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10:14:47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杨凡

楊凡專欄:馬雲旋風登陸多倫多

在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安省省长韦恩,多伦多市长三级首脑出席的Gateway峰会上,中国电商巨头阿裡巴巴主席马云,进行主题演讲。阿裡支付当天也在加拿大正式启动,消费者可以在本周开始,使用人民币购物,在此前已经有450个商家接受阿裡支付,这是通过加拿大本地的一家移动支付公司Snap Pay 实现的,马云鼓励加拿大的商家通过这个平台把商品卖给超过五亿的中国消费者。 随着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支付以及智能支付已经占据了平常交易规模的四分之一。对于普通的人享受的是便利,出门只要带着手机,就能够应付一般的日常消费。 现在加拿大银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从苹果pay 到阿裡支付,这些移动支付在本质上是对传统银行的挑战。 传统银行业务的盈利模式,一方面是通过放贷,利用货币乘数来吃利差来提升盈利,另外一方面则是在消费支付方面收取费用盈利。 在当前形势下,银行的贷款规模发展到令人炫目的水平,加拿大政府紧急叫停,财政部已经将贷款政策大幅收紧。 在另外一个战场,消费支付方面,不仅受到苹果等公司apple pay 的竞争,现在阿裡支付也来了。在过去人人嫉妒羡慕的银行工作将会越来越少,裁剪冗员,缩减开支,关闭一些人流量较少的分行是银行的必由之路。 在今年加拿大央行两次加息后,本来应该收益的银行板块却无动于衷,可见机构投资者对于加拿大银行还是心存芥蒂的。 如果用在夹缝中求生存,来形容当加拿大银行业一点都不为过。虽然季报中所披露的盈利水平都不错,时不时会有增发分红的记录。但是,加拿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欧洲和美国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杠杆,加拿大银行只能选择两条路,一是增加股票发行来提高分子,二是减少贷款业务降低分母。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将非常艰辛,增加Retain Earning,降低或者停止分红,以及增发新股,对于银行的股东绝不会答应。 麦肯锡智库的研究认为60%的传统银行业务,将会受到颠覆性创新的冲击。面对这样的变革,欧美的银行也不得不开始居安思危,进行一场科技革命。数码银行,ROBOT ADVIOSOR,以及机器人交易员,已经令加拿大的六大商业银行开始增加科技投入。而且随着技术革新的运用,传统大银行的科技化道路成为了全球银行业盈利的一个潜在增长点。  花旗银行全球视角及解决方案部门认为,银行们的优步( Uber)时刻即将到来,银行的实体网点将被淘汰,移动设备将成为客户和银行之间的主要沟通 “中介 ”。意味着银行不再需要那麽多实体网点,包括在其中工作的人。  自从2008年以来,北美的交易员,特别是固定收益部门的交易员已经减少了 21万,瑞银,苏格兰皇家银行以及德银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裁员 35万。根据花旗银行的预计:全球科技金融的革命可能会令全球的银行业再度裁员 30%。  花旗预计2015~2025 这十年间欧美银行将裁员 30%,数量最多达到 170万人。事实上银行裁员的大趋势已经在发生,金融危机前的 2007年以来美国和欧洲的银行业雇员数量从最高点减少了 73万人。在美国,投资银行已经选择性的裁掉了不少人,零售银行大规模裁员也将是类似的情况。  巴克莱前 CEO詹金斯 (Antony Jenkins)表示,由于创新性破坏带来的潜在冲击,未来 10年全球银行业需要裁减半数员工和分支机构,才能在汹涌的科技变革中求得生存。  颠覆性的创新所带来的冲击,不仅是针对传统行业,更是对于传统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共享经济的火爆,人生观也同样改变。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和建议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專欄:Tim Hortons漲價有什麼隱喻?

随着安省最低工资实施的日子越来越近,加拿大著名咖啡连锁Tim Hortons的加盟店主们这次真急了,集体呼吁总公司RBI要求涨价。这几年裡,物价不断涨,特别是食品原材料价格,但是商家却不敢把这些不利因素传道给消费者,许多餐饮企业都选择了shrinkage  inflation,把包装缩小,把计量减少,无奈任何事情有个限度,最终还是要回到涨价这个基本策略上。 其实,刚过去的8月份,Tim Hortons已经悄悄涨价一次,但是,这根本无法抵御安省的最低工资带来的冲击,下个月开始,最低工资将从11.4加元增加至11.6加元,明年一月一日将上涨至14加元,这是很大幅度的上涨,对于现在就勉强支撑的小业主们,面临着如果不涨价,就要裁员的抉择。 Tim Hortons咖啡连锁店的许多加盟小业主,在今年3月份组成了Great White North Franchisee Association,现在正要求总部在最低工资实施之前,体恤各个分店的苦衷,例如用人成本上升,食物价格上涨等,允许各个加盟店涨价。 自从3G资本收购Tim Hortons后,公司的经营不是想着开发市场,而是变着法的从现在的加盟店身上捞油水。总部只是把货高价卖给连锁店赚钱,不停地增加供应费用,至于连锁店能否赚钱,却漠不关心,一直不允许加盟店主涨价,从而挤压加盟店业主的利润。 对于不断的给加盟店在供应食品上涨价的问题,Tim Hortons的总部矢口否认,这些指责都是毫无根据的,总部在提供给加盟店的产品中并未赚钱,这些所谓的加价都是因为食品本身涨价,以及加元彙率的影响道致。 Tim Hortons的加盟店主对于总公司的怒火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加盟店苦苦挣扎,甚至面临做不下去的窘境,但是总公司却一分钱都不少拿,在供应上不断提价,如果有一天我们这些加盟店都破产倒闭,总公司从哪裡盈利呢? 根据对442家Tim Hortons连锁店的调查,他们的利润率在2017年平均下降了1.48%,降至12.48%,甚至一些店面已经表示在盈亏的边缘挣扎,最低工资的实施将把他们推下悬崖,相反,我们看看在过去的2016年裡,控制Tim Hortons的RBI公司的股票上涨40%,今年截至到9月份再涨20%!总公司的盈利不断上升,可是加盟店小业主的利润却在一直下降,今年又降低1.48%,最低工资再来,恐怕真要击垮一些小业主。 作为加拿大的民族品牌,Tim Hortons为何走到今天的地步?在3G资本接手后,大规模裁员成为Tim Hortons 这间咖啡连锁店的主旋律,总部的人员被裁掉多一半,很多过去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被毫无经验的刚刚毕业年轻人所替代,每当问题来了,他们几乎一无所知,打起交道来,让连锁店主们无端浪费许多口舌,而且还耽误事儿。 一家典型的Tim Hortons连锁店,劳动力成本占30%,随着最低工资的推出,再加上payroll tax,劳动力成本可能高达43%,连锁加盟店主在无法自主涨价的情况下,已经面临着经营困难的局面。 Tim Hortons的总部和连锁加盟店的小业主们,显然站在两个不同的立场:总部只要收到加盟费,对于加盟店的生意相当冷漠,原因是总部在征求了公司的顾问Pacific Management Consulting后,认为一旦涨价超过3%后,客户将会大量流失。因此,对于加盟店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减少人工成本,增加自动化系统提高效率。 公司的前CEO Donald表示,如果像Tim Hortons这样的咖啡连锁店裁员,快餐业的其他服务行业同样会模彷,对于许多假期兼职工作的学生,首次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找工作将会有重大负面影响。 这几年下来,回顾一下加拿大经济发展的情况,非常明显的一个现象是,全都肥了股东、房东,亏了干实业的人!Tim...

楊凡專欄:加拿大房地產走出陰霾

加拿大最大次贷公司Home Capital日前召开股东大会, 88.9%的股东反对股神巴菲特继续增持该公司的股票。 六月份巴菲特救助home capital 时,买进该公司20%的股份,这笔交易使得股神巴菲特,超过多伦多的Turtle Creek 资产管理公司,成为该公司最大的股东。今天,股神巴菲特要求再进行第二笔交易,以每股10.3加元的价格,继续买进2400万股homecapital股票,这笔交易则被公司的大多数股东否决。该公司总裁表示,目前公司已经走上正轨,对于新资金的需求减弱。 在今年五月加拿大次贷风暴乍起之际,Home Capital股票大幅下挫。巴菲特为风雨飘摇中的Home Capital提供20亿加元紧急资金,并且购买公司20%的股份,一下子将形势稳定下来。 Home Capital现时刚刚从频临破产中挣扎出来,就蠢蠢欲动,考虑起将来的利益分配问题了。 该公司的众多股票持有人似乎忘了,在今年五月份, Home Capital眼看要轰然倒下时,正是股神巴菲特大手笔注资购买该公司股票,使得其价格最高冲上每股20加元。当时,这家公司的许多股东,看着自己的股票价格从5加元被一直拉升翻了4倍,对股神巴菲特感激涕零。现在Home Capital的股东们开始考虑其自身利益,在将来房地产恢复,公司股票继续上升的道路上,不希望股神再插手分一杯羹。 拥有4000股Home Capital股票的小散户Harry先生, 在会议的结果公布后非常兴奋,他认为这是加拿大投资者的胜利,我们再也不想看到加拿大本土公司被美国控制了。但这真的是加拿大投资者的胜利吗?...

楊凡專欄:狠心央媽再次加息 多倫多房價暴跌

许多加拿大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于周三迎来上午十点钟的新闻:加拿大央行宣布再次加息0.25%,央行基准利率升至1%。这对于许多人而言,就如一场噩梦。 地产局同时公布了八月份房地产数据,多伦多炽热的房市继续降温,大多伦多地区平均房价732,292元较四月峰值暴跌20.5%,房屋销售数量也继续下滑34.8%。 现在不妨简单的复盘一下,我们是如何从全民皆房的群众性癫狂派对,走到今天的凄风苦雨境地呢?五月底发生了一件不为人们所注意的事情,加拿大央行的美女副行长Carolyn Wilkins突然亮出鹰派加息态势,让所有人始料不及。 难道过去一直都采取置身事外的加拿大央行,这次也要痛下黑手? Bay Street 金融区的分析师在年初对于加拿大央行今年加息的说法几乎都嗤之以鼻,但是Wilkins讲话后,全部开始紧张起来,但是沉浸在炒房大跃进中的加拿大人,每天忙于街头巷尾的抢offer 大战,没有人在意她的发言。 毕竟是因为有了“央妈” 加拿大央行的细心呵护才有了加拿大房地产今天的局面。但真正痛下黑手的还是“央妈”,在Wilkins发言后,“央妈”在七月份宣布了七年来的首次加息,挥起加息大棒对房地产开始无情打压。 两个月内连续加息两次,这种属于最严厉的背靠背连续加息,即使两年前就开始收紧货币政策的美国也没有胆量完成的货币政策“壮举”。 七月份加拿大央行如期加息后,外界普遍预计年内第二次加息应该会出现在今年10月份,而不是现在的时点。因为加拿大央行一贯的加息都是在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公布后,这份报告要等到十月才会出炉。谁知,加拿大央行却采取了非常规会上的加息行动,这么猴急让人十分不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周三的央行会议后没有记者招待会,只有一份300字左右冷冰冰的新闻稿甩给记者。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描述是“正在降温”,对于加拿大人高企的民间债务,还是不痛不痒的一句话“继续密切关注”。 如果股票市场出现20%的下跌,大家就会狂叫股灾来了,哀鸿遍野之类的词句贴满了所有媒体头条,美联储马上就会不遗余力的救市。现在房屋价格在几个月内下跌20%,人们却都鸦雀无声,所有媒体都保持集体静默。 ...

楊凡專欄:從日食看安省電力問題

当日食发生时,安省的电力系统工作人员也在紧张的坚守岗位,应付安省电力系统的任何意外情况。 安省电力系统的女发言人Mary表示,日食将影响70%的太阳能发电,但是,电力系统完全有能力应对日食造成的影响。其实,电力系统的应对措施,主要是调动其他类别的电力资源弥补太阳能的暂时短缺。 提起安省电力,先看看我们的电费账单吧,全加拿大范围内的主要大城市看,自2010年以来,蒙特利尔一直是电费最低的城市,多伦多过去并不是位居榜首的城市,但是七年后,多伦多一跃成为加拿大电费最贵城市。 安省的电费高,其实与太阳能发电有重大关系。翻翻电费账单,你会发现电费中的有个奇怪的名字,叫做“全球调整费用”,这一费用是真正推动安省电费暴涨的元凶。 我们平时交付的电费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电力商品成本,分销运送成本。让人非常惊讶的是,正如上图所示,如果我们从电力成本中去除全球调整费用,我们安省自2008年以来的电费其实是逐年下降的。换句话说,“全球调整”的收费是隐含在用户电费中的,它实际上占了每个用户所交电费的85%。 安省百姓所交的电费中,大部分钱都是“全球调整”费,这些税费主要来补贴太阳能发电项目。因为太阳能发电的费用,要远高于常规发电。 在安省的电力供应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都是常规发电以及核电创造的,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只创造了不足10%的电力,却要老百姓为其支付85%的费用。所以自2008年以来,安省电费暴涨71%,这是全国平均上涨水平34%的两倍多,这种上涨速度是百姓可支配收入的2.5倍,通胀水平的四倍。在过去8年,安省省民比真实市场价多支付370亿加元的电费! 可见,我们安省的电费结构就是一个怪胎,而太阳能发电在安省电力产出中只是个很小的配角,真正为我们带来服务的常规发电却只需要现在所交电费中15%的比例。在民意压力下,政府今年已经紧急推出一项新的水电计划,降低百姓用电费用25%,其中包括之前承诺的8%退税。 自由党政府同时承诺,将致力于大幅降低农村及偏远地区客户的电费,提高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 当然,这些福利都是有代价的,安省将在30年内增加250亿的利息费用。同时还会在3年内将25亿元的成本暂时从百姓电费账户转移到省府帐户,以便以后摊销给后人。 对于这个做法,保守党议员托德·史密斯认为:“自由党的这一政策,是让我们的孩子和孙子们支付这些人在过去八年里所犯的错误。我们将会对此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自由党并没有解决电价过高的根本原因。 这个25%大幅减低电费的做法,当然会得到许多百姓的欢迎。但是这种聪明做法,其实是预支将来,未来四年25%的电费减免成本不会消失,这些福利造成的240亿加元缺口,将会以债务的形势连本带息的增长。四年后当25%的福利消失后,安省的老百姓将要支付930亿加元,安省电费还不得涨上天? 我们并不否认削减电费的积极意义,但是安省政府一贯的用透支将来安抚百姓,不去解决实际问题,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呢?比起曾经宣布破产的美国加州,安省债务情况要严重的多。 即使作为世界上负债水平最高的省级政府,安省政府花钱毫不手软,安省政府在未来十年还要投入1200亿加元资金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是否有理由担心,在将来的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省会重演电力系统的悲剧呢?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和建议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美國次貸危機十周年我們學到了啥

美国银行业因为担忧次贷危机,撤出车贷市场,对美国车企是一个打击。图为一个汽车经销处待售的汽车。资料图片 2007年的夏日里,美国次贷危机正式引发。当时,美国房地产价格不断下挫,房地产相关的次级按揭贷款抵押债券,由于其利息比普通存款高得多,因此也最先遭到冲击。 现在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007年那个不起眼的夏天,就是这场危机的开端,当时的债务市场已经反映出这种情况,也有些分析师称其为明斯基时刻。这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关于信用市场理论至今都在应验着。他认为信用市场是有周期的,当信用市场过热时,就会发生泡沫的破灭,人们会减少债务(deleverage),但这个期间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如果政策偏好更具流动性的信用市场,人们很快就会进行再次借贷(Releverage),信用市场的稳定性就取决于什么样的人参与到再杠杆(Releverage) 过程中和他们的偿还能力。 在危机最深的时刻,加拿大政府一直坚称银行体系固若金汤。那么,加拿大信用市场是否还像当初那么稳固呢?目前来看,加拿大参与到再杠杆过程中,最积极的行业就是房地产。许多人的偿还能力,和再融资能力就成为今后的重要课题,表面看,加拿大人通过加杠杆造成了资产价格的急剧上升,但这也同时给政府刺激消费者有效需求的政策造成困难,因为人们的流动性已经被资产价格的上升引发的债务深深套住。看看人们的投资情况就知道,几乎每个加拿大家庭的资金都被房子套住,没有剩余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的股票市场。 美国这场次贷危机,我们从中学到些什么呢?首先,加拿大投资市场需要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无论德国股市,还是美国股市,这些工业国的人们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股市,股票市场连续创下新高,特别是道琼斯指数从十年前的14,000点,涨到目前的22000点。同样是过了十年,加拿大股票市场,TSX现在才勉强回到当初的高位15,000点,十年几乎没有任何收益。在一个冲进不足的市场里,只有靠基金经理帮你抓住牛股才能盈利。 其次,过度扩大杠杆,甚至走上按揭衍生工具的道路,再安全的资产最终也要走上泡沫之路。房屋按揭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虽然都是房屋按揭,表面看起来很安全,谁会不还房贷呢?但是,当初的设计者,为了满足投资者对回报的要求,将正常的房屋按揭贷款,与非常规的按揭贷款打包在一起,这样一来获得的回报确实高出一些。但是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所有的房贷按揭,无论好坏,都无人购买,经过打包混合后的按揭贷款市场,流动性一下就消失了,追求稳定高回报的次级贷款投资者全线崩溃。 第三,不断上升的利息水平,将会对房地产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利息上涨不仅使得房贷压力加大,而且对于高杠杆的系统冲击最大,加拿大在杠杆负债这方面则远​​超过美国2007年房地产崩盘的水平。加拿大央行急于将利息正常话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我们的金融系统并不是想像中那么强大,可以承受如此快速的加息。次贷危机所反映出的问题,过度负债在加拿大已经是民间常态,加拿大央行不能对此视而不见,加息需要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逐步的将债务水平降低。 第四,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如果加拿大的房地产出现美国十年前的情形,房地产投资的信心将遭受重大打击,多年都难以恢复。而且企业也会变得小心很多,大量的资金在公司账户上,公司用这些现金回购股票,增加分红,却不雇佣新人扩大再生产,拖累了经济增长。 最后一个教训,其实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教训:许多人并不吸取教训。十年前的许多投资者都已经变老,他们的经历并没有充分的分享给现在的年轻人,使得现在的许多投资者在面临类似经历时,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本文不做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者慎入)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和建议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專欄:多倫多房屋進入買方市場

本周安省最具传奇色彩的霍克斯通豪宅紧急出售,加拿大摇滚歌王霍金斯现在希望425万加元卖掉物业,相比2013年他首次放盘时,价格下降1,000万加币。 霍金斯这间房子占地175亩,在2013年叫价1,490万加币,当时没有成交,现在却降价超过1,000万加币急售,只有原来叫价的30%,让人感慨无限。 无论怎样,多伦多房市降温,可承付能力正在改善,使得许多潜在的买家看到一丝希望。 不过,按揭利率的上升也同样影响着大家的购买力。过去几周内,固定和浮动利率同时出现上涨,如果以6月份全国平均房价50万加元计算,支付10%的首期后,现在的每月按揭将多支付60加币。 因此,希望买房入市的朋友,不得不在 房价下跌和利率上涨间做出比较,如果房价下跌不及利率上涨的速度,那么总体的可承付性并没有多少改善。如果利率上涨0.25%,房价平均下跌5%,每月按揭只能节省50加币。 在加拿大央行加息步步紧逼的情况下,改善买房者的可承付能力唯一办法就是房价下跌幅度加剧。例如,在同样加息0.25%的情况下,如果房价下跌10%,每月的按揭则可以节省162加币。 多伦多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完全违背了所有的经济原理,从最基本的房价与人均收入看,排除外来移民因素,多伦多房价需要调整挤出泡沫,才能正常增长。 加拿大著名智库菲沙学院今年二月份就提出警告,许多疯狂的买房者被价格暴涨的诱惑入市,将会陷入无可挽回的财政困境,这些人看到房价上升急于置业,他们将是为这场房地产泡沫买单的附带成本collat​​eral damage ,虽然他们并没有任何错误。 加拿大本地许多普通人家,现在不仅给自己购买投资房,而且开始给下一代购买将来的居住房屋,因为害怕将来的房价孩子无法负担。这种生怕错过的恐惧和绝望心理,使得房地产投资成为一场群众性的热潮,房屋价格哪有不上涨的道理呢? 要扭转人们对于房地产价格上升,菲莎学院当时的建议就是让安省政府效仿温哥华,对海外买家征税。 即使菲莎学院也没有建议央行加息,因为对于杠杆武装到牙齿的加拿大人,加息无疑是个非常有力的重拳,不仅影响房地产,还将影响到经济。 现在看来,加拿大政府不仅采取菲莎学院所建议的海外买家税,而且也采取了菲莎学院所避讳的加息政策,加拿大房地产应声下跌。 安省推出海外买家税后,效果立竿见影,为何?一旦价格上升的预期消失,房价自然就会降温,许多本土加拿大人看到房价可以下降后,就不再急着买投资房,或者给自己的孩子买房了,问题游刃而解。 如果从加拿大房地产这一轮牛市的起点看来,整整20年的时间,造就多少房地产投资人的财富。但是,真正仔细比较一下,加拿大股票市场的回报其实高于地产回报。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害怕股市而偏爱房地产呢?原因在于波动性,更主要的原因是,股票基金投资没有杠杆,所以整体回报远低于房地产。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可是,在房地产市场上,裸泳者遍地开花,有90%的人都是用三倍以上的杠杆,平均房价150万为例,多少人可以放50万的首期呢?只有不足10%的人没有杠杆。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裸泳的人都觉得非常安全呢?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事实。一旦这个事实改变,一切都会发生变化。今天安省豪宅降价70%急售,至少让等待多年的买房者看到一丝希望,多伦多房屋承付能力改善的转捩点已经到来。(本文不做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者慎入)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和建议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相关:加国摇滚教父减价千万放售沿湖庄园  

亞馬遜掌門人的半日首富 勞動者的終生噩夢

网络图 亚马逊的掌门人贝索斯7月28日经历了半天的好时光,亚马逊公司股票市值一度接近900亿,令他身价首次超过比尔盖茨成为美国首富。不过,也只是半天的时光,第二天股票市场开盘后,由于亚马逊的盈利预期减弱,股票价格大幅下跌4%,收盘时跌幅收窄股价最终下挫2.5%,贝索斯应声跌下首富宝座。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科技板块经历了10多年的洗礼,几家欢喜几家愁,能坚持下来的往往都是真正的强者,美股目前市值最大的5个公司里,前4位都属于科技板块——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亚马逊经历了6月份的调整,再次反弹至历史高位,其市值已经超过了美孚石油成为美股市值第四大个股。 当今科技从个人电脑向云计算转型,这个时代的一个巨头就是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通过挤压供应商压低价格,摧毁零售业的工作岗位,使得自己的身价也上升到9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成为半天的美国首富。 亚马逊股价的飙升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三方面。首先,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从1994年,贝索斯开始投身于创业工作,亚马逊诞生问世之初只是一个电商平台。从书籍到影碟,然后又扩展到服饰、珠宝。 2003年后,公司除了传统电商模式外又开发一些实体的电子产品例如Kindle E-reader、Fire Tablet及Fire TV。在不断的创新中,这两年公司把云计算作为重要的增长主题,抓住了市场的脉搏。其次,不断地收购扩张令亚马逊的公司不仅产品多元化,市值也在不断扩张。从1998年到2015年,亚马逊平均每年收购3、4个公司或其部分股份,以激进地收购来扩张公司,这一点与微软颇为相似。最后,亚马逊在华尔街的人缘超好,千里马还需伯乐赏识,虽然亚马逊没有任何分红的记录,但是公司的股票却受到华尔街分析师的追捧。 我们过去所依赖的一些信念又一次面临全面颠覆,传统的零售业依靠庞大的运输、配送、销售体系所实现的价值,现在被亚马逊等电商毫不留情的夺走。  所有的物流配送最终必须要实现价值,同样都是仓库,货物送到客户手上才能盈利,电商在这方面占有成本优势,在零售销售的整个环节里,电商有点截胡的味道。 亚马逊的模式,使得消费者和商品之间只隔着一间仓库。人们现在对于购物环境,零售服务越来越不在意,实用主义之风兴起,好看不如好用,只要买到手上的东西物有所值,谁会在意是否有导购服务人员的微笑服务呢? 这种思想潮流下,电商颠覆式的营销就占据上风,在销售环节中,如果把仓库和消费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中间所有的服务都舍去的话,成本自然降低。 商场上潮起潮落,本来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唏嘘一番的,这个现像的背后,确实显示了非常残酷的现实:在渠道为王、股权当道、房地产就是一切的大时代,劳动者何处安身?  自从2008年以来,量化宽松政策创造的财富全部都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劳动者的收入在GDP比例中逐步下降。都说劳动最光荣,可是,在这个大颠覆的时代,你会发现只有劳苦,却没有功高。劳动者不要说同工同酬,就是想要保住微薄的收入都越来越难。 亚马逊的这种颠覆,意味着零售业残酷的竞争,消费者的天堂,劳动者的噩梦。亚马逊创造的商业奇迹,将会使许多人失去工作机会。我们今年以来看到的加拿大零售企业的连续倒闭,影响许多人的工作岗位。 ...

加元觸及八十美分,加國經濟可否承受?

本周二加元兑美元触及80美分,这是过去两年来的最高水平。加元取得如此的成绩,原因是加拿大央行的开启加息之门。 七月的首次加息后,加元汇率继续飙升。目前分析师认为,加拿大今年十月加息的概率高达80%。从加元汇率上也能反映出加拿大央行的鹰派气息,在第一次加息后,加元上涨的脚步并未停歇,一般而言,在买消息卖事实的外汇市场上,加息过后,加元汇率大幅回调属于正常交易形态,但加元汇率在没有油价上涨配合的情况下如此坚挺,则证明大多数分析师都认为,加拿大央行今年第二次加息的概率很大。加元汇率的上升,使得加拿大人去美国旅游消费的兴趣大增。但对加拿大出口企业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今年三月加元汇率低迷时刻,出口贸易逆差大幅缩小,随着加元汇率的提高,分析师预计加拿大出口贸易赤字今年会大幅增加。 加拿大央行如此的鹰派,让许多人感到有些吃惊。今年加拿大的经济增长数据靓丽,可其中大部分是靠便宜信贷刺激的消费,房地产以及相关行业对GDP的贡献不菲。目前加拿大人的债务总额近两万亿加元,大部分为房屋按揭贷款,一旦房屋价格出现下降,对于家庭消费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加拿大央行的加息,令一些银行分析师不安。 多伦多5月、6月连续两个月出现房价调整,大家对7月数据格外关心。据多伦多地产局的初步数据,7月前两个星期的房屋同比销售继续下跌,成交量为2670栋房屋,较去年同期下跌39%。独立屋销售萎缩最严重,下跌幅度为45%。 7月前两周房价较6月的平均价格793,915元进一步下跌4.2%,买方市场的形势进一步明确。 这样的局面与加拿大央行的加息政策是分不开的。现在各种迹像看来,加拿大央行今年内第二次加息的概率正在直线上升。一般而言,加拿大央行关注的两个指标,就业率和通胀数据。最新出炉的六月通胀数据为1%,较五月份的1.3%还低。在连续两个月的通胀数据大幅降息时加息,令人有些惊讶。 另外一个指标,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方面,加拿大第一季度的GDP增长达到3.7%,确实为G7工业国中表现最好的。但是,就业数据方面的改善却差强人意,失业率降低至6.5%,但是许多工作都是自雇和临时工,薪资收入水平并不高。 谈到就业市场,安省政府即将推出的最低工资法案,也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杀手。明年1月1日开始,安省的最低时薪将从11.4元增加至14元,然后会继续上涨到15元。雇主是否能够承担这样的负担?增加最低工资,可能会令许多工人失去工作。加拿大中小企业联合会(CIFB)的调查报告更显示,如果安省最低时薪为15加元,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表示将会转向美国生产,或者干脆关闭生意。剩下的三分之二中小企业表示,公司虽然会继续经营,但是将会裁减员工数目,不再雇佣新人手,对于现有员工也将减少他们的工作时间。 在加元触及两年来最高水平之际,加元汇率则是这两个月来,主要国家货币中,唯一领头上涨的货币。分析师们正在焦虑的关注这个现像,到底是加拿大经济基本面向好造成的汇率高企,还是仅仅因为针对加拿大央行今年再次加息的预期,将加元汇率推高到至今的水平,如果是后者的话,我们以后面临的不仅是加元汇率大幅汇率,而且还有相应的经济风险。无论从通胀水平,私有部门经济,还是从当前的房地产形势看,加拿大能否再承受一次加息的打击都是值得怀疑的。 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一个季度的靓丽经济增长数据,背后却掩盖着疲弱的通胀数据,非常脆弱的就业市场,加拿大央行却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如此鹰派的加息态势,不得不说让人十分疑惑。高举的加息大棒落下时,加拿大央行行是否想过,这对于加拿大房地产市场这座沙之堡的影响有多大呢?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和建议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專欄:加拿大謹防廣場協議陷阱

美国贸易代表本周向加拿大正式提交关于北美贸易协定的谈判清单,长达18页的单子里,包含近100个美国希望达成的目标,关于农产品、奶制品、软木等自然不会被遗漏,一些新的条件,则让加拿大觉得非常苛刻。 美国代表要求取消现行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仲裁委员会,因为这个委员会大部分时候,在贸易争端上都偏向加拿大。 美国所谓的公平指的是什么呢?也许从其贸易代表的要求上就可以看出来:美国要求加拿大政府为美国公司创造条件,使得美国公司可以参与到加拿大政府项目中,但是,反过来,却要加拿大承认,美国有权利阻止加拿大公司参与美国政府项目,原因是美国有“Buy America”条款。 美国是加拿大最重要的贸易国,从美国的角度看(实物商品,不含服务),主要的贸易国为加拿大,贸易量5767亿美元,逆差155亿美元,中国贸易量5994亿美元,墨西哥贸易量为5321亿美元,逆差606亿美元,日本贸易量为1936亿美元,逆差686亿美元,德国贸易量为1748亿美元,逆差749亿美元! 在美加贸易问题上,特朗普对加拿大态度是非常强硬的。最近,加拿大央行七年来的首次升息,恰逢美国与加拿大之间进行关键的贸易谈判,让人不得不怀疑,迫于某种压力,加拿大央行被动加息抬高加元汇率,为这次谈判的进行表现出诚意。 从过去的经验看,美国是货币战争的高手。 1985年9月22日,美国召集当时的主要贸易伙伴,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开会,最后达成著名的广场协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让美元兑这些国家的货币进行贬值,增加美国出口竞争力,改善美国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会议结束后,在这些国家的央行干预下,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英国英镑应声上涨,美元汇率则大幅下挫。按照道理讲,根据协议内容,大家都升值,没什么特殊的,可是日本却遭到沉重打击。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协议签订后,日元的升值幅度较大,一年后日元汇率从一美元兑238日元,下降到一美元兑168日元,这么大的外汇波动,使得日本遭受一个意想不到的损失。 日本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折算汇率后,发生严重的账面亏损,于是大量资金流回日本,推高了房地产价格。最疯狂的时刻,日本东京的地价可以购买全美国的总和。当年的短暂欢愉,带来的是日本长期停滞的经济,日本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走出那场大衰退的阴影。 时光倒流二十年,在1990年之际,加拿大利息水平为13%,这些年利率一路走低,最低至0.5%的水平,现在加拿大央行突然加息,使得利息上升至0.75%,很多分析师都认为,加拿大央行将会在年底前第二次加息,利息水平将回归1%! 由此看来,加拿大利息水平似乎进入一个上升通道, 如果说低利息带来的流动性盛宴使得加拿大房地产和经济发展到今天的盛况,那么,作为大部分资产都在房地产上面的加拿大人,利息上升会给每个加拿大人的家庭资产带来影响。 对于加拿大央行的这次突然加息,许多分析师都持有保留意见。加拿大马上面临与美国的贸易谈判,特朗普总统要求重新修订北美贸易协定,特别是对区域内部的汇率操纵行为制定更为严厉的法规。 ...

楊凡:從Sears破產看公司退休金的不穩定性

加拿大大型零售商Sears 本周突然破产,当天就宣布解雇2,900员工,占17,000名总员工的17%!并且关闭255家店面中的59家。 Sears在寻求破产保护后,于上周五宣布对于无端解雇的2,900名员工,将不会支付任何遣散费。不仅如此,更令人寒心的是,对于现在和已经退休的员工,Sears将停止再向他们的退休养老金账户供款。同时,也不再支付牙医和医疗保险等一系列福利。 加拿大企业退休金分为两种,一种是DC(Defiend Contribution) 计划,员工自己购买RRSP,雇主会给一部分补助,员工需要自己管理;另外一种是DB(Defined Benefit) 计划,员工只要从工资单按月扣款,无需自己管理退休金,只等着退休拿钱就行。 Sears 的退休养老金计划就是Defined Benefit计划,这种计划看起来非常好,员工不用操心投资回报,雇主按照员工的工龄支付稳定的养老金。可是,一旦雇主倒闭,退休人员的生活就会变成一场噩梦。 Sears的员工们,很多人都是拥有15到25年工龄的老员工,如果按照他们的工龄给出遣散费,这笔费用相当庞大。另外,根据法庭调查显示,Sears现有14,000名员工的退休金账户赤字为2.67亿加元,还欠着已经退休的员工牙医,医疗福利1.96亿加元! 如果要弥补这个大窟窿,Sears每月要向退休金账户供款370万加币,在公司正常经营时,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从现有员工的工资里直接扣除就可以。但是,公司破产后裁员后,弥补这么大的退休金账户缺口就不现实了。 Sears的这个案例提醒许多朋友,当你在为自己公司“稳定”的DC退休金计划高兴时,一定要明白,这种计划好是好,可是也有前提:公司的寿命一定要比较长,如果公司先走一步的话,你的退休金就成问题。 现在大多数公司的DB(Defined Benefit)退休金,必须要不断地雇佣新员工,从他们的工资单扣款向这个计划供款。只要这个节奏一停下,现有公司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就会出问题。 ...

楊凡:中國A股沖關明晟MSCI成功意味着什麼?

万众瞩目之际 ,中国A股冲关明晟MSCI成功,MSCI本周宣布将中国A股纳入MSCI的全球新兴市场指数,这意味中国股市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预计明年6月份,中国A股将会有222支大盘股,正式被纳入MSCI指数。基于5%的纳入因子,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3%的权重。 中国股市跟国际接轨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股市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起步时间晚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股市相对比较封闭。过去海外的资金如果要申购中国企业的股票一般只有两个主要途径。第一申购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H股,也就是所谓的红筹股,或是申购在美国发行的ADR 。第二种方式就是通过QFII (境外合格投资者)项目申购,但是额度相对有限。 全球资本市场主要指数提供者MSCI、FTSE、S&P DOW JONES三大家公司中,从指数ETF资金追踪的规模看,MSCI排名全球第二,吸引着全球无数被动投资者。如果加上指数基金和指数ETF,全球10.5万亿美元的资金在跟踪MSCI指数,其中约有1.6万亿美元跟踪新兴市场指数。 0.73%的权重看似只是像征性的,但是背后却是数以百亿计算美元的资金将会流入中国股市。 相比欧美等全球成熟的交易市场,中国股市始终被诟病为散户主导,机构参与不足。散户相对于机构投资,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投资的纪律性,在市场急剧波动的情况下,很难控制情绪。为了维稳市场,中国政府两年前曾引入熔断机制。不过事与愿违,对于散户占主导的中国股市,中国式的熔断,非常容易出现恐慌性抛售,然后休市。政府的一片好心,不仅影响了中国市场的效率,而且不利于投资者情绪的稳定。从试验到暂停,中国式的“熔断机制”仅仅四天就淡出了历史舞台。中国不改变散户占主导的格局,市场本身波动性较大的特点也难以改变,照搬欧美股市的任何措施效果都有限。 目前中国股市每日成交量大致在500亿美元,入围MSCI后有望增加200亿,进一步改善中国股市的流动性,更重要的是全球被动型的投资者并非完全是那些整日围在交易大厅内的“散户”,而是包括退休金都机构投资者。中国内地股市有望从“散户市”逐步过渡到“机构市”。在低利息时代推升资产价格后,全球被动投资的资金管理规模也在逐年地提升,截止2012年就达到了11万亿,其中6万亿来自于机构。根据PWC的预计,到2020年末,全球被动投资的规模有望扩容到22亿,一半资金来自于机构。 欧美股市中,机构占据主导。这一类投资者具有纪律性,当市场触发熔断,不会自乱阵脚。相反会乘股价“打折”的时候入场扫货,久而久之纪律性强的机构投资者与缺乏纪律性的散户形成了对手盘。在机构投资者的熏陶下,“散户”开始回到基金投资,搭上机构的大船。未来中国股市如果能够协调好资本项目的技术问题,逐步增加MSCI权重的比例,中国股市未来真正演变成机构市,对股市长期发展显然是一个利好。 中国指数走向国际化是资本市场长足发展的一大步。跨过明晟MSCI这一步后,它的竞争对手,及大型机构和其它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都会效仿。未来我们能在新兴市场指数ETF中看到中国A股的影子,中国的资本市场的春天就来了。一个充满盲目投资者、相对稚嫩的市场,与比较成熟的国际市场接轨,对中国市场的结构性改革会有很大帮助。中国A股加入明晟指数,不仅ETF等被动投资会参与到中国A股中去,北美的基金经理们未来也会增加其中国的持仓。 在中国并不缺乏优质的企业,阿里、腾讯、百度这些都是中国内地企业的骄傲。不过,BAT三家没有一家在中国内地上市。随着中国指数纳入MSCI,中国市场多了机构的参与,过去一些寻求海外上市的中国本土的优质企业,将会留在上证或是深证交易所,从而提高股市的整体质量。 中国A股这次冲关明晟的成功,让许多中国投资者欢心鼓舞,中国加油!中国股市加油!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和建议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專欄:加元暴漲央行加息在即?

本周虽然平静开局,但实质上是个“超级央行周”,主要国家央行都将公布最新的议息会议结果,美联储、日本央行、瑞士央行和英国央行将闪亮登场,美联储在周三的会议上加息似乎已成定局。 从CME利率期货数据显示来看,美联储在6月14日加息的概率高达95.8%。 加拿大央行副行长Carolyn Wilkins 本周表示,鉴于加国经济增长稳定,央行已经在考虑当前的货币刺激政策是否还有必要。市场分析师则将其解读为,如果去除货币刺激性的低利息政策,加拿大央行则已经有了加息议程。 加拿大债券市场本周大跌,从债券市场的分析认为年内加息的概率已经上升为56%,甚至下个月加拿大央行加息的概率都从零升至11%! 市场之所以狐疑,因为在沟通方面不够透明,加拿大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势让许多人一头雾水。与美联储不同,加拿大央行的议息会议并不是大家投票议点状图公布,每次加拿大议息会议后并没有具体的会议纪要公布,这就造成分析师和市场对于加拿大央行的态度摸不到脉。 加拿大央行副行长Carolyn Wilkins 本周在发言中还是表现出谨慎,央行在7月12日利息会议前,会征求多方面人士的意见,进一步关注经济数据。无论怎样,这表明加拿大央行自从2015年以来,首次在加息问题上动了心思。 加拿大央行官员讲话后,加元汇率暴涨,兑美元上升至75美分上方。加拿大加息,央行官员如何面对一元银行? 加拿大央行如果加息,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将会暴涨,那么,对于房地产投资者的影响巨大,成本将会大幅上升。因此,一般认为加拿大央行加息,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下跌。 加拿大的房屋贷款利率主要分为两类,浮动贷款利率和固定贷款利率。加拿大央行加息会影响浮动利率,当人们看到浮动利率涨,就赶紧换成固定利率。 固定利率则是与五年期国债收益率所挂钩。虽然固定利率是可以锁定期限内的房贷利率,但是银行是把它跟国债市场挂钩的,因此固定利率更市场化:在期限内,如果债券收益率大涨,银行遭受损失。因此,如果加拿大国债收益率持续飙升,新的五年期固定贷款利率必然上涨。 那些要续房贷的人们将会遭遇涨价!去年十一月,当五年期加拿大国债收益率达到0.95%时候,皇家银行和TD银行都提高了固定贷款利率。现在五年国债收益率突破1%,是否意味另一轮固定利率提价来临呢? 加拿大央行在加息方面尤其要谨慎,上周出现的西班牙人民银行的案例,令分析师担忧加拿大央行贸然采取鹰派加息政策,将会引发加拿大地产和银行业更大的问题。 上周,西班牙人民银行(Banco Popular),以1欧元的价格被欧洲第二大的西班牙最大银行桑坦德银行(Banco Santander)收购。 没搞错吧,这么大的银行才卖了一块钱欧元!是的,只有一块钱欧元,一点都没有错:西班牙房地产泡沫破裂,Popular因不良房地产贷款蒙受巨额亏损,Banco Popular曾经是西班牙最大的银行之一。 现在,加拿大央行虽然有意向加息,其实心理也是左右为难:不加息吧,被美联储的加息脚步渐行渐远,从历史上看,这种情况不会一直存在,早晚要被市场纠正。 如果来真的,干脆加息吧,就像OECD所指出的那样:加拿大的所有房地产问题,通过加息立即可以解决。但是,加拿大央行又害怕操作不当,地产下跌拖累银行倒闭,使得西班牙式的一元银行在加拿大涌现! 所以,当具备政府角色的中央银行,亲手通过加息政策把商业银行逼到死角的时候,所有的加拿大银行角色就要与政府同化,都是从你手里拿钱,没有机会在将来还给你,这是谁也不希望看到的吧。加息还是不加息,这确实是个让波洛兹头痛的问题!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和建议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專欄:IMF警告加拿大房地產風險

国际国币基金组织IMF近日紧急呼吁加拿大政府,针对房贷债务问题采取更多行动,以防止房地产大幅下跌给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在年度巡查加拿大的经济状况后,IMF官员警告加拿大房地产存在严重风险,一旦房价下跌将会扩展到整个经济体,并且阻碍加拿大经济的增长。 IMF的声明中说:“穆迪最近降低加拿大6大银行信用评级,显示出一种担忧,民间债务水平过高,房价上涨过快,影响到加拿大的经济前景。 对于加拿大最近执行的海外买家税,IMF认为非居民购买房地产,并不是加拿大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因此,联邦政府和省政府应该采取更严厉的政策,例如祭出针对本地居民的房地产投机税效果更佳。 IMF特别对多伦多和温哥华两个城市房价和债务水平表示担忧,最近两个地方政府分别采取措施打压房市,但仅仅起到收紧房贷的作用,对于房价的实质性影响甚微! 当然,IMF也承认,任何政策的执行都有个过程,针对房贷市场的紧缩政策,使得购房者获得贷款的难度不断增加,也许逐步可以达到为房地产市场降温的目标。 IMF认为加拿大的经济增长在2017年达到2.5%,而2018年将会出现下降,GDP增长降至1.9%,如果这个预测准确的话,这将是上个经济周期2000 - 2008年以来的历史平均数据的最低值! 加拿大银行业监管者OSFI今年与CMHC联手纠正这个问题,不允许银行通过房贷打包组合债券形式让CMHC保险,并且要求银行为一些已经打包的按揭与CMHC共同承担风险。 这个政策出台后,越来越多的房贷将会留存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这次穆迪降级所针对的加拿大银行业问题,就是针对其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债务和按揭组合债券而言。 房地产市场这几年的活跃,当然离不开信贷的泛滥,当源头活水接近干涸时,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无论人们又什么样的刚需,无论卖家想要多高的价格,信贷紧缩极大的限制了买家的购买力,有价无市的情况就会出现。 目前CMHC不接受房屋的价格在100万加元以上的按揭保险,也同样不接受房屋作为出租和投资的按揭保险! 跟让人担心的是,即使能够获得贷款的幸运儿们,虽然央行不加息,获得房贷的成本也将明显上升! 由于保险数额的下降,直接导致CMHC在第一季度中所获得的的保费和费用下降了8.1%,但该机构在其整个保险业务组合中所获得的保费和收费增加了2.4%。 CMHC报告表明,第一季度的总收入从去年的12加元猛增至22.5亿美元,利润从3.13亿美元攀升至3.7亿美元。 这么不合逻辑的结果只有一个解释,房屋按揭保险费用上涨! 最后,CMHC是政府所属机构,过去CMHC一直都保留公司的所有收入,当做其运营资金。 现在政府也缺钱,今年要求CMHC要想政府开始支付股息,周二公布的报告显示,CMHC公司将向联邦政府支付1.49亿加元股息。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方向,贷款成本将大幅上涨! 看看现在的情况,6大银行同时被降级,他们在债券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就会上升.CMHC的保费上涨,银行要多支付费用; CMHC拒绝担保的按揭,银行要在按揭市场上卖出时,少了一个金字背书,要折价不少,银行又遭受损失。银行是一种流通的机构,任何形式的成本增加,都会通过费用形式转嫁给储存者和消费者。 过去,如果六大银行贷款不到款,可以去非银行的贷款机构,其中最大的一家就是Home Capital,现在看看这家公司的情况,自身都难保,恐怕想贷款给你也难,如果6大银行惜贷,B类刺激贷款机构的存款储蓄都被挤兑一空,拿什么来放贷给你呢?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和建议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楊凡專欄:OPEC減產為何油價還暴跌?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两度大幅下跌,分别发生在3月初4月底,迫使欧佩克(OPEC)再度召开紧急会议,将石油减产协议再延长9个月。 本周欧佩克再度开会之前,国际油价大幅拉升,涨幅超过10%,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减产延期的协议达成当天,国际油价暴跌! 许多人都对此非常不理解,供应减少,价格应该上升啊,难道基本的供求价格理论再也不适用了吗?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任何预料之中的事情,在投资市场上​​都不会带来利成果。投资者要想在市场上获利,必须能够承担不确定性的风险,正式这种不确定性才能带来回报。这次欧佩克减产,市场早已将减产再延期9个月纳入了油价的表现中,因此,对于“确定”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 buy ruomors sell fact。 其次来讲,更加基本面的一个问题是,欧佩克这个组织的一贯秉性已经被分析师看透,一群自私自利的乌合之众,每个人都想让别人牺牲,自己获得利益。 过去作为组织的老大,沙特还是很有诚信的。上世纪80年代,沙特号召减产并且身体力行,进行大幅减产支撑油价,将原油日产量由1980年的逾1,000万桶减少至1985/1986年的不到250万桶。但其他产油国小弟们却暗自增产,沙特反而丧失了部分市场份额和石油收入。沙特也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出现长达16年的预算赤字。 自此以后,沙特痛定思痛,再也不当这个冤大头了。老大都如此,小弟们又怎么会卖力气呢? 在2015年国际油价自100美元高位下跌50%后,沙特又一次冲动要减产,但是高盛(Goldman Sachs)针对产油国给出的建议竟然是增产。高盛指出,如果沙特继续全力生产,那么OPEC组织内的竞争对手伊朗的收入和市场份额都将下降,沙特最后一点勇气也被这个建议打消了,看着油价下跌坐视不管。 许多人都觉得高盛是否昏了头,怎么能出这种馊主意呢?其实高盛没有乱讲话,全球主要产油国OPEC面临着经济学上典型意义的“囚徒困境”,从而导致其难以作出减产的决定。 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产油国的友谊小船可是说翻就翻的,过去十几年,石油处于繁荣的时期,沙特人已经习惯了低税收以及高福利的生活方式,先甜后苦的日子老百姓能答应吗? 囚徒的困境代表什么,这方面欧佩克的老大沙特深有体会。欧佩克即使精诚合作,如果真能执行减产让油价上涨,也不是高枕无忧的,美国的页岩油是一个威胁。 对于美国主要页岩油生产商来说,油价冲上50美元,新的生机又出现了。这两年油价的暴跌,打击了欧佩克产油国,但却给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敲响了丧钟。尚存一口气的页岩油厂商,加速了水力压裂成本以及开发中技术的改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EOG Resources Inc 称,如果油价达到每桶50美元,将可产生30%或者更高的回报率。 美国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分析员不无讽刺的表示,欧佩克这个卡特尔在页岩时代,居然还相信减产这一套! 加拿大联邦政府今天宣布,正在布局一项新策略,到2025年时,加拿大汽车将有一半是环保电动的,环保组织一直敦促政府执行此项政令。 加拿大科技创新部长Navdeep Bains,和交通部长 Marc Garneau正在商讨组成专门项目小组,讨论零排放汽车(zero-emission vehicles or ZEVs)的问题。 加拿大去年的汽车销量中,只有4000两电动汽车,占整个新车销售的百分之0.02,因此政府希望大幅提高这个比例。 在减排的趋势下,大排量的烧油汽车将成为奢侈品,越来越多的人们将会驾驶电动汽车,这个局面对于石油价格而言肯定不是利好。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和建议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Home Capital問題等同於雷曼兄弟嗎?

加拿大最大的非银行房贷供应商Home Capital Group,其存款储蓄基金在近期不断遭到净提取,作为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反向标杆,也就是做空加拿大房地产的地标式公司,Home Capital Group Inc股票价格下跌60%。许多人担心这个加拿大房地产的空头标杆如果倾覆,是否会影响到加拿大地产的整个板块,甚至一些分析文章把这家公司与引发美国房地产次贷崩盘的雷曼兄弟关联起来。 股票下跌只是表象,这家按揭公司拥有home trust 储蓄服务,由于主流银行存款利率极低,而这类按揭公司则以高息吸引投资者。目前该公司遭到净提取,大批储蓄客户要求提取在这家公司的GIC,使得存款额急剧下降。这些与美国次贷风暴的导火索几乎如出一辙,信贷市场崩盘一定是从最弱的环节开始,逐步传染开来。 如果说地产价格是船,那么信贷市场则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关键看信贷周期朝着哪个方向走。目前看来,加拿大的信贷宽松阶段已经结束,从2016年十月开始,加拿大政府就针对银行和大型金融机构进行房屋贷款的压力测试,揭开收紧信贷的序幕。 作为加拿大央行,在政策执行方面,除了关注GDP增长,也要关注就业市场和通胀水平。去年第四季度,加拿大GDP增长已经达到2.5%的水平时,加拿大央行却一再推诿,对于加息只字不提。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央行意识到,加拿大的经济增长是房地产信贷周期所推动的,缺乏实体经济的基本面驱动。因此,在央行无力加息的情况下,收紧信贷似乎成为唯一的选择。信贷退潮时,如果不想被尴尬的晾在裸泳的海滩,就需要减低杠杆水平,量入为出。 Home Capital上周末爆出20亿的救命资金,不是来自其他对冲基金或高利贷,而是来自安省医疗工作者退休金。房贷公司出事,怎么让拿医疗工作者的退休养老金来填?难道不应该是政府来搞定吗?要知道安省医疗养老金公司与这家另类贷款公司关系密切,Home Capital的董事会主席是Kevin Smith,他同时也是安省退休金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而安省退休金HOOPP的董事会主席Jim Keohane,同时也是Home Capital 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约克大学的法律教授表示,这种情况很不寻常,等于是一个董事在同时服务于两个董事会,而且还相互交叉服务。在一仆二主的情况下,就会发生某些带有倾向性的行为。 在Home capital 出事的48小时内,所有Bay 街上的金融机构都袖手旁观,主要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出事当天壮士断臂,立即清仓这家公司的股票。如果所有专业的金融投资公司都冷眼相看,沾边的投资公司也争先恐后逃离这家公司,为什么HOOPP出手相救?也许是看到价值投资的机会。但背后却有许多议论,两家公司的董事会走得这么近,是否他们的投资决策有利益冲突的嫌疑? 作为管理着安省医疗人员退休金的HOOPP,是否应该在把20亿加元资金投到Home Capital的时候,征求一下安省医疗工作者的意见?退休金管理者大笔一挥,借给Home captial 20亿加元,这几年安省为了平衡预算,已经在医疗系统减少费用,许多医疗工作者的工资被冻结,物价上涨,可是他们的工资并未增长,现在退休金管理者也把养老金当成唐僧肉,实在让人感慨。 当然,从宏观的角度看,房地产市场一旦出现问题,政府更应该早些站出来采取行动,而不是让养老金入市。毕竟加拿大已经从资源增长型经济,过度成为房地产增长型经济。 安省政府在新的预算案中表示,会在2017-18年实现预算平衡,这其中大部分来源是靠着房地产土地转让税,这笔钱高达30亿加元,比起去年几乎翻了一倍!因此,房地产的重要性与日俱增,home capital 这件事情如果继续发酵,除了安省医疗养老金,安省还有教师退休金等一大批退休金资金可以出资,安省政府也不会袖手旁观,也许加拿大的“雷曼”就这样获救了。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和建议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美聯儲加息正式啟動 加元今年是否能挑戰美元呢?

自从2008年的金融海啸之后,北美股市一直为美联储等央行的货币政策左右,特朗普去年当选后,财政政策的走向前台,再通胀预期燃起,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新态势。特朗普本周在《华尔街日报》的专访中就表示强势美元不利于经济,之后美元指数出现闪崩,全球市场的格局也“天翻地覆”。 在竞选时,低利息政策是为了创造有政治倾向的虚假繁荣,质疑美联储的独立性。而在本周,他却表示“喜欢低利息政策” ,这种立场转变,令美联储加息压力骤然下降。特朗普嘴炮一出,国际市场期金收报逾五个月新高,十年期美债价格也急剧上涨。 随着美联储加息的正式启动,市场对于加元并不看好。从各大投行的预期来看,大多数还是看涨美元,看跌加元。但是外汇市场上,所有交易员都知道,外汇市场最大的危险是共识。 加元今年是否能挑战美元呢?这也是许多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加元的涨跌最主要的还是看能源价格。三月底以来,国际油价涨势如虹,WTI 德州轻质原油暴涨,自48美元一路冲上53美元,满地可银行认为年底有机会触及60美元水平。 作为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国,油价上涨无疑令加元受益。另外,特朗普上台后许多竞选承诺都弃之脑后,却唯独没有忘记加拿大。他的百日新政里,批准加拿大Keystone XL石油输出管道成为一道耀眼的政绩,令加拿大石油能源企业欢欣鼓舞。 加拿大一直想振兴能源企业,开发出口市场,Keystone XL 石油管道一旦建成,每日向美国出口原油80万桶,加拿大的横加和横桥两大企业将迅速向美国扩张,带给加拿大的能源市场新的活力,油价上涨无疑利好加元。 对于美元而言,特朗普的此番讲话,可能意味着美元牛市的终结。美国政府推行强势美元政策始于1995年,认为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有助控制通货膨胀。但是,自从2008年后,美联储不断扩大资产负债表,因此美元指数一路低迷在80左右的位置。过去两年才开始上攻100点。 理论上讲,美国为了出售政府债券,必须维持美元汇率强大,只有保持筹资渠道的畅通无阻,美国经济才可以在贸易和财政双赤字的情况下繁荣。 另外,为了道出资产负债表上的庞大规模债券,美国政府需要提供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债务利息,因此在美国经济可以勉强承受的情况下,美联储加息并不是莽撞之举。但是,在美联储连续两次加息后,一直诟病低利息政策的特朗普却突然转变,认为美联储的工作非常出色,还亲口说出我确实喜欢低利率政策的话,使得美元牛市徒增变数。 加拿大央行近日提及在一年内有加息预期,因此,加元在利息和油价的双重拥趸之下,已经具备挑战美元的实力。 让我们回顾美元这些年来的升值周期历史吧。自布雷顿森林解体之后,美元经历了三次下行周期和两次上行周期,平均的长度在7年左右。1968-1978年下行周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引发了美元最长的一次熊市。1978-1985年,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克尔为了对抗通胀,推出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开启了美元的牛市。1985-1992年,美国未来解决巨额贸易赤字,签署了广场协议,引发了第二次美元熊市。1992-2001年,受到美国长时间的经济繁荣的支撑,美元踏上第二次牛市的征程。2001-2008年,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元又一次步入长达七年的熊市,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自2008年4月至2014年初,美元处于波段型的牛市,美元指数一直在74至84内震荡。直到2014年中至今,美元开始疯狂上涨,一路冲上100点大关。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和建议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