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遭遇「中年危機」,整體業績下滑或關數百家店 

加拿大都市网

資料圖片

星島日報

在電商橫行、淘品牌拔地而起,整個快時尚品牌遭遇寒冬之際,擁有着近50年歷史的休閑時尚品牌GAP,「自救」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日前,GAP集團公布了截至11月3日的第三季度業績狀況。資料顯示,該集團期內實現凈利潤為2.66億美元,同比增長16%,這主要是歸功於GAP集團旗下其他兩個品牌Old Navy和Banana Republic銷售額的增長。值得一提的是,與Old Navy和Banana Republic兩品牌的快速增長相比,其主要品牌GAP的可比銷售額同比下跌7%。

據《新京報》報道,在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中,GAP集團首席執行官Art Peck直言「對GAP品牌的表現不滿」,集團管理層面亦表示,由此可預測,GAP品牌本財年內,或不能止住下滑的腳步。

無獨有偶,早在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中,GAP集團就曾指出,當季集團的整體營業收入同比下滑9.84%,毛利率下滑20個點至37.7%,主要是受到其主品牌GAP表現持續低迷的影響。

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由於Old Navy和Banana Republic兩個品牌目前發展勢頭較好,GAP集團核心品牌GAP或將退居「二線」。

據悉,在業績報告會之後,Art Peck在面對分析師們的電話會議上還表示,目前還有數百家GAP品牌專賣店可能不符合他們對於未來的定位願景,所以這些專賣店都可能會成為集團未來即將「解決」處理的對象。

有關具體將處理多少家門店、主要涉及到哪些國家和地區等問題,《國際金融報》聯繫GAP集團方面,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GAP品牌不僅在美國市場上發展失利,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根據相關財報,2017財年,GAP在亞洲銷售額同比下滑18.2%至12.63億美元,從一季度至四季度,亞洲市場銷售分別同比增長-20.5%、-23.2%、-17%和-13%。

在萊維特諮詢高級合伙人陳瑋看來,GAP在中國的業績不理想是由多因素造成的:首先,GAP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晚,中國快時尚行業已形成多方鼎立的格局,部分本土品牌和國際知名品牌已在市場中獲取較為固定的市場份額,GAP品牌這個「後來者」進入的成本和壁壘較高;再次,GAP品牌在產品上新速度、設計師數量、產品上市前導時間上略遜於ZARA和H&M等知名品牌,品牌競爭力較弱,因此其營收進一步受到知名品牌的擠壓。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