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录像显示男子(左)自邮差(右)手中签收包裹。小图:唐女士所展示录像,拍得有人在她家门前取走邮差送来的电子产品。受访者提供/张文慈摄
■监控录像显示男子(左)自邮差(右)手中签收包裹。小图:唐女士所展示录像,拍得有人在她家门前取走邮差送来的电子产品。受访者提供/张文慈摄
本报记者张文慈报道
信用卡资料被盗用越来越普遍,不法之徒手法也越来越刁钻,令受害者差点要「食死猫」。一名本拿比华裔女子的信用卡资料被盗用,歹徒随即在网上狂购电子产品,更把货品送到受害人的家,然后在邮递公司送货时,在受害人家门前扮成收货人,并取走邮差送来的电子产品;发卡银行因而受误导,以为货品送到卡主手中,令受害者百词莫辩。幸好匪徒收货过程,被事主屋前的闭路电视(CCTV)拍下录像,让受害人得以还清白,现在已经报警处理。
受害人唐女士向《星岛日报》记者表示,今年4月27日,她丈夫的多伦多道明银行信用卡被人盗刷,在网上向电子产品零售商Best Buy买下近4千元电子产品,丈夫发现后立刻联络TD银行,歹徒试图第二次盗刷时,银行已不过数,更取消该信用卡,并寄出新卡。
银行通知说产品有人签收
唐女士说,银行曾通知他们不须负责被盗刷的金额,但周五突然接到银行通知,指经过加拿大邮务公司(Canada Post)调查,发现4月30日,有关产品已送到她家,更有人签名作实,言下之意是怀疑事主未有说实话。
唐女士说:「幸好我们所住独立屋有装设监控录像,立刻翻查当天大门口录像,发现竟然有疑似华裔男子当天上午10点45分左右,守候在我家大门口,等邮差上门送产品时,这个华裔男子立刻上前,还当场签名收下包裹。」
唐女士指该华裔男子收下包裹后,立即转身往屋外离开,而非走进屋内,邮差也未上前质疑。她说:「估计疑犯是伪造我的英文签名,但事实上,我向来都是用中文签名。」她已经报警,并将录像交由警方处理。她指,在出示录像证据后,获得银行相信他们的清白。
疑曾光顾一家直销公司出事
唐女士忆述,今年2月初她透过电话,把丈夫信用卡卡号及背后3位数密码告诉一直销公司,用来购买厨具。她说:「我微信朋友圈中,至少有其他3个买过厨具的人的信用卡也被盗刷。」
唐女士说,估计她丈夫的卡号、到期日期、安全码、她家地址、电话及姓名等资料都已外泄。她表示,自己已向直销公司反映,这家公司称也接获其他人投诉,目前正展开调查,是否有「内鬼」牵涉。
本报曾发电邮询问加拿大邮务公司,据该公司发言人雷哥(Phil Legault)回应称,他们正对这宗案件展开调查。唐女士称,她把信用卡被盗刷事情公开,是希望其他市民有所警惕。
有银行职员称,目前使用信用卡消费,多数已不用输入密码确认,甚至有时候连签名都不用,信用卡被盗刷情况非常普遍。不管是信用卡或者钱包丢了,还是数据丢失造成的盗刷,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联络银行,通知他们这个情况。一般来说,银行会马上停止原来的信用卡,给你重新发一张新的卡。此外,也可查看账单 ,如果没有丢失信用卡,而是信用卡被盗刷,最好想想最近这张卡曾在甚么地方使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