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有調查顯示,兩成負債民眾要套現資產償還或減輕債務,逾六成負債者的舊債未清又再添新債,其中近四分之一為信用卡債。
這項由財務規劃標準議會(Financial Planning Standards Council,FPSC)與加拿大信貸顧問機構(Credit Canada),委託Leger所作的民意調查顯示,每5名負債者之中,便有1人需要從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RSP)、房屋次按或賣車等途徑套取現金還債。
當中男性佔24%,較女性高出10%;有18歲以下子女佔23%,也比沒有子女多7%。
報告又指出,今年有62%負債者的舊債未清又再添新債。55歲以下的人有67%加添新債,55歲或以上的人,也有50%有新債。這些新添外債以信用卡的23%比率最高,信貸額(Line of Credit)有15%,13%為汽車貸款或租賃,房屋貸款有12%。
國民平均分擔18,700元外債
加拿大國債鍾(National Debt Clock)顯示聯邦負債超過6,914億元,平均每人要分擔超過18,700元債務。安省民眾負擔更重,約有3,242億元的外債,居民平均分擔超過22,000元。財務規劃標準議會表示,面對大筆的政府債務,個人更應謹慎理財。
作家及消費者倡權人基恩(Kelley Keehn)指出,最簡單的方法是記錄30日內花費的一分一毫,並不需要作出任何改變,只是忠實記下每一筆消費。不少人在一個星期後便察覺問題,輕鬆減少不必要的購物行為。她說,很多人並不清楚個人的消費習慣和模式,也可以嘗試一個月內完全使用現金,轉變大腦的思維方式。
加拿大信貸顧問機構指出,經濟理論認為所有財務決定皆是理性,但現實是由個入行為、文化和其他社會因素影響。有人採取滾雪球方式,先償還金額最少的一筆債務,令負債者有繼續還債的動力;也有人喜歡雪崩式,首先對付利息最高的外債,長遠計可以更慳錢。但不論以那一種方式減債,最重要是規劃個入財務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