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時節冬漸濃,如何保健學問大

加拿大都市网

【加拿大都市網】曆書記載:大雪時節「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也」,意思是大雪時節氣溫進一步下降,下雪更大了。所謂「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真正的冬天已悄然走近。此時中醫養生當以溫潤護陽、禦寒防病為重點。

避寒就溫防冬病

大雪時節,氣溫明顯下降,尤其以清晨和夜晚更為明顯。天氣寒冷容易導致血管收縮和支氣管痙攣,進一步導致心腦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上升。因此,體質偏於虛弱或有上述疾病的人群,應該特別注意禦寒保暖,尤其是頭頸部、肩背部、胸腹部、足部這幾個部位,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襲,應重點防護。

頭為「諸陽之會」,靠近心臟,血流量大,向外散發熱量也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當氣溫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散失總熱量的30%,氣溫越低,熱量散失的比例就越大。如頭部受寒,陽氣受損明顯,容易出現頭痛、頭暈、耳痛、鼻塞、流涕等風寒證的癥狀;胸背部受寒容易導致胸陽閉阻、心脈不通,進而誘發心血管疾病;腹部受寒,容易引起腹痛、腹瀉等胃腸不適;足部受寒,容易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所謂「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容易誘發潛在的疾病。建議大家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準備好帽子、圍巾、披肩、長襪、外套等禦寒衣物,降溫時及時添衣保暖。

溫潤滋養強體質

大雪時節,寒風凜凜,人體陽氣也相對偏弱。所謂「冬天進補,開春打虎」,適當進補不僅有助於抵禦寒冷,還能增強體質。牛肉、羊肉、雞肉、蝦等食物富含蛋白質或脂肪,熱量較高,中醫認為它們性質溫熱,具有補脾暖腎、益氣養血等功效,是冬季備受青睞的食材。每年冬天,餐館中豬肚雞、羊肉煲、水煮牛肉等菜式更受熱捧,就是冬令進補在生活中的體現。

但冬天氣候偏於乾燥,飲食應盡量避免爆炒或油炸等烹調方法,也不宜使用過多辛燥香料進行調味,以免增加食物燥熱之性,導致上火長痘、口舌生瘡、咽喉疼痛、便秘出血等燥熱陰傷、邪熱傷絡的癥狀。

另外,對於陰虛血燥之人,牛肉、羊肉、狗肉等大熱之品不宜多吃,而鴨肉、龜、鱉等肉類性平或偏涼,可適當選用。鴨肉性平、微寒,能滋陰降火、生津血、補五臟;烏雞性平味甘,能滋陰清熱、補腎養肝;甲魚性平,能養陰清熱、滋腎養血,都是十分滋養的冬季補品。

烹調時還可適當加入沙參、玉竹、石斛、黃精、枸杞子、桑葚子等藥材,既美味又滋補,有補益虛損、滋養身體的功效,可助您安然過冬。

冬吃蘿蔔賽人蔘

冬令適當進補,可以為來年打好基礎。但如果進補不當或過度,加上冬季人體陽氣潛藏,能量消耗減少,也容易導致內生積熱。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出:「十一月之時,陽氣在里,胃中煩熱」,這恰好道出了民間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的深意。蘿蔔生者味辛、甘,性涼;熟者味甘,性平,歸脾、胃經。生吃蘿蔔或榨汁飲用清新爽口,能清熱生津防燥,適合肺燥咳嗽、咽干口渴、大便燥結之人;燉熟的蘿蔔軟爛美味,能下氣消谷、化痰消導,適合脾胃不和、氣脹食滯、痰多不暢之人。

足部按摩固陽根

古人認為人有四根,即「鼻根,苗之根;乳根,宗氣之根;耳根,神機之根;腳根,精氣之根」,鼻子、耳朵、乳房是人體精氣的三個凝聚點,而雙足乃是全身陰精陽氣的最終彙集點。與人體五臟六腑相對應的十二經脈有一半起止於雙足,共計60多個穴位。現代足部反射學認為,人體所有器官組織在足底存在立體分佈的縮影反射區,對足部進行適當的按摩,可調整內臟功能,促進身體健康。民間更有「人老先老腳,養生先養腳」之說,可見足部養生對人體的重要性。

中醫認為,人之先天根於腎。足底的湧泉穴為腎經起始穴位,以一側大拇指或足跟按揉對側湧泉穴,每次按摩30下~50下,以足心感到發熱為度,可起到降虛火、滋腎水、鎮靜安神的作用。

此外,足部按摩宜找准敏感點,講究局部有酸、麻、脹、痛的感覺,按摩力度因人而異,並以能耐受為度。若能配合沐足,則效果更佳。

大雪食療

01 酸甜蘿蔔

【材料】白蘿蔔500克,米醋、白糖、食鹽各適量。

【製法】蘿蔔洗凈後削皮,切成薄片,放入適量食鹽,拌勻至蘿蔔出水去除苦澀味。然後用清水漂洗,擠干水分,盛在盤裡。以米醋和白糖約3:1的比例加入蘿蔔中,拌勻後放置兩小時即可食用。

【功效】醒脾開胃,清熱除燥。適合食欲不振、燥熱傷津之人。

 

02 蘿蔔燜牛腩

【材料】新鮮牛腩500克,白蘿蔔500克,生薑3片,蔥3根,八角5顆,小茴香5克,桂皮5克,香葉5片,柱侯醬、米酒、醬油、冰糖等調料。

【製法】蘿蔔削皮切塊後用水煮3分鐘撈出;牛腩切塊,用開水氽燙後撈起;生薑切片,蔥切段備用。鍋內放油燒熱後,加入姜、蔥、八角、小茴香、桂皮、香葉炒出香味,然後加入牛腩、適量柱侯醬,翻炒上色,接着加水至高出牛腩約2厘米,再加入適量米酒、生抽、老抽、冰糖,然後蓋上鍋蓋,中小火燜1.5小時,最後加入蘿蔔,繼續煮半小時至牛腩軟爛即可。

【功效】溫脾暖胃,補中益氣,強健筋骨。適合氣虛體弱、筋骨酸軟之人。

 

03 小米玉米番薯粥

【材料】小米100克,白米50克,玉米粒30克,番薯100克。

【製法】番薯洗凈後削皮切塊備用。小米、白米、玉米粒淘洗乾淨後放入煲中,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後,加入番薯,小火續煮約30分鐘至番薯熟軟即可。

【功效】補虛養胃,益氣健脾。適合素體脾胃偏虛或大補傷脾後出現食欲不振、大便不暢之人。

策劃|譚嘉

作者|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醫師 成傑輝

頭圖|朴沁瑩 編輯|王寧

責任編輯:王超

 

(轉載自科普中國 https://www.kepuchina.cn/more/202012/t20201207_2868279.shtml)

(圖片來源pixabay)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扎克伯格黄仁勋交换招牌外套 IG晒合照惹网民热议

民航客机革命︱JetZero缩尺寸飞翼机获准试飞

小林制药红曲风暴︱公司证实服用保健品后增至4人死亡

纽约市拟开征塞车费 创全美先例最快6月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