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葫蘆專欄:職場保持彈性 遇事迎刃而解

加拿大都市网

@*@*@*@*@* N.B. THIS PHOTO MAY NEVER BE USED AGAIN @*@*@*@*@*Diverisity Street crowds of Bay at Front Street.(DAVID COOPER / TORONTO STAR)dac

同事格蕾絲即將離開,難捨的心情不容易言喻。

對於公司的政策和方向,她是同事間最敢言的;跟她合作過的,不會不知道她的認真和嚴謹,同時充滿愛心為客戶爭取、策劃、花心思;原則、道德規範,都是她高舉的標準。人生與工作,沒有可能一個是一個非,自相矛盾。

格蕾絲在道別會說了好些感受,包括「如果早在10年以前就從這家機構開始自己的事業,這將會是十分滿足的事情,能夠在此工作是令人嫉妒的」。

知道她新工作的機構,正是人所共知充滿負能量和毒素的機構,我內心萬分擔憂,忍不住跟她說,要保持彈性:遇事樂觀,迎刃而解。

彈性,正是西方心理學的復原力(resilience):這種難以形容的素質令人在生命中被擊敗後,以更強姿態重生。心理學家形容擁有復原力的人都是態度正向、樂觀、足以調控情緒,視失敗為取得有用回饋的一種形式。

心理學教授格蘭特(Adam Grant)早前在猶他州立大學畢業典禮發表了一篇講話,談到復原力。 「當我們面臨人生的各種挑戰,復原力讓我們得以度過這些考驗,重獲力量。」這位現年35歲,被譽為「正向心理學明日之星」的非一般學者舉了幾個例子:比如當你覺得對人性失去信心,復原力有助保持慷概助人的熱情;當別人對你失去信心,你需要復原力才能做回真實的自己;當你對自己失去信心的時候,你需要復原力堅持不懈。

他說:「人生一帆風順時,做個有美德的人很容易;但是當人生陷入低潮,你的價值觀就面臨考驗。」
至於如何將復原力化為己有,格蘭特說過需要掌握三件事:不要把「自己」捲入其中、不要把「永遠」捲入其中,以及不要讓事情無止境擴大。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