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核動力潛艇「康涅狄格號」在南海發生撞擊事故。美軍第七艦隊指揮官托馬斯認為,事故本可避免,因而解除當時艇上艦長、副艦長和一名高階軍官的職務。美聯社)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4日決定,就核動力潛艇「康涅狄格號」(USS Connecticut)上月初在南海撞向不明物體,造成多名官兵受傷事件,解除當時潛艇上艦長、副艦長和一名高階軍官的職務。經美國海軍調查,認為這次事故原可避免。
法新社報道,美軍海狼級核動力潛艇「康涅狄格號」(USS Connecticut)在具主權爭議的南海發生事故後,經海軍調查後,第七艦隊指揮官海軍中將托馬斯(Karl Thomas)決定解除「康涅狄格號」3名軍官的職務。聲明表示,托馬斯對潛艇艦長艾爾吉拉尼(Cameron Aljilani)、副艦長和擔任潛艇水手長的聲納技術員失去信心,因此決定解除他們的職務。艾爾吉拉尼的職務已由一名臨時艦長暫代。
設於西太平洋的第七艦隊聲明指出:「明確判斷、謹慎決策及遵守航行計劃、監測團隊執行和風險管理所需程序,原可避掉這起事件。」
「康涅狄格號」當時撞擊受創,被迫浮出海面航行一周返抵關島。「康涅狄格號」在關島經受損評估後,將回到華盛頓州的布雷默頓(Bremerton)潛艇基地進行修復。
事發在上月2日,但美國海軍相隔5日後才公布,亦未有公開解釋事發原因及經過。美國海軍上周表示,調查顯示這艘核潛艇在水下潛航時撞擊一座地圖上沒標明的「海底山」。根據報道,潛艇上共11名船員受傷,且前壓載艙受損,但潛艇的核反應堆和推進系統未有損壞。
中方對事故表示嚴重關切,批評美方故意拖延和隱瞞詳情,不負責任。
事故或暴露潛艇秘密任務
「康涅狄格號」在南海潛航所執行任務也引發各方猜測。北京官媒《環球時報》報道說,美國海軍方面一直對「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執行什麼任務守口如瓶,而發生事故時,正是美國主導的海上軍事演習正在日本沖繩東南方海域舉行,有6國海軍共十餘艘艦艇參加演習,其中包括4艘航空母艦和准航空母艦。「康涅狄格號」潛艇在這些演習中扮演什麼角色尚未可知,但它並不在參加聯合海上軍事演習的兩個美國航空母艦打擊群之列。或許,「康涅狄格號」是在執行某項秘密偵察任務。
美國海軍陸戰隊前情報官員斯科特.里特(Scott Ritter)向中國媒體投書表示,2018年發佈的《美國潛艇部隊指揮官意圖》文件曾明確表示:「我們尤其具備秘密的獨立行動能力,利用水下隱蔽的優勢,執行難以被偵測到的任務,如戰略威懾巡航、情報搜集、特種部隊支持、非挑釁性通過以及重新部署等。」因此,「康涅狄格號」很有可能是在繪製一條全新的、秘密的航行通道,以圖在中國控制的南海島礁附近部署艦隻,或者跟蹤中國潛艇,而這些中國潛艇被部署用來偵測美國主導的海上軍事演習。
該文指出,「康涅狄格號」撞上未知海底山事故表明,它當時的行動水域是艦船士兵或美國海軍此前不熟悉的海域。無論是哪種行動,由這艘能發射至多40枚魚雷或巡航導彈的潛艇來執行,都會被中國視作是極端挑釁的行為。中國已經成為美國軍事戰略轉向的目標,為美中衝突做準備已經成為美軍的最優先事項。

「康涅狄格號」或提前退役
美國海軍未有公開解釋「康涅狄格號」核潛艇撞到海山的過程或原因,也未透露損毀程度。不過有關該潛艇的受損資訊還是逐漸浮出水面。有美國媒體分析後認為,這艘核潛艇的損壞程度可能嚴重到不得不提前退役,而且美國海軍現在面臨著兩難的選擇,無論是將其修復還是讓其退役,都將付出巨大代價。
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報道,儘管美國海軍對在南海「撞山」的「康涅狄格號」核潛艇的受損情況守口如瓶,但有關該潛艇的損壞資訊開始外泄。美國海軍學會新聞(USNI News)此前報道稱,兩名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此次碰撞事故「損壞了潛艇的前部壓載艙」。美國海軍上一次公開通報的潛艇壓載艙損壞事故是在2005年,當時美國海軍的「三藩市號」核潛艇與海底山脈發生了災難性碰撞。雖然在最新的這起事故中「康涅狄格號」的受損情況不明,但這艘潛艇應該不會很快就從事故中「恢復」。修理潛艇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三藩市號」就是在關島停留了7個月,然後進行了為期4年的維修才重新服役。
雖然這艘潛艇的損壞細節尚不清楚,但這次碰撞事件讓美國海軍失去了一樣關鍵的水下作戰工具,「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將至少在未來數年內無法服役,而且人們也逐漸意識到,這次事件造成的損壞可能嚴重到迫使這艘潛艇提前退役。
報道認為,儘早讓「康涅狄格號」退役,把它變成剩餘兩艘海狼級核潛艇的「零件倉庫」可能是唯一的明智選擇。現在時間成了美國海軍的敵人,潛艇的壽命是有限的,「三藩市號」核潛艇在修理廠里待的時間並沒有轉化成額外的使用壽命,對於「康涅狄格號」來說也是如此,及時修復了也可能會受到許多限制,在其剩餘的使用年限中只能執行少量的巡邏任務。一旦投入使用,額外的維護和安全檢查也將消耗掉這艘潛艇的「剩餘時間」。
報道稱,無論結果如何,「康涅狄格號」核潛艇的命運對於美國海事工業基礎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巨大的影響。拋開地緣政治不談,美國需要清楚「康涅狄格號」的事故會對美國的海事工業造成怎樣的壓力。如果這次事故是美軍自身造成的,是由於美國海軍內部長期存在但未得到解決的問題造成的,那麼必須做出真正的改變。
這場危機現在也成為了新上任的美國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面臨的決定性挑戰,希望他能夠以足夠嚴厲的態度面對當前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