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07:33:03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抑郁症

研究:新冠让加国数万人患抑郁症 华裔称情绪病更难治愈

  【加拿大都市网】星岛记者王弘树报道,根据最新的一项医学研究发现,大约有八分之一的加拿大长者在新冠大流行期间,第一次患上抑郁症,这意味着加拿大有数以万计的国民在新冠期间经历抑郁症困扰。 另外,有大温华裔接受《星岛》访问时表示,由于生活及工作深受疫情影响,对于前途并不明朗,经常失眠导致精神不佳,社交距离令心中负能量无法释放,后来被诊断为情绪病及忧虑症,现在仍要服药帮助睡眠,医生告知情况严重或会患上忧郁症。 一项针对2万多名50岁或以上的加拿大国民调查研究,近日在国际公共卫生期刊发表。数据显示,许多以前尚未患过心理问题的长者,在新冠期间患上抑郁症,患病人数普遍激增。 多伦多大学医学数据研究员麦克尼尔(Andie MacNeil)周四(24日)表示,新冠大流行对以前精神健康的长者人群,造成巨大的心理损失,许多长者在疫情期间经历经济困难、孤独感、以及家庭冲突等问题,从而导致心理健康下降。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调查受访的参与者中,近一半在2020年的秋季处于抑郁状态。 卡尔顿大学的研究员伯克(Sapirya Birk)则表示,疫情更会影响患有抑郁症病史的人士,她说:“医生需要重视曾患有精神健康的病人,对于他们的情绪保持警觉。” 研究数据也发现,患有慢性疼痛的加拿大长者,在获得常规治疗、药物治疗或医疗保健服务等方面遇到困难,他们在2020年秋季更有可能面临抑郁症。另外,在疫情间忍受家庭冲突的成年人,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倍。 今年58岁的大温居民陈女士接受访问时表示,在新冠大流行爆发时,身边许多50岁或以上的亲友面临同样问题,包括:担心年迈父母的健康,子女大学或中学毕业后的前途,自己在疫情时是否会收入降低,如何偿还房贷车贷、是否出现生意或就业问题。 陈女士说:“在2020年爆发疫情后的半年,每天都处于担忧状态,对前途没有任何希望。更幻想自己会感染新冠死去,不知道父母及子女怎么办。” 她又指,新冠期间无法社交倾诉,还因防疫政策无法与在中国的父母见面,差不多每晚都失眠,其后须由医生开具安眠药才能入睡。 陈女士最后补充说,自己在今年已感染新冠,征状不太明显。但疫情爆发已两年多,至今仍须服用药物才能入睡,“情绪病比新冠更加可怕,我已经和以前的性格不一样,经常无故发脾气,对未来没有安全感,对人对事都变得敏感,我要面对的却是另一场持久战。”  

招行厦门行长堕楼身亡 生前深受抑郁症困扰

【加拿大都市网】招商银行厦门分行行长赵启柱(见图),昨晨在分行大楼坠楼当场身亡。招商银行稍后回应记者称:“赵启柱行长因深受抑郁症困扰,于24日上午不幸离世,我行表示沉痛哀悼”。 据了解,昨晨九时左右,招商银行厦门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赵启柱被发现坠落在厦门市思明区领事馆路18号招商银行大厦四楼平台,救护人员到场确认死亡。 “很可惜,赵行长非常和蔼,在行内口碑也很好,今年招行厦门分行业绩也很好。”有接近赵启柱的银行人士表示。亦有知情人士透露,“赵行长长期睡眠不好,很久没有好好休息了”。 公开信息显示,赵启柱现年56岁,1988年清华大学毕业,当年和四十多名清华毕业生一起闯海(即“海南”),对海南感情深厚,曾陆续担任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副行长、招商银行海口分行行长等职。 2018年初,赵启柱转任招商银行厦门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截至今年六月末,该分行员工人数逾千人,资产规模约665亿元人民币。

新冠疫情影响身心 抑郁症及心脏病增加

(■■有心理学家关注到,新冠疫情对人们带来的心理健康影响。CBC)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新冠疫情令抑郁症患者情况恶化,继而增加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这项研究由盐湖城山间医疗保健公司(Intermountain Healthcare)的研究人员进行,对象是4,633个在新冠疫情前和期间完成抑郁症筛查的患者。 近40%的患者表示,在疫情第一年,经历了新的或持续的抑郁征状。 山间保健心脏研究所的心血管流行病学家、这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梅伊(Heidi T. May)在一份新闻稿中称,这些发现意义重大,回首疫情爆发第一年,大家已经看到心理健康对病人的影响。 患者分为两组:没有抑郁症或不再抑郁的患者,以及那些变得抑郁或仍然抑郁的患者。研究人员发现,在抑郁症患者中,在疫情期间抑郁症的筛查分数高于疫情前。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期间,记录了疫情前的评分,而疫情期间的筛查则发生在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4月20日期间。 患抑郁症易焦虑看急症 此项研究的结果在上周六举行的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视像科学会议上讨论。 研究结果不仅指出新冠大流行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也拖累了身体健康。 研究人员发现,抑郁症与到急症室求诊增加,跟接受焦虑治疗有关。与没有抑郁症的患者相比,抑郁症患者因感到焦虑而到急症室求诊的机率高出2.8倍。与没有抑郁症的患者相比,抑郁症患者在出现胸痛时因焦虑而去急症室求诊的机率高出1.8倍。 科学证据显示,抑郁症和心脏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的数据,长期经历抑郁、焦虑和压力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跳和血压升高、心脏血流量减少以及皮质醇水准升高的情况。最终,这些生理作用会导致动脉钙的积累,并导致心脏病。 最近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精神病学期刊》(JAMA Psychiatry)的一项研究发现,患有4种或以上抑郁征状的人士患心血管疾病或死亡的机率高出20%。 这项研究涉及21个国家的14万多个中年参与者。在本国,心脏病被视为主要死因。 梅伊在新闻稿中续道:“我们知道(抑郁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高危因素,如果人们因为疫情而变得更加沮丧,几年后,将发现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更高”。 梅伊表示,这显示尽早筛查出病人,并为他们提供所需治疗的迫切性。 此外,梅伊还称,临床医生应该敏锐地意识到病人的心理健康,以便立即为他们提供治疗,以提高病人的整体生活质素,并希望避免将来出现随后的健康问题。这份敏锐很重要,因为疫情尚未结束。 星岛综合报道

马思纯首谈抑郁症原因 疑与初恋及家教有关

【加拿大都市网】近日,马思纯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条与好友聊天的视频,谈及自己患抑郁症经历,曝光了诸多秘密,并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视频开场,好友问马思纯现在跟以往相比,恋爱观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马思纯回答道,现在爱自己更多了一些,并称:“现在有脾气可以发出来了。” 随后,马思纯解释道,其实自己是会生气的,永远不生气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而现在则不然,生气就会说出来。马思纯说,以前太怕别人难过,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她甚至还举例说,曾经在车上因为怕司机感觉麻烦而不敢上厕所一直憋着,但相比起来,现在没那么怕事了。 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性格,马思纯觉得可能与初恋或者家教有关。马思纯追求初恋3年才有结果,所以一直觉得自己有很强烈的挫败感。而且家教也教育她要听话懂事,要看别人而不能自我。 在视频的最后,马思纯作为过来人,还给了大家一些关于抑郁症的建议: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很固执自己都是对的,这是一种病,它和其他的病没有任何的区别,去正视它,把它和其他的病想的是一样的,包括身边人也不要把它特殊化,去看医生,然后吃药是最好的一个选择,正视它,接受它,你才能接受你自己。 (编辑:北极星)

冬季令抑郁症转差 多伦多医生推新技术

(■■使用先进的TMS仪器治疗病人的精神健康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拿大人的生活模式,他们努力适应之余,同时面对冬季抑郁症的出现。 据加拿大瘾癖及精神健康中心(CAMH)指,有50%的病人因疫症而令他们的病情转差。现时在多伦多应用新的科技医治精神健康问题的病人,成效显著。 施泰纳医生(Dr. Leo Steiner)表示,当人有精神困扰的倾向,疫情爆发后可能会触发他们的焦虑或抑郁水平,需要及时接受适当的治疗。特别是本周开始容易出现冬季抑郁症,国民要格外关注个人的心理状况。 施泰纳医生于去年9月创立加拿大TMS诊所,采用名为经颅磁力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非入侵性的治疗方法,这是一种先进激活脑部技术,配合谈话辅导,以便治疗抑郁症、焦虑、强迫症或其他精神健康问题。 在过去数月以来,年届18至75岁男女病人接受这项治疗,成功率显著。施泰纳医生称,有70%的人已减低出现病征的次数,约有60%正迈向完全纾缓。 6成患者获完全纾缓 这种结合突破性科技的治疗方法,当中使用世界最先进的TMS仪器,由以色列科学家研发,并获得联邦卫生部批准使用,利用磁力刺激脑细胞技术,连同特别设计的心理治疗。有别于现时安省有少数医院采用TMS作为研究工具,该诊所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每天20分钟的疗程,配合支援的谈话辅导模式,部分病人能够完全停药。 而当面对冬季抑郁症,请参考下列的建议: 1. 不许自己不开心──抑郁症是一种导致大脑无法正常工作的疾病,如坐在轮椅上一样,不会起来走路一样。 2. 每天运动──无论如何做一些运动,简单如在街上散步。 3. 小休──即使不想看电视,也可以观赏喜爱的喜剧或有趣电影,开怀大笑。 4. 承诺照顾某些人事──关注他人是否开心,改变他们的生活,自已也会振奋精神。 5. 定下早起理由──弄清楚真正想做的事情,例如喝咖啡,运动和照顾宠物,使自己动起来。 6. 将抑郁症视为机会──即使会度过一段艰难的时期,但辨别征状并采取改善措施,会发现一线希望。星岛记者报道

抑郁症患者需不需要终身服药?能不能完全治愈?

  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既然我们身体感冒了需要吃药,那么抑郁症也是可以靠药物治疗的。但是很多人对于药物治疗抑郁症不甚了解,例如,抑郁症患者会对药剂产生依赖吗?还有人认为抑郁症患者需要终身服药,这个说法正确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李占江详细解答了药物治疗抑郁症的问题。他说,现在所用的抗抑郁药物,已经有三环类、四环类、SSR类等,但是,所有抗抑郁药物并不像感冒药那样,吃一个礼拜药就会痊愈。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强调全病程治疗,不是一吃药情绪就会立刻好转。对于第一次患抑郁的人而言,一般来说,如果治疗效果比较乐观,服药时间大约持续一年半,这就是一个全病程治疗的概念。很多人会有疑虑,是药三分毒,在一年半的服药期间,会不会让病人用药成瘾,产生依赖呢?实际上,抗抑郁药物都是耐药、无依赖性的,所以不会成瘾。而且,在抗抑郁过程中,病人不会突然停药,而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最后停用。在停药过程中,病人不会出现明显的反跳反应。   当然,个别药物会对肠胃产生刺激,也有病人出现肝脏功能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但是一般来说,吃药非常安全,对身体不会带来很严重的影响。   那么,抑郁症患者需不需要终身服药呢?现在医学上并没有得出严谨的结论,但是现有的一些研究表明,因为抑郁症容易反复,一旦复发吃药时间会比上一次时间更长。如果多次犯病,吃药时间就会更长。针对两次、三次以上的复发,医生一般会建议病人吃药3至5年。但是,约20%病人患有难治型抑郁症,3至5年服药并没有使病情好转,这种情况就可能需要长期服药。   “长期服药”到底是多长时间?医学界并没有相关界定,因为总有一些残留症状,比如睡眠问题、吃饭问题、精力问题、记忆力问题等,所以服药时间肯定会较长。但是,在普遍情况下,绝大多数抑郁症病人不需要终身吃药。   李占江最后指出,抑郁症完全可以治愈。不光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抑郁症患者也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努力提高生活规律性、环境适应能力,改变生活作息时间,改变自己与周边环境打交道的方式,保持心理健康,就可以远离抑郁症的困扰。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李占江。 

皮肤瘙痒居然还跟抑郁症有关

我们为什么会痒?原因很多。但明显的是,大多数由于皮肤状况而经历慢性瘙痒,且还因为巨大的心理负担,无法通过抓挠缓解。 尽管以前已研究过湿疹和牛皮癣等疾病性质造成的瘙痒,但科学家们说,我们才刚刚对皮肤疾病、心理健康问题和生活质量交织成的致痒性有所了解。 瑞典大学的皮肤科医生Florence J. Dalgard说:“有研究表明,瘙痒和一般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特定的皮肤疾病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是缺乏针对慢性皮肤疾病的横断面研究。”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Dalgard团队分析了从13个欧洲国家(包括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数千名皮肤病患者处收集到的数据。 共有3500多名各式皮肤病的患者参与了研究,同时有1300名无皮肤疾病历史的人作为对照组。他们接受身体检查并填写问卷;研究人员掌握了他们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瘙痒历史,同时对抑郁、焦虑和自杀倾向进行了诊断。 经过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皮肤状况、瘙痒、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受损之间存在多向关联。 受到瘙痒折磨的皮肤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4.1%。不发痒的患者则降至5.7%。 对照组中,有瘙痒的人里也有约6%的抑郁症状,而没有慢性瘙痒的人里只有3.2%诊断出抑郁症状。 对焦虑症,也有相似的模式,皮肤病和瘙痒的患者占21.4%,没有瘙痒的患者下降至12.3%,而对照组约有8%。 瘙痒患者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15.7%,而非瘙痒患者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9.1%;同样,有瘙痒的对照组(18.6%)比没有瘙痒的对照组(8.6%)更高。 瘙痒患者在自我报告中称,经历了更多的生活负面事件(38.2%,非瘙痒患者32.4%),也可能会遇到更多的经济问题。 尽管研究人员承认他们的数据不能确立任何因果关系(并推出心理问题可在某种程度上诱发瘙痒),但他们认为皮肤病很可能是瘙痒的原因,然后瘙痒诱发心理问题。 “做出相关性推断的原因是,瘙痒与皮肤发炎有关,皮肤发炎会在大脑中诱导5-羟色胺网络,从而导致抑郁和焦虑。” 尽管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这一假说,但到目前为止,瘙痒和抑郁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 。 研究人员说,未来的治疗方法需要考虑新知识的加入——由多学科的医师团队来帮助支持。 同时,预防性计划可能会发挥作用,帮助减轻瘙痒,减轻由其引起的严重心理症状的发展。 该发现发表在《皮肤病理研究期刊》上。(煎蛋,图片来源pixabay)

每40秒就有一人由于此病离世!你有没有类似的征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预防自杀:全球要务》报告,每年全球超过80万人死于自杀,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 每40秒就有一个人失去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朋友,同事。也许你认识的人就有因自杀而永远离开,或者你直接体会到了丧亲之痛。 最近刷屏的这位自杀的韩国姑娘,名叫崔雪莉。 她的突然离世成了中韩两国的热搜话题,如同她生前经常成为话题女王一样。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被认为经常以大尺度示人的姑娘原来还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这次的死因也被公布为抑郁自杀。 也许很多人并不认识她,来自韩国的崔雪莉因为长的白净粉嫩,气质独特,而被一众粉丝和网友亲切的称为“人间水蜜桃”。可就是这个白净粉嫩、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昨天还在,今天却突然离去,让人不胜唏嘘。崔雪莉的经纪人称,雪莉生前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而报道里的这句话更是刺痛了无数人。 崔雪莉走了,也许我们依旧无法得知是什么让她选择离开了这个世界。 可是她的离开,却又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抑郁症”。它真的不是矫情,而是一种要命的病。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抑郁症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不只我们常人因为压力大患上抑郁症,好多名人们也会由于压力大患上抑郁症,那么哪些名人得过抑郁症呢?我就简单来说几个患抑郁症的名人几个来说说吧: 海子:诗人海子也是死于抑郁症,死的方式异常惨烈——卧轨自杀。他出身贫寒,生前一无所有,沉迷于诗歌的写作到了痴迷的程度。四任女友都因贫寒先后离他而去。他的诗集是在他死后多年,由好朋友西川帮助整理出版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诗歌界给了他崇高的荣誉,他的才华也渐渐地被世人了解和接受。 戴安娜:戴安娜王妃在逝世前,就得过4次抑郁症,症状时轻时重。导致戴安娜抑郁的诱因来自两方面,首先是与查尔斯王子的感情不和,貌合神离,后来并引发婚姻危机;其次是生育两个王子,尤其是生育威廉王子后,戴安娜出现了严重的抑郁症。据戴安娜的私人医生透露,戴安娜的抑郁症固然有生产方面的原因,但对婚姻的失望是主要诱因。虽然戴安娜最终死因不是出于抑郁症,但这位高贵女性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而导致抑郁症的出现,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托尔斯泰:在写完《安娜•卡列尼娜》后,托尔斯泰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疾病的折磨使他不仅放弃了个人的家庭生活,同时也放弃了文学创作,将精力投入到哲学与宗教的研究,并宣称”艺术不仅是没用的,而且是有害的”。 川端康成: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亚洲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1972年4月16日自杀身亡。川端康成自幼失去父母,极为任性孤独和神经质,不爱上学。对于获诺奖后所带来的荣誉和涌来的慕名者,心里十分厌恶,这与幼年的心理封闭有关。他对夫人发脾气“家里并不是旅馆,我也不是为客人活着的”。他对因自杀身亡的古贺春江的口头禅极为赞赏,“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 李恩珠:2005年2月23日,韩国一线明星李恩珠在自已的寓所用移动衣架和腰带自杀了。据悉,这位表面华丽内心却异常孤苦的女明星早已得了抑郁症。有韩国媒体分析,李恩珠平时为人低调,不太爱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但仍逃不过众多“绯闻”新闻,尤其是传她和多个男性有“超友谊关系”。而在“X档案”中,李恩珠更被描述成“男女关系复杂”的人,这给她造成了极大伤害并始终挥不走心里的阴影而最终选择以结束生命来逃避一切。 抑郁症无人能幸免,名人也不例外,出了上述的几位还有好多好多患抑郁症的名人,比如: 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1861~1865年) 狄奥多•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1882~1945年) 文生•梵高(荷兰后期印象派画家,1853~1890年) 文斯顿•丘吉尔(英国1940~45,1951~55年首相,1874~1965年) 玛丽莲•梦露(美国影星) 瓦尼斯特•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899~1961年) …… 没有哪种职业,种族,性别,或年龄可以对抑郁症免疫,名人得过抑郁症也就不足为奇了。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抑郁症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 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自杀。自杀是全球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因。 挣扎于自杀边缘的人可以获得治疗。然而,许多自杀都是在危机时刻冲动发生——失败、孤独、歧视、关系破裂、经济问题、长期的病痛、暴力、虐待、冲突或其他人道主义紧急情况都可能成为触发事件。 虽然影响精神健康的因素复杂且不可控,但我们可以做的一件事是为我们周围的人提供支持——尤其是当他们处于困难时。社交支持网络是健康的因素之一:来自朋友、家人和社区的更多支持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健康。如果你觉得生活失去意义,也可以向身边的人寻求支持。 自杀是可以预防的,但也需要个人和社区层面的参与。我们对自杀风险、警告信号和该怎么做了解得越多,当我们认识的人有自杀风险时,我们就会更有准备。 (搜狐健康)

是抑郁症导致失失眠 还是失眠导致抑郁?

这比较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因为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会经历睡眠障碍,但其实有很高比例的睡眠障碍者会患抑郁症。这一个症状是伴随另一个症状而来的吗?还是说两者是并发症?有可能一个人只会患其中一种疾病呢?对很多人(包括我)来说,对睡眠障碍的深入调查可能是诊断抑郁症的第一步,我经常会凌晨3点多突然醒来,谷歌说我可能是抑郁症,睡眠中断是抑郁症的一个症状。同样的,如果你谷歌“整天都在睡觉“的问题,它会告诉你同样的诊断结果,但是一种疾病怎么可能会呈现出两种完全相反的副作用呢? “因为抑郁症是一个狡猾的东西,不按任何规律行事。“Jane Woyka博士告诉记者。”对一些人来说,抑郁症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失眠,病人会很难入睡或者经常会醒来,因为缺少快速眼动睡眠期。”在抑郁症和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一些患者经常需要补充睡眠,他们很难保持清醒。所以失眠和持续的睡意显然是有联系的,所以抑郁症患者会进入一种奇特的死循环。 Woyka博士补充道,虽然有很多药物能够帮助你解决睡眠问题,但其实药物并不是最优解,她说:“很多非处方药都可以用来治疗失眠症,这些药物中通常含有抗组织胺的成分。盐酸异丙嗪经常被拿来治疗花粉过敏和失眠症。有些病人需要更强效的药物治疗,然而作为一名医生,如果病人服用了类似药物,我们更建议他们去找精神科医生解决问提。” 没错是一些潜在问题,可能有些人身上有一些小的毛病使他们无法安然入睡:比如说短暂的呼吸暂停,梦游症状,或者是睡觉时不自觉揉眼睛的人。然而如果你有抑郁症,这些问题可能会被放大,这个时候和你的医生谈一谈会是一个好主意。于此同时你可以尝试做一些小的改变来使你的身体在你需要睡觉的时候做好准备。睡眠和昼夜规律有关,是调节人体生物钟的内部过程,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有亮光的地方,这意味着当你躺在床上的时候麻烦放下手机。老实说会有多少人半夜给你发消息?当你眼前有一束明亮的光线,世界上所有的信息离你的脸只有一点点远的时候,睡不着是正常的。不管怎么样,解决上述的几个问题,以确保你有机会好好睡一晚。(煎蛋,图片来源pixabay)

“抑郁症”这词最近太流行 到底它是怎么回事?

  近年来,随着大家对精神卫生的关注,“抑郁症”这个名词越来越多的被报道。那么,究竟什么是抑郁症?是不是就是大家所说的瞎矫情、太脆弱?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以及治疗抑郁症呢?   今天就带您揭开抑郁症的灰色面纱。   一:抑郁发作是什么?   (1)抑郁症用专业术语来说应该叫做“抑郁发作”,那么抑郁发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1.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缺乏愉快感、甚至有自杀想法或行为等。   2.意志活动减退:生活、工作动力下降、兴趣爱好下降、不愿意出门、不愿意与人接触,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出现不语、不动及不食等状态。   3.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主动言语减少、语速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等。   4.负面情感体验:度日如年、生不如死、自我评价低及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无价值感、自责自罪感,或烦躁、担心、紧张、胡思乱想等。   5.失眠:以早醒、醒后难入眠为主。   6.躯体不适:乏力、食欲下降、体重明显下降、便秘、疼痛、性欲减退、阳痿、月经紊乱、闭经等。   7.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悲观绝望,自杀观念频繁,自伤或自杀等行为。   总结起来就是   1.无欲:性欲、食欲等减退   2.无趣:对什么都提不起来兴趣,以前喜欢的现在也不感兴趣了   3.无眠:睡眠质量下降   4.无用、无助、无望、无价值、自责自罪、自杀自伤等   (2)抑郁发作的病因   1.遗传因素:直系亲属中有人有抑郁症史,此类人群抑郁的患病率比别人高。2.社会心理因素: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经济压力,生活方式改变等,首次发病的抑郁患者半数以上可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3.性格因素:性格优柔寡断、内向悲观及心理承受力弱的人容易产生抑郁发作。4.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脑部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氨基酸等的失衡是抑郁发作的重要因素。5.躯体疾病: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不孕不育等常常引发抑郁发作,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   所以说,抑郁发作的病因有很多种,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朋友,请您多关心,多陪伴,多理解,带他们来看医生,不要简单粗暴的认为他们“瞎矫情、太脆弱”。   (3)部分抑郁发作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我们称之为继发性抑郁发作,常见于:   1.精神障碍:双向情感障碍、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2.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帕金森、癫痫、痴呆性疾病、脑肿瘤等。3.躯体疾病:冠心病、肺性脑病、甲亢或甲减、系统性红斑狼疮、贫血等。4.药源性:镇静催眠药、降压药、抗癫痫药、抗癌药、止痛与抗感染药等。   二、远离抑郁,从我做起   (1)学会释放压力,调整自我情绪状态      (2)日常作息规律      (3)拥有或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4)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积极寻求他人帮助      (5)早晨或上午适量运动      (6)多晒太阳      (7)亲人或朋友注意陪伴、倾听,引导患者觉察、表达情绪,并增强其康复信心   抑郁症具有高发病率,高风险,高复发率等特点,因此必须早发现,早治疗,通过相应的治疗手段,改善症状,促进早日康复。   三、抑郁的治疗手段   1.药物治疗:中药、抗抑郁药等。   2.心理咨询治疗:个体、家庭、团体、沙盘等。   3.中医特色疗法:针灸、艾灸、火罐等。   4.物理治疗: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低频脉冲等。   (作者:文汉宜 付晓露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科普中国)  

中国抑郁症超过一亿 青少年的成因及表现

最近一部名字叫《小欢喜》的电视剧引起很多成年人及青少年朋友的关注,里面有两名学生,一名叫丁一,一名叫乔英子。 丁一是高乔英子一届的学生。他在高三的时候应该是经历过非常痛苦的过程,在他租住的房间墙壁上写满了“我恨”两个字,虽然他上了父母期待的大学,但是他本人很不喜欢,还患上了严重的抑郁,导致他退学并且跳楼自杀未遂。 当乔英子听到丁一自杀的消息后,英子说“都是他家长逼的,他父母看他跟看犯人一样。我其实挺能理解他的,他一定是生活得太痛苦、太难受了。不过我也挺佩服他的,想跳就跳了”。英子的妈妈总是逼着英子去学习,不仅如此,为了不和英子分开,妈妈阻止英子考自己喜欢的大学,所以才会有后面英子跳河的那一幕,英子后来被医院诊断为中度抑郁。 “抑郁”这个词可以被翻译成“自我攻击”“自我否定”或者“无法做自己”,一般来说,和主要养育人对自己的看法有关,例如主要养育人经常忽视自己的情感、想法和自主性,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自我的否定。 例如英子,她很努力很乖巧,其实她的成绩还是挺好的,她放弃了去天文馆和玩乐高的时间,像个学习机器一样拼命学习,但是很少得到妈妈的夸奖,妈妈会忽视她还是一个孩子的那部分需要,忽视她的兴趣爱好,忽视她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否定她的努力,经常听到的还是妈妈的不满意:你应该更好!这很难不会产生愤怒,但妈妈很辛苦,她总是说在为英子着想,那么英子既然无法恨妈妈,就只好恨自己了。产生对自己的否定或者产生严重的内心冲突,都会让一个人很痛苦,陷入到抑郁之中。 此外,英子的父母不能很好地解决他们婚姻中的冲突,虽然电视剧中我们刚开始看到的是他们已经离婚,但是没有离婚之前想必会有很多争吵,经常处于这种紧张冲突中的人也容易情绪低落,久而久之很可能就会导致抑郁。 据2016年官方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我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亿。也就是说,平均13个人里,就有一名抑郁症患者,有更多的人是徘徊在抑郁症边缘,处在抑郁状态中,更多的人也会经常有抑郁情绪。青少年的抑郁人数这几年有不断攀升的趋势。 抑郁最严重的结果会导致自杀。我国每年自杀的人数达到几十万,相当于一个县级市的人口数,15岁至29岁自杀是第二大死因,仅次于车祸。有一项美国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杀会影响身边的128个人。所以,如果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出现以下状况请大家一定要警醒,这些症状概括来说叫“四无”,包括:无力、无助、无望和无价值。具体来说表现为:情感上,高兴不起来,没有意义,悲伤、自责、闷闷不乐,有些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容易发怒;思维上,觉得我是笨蛋,我是罪人,没有我别人生活得可能更好;认知上,注意力不能集中,平时感兴趣的事情不再有兴趣;行为上,比较懒,比较慢,会说想自杀,有一些自杀计划,自残,自杀行为;躯体上,头晕、肚子疼、胸闷、气短,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等。 这些症状如果延续两周及以上,就需要去医院就诊,有自杀想法和行为的人最重要的是进行生命安全的评估,首要任务是确保一个人的生命安全,中度以上一定要服药,轻度及以下最好做一下心理辅导,只要自己和家庭都重视,积极求助是可以从抑郁中走出来的。 (来源:法制日报作者:汤平,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内动力教育咨询中心主任)

最新研究:肠道菌群变化可影响抑郁症

抑郁症在许多人看来是心理疾病,但是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导致抑郁症发生,而通过菌群移植可以显著改善抑郁样症状。该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在微生物领域知名学术期刊《肠道微生物》上。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由社会、环境和个体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自杀率等特点,位居全球疾病总负担第二位。姚红红教授课题组发现,敲除NLRP3(炎症小体)基因的小鼠与野生型同窝小鼠相比,表现出显著的抑郁样行为差异,并且其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显著改变,提示这种行为的差异很有可能是肠道菌群的变化引起的。随后,为了确定肠道微生物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该课题组进行了NLRP3基因敲除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的移植,随机发现肠道微生物移植可以避免了敲除NLRP3基因引起的自发活动增加,同时也改善了慢性不可预测应激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课题组进一步发现移植肠道菌群可以通过抑制环状RNA-HIPK2(一种新型非编码RNA)在脑内的表达,调节慢性不可预测应激诱导的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从而显著改善小鼠的抑郁样症状。   该研究与其他同类研究相比有明显的创新,一是首次发现炎症小体基因敲除后的抑郁样行为学和正常对照鼠的不同与其肠道菌群的差异相关,二是炎症小体基因敲除鼠肠道菌群移植显著改善抑郁症鼠行为。该成果揭示了宿主—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的新机制,即移植NLRP3基因敲除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通过环状RNA-HIPK2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改善抑郁症状。该研究有助于阐明肠道微生物群与环状RN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肠道菌群和抑郁症的新关系,为未来抑郁症的治疗和微生物群移植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环球网)

华裔青少年抑郁症增多 罪魁祸首不是电子游戏

魁省满地可一家医院新发布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青少年抑郁症征状增加,与社交媒体有关连,相反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与抑郁征状没有关联,更认为电子游戏却是一种很好的消遣。有华裔精神科医生表示,越来越多华裔学生有类似状况,情况令人担心。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满地可Sainte-Justine Hospital的研究人员,从31间满地可学校招募3,800名研究对象,追踪他们从第7班到第11班的行为,研究这四年期间他们的数码荧幕时间(screen time)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受访者自我报告他们每周消耗在社交媒体(如脸书和Instagram)、电子游戏,以及电视上的时数。 电玩让人更快乐属好消遣 研究人员发现,社交媒体的影响比任何其他类型数码荧幕时间的影响要大得多。当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和电视时,抑郁症征状会有所增加,其中社交媒体最为有害。 研究人员指出,抑郁症征状增加与在Instagram等平台上的活跃行为有关,在这些平台上,青少年更有可能将自己的生活,与平台上的名人或富人形象(glitzy images)比较,让他们的自我感觉很糟糕。 不过,令研究人员惊讶的发现是,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与抑郁征状没有关联。 该研究表明,玩电子游戏的青少年一般都不是孤独的,超过70%的游戏玩家都是在线或面对面与其他人一起玩。研究人员发现,电子游戏让人更快乐,是一种很好的消遣。 研究小组成员之一、Sainte-Justine Hospital的博士后研究员布尔斯(Elroy Boers)称,他之所以受到启发,开始研究数码荧幕时间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因为这在青少年中非常普遍,但研究者甚少,就像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吸烟的负面影响仍然相对未知。 布尔斯称,平均来说,青少年每日在数码荧幕前花费的时间为6到7小时。他们的研究发现相当令人担忧,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布尔斯也希望,研究结果能被儿科医生和其他医疗保健提供者运用,帮助更有效地治疗青少年抑郁症。 本报综合报道

悲剧!华裔移民夫妻一年内双双疑抑郁症自杀 留下两遗孤与老母亲

兰里一名41岁华裔单亲妈妈,日前疑患上抑郁症自杀,留下两名分别为10岁及12岁儿子,以及67岁持旅游签证的母亲,她的前夫去年也疑因抑郁症自杀,令两名遗孤及其外婆无依无靠。本地社区和死者朋友得悉后伸出援手,帮助其家人于星期日在列治文市为逝者举行追思会,并且筹款助死者遗孤及亲属度过难关,暂时已筹得逾两万元。 逝者谭女士密友宁莉向《星岛日报》记者表示,7月5日上午10时18分左右,谭女士将自己兰里的家庭住址以信息发送给她,并叫她保重。当时宁莉在上课,未有即时回复,待中午时接到谭女士母亲的电话,称“出事了”,当时宁莉以为发生车祸,便立刻赶到谭女士家。 据谭母说,谭女士10时30分发送信息给她,要她上楼看一下,有个东西给她。谭母上楼一看,才知是谭女士留下的遗书。 谭母立刻致电警方,当警方赶到谭女士家附近一间宾馆时,发现她已经自杀,虽然经尽力抢救,但谭最终宣告死亡。 宁莉说,谭女士在遗书上称自己很失败,没有价值,对不起孩子和母亲,是一个失败者。 离婚时并无表现情绪问题 据宁莉说明,谭女士约于2009年移民加拿大,曾与前夫共同经营一间画廊,2017年夫妇离婚,2018年前夫疑因抑郁症自杀。 宁莉在追思会上追悼好友。 当时一班好友都曾关心谭女士,担心她精神上受到打击,但她当时并无表现出任何情绪问题。 宁莉指谭女士是积极乐观的人,但可能因为逞强,从未向朋友诉苦,令身边好友及其家人都不知道她患上抑郁症。有时谭女士的母亲见她呆在家中,劝她出去走走,以免患上抑郁,谭女士还跟母亲说:“我怎么可能患上抑郁症?” 宁莉说,谭女士或有一些经济上的困难,除在兰里一间城市屋的贷款外,还有一些其他借款。她去世前与遗书一起留下5千元现金给母亲和孩子,此外还有一张存有1千元的信用卡。 去世前并无工作的谭女士曾告诉宁莉,她计划找一份室内设计的工作,宁莉也曾在其邮箱里看过她找工作的信息。 今年5月22日是谭女士41岁的生日,宁莉还特地于5月28日为她庆祝生日,但没想到这就是最后一面。宁莉说,当时与谭女士把酒言欢,亦问过谭女士是否想过要再找一个人生伴侣,但谭女士说与孩子们在一起就很开心,因此暂不考虑。 曾立遗嘱设定孩子监护人 谭女士去年曾立下遗嘱,当时还告诉宁莉将自己的母亲设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宁莉是第二监护人,当时宁莉欣然应允,还赞赏她有提前设立遗嘱的意识。宁莉说,因立遗嘱是加拿大人的一个习惯,且自己也设立遗嘱,因此当时并未将事情放在心里。 但现在谭女士去世,留下全无依靠的两个孩子和老母亲,虽然谭女士在遗嘱中表示希望孩子跟着外婆而非送去寄养家庭,但两个孩子皆为加拿大籍,谭母则持旅游签证居加,她是否能够留下照顾两个孩子还是未知之数。 宁莉向多个华裔侨团发出求助信息,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谭女士的追思会星期日下午在列治文市一个教堂顺利举行,近百名谭女士的生前好友及社区人士出席。 仪式中,少林寺法师为死者举行了超渡仪式。谭母数次失声痛哭,观看女儿仪容时更是哭到无法站立,需要多人扶持相助,场面悲恸,令人动容。 宁莉表示,为谭女士举办追思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面对遗体火化、办理死亡证明、处理银行账户及保险事宜等,而谭母和孩子接下来就要面对偿还住房贷款、水电费、管理费、生活费等诸多开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帮助。 她非常感谢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加拿大华人社团联席会,以及四川同乡总会等侨社,在一接到她的求助信息后就立即行动,探访家人、筹集善款以及帮忙处理后事,令无依无靠的家人在最悲痛的时刻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支持。 谭女士其他生前好友在追思会上呼吁,移民在外生活不易,会遇到多方面压力,应及时向人倾诉,大家一定会伸出援手,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王妃家人不好过?凯特弟弟:我生活优越,却难躲抑郁症

海外网6月26日电在很多人看来,有家人嫁入王室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但现实可能并不是那么美好。英国凯特王妃的亲弟弟詹姆斯·米德尔顿日前就向媒体透露,自姐姐开始与威廉王子约会起,他的生活就发生了彻底改变。尽管生活优越,但詹姆斯却患上了抑郁症,在最痛苦的时候甚至会把自己和家人隔离开来。   综合福克斯新闻等媒体25日报道,詹姆斯24日接受媒体采访,谈及了自己与严重损害健康的抑郁症斗争,以及因英国王室的关系而受到特别关注的情况。   这位32岁的商人表示,当姐姐凯特2003年开始与威廉王子约会,他的生活就发生了完全改变,被置于聚光灯下。“突然间,人们公开评判我究竟是个成功的人还是失败的人,这确实会给人压力,”詹姆斯这样表示,称希望人们对他的工作感兴趣,并将他与英国王室分开来看。“我过着独立与他们(王室)的生活。如果人们对我感兴趣,那很好。如果是因为王室而对我感兴趣,那就不同了。”他说。 今年早些时候,詹姆斯首次谈到了自己的抑郁和焦虑。“白天,我会把自己拽起来去上班,然后就只是瞪着电脑屏幕,等待着时间流逝直到我可以再次回家。”   随着精神健康状况恶化,詹姆斯称他的家人也越来越担心,但他并不希望他们“靠近”。“我无法和人们沟通,即使是我最喜欢的家人和亲密的朋友也不行。”   詹姆斯在2017年因无法工作而寻求医生帮助,并开始接受强化治疗。他指出,不少人很难理解为什么像他一样富有且生活奢华的人会患上抑郁症。“我知道我很幸运,生活优越。但它并没有让我免于遭受抑郁症。这种情况很难描述,不仅仅是悲伤。这是一种疾病,一种心灵的癌症。”   詹姆斯表示,在寻求治疗的过程中,他发现认知行为疗法(CBT)和他的爱犬可以帮助他渡过难关。他也会放下工作,独自旅行反思。现在,詹姆斯有了恋人,他表示自己“重新感到了快乐”。 来源:海外网 图片来源:ins截图

当红女团成员 突然自曝患上抑郁症!

韩国长寿女团少女时代队长泰妍,个人活动亦相当成功,但前晚她与fans在网上对话时,突然语气相当之消沉,fans都察觉到有问题,她即自爆是患上了抑郁症,更表示现时正接受药物治疗,并且会暂停网上节目争取时间休息。 已出道近12年的少女时代,初期原本有9名成员,其后Jessica于2014年退队,年多前秀英、徐玄及Tiffany亦不续约,令少时现时只余下5名成员,她们亦各自展开个人活动,而在歌坛来说,队长泰妍可算是成绩最好的一个。泰妍去年来港举行演唱会时,就坐爆了亚洲博览馆Arena,获得大批fans支持,不过,泰妍前晚在社交网上通过限时动态,回答fans及网民的提问,背景却是一片漆黑,而且语气亦相当之消沉。前晚亦是她在月初PO了照片之后,相隔半个多月再现身社交网,但她却令fans相当担心。 有fans问泰妍最近过得好吗?泰妍竟直接答:“不好!”当被问到网上的节目《Taengu TV》何时会更新时,泰妍回应:“很难讲,也许会无限期延期吧。”再有fans问她,都有半个月没有看到她PO上照片,问她近来有没有拍过新照片,泰妍就表示在演唱会之后都没有拍过新照片。由于其语气消沉,fans都感到十分之奇怪,即问她是否公司或工作上面出了问题,泰妍反而称SM娱乐对她很好,实在十分感谢公司,会努力下去。有fans体谅地表示即使不更新社交网亦没问题,通过限时动态告诉大家新消息亦可。泰妍即表示:“这段时间有点生病,请理解我没有动作的原因,对不起。”有fans似乎有点不耐烦,不客气地问泰妍:“你躁郁症吗?啧啧。”泰妍随即自爆:“不,我是因为抑郁症而难受。现正接受药物治疗,努力康复中。不管是躁郁症还是抑郁症,都请不要投以尖锐的目光,大家都是病患者!”其后大批fans即表示很担心,并希望她好好接受治疗,为她加油,泰妍亦感谢fans关心,并称透过fans对话,心情已好很多。 具荷拉晒新照片报平安 此外,KARA前成员具荷拉去年与其前男友互殴而惊动警方,更被男友以性爱短片威胁。上月她因抑郁而自杀不遂,昨日终更新了社交网,正在日本休养的她向fans报平安,她称:“对不起,也谢谢大家……我会更加努力地克服,让大家看到好的面貌。”同时上载了几张近照,亦展示出笑容,令fans放心不少。

治愈自己也帮助别人 11岁抑郁症男孩开发了这样一款游戏

■■卢克开发的游戏帮助同龄人了解抑郁症。Roblox 魁省满地可的一名11岁男孩开发了一款视频游戏,让同龄孩子在玩游戏的同时,学习精神健康知识并减少抑郁。孩子母亲表示,儿子从小失去父亲,这款游戏既帮助他自己治愈心灵,也帮助了更多人。 母以玩耍引导克服情绪失落 据CTV报道,卢克(Luke Toledo)开发的游戏,内置于流行的游戏平台Roblox中。使用者在玩这款游戏时,不断跳过代表抑郁症的灰色方块,游戏界面同时呈现关于心理健康的不同事实和数据,包括诸如“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这不是一个人的错”等。 游戏的最后,方块变成了更快乐和更丰富多彩的版本。卢克正是以这种创造性的方式,来表达情绪的改善。 卢克的母亲托莱多(Paula Toledo)称,在卢克只有两岁时,他的父亲与精神疾病抗争失败自杀身亡。尽管卢克的年龄不足以了解他父亲的去世,但托莱多认为她有责任与孩子一起探索心理健康的复杂性。 于是她开始试着用玩耍作为引导孩子度过失落情绪的一种方式,帮助他们通过活动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托莱多自己现在已成为一名精神健康倡导者,在TED Talk和博客上分享她的家庭故事。 托莱多称,卢克在参加了一次加拿大慈善组织WE举办的WE Day活动之后,深受启发。她表示,儿子愿意帮助同龄人了解精神疾病的知识,这令她感到非常惊讶。 综合报道

华裔妇女患严重抑郁症却还遭遣返 法官认为:不合理!

■■CTV资料图片 华裔妇女李霞患严重抑郁症和焦虑症,但是边境事务处还是决定按原计划遣返。于是她提出司法复核。法官认为,移民官没有考虑到遣返行动对患严重抑郁症和焦虑的李霞可能造成进一步心理伤害,是不合理。 最新一期《移民资讯汇编》(Lexbase)收录了多宗移民有关的案例,其中两宗独立个案中,两位年轻母亲均因精神因素及对儿童利益的考虑,而免于被遣返的命运。 在来自中国的李霞(Xia Li,译音)的案例中,她以是基督徒在中国会被迫害为由于2013年在加国申请难民,在2015年生下儿子,成为单身母亲。之后她开始申请人道同情移民和遣返前的风险评估,但都没有通过。 在面临遣返前,她于2018年初与现在的丈夫结婚,申请配偶移民,但在申请递交后,她即被诊断出严重抑郁症和焦虑,但边境事务处还是决定按原计划遣返。于是她提出司法复核。 法官指遣返或加重伤害 法官认为,移民官没有评估遣返行动本身会给当事人造成进一步精神伤害这事实,并不合理。移民官没有考虑到这种伤害对当事人的影响。虽然移民官承认,申请人“可能有一些心理问题”,但该官员认为,所提交的以显示她的病情会妨碍她乘飞机旅行的证据不足。 但法官认为,移民官只是考虑她是否适宜旅行的证据,而没有考虑遣返本身会引发或导致进一步的心理伤害的问题,这是不合理。因此决定准许司法复核,把案件退回由其他移民官重新审理决定。 而另一位来自尼日利亚的3个子女的母亲LE,在2016年底因制造和分发儿童色情制品被定罪。 尼日利亚母亲有“自杀念头” 她是以自己的分别为7岁、5岁和2岁的子女为对象,来制造儿童色情物品。她暂时免于被遣返,是因她等待刑事上诉及存在“自杀念头”。 LE的丈夫GE已获得难民保护并已申请永久居住,将LE和子女列为家属。 目前尚不清楚移民官是出于刑事上诉时间和第二次人道同情移民的申请,而无视LE的健康状况不稳定的证据,包括她的自杀念头。 显而易见的是,移民官的遣返决定中没有提到这写在医生报告中的延期请求。同时,她还有诸多病症。 法官认为,移民官的决定也是不合理。毫无疑问,自杀意念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伤害或一种极端状况,可以考虑在有限的酌情权范围内推迟遣返。因此,她的司法复核也被允准。 本报记者报道

17岁男孩当母亲面跳桥 父母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一段拍摄于4月17日的现场监控视频显示,在车流中,一辆白色小轿车打着双闪停在路中,一名女子从轿车左侧进入主驾位置。数秒钟后,有人从轿车左侧走出,然后快跑至桥边纵身跃下。女子紧随其后,试图将其拉住,但未果。 视频中,女子的手曾触及孩子的腿部。男孩跳桥后,女子跪倒、捶地、悲痛欲绝。 上海相关部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称,跳桥者是一个17岁男生,系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视频中的女子系其母亲,跳桥前,该男生曾与其母亲发生口角。120到场后确认,男孩已经无生命体征。 上海某职业学校也向红星新闻确认,4月17日晚,该校确有一名17岁男生跳桥身亡。 父母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悲剧引发网友关注,很多人倍感扼腕痛心。 我们无法知晓一个17岁的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毅然决然地选择死亡。我们也无法体会一个母亲,亲眼看着孩子在自己面前从桥上一跃而下生命终结,内心是如何煎熬。 我们都是旁观者,孩子的离开和一个家庭的破碎已经成为悲痛的事实。我们不去指责这位母亲可能用了怎样错误的沟通方式,更不应该去指责这个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太脆弱”“太极端”……毕竟,我们也不知道那天、那对母与子之间发生过什么。更何况,这样的事件背后,远不是哪一个父母和哪一个孩子的问题。 但是,我们希望透过这件事,反思一下很多已知和常见的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已经出现的教育缺失,祈求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多少中国学生,最怕老师请家长 很多中国孩子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哪怕他们已经长大成人离开校园,当他们回忆起小时候的上学时光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恐惧:害怕老师请家长。 只要老师不给父母打电话发信息,那就是岁月静好。只要老师一说“让你爸妈来学校一趟”,那就是晴天霹雳。 因为很多孩子知道,不论自己做了什么,不论自己有没有闯祸,家长来到老师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多半是对自己孩子的批评甚至打骂。 曾经有太多这样的事例: A被请家长了,他爸爸怒气冲冲赶来,先给站在老师办公室门口的孩子一脚踢开,或者拉起来再拧耳朵、手臂。打骂一番后,再进到老师办公室赔礼道歉。 B被请家长了,他爸妈来时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认真听老师讲述了事情经过,并保证回家不打骂孩子后,领着孩子走出了办公室。 然而刚走到校门口,夫妻二人开始又是厉声呵斥又是手脚并用,将孩子边踢边带回了家,到家后又是一顿毒打。 不论是A还是B,在家遭受完毒打和谩骂后,还要跪着忏悔,听父母哭诉“养你多不容易”“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我一天天累死累活还不是为了你”…… 多少中国父母,不会好好说话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句话被有些中国家长精准应用到了对孩子的教育中。 “你自己没问题人家为什么来招惹你”“你不打他他能打你吗”“人家主动挑衅你就不能直接走开吗”…… 就像上面说到的请家长,很多家长被老师叫到学校,第一句话多是问孩子“你又给我闯了什么祸?”而不是“孩子你怎么了”。 而当孩子在学校发生矛盾甚至是遭遇校园暴力后,一些家长也不会第一时间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认真听孩子的心声。 有人分享过这样一段经历: 初中时自己因为一点小事被请家长,他爸爸到学校后,先拳打脚踢对他“教育”了一番。等到老师回来时,他已经蹲坐在墙角瑟瑟发抖,脸上泪水混着灰尘,又不敢哭出声。 但其实,当时这位老师只是在作文中看出他缺乏关心,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才想着特意把家长叫到学校来好好沟通,希望家长平时能多关心一下孩子。 十多年后,这件事情仍然深深烙印在他心上,而他至今也没得到父亲为当年错打了他的道歉。 “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一直是很多家庭奉行的教育铁律。但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他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他想要的沟通方式究竟是什么呢?少有人关心。 多少中国孩子,只能想到用死解决问题 那个17岁的孩子跳桥后,很多人不禁发问:这个孩子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绝望,才有勇气想到一死? 其实,这个孩子未必能有多绝望。或许他只是想停止眼前某种令他难受的状态,而他能想到的解决途径,只有一死。 死亡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是停止那么简单。 曾经有这样两个类似惨剧: 一个孩子在寒假期间,父母每天催他做寒假作业。于是有一天,这个孩子选择了跳楼自杀。 一个孩子想去同学家玩,但征求父母同意未果,也选择了跳楼自杀。 一个是做作业,一个是想去同学家玩,在很多人眼里也许觉得这能有多绝望呢?但可能最后却成了一个致命的导火索。 某个综艺节目曾播过这样一个画面: 孩子做错了事,父母没有打骂,但是一直在说这件事。 吃饭时在说,看电视时看到某个相似情节时也说,家里来亲戚了聊到孩子的问题时又在说。 终于有一天,这个孩子爆发了,哭着大喊: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再说了?! 在孩子看来,他是做错了,他也认错了,承诺再也不会那样做了,但父母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他耳边不断提起。他能想到的,可能就只有用死亡来停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多少家长倾注了所有心血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却忘了去听一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可是,父母就容易吗? 父母也不是生来就是为人父母,他们曾经也是孩子。 也许由于时代、年龄的原因,有的父母在很多时候并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孩子也没法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 但是,一个生命产生的过程即是艰辛也是美妙的,成为一家人并开心地生活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 父母要多体谅自己的孩子,孩子也要多体谅父母。暴力和责骂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只会让问题恶化甚至衍生出更大的悲剧。 但不管怎样,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可以超越生死。要知道,能成为一家人,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青年进行了心理健康专题调查。调研发现,近三成青年有抑郁风险,过半有不同程度焦虑问题,经济、职业、学业是青年的三大压力源…… 如何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 1、父母应注重对孩子早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2、父母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孩子要掌握情绪调节策略,学会寻求专业帮助 青少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且缺乏情绪调控能力,因此其最好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策略,比如放松训练、合理情绪疗法等。 4、知晓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调试策略,如人际交往技巧、学习适应策略、考试焦虑调整技巧等。 应对抑郁,可以这样做 1、同信赖的人谈论感受,多数人在与关心他们的人交谈后都会感觉好一些; 2、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3、常与家人朋友联系; 4、经常运动,哪怕只是短距离散步; 5、坚持规律饮食和睡眠; 6、避免或限制酒精摄入,这可能加重抑郁。 如患抑郁症,请及时寻求帮助 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的离开 是一个甚至多个家庭永恒的伤痛 希望这样的伤痛不再发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敏感又爱哭 赵丽颖产后患抑郁症?

网易娱乐3月27日报道 近日,网曝产后的赵丽颖患上抑郁症变得特别敏感,有时甚至是在冯绍峰给孩子喂奶动作不够温柔,赵丽颖都忍不住哭了起来。对此,有知情人辟谣说,赵丽颖只是心态浮躁闹小情绪,因为刚刚生下了孩子,赵丽颖的性格变得更加敏感,并没有到抑郁的程度。 来源:网易娱乐

女友自尽,患忧郁症,这个失踪6年的美版“周星驰”,在画画中治愈自己

作者:杂文周刊 我们都想展示自己, 并且被别人接受。 金凯瑞 一提起他,不说名字,只看表情,你一定会说: 啊!啊!就是他啊! 他是大名鼎鼎的喜剧之王, 美国人心中的“周星驰”。 《变相怪杰》《冒牌天神》 《阿呆与阿瓜》等一部部经典喜剧片, 不仅让观众们记住了这张脸, 更让他成为, 喜剧影史上不可多得的天才。 他还凭借《楚门的世界》, 一举夺得第56届, “美国金球奖最佳男演员”。 他就是金凯瑞(Jim Carrey) 一个行走的表情包, 一个带给人欢乐的喜神。 然而, 自从女友缠上官司吞药自尽, 他便很少参与喜剧拍摄, 甚至在公开场合也鲜有露面。 为女友抬棺的他,似乎一夜之间老了二十岁 偶尔出现在片场, 还抓狂病发, 被剧组遣送回家。 这个曾经逗笑世界的“小丑”, 似乎用尽了所有力气, 却再也笑不出声。 娱乐圈的新旧更替极快, 几年没有新作品的他, 似乎早已被世人遗忘。 直到最近一部6分钟的纪录片 《Jim Carrey: I Need Color》 引发300多万人的关注, 才让他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 这一次, 他不再是喜剧天才、 国际巨星, 而是以画家的身份接受访问。 或许你难以想象, 这个在人前欢乐, 逗我们开心的“小丑”, 私下却忍受了多年抑郁症的折磨。 “情绪应该有高低起伏, 但我的情绪高峰似乎被削去了, 一直处在无尽的绝望低谷中。 对这绝望你没有答案, 表面上你活得很好, 在办公室对其他人微笑, 内心却一直处于低落的绝望状态。” 他在CBS《60分》主持人史蒂夫·克罗夫特的专访中,坦承自己对抗抑郁症的经历。 “喜剧是金·凯瑞在好莱坞的衣柜里的一张面具,但是在面具内里的那张脸,却依然是那个来自加拿大的绝望的小孩。” 15岁那年, 金凯瑞的母亲重病, 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父亲, 被迫失业, 一家人只能挤在一辆货车里过活。 贫穷的煎熬, 被不公正的对待, 让金凯瑞愈发乖戾。 然而他承认, 正是这少年时代的愤怒和焦虑, 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喜剧灵感。 他的喜剧启蒙, 甚至只是逗病床上的母亲开心。 “人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动机。绝望是学习或创造的必要条件。在某些时候,你如果没有经历绝望,你就不会那么有趣。” 然而从抑郁自杀的喜剧大师 罗宾·威廉姆斯, 到卓别林、憨豆··· 越是表面上笑脸相迎, 内心就越离群遁世。 他们逗笑了所有人, 却始终无法开解自己。 越来越成功的金凯瑞, 也越来越像他饰演的楚门那样, 生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里, 分不清现实和虚拟。 直到6年前, 他开始捡起小时候的画笔, 开始了自我治愈之旅。 “6年前的那段时间, 我一直尝试修复破碎的心, 当下我就在想, 要不然我就画画吧。” 很小的时候, 他就与其他小朋友不同, 有一半的时间, 都沉浸在自己房间画素描。 “对当时的我来说, 房间就是天堂。” 对他而言, 画画是那些贫困日子里, 表达情绪的唯一出口。 当开始绘画时, 我就变得非常着迷。 以致于感觉没别的地方可去, 在我家里,绘画无处不在, 它们变成家具的一部分, 我会在上面吃、睡。 在纽约的家中, 他废寝忘食地拿着画笔, 以各种姿势作画。 趴着,蹲着,站着, 他跟画布融为一体, 把颜料尽情地倾倒在画布上。 “当你心中有所爱, 内心的动荡就会减少。”   他坦诚地在纪录片中说道: 通过绘画中的色彩, 你可以看出我的情绪; 从一些画中透露的阴暗, 你可以知道我每天的生活。 强烈的色彩冲击, 丰富明快的线条, 支离破碎的幻想, 他的艺术天赋, 跟喜剧天赋一样富有张力, 生动迷人。   每个人, 都不可避免地经历人生种种, 作为国际巨星,公众人物, 更是有许多难以言表的苦楚。   而绘画便成为一个, 可以释放情绪的出口。 画作不会骗人, 正因为它们真实不做作, 才让那些变形的画作, 格外令人动容。   我们在画作中, 看到了真实的金凯瑞。 他或者疯狂、或者痛苦、 或者狂喜、或者平静, 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   “绘画没有教会我什么, 只是把我从未来、从过去, 从焦虑、从懊悔中, 解救出来。” 他曾说, 他所有的戏剧天赋, 都来自于绝望; 那么,他所有绘画的天赋, 都来自于内心深处, 那涌动的一丝丝希望。 “我们都想展示自己,并且被别人接受, 很开心艺术无处不在,很开心我能活着。” 来源:今日头条

昔日情歌王子变大叔!他说患恐慌症的15年 每天都像被鞭刑

作者:猫眼娱乐 昔日情歌王子变大叔!阿杜最近现身活动,身材发福,脸部浮肿。 当天阿杜身穿蓝色外套,依旧盖不住自己的啤酒肚,整个人看起来圆滚滚的,确实比以前胖了不少。 从当年的唱《他一定很爱你》的帅气模样,到现在的肥胖大叔,岁月果真在阿杜这是把杀猪刀。 阿杜在听歌会上和粉丝互动,可以看出来他确实胖了不少,“恐慌症”服药,阿杜足足胖了80多公斤,也就是超不多160多斤。 许久没有新歌,阿杜带着《我不该躲》回归,他还坦言,自己出道第2年就得了罹患恐慌症,到现在已经有15年了,“症状断断续续的,有时会停一下,但没办法断,只能接受。” 因为阿杜有恐慌症,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所以外界有不少关于他得了抑郁症,还因此自杀的传闻。 阿杜也连忙澄清:“我本身就恐慌了,很怕死,不会这样,太夸张。” 别看阿杜现在发福,当年他可是实打实的大帅哥,而且性格害羞,不爱说话,每次都是硬着头皮表演,他还说上台表演对他来说就像被鞭刑,每天都在恶性循环,才慢慢选择暂别歌坛。 现在阿杜回归,歌声依旧,仍然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了。

抑郁症将成国民患病主因?加国医保太缺乏这项服务

■■2020年抑郁症将会成为国民患病的主导原因。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 据最新调查报告指出,有53%的国民认为焦虑及抑郁症在加国已甚为普遍;这种观念在年轻一代更为明显,有58%年龄在18至34岁的人士表示认同。有服务机构促请政府制定新法,以解决未能满足精神健康的需求,并且与身体健康护理同样保持平衡。 加拿大精神健康联会(CMHA)发表的全国报告,发现在年轻一代有59%视焦虑及抑郁症在加国如疫情;其次是瘾癖达到56%;身体疾病如癌症是50%;心脏及中风34%;糖尿病31%;而HIV或AIDS是13%。 该会全国总裁史密夫医生(Dr. Patrick Smith)表示,虽然本国拥有全民的医疗保健制度,但未能让国民获得最基本的精神健康服务及支援。报告指58%国民称精神健康服务,在整个医疗保健制度中拨款最不足够;有86%建议政府在这方面的资助,应该如医疗保健的水平。 即使近日联邦政府承诺将会拨出有关资金,但每年超过160万名国民未能获得所需的服务。有资料显示,全世界精神健康资金占所有疾病的23%,加拿大在医疗护理预算中只资助7.2%。而且所需的服务及支援正不断增加,在2020年抑郁症将会成为国民患病的主导原因。 缺乏社区为本的护理服务 史密夫医生称,在政策文件中概述的,便是纠正这种平衡,该会所倡导的《心理健康平等法》(The Mental Health Parity Act),不仅是增加精神健康服务拨款,同时要改善统筹、治疗、研究及获取服务,以便有效运用护理资金。 此外,轮候时间也是其中问题,由于长期缺乏以社区为本的精神健康服务,只能依赖高昂费用的服务如医院或见心理专家。有80%的国民依靠家庭医生来获得所需的精神健康护理,这种服务仍是有限。 其实,由辅导员、心理专家及社工等提供的实证为本的护理,正是其他G7国家回应精神健康的基础,但在本国公共系统未能保证有这些服务。国民每年花费口袋30%金钱来见辅导员,所付出的达到9.5亿元。有众多患上复杂或出现长期精神健康问题的人士未能获得全面的护理,最终要入急症室才可以治疗病症。 因此,通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综合护理,可以满足许多有心理健康问题人士的需求,包括早期干预及预防工作,加强治疗的效果﹔对于严重及长期患者可以跟进和指监督疾病。除了改善生活质素和健康效果,需要推广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病及早期干预,才可以减少医疗保健系统的负担。

抑郁症患者苦不堪言 不妨试试宠物辅助治疗

宠物。网上图片 葡萄牙波多城医学精神病诊所发布最新研究指出,宠物对于有服用常规药物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辅助疗效,只需8周就可改善病患的抑郁病况。 波多医学精神病诊所征询80名抑郁症患者同意,有33人愿意接受从未尝试过的宠物辅助疗法,这些人从没有养过宠物。研究人员使用猫与狗做为牠们的治疗“药方”,但也同时服用常规药物,展开为期12周的试验,并在过程中询问他们的情绪、性欲、睡眠状况、自杀念头来评估抑郁程度。 研究指出,试验者在治疗达8周时与没参与此实验的病人相比,抑郁状况大幅改善,他们在疗程达12周时自评因照顾宠物,“日常生活受抑郁影响程度较小”,宠物的辅助治疗效果不限男、女病患,研究人员声称需要深入研究验证,要更确定宠物是如何缓解抑郁征状。 来源:星岛日报

希腊社区枪击案枪手患严重抑郁症 恐引发杀人动机

■■有市民在凶案现场摆置鲜花悼念死者。 星岛日报记者摄 特约记者杨婉文 多伦多警方周一证实,希腊城区枪击案导致3死13伤。枪手家人周一也证实,疑犯患有抑郁症。肇事现场附近华商希望当局打击枪械。有心理治疗师认为,严重抑郁症等问题,才会导致类似情况。 希望当局能管制枪械 店铺邻近肇事现场的林女士周一接受A1中文电台时事节目《A1出击》访问时表示,感到很震撼及难以置信,因为当地一直都很安全,没有帮派、毒品,或大麻店的问题,而且比其他社区平静,治安很好,大家都以礼待人,过往从未发生过类似事件。她说,“震撼到整个心都不知怎样,才会觉得舒服。” 警方周一封闭肇事现场,直至黄昏才解封。林女士表示,周一不能开铺,令她损失严重 。虽然这是个别事件,但也担心会令该区人流减少影响生意。她表示担心安全,希望当局能管制枪械,警方也要加派人手巡逻;她也希望当局效法中国,增加保安摄录机。 29岁枪手家人周一发声明,证实枪手患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虽然寻求过专业治疗,但也无功而还。心理治疗师伍惠仪表示,一个人完全失去同理心及自制能力,不在乎他人生死,才会大开杀戒。 专业心理治疗仍有功效 她举例,有些人患上严重抑郁症或精神病,出现幻觉或幻听,或被人欺凌,长期抑压愤怒情绪,也可能会有想伤害他人的心态。有些人也可能由于性格上的障碍,而慢慢出现反社会主义,特别要与社会作对,要做点事显示自己一些特殊能力,或者有些自恋等。 伍惠仪补充,大部分抑郁症病人都不会有杀人倾向,要严重到与现实抽离,或有创伤经历或吸毒等问题,会增加类似情况的机会。就算有与现实抽离情况的患者,也不一定会伤人。她表示,不能因此而抹杀专业治疗的功效,因为有很多原因会影响治疗效果。 她认为,这类案件对死伤者家人、目击者或公众,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也要视乎事前是否有创伤经历。若不恰当处理困扰情绪,可能导致创伤后遗症。她表示,头一个月每个人有反应是正常,反而没感觉也未必最好。她鼓励公众找他人倾诉,若发觉身体有明显反应,例如开始不能睡觉、很紧张、恐惧晚间外出等,就要去求医。

美国逾900万人重度抑郁 3年增33%青少年比率高

■■全美每个州的抑郁症患者大幅增加,唯独夏威夷的增幅属于例外。 蓝十字蓝盾图片 星岛日报讯 最新调查发现,全国超过900万人患有重度抑郁症,3年内人数增加了33%,而且除了夏威夷之外,其余49个州的患者人数皆有增加,各州之中又以罗德岛情况最严重,估计多达6.4%的州民重度抑郁,比率较夏威夷的3.2%高出整整一倍。调查并发现,青少年患者的数目增幅尤其高于年龄较长的人士。 综合《华盛顿时报》与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保险公司蓝十字蓝盾(Blue Cross Blue Shield)整理各州2013至2016年的医疗保险索赔数字后,发现全国抑郁症患者人数连续3年上升,全国平均有4%的人确诊患有此病,考虑到部分患者未必求医,因此个案可能不止于此。 研究发现,一些较穷困的乡郊地区普遍缺乏心理咨询服务,当地的抑郁症患者人数也明显较多,具体包括中西部、西北部和新英伦,情况又以罗德岛、缅因州、明尼苏达和犹他州最严重,这几个州的抑郁症患者比例都达到6%或以上。在各主要城市中,堪萨斯州托彼卡市(Topeka)的患病比率最高,达到6.8%,最低的是德州拉雷多市(Laredo),只有1.5%的人患抑郁症。 在各年龄层中,12至17岁青少年患抑郁症的增幅最大,与3年前相比,这个年龄层的少女病患人数增加了65%,同龄男性病患人数的增幅亦达到47%;增幅第二显著的是18至22岁的青年,幅度为47%;至于35至49岁的中年人,患者人数增幅为26%,而50至64岁壮年患者的增幅为23%。 有心理学家指,青少年抑郁主要与使用电子产品及睡眠不足有关,孩子过度沉迷使用电子产品,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亦影响自己与朋友的关系。通常男孩沉迷于打电子游戏机,而女孩子则较多沉迷使用社交媒体或发短信。 研究人员称,青少年患抑郁症的人数上升,对将来的医疗问题有重要影响,因为他们在成年之后都可能长期患有情绪问题。 较早时有另一项研究发现,青少年感到焦虑的比率较其他年龄层为高,青少年的自杀率亦有上升趋势。 在抑郁症患者之中,85%同时患有其他长期健康问题,30%甚至患有4种以上的其他病症。与没有患抑郁症的人相比,抑郁症患者的健康通常较差,按照蓝十字蓝盾的计算方法,两类民众的健康状况相差约27%,而抑郁症患者的寿命亦平均较非患者短9.5年。 抑郁症患者患上老人痴呆和中风的机会亦较高,尤其是女性患者,患上心脏病和柏金逊症的比率也相当高。有科学家认为,抑郁症可能导致身体较易出现发炎,引致血管栓塞和爆血管等。

抑郁症到底能不能治好?答案是肯定的但关键问题出在这里

网上图片 “我最想说两句话:一是抑郁症是一种病理上的疾病,而不是心理上的不开心,每个人都可以不开心;二是抑郁症是可以治好的,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这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李教授的肺腑之言。据介绍,抑郁症是一种多维度的异质性疾病。国际上将其列为非致命健康损失的最大“贡献者”之一,占所有“总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的7.5%。世界卫生组织(WHO)主导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抑郁症治疗方面每投入6.3 元(1美元),可以在恢复健康和工作能力方面得到25.2元(4美元)的回报。 网上图片 然而,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于缓解患者情绪症状,导致最常见的残留症状之一——认知症状显著影响了治疗总体效果。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是全球抑郁症疾病负担较重的国家之一。WHO报告提出,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占总人口的4.2%。因抑郁症造成误工和工作效率低下所产生的经济损失,比疾病本身的治疗负担更加巨大。据统计,在中国,每年因抑郁症造成的缺勤、医疗开支以及其他费用约为494亿元。 “通过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降低抑郁症发作的持续时间(或者预防发作),可以显著降低抑郁症导致的总负担。”王教授说。 网上图片 作为一种精神疾病领域的常见病,抑郁症包含了情绪、躯体和认知症状的多维障碍,只有通过对上述症状的全方位治疗才能帮助患者实现功能的全面恢复。然而,现有多数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足50%,临床治愈率仅36%。 对此,李教授指出,近年来,中国逐渐提高了对于精神卫生领域的关注,发布了许多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政策,旨在改善和促进精神卫生领域的发展。尽管如此,在疾病意识、疾病教育和治疗率方面,抑郁症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其治疗率仍显著低于其他慢性疾病。并且,每10名患者中仅有2名最终寻求医疗帮助或接受治疗。 “目前,在药品可及性和治疗费用报销方面仍然存在缺口。中国许多抗抑郁症药物仅在住院时才可以报销,还需要在精神卫生领域继续投入更多资源。”王教授表示,抑郁症治疗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一项针对514例抑郁症患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在符合治愈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中,近50%患者感觉自己仍没有痊愈,抑郁症状改善并不意味着认知症状也会出现相应改善。 值得欣喜的是,抗抑郁药研发正在不断升级——从早期关注对抑郁症情感症状的改善,到后来改善情感和躯体症状,帮助患者达到临床治愈,在全面改善症状,恢复社会功能的治疗目标指引下,全新药物正在开启抗抑郁治疗的新时代。“这几年,新型抗抑郁剂干预的措施越来越多,在改善抑郁症认知症状方面获得了可喜效果,使患者在症状全面缓解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思考、生活和工作。”王教授说。 来源:人民网

抗抑郁药物作用争论不断 现研究证明确有“实效”

加通社图据CBC消息,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抑郁症。虽然药理和心理治疗都有效,但发达国家只有六分之一的抑郁症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在贫穷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一比例则下降至27%。研究抗抑郁药物作用的大量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的确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 这项国际研究 , 汇总了21种常用抗抑郁药,对近12万名患者进行了522项试验,结果证明一些药物比其他药物更有效,副作用更少。所有21种抗抑郁药被证实比其他安慰剂及“虚拟”药物更有用。发表在“柳叶刀”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示,21种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由于副作用较少,较新的抗抑郁药有更好的耐受性,而在减少抑郁症状方面最有效的药物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阿米替林。一些知名药物,例如Prozac品牌出售的(SSRI)氟西汀治疗效果稍差,但耐受性更好。据总体平均值估计,只有约60%的人使用处方抑郁症药病情得到改善。(Rola编译)

耶鲁调查:中国留学生抑郁症高达45%,抑郁症已成精英流行病?

就在刚刚过去的12月底,韩国SM公司旗下男团SHINee主唱金钟铉烧炭自杀,根据其友人随后公布的遗书,金钟铉生前遭受严重抑郁症的困扰。 在金钟铉的文字里,人们看到了一个深陷痛苦不能自拔的灵魂,在痛心之余再次引发了舆论对亚裔群体心理健康的关注。 从乔任梁到金钟铉,他们都看似是站在金字塔顶端、光鲜亮丽、阳光明媚的明星,生活精致,与挫折、苦痛绝缘,如果不是他们的自杀悲剧,我们将永远不会把他们与抑郁症联系到一起。 有人说抑郁症已经变成精英流行病,“站得越高的人,心理问题越为让人担忧”,也许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 翻开抑郁症图谱,西方有牛顿、达尔文、林肯、丘吉尔、黛安娜王妃等名人,中国有海子、顾城、张国荣,他们都深受抑郁症困扰,其中不少选择轻生来结束被病魔纠缠的痛苦。 2013年,喜剧演员Stephen Fry曾公开谈论了自己的抑郁症病情及曾有过的自杀尝试。 “有时主持节目时,我一边说着ha ha, yeah, yeah,”他说,“但内心里却在说,我真他妈的想死。” 从卓别林、憨豆先生到2014年在家中自杀身亡的好莱坞喜剧明星Robin Williams,很多卓越的喜剧表演者也深受抑郁症折磨。 喜剧演员卓别林这样描述他对抑郁症的感受。 “有些时候我觉得任何与他人的接触都让我作呕,就像一些浪漫主义者所描述的那样,我受到的压力让我厌世。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陌生人一般,被拒在世界的高墙之外。” 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生前曾患有极为严重的抑郁症,在他26和32岁抑郁症发作最严重时,林肯都险些自杀。在给友人的信中,他这样描述深陷抑郁症的折磨: 自己是“活着的人中最痛苦的一个”。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也曾有过与抑郁相伴的经历。他将抑郁形容为“黑狗”,并称这“黑狗”: 每到冬天便无比猖狂,让他痛不欲生。 美国知名作家海明威因抑郁症于1961年开枪自杀。在最著名的《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写道: 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是小说主人公与鲨鱼搏斗时的内心独白,也是海明威一生中矛盾心态的写照。 抑郁症并非简单“心理脆弱”能够解释,它如同一张无法挣脱的巨网,将深陷其中的人紧紧缠绕。 但这种让名人们饱受摧残的精神痛苦,却并不被大多数亚洲家庭所理解。 动不动就这样,你真是太矫情了! 这么不经事儿,心理素质这么差,怎么在社会上混? 让人遗憾的是,在亚洲文化的概念里,精神障碍类疾病不仅十分陌生,人们的态度也由无知发展为轻视和蔑视。病人深受情绪上困扰,却始终被家人或者朋友理解为“太脆弱”、“心理素质差”… 同时,患有“精神类疾病”也被视作耻辱,这种印象早已深深烙印在亚洲各国家的文化和语言中。 在中国,“精神病”被认为是侮辱性的词汇;在韩国,家人会为了保全家族荣耀隔离家中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印度,社会普遍认为自杀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的“自杀”都与“自作乐”谐音。 亚洲家庭中成员的精神健康以不同形式被忽略。在人们的概念里,精神疾病只出现在疯人院,手脚被捆绑的病人大喊大叫、摔东西、接受电击,这样的场景中。 一名亚裔女性曾对镜头吐露,“如果向身边的人倾诉自己不佳的精神症状,会被视作是软弱的表现”。 因此每当情感上有任何不适,亚裔子女更倾向用掩饰性的举动来掩盖自己的病情。他们克制自己,拒绝流露出自己的悲伤、焦虑和恐惧,避免产生任何冲突与不和谐。 即便发现了子女情绪和精神上的问题,父母们也并不寄托于向专业的心理医师寻求帮助,反而希望将所有问题在家庭范围内解决。 这样的文化氛围也解释了,为何亚裔比白人更容易感到抑郁,且更不愿意寻求精神健康援助。 通过隐藏“软弱”,亚裔们试图用这样的方式保护自己,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令人心酸的举动,正酝酿着更大的悲剧。 2016年,四名亚裔学生联合在哈佛校报发表文章称: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了压力和精神疾病在自己和同伴身上出现,并且这种令人担忧的趋势,在以越来越多亚裔青少年自杀的形式显现。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年末,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的一所公寓内,一名18岁中国留学生自杀身亡。 当我们将2017年的时间轴倒推,竟发现这份关于中国学生的非正常死亡名单有如此之长… 2017年10月,在美国犹他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的唐晓琳,选择在金门大桥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017年3月,哈佛大学法学院一年级研究生冠群(Will Zhang)被发现在剑桥市史多瑞街的宿舍中死亡,警方表示具体死因不明的同时排除他杀可能。 同年3月,甄梅梅(化名)因无法适应国外全英语教学环境以及国内外生活状态变化,罹患重度抑郁症,在被送回国后不到一个月坠楼身亡。 2017年2月,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寝室内,20岁的中国女留学生Weiwei Liu,被发现自杀身亡。 据耶鲁大学2013年发布的研究表明,中国留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令人警惕。这份调查显示45%的中国留学生称曾出现过抑郁症状,29%的人称有焦虑症状,而美国大学中常规的焦虑及抑郁比例只有13%。 Susan Song曾在美国亚裔社会参与促进会(AACI)工作多年,接待了许多亚裔青少年,她发现: “其中一些孩子在学业上非常出色,却存在着自杀倾向”。 对不少留学生来说,心理治疗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他们成绩优异,但在发展自我认知与自尊的过程中陷入困境。 受抑郁困扰的绝不仅仅是中国留学生,目前,心理疾病已成为美国亚裔社区中前十大死因之一。 1999年至2014年的15年间,亚裔自杀率增长了24%。其中15至24岁的女性青少年因为抑郁引起的自杀率,更在全美所有族裔中排名第一。 据今年10月发布的《纽约市亚裔心理健康服务白皮书》发现,这一现状与亚裔民众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和接受度不足息息相关。 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悲伤和抑郁再正常不过且不可避免,发现自己的抑郁也绝不是世界末日,请不要将自己锁在封闭的世界,放慢你的脚步,在你周围寻找那些真正关心和在意你的人,尝试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可能你会发现就算是低落、悲伤、难过,也可以被尊重、被讨论、被关照。 来源:秘闻曝光

女大学生8天登顶千米雪山 曾只身穿越秦岭摆脱“抑郁症”

图为邓双优登上海拔3596米的哈巴雪山主峰。受访者提供 中国青年网消息 今年国庆中秋双假期间,来自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大二学生邓双优独自一人踏上了征服雪山之旅。这位22岁的女孩,在8天里,从湛江出发,来回坐了70个小时的火车,到达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部的哈巴雪山,经历1次登顶失败,共历时12个小时,于10月6日,成功登上了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最高峰。 记者了解到,哈巴雪山并非是邓双优野外探险的第一程,早在去年3月初,邓双优就已经开始了她独行内蒙古、穿越秦岭雪山无人区的旅程,并于去年8月,花费10天,独骑青藏线700多公里。她还曾休学一年在家,用两个月的时间穿越内蒙古、秦岭,摆脱了困扰已久的抑郁症。 新生军训期间 成为男生军体拳里面唯一的女生 “双优是一个很勇敢的女孩子,我们14级的军训是没有女子军体拳,因为那时只有男生可以练军体拳。”来自该校第三临床医学院14级的学生梁慧怡告诉记者,当时邓双优三番两次地去向教官申请,教官耐不住她的请求只好同意,于是她就成为唯一可以练军体拳的女生。 记者了解到,邓双优在军训期曾多次向教官申请加入男生军体拳,而在当时,并没有女生学军体拳的先例。而她在2014年9月7日发的朋友圈写道:“我在流泪,眼怔怔地看着烈阳底下那群练军体拳的男生,我想去那里,我觉得那里才是属于我的地方。” 在三番四次的请求下,邓双优在付出了不参加汇演的代价,成功加入了男生军体拳,成为男生军体拳里面唯一的女生。 “因为一个男生的服装不合格,所以教官还是让我参加了汇演,并加入了男子格斗对打的行列。”她一边说,一边向记者示范了当时和男生对打“背摔”的情景。 图为邓双优登上海拔3596米的哈巴主峰后自拍。受访者提供 休学一年在家 两个月穿越内蒙古、秦岭 2015年,她因为学业理想差距患了抑郁症。“那时真的是非常自卑,我实验课老是学不好,这对我来说很挫败,甚至不敢出去见人。”不久后,她向学校申请休学一年,回家调整。 在家休养的大半年里,邓双优一直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用她的话说,“自卑心越来越重,我不敢出去见人,甚至买好了面具。”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她了解到了一名外国男子,用三年的时间在海上航行,治愈了抑郁症的经历。“我想我也可以,我渴望生,我不想再要现在的自己!”她在自己的公众号中写道。 2016年3月初,她带着一张存有2000多元的银行卡,一脚踏上前往内蒙的火车,直接从广东肇庆走向中国版图的鸡冠处——内蒙古海拉尔。 在内蒙古呆了8天后,随后邓双优又去了陕西,“我来到了我高考梦寐以求的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班,在这17天的时间里,我跟他们一起泡图书馆、一起上课,那时候感觉真的很好。”邓双优说。 3、4天穿越中国人口失踪最多的秦岭徒步路线之一,55公斤的体重负重35公斤翻越秦岭主峰太白山,登上中国大陆东部第一高峰——拔仙台,海拔为3767.2米。 她在登山日记《插山·秦岭日记》写道:“当一个人遇上一座山,她便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我觉得我一下子变强大了。”据邓双优说,那时她的抑郁症已经消除了…… 图为邓双优在微信公众号中写的登山日记。受访者供图 10天独骑青藏线700多公里 双节期间登顶哈巴大雪山 2016年8月,邓双优在敦煌参加完“白斌100”首届敦煌丝绸之路100公里国际越野赛之后,从敦煌到达格尔木,便开始了从格尔木到安多700多公里的骑程。 “第一天,车坏了,临夜扎营在戈壁滩,夜里是有狼的。入夜了风沙渐大,似乎要把帐篷掀起,我马上撤离了,下土坡去拦车到适合人的地方去(撤离后,帐篷被吹飞了)。”邓双优在2016年8月13日的朋友圈中描述了她在恶劣的天气下第一次丢帐篷的经历。 其好友谈钰培告诉记者,青藏独行前,她那时主要让我帮忙管理她的旅行费,大概是3000元,但是也发了一张遗书,说出事了,就帮她给她的家人,那时候她决心挺大的。 今年双节期间,邓双优用5个小时到达哈巴雪山海拔4100米的大本营,10月5日登顶失败,10月6日登顶成功。 她表示,黄金周期间来哈巴雪山的只有几十号人,而且大部分都是骑着马上雪山的,当时有4个人从海拔2600米的哈巴村到海拔4100公里的大本营,只有自己一个人是徒步的,其他三个人都是骑马上去,这次攀登雪山的感觉没有像上次攀登秦岭太白山那样充实。 “向导式、跟团式的登山只是雪山的游客,我认为只有真诚地去接触一座山,才能真正走进一座山。”邓双优说。 消息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