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沈雯洁报道
加拿大交通部本月初宣布,拨款38.6万元给温市政府,研究无人驾驶汽车可能对社区交通系统造成的影响,为迎接自动化车辆作准备。本地有研究学者对无人驾驶技术持观望态度,认为尽管自动车较人类驾驶安全系数更高,但不应成为未来唯一发展方向,而应着重投入发展公共交通设施,确保市民享受更便捷和更可负担的生活方式。温市不少市民对无人驾驶汽车抱持怀疑态度,认为以温市入冬后经常下雨的天气,会对无人驾驶系统造成障碍,因而更信赖司机自行驾车。
卑诗大学(UBC)工程学院教授拉古路夫(Gord Lovegrove)日前接受《星岛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无论是该领域研究学者,还是汽车生产公司都对自动车未来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普及该项技术还需再等待十年。他说:「特斯拉(Tesla)联合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或许会称,无人驾驶时代已经来临;但对于政府机构或专家,从市民安全角度出发,认为仍需要起码等待多数年。」有电动汽车制造商更相信,无人驾驶汽车5年后可应用上市。

无人驾驶车运行示意图
开发商相信5年后可广泛应用
拉古路夫还表示,无论是否自动驾驶,司机都需支付车保和油费,与目前的投保形式无异;开车也会对城市空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并不是最理想的出行方式。他建议,温市应借鉴欧洲城市或香港实行的交通网络,例如香港拥有铁路、电车、巴士、的士和渡轮等集体运输工具,出行既安全又方便。
拉古路夫表示:「香港拥有发展成熟和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市民出行安全和可负担性,应该是温市未来发展方向,不是仅仅倚赖驾车。同时,有研究发现频繁使用公共交通,也有利于使民众身体更健康,市民可选择步行去巴士站或天车站,不用长期坐在车里。」无人驾驶即将到来,但在天色昏暗的雨季运行可能会存在困难。西门菲沙大学(SFU)电脑视觉博士研究员董浩璜(Fred Tung)称,目前无人驾驶感知算法,在良好的照明和晴朗的天气下运作良好,但若在雨季运行,可能会面对挑战。

■中国搜索引擎百度公司,去年宣布与微软自动驾车平台展开合作。网上图片

■卑诗渡轮公司正考虑如何规划服务,以便迎接自动驾驶汽车。网上图片

■拉古路夫认为,未来应着重发展公共交通设施,市民毋须购买汽车出行。网上图片
专家提醒昏暗环境妨碍辨识力
董浩璜是名为Raincouver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该份报告着重研究在晚间,以及恶劣气候环境下,让电脑系统识别行人、 汽车和消防栓等物体。为提供更精准的数据,董浩璜在暴雨中开车穿梭温市,通过安装在汽车仪表上的数码相机录制视频。
据董浩璜表示,他看好无人驾驶发展前景。过去一年内,研究学者在收集数据方面获得极大进展与突破,电脑系统能在恶劣的驾驶环境下识别行人和单车骑手。
不过,对于无人驾驶何时可行,他称难以预测,因为他的研究领域仅是视觉系统,「但我深信,无人驾驶汽车终有一日,会在温市路面上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