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間怎樣運動才合適?

加拿大都市网

Subject: On 2014-05-30, at 4:33 PM, Pereira, Tania wrote: casual energetic look fitness stretch boomers mood wear training satisfied focus sitting healthcare concentration couple peopleamerican lifestyle elderly focusing white old activity women female teeth hair senior horizontal healthy looking face modern sport agesixties older good health aged sportswear sit boomer using vital exercise caucasian stretching photo lady 60s exercises mature smilinghappy gray workout adult control indoors contemporary men gym window concentrating european exercising fit wearing smilerecreation male indoor active leisure waiting two DREAMSTIME BOOMER EXERCISING STRETCHING dreamstime_xl_21535188.jpg

  近日,媒體報道,全球多國職業體育圈遭新冠病毒「重襲」,尤其籃壇、足壇泥潭深陷。NBA球星凱文·杜蘭特、中國足球運動員武磊先後確診,各國職業聯賽球隊成員一倒一片。意甲十幾人確診,西甲瓦倫西亞隊超35%成員中招。

  令人不禁感嘆:運動有風險,聚集需謹慎。

  的確,集體運動因為需要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感染風險大大增加。即便是在國內這樣疫情已基本趨於平穩的情況下,也不可掉以輕心。

  但是生命在於運動,長期久坐難免感覺不適。如果說,對於集體運動有所忌憚,不如試試在戶外的開闊場地獨自運動,比如,跑步。

  多項研究表明,跑步可以有效降低全因死亡(指一定時期內各種原因導致的總死亡)風險,時不時地跑一跑,還與多種癌症風險降低有關。

  久坐有風險,跑步促健康

  現代人的工作大部分在久坐狀態下完成,很難抽出時間運動,長此以往,導致亞健康狀態,出現腰椎、頸椎等問題。疫情期間,這種現象就更突出了。

  2017年,發表在《內科學年鑒》上的一項針對8000名成年人的研究顯示,無論運動多少,久坐都是導致早逝的一個風險因素。隨着坐着的總時間增加,早逝風險也相應增加。

  因此,有意識地動一動,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方式。其中,跑步因不受場地裝備的限制,成為很多人的首選。

過往研究已表明,跑步對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預防有一定作用,還能降低癌症風險和延長壽命。

  澳大利亞一項針對多個研究結果的薈萃分析發現:經常慢跑的人死於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30%,死於癌症的風險降低了23%;每周少量跑步,即可將任何原因導致的早逝風險降低27%。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會疑問,跑步這麼好,那每周到底跑多久合適?它對健康–比如說各種癌症,具體有多大好處?

  新研究表明,跑步可顯著降低7種癌症風險

  2019年底,美國科學家發佈一項關於「空閑時間運動時長和強度對癌症風險影響」的研究。結果顯示,空閑時間的運動可以顯著降低癌症風險,2.5~5.0小時每周的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慢跑、快步走)與多種癌症風險降低有明顯關係。

  該研究涉及全球範圍內共755459名受試者,收集了其人口學特徵,並與15種可能與運動相關的癌症進行了相關性分析,是一項前瞻性研究(指以現在為起點追蹤到將來的研究設計,可彌補回顧性研究的缺陷)。

  結果表明,運動越多,乳腺癌、結腸癌、子宮內膜癌、腎癌、非霍奇金淋巴癌、骨髓瘤和肝癌的風險越低。當然,對於不同的癌症,運動帶來的獲益並不完全相同,研究團隊也詳細介紹了運動量與每一種癌症之間的風險關係。

  具體而言,參與研究的受試者接受了建議的運動量–2.5~5小時每周的中等強度運動。該運動量與所研究的15種癌症中的7種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較低風險相關,包括:

  結腸癌風險降低8%~14%(僅男性),

  乳腺癌風險降低6%~10%,

  子宮內膜癌風險降低10%~18%,

  腎癌風險降低11%~17%,

  骨髓瘤風險降低14%~19%,

  肝癌風險降低18%~27%,

  非霍奇金淋巴瘤風險降低11%~18%(僅女性)。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對於運動量與癌症降低風險之間的關係,為公眾提供了新的認識,明確了中等運動量與不同癌症風險降低有關聯,並給出了較精確的參考數值。

  不過,本項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使用的運動量數據依靠參與者主動報告,可能有失客觀,另外,運用實際的癌症發病率來分析,也會存在一些偏差。比如對發病很少的癌症,數據可能不夠準確。並且受試者多是白人,也存在一定的偏倚。但研究團隊已經用科學的方法對數據進行了處理,因此,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外推性。

  適量運動,疫情期間防止「免疫空窗」

  種種研究都表明,跑步的好處顯而易見,彷彿在對着我們的耳朵喊:趕緊跑起來!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疫情特殊時期,運動一定要適量,因為長時間高強度運動,可能導致免疫力短暫下降。這種現象被稱為「免疫空窗」。

  回到之前提到的運動員感染新冠病毒事件。一方面,隊員們長時間親密接觸,共用更衣室、活動室等密閉空間,都可能增加感染風險。另一方面,高強度運動導致的免疫力下降,也可能是因素之一,雖然尚未被證實。

  科學研究表明,中等的、持續一定時間的運動,有更多肌肉參與的鍛煉,對促進我們身體的抵抗能力有幫助,而長時間大強度的運動,反而會造成機體免疫力水平降低,通常這個狀態會持續3~24個小時。

  這是為什麼呢?在長時間大強度運動後,我們體內的應激素驟然減少、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急劇失衡,體內免疫系統為了恢復穩定性,會對特定免疫機能進行暫時性抑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免疫細胞因為「太累」正在休息。這就像給身體打開了一個窗口,使得新冠病毒等病原體可以趁虛而入。

  所以,在疫情期間,無論是跑步、快走,還是做其他運動,都要量力而行。

 專家建議,我們最好每周運動3~5次,每次運動20~40分鐘,這也與新研究相符。而運動強度以心率、呼吸加快且微微出汗為標準,也可以通過練完之後,感覺能在3~5分鐘內恢復心率、呼吸的次數到安靜水平為合適。並且,若與飲食和睡眠相結合,效果會更好。

  不能承受跑步強度的朋友,還有一個更溫和的運動:步行。根據本周(2020年3月)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的一項最新研究,每日步行步數直接和全因死亡率相關,走得越多,死亡風險就更低。

  相比於每天走4000步,走8000步就能降低51%全因致死風險,而步行數達到12000,風險則要下降65%。並且這一結果和步行強度沒有關係,只要步數達標就能降低風險。為了獲得健康益處,研究人員建議至少每周步行150分鐘。

  春天已經到了,天氣也漸漸轉暖,久坐傷身,希望大家在繁忙的工作間隙不妨站起來伸伸懶腰,出去走走,揉揉自己因看屏幕太久、蜷縮太久而發酸的眼睛和脊椎,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氣息。

  當然,記得帶好口罩,與其他人保持距離。(科普中國,圖片來源圖庫)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每周喝2罐汽水 锻炼就没有意义

哭泣是一种软弱或不成熟?泪水也有益处!

常见错误:那些会减缓头发生长的误区

理疗师希望你了解的疼痛管理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