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頻繁遭受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襲擊。2004年印度洋海嘯波及東南亞及非洲東部多個國家,共造成20多萬人死亡,印尼就是受創最重的國家之一;而印尼中蘇拉威西省今年9月28日發生7.4級地震並觸發海嘯,亦造成嚴重死傷。印尼海嘯為何頻頻造成慘重傷亡,專家認為,這主要與海嘯預警系統失靈相關。
在國際社會幫助下,印尼曾建設一套由22個浮標組成的海嘯監測和預警網絡。這些浮標與海底感測器相連,可監測微小的壓力變化,從而發出海嘯預警。但印尼國家抗災署發言人蘇托波說,這些海嘯監測浮標自2012年以來「已經沒有一個在運行」。
據印尼官員介紹,這些浮標有的遭破壞或偷盜,有的因缺少維護而停用。目前,印尼海嘯預警系統主要依靠地震儀和潮位計。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和國際事務教授兼災害管理中心主任路易絲.康福特曾參與印尼浮標海嘯監測和預警網絡的建設,她說:「因為(浮標監測海嘯)技術已經存在,所以(海嘯造成重大傷亡)更令人心碎。」
另外,海嘯傷亡慘重還與受災城市地形特殊相關。以印尼今年9月28日發生7.4級地震並觸發海嘯為例,受災最嚴重的是距離震中約80公里的帕盧市。有專家認為,帕盧市所處地理位置和特殊地形助長了海嘯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