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廖長仁
SNC-Lavalin事件持續發酵,對聯邦自由黨政府固然是莫大的衝擊,但杜魯多(圖)更擔憂的,恐怕是他自己的政治前途。因為現在距離大選還有約7個月的時間,若果情勢越見危急,自由黨其中一個選項是放棄杜魯多。
如果說前司法部長王州迪(Jody Wilson-Raybould)在SNC聽證會上直指遭到政治干預,是向杜魯多政府拋了一顆震撼彈,國庫局長菲爾波特(Jane Philpott)周一突然宣布辭職並稱已對政府失去信心,就是向已被炸得灰頭土臉的杜魯多開了一記冷槍,令他意識到事情已直接威脅到他的政治生命。杜魯多周二突然取消往沙省利齋拿(Regina)的行程,趕回渥太華與高層急謀對策,可見事態有多嚴重。
聯邦大選將於10月舉行,各黨現時基本上已進入作戰狀態。以目前的形勢看,杜魯多不一定會輸掉江山,因為根據紀錄和經驗,主要對手聯邦保守黨的基本盤約為總票數的30%,要贏得大選,除了要增加在各選區的得票率,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兩大左傾政黨自由黨和新民主黨(NDP)平分秋色,令保守黨能在左翼票源分裂的情況下得利。
雖然杜魯多政府目前陷入危機,但NDP的走勢也未見有起色。最新民調顯示,NDP的支持度為15.5%,大幅落後於自由黨(34.2%)和保守黨(34.7%)。再加上有13名NDP國會議員棄船,宣布不再角逐連任,NDP也正在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形勢下,杜魯多仍有機會弱弱地贏得大選,組成少數政府。
黨利益與小杜前途並不掛鈎
真正的問題是,自由黨是否願意押注在杜魯多身上,讓即將來臨的選戰一直圍繞干預司法獨立的醜聞上。從黨的立場看,自由黨的政治利益與杜魯多的政治前途是兩個不同的考慮,而且前者比後者更為重要。
杜魯多一度是自由黨重獲執政權的大救星,是吸粉力極高的「甜心總理」,是穿甚麼襪比說甚話更有看頭的陽光型政客,但不消4年卻彷彿成了一個隨意使用權力的老政客,把黨拖進醜聞之中。如果黨認定杜魯多已成了一項負資產,施壓換帥也未可知。
再加上現時自由黨又不是沒有選擇,例如外交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一直人氣高企,而且形象剛直,正可一洗杜魯多因SNC醜聞所帶來閃縮隱晦的形象。若能再加上邀得王州迪和菲爾波特再次入閣,自由黨即能以正直光明的形象迎戰聯邦大選。
所以對杜魯多而言,最大的壓力不是來自民意和在野黨,而是黨內的暗涌。如果未能儘快顯示出能阻止SNC醜聞失控的能力,他的政治前途恐怕要面臨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