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中国A股冲关明晟MSCI成功意味着什么?

加拿大都市网

万众瞩目之际 ,中国A股冲关明晟MSCI成功,MSCI本周宣布将中国A股纳入MSCI的全球新兴市场指数,这意味中国股市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预计明年6月份,中国A股将会有222支大盘股,正式被纳入MSCI指数。基于5%的纳入因子,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3%的权重。

中国股市跟国际接轨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股市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起步时间晚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股市相对比较封闭。过去海外的资金如果要申购中国企业的股票一般只有两个主要途径。第一申购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H股,也就是所谓的红筹股,或是申购在美国发行的ADR 。第二种方式就是通过QFII (境外合格投资者)项目申购,但是额度相对有限。

全球资本市场主要指数提供者MSCI、FTSE、S&P DOW JONES三大家公司中,从指数ETF资金追踪的规模看,MSCI排名全球第二,吸引着全球无数被动投资者。如果加上指数基金和指数ETF,全球10.5万亿美元的资金在跟踪MSCI指数,其中约有1.6万亿美元跟踪新兴市场指数。 0.73%的权重看似只是像征性的,但是背后却是数以百亿计算美元的资金将会流入中国股市。

相比欧美等全球成熟的交易市场,中国股市始终被诟病为散户主导,机构参与不足。散户相对于机构投资,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投资的纪律性,在市场急剧波动的情况下,很难控制情绪。为了维稳市场,中国政府两年前曾引入熔断机制。不过事与愿违,对于散户占主导的中国股市,中国式的熔断,非常容易出现恐慌性抛售,然后休市。政府的一片好心,不仅影响了中国市场的效率,而且不利于投资者情绪的稳定。从试验到暂停,中国式的“熔断机制”仅仅四天就淡出了历史舞台。中国不改变散户占主导的格局,市场本身波动性较大的特点也难以改变,照搬欧美股市的任何措施效果都有限。

目前中国股市每日成交量大致在500亿美元,入围MSCI后有望增加200亿,进一步改善中国股市的流动性,更重要的是全球被动型的投资者并非完全是那些整日围在交易大厅内的“散户”,而是包括退休金都机构投资者。中国内地股市有望从“散户市”逐步过渡到“机构市”。在低利息时代推升资产价格后,全球被动投资的资金管理规模也在逐年地提升,截止2012年就达到了11万亿,其中6万亿来自于机构。根据PWC的预计,到2020年末,全球被动投资的规模有望扩容到22亿,一半资金来自于机构。

欧美股市中,机构占据主导。这一类投资者具有纪律性,当市场触发熔断,不会自乱阵脚。相反会乘股价“打折”的时候入场扫货,久而久之纪律性强的机构投资者与缺乏纪律性的散户形成了对手盘。在机构投资者的熏陶下,“散户”开始回到基金投资,搭上机构的大船。未来中国股市如果能够协调好资本项目的技术问题,逐步增加MSCI权重的比例,中国股市未来真正演变成机构市,对股市长期发展显然是一个利好。

中国指数走向国际化是资本市场长足发展的一大步。跨过明晟MSCI这一步后,它的竞争对手,及大型机构和其它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都会效仿。未来我们能在新兴市场指数ETF中看到中国A股的影子,中国的资本市场的春天就来了。一个充满盲目投资者、相对稚嫩的市场,与比较成熟的国际市场接轨,对中国市场的结构性改革会有很大帮助。中国A股加入明晟指数,不仅ETF等被动投资会参与到中国A股中去,北美的基金经理们未来也会增加其中国的持仓。

在中国并不缺乏优质的企业,阿里、腾讯、百度这些都是中国内地企业的骄傲。不过,BAT三家没有一家在中国内地上市。随着中国指数纳入MSCI,中国市场多了机构的参与,过去一些寻求海外上市的中国本土的优质企业,将会留在上证或是深证交易所,从而提高股市的整体质量。

中国A股这次冲关明晟的成功,让许多中国投资者欢心鼓舞,中国加油!中国股市加油!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和建议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