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Fitbit成全球一哥 華米60億建運動手環王國

加拿大都市网

Google Inc. CEO Sundar Pichai (L) and Xiaomi's founder and CEO Lei Jun attend a session of the fourth 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 in Wuzhe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December 3, 2017. REUTERS/Aly Song

▲雷軍(右)的小米盛傳計劃今年內赴港上市,估值超過一萬億港元。

曾是全球穿戴設備一哥的Fitbit,近年聲勢已大不如前。

▲近年颳起運動熱潮,帶挈小米的手環熱賣。

全球最大可穿戴設備廠商華米,準備在紐約交易所上市,估計市值達六十億港元。成立只有四年的華米,是小米穿戴式智能設備的獨家合作夥伴。比起小米,華米只是一家「蚊型」公司,過去八至九成的生意額都是跟小米有關,帶挈公司超越Fitbit、Pebble、三星甚至蘋果等對手。

      創辦人黃汪為求獨當一面,正積極建立自身品牌,謀求減少對小米的依賴。不過華米上市後,架構上跟小米仍相當緊密。小米創辦人雷軍直接和間接持有華米的投票權,比黃汪還要多。難怪市場認為華米上市,不過是為打算今年上市的小米「試水溫」。

幾年前,運動型手環興起,繼而出現運動型手錶。一時之間,Fitbit、Pebble、三星、華為及LG等紛紛搶攻這個市場,最後連蘋果公司也推出了Apple Watch,希望在市場中分杯羹。

可惜,熱潮來得急退得快。2012年創立的Pebble出道僅四年便被Fitbit吞併,而三星、華為及LG等亦相繼停止推出新的產品。留下來的已經不多,華米是其中之一。

華米能異軍突起的撒手鐧就是「專註」發展可穿戴設備。在北京的辦公室,幾乎每位員工是佩戴一個小米手環,每個人都是運動健將。

不過更大原因,是華米替小米「度身定造」的手環:小米手環。黃汪承認,4年前推出小米手環之前,從沒想過產品不但大賣,還能挑戰Fitbit等巨頭的市場地位。「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想過去超越Fitbit和Jawbone這樣的國際大牛,就想能幹掉內地這麼多山寨廠商就不錯了。」

結果小米手環大賣特賣,銷量接連突破1000萬、2000萬、3000萬大關,令華米短短兩年一躍成為「小米生態鏈」中排名第一的企業,帶動公司2016年營收飆升至15億人民幣。

質疑動機拒三星收購

小米手環熱賣,吸引不少國際大品牌上門,向華米提出投資甚至收購建議。就連韓國三星電子,也伸出橄欖枝。經過再三考慮,黃汪最終沒有接納三星的建議,皆因他質疑對方的動機。三星本身也有生產可穿戴設備,他擔心對方只是想藉機會摸清華米的商業模式、供應鏈及銷售體系。

華米不但獲得競爭對手青睞,本身亦曾計划進行併購,對象包括業務急跌的Pebble。2016年,華米與「可穿戴設備鼻祖」的Jawbone和Pebble談過收購合併,但最終不了了之。

據黃汪回憶,當時Fitbit也對Pebble有意思。當時Pebble發展陷入困境,不僅欠下巨額債務,新產品的眾籌亦被迫取消。由於Fitbit是上市公司,願意出高達4000萬美元價錢收購,評估性價比後,他覺得不划算,於是作罷。

買不成Pebble並非壞事,亦無阻華米超越Fitbit市場一哥地位。去年初,市場研究公司IDC發表報告,指去年第一季,華米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已超越Fitbit,首度成為全球最大可穿戴設備廠商。

小米雷軍掌控大局

而華米的去年業績,亦因為小米手環,成功轉虧為盈。去年首三季,華米獲利9537萬元人民幣,當中八至九成收入都是來自小米產品。

黃汪估計,這個情況未來或會改變,因為華米已推出自家品牌的運動型手錶:Amazfit。其實華米之前曾以Amazfit品牌推出手環,雖然銷量難與小米手環相提並論,黃汪卻不以為然,原因當時只為後來的智慧手錶「探路」。「推出Amazfit手環,就是要讓大家看到華米時尚、個人化的品牌,和小米手環形成對比,讓使用者記住。」

為打響獨立品牌,黃汪耗費過百萬舉行品牌發佈會,邀請明星聯合設計師高圓圓撐場。

華米表示,Amazfit手錶推出後,公司收入對小米的倚賴開始下降。去年10月至11月期間,與小米相關的產品占華米的銷售約七成二,比對上一年同期超過九成已明顯降低。

華米早前申請以同股不同權形式在美國上市。據招股文件顯示,華米將發行1000萬份預托證券,集資最多1.248億美元,相等於公司估值約60億港元。

上市後,小米創辦人雷軍仍直接和間接持有最多投票權,達到36.6%,比黃汪個人還要多0.3個百分點。估值過萬億的小米,有傳打算今年第三季赴港上市,華米先行到美國集資,猶如替小米先行測試市場反應。

為創業棄華為高薪

上世紀九十年代,黃汪還只是22歲時,面臨人生第一個重大抉擇:繼續留在大學讀研究院,還是轉到華為工作,每年收取當時已屬相當高薪的人工。結果他選擇到華為博一博。

一年過去,黃汪發現10萬元年薪不算什麼,「不見天日」的辦公室生涯也不是他想要的人生。「早上八點半上班,晚上八點半到十點半之間不定時下班,每天都見不到太陽。」

黃汪於是決定走出去創業。1998年,他創立合肥華恆網路技術有限公司,首先提出Linux用於嵌入式系統。11年後,他組建合肥華恆電子科技,推出全國第一款平板電腦SmartQ5,建立自主品牌「智器」。

至4、5年前,黃汪成立華米科技,用一年時間研發小米手環,甚至破釜沉舟暫停所有平板電腦及智慧手錶新產品的研發,為的是搞好小米手環。結果他押中寶,小米手環一炮而紅,華米更於去年超越Fitbit,成為全球可穿戴產品的最大生產商。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大案终结!多伦多男子撞死警察被判无罪 法官罕见道歉

杜鲁多提议将租金支付“计入信用评分” 网友怎么看?

经济学家:熟练技工短缺正在影响所有加拿大人的钱包

华裔网友对比美加两国Costco商品价格 有些惊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