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胃癌高發 專家建議40歲以上都應儘早篩查

加拿大都市网

胃病
網上圖片
 
惡性腫瘤已成為中國人健康的主要殺手,消化道腫瘤發病率占成人腫瘤發病率約一半。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理事長、國家消化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主任李兆申13日表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延長胃癌患者生存期的關鍵,也是提高中國消化道腫瘤防治水平的關鍵點。這位專家倡導採取簡單有效的方法,讓更多人加入到消化道早癌篩查項目中。

當日舉行的2018全國早期胃癌防治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專家們倡導,40歲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條件之一者都應該進行胃癌篩查: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胃癌高發地區人群(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長江三角洲、太行山脈和甘肅等地);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的癌前病變;胃癌患者一級親屬;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2018中國早期胃癌防治宣傳周13日啟動。芊燁攝

據了解,胃癌是中國第二大癌症。近年來,中國胃癌防控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臨諸多挑戰。李兆申對記者表示,胃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多,全世界近一半新發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在中國;胃癌「後備軍」數量龐大。以胃癌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幽門螺桿菌(Hp)為例,感染者人數眾多。他說,除了胃炎、胃潰瘍等胃病等胃癌高危人群以外,還有由於高鹽飲食、重度飲酒和吸煙造成的龐大「後備軍」。此外,李兆申特別指出,公眾對早期胃癌篩查意識薄弱,90%的胃癌患者發現病況時已是進展期,錯失了最佳診治時機。

事實上,如果胃癌在早期及時篩查,無需「談癌色變」。在2018全國早期胃癌防治宣傳周啟動儀式上,記者獲悉,在歐美國家,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達70%以上;在日韓等國更是高達90%,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則不足10%。

李兆申表示,相比晚期胃癌,早期胃癌經規範治療5年生存率更高,約為90%以上。導致胃癌發生的最重要可控因素之一——幽門螺桿菌(Hp),通過尿素呼氣試驗等方法即可確診,確診後規範用藥就可根除。數據顯示,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降低胃癌風險達46%。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表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延長胃癌患者生存期的關鍵。芊燁 攝

怎樣實施既簡便又行之有效的早期胃癌篩查策略,一直是政府和醫學界關注的焦點。據了解,既往中國開展的胃癌篩查多依賴胃鏡這種侵入性檢查,不符合人口基數龐大的國情。研究表明,中國40歲以上人群胃癌發生率顯著上升,因此在40歲以上高危人群中進行早期胃癌初篩,發現疑似患者再進行精確診治,符合中國國情,是創新實用之舉

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秘書長、上海長海醫院消化內科杜奕奇教授介紹:「全國早期胃癌防治宣傳周活動是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GECA)成立後的第一個重大舉措。」據介紹,活動期間,全國400多家聯盟成員除了為公眾舉辦健康講堂、義診等活動外,部分聯盟成員也會針對報名預約的人員進行免費胃癌篩查。此次篩查主要以血清學胃功能檢測為主,參加檢測的人員只需抽個血就可檢測4項指標: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胃泌素-17、幽門螺桿菌抗體。

據悉,今年7月,由國家消化內鏡質控中心、國家消化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國家衛健委相關部門等共同發起成立了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

國家衛健委人才交流中心副處長李方表示,此次全國早期胃癌防治宣傳周的啟動,將提高國民胃癌早期篩查觀念,提升消化道腫瘤的早期篩查率,減輕社會醫療負擔,提升地區基層醫生診治水平,為控制消化道腫瘤死亡率這一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持續提供解決方案。(記者 陳靜)

來源:中新網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坚果酱:真的像广告中宣传的那样健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