可能并不好看,但是就这样了,我就发了。这就是很真实的。”微信为了让用户能够勇敢发布,故意设计为不会直接看到视频动态,其他用户要点该用户头像再下拉一下才可以看到,以此减少用户发“就这样”视频的压力。 对于传统的朋友圈,张小龙也以透露,从发布到现在,每天进去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在增长,没有停下来的势头,到现在每天有7.5亿人进去朋友圈,平均每个人要看十几次,所以每天的总量是100亿次。 “我觉得朋友圈承载了中国人的线上的社交,可能是中国最高效社交工具。”张小龙把朋友圈比作一个广场,“你每天会花半个小时从广场走过,广场里面你会迎面看到一堆堆的人在聊不同的东西,有各自的主题,你经过每一个人群,这里面都是你认识的人,你可以停下来跟他们参与到任何一个小圈子讨论里去。你可以过去打一个招呼,或者参与一下,然后转身离开再去参与一下,或者不参与,或者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去点赞就走了。这样的话,当你把朋友圈给看完的时候,那时候你从广场已经逛完了。” 他认为,微信用户每天要通过做这个功课使得他完成了一个普通人一天的社交,用户这一天可能并没有出门,但不妨碍他完成社交。即使不发朋友圈,但是通过看朋友圈,通过点赞、评论还是会参与社交,完成了一个社交任务。 关于公众号和小程序 说到公众号,张小龙现场提问在座有多少在从事公众号的工作?看到台下举手一片,他说:“公众平台不是为你们准备的。”他也坦承,公众号的流量红利早就没有了,“当然红利从来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 微信最近对公众号的阅读做了改版,也增加了“好看”这种社交阅读方式,张小龙表示,改版的目的是为了让阅读效率更高,对于平台来说,一个好的平台应该自然会鼓励更多的内容创造者创造好的内容。“关于怎样鼓励产生更多优质内容是公众平台下一步要面临特别大的内容。” 小程序曾是两年前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重点阐述的内容,他坦言小程序是他个人职业生涯里最大的挑战,是第一次还没做就宣布了。他表示,虽然三年的时间过去,小程序看起来进展并不大,但他依然表示,对于小程序的决心非常大,“我们并不急着说一下子就要做成它,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生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慢慢的培育它。经过了公众号的过程,我们也不希望一上来就有一批投机分子来当作一种流量红利来滥用它。” 以下是2019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张小龙。 刚刚我们在下面看了一下这些吐槽(“微信之夜吐槽版”开场视频),非常好,因为我每天都在听到这样的声音,都已经习惯了。我觉得在中国来说,每天都有5亿人说我们做得不好,每天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我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事情。但是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教大家怎么做产品的。 每年我们公关同学问我要不要参加公开课?我总是说我还没有确定好,我还是要想一想,后来我跟他们提了一个条件,如果我要来的话,能不能把我的时间放到更加晚一点的时间,因为我特别希望我有一个特别好的状态跟大家做交流。后来我用了一个理由说服了我自己,今年我要过来参加一下,因为你连续好几年来参加,突然中断了,有一点把一个行为艺术突然中断的感觉。 有的时候我确实觉得这个更多像一个行为艺术,因为你很难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面表达清楚让别人知道。这是一个很长的周期,而且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擅长演讲,我觉得演讲是一个技术活,是挺专业的事情,我挺尊重专业的。在演讲方面我是业余的。我希望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更多只是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 特别是今年这样一个时间点,我觉得很特别,如果是去年的话,大家都会说“七年之痒”,我只能总结怎么样“痒”的。今年是8年,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微信的日登录量超过10亿,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里程碑,这可能是国内历史上第一款APP有10亿DAU的数量级,我们也没有公布过,可能在我们自己看过来,这只是哪天达到的一个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应该还是一个很值得庆祝的一个事情。 特别是最近我们发布了微信7.0版本,当然又有5亿人吐槽,有1亿人教我怎样做产品了,并且还有8亿人看不懂我们一句话“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座的有人看懂了吗? 谢谢大家!谢谢这么多知音,有10%的人举手了。这一句话可以从很多的层面理解,就像我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段王阳明的《心学》,但是并不只是从这一个维度,我觉得是从很多的维度,我不想做一个解释,我觉得有一个神秘感特别好,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是特别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会更好一点,就像微信这么多年以来,微信的启动页面总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刚发布的时候,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个人站在月球前面,那个时候也是很有想象力。对于这个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因为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每次当你看到微信这样的一个启动页面,你可能都会有一个想法:这个人在干嘛?他站在地球前面做什么?过了一年你的想法会变一点,再过一年又会变一点。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才是一个特别好的启动页面,因为他把想象空间留给了用户自己,10亿用户有10个亿的理解,他会找到打动它的点。所以看起来很多的APP都在把自己的启动页变来变去,微信这个不会变,并且我相信将来也不会变。 什么才是好产品? 有一个朋友说,在互联网界,微信就是一个异类。所谓异类,就是和其他的产品都不一样。我其实很惊讶,也很自豪。 自豪的是,做异类是表示你与众不同,那就是很优秀了。惊讶的是,其实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一个好产品的底线,居然就与众不同了。那是因为很多产品不把自己当产品看待,不把用户当用户看待。而微信,做到了这两点。 微信和很多产品不一样的一些点,会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来。比如,很多APP到了春节等特定节日的时候,就把logo和界面变成红的、黄的,变成像番茄炒蛋一样。但是微信不会这么做。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这么坚持。 这次的公开课我把时间放在晚上,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认真准备一个东西来跟大家分享,那我很有可能会超时,在晚上这个超时的空间是很大的。 现在,微信到了10亿的DAU,在这样的一个点上我更愿意花一定的时间,从微信的起源、本质这些方面来更加全面的讲解一下微信背后到底我们在想什么。 其实有时候我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产品?是说它有很多的用户?说它让人上瘾,还是什么样的? 我记得在很多年前,当我们在用苹果手机,我们会研究为什么会设计这么好的产品出来?我记得有一位德国的产品设计师Rams总结过好的设计的十个原则,这位设计师也曾经是苹果公司特别推崇的一个人。 我把这十个原则念给大家听下,大家可以对照微信来思考一下,会很有意思。 第一个原则是好的产品富有创意,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第二个是好的产品是有用的,第三个是好的产品是美的,第四个是好的产品是容易使用的,第五个是好的产品是很含蓄不招摇的,第六个原则是好的产品是诚实的,第七个是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第八个原则是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细节,第九个是它是环保的,不浪费任何资源的,第十个是尽可能少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其实我在这里偷换了一个概念,将设计替换为通用的产品。很多人会认为这是针对苹果这样的硬件产品的设计原则,但其实软件产品与用户的交互反而是更加频繁的,你做出这样的提示,用户就会这样做,那样的提示就那样做。并且本质上,不管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都是工具。对于工具设计的原则,都是适用的。之所以提到这是个好的设计原则,也是因为我认为业界很多产品并不注重产品设计,或者说不把它作为一个自己追求的目标,还只是一种功能的堆砌或者对用户价值的榨取。 而微信从来不做节日运营或者logo的变化,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但其实这并不是克制的结果,本质上是因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使得我们不会去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 而我观察到的很多业界的产品经理,其实毕业后就会被自己所在的公司误导。因为公司的目的是要流量要变现,所以大家的KPI就是如何产生流量如何变现。一旦围绕这个目标,大家的工作目的已经不是做最好的产品,而是用一切手段去获取流量而已。 这并不是我们倡导的原则,我们更多倡导的是利用微信做出好产品分享用户。 我很感谢自己的经历,从PC时代自己一个人做foxmail,到做QQ邮箱,到手机时代做微信,因为经历了太多的产品,以至于从骨子里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什么是不好的产品,可能因此能直觉上就遵守一些底线吧。 有一次我问同事一个问题,PC时代,PV最大的页面是什么?答案是IE浏览器的404页面。我问大家,微软为什么不在这个页面放广告呢?同事们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是啊,为什么微软不在这么大流量的地方放广告呢?为什么微信不在启动页放开屏广告呢?大家可以自己去想。 微信有8年了。想一想,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有多少?你花在最亲密的朋友家人身上的时间多,还是你花在微信的时间多?如果微信是一个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才愿意花那么多时间给它。那么,我怎么舍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脸上,贴一个广告呢?你每次见他,都要先看完广告才能揭开广告跟他说话。 很有意思的是,因为遵循原则,很多东西我们又必须坚持去改变。 这里让我想到微信7.0版本的UI做了一个特别大的调整,也有很多用户吐槽,觉得非常不习惯。 其实任何一个大的改版都会带来用户的不满,因为人习惯于自己熟悉的界面,觉得是最好的。我们没办法让10亿人来投票决定什么是好的,也投不出来。那怎么才能通过改变寻求设计的优化,让它变得更好呢?这个决策必须遵循好的设计原则。 就像微信7.0版本的时候我们内部使用了很长时间,我自己一直在两个版本不停的切换,当我用了一段时间,我不愿意切换到旧的版本去。也许用户一下子不能接受,但是我相信他们适应以后也会接受。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用我们的产品不停的适应时代,而不是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 尤其是UI上,我们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但是,我们比如让产品越来越美,符合甚至引导当前用户的审美,而不是落伍于时代。 微信的起源和原动力 说完微信一直以来坚持的设计原则,我想简单回顾一下微信的一些历史。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当时我写了一封邮件给Pony,开启了微信这个项目。这个事情是真实的,但是也有很多不真实的传说,比如去过某某寺庙:)想到那封邮件,我时不时会觉得有点后怕,如果那个晚上我没有发这封邮件,而是跑去打桌球去了,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或者是公司另一个团队做的另一个微信。 我发现很多想法是突如其来的,或者说,是上帝编好程序,在合适的时候放到你的脑袋中的。 但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在微信上线之前的一年里,我们把QQ邮箱做到了国内第一名,然后在邮箱里面又做了很多尝试,包括漂流瓶等等,包括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折腾的邮箱里面的阅读空间。 我们后来的很多产品,都有邮箱阶段的影子在里面,比如订阅号、朋友圈。因为在阅读空间里面,我们尝试了各种社交的形式,基于社交的阅读,朋友推荐文章并且可以在下面共同来评论。 但是由于阅读空间在邮箱里只是一个分支,所以它能做的用户量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做到一定的阶段,也觉得这里差不多走到一个尽头,应该去切换一下方向。 当kik出现时,我意识到这里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不是因为kik的产品本身,而是我自己当时开始用智能手机,而很多基于PC的产品或者短信都不能实现很好的沟通体验。所以当时想法很简单,希望给我自己或者少数人做一个沟通的工具。而且我们刚好有一个团队在做QQ邮箱手机客户端,所以刚好凑了十个人的团队开始做微信。包括后台开发,三个手机平台的前端开发,还有UI,加我自己带了一个产品毕业生,就十个人。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做出了第一个版本。 这就是微信的起源,而今年刚好是微信的第八年,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标志着一个产品从出生走向成熟。 我们当时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所以在前5个月里面,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去推广它,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于用户有没有构成吸引力?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怎么样去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记得从微信2.0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曲线,有了一个增长,虽然它还不是很快增长,但是它是自然往上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可以去推它了。我们当时特别庆幸做了几个很正确的决定,第一我们没有批量导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过用户手动一个一个挑选。第二,在一个产品还没有被验证只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我们没有去推广它,把这两个事情做对,虽然这个时间会花得长一点,但是这样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它是很健康的。 超过10亿DAU的时候,其实我们团队内部没有任何的庆祝。大家只是觉得,到10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吧。 但我自己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还是挺多感触的。 我其实特别庆幸,能伴随这样一款产品走过了过去的八年,并且,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产品经理而非职业管理者看待,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因为好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独裁,否则它将包含很多不同意见以至于产品性格走向四分五裂。 所以在微信8年这样一个时间点,跟以往的公开课不一样,我更愿意从微信的方方面面,来解释下我们是怎么想的。我想,这对大家理解微信这样一个产品会有帮助。 大家经常说初心这个词。但因为这个词被说烂了,鸡汤化了,我换一种说话,叫“原动力”。原动力其实应该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认知和期望,它很强大,以至于可以坚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难去达到它。 那么微信的原动力,可以总结为两点。 第一,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 由于我对工具产品热爱,我甚至会亲自动手写代码来打造出一个foxmail这样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制造欲望。所以做一个优秀的工具,对我来说是值得痴迷的。微信的基础点,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工具。 虽然我很清楚在现在这样一个商业环境下,广大用户其实对于糟糕的强迫式体验容忍度是很高的。 人们会以为很多东西是正常的,比如开屏广告是正常的、系统推送的营销信息是正常的,诱导你去点击一些链接是正常的,这样坏的案例特别多。如果回到短信时代,每个人手机里面垃圾信息比正常信息还要多,可怕的不是垃圾信息更多,而是大家会认为这是正常的。 当你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产品,你就不能接受一个很烂的功能被加在用户的身上。所以微信一直坚持底线,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户看来,这个工具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 什么是“与时俱进”的?对用户来说,我们不能说,微信就是一个工具,我们要获得用户的认可。 大家知道微信有一句slogan: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为什么是一个而不是一种?当年,当同事问我的时候,我其实解释不清楚,但我知道,如果是“一种”的话,它就是一句普通的话,起不到一个slogan的作用,也不能让人记下来。它必须是一个生活方式,这只属于微信的,它是一句独特的话。当时其实微信并没有覆盖到那么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连微信支付都还没有。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它确实代表了一个生活方式。 这是一个生活方式,其实脑袋里面是有一个念头的,微信会介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里面去。它应该紧随时代的潮流,甚至引导时代的潮流。当时是有这样一种感觉,但其实并不知道它会怎么样去介入,是哪些方面。但是如果不把它定位为一个生活方式,如果只是定位为一个通讯工具,那就会过于片面,或者让我们的未来没有那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现在想起来,当时是很勇敢的提出了它是一个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看到,微信从很多方面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群聊、朋友圈、红包、公众号、小程序等等。我觉得微信实现了生活方式这个梦想。 第二个原动力是,“让创造体现价值”。 在微信很早期的版本,我们就发布了公众平台。这也是微信的一个创新。当时的思考主要是,微信会取代短信,那么短信时代的市场需求是,众多的服务都要通过短信来触达用户,我们取代了它,也得提供相应的能力来覆盖这个需求。 但我知道短信、邮件,因为是可以不受控地群发的,这带来的副作用大家都知道。于是想,如果微信提供一种基于订阅的模式,即避免用户被骚扰和欺诈,也让服务可以可控地给需要的人发信息,其实是做一个C端和B端的桥梁。我还记得当时构思得差不多的时候特别兴奋,跟Pony发消息说这样一个机制会多么多么厉害。Pony说垃圾信息怎么办,我说天然没有垃圾消息啊。 所以从公众平台开始,从连接人到连接服务去扩展以后,微信开始体现平台化的优势,包括后来的小程序。 做平台,需要有原动力。否则,我们可能沦为当年运营商的SP平台。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SP平台了。 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我认为它是短视的,不长久的。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当时做公众平台的时候,我们就会想,我们要帮助到人们解决什么问题。当然是通过信息触达来替换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这是互联网的优势。举例来说,传统的商业,依赖于你要在一个人流大的地方租一个商铺,但利用互联网,地理不再是优势,你的服务质量才是优势,那么,我们要帮到那些真正有好的服务的人和集体,去触达潜在的用户让客户更容易连接到他们。 当时举例最多的案例,是如何帮助一个盲人,没有技能,也能够找到顾客。他应该有公众号,他的顾客会在关系链里传播这个公众号。所以,当时定下来公众号的slogan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它的公众号,就是它的品牌。并且,品牌是基于关注和认可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原动力是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因为微信可以打破很多的信息不对称,人们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那么,人们会更多地想办法去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价值,这就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原动力所在。 后来做小程序,也一样。如果我们不能让作出优秀小程序的人获得回报,这个生态即便能起来一点点,又有什么意义呢? 今年,我真的看到了一个这样的真实案例,是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面发的,他发现有很多个盲人按摩师通过一个小程序找到顾客。看到这个案例我特别开心,因为这和最初我们反复地举例说的场景是一模一样的。 微信的很多创新其实都来自这两个原动力。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洞察。但是所有专业洞察的背后,我觉得原动力反而是第一位的。或者说,一个好的产品是有自己的使命的。 我很庆幸,这么些年过去了,微信的原动力从来没有变过。 停留时长不是衡量App的核心价值 针对两个原动力我展开做一些解释,关于“做最好的工具”。 坚持着这个原则,我去观察很多业界的产品,会经常觉得有很多事是违背我自己的常识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两年业界的目标变成了所有APP应该尽可能多地去抓住用户的停留时长,这个是违背我的常识的。  一个用户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技术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  比如作为一个好的沟通工具,一定要高效。所以微信没有已发送状态,原因是最高效率的方式就是发完即走。你不用关心这一条消息有没有发出去,有没有发成功,对方有没有收到,甚至不用考虑网络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是一种信息资讯类的工具,那么应该是帮助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面获得最有用的信息。除非是一种娱乐类的内容消费,可能时间长一点是没有关系的,就像我去看一个连续剧,要花很多时间。但连续剧也不能无穷地增加集数,来获取用户的时间。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在视频软件都有两倍速度播放的功能,很多用户会选择用两倍速看到完整的剧情。这是用户对强硬希望拖延时间的电视剧的一个用脚投票吧。 停留时长让我联想到2000年左右,当时互联网刚起来,流行的一个词叫眼球经济。所有的网站目标都是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眼球注意力。所以大家会看到一篇文章被割成很多页,看了一点点就要翻下一页,这样每页都可以加一个广告上去,让它的PV量变高。这种体验到现在还在延续,以致我们看到一些网页,还是会有一个点击展开更多。这个看起来是可以在短期获得更多用户的点击,但我并不认为它是一个好的产品。 关于时长,还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朋友圈从刚发布到现在,用户的每个人的好友可能越来越多,理论上里面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但是大家可能想不到的一点是,随着你的好友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多,每个人每天在朋友圈里花的时长却基本是固定的,大概就是30分钟左右。当好友少的时候,你会看得更认真一些,更慢一些。当好友多了以后,你会放得更快一些。  用户其实并不会按照你的内容多少来决定它的时间分配,但我觉得这是很合理的。如果我们非要停留时间更长的话,我们当然有很多办法来做到这一点。但是这只会让用户觉得不爽,因为他的社交效率降低了。如果非要把他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情延续到一个小时的话,只能代表效率降低。  所以拿一个停留时长衡量一个APP,这个跟我对互联网的初心的认知是背离的。每个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互联网人的使命不应该是让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把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面。  所以几年以前微信有个版本,让用户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现在这个观点也没有变过,微信永远都不会把用户停留时长作为一个目标。相反微信可能关心的是一个人在这里发一个照片,看一些文章,完成一笔支付,找到一个需要用的小程序,是不是能够做到最快速最有效,这才是最好的工具。 我们为了提高这种效率可以千方百计想办法。举个例子,我突然遇到一个困惑,就是我们要给这个人发一个信息,但是记不住他的名字,因为有一些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了,如果我们有一种更聪明的办法,就是提供一种联想能力,让你通过跟他相关的人联想到他,也就是帮助你的脑袋短路的时候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对于这样的能力,应该是我们要去做的特别重要的事情。  2019年小程序要做什么? 说完创造价值,我继续说说小程序。 现在有很多其他公司都在做小程序了,我觉得这是好事情。可能有一些代码的接口跟我们一样,但是我并不担心这里面会跟我们构成很大的威胁。虽然是做同一种东西,除了平台和团队不同,其实更重要的一个差别在于,你的原动力是什么? 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这种载体,来做一个流量的生意,我一点都不看好。只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通常都不会太长久。 小程序的使命是,刚才提到的,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和回报。我们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点展开。不能因为拥有流量,我们就要分发流量,要让小程序来体现这个流量价值,这跟我们自己的原动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小程序要去中心化。如果不去中心化的话,腾讯自己垄断了头部几个小程序,那就没有外部的开发者什么事了。看起来腾讯可以短期获利,但这个生态就没有了。 哪怕是腾讯投资的公司,也应该一样的遵循平台的规则,否则也会破坏平台的公正性,我们更看重的是平台的健康。我知道过去大家都认为平台对于投资的公司似乎有倾斜。我只能说,可能是我们做得不够好,相信我们团队今后在这块会投入更多人力和资源,使得我们可以对所有的公司包括我们投资的公司是一视同仁的。  回顾一下小程序,从最早酝酿到现在三年了,其实看起来挺慢的。我觉得小程序是我们,或者说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里面最大的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试过还没做一个事情,就先宣布出来了。 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压力,给团队一个压力,这个事情我们非做不可,而且一定要做到。  我还记得很清楚,我在微信公开课里面说我们要推出小程序这样一个服务的时候,当天晚上,我跟我们的团队就坐在一起讨论,讨论一个主题,我们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会挂掉?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当天晚上我们不是讨论小程序有多么美好的未来,而是说它有多难。我们会遇到哪一些障碍是跨不过去的,我们并不是对它乐观去做的,而是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很难我们一定要做到而去公布这个事情。  为什么非要做这个事情?因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未来必然的趋势。因为APP还要下载安装,网页的体验又太糟糕。这点,在之前的公开课,我已经详细讲过了,就不重复了。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网页的体验为什么不好,就像不理解为什么公众号的体验比网页好一样。这里,微信其实用了一些限定性的办法,比如说排版,使得哪怕是一个业余团队,做的公众号或者小程序,在用户端看起来体验都还不错。  对于小程序,我们的决心非常大,但我们并不急着说一下子就要做成它。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生态,不是一个To C功能,所以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慢慢的培育它。并且经过了公众号的过程,我们也不希望一上来就有一批投机分子来当作一种流量红利来滥用它。 即使到今天小程序还不能说完全的成功,但我认为它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只要看到小程序在跟我们当时的初衷越来越接近,就是很好的信号。 所以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线下行业,已经用小程序来作为它和顾客的一个连接器,并且提高了效率,这都是特别好的案例。  因为小程序还不是特别完善,在19年我们还有几个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一个是,搜索的直达。我们希望在线下,小程序是一种扫码的方式来触达,在线上,是可以通过社交传播和搜索触达。 其实搜索一直应该是小程序的一个主要流量来源,并且小程序和APP的一个很大不同,APP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互相之间没法交换信息。但是小程序是可以被系统统一检索到,是可以直接搜索到小程序里面的内容的。  所以我们做过一些试点,比如说我要查一个航班号,是可以输入一个航班号就搜到小程序。但这只是一个试点,我们还没有做到对于所有的小程序都能够通过搜索来找到它的内容,直接把用户连接到小程序去。 这会是我们在未来一年的一个工作重点。  另外一个是,小程序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得用户可以作出选择。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很重要的一块。举个例子,当你要买一个家乡的土特产,你搜到那么多小程序,不知道哪个是可信的。但是如果你发现你的一个朋友在土特产小程序里买过并且有好的评价,那你就会很放心,这就是社交评价的作用。 第三个是,小程序的找回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很多人说小程序为什么不能发通知或推送?但是我们看到在手机上,每一个APP都会把消息推送使用到尽,最终的结果是,用户只好忽略了所有的推送,所以靠推送是不能解决问题。  即使我们提供了一种叫模板消息的能力,也会被滥用掉。所有的公司都有骚扰用户的动机,就不能指望所有的公司有自我克制的能力。对于小程序的找回,大家会看到有最近使用、星标,通过微信主界面的下拉,来迅速的找回。但是我觉得这里还是不太足够。 最近微信7.0版本有一个功能叫强提醒,大家都没有怎么用它,他们会觉得这是对大家一个朋友式的强提醒,它会喊你开会了,当你发一个消息的时候就会时振动起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做强提醒的目的更多的是覆盖到线下的场景,我希望的场景是我将来在一个地方排队,我不需要关注它的公众号也不需要扫它的一个小程序,只需要扫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获得一个提醒,一个关于排队的提醒,我一旦扫了这个二维码授权给了他获得后续的一条或者是几条提醒的通知,这个是最轻量的,我只是为了一次性的提醒去扫一个码而已。所以强提醒的本意是希望它用在线下,甚至包括线上的一些你可以在小程序里面设一个强提醒,用户可以说当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提醒我一下。 对小程序和用户之间的粘性,我们会继续想办法,来强化这一块。但未必是大家想的这种很粗暴的消息推送的方式。 小游戏不是一个盈利渠道 小游戏做到现在,其实如果从商业的角度,发展挺好的。但我并不满意。 就是因为它离我们的期望还有一个差距,我们期望并不是我们要获得更多的现金的回报,而是现状是这里面真正高质量原创的游戏还不是特别多。大部分的游戏还是互相拷来拷去的,就在一轮一轮的洗用户的流量。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什么?不是公司的一个盈利渠道。公司也没有要求微信要做游戏。一切盈利都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后的自然而来的副产品。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它应该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并且让产生创意的人体现价值。  什么是创意的平台?我觉得我们跟大家理解的小游戏,和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是不太一致的,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就是现在那些比较小型化的游戏把它套用一个小程序的壳就变成小游戏了,但是我们并不是这样来理解小游戏的。小游戏应该是一个体现创意的地方,  所谓创意的平台是游戏是一个载体或者是小游戏是一个载体,它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举个例子,以前很多人会去看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现在大家不怎么看了。但是这些小说的创意并不会消失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创意,但是他写小说已经体现不了这样的创意了,我们希望把他写小说的创意放在小游戏来实现,它只是一个载体。关于创意的载体,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小游戏有这样的载体,它像读一本小说一样有情节,然后一般的情节用玩这个游戏。  除了小说我们还有很多的领域,它都是关于创意的。哪怕我们经常用一个案例来说,可能一个小学生用很少课外的时间掌握了小游戏的开发,他来开发一个小游戏给班级的同学来用。这个小游戏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创造出来的。是他的同学特别喜欢玩的智力类型或者是好玩类型的。 所以它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小块头游戏的翻版。  所以我跟我们的团队一直强调一点说,如果我们再往后一年的话,我们不希望只是看到我们的收入又上涨了多少,反而我希望看到的一年以后这里面特别多的游戏是一些从来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反而做过游戏的人他们的思维很受局限性,他们会把一些APP的游戏照搬过来的,反而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可能把他的想法融入进来变成从来一种没有见过的游戏内容。我希望用这样的一种维度来衡量小游戏的成功。当我们的游戏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创意的时候,并且让这些创意得到它应该有的回报,那么我们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变得很有价值。因为最终我们的用户会在这里使用是最多的,并且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当然要做到这样一个目标也是挺难的,我认为任何一个平台应该要有自己的梦想所在,如果他没有这种一种梦想的话,很快就会把自己当做一个流量的经营点,很快把流量耗光了,这个游戏就结束了。  这个是关于小游戏从平台角度我们对它的一个期望。我确实很希望我们将来在小游戏平台里面看到的小游戏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体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公众号:流量红利不在考虑范围 我知道大家特别关心公众号的情况。 因为很多人在做这方面的创业,并且看起来好像经过了几年,公众号的流量红利早就没有了。当然红利从来不是我们考虑的一个范围。 在座有多少在从事公众号的工作?以前说过公众平台不是为你们准备的,但确实公众平台确实被自媒体用得最好的一个领域。虽然不是为大家准备的,但我们其实真的想要很好的服务大家,所以公众号最近其实我们做了特别大的一些变化,包括公众号的改版,也包括在看一看里面有一个“好看”。 如果我简单回顾一下公众号的历史的话,在刚发布的时候,确实有很多人利用这样一个当时的流量口获得了巨大的粉丝。在当时,公众号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就是最早的公开课里面分享过一个数据,当时的公众号阅读量其实70%、80%来自朋友圈的转发,只有20%、30%是来自于订阅号的。为什么我觉得它特别好?其实它符合一个二八定律,有20%的人去挑选信息,有80%的人去获益,通过20%的人挑选去阅读文章。 几年下来的话,一个是用户他可能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多了,另外一个我们在内容的质量上没有持续性的话,这里与用户的联系确实会有所降低。我们做了一次改版,发现效果并没有很大。有很多公众号会觉得自己的效果反而变差了,从我们的数据来看并没有变好很多,也没有变差很多。当然这个是我们自己分析的。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改版怎么改的一个问题。对于改版来说只是帮助用户重新梳理一下他的阅读方式,我们自己认为我们改版的目的只是为了让用户觉得阅读效率更高了,也就是说当他继续找一篇文章更容易找到或者浏览更方便了。这是一个本质的问题,不是他看到这个文章效率的问题,而是他对这些内容有没有吸引力。我们自己盘点画像,在内容吸引力方面是我们强化的地方。否则的话,我们不管怎么改变版面,用户不会再这里停留,也不会看它,好的内容才是根本。对于平台来说,一个好的平台应该自然会鼓励更多的内容创造者创造好的内容。 相比博客时代,我认为当时好的博主写的文章量更大一些。因为我们当时在做QQ邮箱的阅读空间,就知道当时有很多博主写的文章很好,现在公众号的博主反而没有当时的博主多了,这也是我们的机会所在,也就是说平台的责任所在,我们应该有一种机制让更多人在这里面产生更多优质的内容。 最近我们看到,通过一个合议的角度来说打击洗稿是劣币驱逐良币,也会使优质内容越来越少。所以关于怎样鼓励产生更多优质内容是公众平台下一步要面临特别大的内容 对于内容的形式可能大家也会做一些尝试,比如说视频化展现这些内容。所以在去年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做了一个公众号的APP,大家会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它只是一个帮助公众号的发布工具而已。 所以对于优质内容来说,这里平台可以做的事情还特别多。对于去年我们发布的APP来说,为什么我们会延迟那么多才发布?并且发布看起来没有起到特别大的效果,当时我们想要发布一个APP,做一种改变,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写文章。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他也可以在里面来写公众号的文章。只不过我们后来没有做到这样一点,并没有通过一个APP带动起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我觉得我们的方向仍然是,让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创造文章才是。 另外一个点是关于社交传播,就像我刚才分享的数据,在微信的早期确实是通过分享来阅读的人是大多数,而自己主动去看的反而是少部分,我认为那个是一个很好的比例分配。后面我会专门花一个比较长的篇幅来讲关于社交的传播和社交的阅读。   社交的起源 下面一个点是我从来没有谈过的点。对我们微信的本源、微信最基础的东西没有聊过,所以我这里准备花一点时间聊一下关于“社交”的话题。 社交的起源是什么?当然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可以自己想象。 我是这样想象的。可能在远古的时候,如果人都是一个一个个体的话,他是没有社交的,当人类成为一种群居的动物的时候,原始的社交就产生了。 人在一个社区里面最大的诉求是不要被排斥,所以人必须跟别人说话。说什么好呢?其实就吹牛B来体现自己对社区是有价值的。为了让别人重视自己说的,必须要一点夸张的色彩。这是我对于原始社交的想象,大家不要太当真。 大家在朋友圈里面必须要发一些很夸张的旅游照片等等,其实就是延续了这个习惯,不过如此。担心就被排斥了,所以大家会在朋友圈挑选一些很夸张的东西放在朋友圈上面。 很多年前我在知乎问过一个问题,“沟通的本质是什么”。这其实是没有答案的问题。 但后来,我自己想到了一个答案,并不是标准答案啊,我说,“沟通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什么意思呢?每个人有自己的人设,希望别人接受,你说的每一句话,有意无意的,都在希望别人接受你对自己人设的认可。表面上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本质上有可能只是希望别人认可你传递出来的人设信号。当然这个只是我自己一种方便我去理解社交的一种想象,它并不一定是一种科学的研究。 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 比如说你发的每一个内容,其实你是希望别人认为你是一个这样的人,背后都是你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人设,你想推广自己的人设,是希望别人眼中的你是这样子的。所以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是精心挑选设计过的,一定对你自己的人设是有利的。 从远古开始,你就害怕被社区排斥走,所以你要吹牛逼,你要讲一些很夸张的东西,体现你的重要性。在社交里面体现自己特别的地方,特别的地方就是你把你看到的东西拍成照片发给大家。你看到晚霞,就把它拍的非常夸张,让大家觉得你看到的风景与众不同。或者把自己P得特别漂亮来推广自己的漂亮人设。 所以朋友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地方。 朋友圈为什么鼓励发照片,而不鼓励发文字呢?文字的操作比较曲折一点。这个问题我之前解释过。因为我觉得,对多数人来说,写一段文字,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特别是这段文字还要表现好自己的人设。但发一张照片,就要轻松很多。 所以为了帮助他表现他的人设,所以让他选取一个很轻松的工具那就是拍一个照片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少数很清醒的人,会问自己我要推什么样的人设? 很多年前,我每次发微博,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想表现什么?”,大部分情况下,一问到自己这个问题,我就默默的删掉了准备发的文字。当然,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越是短处越要发一个朋友圈来来强化它。它往往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说明大家很认可这一点。 但这样也有一些负面的作用。 如果你多发几张旅游的照片,大家会认为你经常在外面旅游,如果你发一些加班的可能被认为是整天都在加班。但事实上可能并不是这样子。这只是一个人设推广,它虽然有作用,但是也会过头,你很难表达你的真实状况。 就像我们并不是每一个时刻都是开心或者不开心,但是你只要发朋友圈说我很开心,大家就认为你每天都很开心。我们在朋友圈看到的往往是最好的状态,然后屏蔽了所有的不好的状态。 但是我们并没有一个工具来记录一下我们一天里面真实的状态。 所以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视频动态的原因。以前叫时刻视频。 关于朋友圈,其实我要多说几句。很多人都说要逃离朋友圈,或者说不怎么用朋友圈了。但事实上这是互联网圈子大家看到的一个假象。大家往往把自己周围的人的情况,当作全世界的人都是这样子的,但是真相并不是这样子的。因为朋友圈本身就是社交,所以一个人怎么可能逃离社交,即使你发东西少了,你也会去看他,然后也去互动点赞评论。它本身也是个社交行为。 可以透露一个数据,从发布到现在,每天进去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在增长,没有停下来的势头。到现在每天有7.5亿人进去朋友圈,平均每个人要看十几次,所以每天的总量是100亿次。 我觉得朋友圈承载了中国人的线上的社交,可能是中国最高效社交工具。它现在每天有这么多人这么多次的频繁进入。好像用户每天要通过做这个功课使得他完成了一个普通人一天的社交,他这一天可能并没有出门,并不妨碍他完成社交。即使你可能不发朋友圈,但是你会去看,你通过点赞评论还是会参与到社交里面,就像完成了一个社交任务。 如果各位在座的产品经理,其实可以好好分析一下朋友圈为什么会这么多人在用?甚至这些年里,这一批人都已经长大了或者是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很多用户的思维或者社交方式在这么多年以来并没有变化。本质上来说,就像我杜撰远古人怎么社交,其实我们人的社交是没有发生改变的,或者说社交的需求并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在线上的社交只是线下的社交的一个映射而已。 在线下在现实里面没有互联网的话,大家要去社交,可能去参加一个饭局,去参加一个聚会,然后可能熟人之间会打打招呼,我说的最主要是熟人的社交。但是这种线下的社交效率是比较低的。因为它要跨越地理和时间才能做到。 朋友圈本质上是一个什么,朋友圈其实开创了一个新的社交的场所,其实它不止是一个时间流。我把它比方成一个广场。 你每天会花半个小时从广场走过,然后你看到广场里面你会迎面看到一堆堆的人在那里讨论不同的东西,聊不同的东西,有各自的主题,然后你经过每一个人群,这里面都是你认识的人,并且你可以停下来跟他们参与到任何一个小圈子讨论里面去,并且你会发现每一个小圈子也全部都是你认识的人。 你可以过去打一个招呼,或者参与一下。然后你转身离开到下一个,再去参与一下,或者不参与,或者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的去点赞就走了。这样的话,当你把朋友圈给看完的时候,那时候你从广场已经逛完了。 这是特别强调的一个设计,就是朋友圈只能看到共同好友。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每个人或者你参与的一个讨论大家两两之间是相互认识的一个点,这样的一个点不是一对一的讨论是三个人以上的讨论。比如说你在朋友圈看到A好友发的朋友圈,然后B好友评论了,你一定同时认识A和B,然后你评论的时候是三个人在讨论,他是符合了“三个人以上比单聊更加丰富”的一种社交体验。 半个小时你已经看到了很多朋友,看到了很多他们讨论的主题,并且也参与了很多个主题的讨论。其实你已经完成了当天线上社交的一个任务。这样高效率的一种工具,你当然会觉得很难离开他。 但是朋友圈也有它的弱点,也是大家谈论的,大家想要逃离他的一个点,正因为它是个广场,你去点赞或者是评论意味着你在广场里面公开大声的说了一句话,意味着广场很多人都可以听到,这样带来的压力感是比较强的。而且当你的好友越来越多,可能这一股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实际上我自己在朋友圈刚出来的时候,每天要发十几个照片,到现在我可能几个月发一次。很多人都会感受到这种发朋友圈的压力。 所以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虽然朋友圈确实在社交方面很高效,但是在自我表达方面会很有压力。 所以我想我们需要有一种新的方式,让用户可以比较勇敢的自我表达。 但是这里很矛盾,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人表达得很清楚,如果要最没有压力,那就是自己对自己说话。但是自己对自己说话是不可能获得朋友的回馈的,也就是说它是没有社交上的回报。他跟人说的话被越多人听到,他的社交回报越大,但是他的压力也会越大。所以也有很多人因为这样子把朋友圈设成三天可见了,他自己觉得压力小了。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设三天可见的东西?朋友之间不会反目?我想简单解释一下。 作为一个设置里面的开关一般来说用的人是很少的,做产品的人都知道,大部分人很懒。但这是微信里面最多人用的一个开关,超过1亿的人把这个开关设置了三天可见,三天可见是一个用户的强大需求,他希望是这样子的。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的话,朋友圈重新做一次的话,我可能直接让相册变成是私密的。朋友圈和个人相册是可以完全分开的,是两个概念。现在同一个照片放在相册里面可以被当做历史性的挖坟,也可以在朋友圈作为一个动态来展现出来,这只不过是当时做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这两个东西混在一起了。 所以我们鼓励用户去设置三天可见,希望这样子使得他更加勇敢的去发朋友圈。他不用认为说我发的每一个都是可以被别的朋友很久以后来翻看。 如果一个人非要展现自己的历史,他应该有别的一个东西来展现自己的。比如说他精心准备的一些照片等等,而不是用朋友圈的动态作为个人的历史展示。朋友圈更多的希望它代表了一种他的动态。 所以刚才说到这一点,其实也延伸出一个问题出来就是视频动态,我刚才说这么多,我相信朋友圈特别强大,我相信未来几年大家还是离不开朋友圈的,因为还没有出现一个比它更高效率的社交工具。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对于朋友圈这样一种高压力的社交工具,可能并不代表未来的趋势。未来大家都需要一种更为轻松的一种方式。既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又能够获得社交的好处,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工具。这就是我后面要提到的视频动态或者是时刻视频。 其实视频动态来说,很多人说微信要大力来做视频了,我并不认同,微信怎么可能去做某一种技术领域的事情呢?视频只是一个技术,微信要做的是通讯社交的事情,所以视频对于微信来说只是一个载体,微信要做的是在这一块来说希望做社交。是要做朋友圈之外的另外一种社交的模式,解决上面说的弊端。 如果说做视频的话,视频在微信里面一直都有,并且每天朋友圈里面的视频量还挺大的,一直在增长。 所以视频动态就像前面解释的,更多的是瞄准一个怎么样能够很轻松的去表达自己,并且用轻松的方式参与到社交里面去,视频只是一个技术的载体。如果没有视频,也会考虑用照片。 我接着回到朋友圈这里,我以前提到过twitter是一个很伟大的产品,其实影响了很多产品的形态。比如微博。 我记得在腾讯公司做微博的年代,大家会想,输入框提示什么。好像是“你在想什么”。 为什么是你在想什么,而不是你在做什么?那是因为twitter诞生于PC时代,你用PC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你在敲键盘。 但是微信诞生在手机时代,所以微信一直是只为移动互联网服务。这是一个很大的一个优势,在于说我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你可能走在路上,你可以拍一个照,这是你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是坐在电脑前,只能记录“我在想什么”。 因为微信是一个手机APP,它是跟着你走的,它并不是一个电脑放在那里,你只能去看它。所以在电脑上不会有摇一摇,在微信里面会有摇一摇这样的东西,因为你是摇不动一个电脑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手机端的APP是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的,我走在路上看到什么拍了一个照片发出去了。在电脑面前是我在做什么?我在整理我的照片,把昨天的照片发到电脑里面去,所以这是有很大的本质的不同。 所以很早以前我说过一句话说,人是环境的一个反应器,就你遇到什么的环境,你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出来。 你坐在电脑前,电脑就是你的环境,或者说你看到电脑里面的信息内容就是你的环境,所以你在电脑前输入的东西是你看了一篇文章,或者看了电脑里面别的一些内容,然后你对它做出一个反应,说我认为是什么样的。 但是你拿着手机,你走在任何地方,你的环境是真实的环境,你的反应会是对真实环境的一个反应。这个时候你的记录是真实的,而不是想象出来的,你不是在回忆,而是你在经历。 也就是说你同样发一个信息,如果你发到电脑里面类似于微博类的东西,你可能在回忆,你在记录或者这只是一个想法,但是你在手机里面发,你可能是实时的,是在亲身经历的一个东西。 所以微信的视频其实是希望能够记录下来自己和真实的世界,对真实世界的反应。这是在电脑前做不到的。坐在电脑前,你只能把以前拍的照片整理出来再发出来。所以很多从PC时代过来的应用,迁移到手机时代,基本的逻辑就会出现问题。 但是说到记录的话,记录真实世界,我认为这一个理想特别好,但是他很不现实。因为记录或者拍一个视频,并不是一个用户真正的需求。不信大家看一下自己手机上有多少个视频就知道了。如果没有分享的目的,你是不会去拍一个视频的,即使你拍了很多照片,其实你也不会再看了。而往往是有了微信之后,你要分享给别人你才会拍这样一个东西。所以记录或者是拍摄本身并不是一个需求。 所以假设我们要做一个APP,这个APP的目的是说记录我的人生或者是记录真实的世界,这个APP是做不起来的。拍摄不管是照片还是其他,首先是因为你会去分享而有意义而有需要。微信是有分享的能力的,所以微信不会做一个视频记录,每个人来记录自己的视频,然后只有自己看到。微信也不会做一个视频相册放在那个地方让别人来看到,因为那样的话,你只会一年里面挑最好看的三个视频放在那里,那是用来装饰你的,它不是一个记录。我们要做的是,能够让一个人真正的去记录他正在经历的东西,然后让他的好友来看到。并且这个过程是不应该类似于朋友圈的,如果类似于朋友圈的话,我们就不用这个东西了。 当然现在的视频动态是第一个版本或者我们叫做0.1版本,大家可能还体会不到这一点,没有关系,我觉得我们就像对待小程序一样,特别有耐心去培育用户的这个习惯。因为大部分用户是没有拍视频来记录世界的习惯。 我们也没有能力去培育用户或者是改变用户的习惯,我们有的能力是通过一种社交化的设计,使得他拍这些视频的时候能够获得他参与社交的好处或者是回报。 我们希望这里的视频动态是朋友圈的反面,这里提倡的是真实的,而不是美的。所以大家如果仔细留心一下,你在拍完一个视频动态底下的按钮不叫“完成”、不叫“发表”,不叫发表,而是“就这样”。 就这样包含了一个含义是,这个视频可能并不好看,但是就这样了,我就发了。这就是很真实的。然后我们为了让你能够勇敢发的,故意让别人看不到你的这个视频,必须要点你的头像进去再下拉一下才可以看到,来减少你发一下“就这样”视频的压力。然后跟他说了,他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子的,前面我发现他真的乱七八糟拍了,一点也不装饰自己,很真实拍出了很多,我看得也会觉得很爽。因为我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他的世界,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但是我不可能跟每个用户去说你要这样来拍,所以对于产品来说,最终的走向是会让一个用户在压力最大的情况底下能够很自由去拍一些东西去记录他自己或者他周围的世界。同时它有足够的动力去做这个事情。就目前来说动力是不太足够的,所以我相信在座各位也不怎么频繁去拍,但是让大家有动力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难的事情。比如说我们给大家发一个红包大家就会拍了,但这不是我们想做的事情。但是我们要让朋友看到你会拍了,这是可能的。 所以后续我们会在这里一点一点做版本的升级,我们会尝试不同的路径,以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是它是朋友圈的反面。朋友圈已经变成了一个很传统的社交的地方,就是我们每个人在里面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当然这里我希望每个人是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也同样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所以在这一点我们也有足够的耐心,通过后续的版本迭代,不断去打磨它,因为这样一个拍摄记录世界,这样一个动机对用户来说并不是一个习惯,这里是需要花一些时间耐心地去慢慢推进的。 但是我们对此为什么会有耐心?就像小程序一样,小程序我们会给它两三年的时间里面让它变成一个生态,对这样一个功能当然不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我们仍然可能会花好几个月的时间不断去打磨它,去尝试。因为我们确实觉得虽然用户现在没有这个习惯,将来视频的交流一定会取代照片的交流,取代照片的发送,变成更多被采用的载体。因为很简单,因为视频所包含的信息量比照片大的多。我知道这一点确实很不容易。我举了这个例子,我前天给另外一个同事的视频点赞了,然后他就截屏发到朋友圈说小龙居然给我这样的视频点赞了,他只是拍了一个十字路口的灯光隧道,我通过他的视频看到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你就会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可能会为了让我给他点赞拍更多更美丽的视频,说明我们的产品这一点还没有做到位。这里面的引导我们会继续尝试去引导用户真的能够某一天很轻松自如拿起手机来就可以记录周边真实的世界。 我觉得一个好的产品不需要费口舌解释,我解释了这么多,说明我们做得不够好。 阅读怎么大众化? 接下来我想讲一下阅读。很多年以前我在饭否写过一句话,因为当年刚花了好长时间在QQ邮箱的阅读空间里面,“要做大众都能用的阅读产品。” 因为阅读要大众其实挺困难的。比如之前我们在邮箱那里尝试的一个并没有获得大众化的阅读产品。只有一小撮人在那里用得很好。 当时大家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一下头一天的运营数据。第二件事情就是打开阅读空间,开始看文章,看朋友推荐的那些文章。后来这些想法其实是用在朋友圈里面了。朋友圈里面从第一个版本开始就可以推荐文章进来。 但是朋友圈本质上还是一个社交化的环境,是一个对自我人设进行强化的一个地方。而阅读只是朋友圈的一个辅助性的副产品。 人们在朋友圈里面推荐文章,其实更多是推一些符合自己的观点或者人设的文章,而不是说这个文章的内容有多好。更多是通过一个文章来展示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 但是对于朋友圈来说,我们更加希望大家分享的是生活本身。比如说拍照片,朋友圈一直以来都是默认就是个拍照按钮,而不是写文字或者发文章这样的按钮。 事实上这几年下来,朋友圈的分享的文章阅读率确实在下降。因为当一个人的好友越来越多,他的朋友圈内容越来越多,他反而会跳过那些文章,去关注一下朋友们真实生活里面的照片。他其实并不太愿意从朋友圈里面中断,花几分钟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再回到朋友圈。 用户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相对长的时间,他才会沉下心来花时间去完成一个阅读动作。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阅读氛围更强的入口,对用户来说是更必要的。 就像在订阅号里面,我们其实在不停地改版。但是这里面始终有一个矛盾,我们推了一个文章,这个时候他如果看到这个推送但并没有有时间去看这些文章,那么他只能继续把红点消掉,然后就退出来了。 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一个机会:我们应该在朋友圈之外,另外开辟一个阅读的一个圈子,一个不是为了看朋友的生活分享,而看文章的地方。这就是看一看。 对于看一看,里面有两个板块,一个是好看,一个是精选。前者是社交推荐,后者是机器推荐。我们团队同时在做两个方向的尝试。 机器推荐我们尝试了很长时间,效果不太好。我跟团队说,要么你们降低内容的底线,要么你们认命做一个小众的严肃阅读产品。 并且,我不希望机器推荐是用户想看什么就给他什么。如果这样,用户迷信保健品,我们就推保健品的文章。如果从KPI的角度,这样是最容易完成KPI的。但是如果我们推荐给用户新的知识,用户会离开的。因为惰性是人共有的特性。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学习新知识,去伤脑筋啊。 而人类进化而来的社交体系,其实是一个具有纠错功能的复杂体系。如果你走偏了,会有人把你拉回来。 我一直很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因为在现实里面,我们其实接纳新的信息,并不是我们主动到图书馆或者到网上去找的信息。大部分情况都是听到周边的人的推荐而获得的。 我自己这些年来看的书,没有一本书是主动找的,基本都是受朋友的影响。我也经常给一些朋友推荐书,推荐的效果往往会比他们自己去找书要好很多倍。就像如果很多人都说一个电影好,你一般都会想去看。这就是从众心理。因为你不去看可能就会落伍了。 所以本质上,很难说什么内容是更好的。比如电影,你可能对这一类题材不感兴趣,但是因为朋友推荐你就会去看。 所以我认为要做一个让所有人阅读的大众化阅读产品,似乎只有基于社交推荐,才有机会。 但本质上其实我们并不是在做阅读,而是每一个人在帮助其他人阅读,它是一种社交性的阅读。我们的好看功能上线,跟之前看一看的机器推荐比起来,数据增长得特别快,明显看到用户对这个功能的兴趣更大。 这里也会有一些我们要去跨越的障碍。既然它是一个社交阅读,它就不可避免的会打上社交的烙印,就是你可能会推荐一些强化你的人设的东西,而不是一些单纯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你认为特别好的东西。 好看本身跟朋友圈也是一个区隔化。 朋友圈有篇文章,如果十个好友转了,你会看到十条信息。很重复,也没法大家一起来讨论。好看里面就可以。这里面可优化空间特别大,包括大家在好看里面看到的,它还是一个很粗糙的一个式样。 有些人会担心会不会有很多人因此而屏蔽掉很多跟自己兴趣不一样的好友等等。 我并不担心这样的问题。 第一是你不愿意去屏蔽人或者分组。 第二,即使你不愿意看这个人的内容,跟你的兴趣不一样,你也会关注这个人在看什么,所以大部分人会留着,你不会去屏蔽他。也许我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我只想知道他们在看什么。特别是对于微信这样一个产品来说,关系链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是一个你观察社会各个阶层,他们都在看什么想什么的一个特别好的窗口。 所以我并不认为这样的兴趣的差异化会带来困扰,相反,反而有丰富大家眼界的作用。 因为朋友的兴趣可能跟你完全不一样。有些东西如果不是你的朋友来推荐,你可能永远不会去接触它。因为朋友推荐了,也许你会看一下,也许会引起你的兴趣。你的朋友越多越复杂,这个面是越广泛。其实是打破信息茧房的一个方式。 所以好看也是我们下一年的发力重点。我们希望卷入几亿用户,通过社交推荐这种模式,将阅读变成一个日常的事情。 关于信息流,我记得上一次的公开课,我讲了“我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流”之后,很多人又会产生一些误会。 好像我每一次公开课都要来解释上一次公开课的意思? 我之所以这样说当然并不代表我不知道大家说的我所说的信息流是什么东西,而是我不喜欢业界很多人把很多东西贴一个标签。只要是一些内容往下滑就是信息流,我不喜欢这样的一个标签化。 在手机里面看东西,手机屏幕很窄,你只能往下滑是最快的,但是不能因此说这样的东西贴一个标签就是信息流。这样的一种认知是特别简单的一种认知。 如果笼统来说,朋友圈也是一个信息流,我之所以说它是一个信息流是因为它是一种展示方式。就像一个邮箱里面有收件箱、发件箱、已发送、垃圾箱等等,这样就是一个信息流的话,没有本质的变化,而它只是把几个文件夹里面的信息放到一个文件里面显示而已。 而我们的订阅号,我之所以说它不是一个信息流,是因为它是一种按照订阅的顺序展现的一种方式。它只是信息排列的一个展示而已。 这里我并不想用一些标签来定义这是什么东西。因为标签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就像我们现在做一个视频动态,我们并不是说我们做了一个视频功能,而是我们做了一种让用户去拍摄和展现自己的一种功能,这个功能是什么样的载体?所以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而是用一个什么样合理的方式来展现信息。 AI和“理性的善良” 关于AI,想来讲一点我的看法,AI在过去几年特别火。我们也特别重视AI这一项技术,就像大家现在在视频动态里面拍一个视频,你会看到有AI匹配的一些配乐,有很多人都觉得这个配乐挺智能的,因为确实跟它拍的东西能够识别出来并且是比较吻合的。 我并不觉得这种AI识别的吻合是特别好的,所以我也跟团队说我们这里要出现随机的东西。当你拍一个东西的时候,比如你拍一条马路,你并不是非要一条关于马路的歌曲,不然就很死板了。人是有想象力的,当你看到这个景象的时候就会想象到另外一种意象。 微信投入了很多精力来做AI。大家以为微信里面的语音识别是第三方来做的,其实它是微信内部语音识别的团队在长达好几年的时间里面一直在做的工作,并且每天在优化它识别的准确率。所以到今天,大家会觉得这里面识别率越来越高了。当我们投入在做语音识别的时候,其实业界对AI这一块还并没有特别大的关注。所以说,我们并不会去跟风来做一个AI,而是说,AI是要落地到我们实际的一个功能或者是场景里面去的。  所以对于A.I.来说,其实从技术上来说,我们是特别认同它。但是我们一直认为,好的技术是为产品服务的,AI应该默默躲在后面帮助用户来做一些事情,就像语音识别一样。 在我大学的时候,我们的人工智能的老师还跟我说,我们的有生之年看不到AI战胜人类。因为当时上一门课,叫模式识别,自己还写程序来识别图像上的物体是什么物体。觉得这是很难的事情。所以当AlphaGO战胜了人类棋手,我当时也特别震惊。当AI被用到我们产品里面的时候,我就在思考AI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看过一篇文章我觉得里面有一个总结特别好,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举个例子,将来医生会被AI“医生”取代掉。为什么会取代掉?因为AI的“医生”连到云端可以知道所有的病例和所有的数据,所以他对于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这一件事情,一定会比人类的医生厉害很多。确实是这样,一个人类的医生,不管他读过多少年书或者治过多少病人,他没有办法跟云端巨大的数据对比的。 并且就像下围棋一样,阿尔法狗下围棋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这样下或者他为什么这样下,AI“医生”建议你要吃什么药,你是没有办法挑战它的,你只能遵守它,它让你吃什么药你就吃什么药品。这个时候我们对它的做的事情其实并不知道,或者说你认为它是我们的工具,相反我们可能变成一个它的工具。如果它是坏的话,或者机器突然出了一个故障的话,某一天云端里面下一个指令,让所有AI“医生”给所有人吃某一种很致命的药,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利用这样一种AI来做某一些工具,这种工具他可以指挥人的话,那么它超出了之前传统的工具的含义。我们会思考,传统说的工具,是人来驾驭工具。但是当AI很强大以后,AI可能是可以驾驭人的。就像AI“医生”一样。AI“医生”决定你要吃什么药,那么别的AI“导师”会告诉你要看什么书,要做什么运动,甚至要跟谁交朋友,跟谁结婚等等。似乎不是不可能的。 我前不久看了一个报道很有意思,说苹果是怎么看待工具的?报道是说,乔布斯跟别人介绍什么是电脑的时候说了一番话,他说因为当时很多人不知道PC电脑是什么?他说就像自己的车一样,以前人们觉得某一种动物是跑得最快的,比如是猎豹,当我们有了自行车,自行车可以比那种动物跑得更快。这种工具扩展了人类的某一种能力,使我们通过这个工具变得更强大,PC其实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也是一个工具,它可以使人类变得更强大一些。这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人去驾驭工具然后让会变得更强大。 但是对于AI带来的工具或者是AI工具本身,就像我们说的AI“医生”一样,它可以决定你要吃什么样的药,甚至可以让你说要做什么样的运动才会对身体更健康。如果这个AI“医生”支持面更大一点,甚至可以告诉你要交什么样的朋友等等东西是很有可能的。这个时候你会想,这种工具超出了传统工具的范围,它变成了一种可以驾驭人的工具。 今年发生过这样一个事情,可能有一些人知道,我们都知道谷歌的AI技术特别厉害,但是他的员工联名来反对用这一项技术用到军方的项目,最终谷歌妥协了,不会把这样一个AI的技术用到军方的项目。作为谷歌的员工来说,他也会思考这一项技术什么地方可以用,什么地方不可以用。作为驾驭人的工具来说,我们会对此保持一定的警惕。 这个看起来跟我们实际工作没有关系,我只是分享关于AI未来的趋势发展,这里面有很多人在预测,我可能只是对未来对AI表示担忧的人之一。 当我在内部提这些的时候,有同事问我,我们的目标难道不是尽可能的获取用户的点击吗?我们为什么要想那么多产品之外的东西?就像谷歌的员工为什么要反对公司把这一项技术应用在军方项目一样,我认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是有意义所在的。 所以我们总是认为用户怎么怎么样,似乎用户是一个陌生的我们不认识的一个人群,然后我们控制他们,施加他们。但是,在微信,我们要时刻提醒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自己就是用户,我们施加于用户身上的,最终也会施加到我们自己身上,有点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到底施加到用户身上是一个什么东西?这个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这里就提到关于上次在内部年会里面说的一句话。就是关于善良的,其实我特别害怕一句话被断章取义变成一个句子去传播,这个对于我来说是不太理性的。 但其实每一句话都是有一定的场景的。我只想强调的是我们对于用户的态度上必须是一种善良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套路的态度。所以这种善良是一种基于理性之上的善良。如果这是一种非理性上的善良,我认为它是一种愚昧的善良。所以我认为善良本质上是一种能力。 我说的这种善良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善良,也不是一种道德洁癖,只有我们对待用户有一种真正的理性的善良,才会使用户更长久的使用我们的产品。 我不想把他理解为一种道德高地,我强调的善良是理性的。而且,我们的同事,能进到公司,说明大家都已经很聪明了,大家缺的已经不是聪明了。 关于支付和企业微信 有很多同事说我在公开课里面很少提到微信支付,之所以很少提到,是因为不需要提到,不需要提到往往意味着这一块已经做得特别好了。 因为只有用户意识不到的是很好的服务,你都不会想到有这个东西的存在,你付款的时候自然把微信掏出去扫一下二维码,润物细无声的才是一个最好的用户产品体验。 这里要提到了两个大家不知道的点。一个是红包,我们在今年春节期间会上线的一个能力,企业微信的用户或者是企业可以在企业微信里面申请红包封皮,就像传统里面企业会给大家一些红包封面,然后大家可以用来包红包出去送给朋友。在微信里面我们其实一直没有这样的一种红包封面,这里如果有使用企业微信的企业可以留意一下,在企业微信里面去申请。 第二个小变化我们正在做。虽然说微信的红包特别特别成功,但是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改进的空间了。所以我们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发红包越来越变成一种赤裸裸金钱的交易,只是一个发钱而已,脱离了他情感化的一面,你发一个红包只能凭金额,你发得越大就越有心,这是不对的,这个世界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对吧? 后续我们通过在红包里面添加自己制作的表情等方式,来强化情感的分量和互动的趣味。比如说,你可以自定义一个表情放进去,这样的话你的红包更多体现你真正的心意,而不是只能用钱来衡量。其实对于支付的话,我们尝试了一个特别好的功能,很多人没有试过,叫亲属卡,知道亲属卡的朋友举手一下,用过亲属卡的举手一下。5%的人,还不错,大部分人应该是我们内部的同事。 建议大家去试一下,反正我给我的父母开了亲属卡,体验特别好.不仅仅是他们的体验,我的体验也特别好,当你看到他们每一笔消费的时候,你都会觉得你在尽一份孝心,所以告诉大家有这样一个东西。但我们有很多好东西藏得实在太深了,所以有很多的用户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些东西存在。这是一些小的东西。 但是我们在微信里面有一些特别大的东西,就是一直我们做得不够好的,就是我们卡包的能力。我们卡包做了好几年了,一直认为卡和券是很大的品类,是日常要用到一个东西。我们一直想改变一个现状,就是你出门的时候钱包里面还要放那么多卡,当然现在银行卡不需要怎么带的。但是一些线下的店的卡还是要带着,我们的卡包想承载这一块,但是老实说一直还没有做好,所以最近大家在这一块会跃跃欲试,想做新的改变。改变的结果是希望通过消费的行为和电子智能做一种自动的关联,变成人与线下消费连接的通道,实现更好的连接。 关于企业微信,企业微信如果定位为公司内部的一个沟通工具的话,我认为它的场景和意义会小很多,只有当它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时候它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企业微信后续新的变化是基于一个新的理念——希望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成为企业服务的窗口。人就是服务,而且是认证的服务。 举个例子,我们可能都会加一些快递员的微信,但可能每次来新来一个快递员,你就加一个新的微信。很多朋友跟我抱怨,加太多陌生人都不敢发朋友圈了。而且当你真的需要找快递员,要寄快递,可能这个人又已经离职了。 所以这里会出现一个场景。现实中,我们更希望有个人来帮你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去打开一个APP或者小程序,因为人更有灵活性,并且服务是更到位的。举个例子,你可以到网上订一个酒店,但如果你要改变日期或者要退订,往往通过APP就会很麻烦,你需要联系人工客服,这个时候人起的作用是最大的,人的界面也是最友好的。 这里给我们一个机会,如果一个4S店的一个员工,他用企业微信加了你,你可以认为这个人就是你的小程序。当你点进与他的对话界面,因为对方是企业微信的用户,你会看到他的对话界面下是4S店的服务菜单,你可以直接在这里使用服务。有点像公众号底下的菜单,但是你也可以跟他直接说话,消息是能及时得到回复的。 这样的话,下次你要找4S店,你可能第一选择是打开跟这个人的对话,而不是要找4S店的小程序。这里其实给企业一个机会,企业可以让所有的员工变成一个对外服务的窗口,带着你的小程序到处跑。 所以这是企业微信将来要做的一个方向,相信对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可以让每个员工可以直接提供服务。而在这样的方式中,顾客的忠诚度是很高的。 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 微信到了10亿用户的关口,其实我们一直不觉得用户有多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或者说人口多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的人总是会拿人口作为一个指标来看自己的空间。但我并不觉得是这样子的。 微信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说我们的目标是要扩大用户数,如果要扩大用户数,我们过去几年早去推广,早一点把10亿人都覆盖到就好了。但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用户数的增长是自然而然增长的过程,对我们而言,我们要考虑的是对我们已有的用户提供什么服务,这个更重要的问题。 因为人口总是有限的,服务才是层出不穷的。在过去可能10年算一个时代,但我觉得自从互联网或者是移动互联网出来的时候,我有一个感觉,三五年就是一个时代了,也就是说时代的更迭更快了,催生出来的需求也是更快了。在这个时代下,创新才是应对未来的唯一办法。 所以围绕这种快速变化,事实上我们根本用不着去顾及还有多少人口可以用,而是说我们怎么样能够应对未来更多的需求。所以去找到并且面对未来的需求才是在微信有10亿用户这个关口所要做的事情。 就像在广州的用户,我们最近给广州的用户开通了附近的餐厅入口,是灰度的,在发现里面,可能很多人没有看到。因为去年我在公开课说了微信的一部分是要探索线下的生活,但是这一点有一点曲折,到现在只是灰度的一个现状,目前团队只是拿广州的用户做了一个试点。 但是类似这样的尝试,我觉得会越来越多。因为我们自己也发现,微信作为一个APP来说,它已经承载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并且在承载这么多情况下看起来还那么简单。但是毕竟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下一个阶段,我觉得微信更多的是围绕微信通过不同的APP尝试跟微信有某一种关联的其他一些服务形态。就像微信读书一样的,如果我们把微信读书非要放到微信里面,看起来也可以,但是它作为一个独立APP,能够独立地去进步,这样反而是更合适的。 我觉得今天花了特别多的时间,围绕微信的出发点来说清楚了微信过去是怎么做的。 所以关于很多人可能会问一个问题,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 对于未来,我觉得其实这也是一个时间点来面对微信的未来,因为刚好是8年,并且刚好用户已经到达了10亿,这个时候我们对于团队来说我们就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微信要开始面对下一个8年新的挑战。但这个新的挑战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在用户层面,用户也过去了几年之后,每年用户也在变化,就像刚才我说的三五年就是一个时代,我们要面对新的用户时代新的用户产生的需求。 不管怎么样,面对这样的需求,以微信做事风格的话,如果我们始终像过去的微信一样,始终瞄准的是做最好的工具,并且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这样一个原动力做,我觉得我们再怎么走也不会走得太偏。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经常有时候会回顾一下,如果我们自己看一下微信这些年改变了什么?其实我们自己也是挺有成就感的。更多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们,你们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我觉得有一个不一样是这样的,我们在思考问题或者是思考做什么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做这个事情的意义是什么? 我当然知道很多团队做这个事情他是不问意义的,他只问我们的KPI是什么?但是说老实话微信团队从开始成立到现在从来没有瞄准KPI去奋斗过,但是并不妨碍团队能够越做越好。因为就像小程序,如果围绕KPI去做,我们不知道怎么制定KPI,因为它没有这个东西,没有办法制订它的KPI,如果围绕一个KPI,大家可能不会做这个事情。 对于团队来说,大家养成了一个习惯,是我们自己做每个功能、每个服务背后的意义,或者说一个梦想在里面到底是什么?如果一个功能纯粹是为了一个流量来做的,而想不出它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个功能一定是有问题的,或者是它的不长远的。我认为正是这样的,每一块都去想它背后一丝一毫的意义,这是支撑起我们整个团队走到今天一个很强的理由,并且帮助我们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这是产品和功能我们背后所思考的意义。 微信的梦想是什么?刚才说过,从个人角度成为人最好的一个工具朋友。从平台角度,建立一个市场,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在墙和鸡蛋之间,似乎总是站在鸡蛋一边。如果你做大了,微信会限制你,如果你刚起步,微信会扶持你。 所以我们真的很少思考竞争对手这回事。微信也没有竞争对手,不必老是给我们按上各种竞争对手。如果有竞争对手,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组织能力能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微信也没有焦虑,不必微信做个什么就说微信又焦虑了。所以不必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微信这里。 对我自己而言,我特别庆幸,也觉得特别幸运。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能带领团队做出一款十亿级的产品,当然是很大的成就感。但是,我更觉得幸运的是,我可以在过程中,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体现在产品中,并成为产品的价值观。这是更难得的事情。 我也想借此机会感谢团队,因为平时还是以批评为主。并且,很多人也不一定理解我强行灌输的观点。特别感谢他们跟我一起在过去的八年里,将微信建设成为一个影响10亿中国人工作生活的全民级产品,并且是一个特别的产品。我为团队的每个人感到骄傲。因为是他们,让我们获得了“微信团队”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是一句电影台词,我想用它来作为今天演讲的结束。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很多人知道这句话。我经常想的是如果微信不能给用户带来哪怕多一点点希望,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判断我们做的事情是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它也是我们衡量的准则。 谢谢大家!

注意!最高法明確:在微信里干這件事是犯罪!

来源:央视新闻 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5件依法严惩网络犯罪指导性案例。 利用微信群设赌属“开设赌场” 指导案例105号《洪小强、洪礼沃、洪清泉、李志荣开设赌场案》旨在明确以营利为目的,通过邀请人员加入微信群的方式招揽赌客,通过竞猜游戏网站的开奖结果等方式,以押大小、单双等方式进行赌博,利用微信群进行控制管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组织网络赌博活动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开设赌场”。 指导案例106号《谢检军、高垒、高尔樵、杨泽彬开设赌场案》旨在明确以营利为目的,通过邀请人员加入微信群的方式招揽赌客,并利用微信群进行控制管理,根据设定的赌博规则,以抢红包方式,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组织网络赌博活动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开设赌场”。 利用微信群以抢红包方式设赌案件屡见不鲜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周加海指出,近年来,利用微信群以抢红包的方式开设赌场的案件屡见不鲜,危害严重。这两起案例,既能指导司法机关依法办理类似案件,也能教育引导社会公众遵纪守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完善网络管理。 周加海表示,近年来,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各种传统犯罪日益向互联网迁移,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赌博、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网络犯罪呈高发多发态势,严重危害总体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依法严惩网络犯罪,切实维护网络安全,是司法机关义不容辞的法定职责。  据了解,从2014年1月到2018年11月,全国法院审结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一共1866件,生效判决人数3263人。全国法院审结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刑事案件120件,生效判决人数146人。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解释于2017年6月1日施行以来,全国法院审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2971件,生效判决人数5734人。 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5件指导性案例,均为涉及网络犯罪的指导性案例,其余3件为: 指导案例102号《付宣豪、黄子超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旨在明确“DNS劫持”行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达到后果严重程度的,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DNS劫持”通过篡改域名解析,使网络用户无法访问原IP地址对应的网站或者访问虚假网站,从而实现窃取数据资料或者破坏网站原有正常服务的目的。这种犯罪行为在实践中较为常见,发布该案例,对类似案件的审判具有指导意义。 指导案例103号《徐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旨在明确企业的机械远程监控系统属于计算机信息系统。违反国家规定,对企业的机械远程监控系统功能进行破坏,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发布该案例,有利于明确类似案件定罪量刑标准,依法有效维护企业财产权益。 指导案例104号《李森、何利民、张锋勃等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旨在明确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属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用棉纱等物品堵塞环境监测采样器,干扰采样,造成监测数据失真的,属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后果严重的,应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罪量刑。该案系国内首例此类案件,既具有法律适用方面的指导意义,也具有法律宣传教育意义。

微信暫停漂流瓶功能:始於寂寞,止於色情

这么多年了,我还在做通讯工具。这让我相信一个宿命,每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帮助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张小龙多年前在饭否上的独白,是他所设计的产品的深刻注解。漂流瓶也是其中一项指向人性的产品。 ▲张小龙,图片来自腾讯科技   漂流瓶最开始是QQ邮箱在2010年上线的一个小应用,不少“上网冲浪”的80、90后用户也曾经在瓶子里塞入自己的心事,收获来自陌生人“淡如水”的友谊;而“捞瓶子”也充满了未知的兴奋。这种非即时的通讯功能满足了人们对倾诉和匿名社交的需求,是QQ邮箱当时其中一个最受欢迎的功能。但是,正如张小龙援引凯文·凯利《失控》中观点剖析:   应用放上去后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会与海量用户互动,最后会形成什么样的互动结果和群体效应是我们不能控制的。如今,早已经随着通讯主力产品改变而延伸到微信上的漂流瓶功能,还是被色情打下了。微信派昨晚发文公告,表示“经用户投诉与媒体报道,我们发现仍然存在用户利用漂流瓶等功能发布色情内容或色情招嫖广告的情况。对此,微信团队进行了专项清理,并将暂时下线微信漂流瓶和QQ邮箱漂流瓶相关服务。”漂流瓶的色情产业链 ▲图片来自智友论坛   微信对漂流瓶功能的暂停整治,其实并非毫无征兆。11月,《中国青年报》曾针对漂流瓶上的“色情秘密”发布了两篇相关报道。据《中青报》记者测试,当将微信账户的性别设置为男性时,4天捡的25个漂流瓶里,有7个都是色情广告。通过扫码入群,违规商户鼓励群友拉好友入群以“免费看片”,为传播带来了裂变效果。   同时,这些群也会提供付费色情影片。也有色情广告群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转而改为“赌博群”,用于另一种非法运营。这些群的寿命通常因举报而短暂,所以“群秘”经常会发新群二维码,转移阵地。   与此同时,为了“发展生意”,这些商户也在网络上发展出一套成熟的“抛漂流瓶”兼职培训系统,其中不少参与应聘的人都是在校大学生。据记者调查,这些“发广告”的兼职工作常藏于各种以找兼职为由建立的微信和QQ群中。应聘者需将微信账号的性别改为女性,在晚上10点开始“扔瓶子”,并根据一份经过特别筛选,充满性暗示的“漂流瓶高回复话术”来和陌生人打招呼,再抛出相应超链接和入群二维码。   就和在色情群里一样,兼职群的管理员同样鼓励在职兼职去“拉下线”:每支付给下线的0.11元,拉新的上线将获得提成4分钱,能“躺着挣钱”。而这个产业链的发展,除了是网络色情的需求外,还有违法成本低的因素。管理者们常对兼职说,即便是被举报,最坏的情况也只是禁用漂流瓶功能,不会被封禁账号。最后一根稻草:“雇佣兵”色情欺诈 ▲图片来自WallHere   也说不清是用户的需求在趋生产业链,还是产业链在反向培养的用户需求,但用漂流瓶找色情内容成为了不少男性用户的共识。有人更是找到套路利用陌生人的同情来进行色情诈骗。当官方公布暂停漂流瓶功能,各个社交媒体上的相应评论区上都出现了和“雇佣兵”相关的评论。   网络上普遍认为“雇佣兵”的梗来自于百度贴吧中的“抗压吧”,一个“电竞爱好者集聚地”。缘起有一个用户在玩漂流瓶时假装自己在叙利亚当雇佣兵,并声称自己明天就要上战场,很可能回不来,以博取对方同情,最终骗取对方裸照。   现在在贴吧里,甚至还有网友贴出新聊天记录,将“雇佣兵”身份改造成寂寞的宇航员了。经过几天的发酵,这个梗传得越来越广,并有几个不同版本的聊天记录流出,同时也将漂流瓶推上了风口浪尖。从关键词“雇佣兵”的百度指数可以看出,事件在本周快速发酵升温,很有可能直接促成了这次微信的决策。   解救孤独的产品最后都逃不过色情的魔掌? ▲图片来自绘艺素材网   今天,“微信暂停漂流瓶功能”这个话题已经毫无意外地爬上了微博热搜。在该话题下的讨论里,有不少老网友对此感到忧伤,因为这个功能上曾经也有友善的人,会留下语音消息说“不管你现在是什么心情,请你听到这个语音也开心起来。”   也有网友分享,自己和另一半就是在玩漂流瓶认识的,现在都已经结婚了。同时,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漂流瓶早已失去了原有初衷,充斥着乱七八糟的内容”。更有甚者认为除了漂流瓶,“附近的人”这个微信功能也应该关闭,因为那也成了充满色情内容的地方。   因具有匿名性和私密性,大部分互联网社交产品似乎都难逃色情的困局,甚至连文艺系的豆瓣也曾被色情问题困扰。最开始的豆瓣上,满满是以共同喜爱的书籍、电影和音乐等爱好为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的用户。但上线两年后,豆瓣用户数突破百万基数,平台上也逐渐出现了各种“勾搭”,成为了不少网友心目中的“约炮圣地”。   如果说豆瓣这种以爱好讨论为线索的交友门槛高,那陌陌这个明确以陌生人交友为目的产品成为更便利直接的“约炮神器”也是理所当然。原本,微信主导熟人社交,算不上是色情文化的沃土,但“漂流瓶”和“附近的人”却又是这个产品中陌生人社交的补充,因此也在匿名的语境和庞大用户基数的触动下成为了色情内容发展的渠道。   现在,微信对外公告对漂流瓶的功能只是“暂停”,而不是“永久终止”。这意味着未来,这个原本仍带有一定情怀的产品还有回归的机会,当然,会带着更严格的管制。但在那个情况下,它对用户仍然会有吸引力吗?要知道,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千禧年初期社交匮乏的时代了,打开AppStore或其它应用商店,成千上万个社交App正在寻找各种独特角度为我们找陌生人朋友。   新浪专栏:知晓程序

抄襲得這麼徹底?微信軟件界面被「複製粘貼」 騰訊起訴索賠1000萬!

币应(inChat)软件界面。 币应(inChat)官网 图 微信软件被全面抄袭?腾讯公司日前在北京提起诉讼,索赔一千万元。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发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官网10月30日发布消息称,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将币应软件开发商Chips Limited公司及运营商北京风气云飞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风云公司”)诉至该法院,称币应软件全面抄袭微信,已严重侵害其合法权益。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日前受理该案。 两原告起诉称,近期发现一款软件币应软件抄袭微信软件,并称币应软件的核心要素,如用户界面、功能、功能命名、图标排版、布局、色彩搭配等,几乎与微信软件完全一致。而“微信”(Wechat)软件于2011年1月推出,币应(inChat)软件于2018年8月1日正式对外发布。 此外,两原告起诉称,Chips Limited公司通过其官方网站等渠道宣传币应软件时,称其为“币圈微信”、“数字货币微信”、“区块链微信”,混淆误导用户,搭便车意图明显。而风云公司协助分发涉事软件,提供其下载链接。二原告向风云公司发函要求其停止分发涉事软件,但该公司未及时、完全停止涉事软件的分发下载服务,导致该软件在短时间内被大量访问和下载,造成侵权后果。 两原告要求Chips Limited公司和风云公司刊登声明,消除不良影响,并连带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支出共计1000万元。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前述消息称,该案目前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风云公司官网信息称,该公司为开发者提供应用发布、用户反馈收集等一系列服务;2013年12月,腾讯新版QQ在该公司产品fir.im首发内测版。 Chips Limited官网介绍称,该公司为一个插板型企业,正构建区块链应用商店和相关生态系统,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正在冉冉升空的数字货币超新星”。 来源:澎湃新闻

對不良內容「零容忍」 微信再發重磅公告 這些行為將被嚴厲打擊處理!

微信公众平台上有许多优质的内容,部分不良信息却试图利用平台进行传播,伤害了绿色、健康的阅读生态。 近期,一些帐号违反《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等规定,发布色情、低俗等违规内容,严重影响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一直以来,微信对损害内容生态的行为零容忍,接下来,微信平台将继续清理这类违规内容。从2018年4月至10月,平台对不良内容的处理情况如下: 对不良内容“零容忍” 近半年来,微信封禁及处理发送色情暴力类内容的帐号25841个,删除相关文章43511篇;封禁及处理发送低俗类内容的帐号82562个,删除相关文章124898篇。 对夸大误导、标题党类的帐号,封禁及处理16548个,删除相关文章50777 篇。对于被判定为标题党的文章,也会通过替换标题等方式提示用户,减少用户的困扰。 专注网络辟谣 长期以来,针对网络谣言的传播,严格治理,主动发布辟谣信息: 微信平台引进专业的第三方辟谣机构,通过微信辟谣助手等系统工具处理谣言信息,并定期在“微信安全中心”、“谣言过滤器”、“腾讯安全观”等官方公众号上进行辟谣。 近半年来,微信已辟谣文章7万篇,删除公众号谣言文章近7000篇,并处理近百个严重违规的公众帐号。 应对抄袭,原创保护不断升级 2018年初至今,平台处理涉及“抄袭”的投诉接近5万单。微信平台一直努力保护原创内容、杜绝抄袭内容,提升平台内健康优质内容的传播。 微信有严格的群发检测体系,也有完善的“抄袭”投诉审核体系,同时不断升级群发检测算法和细化审核规则,积极应对“洗稿”现象。 治理“刷粉刷量”恶意行为 网络“刷量刷粉”目前已形成互联网黑色产业链,这类恶意行为对阅读生态的伤害极大。微信从不希望、也不鼓励对阅读量的盲目追捧,因此十万以上的阅读数在文章中不再具体展示。 除了技术手段对抗之外,微信同时也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利用恶意软件进行非法控制智能手机刷量的行为。 欢迎大家提供更多的线索,一起维护公众平台上的阅读生态。如发现违规现象,欢迎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客户端投诉功能进行反馈: 来源:大河网

中國微信家長群儼然成了「小江湖」,人人都得學做「戲精」

网上图片 排队吹捧、互怼叫嚣、垃圾信息刷屏……不知何时起,原本为了加强老师、家长有效沟通而建的QQ或微信家长群悄悄地变了味,变作了人情江湖,沦为了“拍马屁群”。 家长群到底有几多乱象?哪种类型的家长群“戏精”最多?如何建立有效的内外沟通机制?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就此对成都一些家长群进行了调查,并就个中问题请教了相关专家。 成都一家长群截图 家长意见:群里写诗吹捧老师 “真的受不了,感觉像是个小江湖” 为了更便捷地交流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少老师选择在线建立家长群,实时与家长沟通。 但随之而来,一些家长却发现了不对劲:群里的有用信息变少,更多的是家长与老师间的博弈,家长与家长间的交锋。对此,记者随机询问了20位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家长,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小学生家长朱女士:排队吹捧老师 跟前几年相比,朱女士最受不了的,就是家长们在群里对老师的各种吹捧。“老师发一个通知,家长们会排着队跟老师道谢,说辛苦。”朱女士说,还有个别喜欢吹捧老师的家长,甚至还会在群里写诗赞美老师,“真的受不了,感觉现在的家长群更像是个小江湖。” 在记者随机调查中,大约有75%的家长与朱女士一样,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有着相似的感受。 小学生家长黄女士:被育儿经刷屏 与朱女士不同,黄女士更在意群里的冗杂信息。“除了日常晒娃晒优异,还有家长喜欢在群里分享网上的育儿经,并代表大家一起向老师提建议。”黄女士说,往往一发就是好多条,还带评论。“这些无关紧要的分享多了之后,经常找不到老师发的重要信息。” 跟黄女士有类似经历的人也不少。他们反映,除了育儿经,拉票链接也是群里比较常见的。 初中生家长王女士:因私事而互怼 私事拿进群里说也让人头疼。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有时候会有家长因为孩子间的摩擦在家长群里互怼,一发就是几十条。“孩子们有矛盾很正常,但是可以私下解决,30多个家长,就看着他们在群里叫嚣,实在让人头疼。” 在此随机调查中,也有一些家长反映自己所在的家长群并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还比较和谐。 老师看法:“刷存在”获重视? “老师并不会因此厚此薄彼” 随后,记者进行梳理,发现有“家长群乱象”经历的多为中小学生家长,而反映家长群较为和谐的则多为高中生家长。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区别?从事小学教育多年的老师管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年纪小,一些家长就想通过这种方式“刷存在”,从而让自家孩子得到老师的重视或优待。“但其实家长大可不必要这样,老师并不会因此厚此薄彼。”她说,为了考虑家长的想法,老师还需要对家长的做法进行反应或规劝,这也在无形中加重了老师的工作量。 专家观点:建立有效群规 莫让班级群沦为生活群 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家长、老师互通机制?对此,四川省教育专家纪大海认为,教育部门、学校行政部门或老师本人,都可以对家长群进行一定的规范。 “说到底,一些家长在群里吹捧老师主要是为了让自家孩子得到优待,却在无形中形成了不好的引导。”他说,家长群的设立带有教育价值,跟私人设立的生活群不同,“是为了方便老师与家长沟通,而不是专为某些人服务。” 因此,还是要对家长群进行规范。“这个规范可以由教育部门发起,也可由老师本人负责,主要是建立起一种群规,让大家明白什么可以在群里讨论,什么不方便在里面说。”纪大海说,如果遇到疯狂转发广告、链接的家长,老师可进行提醒或将其禁言。 记者了解到,纪大海所提的规范,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就已涉及。近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出台《家校网络交流平台“五要五不要”管理规定》,希望以此规范区属各学校、幼儿园微信、QQ工作群等家校网络交流平台的管理。 来源: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

微信上發了一句話,她竟然被拘留!這些消息,千萬別發!

日前,江苏南通通州公安迅速查处一起寻衅滋事案件。经查,2018年8月7日,李某(女,35岁,通州人)通过微信群发表攻击交警的言论,其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妨害了社会管理,已构成寻衅滋事。目前,通州警方依法对李某执行行政拘留。   依法查处 2018年8月13日,通州公安依法对违法行为人李某进行了公安行政处罚告知。李某利用网络平台发表攻击交警言论,其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妨害了社会管理。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第十九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五)有立功表现的。 温馨提示 以下这9种消息千万别发! 微信群非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6月5日,湖北郧西县公安局网安部门在例行工作巡查中发现,网名为“海天之恋”的网友在该县羊尾镇某微信群中编辑发布了一条内容激烈且扬言要搞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信息。  郧西县公安局网安部门和羊尾派出所迅速立案展开调查,在询问中,肖某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因肖某的行为构成扬言实施爆炸,6月11日,郧西县公安局对其依法处以3日行政拘留处罚。   因该微信群群主严某未履行管理责任,网安大队依据《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依法传唤严某到案,对严某予以训诫。 提醒大家,以下信息千万别发: 1、政治敏感话题不发 2、不信谣不传谣 3、所谓的内部资料不发 4、涉黄、涉毒、涉爆等不发  5、有关港澳台新闻在官方网站未发布前不发 6、军事资料不发 7、有关涉及国家机密文件不发 8、来源不明的疑似伪造的黑警辱警小视频不发 9、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信息不发 

你的微信綁定了多少應用?嚇死了速查!

当我们用微信登陆一些网站或者APP时 经常弹出需要“授权”的框框 这些授权能获取你的头像 名字等权限 同时也泄露了你的隐私…… QQ、微信用了好多年… 那你知道 如何查询或取消 QQ、微信授权了哪些应用吗? 查QQ授权应用 首先 在浏览器中搜索“QQ互联” 并点击进入官网首页 ↓↓ 点击右上角的【登录】 登录上你要查询的QQ账号 ↓↓ 登录后 把鼠标放在头像上然后点击【授权管理】 ↓↓ 这时,你就能看到 曾经授权过的所有网站和应用啦 什么时间授权的也一清二楚 ↓↓ 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 小编用QQ注册过的网站和应用 竟然有100多个… 想要取消对哪一项的授权, 只要单击“授权管理” 在跳出来的界面选择“取消全部授权”即可。 ↓↓ 查微信授权应用 微信查看授权管理的话就方便多了, 只要打开最新版 【微信--我--设置--隐私--授权管理】 ↓↓ 点击进入【授权管理】后, 可以看到所有授权过的信息。 点击右上方的【管理】, 然后再点击红色的减号 即可删除该应用的授权。 ↓↓ 另外微信授权管理中 还有一个有趣的功能就是“朋友关系” 关闭朋友关系后 朋友们将不会在该应用中 看到你的相关动态 ↓↓ 所以,你学会了吗? 快去看看你授权了多少! 来源:星岛环球网

好消息!現在微信可以免費提現了!

如今很多人转账或还钱都习惯转到支付宝或微信账户中,但是这里面的钱提现都要收1%的手续费,如何提现才能免费呢? 好消息!微信放免费提现大招:官方收款码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商户使用“官方收款码”进行收款,可以累加免费提现额度。 据悉,微信支付“官方收款码”是微信支付为二维码收款用户提供的专业收款码工具。款项将即时进入收款人的零钱中。 每天最高1万额度,单笔提现最高500块。 官方收款码怎么申请? 微信里搜索“收款小账本”小程序,点进小程序 腾讯如果给你开放入口,下方第一张图红框位置,点击“申请官方收款码” 选择样式,0.01元下单申请 第一次申请,只需支付一分钱。 填写地址,微信官方会把收款码的小立牌、二维码贴纸等物料快递给你。 第二次再申请,支付3.8元就可以了。 不过有个问题,官方收款码并没对所有用户开放。 因为这个码向小商户开放,也就是说,微信会根据——你的普通收款二维码,使用天数、笔数、金额,考虑要不要给你“官方收款码”资格。 但办法总是有的,四步就可以搞定: 1.找个微信小号或者借用朋友的微信。 大号搜小程序「收款小账本」——添加店员接收通知——立即添加小号成店员; 2.注意,扫码时候,截图无效,一定要面对面扫; 3.扫码完毕,再用小号去扫大号的会话界面-右上角「收付款」-普通收款码,随机付款; 4.静待24小时。24小时以后,腾讯官方会发来通知,邀请你开通收款二维码: 支付宝和微信的免费提现还有哪些方法? 信用卡溢缴纳转账法 什么是信用卡溢缴纳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的信用卡里面欠款一共有2500元,你往里面还款3000元,那么这多出来的500元就是溢缴纳,而对大部分银行,溢缴纳取现是不收手续费的! 用这个方法,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张溢缴款免费的信用卡。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并不是所有的银行信用卡都可以免费提取溢缴款的。 免费提取溢缴款的银行名单 工商银行:溢缴款可通过网银免费提现到本地借记卡,或者通过本地本行ATM免费提现。 中国银行:溢缴款可通过网银免费提现到本地借记卡,或者通过本地本行ATM免费提现。 建设银行:溢缴款可在本地本行ATM免费提现。 广发银行:溢缴款可在国内本行/他行ATM免费提现。 浦发银行:溢缴款可在国内本行ATM免费提现。 民生银行:溢缴款可在国内民生ATM免费提现。 中信银行:溢缴款可电话免费转出至本行借记卡。 农业银行:溢缴款只可消费“提取”。 如果上面的银行都不是你的信用卡银行,建议你先打电话给所在银行的客服,询问清楚再进行取现等操作。 还有一点建议就是,如果平时微信和支付宝里面都不会有太多钱,那就留着消费就好了,不提出来问题也不大,毕竟现在消费起来很方便。

蘋果騰訊達協定 微信打賞功能將回歸

苹果公司与腾讯公司就应用内打赏功能达成和解,用户将可以重新在微信内给他们喜爱的内容创作者和视频直播主播进行打赏。 去年,由于苹果称腾讯违反其服务条款,微信内的打赏功能一度被取消了。苹果认为该打赏功能应该属于应用内购买行为,根据苹果的服务条款,苹果应该从打赏金额中抽成30%。但是,腾讯称自己没有从打赏功能中获利,打赏金额全部交给内容创作者,这个功能只是为了增加用户活跃度。 新浪科技报道,日前,在中国广州召开的开发者大会上,微信缔造者张小龙表示已和苹果达成协定,打赏功能将回归。称将修改打赏机制,打赏金额将直接支付给内容创作者。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张小龙说:“过去,类似苹果这样的外国公司很难理解某些中国特有的情况。现在,我们达成了共识,并将尽快重新上线微信的打赏功能。”苹果没有立即评论此事。 去年9月份,苹果修订了其应用商店App Store的服务条款,允许用户向另一个用户赠送金钱(发红包),苹果不会从该过程中抽成。但如果是向内容创作者或服务提供者赠送“礼物”,这仍然被认为是一种购买行为,所以苹果将从中抽成。

微信加強管控 頭像昵稱暫停更換

■中国各大媒体皆在报道十九大有关新闻,图为北京报刊亭有民众买报纸。中新社   中共十九大已拉开帷幕,为了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北京近期将维稳和安保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防止不和谐的画面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据媒体援引目击者报道称,在十九大召开前一天,北京西单有一男子自焚,但被安全人员扑灭火焰并抬走。与此同时,社交软件微信则暂停用户更换头像昵称等功能,称原因是系统维护。 据德新社报道,17日下午在北京繁华的西单商业街上出现了一名男子疑似自焚的场景。据目击者称,这名男子将自己身上点燃之后很快就倒地不省人事。不过据称此人并未死亡,而是被抬走了。 在社交平台推特上流传的视频显示,这名身上着火的男子倒在一家苹果专卖店门口,两名安全人员用灭火器将他身上的火扑灭。有网友称,此人是想在十九大召开前夕以自焚表示抗议。但是目前没有独立来源可以证明这一说法,包括视频本身的可信性也无法确认。  台湾媒体则援引一位网友的分析称,从17日北京的天气状况,还有镜头中的共用自行车来看,“时间应该是对的,但是不是自焚不好说”。 目前中国警方和官方媒体对此事只字未提。德新社采访到的目击者也表示不知晓涉事男子为何要自焚。“要开十九大了,我们不想再谈这个事情了”,一名目击事件经过的售货员表示。 另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之一微信官方日前表示,因近期微信将进行系统维护,截至本月底用户暂时无法修改头像、昵称和个性签名。据悉除了微信之外,同属腾讯旗下的QQ也是如此。 这一做法引起不少网友的调侃。“未来呀Xxxx”就在新浪微博上评论写道:“刚分手,情侣头像想换,怎么办?”另一位网友“YUECHENYI”则打趣道:“要换对象的也忍忍吧。” 不过德国之声记者在个人微信帐号上进行了试验发现,头像和昵称均可更换。这是否因为媒体报道的上述措施仅限于中国境内用户,而部分(海外)用户未受影响,尚无法全面查证。 美联社指出,在过去某些社会和政治事件发生时,曾出现过大批用户纷纷使用某些头像或者昵称来表达立场或声援的情况。

月收入上萬 「職業投手」到底是做啥的?

■人人都用手机的时代,朋友圈投票活动“泛滥”,催生出一个新职业——微信投票投手。 资料图片 ■投票页面有“以礼换票”的功能。互联网   本报讯 “请帮忙投一票。”不少人在微信上收到过类似的拉票信息,都会不胜其烦。随着朋友圈投票活动“泛滥”,催生出了一个新职业——微信投票投手。据了解,这些投手们有兼职,有专职,每人拥有众多微信号,每天接单投票,月收入十分可观,最多每月能赚上万元。 “亲们,又到投票时间了,每人可以投5票,不要忘了哦!”秦女士最近每天早上都会准点收到这样一条信息,她所在的家长群里,一位家长的孩子最近参加了一个培训机构组织的“明日之星”比赛,每天都发信息拉票。“早上一次,晚上再发一次提醒,偶尔附带发一个几块钱的红包。”秦女士不胜其烦。 据了解,不少早教中心、玩具商店、教育培训公司、文化公司等都采用类似投票比赛的活动进行行销,最常见的就是各类“萌宝大赛”、“才艺大赛”、“男神女神评选”等。据《成都晚报》报道,秦女士反映,家长群里有家长为了取得投票第一,不仅发动起整个朋友圈投票,甚至还专门花钱刷票。 网购团队手工投票 有人愿意花钱刷票,就催生了微信投票投手。在网购平台上搜索“朋友圈投票”,就能找到多家店舖。记者询问一家10月已售出6000多元订单的店舖,该店老板表示,他们拥有几万人专业的投手团队进行人工投票,0.2元一票,最低100票起售,如果需要快速增加投票,则需要加价到0.25元一票。 除了网购,还有公司设计了专业APP下单投票。微信投票APP内容都十分专业,分为微信投票、网页投票、微博投票,其中微信投票还分为需要关注公众号的和不需关注,价格一票一般在0.1-0.3元左右,200个投票起卖。其中一款APP,一个投票标价为0.35元,300票打包起卖105元,买票数越多,单价就越便宜。 另一款APP单价则为0.09元,如需关注微信号,则为0.14元,200票起卖,50000票则是7000元。APP上还附送“投票攻略”,建议客户“越早购买越好”,还有分析说明“前期票数领先的胜算更大”。 两种方式接单 据了解,这些商家背后则是一批庞大的微信投票投手队伍,他们提供投票任务给投手,然后从中提成。微信投手们接单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加入投票平台,通过平台接任务;另一种则是加入多个微信群、QQ群,从群里接任务收取红包。 记者加入了一个专做微信投票的平台。注册后,平台就会发布具体任务,写明投票链结,是否需要关注公众号。要求投手投票前后分别截图一张,上传到平台,审核通过后就可得到一笔佣金。每单根据投票内容不同,价格在0.08-0.09元左右,完成一单花费的时间1分钟不到,一天做成1000单问题并不大,一个月就能赚两三千元左右。一位兼职投手说,她所在的投手群里,有专职做微信投票,一个人就有几百甚至上千的微信号,碰到上万票的订单,一两个人就能搞定,月收上万。 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周安民教授认为,仅靠网络投票数进行比赛评选其本质并不公平,“表面看虽然是一人一票,但其实是一台机器一票,投票系统识别的只是机器,一个人可以使用多台机器进行投票,这样的网络环境,就产生了被人利用的空间,比如花钱请投手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