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欄不許填「爸爸」「媽媽」 法國這是要幹啥?

加拿大都市网

來源:新京報

法國某傳統家庭,三世同堂。圖/視覺中國
  根據2月12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的一項法律修正案,為了符合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現狀,未來在法國所有中小學的正式文件中,將把「爸爸」和「媽媽」,改成「家長一」和「家長二」。 投出支持票的議員認為,這是體現了對性少數群體的關懷,避免他們受到歧視。

  接下來只要在參議院審議通過,這項修正案就會成為一條新的法律規定貫徹實施,一個嶄新的社會風景線將有可能成為現實。

  一如既往,這項修正案的出台同樣引起了廣泛的社會爭議,遭到保守派人士的反對。

  嚴格來說,這不是一項新鮮的動議。2012年,當時執政的法國社會黨政府着手落實奧朗德的競選承諾,準備在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同時,把民法中的相關稱謂也改成更加「準確」的術語,即把「父母」改為「家長」。

  經過一番激烈辯論,政府不顧天主教會的反對,同性婚姻法案過關,而稱謂調整做出了妥協,沒有同時更改。

  然而,即使法國人在婚姻和同居協議中的95%為異性伴侶關係,如今仍堅持修法,其意義何在?

  作為歐洲第9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法國亟需調整大眾心理和修改法律規定,以引導自己的社會建設。雖然少數應該服從多數,但也強調多數應當保護少數,不能犧牲少數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左翼政黨的說法,新修正案旨在通過立法,來保護不合常規的兒童免遭霸凌,讓他們感受到尊重和保有尊嚴。同時,兒童也將對同性戀者在社會中的存在更加習以為常。

  自從2018年3月開始,巴黎市政府就已經先走一步,在其文書系統中做出了類似改變,使用「家長一」和「家長二」和其他包容性語言。

  為了作出改進以儘可能地照顧所有人的感受,表格上傳統的「父親」「母親」稱呼也可能被「父親、母親、監護人及其他」四個選項代替,學生應被允許自由選擇。這意味着法國家庭模式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家庭身份被改變,性別意識正在重建,社會平等需要重新樹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正是法國人思維方式靈活的表現。

  在法國歷史上,賦予婦女選舉權、允許男女學生同校和墮胎合法化等改革,在當時都引發了所謂「道德墮落」的指責。但事實證明,法國社會並未因此退步或變得邪惡。

  與許多照顧少數派的政策後果相同,法國觀察人士對新修正案的擔憂之一在於,會不會造成對正常家庭的「逆向歧視」。畢竟大多數人並不是同性婚姻,不存在仔細區分稱謂的問題;擔憂之二在於,所有家長都必須選定一個次序,誰先誰後有可能導致家庭矛盾。

  法國的立法初衷是消除等級和歧視,這當然是好的。然而,社會建設就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爭論和分歧都是正常的,所以,人們不妨淡然視之。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比例惊人!加拿大狂发签证,结果很多访客留下来申请难民!

青年酒后酿车祸 试图翻过后院躲追捕!

央行委员会成员对何时开始降息存在分歧!

哪些公司是塑料污染的最大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