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06:22:09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杨凡

第一電力支付一億分手費,誰來承擔呢?

集聚了多年的怨恨,并没有因为前自由党政府推出的公平电力计划所平息,新任保守党政府上台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电老虎开火。 第一电力Hydro One的600万之男总裁被拉下马,过去公司的项目当然也被取消。虽然分手总是难免的,但是分手费也是不菲的。这不是,今天第一电力公司就因为在自由党政府下的收购项目搁浅,如果在今年3月前不关闭,就不得不向美国华盛顿州的Avista电力公司支付1.03亿美元的分手费。 这并不是一笔小钱,按照目前的汇率折算成加币,够让人心痛的,几乎是Hydro One公司去年一个季度的盈利收入都打了水漂。面对支付如此巨额代价的分手费,放弃了到到保罗多布森表示,我们公司将集中精力在本土,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股东提供更多价值。 第一电力公司至今没有总裁,原因还是工资问题,总裁候选人坚持要最低拿到400万年薪,而安省政府则坚持最多只给150万年薪,因此职位一直空缺。 第一电力本来是政府拥有的公用事业公司,在私有化上市之后,安省政府仍然拥有47%的股权。美国Avista电力公司所在的华盛顿州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表表出担忧,安省政府可以用不超过51%的股权,行使权力改变董事会,控制这家公司,显然是非理性的而且是无视市场规律的。 当然,安省百姓对于保守党政府的这些做法还是绝对支持的,踢走了这些吸血鬼的管理层,换上新的管理层,还要降低电费12%,谁会不开心呢? 那么,请问现在第一电力支付的巨额分手费,由谁来承担呢?这样一来我们安省百姓的电费是不是又要上涨了呢? 不过,大家不必担心,安省能源部长Greg Rickford出来安抚大家,这一个亿不会加到安省电力用户的身上,而且不仅不会加价,保守党政府还要降低电力费用12%! 不过大家心里很清楚,这笔账总要有人承担,即使不是安省第一电力的用户,也是安省的纳税人最终来承担,毕竟一亿美元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忽略的数字啊! 1987年,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决定以公开上市的方式,出售“英国机场管理局”(英国机场管理局,以下简称“BAA”),开创了全球机场私有化的先河。但是BAA会成为一个垄断集团,其服务已给乘客和航空公司带来了不良后果。这个集团拥有机场后,他们立即提高机场收费项目,这就对航空公司经营和消费者非常不利。美国各个州的自来水厂的私有化令水费的价格平均提升了59%。 由此可见,公共财产私有化,涨价是必然的趋势。除了垄断能力带来的定价权,私有化带来的成本提升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作为私营企业,企业本身的盈利要求,股东分红诉求以及税收变相提升了水厂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企业的融资成本一般比政府发债成本要高一些。美国的私有企业平均的融资成本维持在7.5%-14%,比政府部门的成本高2-3倍。 安省100多年前的电力是私营系统,因电价太高民怨沸腾,才于1906年将其公有化,之后电价下降了超过一半。在之后的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好工作。从私有化到国有化,再到去国有化,这么来回折腾,普通百姓很受伤,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企业,都是生活必须的,这些企业私有化后,给普通人带来不利影响。 因为私有企业为了攫取超额利润,尽可能不投资或少投资,让老设备超期服役,结果使公共产品供给领域事故频发,服务质量下降。 今天看到的1亿美元分手费可能让人觉得很昂贵,可是长远看来,由于公用事业私有化带来的寻租效应,造成贫富差距扩大。这笔账,究竟应该怎么算呢?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加拿大以房養老現實嗎?

每次谈到退休养老,就会引起一大堆话题。从最新的调查数据反馈看来,加拿大人的退休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加拿大65岁以上本该退休的老年人就业人口首次超过年轻人的就业人口。过去几十年里,一直都是中年人为主力军,而15至19岁的就业人口比例为65岁以上就业人口的2.5倍的样子。在1980年代,这个数据更是高达6倍。 BMO满地可银行的分析师Porter表示,这是一个急剧变化,自从2000年以后,老年就业人口就一直增加,没想到发展到今天这般程度。在一个就业岗位相对恒定的社会里,老年就业人口增加就意味着年轻人找工越来越难。 理论上讲,每个加拿大老年人都已经供完房子,现在应该已经过上卖房套现养老的美好退休生活,加上从个人的RRSP,TFSA等免税延税储蓄工具,到政府的CPP和OAS老人金,再加上一些公司的养老金,一个正常的加拿大老人,应该是退休无忧,但为何会出现20%的接近退休人士的退休零储蓄的情况呢? 不过从事实看来,这些年的房地产牛市,使得绝大部分人都放弃了个人储蓄,无论是RRSP还是TFSA等非常有效的储蓄延税工具,人们都弃之如敝履。也难怪,这几年里,在房产投资,买楼花投资,盈利都是几万甚至十几万加币,而TFSA和RRSP储蓄却在股市上起起伏伏,两者之间比较下来,十个人中有九个都会放弃RRSP。 随着加拿大房市史无前例的20年牛市下来,本应在年轻时期储蓄的老人们,所有资产都集中在一个流动性较差的房子里。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属于住在大房子里的低收入“贫困”老年人。 那么,到了退休年龄是否老年人就可以卖房子养老呢?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这样做。根据IPSOS机构在2018年秋天的一项调查,93%的65岁以上老年人都不愿意卖房子,牺牲现在的生活方式来养老。即使想要卖房的老年人,随着利息的上升,房屋价格的下跌,这些人也会推迟卖房子的计划。这样问题就来了,当初把所有资金都压在房子里,现在到了以房养老兑现的时刻了,怎么办呢? 办法是有的,房子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砖头瓦块,即使市场不好,暂时不卖出去,一方面自己可以继续住着享受大房靓屋,一方面还可以把房子作为资产向银行抵押,获得充足的资金。从数据上看,越来越多的老年退休人员采取这种做法。在2017年加拿大6大银行的房屋抵押信用额度大幅飙升,许多老年人都靠着这个提款机生活。 这几年大家提到的都是加拿大人债务深重,可是那些担忧都集中在现有的房屋按揭贷款上。即使已经还清贷款的老年人,已经开始动用房产来退休养老了,但这些从房子中套出的退休金真的那么靠谱吗?答案是这要基于一个前提:加拿大的房地产价格一直涨下去,利息水平不会大幅度提高。以房养老的老年人,由于利息不断累积,如果房价下跌,那么将来拿什么来归还这些欠款呢? 随着过去10年的零利息政策终结,房地产市场的牛市也同时终结,退休老年人微薄的储蓄,根本无法追上维护房子的成本以及老年生活成本。房屋价格的下降,利息水平的上升,两方面的双刃剑,使得这些人群变得异常脆弱。 加拿大FCAC(Financial Consumer Agency of Canada)的官员Goulard 表示,很多老年人从房子里借出钱来花,以为将来卖房时可以轻松换掉这笔债务。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一个风险,如果房地产市场不好,长期集聚的利息和欠款可能会超过房屋的市场价值。 其实,所有银行对借款人都是苛刻的,不要说低于市值,一旦你欠银行的钱达到房子的65%市值,银行就可能会采取行动要求还钱。我们将来可能会看到一代加拿大老人,从房子里拿钱来维持退休生活,最终从拥有自己的房产,变成租银行产权的房子住。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一年一度RRSP季節到了 哪種投資風格更適合你?

一年一度的RRSP季节又到了,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各类产品琳琅满目,银行的理财顾问、保险公司的理财顾问、独立的投资顾问各拿一把琴,各弹各的调,让投资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笔者看来,如果想让RRSP投资成功,投资者选择哪种投资风格就显得格外重要。 投资RRSP如果不选择债券和固定收益产品,那么就只有风险投资即股票市场,一般而言股票基金有两种风格:增长型和价值型。 增长型的基金主要投资在有很大增长潜力的股票上,这类上市公司,专长在发明新产品,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市场总在预期它们有开拓先河的能力,股票价格一般偏高,本益比P/E ratio较高,但是,投资者鉴于他们的盈利前景,还是不断涌入。 价值型基金投资在利润增长缓慢的上市公司,本益比低,一般有分红,基金经理为什么愿意出钱投资呢?原因是,这类公司股票价格便宜,基金经理通过严格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认为它们被市场严重低估了价值,一旦公司盈利达到或者超过市场预测,价值型基金就会获利。 笔者本周参加大型基金公司的会议,两个著名的基金经理Joel和Danoff都曾是华尔街最传奇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助手。在林奇管理麦哲伦基金期间,年增长达到29%,成为华尔街最传奇的基金经理,至今没有人可以超越他。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建立一个合理分散的投资组合,如何让你的RRSP带来长期稳定的增长是个很头痛的问题。选择价值还是增长投资都不是问题,因为从彼得林奇的两位同门经历看来,市场的起伏让两人时而成绩显着,时而损失惨重,但是20年的时间下来,却是殊途同归,两个经理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采用的是水火不容的投资风格,最后两个人管理的基金都为投资者拿到高于大盘平均指数的回报。 我们投资RRSP是个长期的过程,今天的市场波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个小水纹。河永远是这条河,一直会向前流,不同的是看你可以游多远。作为一个投资者,为自己将来的退休存点积蓄,选择股票基金时就要格外小心。自己多作点功课,多利用免费的资源(各种讲座),多听专家的意见,无论增长还是价值型投资,关键还是要有人管理,关键还是要有信心坚持下来。 彼得林奇当初匆匆退休,他恐怕也没有想到,他的两个门徒一直斗到今天都没有休止。 但是这两个人的成绩都不逊于林奇,坚持才是胜利,谁活着谁就看得见明天。匆匆辞职的林奇才46岁,虽然写了几本脍炙人口的书,再也没有大的作为。 笔者因此在这里提醒一下,投资者在读书时也要注意,除了谁写的书很重要以外,还要看书是什么时候写的,作者一旦不在其位,许多所谓的经验也就随着过时。 虽说经典的书,经典电影百读不厌,百看不厌,可是,有句俗语叫戏台底下掉眼泪-替古人担忧。 现在生活中,如果觉得人生境遇过的不好,那么就不是简单的运气不好命不好之类的简单原因,想一想是否读错了书,遇错了人?大家都是赤手空拳的两个箱子来到加拿大,为什么20年后有人大房靓车呼风唤雨,有人生活拮据满腹牢骚呢? 看书看戏是消遣,如果用同样的方式来研究投资,后果可想而知,股市是前瞻性的,如果连现在的市场内容都没更新,怎么会成功呢? 1980年代的股票平均持有时间是6年,现在是3个月,再加上新的衍生工具,电脑速度的提升,旧市场环境的许多旧投资经验,只能看看而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加拿大高管越來越貪婪 普通人日子越來越難

讲起加拿大,人们都会觉得这是个相对平等的社会,甚至有人把加拿大叫做大家拿。可是,在企业CEO收入与普通员工的差距方面,加拿大在主要的发达国家中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加拿大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大于多数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和韩国。在丹麦CEO年收入是普通员工的3.7倍,在日韩企业高管是普通员工的42倍,加拿大企业高管收入与普通员工的比例中位数却达到200倍。 根据加拿大另类政策研究中心的报告,在加拿大股票市场TSX上市的公司中,前100家上市公司的CEO,2016年平均的年收入为1,040万加元,刷新一项加拿大高管工资的历史记录,加拿大上市公司CEO平均工资首次超越1,000万加币大关。 再看看普通上班族的年收入,只有区区不足5万加币(49,738加元),在我们刚刚庆祝提高最低工资到14元加币的今天,加拿大CEO的平均小时工资竟然高达2,489加元。在一个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的年代,相比2018年,加拿大普通工薪族在2019年薪增长预计仅仅为2%。另类政策研究中心的高级分析师麦克唐纳表示,公司CEO的年薪年年高速增长,普通人要涨钱难上加难,这样公司高管和公司员工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如果说上市公司业绩好,股票增长好,公司效益好的话,公司的CEO多拿点钱也无可厚非。能者多劳多得,我们普通人也无话可说。 可是,现在如果从业绩上看,高管们的贡献与其收入呈正比吗? 整整10年,加拿大TSX指数从2008年到2018年几乎回到原位,企业价值没有增长,可是企业CEO的收入却从平均500万加币,翻了一倍到现在的近1,000万加币。即使在2009年金融海啸,到加拿大经济进入暂时技术性衰退的2015年期间,加拿大企业的高管收入照样上涨47%。这个还只是评价数据,加拿大双重股权的公司,根本不顾投资者的清规戒律,像Rogers这种公司,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达到305倍。 另外,还有一些公司就更加奇怪了,加拿大TSX上市的许多公司虽然业绩增长不利,但至少还能够赚钱。像庞巴迪这样的公司虽然是上市公司,在企业大幅亏损,股价暴跌的情况下,却在去年向6名企业高管增派奖金花红3,260万加元。 面对民众的质问,魁北克省长Philippe Couillard非常冷淡的回应公众说:“我不认为政府的角色是干预企业的内部运作。” 难道真是如此吗?如果没有加拿大两级政府对于庞巴迪的政策干预,这家殭尸企业早就倒闭了。如果秉承这种让企业自行运作的原则,两级政府白白送给庞巴迪的14亿加元纳税人资金,又应该作何解释呢? 我们安省第一电力的600万之男,要不是选民推举的福特省长果断将其拉下马,不是还在董事会上继续作威作福吗? 可是,这毕竟是凤毛麟角的独立事件,加拿大上市公司高管是最好的职业,除了股份以及认股权,无论公司经营好坏,薪资以及花红可谓一分钱都不能少。 让事情更加难办的是,加拿大企业高管工资和奖金,竟然还有一个行业平均标准Benchmark,企业为了挽留人才,一般会把薪资和奖金定的比标准高一些,甚至一些企业的高管奖金比行业标准高出 25%。现在的情况下,公司为防止高管人才流失,每个公司都把奖金标准提高,这个行业的标准Benchmark就会逐年增加,高管奖金就会竞争性的上涨。可见,高管们靠工资奖金,开发商靠炒房炒地,富人愈富,辛苦打工人们不仅工资不涨,而且担心工作朝不保夕。 加拿大经济增长GDP的四分之三都来自普通人的消费,现在看来,公司高管CEO与普通人的收入差距如此之大,1%的富人阶层企业高管却贪婪的占据越来越大的收入馅饼,普通人的日子却越来越难。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專欄:美聯儲持續加息 房地產市場如何應對?

本周是今年最后的超级周,市场关注美联储十二月货币政策会议,最大的焦点则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对于明年加息的预期。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屡屡批评鲍威尔加息,上週三的会议后,美联储依然不为所动,宣佈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调至2.25%-2.5%。这是今年以来第四次升息,也是本轮货币政策正常化以来的第九次加息。 对于美联储加息的担忧,和贸易战的不确定性,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上升,拖累美国三大指数纷纷走低。一周下来,美国标普500指数下挫7.05%,道琼工业指数下跌6.87%,纳斯达克指数下降8.36%。特别是在週五的下跌之后,纳斯达克指数正式进入熊市区域,自今年九月出的高点下跌22%。 美联储的鹰派气息压迫下,美股连续出现下跌,美联储作为市场好友的概念已不复存在,本周美联储的加息决定,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首次在股市下跌的情况下选择加息。在最新的点阵图,美联储预期明年还有2次加息,不仅继续加息,而且鲍威尔还在记者会上表示,将保持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步伐。 从过往经验看,每到年底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们就会期盼圣诞行情(Santa Claus Rally)来临,而今年十月份的市场波动后,这种对圣诞行情的期盼尤为强烈。不过,事与愿违,美股三大股指创下2008年以来最惨澹12月表现。 加拿大股市上周也跟随美股大幅下挫4.5%,TSX指数跌破14000点,最终收于13936点。加元汇率也受到牵连,本周跌破74美分关口,油价下跌以及经济基本面的问题,使得加元对美元汇率不断下跌创下19个月的新低。 加拿大地产市场一年来的事态发展不尽人意。CIBC 加拿大帝国银行总分析师Benjamin Tal表示,多伦多和温哥华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没有走出低谷,整体看来,加拿大全国的地产市场调整也没有结束,即使是多伦多强劲的Condo市场明年也会降温。 除了安省和BC省政府的给地产降温政策之外,加拿大主要银行的房屋按揭也越来越紧,最重要的还是加息的脚步并未停止,利息升高对加拿大屋主来说压力很大。 BMO蒙特利尔银行的分析师表示,根据该行的数据模型,加拿大央行开始加息后,要经过六个季度才会充分显现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但是让分析师非常担忧的是,从加拿大央行开始加息,现在才刚过五个季度,房地产市场就已经显出疲弱态势,如何应对将来更加高的利息水平,这确实是个问题。 不过,关于明年美联储加息途径问题,现在的分歧越来越大。克利夫兰联储主席Loretta Mester上週五表示,美联储没有特定的利率水平目标,并将根据经济来调节利率。在本周股市大幅下挫后,美联储纽约联储主席开始发出鸽派言论来安抚市场。他表示美联储的加息并不是一个承诺,联储理解市场在担忧什麽,会非常认真的倾听来自金融股市场的声音,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2019年的货币政策持开放观点。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加拿大債務水平居高不下 為何入不敷出的家庭越來越多?

加拿大房屋按揭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加拿大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达到170%,作为平均债务水平而言,这个数据已经让人眼晕,再看看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最火爆的两个城市——多伦多和温哥华,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则让人目瞪口呆:温哥华的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242%,多伦多的债务水平略低,但是也高达208%。 加拿大人负债水平如此之高,这还只是平均水平而已,去年加拿大有72万户负债率超过350%的房奴,这些人主要分布在多伦多和温哥华两个城市。根据这份报告,加拿大人在2017年,无论从低收入的3万加币,还是到高收入的13万加币以上,大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房屋按揭和房屋相关的费用不断上升日子越来越难。从整体消费看,最低收入阶层的人们,33764加币的年收入, 消费高达32914加币,一年下来几乎到了吃光花净的地步。即使高收入阶层,每年132808加币,也要花掉105493加币。 从高收入都低收入的人们,他们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呢?平均而言,一个典型的加拿大家庭在2017年花费64000加币,多伦多为71000加币。在最低收入群体,每年要支付房屋相关费用大约是总消费支出的35%。穷人买小房,富人买大房,即使最高收入的群体,他们每年要在这方面的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也同样高达27.5%。 CMHC估计,在温哥华和多伦多这两座城市里,房屋按揭债务大约在家庭债务中占比70%,整个加拿大而言,加拿大普通家庭的房屋按揭占家庭债务的三分之二。按揭债务快速上涨的情况下,家庭收入却几乎没有增加,导致家庭还债能力下降。而且,在目前利息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许多深陷房贷按揭债务的家庭将会发现越来越入不敷出。 自从2008年以后,加拿大人享受了近十年的超低利率,从去年夏天加拿大央行才开始连续加息,目前基准利率已经达到1.75%,明年的加息还箭在弦上。 Environics 分析师估算,在2019年,温哥华每个家庭的利息支出将增加1152加币!多伦多每个家庭的利息支出则增加932加币。 CMHC表示,增加的利息支出,使得家庭消费下降,归还按揭本金的时间延长。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加拿大人在去年,扣除通胀的税后收入较去年下降0.4%,而非房屋贷款的债务增幅为2.9%,房屋贷款的增幅却达到了 5.2%。也就是说,加拿大人在收入不能增长的情况下,要想买房,唯一的办法就是再增加负债。普通人一房难求,买了房的人也是身背重债。 2009年以来的超低利息政策是一场真正的财富再分配,使得富人更加富有,穷人因此离财富越来越远。 这些年加拿大工资收入增长非常缓慢,很多行业陷入衰退,绝大多数人的收入也是没什么弹性的,加上税费年年见涨,又进入加息周期,此前隐藏的种种问题就都爆发出来了。美国花旗银行警告,当高利率和高债务完美风暴来临时,未来三年内加拿大将面临经济危机,花旗的分析师Dana Peterson表示,加拿大的债务水平扩容程度超出民间储蓄积累速度,使得我们担心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房价涨涨涨,企业难难难,加拿大民族产业空壳化的凄凉感油然而生,不禁让人发问,加拿大制造为什么生存这样难?加拿大全民抢房的喧嚣过后,剩下一地鸡毛。在前几年油价高涨的时候,加拿大错过了经济结构性调整的最佳时机。 2015年国际油价暴跌之际,加拿大央行两次降息来拯救频临崩溃的资源企业,最大限度的催生加拿大的房地产泡沫,政府这样做的结果是产业空壳化,实体企业纷纷失去活力而僵尸化,只有地产企业生龙活虎一枝独秀。现在当国际油价这头熊再次拜访加拿大时,我们的央行却没有了降息的子弹。 看看加拿大的社交媒体和论坛,满屏都是债,难道说,过去让加拿大人为之疯狂和痴迷的楼市,未来却要成为谁也逃不掉的修罗场?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處於貿易戰夾縫中的加拿大 本國經濟將走向何方?

加拿大GDP的60%来自贸易,我们对美国出口一直保持顺差,但是后来中国则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国。那么,加拿大在中国的贸易伙伴中排在什么位置呢,我们远远落后,甚至排在南美的巴西之后。 加拿大的人文地理环境非常优越,吸引着各国的投资。渥太华是华为在全球的四大研发中心之一,其他分别在德国、英国、中国。在各大零售店里,加拿大的大型电讯运营商都把华为手机和苹果列在一起,可见消费者对于华为手机的喜爱。 让加拿大Bay街金融人士所不理解的是,北电当年是超过美国电讯公司的加拿大巨头,政府为和不伸出援手。其时公司拥有数以千计的发明创造专利,北电陷入债务拖累后,纷纷以贱价出卖来偿还债务。北电的6千多项专利,后来居然卖了45亿美元,远远超过公司的其他资产价值,购买方包括苹果、微软、三星等国际科技巨头,这些钱没有一分钱用于缓解北电退休员工的窘困生活,而是用于归还股东和债权人的债务! 加拿大对于本地公司,特别是科技发明创造的轻视程度已经是企业界尽人皆知的问题。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要经历一代人的努力,这些努力的硕果往往被北方电讯这样的大型垄断公司所拥有,一方面出于垄断利益,这些公司不愿意放弃旧的设备,尽量延迟新发明的应用,另一方面,也就是北方电讯所体现出的问题,当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倒闭时,没有政府介入,特别是对于关键的技术发明创造没有做出挽救的努力,而是让他们与公司一起陪葬,加拿大人才的发明创造就这样被其他竞争对手用金钱所获取。滑铁卢的专利律师Jim Hinton,表示,这种情况令人发指,要知道我们的发明和专利不仅是人才的努力创造,还有加拿大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从各个方面给与的补贴,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在科技公司倒闭后,至少挽留住一些科技发明成果呢? 加拿大经济自2000年时,本来拥有一份可以与美国共同发展科技经济的机会,然而由于任由北方电讯倒闭后,加拿大经济则走上石油经济的老路,然后在2008年大宗商品周期结束后,又一次走上房产经济的道路,截止到2017年,在美联储进入加息后,房地产经济的引擎也熄火。 在后来的北美自由贸易谈判中,加拿大单一出口市场的问题显得尤其凸出,开拓亚洲和中国市场的努力,在新的USMCA框架下困难重重。最近发生的事情,则让加拿大经济开拓多元化的努力变得非常渺茫。 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以及加拿大在国际贸易和汇率政策上所处的地位来讲,去资源化后的加拿大经济发展,加拿大面临着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让货币升值,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要保持政策的贸易盈余发展经济,加拿大必须要发展生产力,提高技术革新水平。 笔者在上文中用大量篇幅解释了加拿大政府对于科技创造以及专利的态度,附加上加拿大高额的个人所得税,有能力的加拿大人基本都南下美国硅谷,一代代的人才用纳税人的钱培养出来,创造的专利不是被人买走,就是连专利发明人都走了,如何提高科技水平? 仔细翻翻历史,加拿大股票市场十年下来,如果不计算分红滚存的复利效应,仅仅从简单的TSX指数投资看,几乎颗粒无收。看看自从2009年北美股市大反弹以来的情况,TSX指数从被美股远远的甩在后面,美股中的领头羊则是FAANG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加拿大人正在为20年前的错误买单,而且这个账单还非常沉重!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加拿大应该走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的道路,然而,我们看到加拿大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每当遇到发展瓶颈时,政府无一例外的选择让加币贬值来刺激经济,处于贸易战夹缝中的加拿大,我们这次会例外吗?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加拿大黑五零售翻身太難

房价高涨,租金飙升的情况下,加拿大的零售商家苦不堪言,每家店的销售额要想提高实非易事。况且,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飘然而至,亚马逊线上销售咄咄逼人。近年来,加拿大移民大量涌入,年轻人逐步领衔,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很少有人到实体店面购物。自从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后,加拿大的零售杂货商都倍感压力。 自从2008年以来,量化宽松政策创造的财富全部都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劳动者的收入在GDP比例中逐步下降, 都说劳动最光荣,可是,在这个大颠复的时代,你会发现只有劳苦,却没有功高!劳动者不要说同工同酬,就是想要保住微薄的收入都越来越难!就拿亚马逊所在的FAANG五大科技股梦幻组合来说吧,一方面在实体经济上挤压零售商家,另外一方面在股票市场上挤压传统上市公司。许多人疯狂的购买FAANG股票,这样一来,其他公司的股票无论基本面如何好都被散户投资者所摒弃。 过去几年的科技股疯狂大牛市下来,就形成今年的非理性局面,在苹果和亚马逊今年秋季冲破万亿美元大关后,FAANG股票的市值,居然占据美国经济的13%。这些FAANG企业的总体盈利才只有770亿美元,仅苹果就占据一半的盈利,剩下是亚马逊230亿美元,而他们这些公司在盈利如此微弱的情况下,却可吸引这么多投资者拿出真金白银买他们的股票。 尽管从今年的高点跌至现在1500美元,跌幅高达25%,亚马逊还是比今年年初的1250美元高出不少,在股票市场上傲视传统企业,在零售市场上欺凌普通零售商的局面丝毫没有改变。我们过去所依赖的一些信念又一次面临全面颠复,传统的零售业依靠庞大的运输,配送,销售体系所实现的价值,现在被亚马逊等电商毫不留情的夺走。亚马逊的模式,使得消费者和商品之间只隔着一间仓库。人们现在对于购物环境,零售服务越来越不在意,实用主义之风兴起,好看不如好用,只要买到手上的东西物有所值,谁会在意是否有导购服务人员的微笑服务呢? 商场上潮起潮落,本来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唏嘘一番的,这个现象的背后,确实非常残酷的现实:在渠道为王,股权当道,房地产就是一切的大时代,劳动者何处安身?亚马逊的这种颠复,意味着零售业残酷的竞争,消费者的天堂,劳动者的噩梦!亚马逊创造的商业奇迹,将会是许多人失去工作机会。近年加拿大零售企业的连续倒闭,从丹尼尔到Future Shop 一个个实体零售店纷纷凋零,影响许多人的工作岗位。本来在门口的Grocery商店可以买到的食物和商品,却偏要从遥远的亚马逊中心仓库调配。物流优势,没有昂贵的房租,这些价格的优势,让街道上的下岗职工开的小店破产,亚马逊这样的生意模式,只能让富人越来越富人,穷人连立锥之地都没有。 黑色星期五看上去人山人海,但是,对于店家而言,参与到黑五这种打折活动来本身承受着压力,每年这个时刻的零售业虽然看似热闹,但是真正的盈利空间却很小。而且从成效来看,黑五的价格战并没有令零售业的增长受到明显的提振。对于普通商家而言与电商相比较最大的劣势在于成本,包括人工、店租及仓储。而且应对精明的消费者,商家为了维持利润只能采取一些定价技巧,通过多层次地价格下调;将价格变成一道复杂的数学题,从而令消费者难以做到货比三家。 零售商的疲于奔命凸显了北美的民众的消费能力以及信心的缺失。从2007第一次举行黑五活动以来至今,11月份的销售额至今只有从当年8.4%上升到现在的8.5%。主要还是原因还是因为加拿大人债务水平过高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商家还是只能疲于应付,因为他们担忧自己的客源被亚马逊等电商平台抢走。所以电商和传统零售之间的竞争其实也是一个零和游戏。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房價不漲利息變高 TD收緊房貸申請規定對購房者意味着什麼?

近期房价虽然不涨了,但利息越来越高,持有房产成本越来越高,买房投资的信贷也越来越紧。近日加拿大道明银行突然宣布,本月起对房屋按揭贷款申请实施更严格的规定。在评估申请人的负债时,将会依据HELCO信用总额,而非HELCO中已动用的贷款。这意味着什么呢?银行开始考虑借款人的整体偿还能力,堵住所有可能的漏洞。银行在审批按揭时要确保申请人在偿还HELOC信用额下的任何贷款之后,还有能力偿还新的贷款。即使HELOC贷款一分钱未借,但是考虑到潜在的债务水平,申请者仍可能申请不到新的房屋按揭。 首先,根据联邦规定,HELOC贷款也面临压力测试。目前,申请人必须能够在25年内,按5.34%的利率还清贷款,或者按实际贷款合同利率加2个百分点的利率审核。其实,自从今年加拿大银行开始执行严厉的贷款政策后,所有贷款者都要通过更加苛刻的压力测试,随着利息上涨,越来越多的贷款人无法拿到按揭贷款。 许多过去买下楼花的投资者开始到处寻找资金来源,从另类按揭到私贷在多伦多偏低开花。聪明的借款人先到银行,利用现有的房产拿到房产净值信用额度(HELOC),即使房价下跌,这个额度也不会消失,然后在到银行去申请房屋按揭,这样一来就最大化债务和按揭的资金来源! 这就是促使银行收紧的另外一个原因,目前各大银行对于借款者在其他银行的HELOC信用额贷款的信息不了解。由于无法了解按揭申请人是否在其他银行或贷款机构有HELOC,所以在评估时按信用额总额作为负债。 TD是加拿大房屋净值信用额贷款(HELOC)的最大放贷机构,银行发现近来越来越多的人们买房是通过HELCO申请新的按揭。如果房价下跌,银行将会遭遇风险。 TD新的规定则是要确保申请人有能力偿还HELOC的最高额度,这可能迫使申请人降低自己的信用额额度,甚至取消信用额贷款,这样银行的风险敞口就降低了。收紧HELOC贷款的行动意义重大。加拿大金融消费者机构的报告显示,2016年加拿大人持有300万个HELOC贷款账户,总贷款额2,110亿元。 6大银行的季度财报显示,TD的HELOC贷款最高。 在过去20年里,加拿大人充分利用HELOC贷款进行房屋装修和各项日常开支,被认为是推高家庭债务的主要因素。随着央行加息和联邦收紧按揭规定,HELOC贷款市场也将开始收缩。 加拿大目前的风险来自房价下跌,利率上升,以及信贷增长疲弱。今年以来,加拿大央行已经3次加息,并且年底再次加息的概率也同样存在。 据估计,加拿大央行在2019年可能还有四次加息,如此严厉的加息政策,再辅以今年1月开始执行的B20收紧按揭政策,加拿大的信贷市场不仅是增长疲弱,简直是被扼住喉咙透不过气. 也许很多朋友没有注意到,现在一个让人警醒的现象是,按揭利率成为对通胀贡献的第三大因素,仅次于航空运输和油价上涨。根据CMHC的统计,去年第四季度,多伦多的买房者,平均每月为支付房屋按揭的月供为1,826加元,比前一年的1,638加元上涨11.5%。同期,加拿大的通胀增速则不足1.6%,房屋按揭的负担大幅上涨,购房者的可承付能力接近极限! 但是,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Stephen Poloz)表示,他认为基准利率最终应该升至2.5%至3.5%之间,目前全球经济稳定健康,是取消货币宽松政策的好时机。今年10月份加拿大央行刚刚加息,不过现在看来,年底前的12月5日加息的可能性仍旧存在。 如果加拿大央行继续加息,按揭的成本继续上升,通胀继续上涨再导致加息,则可能形成一个利息与通胀之间“噩梦般”的正向循环!考虑到目前房东和准房东的艰难处境,加拿大央行在利息政策上应该小步走才是正着。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加拿大郵政該不該罷工?

加拿大邮政的循环罢工又一次返回安省,这次的巡回罢工,使得整个加拿大各个省份都受到影响,大家都盼着别轮到自己的省份,或者赶紧巡回到别的省份。在经历了十个月的艰苦谈判后,加拿大邮政的劳资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最终造成现在的局面。劳资双方争执不下的几个问题,根本就是老问题,而且也很难解决。首先是工作稳定的问题,现在64,000名雇员中,5万人都是没有长期合同的临时工。他们工作上比正式员工还努力,福利待遇上却明显处于劣势,希望获得长期合同的要求却得不到满足。 其次,男女同工同酬的问题,8,000名郊区和偏远地区的员工(大部分是女性),他们的工资较城市的雇员低30%,因此希望获得相等待遇。第三,医疗福利等问题,一旦罢工开始,加拿大邮政取消短期残疾福利,对于现在提交的所有长期福利申请,公司将不予索赔受理。 Canada Post是一家国有企业,成立于1861年。从2011年劳资纠纷以来,这些年一直面临着经营不善的难题。随着加拿大大量实体零售店的倒闭,在线销售量则暴涨,使得加拿大邮政在投放和速度上遭遇困难。目前,加拿大邮政在全国有6,000多间邮局,13,000辆邮车,但是需要投放的地址则高达1,600万个,投放速度不佳,邮件丢失等情况时有发生。 虽然Canada Post服务的客户更多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给快递等下游业务带来一些机会,Canada Post也有IKEA、HUDSON BAY等合作伙伴,无奈加拿大经济增长放缓。人均债务水平高令加拿大人的消费提升不起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今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或是银行等金融系统开始缩减甚至取消过多的邮件。举个例子:税务局(Canadian Revenue Agency)过去几年就已经取消退税支票,全部改为银行转账。而许多银行为了节省成本,鼓励网上银行。银行信件形式的STATEMENT也越来越少了。 Canada Post从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出现亏损。然后在2014年进行了一些列改革。通过87个Franchise经营模式,以及邮票价格上调,每年能够增加9个亿的收益。去年完成的集中式信件投放,每年能够节省8,000万。 但近几年来虽然可以改善每年的收支,但退休员工的福利却又成为了负担。 Canada Post目前有70,000个退休员工,但是在职工作的却只有64,000人,更重要的是现有的职工有20%在未来的5年也要退休。 Canada Post的薪酬很不错,一个CLERK的时薪都超过20加元一小时,随便一个邮递员年收入都超过5.2万(周薪1000刀)。加拿大邮政的员工不仅收入高,而且退休无忧。 根据Canada Post2015年的退休金报告显示:目前企业DEFINED BENEFIT 的退休金计划一共有超过6.5万的成员,其中供款的人数为59%,而5年前这一比例还维持在69.8%。 预计,五年后在现有的5.3万供款人数中还将有1.8万人进入退休阶段。退休金的赤字很快就成为一个大问题,在全球低利率环境的碾压下,过去三年,加拿大邮政的退休金赤字为62亿,资本充足率只有77.8%。去年一年的时间里,企业一共支付了8.8亿的退休金福利,但是却只有5.1亿的供款新增。如果没有funding relief,那么Canada Post的雇员需要缴纳16.36亿的供款,相当于总的PENSIONABLE INCOME的62%。 Canada Post未来何去何从,是否会依靠增加Franchise 经营,或是上调邮票价格来提升收入?呼声最高的就是将其业务私有化:比如旗下的快递公司PUROLATOR私有化融资。不过,如果私人资本一旦介入这些公用事业后,恐怕会面临更大的问题,比如进一步提升快递价格等。 当然,还有就是令Canada Post率先启动私有化业务,从部分私有过渡到全面私有化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总之是再不能这样吃福利,因为所有的开支都是政府部门的开支,纳税人的负担加重。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加拿大央行再次鷹派加息 未來是否還會更加頻繁?

加拿大央行今天再次加息,虽然在预料之中,笔者上个周末就已经提醒加拿大房东们准备迎接本周的加息。不过,真正宣布加息25个基点后,央行基准利率将到达1.75%的水平!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加拿大央行的加息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经过五次加息后,并且没有稍为停息的迹象,对于债务压力山大的加拿大人来说,心理防线变得越来越脆弱。 除了加息以外,加拿大央行在发言稿中做出明显改变,删除了“逐步”,“谨慎加息”的字眼,这才是让笔者感觉到紧张的,会因为这可能代表加拿大央行在未来将会采取更加频繁的加息措施。 同美联储一样,加拿大央行也有一个所谓的中性利率,没人知道这个利率水平在哪里?有的说2.5%,有的说3%,不过分析师认为,加拿大央行与美联储的中性利率不会相距太远。那么,美联储的中性利率在哪里呢? 自从美联储开始加息后,整个欧美,只有加拿大央行在利息政策上亦步亦趋,其他国家基本都没有跟随。过去几周的美股调整,就是因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他表示美联储的现行利率税距离中性利率还很远。 现在,加拿大银行分析师已经在预计,今年3次加息后,年底可能还有一次加息,这就是笔者在上个周末文章中所担忧的,加拿大央行今年可能又一次进行背靠背加息。 帝国银行的首席分析师Avery Shenfeld表示,看到今天波洛兹行长的发言如此鹰派,12月5日的加息之门已经打开。 不过,分析师认为,加拿大央行即使12月不加息,明年2019年将会加息4次,那么,加拿大央行的基准利率将会达到2.75。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怪圈,加拿大央行加息,浮动利率上涨,国债收益率上升,商业银行提高固定按揭利率。只要加息的脚步不停,这个怪圈就一直循环下去不能阻止。 要说2018是个按揭贷款梦碎年,现在看来一点也不夸张。根据丰业银行的预测,2018年房屋按揭成本将会上涨8%, 这使得许多房屋买家面临诸多困难,不仅是贷款门槛要求提高,即使可以拿到贷款,随着按揭利率的上涨,新老房东都会感觉到压力。昂贵的按揭成本加上收入增长乏力,两个因素合力之下,丰业银行认为加拿大人的可承付能力将会继续恶化! 不仅是丰业银行,皇家银行也认同这个观点,认为加拿大人的可承付能力,进入自1990年最脆弱的时刻! 加拿大五大银行新年伊始,就将五年期固定按揭利率提高,目前的这种5年按揭水平,是2009年采取低利息政策以来的最高水平,距2008年初的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但是别忘记一点,那时候的房价可只有现在的一半而已。 靠着石油和房地产的发展,10年前加拿大与美国的人均GDP不先上下,但是经历金融海啸后,我们加拿大固若金汤,美国变成落汤鸡。可是,再看看人均GDP,美国人均GDP排名世界第七,加拿大却跌落到20名左右! 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加元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加拿大人均GDP被打了8折。 2011年加元与美元的平算,当时美国和加拿大息差看,加拿大是高于美国的,随后的加元大幅贬值,特别是2015年的加元暴跌,就是美联储一路收紧货币政策,加拿大央行却反其道而行之所造成的。 这些年里,加拿大央行保持低利息,催生民间的高债务,房价不断飙升。可是,所有人的财富都跟着汇率缩水20%! 现在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央行硬着头皮不跟随美联储加息,不惜一切代价保地产的话,那么,随后的资本流失,人才流失,一正一副,一得一失,我们不是在以另外一种形式为过去的错误买单吗?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國債收益急劇上升!加息後浮動還是固定?

自从2017年7月以来,加拿大央行已经加息4次,造成国债收益率的急升,固定按揭利率一直在涨,浮动利率方面也随着央行加息上调。 加拿大央行的基准利率已经从加息前的0.5%,上涨到目前的1.5%,市场对于央行10月底加息的预期也越来越高,浮动利率利率随着央行加息坐上火箭,加拿大商业银行的Prime Rate已经高达3.7%,再加一次就到3.95%! 根据分析师的预计,加拿大央行到2019年底的中性利率可能会上到2.5%到3.5%的区间,以目前央行1.5%的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却用3.7%的Prime利率来盘剥房贷借款人的情况看,如果央行基准利率上到2.5%以上的区间,浮动利率眼看也要走到高处不胜寒的位置。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的基准利率影响到浮动利率房屋贷款、商业贷款、信用额度等多个领域,加拿大消费者将很快感受到借贷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 目前加拿大人堆积债务的速度让经济学家瞠目结舌。自从2009年以来,加拿大人的家庭债务水平上涨50%,总债务高达2万亿加元,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是按揭贷款债务。 从2009年全球股市大反弹、房地产市场暴涨的情况看,随着中央银行的行政干预,已经形成了市场的博傻格局,人们不计后果疯狂的抢房行动,并非没有代价,即使从房地产市场上赚到钱的人们,也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为了将利息支付降到最低水平,很多人都选择了浮动利率贷款。 由于浮动利率是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核心,因此,只要加拿大央行不加息,就可以省下大量按揭利息。而固定利率贷款则以国债市场的收益率为核心,国债市场起起伏伏,收益率忽高忽低,很多人都看不准,因此怕吃“亏”。 根据加拿大帝国银行的调查,72%的人都认为利息明年会继续上涨,但只有54%的人表示要采用固定按揭利率,19%的人仍旧喜欢浮动利率,26%的人则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利息明显上升的情况下,还有许多人偏好浮动利率,其实都是过去这些年的经验所造成的。 加拿大的房贷利率是什么情况,随着国债收益率的上升,银行升息的势头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因此,不少人锁定利率,选择了5年固定利率,放弃浮动利率。结果可想而知,在这几年里,特别是2015年加拿大央行突然降息两次,令没有采取行动的“傻子” ,由于他们继续采用浮动利率贷款,从而省下大笔的房贷利息. 不过,自从美联储正式推出量化宽松,并且开始加息后,美国和加拿大国债市场出现了多次的连续暴跌,使得加拿大五大银行开始提高5年期固定房贷利率。与过往不同的是,在国债市场如此艰难的时候,加拿大央行也从去年开始站出来加息,导致所有加拿大的商业银行不断提高浮动利率。现在的情况看,利息上涨成为必然趋势,房贷到底是浮动,还是固定,似乎都有压力。 浮动利率方面,不仅要考虑央行加息,还要考虑房地产按揭政策。即使在央行没有加息之前,加拿大房屋贷款中心CMHC,已经要求银行对于房屋贷款担保部分分担风险,给加拿大商业银行房贷引入垫底费机制,即房贷违约损失的前5%至10%先由银行承担。不难想象,这部分额外的费用,银行会把增加的成本转嫁给贷款人。因此,从央行加息,按揭政策看来,浮动利率上涨也是必然。 浮动和固定利率不过是产品,从原理上讲,随着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带动固定贷款利率上升,中央银行不加息,就会造成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使得商业银行可以在长短债之间的套利,这种情况最终将会被市场力量纠正。现在浮动与固定利率的利差大幅缩水,就是市场力量回归的表现。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美債大地震終結30年牛市!

资料图片 在今年四月底一个不起眼的平淡交易日中,今年最大的宏观事件爆发,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突破了严防死守的3%红色警戒线,而随后几个月多次突破,本周则大幅冲上3%上行,打破了过去30年的债市重要趋势线。 这一切的起因都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分别在上周二和周三连续发声,他言辞中力挺美国经济表现“相当正面”,并强调美联储将来的加息路径,要维持经济增长与通胀水平之间的平衡。给与债券市场重大打击的是他关于中性利率的表述,鲍威尔居然提到了现在的利息政策“距离中性利率还很远”,这个发言后市场大吃一惊。不仅是鲍威尔如此表述,在6月刚转任纽约联储主席的威廉姆斯,现在被认为是美联储“三号人物”,他在周五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强调,美联储距离中性利率还很远,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观点遥相呼应,这更加突出了美联储集体转为鹰派的最新趋势。这无疑是在暗示,美联储将来的加息可能会超过3%这一阙值。 鲍威尔本周所说的中性利率距离目前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可见美联储主席心目中的中性利率已经达到了3.25%-3.5%,并非是点阵图DOTPLOT上的3%。这种加息速度当然让分析师开始恐惧。 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数据显示,交易员们对美联储未来加息的预期,预计美联储12月份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为81%。 美联储重量级官员集体发言后,本周美债收益率出现大规模的“异动”,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3.40%关口,刷新四年新高至3.405%。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最高触及3.246%,再一次刷新2011年中旬以来最高。 很多人开始担心,美联储的快速加息将重蹈2008年引发房地产信贷金融危机的复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此不屑一顾,他表示并不担心会爆发十年前那样的金融危机,下一场危机不会是像2008年那样导致美联储大宽松的那种,会是其他类型,比如一场网络攻击,或者某种全球性的事件。 美联储不担心房地产和金融信贷体系,加拿大央行却正好相反,行长波洛兹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加拿大人负债水平的担忧,这些问题经常使得他夜不能寐,因为加拿大人的债务水平已经爆表。统计局还从来没有如此高的债务记录。加拿大人全民债务高达2.1万亿加元,其中房地产房屋按揭债务增长最快,整个债务中的1.5万亿加元都是房贷! 加拿大的主要债务都是来自房地产市场,现在的堆积债务速度是1990年有统计数据以来前所未有的。 一旦加拿大央行跟随美联储不断加息,将会对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形成压力,地产市场的波动将会形成倒逼机制,从房贷传到到银行等金融系统,这种情况将会对于加拿大的金融稳定性形成威胁。 高负债、高杠杆已经成为了加拿大的一个常态,加拿大央行在最近一次会议上保持利息不变,行长波洛兹表示,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是加拿大经济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多伦多的地产市场出现明显走弱迹象,房产价格随着利息上升而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在未来的12个月内,一半的加拿大房屋按揭将会续约,银行的固定按揭大幅涨息,给很多人的房贷Renew带来巨大的影响。浮动和固定本来应该是具有相关性的,随着固定按揭的提高,将许多彷徨的人们硬是挤到一个暂时的避风港,浮动利率市场上,如果加拿大央行再提高利息,在国债市场惊涛骇浪中,拥挤在浮动利率的诺亚方舟上暂避风头的人们将无处藏身。 但浮动利率只是个暂时的避风港,借贷成本最终的长期定价权还是在国债市场上,浮动和固定的关系不会再像2009年以来这样被严重扭曲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央行开始走上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道路。 (专栏作家: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美墨加貿易協定對加國經濟的影響

这次签下的美加贸易协定,从过去的NAFTA名字换成了USMCA,美国排在前面,墨西哥在中间,加拿大位置在最后。虽说排名不分先后,心里总还是觉得美加墨协定,要比美墨加协定好。这些倒还真是穷枝末节没必要细究,但是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不容忽略——自由贸易的字眼从协定中消失了。 过去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现在变成美墨加贸易协定。其中的一个不引人注目的条款32.10条款隐藏在文本的小字中间,但是细读一下这个条款,其中却大有玄机。这个条款赋予美国针对加拿大与其他国家签署贸易协定时的否决权。根据条款的规定,如果加拿大与其他非市场(Non Market Country)国家签署双边贸易协定的话,加拿大必须提前90天通知美国。 NAFTA经历了近14个月的马拉松式谈判,我们获得的胜利是保住了第19章的贸易仲裁机制条款,但是,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美国奶制品对加拿大奶农的冲击、美国生化药品对加拿大保护期的延长、美国钢铝关税对加拿大没有豁免等等。 新的美加贸易协定确实让加拿大留在过去的北美贸易区内,不过自由却没有了,没有了开发新市场的机会,这显然是特朗普获得的巨大成功。特朗普在与中国的贸易战的时刻,当然不希望看到中国产品绕道加拿大后转口进入美国市场,特朗普一再指责加拿大让廉价钢铁从加国流入美国市场,冲击了美国本土工业。但是,这不仅是阻止中国产品绕道的问题,也同样限制了加拿大开发其他国家市场的机会。对特朗普来说这是一举两得的杰作,而对加拿大而言,却是被困住手脚丧失贸易自主性的败笔。加拿大一再想要摆脱美国单一市场的不利影响,打开多元化贸易格局的努力,还没有开始就又一次被扼杀。 不过,对于很多加拿大消费者来说,刚刚签字的美加NAFTA协定,加拿大在线购物消费者受益良多。在新的自由贸易规则下,加拿大同意将过去的20加币额度提高到150加币。这将使得更多的消费者转向在线购物来买美国产品,对于本地的实体店零售商压力山大。加拿大轮胎(Canadian Tire)的发言人表示,这个协议将刺激本土的消费者绕过加拿大零售商在线上购买美国商品。 加拿大人之所以喜欢去美国购物的原因,还是因为两个国家之间显着的零售价差。大到一辆私家车,小到婴儿用食品或是一盒冰激凌,同样的产品在美国显然比加拿大便宜。加拿大零售商会和现代电商的博弈,在近几年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代表守旧思维的零售商会非常热衷于维护现有的政策,加拿大零售商会呼吁,政府应该维持目前20加元的邮购征税额度。 他们担忧什么呢?零售商会认为,一旦网购通过邮寄入境,加拿大的免税额度对此网开一面,这将会进一步冲击加拿大的零售业。零售商会发言人表示:如果关税起征点调整到150加元,这样意味着境外的商品对于加拿大人将会更便宜,税务红利完全流入到了外国商家的腰包里,加拿大本地零售业将更加凋零。一方不满意,另外一方得了便宜还卖乖,eBay加拿大的总经理 Andrea Stairs,表示,这次的贸易协定对于加拿大网上购物帮助有限,还需要进一步开放。 不过,零售协会也还是承认,这次的免税额提高并没有像美国要求的那样,对于加拿大零售业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受到冲击的零售业,目前还可以承受,因此,这次的NAFTA总算拿到好的Deal。 从财政部的角度而言,提升免税额会进一步减少关税收入。当然,加拿大本地零售业被冲击的话,消费税也会相应减少。可见,在给消费者让利的这件事情上,加拿大本土官商一家亲体现得淋漓尽致,两方面都没有改革的意识,没有消除垄断的决心,只是齐心协力地绑架消费者。那么,这次来自外部的新NAFTA协定,总算是让目前加拿大零售消费者任人宰割的局面稍作改观。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安省由黨預算問題該不該查?

费德利(右)与省长福特。星报 安省保守党政府本周公布了安省的财政审计结果,新财长费德利表示,经过独立的审计,显示前自由党政府给新政府造成150亿加币的赤字包袱,比原来预计的80亿要高出近一倍。省长福特表示,将成立专门的特别调查委员会。具体人员由九名调查委员组成,包括6名保守党议员和3名新民主党议员。这个特别委员会将在年底前公布详细的调查报告。 特别调查委员会有权传唤证人,并且搜集相关证据。福特省长表示,我们要仔细调查这些亏空的钱都落到谁的口袋?安省在自由党韦恩的执政下,许多自由党成员富得流油,结果是给安省捅了如此巨大的赤字窟窿,让我们省民来为此买单。不过,已经下台的自由党省长韦恩就表示,没有什么可以调查的,这之前已经在大众媒体上多次报道,省政府与安省审计总长在几个问题的会计处理上持有不同的态度。 安省审计总长Bonnie Lysyk质疑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安省政府公务员的退休金到底是否应该记录为政府资产,如果按照审计总长的说法,将这些退休金资产排除在外的话,安省的赤字将增加26亿加币。另外一个项目,虽然不是会计计算方式问题,但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电费问题已经冰冻三尺。这就是自由党政府为了降低电费,采取的 Fair Hydro Plan公平电力计划,这个计划表面降低电费17%,实际上并未真正降低费用,而是用省政府的资产做抵押借钱来补贴。因此,审计总长认为,每年安省会为此多支付24亿加币的利息成本。 这样一来,自由党政府所宣称的2018年预算表面看是67亿,实际上按照不同的会计方式来算,真正的预算赤字要多出50亿,总计为117亿加币。 这些事情在大选前就是说尽人皆知的,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保守党才可以一边倒的获胜。但是,安省选民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认清问题,因为大家早就知道这些问题了。如何解决安省的大规模赤字问题,福特省长在选举前表示不会裁员,只讲效率,还要降低电费,还要减税。新民主党议员Sandy Shaw针对财长的发言尖锐的批评:我们今天看到的财长发言,无非一场政治表演,为保守党早就计划的政府公务员系统大裁员做铺垫。 现在的财政预算平衡对于安省来说,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Wilfrid Laurier大学的政治科学教授Barry Kay表示,福特建立特别调查委员会的行为,显示出他并没有区分事务先后重要性的能力,自由党已经因为过错而被选民惩罚,现在的步步紧逼秋后算账,显得过度使用手中的权利重拳治理不必要的穷枝末节。 多伦多大学的政治科学教授Nelson Wiseman 表示,福特组成特别调查委员会的行为,与欧洲中世纪的搜寻女巫行为如出一辙,这表明福特省长对于历史一无所知。 任何经历了两个以上选举周期的老移民几乎可以马上意识到,所有反对党都是在选举前大方承诺,又是福利加上减税,又是保持预算平衡,但是当选后就变了样子,一切有回复原样。 保守党政府可以在自由党的预算赤字问题上做文章,但是,机会却只有一次,这次审计过后,自由党前政府挖的坑有多深都应经大肆宣传到位了,以后的预算赤字就没的推诿了。 新政府将要面临重重困难,在不裁员的情况下找效率,是个看上去很美的事情;在降低电费的情况下,还要减税,仅仅电费方面自由党政府就补贴了24亿加币,减税估计还要增加60亿加币的成本!那么,保守党政府面临两难抉择,如果遵循以往的选举Pattern, 安省的预算赤字就会越来越大!如果平衡预算就要进行裁员。 安省面临当前债务高企而经济发展迟滞的困境,安省的掌舵者的解决办法,无非在增加税收和减少支出上做文章。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美中貿易戰烽煙再起 雙方都無法全身而退

今天,特朗普在推特上宣称,关税已经“使美国处于非常强大的谈判地位”。他补充道:“如果各国不与我们达成公平的协议,他们就会被关税!” 美国政府宣布新一轮关税措施,将对包括消费品和工业建材在内的2000亿美元(约合1.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输美商品征收10%的进口关税。新关税自9月24日起生效,并将在2019年1月1日起将税率增至25%。这样一来,从美国贸易争端开始的500亿美元关税,目前的筹码已经被加高到2000亿美元。中国商务部回应称:“对此我们深表遗憾。为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全球自由贸易秩序,中方将不得不同步进行反制。” 不过,目前无法得知中国将采取何种反制措施。因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金额是1,700亿美元,前两论贸易较量下来,双方已经耗费了500亿美元的关税产品额度。这次的两千亿美元关税,已经没有足够的美国产品额度来对应。 特朗普把“美国贸易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主要贸易伙伴不公平的“重商主义”手段,因而采取强硬的对外贸易路线。美国贸易赤字总额是5,000亿美元,美中贸易赤字占了约60%。 这么多年的即所谓不公平交易中,美国出口中国的都是技术密集型,还有好莱坞梦工厂的产品,一部美国大片在中国随便就赚上亿的票房。 反观中国出口主要项目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国以牺牲资源,环境,农民工的血汗为代价,千百万农民工人在血汗工厂日夜劳作,大量出口美国造成所谓的贸易赤字! 特朗普总统的500+2000亿美元的对中国的产品征收关税恐吓,看起来很威风,不过,可以看出,这种惩罚性关税首先惩罚的是美国消费者!这将会导致中国以美元为单位的出口价格上升,美国的通胀水平会大幅上涨! 由于美国的惩罚性关税导致美国国内价格上升,一般而言,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实际财富和工资水平的下降,这将会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量的下降。 行文至此,如果从通货膨胀上看美国和中国的贸易赤字问题,中国牺牲自己的利益,为美国人民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商品,稳定了美国的物价,让美国可以从金融海啸中全身而退。美国不仅不感谢,现在却过河拆桥倒打一耙! 任何贸易战都是双刃剑,表面上耀武扬威的美国同样难以全身而退,贸易战的爆发也使得美国消费者失去享受廉价消费品的机会,这对于如履薄冰的美国消费者当然不是好事。 试想一下,任何商品价格的上升都具有传导机制,其引发的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以及通货膨胀,将令美联储执行的货币政策遭受更大压力。 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加息的厉害,保罗沃尔克,这位美联储主席,老一辈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不由得打个冷颤。美联储在1980年时,保罗沃尔克挥舞加息大棒,将联邦利率提高至20%! 目前2%的利息水平,在利息正常化的道路上,还是属于非常初级阶段,真正的狰狞面目,许多人都没有见识过,我们大家都希望美联储不要再出这样沃克尔这样一位疯狂加息的主席,谁能想到却先迎来了一位疯狂制造通胀的美国总统。美联储今年本来就要进行四次加息,明年开始每次会议后都附带记者招待会。美联储在市场沟通过程的这一重要变化,被很多分析师看做今后激进加息的信号。从明年开始,每次联储会议后都有机会宣布加息。 据高盛美国经济团队分析指出,从目前来看,市场面临的风险包括:意大利债务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美国贸易争端、流动性事件如VIX的飙升等,但高盛分析,最有可能的风险是美国实际利率的上升。 目前,BayStreet分析师已经预计加拿大央行在10月加息的概率高达80%!但是,加拿大人真的可以再承受一次加息吗?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蘋果回歸美國 手機售價還將大幅上漲!

作为美股史上首个市值冲破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苹果近日深陷贸易摩擦阴云。虽然苹果公司认为关税尚不会影响到iPhone手机等主营业务,但已有分析师担忧这一场景。美银美林分析师Wamsi Mohan研报称,为了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制造的压力,苹果公司可能会要求合作伙伴把一部分iPhone组装业务转移回美国,代价是手机售价大幅提高。 美银美林研发报告称:哪怕苹果只转回美国组装业务10% ,苹果手机售价就会涨8%!美银美林则认为,让制造业重回美国,看起来再次成为特朗普的核心关注点之一了。别忘了,美国人工资是中国员工的2.6倍,而且还有各种医疗和福利等。那么,如果最终组装业务都在美国进行,iPhone最高涨价幅度会高达20%! 根据美国最新的税改精神,按照15.5%的税率,苹果这次海外资金大规模回流,需要向美国政府缴纳380亿美元的税款。苹果公司难道就不心疼吗?不过,别替苹果担心,美国政府早就帮企业找到买单的下家。在美国的严密布局下,企业要支付的这些税费,都统一让外汇市场的海外投资者买单。美元指数兑一揽子货币一年来出现暴跌,给美国企业的资金回流,打开一条畅通无阻的阳光大道。 2017年至2018年初,一年的时间里,美国不仅在忙于国内的企业税改,还在外汇市场上为企业资金回流布局,将美元兑欧元从0.96一路打压至0.81欧元,降幅达15.6%! 苹果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时间窗口,以及外汇市场上的有利条件,美国政府为其创造的15.6%的汇差,等于苹果一分钱税都不用交,反而还赚点零花钱。于是,紧锣密鼓的将资金转移会美国。其他企业也纷纷开足马力,把一捆捆囤积在海外的美金运送回国。 在苹果这样的龙头企业带领下,大批美国企业资金回流,形成蔚然壮观的景象!这种规模的资金大迁徙,使得美国财政部受益,美国企业受益,美股投资者受益!在海外持有美元的人们则成为剪羊毛的对象。 在那段时间里,笔者就曾经撰文认为,在美国企业的海外资金完成安全回流之前,美元汇率不会大幅上涨。在美国政府的这盘大棋里,弱势美元的掩护下,美国企业的海外美元资金将一路开心的唱着歌返回。但是,一旦布局完成,美元汇率即将重拾升势。 果然,美国企业将资金安全运回美国后,今年伊始,特朗普总统的贸易战大棒挥舞起来,美元兑一揽子货币的汇率疯狂向上飙升。美元兑欧元的汇率从81蹿升到86,美国企业在成功的低价回收海外现金后,又要用这笔钱的时候,美国通过贸易战又一次把汇率拉升,来回剪海外投资者的羊毛。对于持有美元,却坚持在银行存定期,拿一点微薄美元利息的人们,则成为这个棋局中的大输家。 美国股市去年发疯似的上涨一年后,2018年的新年伊始,贸易战阴云下,许多投资者都吓坏,认为美股要大跌。但是笔者却持有保留意见。原因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笔者认为,资金回流美国后,美国公司将会用这些资金回购股票,增加分红,因此那些只看到美股估值高而犹豫的人,就会丧失大好投资机会。 特朗普总统的这盘棋,不仅给美元资产持有者剪羊毛,让苹果回归美国生产,也将让加拿大的果粉面临一个更加肾痛的问题:iphone涨价。即使在年底各大商场都减价的时候,电器产品挥泪跳楼大甩卖之际,想要寻找各种deal 的朋友,很快就会失望的发现,苹果从来不减价,苹果的iPhone系列一路走来,性能越来越好,价格也越走越高。 目前,大约一半的苹果手机在中国生产,根据分析师估计,苹果如果将这些业务迁回美国生产,苹果手机的价格将会超过2000美元。随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苹果大规模回迁,潜在的价格上涨,使得加拿大消费者日益拮据。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貿易談判僵持不下 加拿大央行維持利息不變

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今天表示,鉴于NAFTA谈判未果,正在关注紧张的贸易局势,因此保持利息在1.5%不变。美加贸易谈判本周恢复,不过双方剑拔弩张的局面一点都没有缓解迹象,虽然贸易局势非常不利,加拿大经济增长却出人意料的向好,今年第二季度加拿大GDP年化增长高达2.9%。 可是,加拿大央行还是不敢在利息政策上采取继续收紧的措施。贸易上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央行加息的一份因素,在NAFTA这只靴子没有落地之前,很难想像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会鲁莽加息。 不过,按照波洛兹在公开场合的发言看,一切利息决定要看数据,加拿大的通货膨胀已经突破3%的红线,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无路可退了!从通胀角度看来,影响通胀走高的因素已经不是暂时性的,完全可以演变成长期的推高通胀因素。 加拿大五大银行今年年初,对于通胀水平的预测,都认为今年的平均通胀水平将会接近2%。现在看来,这个预测简直太保守了,什么原因造成现在3%的通胀呢?这就是我们与美国的贸易战造成的,NAFTA谈不下来,25%的钢铁税使得加拿大通胀飙升,加拿大在7月1日开始对美国166亿美元产品征收关税,让美国进口加拿大的许多生活产品价格暴涨,从巧克力,到比萨饼,从草莓酱到ketchup等产品,一场全面的通胀在酝酿当中。 美林证券的分析师Carlos Capistran意味深长的表示,即使按照现在3%的通胀水平,加拿大央行的中性利率水平也应该达到2.5%左右,现在加拿大1.5%的基准利率大大落后于通胀的现实情况! 央行不敢加息自然是有道理的,加拿大全民皆房造成大量的按揭债务,快速加息无疑会给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满地可银行的分析师Reitzes表示,债务水平大跃进式的堆积起来容易,但是降低杠杆的过程不仅漫长而且痛苦,央行必须要耐心的拆弹:在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与借贷成本的上升速度之间,达到一种微妙平衡! 波洛兹行长担心,加拿大普通人的家庭债务水平过高。目前,加拿大人的债务高达两万亿加币,其中1.5万亿都是房屋按揭债务。 加拿大央行也承认,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如果没有严重的外来贸易冲击,更多的加息已经排在日程上。分析师们估计,今年10月加息的概率现在看来还是相当高的。如果年内再加息一次的话,10月24日的央行会议后,伴随有货币政策报告,这是再合适不过的机会了。 TD银行的分析师Brian DePratto表示,除非有重大事件发生,十月加息看起来非常可能,然后央行政策如何走,就没有那么明确了。 如果未来几周内,加拿大可以同美国达成NAFTA协议,对于加拿大经济增长非常利好,加拿大央行的加息速度可能会加快。 目前,加拿大7月的通胀水平已经高达3%,眼看就要突破央行的红色警戒线。不过央行似乎并不担心,加拿大央行今天的新闻稿显示,央行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加拿大经济增长,通胀水平都将回落。虽然7月通胀高企,但是央行认为这些都是临时因素造成的,不足为虑。 长期而言,加拿大央行承认,现行利息水平过低,无论从通胀水平,经济增长数据,就业市场情况来看,加拿大经济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这个时候应该加息。而且,根据央行的测算,加拿大的均衡利率应该在3%的水平,当前1.5%的利息水平,较均衡利率落后太多! 通胀上升下,央行却不敢加息,加元汇率立即掉头走软。在本周三的谈判恢复后,许多人对于美加谈判能够达成协议也表示出怀疑。 Klarity FX 的外汇分析师表示,我们不认为美国和加拿大本周可以就NAFTA达成协议!加元继续走低是有理由的。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有望本周展開新的一頁

二十多年历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展开新的一页,本周一美国与墨西哥签订美墨贸易协议,虽然基本上是NAFTA的一些修正,不过,特朗普总统固执地不愿意称其为NAFTA,因为他认为这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贸易协定。 别以为这只是文字游戏,这么大的事情上,如何称谓背后是有很深含义的。美国与墨西哥签约的消息传出后,加拿大的主流媒体一片莺歌燕舞地粉饰,外交部长方蕙兰在去华盛顿的路上表示,一旦美国与墨西哥签订协议,加拿大将会重新加入。而美国的《纽约时报》则毫不客气地将这次谈判描绘成另外一副样子:特朗普与墨西哥签订NAFTA,并且威胁不带加拿大玩了​​! 回顾一下NAFTA谈判至今的历程,NAFTA在一开始的时候,情况简直一边倒偏向加拿大,墨西哥却被特朗普总统贬低得一无是处,还威胁要建立边境墙。谈判初期,墨西哥信誓旦旦要与加拿大联手抗美,加拿大信以为真。本周伊始,墨西哥却突然背弃盟约甩掉加拿大与美国修好。 美国和墨西哥突然走近,一旦协议在年底签成,墨西哥豁免,钢铁税也没了,汽车税也免了。加拿大的情况则截然相反,为了与墨西哥达成统一战线,加拿大错过了与美国先达成NAFTA的最好时机。现在倒好,加拿大与美国的贸易战眼硝烟四起,自7月1日国庆节,加拿大对美国的钢铁税进行报复,针对美国进口加拿大的总值166亿美元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加拿大外交部长方惠兰急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从周三开始与美国开启NAFTA谈判,时间上非常局促。对于加拿大来说,谈判的情况却没有以前那么有利了。加拿大即使不被踢出NAFTA,重新谈判的筹码也减轻许多,贸易谈判的天平已经导向美国一边。加拿大的讨价还价能力下降许多,无论怎样都得接受美国和墨西哥已经谈好的条件。加拿大在这场谈判中,其实就只有一个竞争对手——墨西哥,在与墨西哥的竞争中,我们如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开始具备巨大优势,无奈走到今天居然被乌龟超过。 我们在NAFTA谈判中的障碍是什么呢?原来一直要求的重要条件就是Chapter 19即贸易争端的仲裁机制问题。为了换取过去所坚持的Chapter 19,这次加拿大已经准备在奶制品市场准入方面作出让步。据知情人士透露,加拿大放弃原来严防死守的乳品市场壁垒,调整原先阻止进口美国净乳(ultrafiltered milk)的规则,同时向美国提供整个乳品市场1%的份额。作为交换,加拿大希望美国保留北美自贸协定第19章Chapter 19的反倾销仲裁机制。 Chapter 19到底是何方神圣呢?简而言之,这个条款要求双方在产生贸易争端时,可以要求第三方的贸易专家来裁决,而不是根据美国的法律;每当美国针对加拿大软木倾销等进行制裁时,加拿大公司可以要求启动这个机制,最终结果都不是美国所希望达到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墨西哥在谈判中没有坚持这个条款,就与美国达成协议。加拿大是否能够保留它?艰苦鏖战了半年多,还在6月1日开始被美国征收钢铁税,加拿大在如此被动的情况下,星夜兼程赴美谈判,还面临巨大的压力。 特朗普总统表示,加拿大或是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或是面临汽车关税。对于笔者来说直接给他们汽车税最简单,不过对加拿大来说,达成双边贸易协定会更好些! 这是典型的挤压式谈判,在时间上没有给加拿大更多时间。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表示,无论加拿大签约或者不签,美国和墨西哥的贸易协定都会执行下去,加拿大没有多余时间斟酌,只有在本周五前与美国签下协议,这样才会有90天递交国会,然后在12月1日正式签署。从加拿大匆忙派出代表赴美的情况看,这次的NAFTA谈判非常艰巨。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特朗普要求證監會修改季度報告對美股的影響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再次语出惊人:我已经要求美国证监会研究是否停止季度报告,用半年报代替。特朗普表示,我与一些最顶尖的商业领袖进行对话,并问他们是否有什么方法能让美国商业(工作)做得更好。有人建议说,“停止发布季度报告,而是建立6个月(报告)系统”。这将带来更大的灵活性,节省更多资金。此前,股神巴菲特与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曾联合呼吁美国公司的CEO们放弃公布季度盈利预期,他们表示,美国最伟大的成就总是来自长期投资。无论从国家政策还是从商业层面出发,有效的长期战略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推动力。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些原则十分正确。 因此,我们二人与商业圆桌会议组织(由近200位美国主要大公司高管组成)鼓励所有上市公司考虑放弃为市场提供季度每股盈利前瞻。根据我们的经验,季度盈利预期往往会导致企业(心态)不健康地关注短期利润,转而牺牲了长期战略、增长和可持续性。 麦肯锡曾在2006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公司给出预期的唯一好处在于,交易额有所增加,这一点仅对短线交易者有利,对大多数人而言则是毫无用处。最近华尔街空头持仓最大的公司,特斯拉高管马斯克声泪俱下地表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为了迎合季度的财务汇报,给他本人和公司的正常经营带来巨大压力,有些决定看起来对季报非常有利,但是对公司的长期盈利并非正确。这也是他要将公司进行私有化下市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是企业家,投资行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对于季报也不感冒,管理着6万亿美元资金的黑石,现在也要求美国证监会取消季报周期。黑石公司的高管laurence表示,当今的季报周期与长期价值投资完全背离,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制度。 在美国大选之前,特朗普不断攻击希拉里与华尔街关系密切,不过他现在提出的取消公司季报改革,却是被他击败的总统获选人希拉里在竞选时所提出的。当时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她发明了一个崭新的词汇“季度资本主义”(quarterly capitalism)。所指的是上市公司只注重短期效益,牺牲长远发展。 由于美国公司美国季度都要晒出季报,因此企业在公布季报时普遍增加分红,回购股票来提振股价,这样上市公司的高管就可以拿到与业绩相关的奖金,通常以百万计。希拉里表示,公司把宝贵的资金用于回购,就很少有钱用在建造新厂房,或者进行科研,也没有钱培训或者增加员工的工资。 希拉里发明的这个词汇,其实华尔街上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季度资本主义关系到高管奖金,股票投资者利益,自2004年至2015年底,美国上市公司动用7万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回购股票,而不是继续投资发展企业。每个股票,基金投资者,在理论上讲都是公司的股东,作为公司的投资人,每个人都希望让自己的投资利益最大化,最好的衡量指标就是公司的股价,每个人都希望股票上涨。 同理,对于公司的CEO和其他高管,最大的COMPENSATION PACKAGE并非仅仅是一份年薪,往往还有公司的股权激励。公司高管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收入里,大部分靠的公司所派发的股份行权。因此,每个季度当公司发布季报时,投资者和公司的高管同样紧张,都希望让股票价格上涨,价格影响着每个人的荷包。所以,公司高管在公司的长期利益和短期收益间,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短期效益,尽管这种做法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不利,但那时自己可能已经退休或者跳槽了,一切都为了把盈利季报做好为目标。 不过,无论这个新的主意是特朗普提出的,还是希拉里提出的,最终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季度资本主义的终结,将给投资者带来很多好处,美国上市公司如果能摆脱每个季度整理财务报表的繁琐手续,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发展长期生产力上,公司的长期价值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如果今后没有了季度报表制度,而是改成半年汇报一次,也将令股票市场的波动减少许多。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專欄:投資者夢回1998年?

这段时间,所有眼球都被贸易战吸引,不过大家关心的都是美加贸易战和美中贸易战,很少有人注意到被爱琴海和地中海环抱的美丽国家土耳其。 针对特朗普政府今年3月底开征的25%钢铁税和10%铝关税,土耳其政府则采取针锋相对的报复行动:对包括煤炭,纸张,坚果,威士忌,汽车及机械在内的17.8亿美元美国商品征收对等的进口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宣布针对土耳其的贸易报复行动加码,把对土耳其征收的钢铝关税翻倍:铝关税调整为20%,钢铁关税调整为50%人们纷纷抛售土耳其里拉购买美元和黄金,造成土耳其里拉的跌幅进一步扩大,一度跌超20%,兑美元曾报低至6.5108。 土耳其里拉突然暴跌15%,引发新兴市场货币紧随其下挫,美元指数涨势如虹,现在的一切似乎与20年前的那场新兴市场风暴非常类似。 过去两年里涨势喜人的新兴市场正在失宠,原因是美联储挥舞的加息大棒,美元汇率走强,使得全球投资者都将资金转向美国市场,给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债务负担重的国家造成严重影响。 令新兴市场国家更加艰难的一点是:随着货币贬值,将来的外债到期时,归还本金是要多换40%的资金这笔当初低利息借来的便宜贷款,利息虽然很低,看起来是个好对策!不过到了还钱时,本金却要多支付40%,这不成了阎王债了! 加拿大又何尝不是,虽然没有土耳其那么夸张,但是自2011年以来,加元兑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值25%!我们的外债却是以美元计价的,5年10年的债券到期时,虽然在这些年里支付的利息并不高,但是归还本金时也要多还25%,便宜的贷款也变成高利贷了。 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解释的话,上周五美国公布的通胀数据为十年来新高,美联储年内继续加息已经是共识。加息压力下,资金大规模撤离新兴市场。短期内对于美国有利,因为大部分资金回流美国,对于美国国内经济和股市是有利的。自5月中下旬以来,新兴市场压力骤增。可以这样说,新兴市场历来都是靠着低利息和弱势美元创下辉煌的,一旦势头反转,那么,新兴市场的不幸,就是美国的幸运。 美国大型投资机构都在建议国内投资者保持一颗美国“心”,投资的核心转移回美国,而不是过去几年的全球投资。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公司的盈利将会创下历史记录,美国经济增长可能会超过4%! 不过,大量资金流入美国,使得美国股票市场变得非常拥挤。笔者在过去的文章中就曾提醒投资者,市场现状的狭窄程度已经值得关注。大型科技公司主导指数的情况已经非常类似1998年年的情况,这无疑是牛市晚期的特征。 就像美林分析师所讲,市场普涨的时刻是最强的时刻,而市场集中在少数权重股的名字上则是市场转弱的时刻。但是,牛市最后的一条腿可能还要走多远,并没有人知道!1998年年的牛市又走了两年,直到2000年三月才划上句号。 目前的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十家公司为标普今年的涨幅贡献62%,其他490家公司才贡献38%! 相比1998年年,目前的情况还没有走到极端,可是股指越来越靠亚马逊,苹果等公司拉动的情形也让分析师寝食不安。 如果说现在的情况与1998年年相提并论的话,我们很可能看到股票市场在未来出现1999年年的加速上涨趋势:在1998年年美联储加息,主席格林斯潘发表了着名的非理性繁荣讲话后,美国股票市场出现短暂下跌,很快就恢复上涨趋势。纳斯达克指数在后来的1999年年上涨惊人的86%! 趁着有利润赶紧跑路,还是坚持到底等着市场的最后疯狂,投资者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有幾種價值投資方式幫助投資者賺到大錢!

星岛资料图 过去的十五年里,价值投资的表现远远被增长型投资方式超过,不过,即使在如此不利的大环境下,还是有几种价值投资方式帮助投资者赚到大钱。就拿加拿大股票市场来说,250家上市公司组成的TSX指数中,不少人都只追潮流,从石油黄金到制药科技,再到最近的大麻股,一路走来追的很辛苦,收益却很微薄。 其实,你在投资前,就要了解基金的风格。对于价值型投资者来讲,市盈率是主要的参考指标,价值型基金投资在利润增长缓慢的上市公司,这类公司市盈率比平均水平低;第二是用price to book value ratio作为参照指标,原因是单纯将市盈率作为参照指标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无法针对目前处于亏损公司的股票做出投资决策,因为无法比较负的市盈率。在这类情况下,投资者会选择(price to book value ratio)做参考指标;第三是用分红率(dividend yield)作为参考指标。 价值型基金经理的投资原则是,根据上面的指标筛选出价值型这类公司股票价格便宜,基金经理通过严格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认为它们被市场严重低估了价值,一旦公司盈利达到或者超过市场预测,价值型基金就会获利。 增长型的基金主要投资在有很大增长潜力的股票上,这类上市公司,专长在发明新产品,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市场总在预期它们有开拓先河的能力,股票价格一般偏高,本益比P/E ratio较高,但是,投资者还是不断涌入。 价值投资之所以被不少投资者所摒弃,主要原因是这种投资方式需要很强大的纪律性,即使短期不奏效也要坚持下去,很多投资者都无法接受这种清规戒律的束缚。而且,价值投资不太关注每天的股票价格波动,分析师基本都是CFA类型的,不停的挖掘财报中的数据,最关注的是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些比例。其实,关注公司估值的一个指标(P/E),如果一直可以坚持购买那些低估值的公司,在过去15年里为投资者赢得14%的回报,超出指数的9%回报。 当然,除了关心市盈率意外,还有其他指标可以关注,例如price-to-earnings, price-to-book-value (P/B), price-to-tangible-book-value(P/TB), price -to-sales(P/S), price-to-cash-flow (P/CF),price-to-free-cash-flow(P/FCF)等等,其实这些指标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公司的估值情况,坚持价值投资的结果,在过去15年里都可以奏效。 上周美国股市走低的时刻,标普500指数中的价值指数ETF开始发力上行,这只纯粹价值性ETF的选股远些就是根据正如上文所讲的那些指标来操作的。 摩根斯坦利的首席分析师Wilson表示,这只ETF正面临关键压力线,如果可以成功突破的话,可能是价值型投资在连续两年都滞后于增值性投资的情况下,开始迎来自己发展的机会。 同时,摩根斯坦利认为,过去十年里最重要的交易,增长型股票,科技股正在面临转折,也许抛售潮才刚开始,股市下行将会使得资金离开这些板块,进入相对安全的价值型板块,以及加息利好的金融板块。 当然,害怕和担忧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像过去一样持有现金来规避风险,不过从笔者多年的经验看,这种做法效果非常差。因为,股票市场风险随处都有,动不动就持有现金,则经常面临踏空的窘境。 其实一些人担心的股票市场崩盘,表面看起来虽然有道理,不过对于上市公司的理解和相关的Stakeholder关系不是很清楚。 美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有亲戚关系,别小看这些相互交叉的董事会人际关系,他们代表的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最核心经营层。股市波动可以让一些公司暂时下跌,但是如果出现像2008年那样的股市崩盘,最终就是让纳税人贴钱来支撑市场。凡是在2008年下跌后出逃的人,不少人现在还是持有现金,他们的损失是最大的。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安省大麻銷售或私有化 商家狂搶一杯羹

安省前自由党政府关于大麻合法化后的销售途径,现在很有可能被新当选的保守党改变,新方案将可能摒弃旧的销售框架,通过私有零售商渠道销售。这个方案如果成行,将极大地改变安省大麻合法化后大麻销售的游戏规则,过去的自由党政府通过安省政府控制的LCBO渠道销售大麻,现行方案无疑会降低销售成本,提高政府收益。 今年10月17日大麻合法化的日期近在咫尺,原来定好的大麻销售方式却面临如此戏剧性的改变,零售商和企业突然兴奋起来,大家都削尖脑袋要钻进这个利益圈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商业服务公司德勒会计事务所一项研究预估,大麻进入市场的初始价值就可以和酒饮市场相媲美,最低可以达到每年50亿加元,最高达到87亿加元。 加拿大最大的药房连锁店Shoppers Drug Mart一直在同政府磋商,将药用大麻引入货架进行零售的可能性。不过,后来连自身都被Loblaws 收购了,也就没有了下文。现在又传出安省政府试图将大麻引入私有销售渠道,这一举动将极大的改变现行的零售体系,令传统的产业带上几分大麻的气息。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Shoppers在全国拥有 1300多家连锁店面,能很快建成具备经济规模的销售体系,获得大麻销售的市场份额。除了Shoppers外,还有两家大型的药房连锁店也在打药用大麻上架的主意,其中就包括其最大竞争对手 Rexall。 另外,承担各大公司员工保险福利的宏利保险也宣布,与Shoppers合作,打造关于医用大麻的保险项目。许多公司都会给员工提供团体保险福利,除了传统的针灸按摩、牙医等项目,宏利保险将会增加医用大麻的索赔项目。由Shoppers提供专业的大麻药剂师,为在公司团体保险福利中的员工提供专业的大麻使用建议,关于大麻的理赔将与其他药物理赔一样直接通过网上进行。这种公司的团体福利,不仅仅限于员工本人,也同样适用于其家人,这样一来,Shoppers多卖大麻,保险公司多收公司保险的保费,总之,大麻产业链上的所有商家都稳赚。 对于加拿大消费者而言,加拿大零售业的垄断程度已经发展到极致。前段时间,加拿大反垄断竞争局调查买下Shoppers Drug Mart的母公司Loblaws面包垄断定价等行为,大麻走向私有化渠道销售,垄断定价将会更加普遍。试想,政府控制大麻的供给,零售商渠道控制大麻的价格,当销售渠道和生产渠道都被控制的情况下,结果就只有消费者买单。 安省拥有全国最多的大麻吸食人口,大麻合法化的春风,私有渠道销售的便利,将会让更多人上瘾,商家会赚更多钱,安省政府的收入也会大幅上涨。虽然说新的方案下,政府仍旧会监督大麻的实体店和在线销售情况,但是一些分析师还是担心政府对于大麻销售监控力度下降。 安省政府现在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也许将来还有一种可能,政府掌控的安省大麻销售渠道,和私有化渠道并行销售。不过,从政府方面看,安省大麻销售局40个大麻销售专营店只招聘了27个店长,要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销售的迹象并不明显,依赖私有化零售渠道是顺理成章的。 安省债务堆积如山的今天,大麻销售这块肥肉将会给政府带来大量利润。如果仅仅通过政府掌控的LCBO系统销售,业绩和利润都相对有限。反之,通过现成的私有零售体系销售,政府只需要颁发牌照,剩下的就等着分到大笔的销售利润。 安省过去几年里过度依赖房地产,执行土地财政的政策,在今年房价走低后已经开始受到威胁,需继续开拓新的利润来源。 LCBO系统的酒精一直是政府的现金牛,现在休闲大麻也通过LCBO系统出售,这块利润将会成为政府的新支柱。土地财政后,安省即将走入大麻财政时代。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免稅賬戶是餡餅還是陷阱?

始于2009年的免税账户(TFSA)给予投资者的福利是显而易见的。与RRSP不同,TFSA支取现金时不会被记为当年的收入,因而不会影响其它社会福利的领取额度,对于步入退休阶段的投资者优惠多多。 加拿大税局没有想到的是,一些炒股的朋友利用TFSA账户炒股赚到大钱,但是税局却一分钱税款都收不到。自从2009年以来,如果每年都按时投资TFSA的话,一个普通人可以拥有57500加币的TFSA投资,如果在这些年里炒股收益高的话,就有机会超过十万加币的余额。 加拿大税务局(CRA)发现问题后,专门盯上用TFSA炒股赚钱的人。税局认为频繁买卖股票赚钱已经不适合免税账户,而是一种生意(business),在免税账户里做生意显然是违反税法的,因此要罚款并且缴税,2017年就有越来越多的TFSA炒股者收到税局补税通知。当人们质问税局是否可以提供一个具体的规则时,CRA表示没有任何计划提供额外细节。加拿大联邦财政部对于免税账户并没有法规上的限制,加拿大税务局的查税和罚款似乎都集中在收益高的TFSA账户,让人不得不怀疑税局的动机就是要限制TFSA的盈利能力。 要避免TFSA被罚款,应该注意一下几个细节:买卖股票证券的频率,持有证券时间长短;持有证券的类别,是否为正常分红股票,还是投机性股票;账户持有人相关的证券知识,账户资金是否为借贷资金。可见,如果TFSA的投资涉及到贷款或是用杠杆资金操作,附加上频繁的日间交易,马上会引起税务局的注意,非常容易被界定为生意收入,从而不能获得免税资格。由此看来,TFSA免税账户投资什么标的资产、如何投资,不仅涉及投资回报,还可能因此被税局审计追查失去免税功能。 TFSA的投资,如果仅仅是被动收入的话,投资GIC定期存款比较适合,但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最大限度地牺牲了存款人的利益。因此,很多人而言都不喜欢GIC这个选择。另一个选择是在免税账户购买各类基金,从股票到债券基金都有专业的基金经理管理,如果投资偏分红类别的基金,投资者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购买股票基金时,税局不希望看到很多过度投机的股票,而是希望投资者可以购买稳健的分红收益型。这两种投资都不会遭到税局的质疑,真正引发税局审计的,一方面是过度频繁交易,另外一方面则是带有杠杆性质的投资,ETF基金就存在相应的问题。 一些朋友在免税账户里投资中,选择ETF的投资,这是因为投资者觉得 ETF每天都能够交易买卖,而且能够满足人们的特殊爱好,能提“战斗”式的刺激。现在市场上流行的ETF大多带有杠杆乘数,它的回报率比一般非杠杆的ETF对市场走势的反应更为敏感。 杠杆指数ETF往往会被分为看涨型或看跌型基金。看涨类的ETF基金可能会实现相当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或标准普尔500指数每日回报的2倍或是 3倍。看跌类的ETF基金可以在每日市场指数下跌的时候盈利两倍或是三倍;这意味着如果方向做反了,它的损失会是市场的双倍甚至三倍。 ETF的这些特征,短期交易并且带有杠杆,如果用在免税账户里,是要被税局关注的。不过,税局的数据显示,只有0.1%的TFSA账户可以翻几倍甚至十几倍,因此,利用短期交易和杠杆投资获得高收益的仅仅是极少数人。即使能够成功地加入这个精英炒股阶层,CRA还是不会放过你。 加拿大税局对于TFSA秋后算账的做法,令许多投资者都很担心,特别是自己在折扣交易上平台上玩股票的朋友,越来越感到不安。炒不好的话,TFSA额度会随着本金下降,炒好了赚钱的话,CRA会追在后面罚款,把你的收益照样给抢走。可见,用TFSA炒股已经变成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了。这无疑提醒一些偏好ETF的投资者,需要重新审视TFSA投资策略和产品选择。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亞馬遜掌門人貝索斯成現代歷史最富有的人

54岁的亚马逊掌门人贝索斯身价超过1500亿美元,成为现代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超过第二名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550亿美元。今年以来,亚马逊的股票价格涨疯,从年初的1200美元一路冲上今天的1822美元。从福布斯在1982公布富人财富排行榜以来,贝索斯的身价排名第一,即使盖茨在1999年的1000亿美元身价,扣除通胀后也只有1490亿美元,还是贝索斯更胜一筹。 仅仅今年半年的时光,在亚马逊的股价疯涨情况下,贝索斯身价就暴涨520亿美元,成为美国首富,现代历史上最富有的人。社会现在正经历与1999年类似的科技飞跃时代,这次不是网络,而是从个人电脑向云计算的转型。谷歌、Facebook、亚马逊及其他企业打造的数据中心,比之前的数据中心强大得多。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通过挤压供应商压低价格,摧毁零售业的工作岗位,令自己的身价也上升到15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亚马逊1997年进行了IPO,发行价位18美元一股,而如今亚马逊的股价已经飙升到1800美元。至今没有分红的记录,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支持股价不断创出新高呢? 从1994年贝索斯开始创业,到现在亚马逊王者天下,从书籍到影碟,再扩展到服饰、珠宝。 2003年后,公司除了传统电商模式外又开发一些实体的电子产品,例如Kindle E-reader、FIRE TABLET及FIRE TV。我们现在再也看不到过去书店里人头攒动的情景,而是人们低头拿着kindle在亚马逊网上书店无声无息地购书阅读。 传统的零售业依靠庞大的运输、配送、销售体系来实现价值,现在被亚马逊等电商毫不留情的夺走。所有的物流配送最终必须要实现价值,同样都是仓库,货物送到客户手上才能盈利,电商在这方面占有成本优势。亚马逊的模式,使得消费者和商品之间只隔着一间仓库。实用主义风潮兴起,好看不如好用,只要买到手上的东西物有所值,谁会在意是否有导购员的微笑服务呢? 这种思想潮流下,电商颠覆式的营销就占据上风,在销售环节中,如果把仓库和消费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中间所有的服务都舍去的话,成本自然降低。那么,当大型商场占地的租金物业费,为客户提供的电梯、试衣间、休息室,还有雇佣的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服务水平,情感交流都不重要时,消费者面对的就是冷冰冰的商品本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商品化,实用化。 自2008年以来,量化宽松政策创造的财富全部都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劳动者的收入在GDP比例中逐步下降,都说劳动最光荣,可在这个大颠覆的时代,你会发现只有劳苦,却没有功高。劳动者不要说同工同酬,就是想要保住微薄的收入都越来越难。 亚马逊的贝索斯给北美社会带来的大颠覆,使得他荣登美国富豪排行榜榜首。亚马逊的这种颠覆,意味着零售业残酷的竞争,消费者的天堂,劳动者的噩梦。亚马逊创造的商业奇迹,将会使许多人失去工作机会。 我们今年以来看到的加拿大零售企业的连续倒闭,影响许多人的工作岗位。本来在门口Grocery商店可以买到的食物和商品,却偏要从遥远的亚马逊中心仓库调配。物流优势,没有昂贵的房租,这些价格的优势,让普通人开个小店维持生计的梦想破灭。亚马逊这样的生意模式,只能让富人越来越富有,穷人连立锥之地都没有。现在甚至开始讨论无人商店了,好的的商店,能创造几个拿着最低工资的就业机会,又能提供一些贴心的微笑服务,却偏要消灭掉人类的服务,换成一个个冷冰冰的机器,消费者到底有什么好的体验呢? 商场潮起潮落,本来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唏嘘一番的,亚马逊这个现象的背后,反映出非常残酷的现实——在渠道为王,股权当道,房地产就是一切的大时代,劳动者何处安身呢?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加國未來18個月還將升息五次?

尽管面临贸易战,和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加拿大央行今日再次加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提高至1.5%!自去年以来,这是第四次加息。央妈的一小步,是许多加拿大债务人的一大步,这次加息使得加拿大的按揭贷款利率水平达到自2008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关键的问题是,这才仅仅是开始。 加拿大央行表示,今后将会采取循序渐进的做法,根据数据来决定利息政策,目前看来,提高利息抑制通胀在既定水平是有必要的。其实,仅仅在两周前,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还表示,面临与美国的贸易战,七月的央行会议上对于货币政策会非常谨慎。当时,许多分析师将此作为不加息的暗示,加元汇率断线风筝般下落,兑人民币一度跌至4.86元。但是,仅仅两周的时间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由于央行行长波洛兹多次强调,央行的利息政策取决于数据,那么,在两个关键数据出炉后,情况发生了明显逆转。 这么短的时间里,让央行狠下心来加息的这两个数据是什么呢? 一是加拿大GDP数据,加拿大四月的经济增长0.1%,在过去的八个月内出现七次上升,制造业四月也录得0.8%的扩张幅度。另外一个数据是加拿大商业景气数据,在贸易战阴云密布的时刻,加拿大企业和公司高管似乎对于加拿大经济非常乐观,今年第一季度的加拿大商业信心创下历史记录。 总之,今天的加息一点都不意外,让人感到意外和恐惧的是,现在大多数经济分析师都开始认为,截止到2019年底加拿大还会有四次加息,这其中最激进的加拿大丰业银行分析师Eric Theoret认为未来18个月内会有五次加息,使得利息回到2.5%的正常水平。 过去几年的疯狂抢offer大战,许多人都是采用浮动的短期利率贷款,因此未来一年里,47%的按揭贷款者就要面临续约时的尴尬。为何大家不采取固定按揭利率来锁定成本呢?原因很简单,这几年里加拿大央行虽然没有大幅度涨息,但是固定按揭利率却一涨再涨!央行不加息,银行为什么涨固定按揭利率呢? 原因是,浮动利率是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核心,而固定利率贷款则以国债市场的收益率为核心,浮动和固定所参照的是两个指标。关于这两个指标,他们可以是方向一致的,也可以是相互矛盾的,关键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还有贷款者博傻的决心。 如果国债继续暴跌下去,国债收益率飙升,而中央银行不加息呢?道理上可以,事实上行不通!就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的赤字将在明年达到一万亿美元大关,换言之,美国必须要能够借到一万亿美元的国债来填窟窿。央行被美联储硬拖着跑,可是加拿大人真的可以承受利息这种涨法吗?美国最大的固定收益资产管理公司债王PIMCO公司认为,加拿大如果一味跟着美国利息政策走,再加下去是有风险的。 看看加拿大现在的经济增长,消费和房地产相关的投资占据92%的GDP,而过去25年的平均水平看,这个数字从来没有超过80%!因此,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无法持续。 PIMCO公司在报告中表示,看看加拿大有多少人用房子升值的部分抵押进行消费和再投资吧,我们相信加拿大央行在利息正常化的路上荆棘遍地,根本无法与我们美联储齐头并进。 再看看加拿大的债务水平,过去说的160%的债务水平只是全国平均水平而已,许多高杠杆的家庭债务水平已经接近350%。加拿大人每五年就要进行一次债务展期,许多按揭贷款需要Renew, 如今的房地产按揭贷款收紧,央行再连续加息,使得PIMCO判断加拿大地产可能已经接近顶部。 加拿大人疯狂的把现有的房产升值部分拿出来享受,而不是用于开拓生意。一旦加息令房屋价值下降,他们升值的钱已经花了,拿什么来还银行的欠债呢?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加美開戰 這些商品要大漲價了!

为了报复美国针对加拿大采取的钢铁税,加拿大自7月1日起对于美国的126亿美元的进口货品征收10%的关税。 这些征税产品不仅包括钢铁和铝产品,还有很多生活用品。例如酸奶、咖啡、橙汁、黄瓜、巧克力、番茄酱、披萨饼、洗漱用品、威士忌、沙拉酱、卫生纸,以及各种家居用品等。不仅是小用品,还有割草机、洗衣机、电冰箱、游艇等,今后我们购买的电气产品价格将会出现明显上升,因为加拿大电气80%都来自美国,这10%的关税一征,商家顺便再来点手续附加费。 同时,加拿大联合工会提出“ I shop Canada ”的抵制美货行动,即加拿大人买加拿大货物的运动:希望本地人不要再南下美国,而是在本土买本地产品,支持本地企业。一场抵制美国的行动眼看就要兴起,Abcus Data六月公布的抽样调查显示,2200名受访者中,近一半的人表示将要避免购买美国产品。 现在美国和加拿大关于NAFTA协定的谈判一波三折,特朗普总统本周表示,如果要签约可能要等到中期选举后,这显示出美国对于NAFTA协议采取能拖就拖的态度。目前美国和加拿大94%的商品都是在NAFTA协议下自由流动,美国进入加拿大的商品总值为1100亿美元左右。 AT Kearney 分析师对加拿大增加美国产品关税表示担忧,特别是加拿大的零售业会首当其冲。 据估计随着贸易战的升级,如果未来加拿大没有NAFTA的话,所有产品都可能会增加10%到20%的关税,加拿大零售业的成本将上升210亿元,换言之,关税每上升一个百分点,零售业的直接成本为十个亿。别忘了还有间接成本,零售业企业的成本上升后,销售量会下降。消费能力下降和商家成本上升的双重作用,可能导致加拿大GDP放缓。 从历史上看,美国和加拿大的商品差价大,加国消费者本来就很受伤。很多加拿大人之所以喜欢去美国购物,就是因为两个国家之间显着的零售价差。大到一辆私家车,小到婴儿用食品或是一盒冰激凌,同样的产品在美国显然比在加拿大便宜。 国际经合组织OECD调查显示,加元的平价购买力比美元差了22%。同样牌子、款式、配置的汽车,美国比加拿大便宜11%。同样一双耐克鞋,隔着一个大瀑布,价差居然能够达到37%。一本一模一样的杂志在美国只卖5.49元,加拿大要买6.49元。加拿大许多行业的竞争环境不如美国,加拿大相对垄断的环境给加拿大商家更强的定价权。 即使没有这次的贸易战,加拿大早就对上千种美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从日用品的衬衫手套,到大件电气,甚至汽车应有尽有,据估计,一年下来的关税高达40亿加元。如果政府取消这些保护性关税,加拿大本土的制造业类似生产企业就无法生存,面临大量就业岗位流失。 除了关税以外,还有各省的消费税的不同,美国纽约州最高的消费税为8.875%,安省的消费税高达13%,加拿大的商品价格远高于美国就不奇怪了。因此每到圣诞假期,加拿大Boxing Day正式开启打折购物的时刻,即使零下13度的严寒,也阻止不了大家的购物热情,在各大购物中心想找个停车位简直难于上青天。 加拿大针对美国的关税惩罚,可能会增加一些政客的威信,对一些美国共和党的政客产生压力,但是,7月1日开始的关税报复行动,最直接惩罚的却是加拿大的消费者。看看征税的产品就心知肚明,我们加拿大主要的蔬菜水果等都是从美国进口,这几乎是不可替代的。电脑、电气产品可以等到Boxing Day打折的时候去买,难道日用品也可以不吃吗?酸黄瓜可以不吃,果汁可以不喝,但是麦当劳和Timhorton的哪个Burger里没有酸黄瓜,没有番茄酱?关税一来,所有相关的行业和产品都要面临涨价。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百年GE被逐出道指,簡單粗暴方式合理嗎?

查尔斯-道所创立的历史悠久的美国道琼斯指数,在下周又将进行一次成分股大换血,122年历史的GE,作为道琼斯指数剩下的唯一的原始成分股,在6月26日结束了它的辉煌。 从托马斯爱迪生建立通用电气开始,到今天的百年中,科技进步已经把GE这种传统的制造业巨人远远甩在后面,股价表现不佳,最终使得GE被道琼斯指数逐出门外,让人唏嘘不已。就这样简单粗暴地把百年功臣一脚给踢出去,道琼斯指数也太势力了吧!现在用一家药店零售连锁沃尔格林把传统工业企业给替代了,还说这能更好的反映经济前景? GE的股票价格在过去的一年里下跌了54%,严重拖累了道琼斯指数的表现,问题的根本还是指数被动投资。琼斯指数创立的初衷很简单,查尔斯-道作为技术分析的理论专家为了更好的研究美国股票市场,在创立道氏理论的同时也在1896年五月公布了12种美国最重要的工业股票,并对其进行了加权平均成为道琼斯指数,后发展成为三十支股票,即现在的Dow 30 指数。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洗礼后,道指中仅有通用电气还幸存,其余成分股都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除了被收购或者破产以外,大多数股票被踢出道指的原因即是其股价下跌太多,继续留在道指中有碍观瞻。 可是,这种嫌贫爱富对于长期投资者有多大帮助呢?我们来看看道指在2008年二月干的一件事情,当时美国银行大量发行次贷,利润膨胀股价上涨,道指将美国银行加入进来,把另外一家表现糟糕的公司一脚踢出。这家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菲利普莫里斯的母公司——阿尔特里亚集团,它的万宝路烟卷,恐怕天下无人不识吧。 美国银行刚登道琼斯指数,美国就发生了金融海啸,美国银行股价一头跌深谷,反观烟草股价格虽然也下跌,但是在股票市场上几乎是跌幅最小的,随后就拼命上涨,这些年里的基金经理,凡是追求平稳收益的蓝筹股,都会买这只股票。相比之下,美国银行从金融海啸后已经反弹了363%,相比道琼斯指数的260%上涨要出色的多,但美银的股价到2013年被踢出道指时候,价格还远低于当初登上道指殿堂的股价。由此可见,道琼斯指数更换美银的决定仅仅出于颜面,高盛并不能比美银更好地代表美国银行业景气状况,美银的出局仅因为道指不能容忍表现差的低价股的存在。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特别是美国股票的投资者,道指更换成分股的一贯作风其实在提醒投资者们指数投资的不利影响。最近几年,许多投资者都出于对费用的敏感而转向指数基金和ETF,通过这次道指的换血,我们可以看到指数投资的不尽人意之处。其实,如果从道指的ETF和美国股票基金的角度看,美国股票基金可以选择更多的美国大型蓝筹公司,而且在选股上没有道指那么机械,表现也会比指数好不少。 这个问题已经涉及都投资界最大的争论,即应该采取被动投资(Passive investment),还是主动投资(Active investment)。分析师认为,人们的心理影响市场,大多数投资者是不理性的,因而市场也不会是理性的。即使完全被动的指数投资也存在非理性,因此为主动投资获得高回报打开了方便之门。指数的设定和调整是为了记录和跟踪市场的表现,初衷只是作为一个标准而设立的,并不是为人们投资而建立的,一厢情愿地跟随指数,并不见得会带您到达投资致富的彼岸。 在如今美联储连续加息的环境下,大盘指数的各个板块表现会相差很远,房地产和公用事业等对利息敏感的公司股价不会有什么表现,只有主动投资的基金经理会帮助投资者选股,可以说未来将是选股高手的时代。选择指数基金和ETF投资的朋友们,正是该检讨一下自己投资策略的时候了。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中美貿易戰升級,誰受益誰吃虧?

对全球贸易局势的担忧情绪令市场承压,道指连跌数日。美联社   智者筑桥,愚者筑墙 ,置中美三次贸易谈判的成果于不顾,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出尔反尔,放弃中美三轮谈判的成果,又一次举起关税大棒,这一次则是变本加厉。 特朗普总统发起的贸易战害人害己,苹果公司的CEO库克就担心加征关税会影响苹果公司的业绩,他表示,只有那些拥抱开放,贸易和多样化的国家才会成功,拒绝的则不会! 这么多年的即所谓不公平交易中,美国出口中国的都是技术密集型,还有好莱坞梦工厂的产品,一部美国大片在中国随便就赚上亿的票房。 反观中国出口主要项目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国以牺牲资源,环境,农民工的血汗为代价,千百万农民工人在血汗工厂日夜劳作,大量出口美国造成所谓的贸易赤字。 即使这么辛苦换来的贸易顺差,其中很大一部分又被中国大量的出国人员到美国消费还给美国。特朗普总统在谈贸易赤字时,忽视了一个问题,中国消费者强大的消费能力,在欧洲和北美大陆上,随处可见的中国游客,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活力。 这些中国游客到美国花的都是真金白银的美元,特朗普总统鼓吹的财富流失,最终都回到美国的房地产、旅游、各大常青藤学校,这些事实特朗普总统只字未提。美国第五大道各类名牌店、还有各州的outlet Mall里,到处都是身上背着时尚小包,手里拿着手机的中国代购,他们购买大量的美国产品,这些产品并没有记录美国正式的对华出口,但却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如果与中国的贸易战纠缠不休,当这些白花花的银子消失的时候,那才是美国最头痛的事情,许多从事服务业的美国人都将会失业。 特朗普总统的500+2000再加2000的对中国的产品征收关税恐吓,看起来很威风,不过,稍微计算一下就发现,这几乎是中国出口美国的全部商品总值。可以看出,这种惩罚性关税首先惩罚的是美国消费者,这将会导致中国以美元为单位的出口价格上升,美国的通胀水平会大幅上涨。 由于美国的惩罚性关税导致美国国内价格上升,一般而言,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实际财富和工资水平的下降,这将会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量的下降。 行文至此,如果从通货膨胀上看美国和中国的贸易赤字问题,中国牺牲自己的利益,为美国人民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商品,稳定了美国的物价,让美国可以从金融海啸中全身而退。美国不仅不感谢,现在却过河拆桥倒打一耙。 其实,特朗普本身也是商人出身,即使没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不代表他没有商人天生的财商。难道他看不到每年成群的中国游客,到全美各地的特朗普大厦和酒店旅游,贸易战打起来他自己的钱包就不受伤吗? 试想一下,任何商品价格的上升都具有传导机制,其引发的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以及通货膨胀,将令美联储执行的货币政策遭受更大压力。 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加息的厉害,保罗沃尔克,这位美联储主席,老一辈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不由得打个冷颤!美联储在1980年时,保罗沃尔克挥舞加息大棒,将联邦利率提高至20%!目前2%的利息水平,在利息正常化的道路上,还是属于非常初级阶段,真正的狰狞面目,许多人都没有见识过!我们大家都希望美联储不要再出这样沃克尔这样一位疯狂加息的主席,谁能想到却先迎来了一位疯狂制造通胀的总统! 美联储今年本来就要进行四次加息,明年开始每次会议后都附带记者招待会。美联储在市场沟通过程的这一重要变化,被很多分析师看做今后激进加息的信号。从明年开始,每次联储会议后都有机会宣布加息。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美股牛市還能走多遠?

6月的第一周过得并不平静,在加拿大举行的G7峰会,特朗普一边在推特上怒怼法国总统马克龙展开论战,一边电话上与加拿大总理讨论两百年前火烧白宫的往事,内讧不断升级,一个好好的G7大会最后不欢而散。 在惯常情况下,可以想象美国股市早就跌得一塌糊涂了。令人惊讶的是,美国道琼斯指数竟然在过去的一周里上涨了681点,这是自今年3月9日以来最大的单周涨幅。 似乎外面的世界越乱,美国就越好,而且是从大盘股到科技股,到中小公司的普遍性乐观上涨。 如果说从市场的角度来解释的话,下周的美联储会议继续加息已经是共识,加息压力下,资金大规模撤离新兴市场。短期内对于美国有利,因为大部分资金回流美国,对于美国国内经济和股市是有利的。 自从五月中下旬以来,新兴市场压力骤增,巴西股票市场已经下跌10%,可以这样说,新兴市场历来都是靠着低利息和弱势美元创下辉煌的,一旦势头反转,那么,新兴市场的不幸,就是美国的幸运。 另外,传统的避险工具风采尽失,从国债到黄金,到比特币怎一个跌字了得?只有美国公司的股票成为抗通胀的硬通货。 当然,美林美银的分析师也对此发出警告,虽然现在一切对美股有利,但是这种情况不太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美国股市总有一天会遇到1998年的风险,即新兴市场的风暴越演越烈,最终美国投资者也要采取保手措施,卖掉成长性的科技股,最终导致科技股大跌。 一般而言,科技板块的波动性和贝塔值较高,在整个股票市场上,一有风吹草动,这个版块首先会遭到抛售。本周科技股虽然创下新高,但是在新兴市场,特别是巴西股市暴跌后,科技股云集的纳斯达克从历史高位回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许下周将会看到科技板块的波动,美股的投资者还是需要系紧安全带。 自从世界上出现股票市场以来,恐惧和贪婪就一直伴随其发展。市场是个怪圈,转来转去,让人无所适从。在百年的历史中,市场起起浮浮,赚钱的对股票基金痴迷,亏钱的人则谈股色变。要成为成熟的投资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要经历几次市场风波。 如果纯粹从技术角度看,股市目前处于高位震荡横盘的趋势中,道琼斯指数较二月的高点还有6%左右的涨幅,补上这个缺口后,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因此投资者目前不宜冒进,首先考虑减持周期性较强的股票,选择偏防守型的蓝筹股。当今的投资市场虽然充满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公司正在增加分红和股票回购。 对于股票市场的来讲,公司业绩增长当然会促进指数上涨,而公司增加分红也是股票价值增长的重要来源,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股市增长来自分红的累积。 目前市场的投资产品只有股票,债券,外汇和商品四大类别,普通人可以染指的仅有股票和债券两类,目前的长债收益率突破3%,债券投资者扣除通胀后则收益微乎其微;相比之下股票的分红收益率则能够长期抗通胀,因为公司早晚会将成本的上升转嫁给消费者。 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投资时应多一些战略性的布局,少一点追逐回报的浮躁。投资的核心应该是分散风险,平衡布局,而不是一切向回报看齐。投资者应该从大处着眼,有投资时限(Time Horizo​​n)的概念, 这样非常有利于设计投资组合,和决定采取何种投资策略。 有鉴于此,如果红五月过后,今年夏天可能会出现的任何股票市场调整,都是长期投资者买入的机会,投资者只需在资金投入方面把握管理技巧,避免一次性下注,以分批投入为宜。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