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谨(面对镜头者)与陈苇蓁(左边女士)在新闻发布会后,与托儿中心的儿童交谈。加通社
■賀謹(面對鏡頭者)與陳葦蓁(左邊女士)在新聞發佈會後,與托兒中心的兒童交談。加通社
本報記者報道
為達致卑詩推行全民可負擔托兒服務的目標,省府在全省300間托兒中心裏面,挑出其中53間作為「樣板」(prototype),撥款資助營運及行政開支,受託兒童父母每月最多付出200元,平均每日10元子女就可以得到日間全托服務,預料將有2,500個兒童受惠。省府指這些樣板營運的經驗,將成為日後全民可負擔托兒服務的重要參考。
這53間托兒中心樣板計劃,是省府和聯邦政府簽訂為期三年早期學習和托兒協議(Early Learning and Child Care,ELCC)的一部分,故此得到聯邦政府撥款6,000萬元資助,周五在溫哥華百老匯東街(E Broadway)Frog Hollow托兒中心舉行的新聞發佈會,除有卑詩省長賀謹(John Horgan)、省兒童及家庭發展廳長康洛綺(Katrine Conroy)以及省兒童照顧省務廳長陳葦蓁外,聯邦漁業、海洋及加拿大海岸防衛部長威爾金森(Jonathan Wilkinson)也有出席。
威爾金森表示,周五的宣布將是卑詩省為所有家庭提供更優質和可負擔托兒服務,向前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威爾金森(左)與托兒中心兒童玩「層層疊」。
年底前悉數投入服務
賀謹稱,這些可負擔托兒中心今後的營運數據,包括有多少家長需要這種服務,將成為日後全民可負擔托兒服務的重要參考。對於有些沒有子女,或子女已大的人質疑為何花這麼大筆錢,推出可負擔托兒服務,賀謹認為這些人太短視,因為本省面臨老齡化,現時的兒童長大後將肩負更重要的責任,儘早向他們提供學前教育,令他們將來成為更有用的人是刻不容緩。
被問到如何選出這53間托兒中心時,陳葦蓁稱是從全省300間托兒中心申請者中,挑選出來。她指這些經驗,將是省府學習如何推行全民可負擔托兒服務的數據(部分獲選的托兒中心名單詳另表)。
Frog Hollow鄰舍中心行政總監多賓(Gary Dobbin)稱,該中心申請成為可負擔托兒中心的樣板時,是因為明了不少父母終日為口奔馳,不能負擔昂貴的托兒費用。他們也希望扮演領導角色,將日後所得到的經驗和對受託家庭的影響,回饋給政府。
周五新聞發佈會上,也有不少家長出席,有家長形容今次計劃令她們人生帶來改變。擁有5名子女的母親泰吉(Mika Tiji)表示,她剛誕下一對雙胞胎,本來不肯定是否可以將她們送進托兒中心,現時有了這個計劃,讓她可以將子女放在托兒中心內,自己能夠上班工作。
據省府提供資料,這53間托兒中心,其中43間本月1日已開始營運,其餘10間也會在12月1日開始,營運期將至2020年3月31日為止。有關這53間托兒中心樣板的資料,可以登入www,gov.bc.ca/childcareprototypesites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