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22:02:39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艾滋病

艾滋患者体内新冠30多次变异 科学家表示并非偶然

据世面新闻报道,近日,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南非一名患有晚期艾滋病的 36 岁女性携带新冠病毒 216 天,在此期间该病毒积累了 30 多次突变,有在南非发现的突变毒株,还有在英国和巴西发现的类似突变毒株。 据悉,该女子2006年被诊断出感染艾滋病毒,此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2020年9月感染新冠病毒。科学家们称,目前还不清楚这名女性是否将这些突变传染给了其他人。不过科学家表示,许多新变种从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等地区出现可能并非偶然,那里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成年人艾滋病毒呈阳性。

加拿大“零号病人”杜加

▲法裔加拿大空乘Gaetan‧Dugas盖尔坦‧杜加(1953-1984) 撰稿:叡 1981年,纽约时报刊登文章,描述了一种神秘的新型疾病。这也是那一年北美各大刊物首次将这种史无前例的疾病,记录在案并公开发表。次年,这一神秘疾病才被医疗界正式命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也就是后人所知的“艾滋病”。至1984年,HIV病毒才被证明为艾滋病发病的根源。HIV病毒侵蚀人体原本健全的免疫系统,导致他们身体虚弱,不堪一击。 近40年后的今天,HIV病毒最早如何散播开来仍未被后人完全瞭解。在医学研究者通过现代科技解码最早的HIV病毒基因组之后,认为它极有可能源自一种在非洲中西部感染猴子和猩猩的病毒。这一切也和非洲一些国家有捕食猿猴的传统有关,或许通过某个偶然的机会和特定的途径,这种病毒跨越了物种,感染了人类。艾滋病来源于非洲的黑猩猩,是现阶段被全球大多数权威科学家认可最为合理的推测。 其实20世纪60年代,HIV爆发的一切条件就都已具备。1970年代初期,HIV病毒就已经从加勒比海地区来到了纽约市。而那时,距离北美医学界首次得知HIV的存在,尚相距十年。不知不觉中,HIV病毒从纽约,到加州,再到了其它地方。 显然,上世纪那些最为原始的病例已无从考证。但所谓“首个”将病毒传入美国的“零号病人” Patient Zero却有迹可循。“零号病人”意为初始病例,顾名思义,是指第一个得病,并开始散播病毒的患者。 被首先冠以“零号病人”头衔的这个人,就是法裔加拿大空乘Gaetan Dugas盖尔坦‧杜加。正因为被贴上“零号病人”的错误标籤,外界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将他认定为私生活混乱,害人害己,将艾滋病带进美国境内的第一人。 差不多30年之后的艾滋病毒基因分析才证明,所谓加拿大人盖尔坦‧杜加就是HIV“零号病人”竟是一次重大误判。而这重大的误判,皆来自于一个错误书写造成的天大误会。 盖尔坦‧杜加1953年生于魁北克,自幼被魁北克城市郊一个大家庭收养。也许因为居住在机场附近,杜加记事起就酷爱观察机场每天起降的飞机。虽然曾经学习美发技术,但当加拿大航空公司开始放开招收男性空乘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登记报名。就这样,刚年满20岁的杜加成为加拿大史上首批男性空乘之一。 ▲风华正茂的杜加 也正是上世纪70年代,北美盛行着一场挑战传统性观念和性道德的社会运动。那些追寻新潮的人们又赶上了新一波性解放浪潮,开始在性行为上完全抛弃传统道德观念约束的主张和实践变革。20出头风华正茂的年纪,又从事着空乘这么一个与时俱进的时髦职业。杜加也是那一波弄潮儿的一员。身为同性恋者的杜加对自己的性取向毫无遮掩,工作闲暇时还时常和女同事们交换化妆和交男友的心得。没几年的功夫,这个留着白金色头发,身材匀称,相貌端正,说话时有点法语口音的加航空乘就成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话题。盖尔坦‧杜加的名字,在他工作时停留的每个城市的同志圈,都小有名气。 好景不长。1980年,杜加被诊断患上了Kaposi Sarcoma卡波西肉瘤,这种当时还算罕有的皮肤病之后成为了艾滋病的表现症相之一。当年,这种多见于男同性恋群体的皮肤癌,被称为“神秘同志癌”,但尚无证据表明其具有传染性。因此,之后的两年里,除了进行化疗之外,他仍然保持了原有的生活方式。期间因为头发脱落,他剃光了脑袋,并系上颇为时髦的豹纹发带。 ▲化疗时期的杜加 ▲纽约时报刊文记载一种罕见的癌症 感染了纽约和加州的41同性恋者 其中8人相继于两年内离世1981年7月3日 次年,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在一份期刊上,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发病史。那时尚未正式命名为艾滋病,杜加也并非这5位病人之一。 这却是全球首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 又过了一年,在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一次访问中,杜加非常配合地估计出,自己在前三年间,差不多有过约750个性伴侣。他不但专程从加拿大前往美国,接受详尽的检查,还从自己的通讯录中,列出72位性伴侣的名字和联系方式。而杜加本人,则被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列为第五十七个病人Patient 57。 在疾控中心寻访到的和杜加有过直接或间接性关系的人中,不少人都已经出现了病症。1982年秋,这种神秘的疾病就被正式命名为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之后,为了方便研究艾滋病传播的来龙去脉,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将所有关联的病人,以地域加序号的方式进行标注。而Patient 57则被更名为Patient O,大写的字母O代表Out-of-California加州以外。 而问题就在大写的字母O上。不知何时,有某位研究人员将字母O当成了数字0。而又因为杜加是艾滋病研究中首位有迹可循的病人,成为连接美国各大城市病人之间的关键纽带。因此,杜加成为很多之后发表的医学报告和媒体文章中的零号病人Patient O。 ▲加拿大人杜加从原本的Patient O以讹传讹化身为Patient 0零号病人。他是记录在案的艾滋病传染纽带中唯一的加拿大人 尽管有研究人员澄清,并无确凿证据表明杜加就是将艾滋病传到美国的第一人,但外界舆论早已自成气候。 1984年,31岁的杜加因艾滋病恶化离世。病魔在他死去后放过了他,然而舆论并没有就此罢休。 1987年,美国旧金山记者Randy Shilts 出版书籍《And the Band Played On》《一切照旧》,书中介绍了艾滋病闯入美国过程。书中自始至终以“零号病人”称呼以及故去的杜加,他在书中将杜加描述成一个具有反社会人格的艾滋病患者,在明知自己患有艾滋病的情况下,仍然蓄意传染别人。Shilts甚至在书中大张旗鼓地宣称杜加有过几千个性伴侣。同年纽约邮报的头条也用巨大字符将杜加描述成那个把艾滋带到我们身边的男人。 ▲各大新闻期刊迫不及待的将杜加冠以“艾滋病源头”的恶名 杜加在艾滋病传播进程中无意扮演的纽带角色毋庸置疑,然而“反社会人格”、“蓄意传播”、“零号病人”的黑锅,杜加一背就是30多年。 2016年3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重新分析了1970年代纽约和旧金山市的若干男同性恋艾滋病患血样,并与杜加的样本进行了对比。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杜加携带的病毒更倾向于中后期变异的病毒。这就证明,在杜加被确诊之前,HIV已经进入了美国。 自此,加拿大人盖尔坦‧杜加不再是那个被妖魔化的零号病人。 ▲1970年代北美掀起的性解放运动和同性恋亚文化并驾齐驱 很多同性恋者渴望平权 30多年之后,一位当年曾和杜加共事的女空乘回忆杜加时这么说:“他从不畏畏缩缩,也从未隐瞒自己的同性恋取向。他理直气壮,早就超越他身处的时代。” ▲美国记者Randy Shilts和他以杜加为原型的著作《And the Band Played...

萧亚轩辟谣患艾滋病:呕吐是因为这个

13日晚,萧亚轩亲自发长文否认感染HIV一事,称原本以为谣言止于智者,但在母亲节当天又有媒体不经求证写了相关的报导,让她既难过又觉得对不起妈妈,因此决定对所有不经求证的媒体进行名誉诉讼。 最后她也解释称,这一年来的神隐是因为喉咙与胃的不舒服造成了呕吐等症状,只能耐心且努力的让自己赶快好起来

艾滋传播终结?新疗法成功阻止HIV携带者传播病毒

据《卫报》、路透、法新社等多家媒体报道,一项重大研究发现,携带艾滋病毒的人在接受一种新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后,体内病毒可以完全受到抑制,即便与伴侣发生不安全性行为,也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对方。 这项长达8年的研究由欧洲多国科学家参与,以近1000名欧洲各地的男性性少数群体伴侣为研究对象,而这些伴侣中,均有其中一人为HIV病毒携带者。 研究人员让这些病毒携带者全部接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结果显示,所有参与实验的伴侣之间,都没有出现HIV病毒传染的情形。虽然在8年间,有115名原本为携带病毒的人感染HIV病毒,但是DNA检测证实,他们是与其他未参与实验的人发生关系才感染了病毒。 据悉,这项研究成果于5月2日发布在重量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论文共同作者罗杰斯(Alison Rodgers)称:“这(项研究)非常了不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解决了(艾滋病)这个问题。” 研究人员估计,在实验期间,这项新疗法让所有是受试伴侣之间成功避免了470次HIV传染。 尽管艾滋病药物研发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艾滋病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健康危机之一。2017年,全球有4000万名HIV病毒携带者,而其中大约只有2170万人接受了抗逆转录药物治疗,只占到所有病患的59%。 因此,罗杰斯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提出了确切证据,显示接受治疗的HIV病毒携带者讲病毒传染给他人的风险可以“是零”,也就是说,这种新的疗法“能预防HIV传染,有助于终结HIV的流行,但是接下来要做的努力是,要让更多HIV病毒携带者能够检验出自己携带HIV病毒,并获得有效的治疗”。 但研究作者同时指出,新疗法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最重要的包括,受试者中,未带有HIV的男性性少数者平均年龄是38岁,而大多数的HIV传染发生在25岁以下人士身上。

男子接受骨髓移植后 体内HIV病毒竟然全部消失!

全球第二例! 一名对HIV爱滋病毒呈阳性反应的英国男子接受手术,植入一名因基因变异而有能力排斥HIV病毒的捐赠者所捐出的骨髓干细胞,手术成功,成为全球第二个已知道完全清除体内HIV病毒的病人。 该名住在伦敦的男病人大约在三年前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服食了超过18个月抗病毒药物。最近进行一次的高敏感度测试, 再找不到他体内有HIV病毒的痕迹。 负责替该名男子治疗的医疗团队的主诊医生兼教授古普塔表示:「我们测不到有HIV病毒 。我们侦测不到任何东西。」 HIV是可以引发爱滋病的病毒,估计现时全球有大约三千七百万人感染这种病毒,而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约有3500万人死于爱滋病。 有关方面没有公布该名病人的姓名,只称呼他为「伦敦病人」。他于2003年感染HIV病毒,2012年开始服食控制爱滋感染的药物,同年又确诊患上霍奇金淋巴瘤(血癌的一种)。在2016年他因为癌病恶化,情况非常严重,医生决定为他寻找配对的骨髓干细胞,结果找到合适的捐赠者,手术成功之余,也清除了体内的HIV病毒。 古普塔形容他现时「功能上痊愈」及「正在缓解中」。但他指出,病人是否真的完全康复,目前言之尚早。古普塔说,「伦敦病人」进行的移植手术顺利,但也出现一些副作用,例如捐赠者的免疫细胞会攻击接受移植的病人的免疫细胞。 根据医学纪录,在「伦敦病人」之前,世界上唯一成功完全清除体内 HIV病毒的是美国病人布朗(Timothy Ray Brown)。他于2007年在德国接受类似的移植手术,至今已12年,仍然在体内找不到HIV病毒的痕迹。 不过,这种移植手术是十分危险的,试过有其他病人作尝试但失败。医学界人士认为,用这种方法替数以百万计已感染病毒的人进行治疗,有点不切实际。 来源:巴士的报

新加坡被一个美国人害惨 但是他的身份却更令人震惊!

来源:环球时报 这两天,新加坡爆出一起极为严重的艾滋病人隐私信息泄露案件,大约有多达14200名艾滋病患者的个人信息,被人从新加坡卫生部的数据库中泄露到网上。其中5400名患者为新加坡人,8800名患者为外国人,还有约2400名存在感染风险的个人信息也被泄露。   此事迅速引爆了新加坡国内乃至全球舆论,多家国际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一恶劣的大规模隐私泄露案。   但更令人震惊的是这起案件的作案者,以及他令人瞠目结舌的身份……   根据新加坡媒体“亚洲新闻台”和《联合早报》的报道,该作案者是一个美国男子,名叫米霍易(Mikhy Farrera Brochez),就是下面这位。 可这么一个美国人,为啥能把新加坡卫生部数据库里高度机密的艾滋病患者隐私给泄露出去呢?   这就是整个案件最诡异的地方了。   按照新加坡媒体的说法,这个米霍易在2007年时通过“网恋”结识了新加坡一个名叫吕德祥(Ler Teck Siang)的医生,并在2008年时干脆跑来了新加坡,和吕德祥开始同居生活。 然而,新加坡当时的法律是禁止任何携带艾滋病毒的外国人进入新加坡的,一经发现就会被立刻遣返。该法律直到2016年才得到修改,但携带艾滋病毒的外国人仍然被禁止在新加坡工作和申请绿卡。   而这个米霍易恰恰是艾滋病毒携带者。于是,为了帮助自己的伴侣成功留在新加坡,吕德祥居然不顾医生的底线,用自己的血液样本替换掉了米霍易的样本,并上交给了新加坡人力部。   结果,米霍易就这样成功逃过了新加坡当局的血液检查,还获得了可以在新加坡工作的资格。 之后,这个米霍易和吕德祥更是在新加坡开启了“开挂”的人生。吕德祥在2012年时进入了新加坡卫生部工作,甚至一度官至“国家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部主任”。   而宣称自己拥有美国知名学府范德堡大学的语言学学位、法国巴黎大学的儿童心理学硕士和心理学博士学位等优异文凭的米霍易,也在新加坡的教育机构当上了教师,不仅屡次获奖,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还曾代表新加坡参加过国际学术会议。   而且“亚洲新闻台”的报道还透露,这个米霍易在201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还一度宣称自己13岁时就被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录取,但因为自己对那里不感兴趣才转学到范德堡大学。他还宣称自己掌握8门外语,母亲是英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也是在母亲的培养下自己才成为这么优秀的一个“神童”。   读到这里,相信各位应该已经很吃惊了吧:一个感染艾滋病的美国“神童”,因为网络上擦出的爱情火花就不远万里来到新加坡,而他的新加坡爱人则为了留下他不惜检测造假,让他成为了新加坡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 但能让你惊掉下巴的还在后面!   话说在2013年的时候,新加坡人力部察觉到了米霍易的血液检测可能存在异样,于是要求他再次进行检测。当然,这次吕德祥又故技重施,再次用自己的血液样本替换掉了米霍易的,并再次骗过了人力部。   但或许是感觉纸包不住火,吕德祥很快于2014年1月从新加坡卫生部辞职,并在4月与米霍易在美国结了婚。   不过,该来的还是会来的。根据《联合早报》的报道,两人最终于2016年时5月被新加坡警方以涉嫌欺骗逮捕,最终米霍易于2017年被判入狱28个月,而吕德祥则于2018年被判入狱24个月。 然而新加坡当局在调查此案时,却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惊恐的案情:这个美国人米霍易竟通过吕德祥此前在新加坡卫生部享有的权限,从机密的数据库里下载了大量艾滋病人的隐私信息!   “亚洲新闻台”报道说,尽管当时新加坡方面已经采取封堵措施,从米霍易的住所没收了这些隐私信息,新加坡卫生部却在2018年5月米霍易被遣返回美国后发现,他手上居然还握有大量从新加坡卫生部的数据库上盗走的部分艾滋病人隐私信息。但当时新加坡的媒体似乎并不知道此事。   直到今年1月22日前后,米霍易开始陆续公布这些隐私信息,此案才彻底被引爆……   可是,米霍易为什么要公布这些艾滋病人的隐私信息,他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新加坡当局还尚未给出一个说法…… 目前在网络上,有人怀疑他是为了报复新加坡政府。因为在2016年警方对米霍易和吕德祥展开调查时,他们不仅发现两人在血液检测上造假,还发现米霍易之前对外宣称的名校学历、神童履历、乃至他所吹嘘的知名心理学家母亲,全都是假的!   确实,根据“亚洲新闻台”的报道,新加坡警方就发现他的学历全是伪造的,他也根本不是什么英国知名心理学家的儿子,甚至有英国媒体也专门就此进行了调查,发现米霍易的说法与事实根本对不上。 更离奇的是,新加坡警方还查获了一本米霍易一直藏在保险柜里的巴哈马国护照,但这本护照同样是伪造的。   所以,此事从一开始就根本不是一个“棒打鸳鸯”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个美国骗子骗翻整个新加坡的荒诞剧…… 来源:环球时报

流感来了要多喝热水?艾滋病能治愈了?这些都是谣言!

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Pixabay EB流感10分钟就能侵入人体,加拿大发现的15亿光年外重复无线电波是外星人发来的,某研究院发明了治愈艾滋病毒的药物……一月份,在大风降温影响下,人们被冻得瑟瑟发抖。然而,谣言的热度却并没有因天气的寒冷而消减,反而打上了科学的主意。  谣言一 EB流感10分钟就能侵入人体   近日,一则“防流感关爱帖”在一些微信群疯转,帖子称:“卫生局发出通知:这次的EB流感很严重,预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咙黏膜的湿润,不能让喉咙干燥,因此一定要多喝水。如果喉咙黏膜干燥,10分钟内病毒就能入侵体内。成人每次喝50—80毫升的温水,孩子每次喝30—50毫升……” 对此,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市疾控中心)回应:这是谣言,因为EB流感并不存在。“医学上不存在EB流感,流感和EB根本是两码事,不能混淆在一起。”北京市疾控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甲型H1N1、甲型H3N2亚型、乙型Yamagata系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导致。 庞星火指出,医学上确有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但其隶属于疱疹病毒家族,并非流感的病原体。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官方平台介绍,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可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该疾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亲吻病”,为小儿常见传染病,在父母亲吻孩子、嘴对嘴喂食等行为后,儿童通过吞咽感染成人唾液中的EB病毒,从而可能导致发病。症状一般为持续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等。此外,EB病毒也可能引发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鼻咽癌等疾病。 此前,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王一民表示,该“通知”中有很多错误:流感压根就没有EB型,只有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乙型为人常见感染类型;流感预防靠喝水没用,靠熏醋和食疗也没用。最重要的预防是疫苗接种,以及减少流感高峰季节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驻留,如果需要到人群密集地区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流感病毒的传染需要一定过程,不会10分钟进入体内。 虽然EB病毒和流感毫无关系,但专家提醒,对于流感防控千万不可轻视。流感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会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甚至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脏器衰竭而导致死亡。 谣言二 15亿光年外的神秘信号来自外星人 近日,据英国《自然》周刊报道,天文学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系的神秘信号细节。很多自媒体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把该事件和外星人扯在一起,称信号是外星人发来的。然而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呢? 据媒体报道,加拿大的一架望远镜在两个月内,捕获到13个快速射电暴,其中有一个很不同寻常的重复电波,这个电波来自15亿光年外。并且这是第二次发现重复电波,此前研究者用不同的望远镜也捕捉到同样的电波。但是,作出这一发现的科学团体在《自然》的论文中并未给出任何与外星生命相关的推测。他们仅表示,由于之前仅有一次探测到重复性爆发,因此很难得出任何结论,而再度发现重复性爆发意味着这种现象很可能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样罕见。 正如论文的作者之一、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斯泰尔斯所说:“第二次捕捉到重复电波,意味着我们还可能从那里捕捉到更多……有了更多重复电波和更多可供研究的资源,我们也许能够解开这些宇宙的谜题——这些电波是从何而来,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滕杜卡尔也称:“我们发现了重复的电波,它的属性与上一次发现的电波非常相似。这使我们获得了更多关于这些电波整体特性的信息。” 高能天体物理学家王善钦指出,很多国内媒体被国外少数不负责的媒体误导,以为重复爆发就意味着可能是外星人。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重复爆发就和外星人有关。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也表示,公众的强烈兴趣可能集中在这是不是外星人发出的信号上,这个可能性非常小,比较有可能的是一种自然现象。据介绍,目前存在多种理论解释这些宇宙电波的来源,例如这些电波可能来自一颗具有强磁场的中子星,也可能是两颗中子星合并在一起时发出的等。 谣言三 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发明出来了 日前,有条消息在微博上广为流传,一位名为“中科创新国际医院”的博主,公然宣称中国国际医药研究院发明了一种能杀灭艾滋病毒,使抗体转阴,治愈艾滋病的药物。 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只要感染了艾滋病毒,从目前的科学认识来说,HIV抗体是不可能从阳性转变成阴性的。艾滋病患者求医问药时只要看到“阳转阴”的字眼务必提高警惕。目前全世界都没有此类技术突破,谁要能做到并经得起重复验证,可以马上获得诺贝尔奖。 事实上,据媒体报道,这个博主说的单位都是假的。在网上搜索“中国国际医药研究院”,记者发现,早在2016年10月,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曝光的第十三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中,这家机构赫然在列。 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上,查询其宣称可以治疗艾滋病的“中科创新国际医院”以及“北京中美联合医院”,两家医院都没有备案。据介绍,没查到有3种可能,一是确实没有执业许可证,二是名字不准确,三是网上更新数据审核需要一定时间,还没有上网。 

“喝水就能治艾滋” ?加拿大惊现“神奇水” 其实它是….

卑诗省一男子及一个亚省女子,涉嫌销售声称能够有效治疗多种疾病的“神奇水”,违反《加拿大食品及药物法》(Food and Drug Act),目前正被起诉,相信是涉及所谓“神奇矿物饮料”(Miracle Mineral Solution,简称MMS)的加国首宗检控案例。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卑诗省男子斯坦利诺瓦克(Stanley Nowak)目前正面对非法销售及包装化学物亚氯酸钠(sodium chlorite)等共29项罪名,而同案的37岁亚省女被告萨拉诺瓦克(Sara Nowak),则被控19项相关罪名。 诺瓦克因出售一款声称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的饮品,日前被判刑。CBC 被告的2年有条件服刑,是头六个月在家中软禁,然后在其余18个月则要遵守晚上8时至早上6时的宵禁令。而在整个两年的刑期中,他均要配戴电子监察仪器。诺瓦克被指由2012年1月至 斯坦利诺瓦克涉嫌由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透过网络销售MMS,地点包括:卑诗省、亚省及缅省,也有运送至美国、英国及日本等多个国家。 MMS由美国男子亨布尔(Jim Humble)在1996年发明,成分包括亚氯酸钠。据亨布尔声称,经过与清水浠释后,MMS能够彻底消灭病原体和人体毒素,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大多数疾病,由爱滋病至自闭症。亨布尔更自称是来自数十亿年前一个星球的上帝,前来地球拯救人类。 早于2010年,加拿大卫生局已经向国民发出警告,强调MMS未经当局认可。同时,亚氯酸钠本身属于一种漂白剂。人类饮用后,可能会出现严重呕吐,甚至可能危及性命。

艾滋病母婴阻断已有成熟技术 基因编辑是“高射炮打蚊子”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资料图片 围绕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的质疑迷雾还在持续。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其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去除了这对双胞胎中其中一个的CCR5基因,由于CCR5能被HIV利用识别并攻击人体免疫细胞,其思路为人为破坏CCR5以获得艾滋病HIV免疫能力。 消息一出,引发轩然大波。由于贺建奎此前未在任何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该试验项目和数据,直接给出了结果,从伦理、安全、技术、合法等各方面遭到了全球学术界的质疑。 在目前学术界大部分科学家看来,此次基因编辑试验来获取HIV免疫并无必要且隐患重重。 CRISPR-Cas9领域的先锋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张锋对于此次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生发表声明称:“虽然HIV确实带来了全球性的威胁,但在现阶段,编辑胚胎以去除CCR5基因的风险超过了潜在的好处,更不用说缺失了CCR5可能会使其更容易感染对西尼罗河病毒。同样重要的是,目前已经有常见且高效的方法来预防父母和未出生婴儿之间的艾滋病病毒传播。” 现有阻断技术成熟 11月27日,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在香港如期举行,前一天宣布“造出”基因编辑婴儿的南科大副教授贺建奎未出席第一天的会议。 大会方人类胚胎基因组编辑组委会27日一早发表声明称其获悉了这对基因编辑双胞胎的诞生,“领导这项工作的研究员贺建奎定于周三在峰会上发言。”同时指出,此次出生的婴儿的临床方案是否符合此前学界制定的监督框架仍待确定。 贺建奎在此次试验中所使用的基因编辑技术为CRISPR-Cas9,该领域的两位先锋科学家,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张锋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Doudna均出席了上述会议。 Jennifer Doudna表示如果报道属实,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必须充分解释为何要打破全球共识,即CRISPR-Cas9目前不应该用于编辑人类生殖细胞。她强调,“最重要的是这一消息不会影响CRISPR技术在治疗成人和儿童疾病的临床努力。关于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用途的公开和透明的讨论必须继续下去。”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生命伦理学资深学者邱仁宗在大会上回应称,即便是只出于医疗的目的,该项试验的风险收益比都是难以评估的。他也如其他科学家一样再次强调,目前已有方便和实用的方式来阻止HIV病毒传染,使用基因编辑做此次事情像是“高射炮打蚊子”。 从技术上来说,用CRISPR-Cas9来去除CCR5没有创新,也没有新的贡献。相反,艾滋阻断技术已经很成熟,成功率非常高,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来让婴儿获得艾滋免疫能力。 清华大学全球健康及传染病研究中心与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此前表示,“CCR5对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是重要的;CCR5编辑不能保证100%不出错之前,是不可以用于人的;对新生儿是不伦理的,一个健康和受教育的好孩子,是不会被HIV感染的;HIV感染的父亲和健康的母亲,100%可以生个健康和可爱的孩子,根本无需进行CCR5编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璐27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艾滋病母婴传播可发生于怀孕期、分娩过程中以及产后母乳喂养时,通过母婴阻断,包括一系列综合的干预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感染妈妈,以及避免宝宝一出生就感染HIV。具体包括服用抗病毒药物,采取合理的分娩方法,采取合理的喂养方式。 HIV正在成为慢性病 艾滋病感染者发展为艾滋病需要10-15年时间,抗病毒药物可延缓这一过程,甚至取得更好效果。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2017年全球有940000人死于艾滋相关病症。2017年,中国新增报告HIV感染病例/AIDS病人134512例,较2006年报告感染病例数上升3倍之多。 11月2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报告称,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0万,死亡26.2万例。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全人群感染率约为9.0/万,参照国际标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疫情分布不平衡。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2017年报告感染者中异性传播为69.6%,男性同性传播为25.5%。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4年提出把到2020年实现“3个90%”作为全球控制艾滋病的目标。具体是指: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90%以上,诊断发现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这也是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目标。 诚然,HIV仍是世界上最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但越来越多的预防教育、检测手段和药物让艾滋病逐渐成为慢性病。从1980年代美国疾病与预防中心的报告发现这种疾病开始,到发现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V)、鸡尾酒疗法出现,到今天已有多种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以及蛋白酶抑制剂药物获批上市。 新药研发方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的艾滋病临床试验,有接近500项,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南非,以吉利德和默沙东最多。 Evaluate Pharma在《World Preview 2017, Outlook to 2022》报告中称,归功于在HIV领域的产品组合,2022年吉利德在抗病毒市场仍旧具有领先优势,其HIV重磅炸弹预计在2022年销售超过40亿美元。在其预测的2022年前五大抗病毒药物中,HIV占了四席。 得益于审批加速,今年国内也上市了多款HIV药物。1月20日,葛兰素史克(GSK)在国内上市首个HIV治疗领域完整单片复方治疗方案;11月22日,西安杨森旗下两款HIV药物上市,与其他抗HIV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治疗成年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卢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男子为满足生理需求假扮站街女 关键他是艾滋病感染者…

资料图片 杭州余杭区法院日前宣判一起传播性病案,被告人吴某因犯传播性病罪被处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澎湃新闻11月26日从法院获悉,吴某1981年出生,2010年左右加入同性恋圈子,后被确诊为梅毒、艾滋病感染者。患病后,吴某要靠服药控制病情,后来听说按时吃药并戴安全套,传播性病的可能性小,为满足生理需要,竟选择男扮女装站街卖淫。 “我对女性不感兴趣,喜欢男性,但我是男的,和其他男性接触有困难。”吴某交代,于是,他穿女装、戴假发、化妆,冒充女性,选择路边光线昏暗的地方拉客。因为担心不要钱会引起怀疑,每次收取30~60元的“服务费”。 2017年5月,良渚派出所接举报,称有人在路边小树林卖淫嫖娼,民警随即查获吴某等两人,在将他们带至医院检查时,调取了吴某2010年确诊患艾滋病等的检测报告。 公诉机关指控,2017年5月24日晚,被告人在明知自己患艾滋病、梅毒的情况下,在余杭区良渚街道某路口附近的小树林内通过乔装成女性的方式与男子郭某进行卖淫嫖娼活动,其行为构成传播性病罪。法院审理认定,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传播性病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判处吴某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来源:澎湃新闻  

基因编辑人体试验掀轩然大波 公益组织揭秘临床志愿者招募

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副教授。(图片:第一财经) 26日,媒体有关“基因编辑婴儿”的报道持续发酵,短时间内,当事多方出面回应,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学术界、法律界集体声讨。专家表示,若报道属实,此事件带来的伦理风险和负面社会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持续发酵 11月26日,一篇名为《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报道,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 报道称,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报道称。 据贺建奎介绍,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婴儿多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他的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也被称为“基因手术刀”。 报道发布之后,短短十余个小时,事件持续发酵。 贺建奎资料图 涉事各方回应: ——医院否认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消息爆出后,一份疑似由贺建奎申请、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通过审查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在网络广泛流传,该医院随即成为媒体的重点关注对象。 面对问询,院方有关人士称,这一基因编辑婴儿项目并不在和美妇儿科医院进行,婴儿也不出生在该医院。 至于医院是否参与了这个试验,参与形式和程度如何,对方表示正在调查。 不过,有媒体在26日晚间获悉,该项研究已经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注册号为:ChiCTR1800019378, 在该研究的注册信息网页上,研究实施地点明确写着:深圳和美妇儿医院。 ——校方称不知情 26日晚间稍早,南方科技大学亦对此事做出回应。校方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一基因编辑婴儿研究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 该校还在声明中表态,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我校将立即聘请权威专家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深入调查,待调查之后公布相关信息。” ——深圳科创委否认经费支持 针对此前有媒体报道的,基因编辑婴儿研究的经费或物资来源为深圳市科技创新自由探索项目,深圳市科创委也在27日凌晨予以回应,称这一情况不属实,该委从未立项资助“CCR5基因编辑”“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编辑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等项目,亦未资助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在该领域的科技计划项目。 ——当事人明天公开项目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从26日起,媒体始终联系不上的贺建奎,其团队负责媒体事宜的工作人员在27日凌晨终于有所表态,称贺建奎将于本周三在香港的一学术会议上公开该项目数据。 深圳科创委声明截图 国家卫健委发声: 依法依规处理,及时公开结果 26日晚间,国家卫健委向媒体表示,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而在稍早之前,深圳卫计委发布消息称,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启动对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深圳卫计委还指出,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经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 资料图:胚胎移植技术。图文无关。张瑶 摄 志愿者哪来的? 通过公益组织招募 曾以为是南科大研究项目 有关“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另一个质疑是,该研究的临床试验是否符合伦理,临床试验受试者又是否知情? 有媒体从北京艾滋病公益组织“白桦林”处获悉,该临床试验的志愿者正是由此招募。 “白桦林”负责人白桦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7年3月前后,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主动联系并介绍他的研究项目,表示希望通过“白桦林”招募临床志愿者。 白桦说,自己始终认为该项目是南方科技大学的一项科学研究,同时也出于对贺建奎该校副教授身份的认同,所以答应帮忙转发招募信息。白桦也曾对该项试验能否通过伦理审查存有疑虑,并就此询问贺建奎,“他说这个没有问题,肯定能够通过。” 据白桦介绍,经过初筛,共有50多对夫妇符合要求。至于志愿者需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内容,白桦表示因为并未参与此后流程,所以并不知情。 资料图:正在进行胚胎技术研究的医生。图文无关。张瑶 摄 专家: 或影响人类基因池 孩子面临的风险无法预估 事件发生后,百余位中国科学家发表联署声明,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表示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中新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同济大学丽丰再生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高正良,他介绍说,基因编辑是一种重构基因序列的手法,就像一个制作精良的橡皮擦,能针对出了毛病的基因,进行精准的“擦除”。 他同时强调,目前能进行编辑的只有人体的体细胞,绝不包括人类的生殖细胞。“即便是在体细胞修复上,大多数国家也只停留在研究层面,真正投放在临床上的案例屈指可数。而对生殖细胞的改写,在任何国家都已被明令禁止。” 对于两个或已被实施手术的孩子,高正良认为,即便加大对他们的后续观察和检测,就目前的医学程度而言,还无法检测孩子正常与否,其将面临怎样的风险也无法预估。“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是长时间的监控。但我们仍然无法确认孩子会不会发病,什么时候发病,发病的原因又是否和这次的基因编辑有关。” 基因编辑之所以未被大力推广,主要原因在于医学界还无法预知其潜在的危害性,技术层面还不成熟。诸如后续可能引起的基因重组、脱靶效应、基因组突变、患病敏感性提升等问题,目前尚无法解决。 但高正良认为,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对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可能诱发非常严重的伦理问题,即被改写的生殖细胞会影响其子孙后代,甚至随着现象的普及、改变整个人类的基因池。 在他看来,即便基因编辑技术已完全成熟到风险可控,一旦该项目被推广,那么就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想变漂亮的人,变聪明的人,都能改变自己或者后代的基因。甚至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淘汰所谓弱势基因,实现基因定制。而这背后带来的社会问题,将无法估量。 ” 目前,由于孩子的相关信息尚未被证实,各方保持高度关注。人们不禁要问:这项技术,打开的到底是潘多拉的魔盒,还是阿拉丁的神灯?(付强 杨雨奇) 来源:中新网客户端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诞生 未经医学理论报备引巨大争议

作者:央视新闻 今天,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贺建奎(资料图) 修改受精卵基因 婴儿能天生免疫HIV  据悉,研究人员们在受精卵中,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CCR5基因进行了修改。CCR5基因是HIV病毒入侵人体所需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理论上,如果这个基因出现变异或缺失,就有可能关闭HIV病毒入侵人体的大门,也就是说,基因编辑后,婴儿能够天生免疫艾滋病。 多方质疑研究有违伦理 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宣布后引来多方质疑,质疑的内容集中于该项研究涉及的伦理问题、必要性和安全性。有专家表示,“基因编辑婴儿”的做法不仅仅是激进,更是冒失,CCR5的基因即使被敲除,也无法完全阻断艾滋病毒感染。从伦理上讲,在CCR5基因编辑不能保证100%安全的情况下,坚决不可以用于人体。 深圳卫计委:未收到伦理审查报备 今天,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并未收到该项试验的伦理审查报备,目前正在开会讨论此事。 伦理审查书真实性待查 根据相关网站披露,这项临床试验已经通过深圳一家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批。 △网上披露的申请书 不过,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随后否认与基因编辑婴儿一事有关,称正在调查。一位不久前从该院离职的员工质疑,基因编辑婴儿审查申请书签名或是伪造。 根据央视记者最新消息,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并未按要求进行备案。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也已于今天(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网传122位科学家联署声明:强烈谴责!  今天下午,网络上出现一份122位科学家共同签署的声明,对此项研究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这份声明指出: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形容。基因编辑技术的脱靶(基因编辑错误)问题不解决,直接进行人胚胎改造并试图产生婴儿的任何尝试都存在巨大风险。 △网传122位科学家联署声明截图 南方科技大学:对研究不知情 贺建奎研究违背伦理 获悉贺建奎对人体胚胎进行基因编辑研究的消息后,南方科技大学也发表了一份声明,声明中表示: 一、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 二、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 三、南方科技大学严格要求科学研究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和遵守国际学术伦理、学术规范。我校将立即聘请权威专家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深入调查,待调查之后公布相关信息。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明确规定——从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是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工作的管理责任主体,应当设立伦理委员会,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伦理委员会独立开展伦理审查工作。医疗卫生机构未设立伦理委员会的,不得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并在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登记。 深圳市参照该《办法》对省级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的相关职责要求,建立了“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并已开展“从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已设立伦理委员会的备案工作”。 本文来源:人民网、中新网、南方都市报、南方科技大学官网

世上最好的艾滋病新疫苗将试用 接种后长期无需服药

网上图片 俄媒称,莫斯科艾滋病预防和治疗中心主任阿列克谢·马祖斯说,莫斯科作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率最低的国家首都之一,明年将开始试用针对艾滋病的新型疫苗。首届中俄艾滋病大会于20日在莫斯科闭幕,会议期间两国学者讨论了旨在医治艾滋病患者、抗击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新药研制及创新技术应用问题。 据俄罗斯《独立报》网站11月21日报道,此次莫斯科艾滋病大会成为了中俄两国抗艾科研机构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的平台。 报道称,大会首先讨论了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一种艾滋病疫苗。马祖斯说,莫斯科明年将在艾滋病预防和治疗中心试用这种疫苗。他说:“这是世界上最有前景的疫苗之一,即能伴随病人(并持续提供免疫力)的疫苗。接种这种疫苗后病人将长期无需服药。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能降低治疗成本并避免引发(患者体内病毒的)抗药性。我们希望北京的同行也能参与到试用工作中来。”新疫苗的试用将持续数年,随后专家将对疫苗效果及推广可能性作出结论。 报道称,大会的第二个重要议题是长效药物的使用。医生们指出,艾滋病治疗医学正在跨越新时代的门槛,现在已可为患者提供长效药物。这种药物不像现有药物那样必须频繁服用。新药有助于避免在吸毒的艾滋病感染者体内造成病毒抗药性,过去对这类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时经常出现问题。马祖斯说:“类似(长效)药物已问世。我们希望俄罗斯未来也能生产只需病人每月服用一次的药物。” 莫斯科艾滋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资料显示,莫斯科是世界范围内民众接受艾滋病普查最广泛的首都:2017年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查的市民人数占全市人口的37%,这有助于监控艾滋病疫情并降低其扩散水平。莫斯科的艾滋病感染率比俄全国平均水平低40%。与此同时,莫斯科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也能维持应有的生活质量,他们中超过60%的人能获得抗逆转录疗法的治疗,80%的人已出现低于确诊指标的病毒载量。尤其值得莫斯科专家骄傲的是,该市艾滋病母婴传染率相当低,仅为不到1%,优于西欧国家类似指标。 马祖斯指出:“莫斯科依然是世界上艾滋病感染率最低的国家首都之一,显示了该市遏制艾滋病疫情工作的惊人成效。这里的新增感染人数逐年递减。” 报道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说:“中国和俄罗斯一样,也面临严峻问题,需与艾滋病疫情作斗争。”他说,中国已登记的艾滋病感染者有100万人,但90%患者体内的病毒已得到控制。正如中方指出,如果过去的重点是与西方国家合作,那么现在更多注意力被放在借鉴亚非国家及俄罗斯的经验和战略上,而莫斯科及其所采取的抗艾战略仍是许多国家医疗工作者的典范。 邵一鸣指出:“我们从俄罗斯同行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如何照料患者、如何提供医疗服务以及如何开展预防工作。”(编译/刘洋) 来源:参考消息网

近9成人认同加拿大富有同情心 但遇到艾滋病毒携带者就…

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 虽然有88%的人认为,加拿大是个有同情心的国家,但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的艾滋病医院Casey House的调查发现,有78%的加拿大人愿意与癌症病人有皮肤(Skin-to-skin)上的接触,却只有38%的人愿意接触艾滋病毒携带者。 据Casey House行政总裁Joanne Simons表示,加拿大人经常为富有同情心而自豪,但对艾滋病毒携带者却缺乏人溺己溺的共鸣。有半数加拿大人对于与艾滋病毒携带者有皮肤上的接触而感到不安。Casey House去年开设全球首家由艾滋病人掌厨的临时餐厅,成功改变很多人对艾滋病的误解。今年的愈合屋(Healing House)活动,也是希望破除民众对于和艾滋病患者在日常生活有肢体接触的偏见,以及艾滋病毒携带者的恶名。 她声称,去年全球新增加180万名艾滋病人。愈合屋既是希望民众体验按摩所带来的疗效,也是向他人释出善意。多伦多蓝鸟棒球队的注册按摩师Melissa Doldron已经训练了15名艾滋病人为治疗员,可以提供手部、颈部和肩部按摩。愈合屋的服务完全免费,将于11月30日正午12时至下午7时,以及12月1日上午10时至下午5时开放。民众可以登入网站www.smashstigma.ca查询和预约。

气炸!网传这些人渣疯狂睡女孩 只为传播艾滋病

今天一条微信聊天记录上了微博热搜,看到的人,都几乎气炸了。 截图是来自几个艾滋病人的,但和普通艾滋病人不同,这几个人却走上了报复社会的的邪路。为了感染更多的人,他们疯狂用各种社交软件约姑娘,肆意传播艾滋病。 截图在下面,看了令人发指…… 据说,有关部门已经对截图对话里的情况展开了调查。期待尽快将这种人渣绳之以法。 诱使强迫他人感染艾滋病,几乎等同于谋杀。而更可怕的是,这种人还屡屡得手,甚至很多被他们约上之后感染了艾滋病的女孩,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这是最让人担忧的。 记得几个月前的一天微博首页被一条视频刷屏了,一个女孩赤身蹲在地上,怀里抱着一条毯子,抬头问视频的拍摄者: “你真的有艾滋吗?” 随即拍摄视频的男人说: “真的啊,我骗你干嘛?我只是中期,不会传染的。” 女孩随即情绪崩溃,用力锤了两下墙: “你有艾滋还找我?!” 视频一出,网上一片骂声。但由于某种原因,这条视频已经被删除。 视频当然会随着删除淡出网友的视野,到了明天就会有新的热点出现。但,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关于艾滋病,公众不仅知之甚少,甚至还存在很大程度的误解。 艾滋病确实是一种严重传染病,但其实它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当然也并不是所谓的“脏病”。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母婴垂直传播、输血传播以及性。其实我们在从小收到的教育以及每年艾滋病日的宣传中就应该知道这些基本的常识。 (正常交往真的没有问题) 社会上之所以对艾滋病有妖魔化的误解,很大概率是因为它跟“性”沾边,反正在很多人看来,性完全是禁忌话题,淫乱肮脏不成体统的。 视频中的女孩也是因为跟患有艾滋病的人“为爱鼓掌”才崩溃的怀疑自己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的。 不得不说,当代人渣越来越多了。 不管是约pao还是谈恋爱,刻意隐瞒自己患有艾滋病,然后进行无套啪啪啪,甚至还有渣男在啪到一半悄悄摘下安全套,让女方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高危性行为。 小编不知道这些刻意隐瞒的人到底抱着怎样的心理——是报复社会抑或是抱着我不好过那不如顺便拉几个垫背的阴暗思想。 但我清楚明白的知道,这样恶意传播的行为并非不需要付出代价,如果情节严重甚至可以被起诉。 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     (二)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     (三)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     (四)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 第六十二条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虽然现在关于恶意传播艾滋病还没有直接针对性的法律规定,但在理论界有几种观点: 以传播性病罪定罪处罚; 定故意杀人罪; 定故意伤害罪; 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定过失致人重伤罪; 定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所以如果真的情况严重,被恶意传播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千万记得起诉那些人渣,在最大限度内捍卫自己的权益。 既然都说恶意传播的是人渣了,那么类似于“我是艾滋病中期,不会传染”,这样的渣言渣语要不要相信呢? 这种人渣的话,千万不要相信! 当你不小心进行了高危行为,比如像视频中的女孩子一样,被人恶意传播了,先不要惊慌或者浪费时间指纹对方这么做良心真的不会痛吗,而是应该马上立刻去医院买阻断药。 其实,艾滋病阻断药和抗病毒药是一类药,而治疗应在暴露后 72小时内开始,原则是越早越好。1-2小时内服用药物,效果最佳。超过72小时,阻断药物的效力降低,艾滋病阻断的成功率降低。 (最重要的是及时治疗) 当然,现阶段在性传播这条通道中,戴套仍然是最有效的防艾途径。禁欲咱就不说了,毕竟这条路不太现实…… 说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为一些艾滋病毒携带者鸣不平一下。 并非所有艾滋病毒携带者都是因为“乱性”而感染上艾滋的,很多人是因为各种天灾人祸,甚至是医院的过失,不幸得上的。 前阵子英国就爆出来因为进口了被艾滋感染的美国血液制品,导致7500人感染艾滋病毒。 大家听过很多在不规范小诊所里就医,染病的故事。但这是在大家最信赖的公费医疗体系内看医生,居然会染上艾滋病? 这个消息一传出,举国震惊。 就在昨天,一项针对英国NHS(国民保健署),相当于咱们国家的医保系统,的调查开始了。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调查呢?是因为英国之前爆出的一桩重大医疗丑闻: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数千人因为在NHS接受输血治疗而感染艾滋病、丙型肝炎! 据一些媒体报道,因NHS过失感染疾病死亡的总数已经超过2900人。这场医疗事故波及范围之广、受害人数之多,史无前例。 自从这个消息被爆出后,不仅引起了民间的强烈不满,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也在去年要求进行事故调查和问责。 无独有偶,日本也发生过近千名接种了被艾滋病毒污染的乙肝疫苗而得上艾滋病的悲剧。 1996年,日本生产的乙肝疫苗中,因为使用了艾滋病和肝炎患者的血清作为原料,致使部分接种疫苗的人患病。 17年前,北海道5名乙肝感染者将厚生省告上了法庭,他们认为自己感染乙肝是小时候接种疫苗时感染的。 2011年1月底,迫使厚生省对所有原告进行赔偿。 赔偿总金额达3.2万亿日元(约合390亿美元),这成了日本历史上涉及人数、金额最多的国家赔偿案。 一个可怕的事实是,的确存在一些自暴自弃的艾滋病毒携带者。当一些人感染了艾滋病之后,心态失衡了,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念头,而进而主动传播病毒。 比如2004年的那个故事,那年《商旅报》收到一封可怕的来信。 信是一个三陪女写的,她自述自己在18岁那年和男友相处后发现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她那个渣男男友消失前,给她打了一个电话:“我有艾滋,你也去查查吧。” 她去做了检查,结果让她立刻精神崩溃。 她觉得天塌下来一般。愤怒、悔恨、难过、委屈,她最后失去了理智,把所有的怨恨,转到了整个社会上。结果后来的三年,她频繁在海口不停“接客”,传播艾滋病毒,导致300多人感染。 最终她的生命也渐渐被病毒耗尽,皮肤溃烂,脏器衰竭,她决定投海自尽。 在信的末尾,她写: “当你们看到我写的这封信时,也许我已经离开人世,我想这才是我的真正归宿,我觉得这个世界最让我对不住的还是我妈妈,她也许没有想到含辛茹苦抚养的女儿最终竟然是这样一种结局……” “……请原谅女儿的不孝,妈妈!女儿即将投入大海的怀抱。如果能有来生,女儿将做牛做马来报答您!” 她是悲惨的,不幸的,但也是可气可恨的。很多人在极度绝望的时候,是无法保持理智的。道德在生死面前如一缕蜉蝣细丝。 我们只能格外注意,洁身自好,提高警惕意识了。不让悲剧一再重演。 最后,小编想说,就算不幸感染了艾滋病也不要恐慌,不要放弃自己,更加不要带着要死一起死的心理去报复社会,不但损人不利已,还毫无意义。 虽然目前艾滋病疫苗的研发还暂无成功案例,但按照科学家的研究,现有药物能助患者维持20余年正常生活,如果在适当的时间接受理想的治疗,并且坚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服药和定期体检,一个HIV感染者是可以拥有一个正常人的寿命的。 而根据BBC报道,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只要有效治疗,病毒携带者即便通过性交也不会传染病毒。 更何况,医学还在发展,只要多坚持一天,治愈的可能就多一分。   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  

中国金融圈再出丑闻? 传小三自曝被中国平安高管传染艾滋

当事人朱益勇对“HIV事件”进行了否认(图源:@互联网分析湿) 北京时间10月4日,中国微博用户“爱橙子的sabrina”在其个人微博中实名举报中国平安证券副总经理朱益勇,称被感染艾滋病。 该名自称苏玲娜的网友表示,朱益勇自2017年5月起以每月3万元人民币(1人民币约合0.1444美元)的价格将其包养,包养期为三年。 苏玲娜称今年5月起,自己持续发烧,7月自己通过自购HIV试纸检测呈阳性,疑似感染HIV病毒,同时苏玲娜还称朱益勇HIV也呈阳性,并控诉是朱益勇传染给自己HIV病毒。 通过苏玲娜微博发布的其与“朱益勇”的微信聊天显示,朱益勇在得知两人感染HIV之后,安慰苏玲娜称可以通过进口药来维持现状,并表示“会对苏玲娜负责”。 网友曝出与朱益勇聊天记录,朱益勇表示会对该网友负责(图源:@爱橙子的sabrina) 网友自称被朱益勇传染HIV(图源:@爱橙子的sabrina) 同时微博中还显示苏玲娜疑似向朱益勇索要200万元的补偿,并表示让朱益勇“老婆孩子和同事知道,去公司闹”。 针对此事,平安证券朱益勇在朋友圈表示:关于今天的网络谣言,我已联系公安机关报案。深深感谢家人、同事、朋友的信任、支持和关心,及对造谣者的谴责。清者自清,让谣言止于智者。 据公开资料显示,朱益勇是平安证券总经理助理。另外,在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上显示,朱益勇自1999年起一直在平安集团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现在还担任平安证券人力资源部经理和总监的职务。 随着事件的发酵,10月8日,中国网络流传出平安集团要求员工全面体检的通知。通知称,为了应对高风险病症对身体的伤害,集团决定自2018年10月8日起对集团高管及行政人员,销售人员开展一次全面体检(体检项包括但不限于HIV),请行政部门安排好具体事项。 随后,平安集团官方针对检测HIV项目一事回应称,此内容为谣言,公司九月安排的是常规体检,所谓的“通知”纯属杜撰。 来源:综合新闻

艾滋新疫苗通过早期人体试验 感染风险降三成

艾滋病疫苗。网上图片 据新华社华盛顿7月6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6日说,动物和早期人体试验结果显示,一种新的艾滋病疫苗安全并能诱发机体免疫反应,接下来他们将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开展有效性试验。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报告说,这种疫苗是一种“马赛克疫苗”,它把不同艾滋病病毒毒株的基因拼接在一起,以针对更广泛的艾滋病病毒毒株诱发免疫反应。这也是35年来第5种进入二期临床有效性试验的艾滋病疫苗。此前4种疫苗中只有一种有一定保护效果,这种叫RV144的艾滋病疫苗使人体感染风险降低31%。 在最新试验中,研究人员从南非、泰国和美国等国招募了393名健康成年人,志愿者随机接种“马赛克疫苗”或者安慰剂。结果显示,疫苗成功诱发了抗病毒的免疫反应,受试者耐受良好。 利用72只猕猴开展的试验显示,这种“马赛克疫苗”保护其中48只不被人猴嵌合免疫缺陷病毒(SHIV)感染。人猴嵌合免疫缺陷病毒类似于艾滋病病毒,可以感染猴子。 项目负责人、哈佛大学的丹·巴洛奇教授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些结果代表着“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应谨慎解读”,因为研制艾滋病疫苗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成功诱发机体免疫反应并不一定表明疫苗能保护人类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目前,研究人员已在南部非洲启动二期临床有效性试验,共有260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高危女性参加,预计2021年或2022年获得试验结果。 来源:澎湃新闻

港大药物科研新突破 预防清除艾滋病梅毒病毒

香港大学--网上图片 香港大学于4月26日宣布,该校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抗体药物,能保护细胞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清除艾滋病病毒,并在小鼠身上成功进行实验。 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艾滋病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抗体药物“串联双价广谱中和抗体”(BiIA-SG),可有效抑制所有测试过的艾滋病病毒株,并促进清除小鼠体内的潜伏感染细胞。 港大研究团队指出,BiIA-SG通过结合宿主细胞表面的CD4蛋白,能有策略地伏击艾滋病病毒,保护细胞不被感染。另外,基因导入的BiIA-SG可以在小鼠体内持续发挥功效,并且清除已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因此,这项研究为BiIA-SG作为一种新型抗体药物,用于艾滋病病毒预防和免疫治疗提供了概念验证。 相比目前治疗艾滋病病毒的抗体药物,新药物效用有明显改进,研究团队希望新药物有望真正成为首个“香港制造”,适用于临床治疗艾滋病病毒的抗体药物。 这项研究成果已在最新一期国际著名生物医学期刊《临床研究杂志》上发表。 来源:新华社

做美甲会感染爱滋病?这家美甲店的顾客要小心!

加通社资料图根据加通社消息,公共卫生官员警告安省伦敦一家美甲店的客户可能已经接触到爱滋病毒或其他血液传染病。伦敦的卫生部门The Middlesex-London Health Unit周三发出警告,警告白橡树购物中心(White Oaks Mall)中Cali Nails美甲店的顾客应该与他们的医生交谈。卫生部门警告,这家美甲店的客户应该考虑接受爱滋病毒、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检测。此前,这家美甲店的一个顾客某种血液传染病被检测为阳性。这个警告适用于2017年5月4日至2018年1月5日期间来此美甲店的客户。C03

加国爱滋病带菌者 两成感染不自知

■12月1日是世界爱滋日,全球各地有活动配合。CBC电视图片 在治疗爱滋病的药物愈来愈有效的情况下,被爱滋病毒感染的人每天坚持吃药就可以控制住病情,也可以做到不传染他人,但前提是要知道自己感染了爱滋病毒。 12月1日是世界爱滋日,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现在世界上有3670万人是爱滋病带菌者,但只有60%的人知道自己感染了爱滋病毒,2090万人在接受药物治疗;世界爱滋病带菌者中有210万人的年龄低于15岁;仅2016年就有180万人是新增的爱滋病带菌者;2016年有一百万人死于与爱滋病有关的疾病。 联合国制定的爱滋病防治目标是:在2030年停止爱滋病的传染,在2020年实现90%的爱滋病毒带菌者知道自己感染了爱滋病毒,90%被爱滋病毒感染的人接受持续的药物治疗,90%接受爱滋病药物治疗的人体内的爱滋病毒受到抑制。 专家们的研究显示,加拿大每三小时就有一个人新感染爱滋病毒,但有20%的爱滋病带菌者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爱滋病毒。换句话说,加拿大每年新增的3千被爱滋病毒感染的人中有6百人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 设在温尼辟的加拿大爱滋病毒研究所的所长特罗姆(Paul Sandstrom)指出,加拿大容易感染爱滋病的高危人口群体中的不少人,仍然视爱滋病毒感染为敏感话题不愿涉及,也不愿意去主动测试自己是否感染了爱滋病毒。加拿大人中有四个群体被认为是爱滋病毒感染的高危群体:有男男性关系的同性恋群体、静脉注射毒品的瘾君子、原住民群体和来自爱滋病高危国家的移民。为了方便偏远地区的原住民部落居民参加爱滋病毒检测,加拿大爱滋病毒研究所推出了被称为干血(dry blood)爱滋病毒测试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人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只需针刺一下手指尖,然后把出血的手指头在特制的采血卡片上的5个圆圈上各按一下,等血干了以后,便可以把该测试卡片邮寄到温尼辟的爱滋病毒研究所进行检测,血液风干了之后就不会再有传染性。 而测试结果只会通知提供血液样本的本人,这对于偏远地区的原住民部落,人人都互相认识的社区环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正是害怕被别人知道自己可能会感染爱滋病毒和远离医院等采血、检测设施的不方便,使得许多原住民不愿意接受爱滋病检测。 温尼辟的加拿大爱滋病毒研究所还在努力推出一种只有电饭锅大小的便携式爱滋病毒检测仪,以方便医护人员携带前往偏远地区的原住民部落,为居民提供爱滋病毒检测服务;只需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得出检测结果。专家们认为,降低加拿大的爱滋病毒传染数字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是加强对加拿大人的爱滋病防治教育,第二是提供有干净针管和医护人员监护的毒品注射点,第三是提供方便的爱滋病毒检测服务。 资料来源:RCI

11男同志开涉毒无套性爱派对 惊觉全染HIV!

根据巴士的报消息,台北市11名男同性恋数年前通过网络「约炮」,大玩涉毒性爱派对。其中一人现涉嫌贩毒被捕,当地检察官循线查出,原来一行人均罹患爱滋病,却互相隐匿病情,在性爱派对上无套肛交。 根据检察官调查,带头人A男在明知自己感染爱滋病毒情况下,仍在2012年5月间多次传讯息,以「BB」(不戴套)、「烟S」(吸毒性交)、「烟HI」(吸安非他命性交)等术语,邀请到另外十名男同性恋开涉毒性爱派对。事件直到这名男子因贩毒案遭法院传召作证,法官发现他身为爱滋病患者却意图散播传染病,才另移交北检调查。 设计图片 检察官又发现,隐瞒病情的A男不仅在派对上无套肛交,并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开办了近10次。控方同时传召另10名涉事男子,结果意外发现11人均确认患爱滋病,但各人在派对上全都互相隐瞒病情,在无套情况下肛交,甚至在体内射精。11人全部认罪,控方于本月9日依违反《人类免疫缺乏病毒传染防治及感染者权益保障条例》将其全部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