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 30年後可能吃不到巧克力了?

加拿大都市网

■ 一名農夫在科特迪瓦東南部的阿博維爾採收可可果。路透社
 

專家警告,氣候暖化恐導致30年後全球不再有巧克力,因為生產巧克力原料的可可樹僅生長於南北緯20度間的潮濕環境,氣溫升高將加速土壤與可可樹的水分蒸發,到2050年時,全球許多地區將無法種植可可樹。而加州大學的科學家正利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希望培育出可因應暖化挑戰的可可樹種,為巧克力的未來爭取生機。

目前西非國家科特迪瓦與加納生產的可可占逾全球產量的一半,而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的預測,2050年時,全球溫度將上升攝氏2.1度,科學家認為,屆時降雨量將難以抵銷土壤與可可樹的水分蒸發量,高溫與乾旱將嚴重衝擊該區的可可樹生長。這也意謂大批可可農恐往較高山區種植可可樹,然而相關地區為野生動物保育區,兩國政府將面臨兩難困境:是否維持全球巧克力的供應,或是拯救瀕危的生態系。

名為「巧克力造成的毀滅」研究指出,西方的消費者平均每人一年吃掉286條巧克力棒,相當於10株可可樹的產量,若是比利時的消費者,攝取量更高。此外,自1990年代以來,來自中國、印尼、印度、巴西與蘇聯國家逾10億的巧克力愛好人士進入可可的消費市場,去年專家已經預告全球正進入「巧克力赤字」的年代。

產值高達350億美元的食品巨擘「瑪氏」(Mars)目前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創新基因研究所」合作,以基因編輯技術,對可可樹基因進行微調,以培育出在當前海拔生長而不會腐爛或枯萎的可可樹種。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坚果酱:真的像广告中宣传的那样健康吗?

扎克伯格黄仁勋交换招牌外套 IG晒合照惹网民热议

Timex天美时史努比联名女士休闲表 原价85特价53.46

廉航来了!多伦多飞往百慕大200加元即可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