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的韓國街 koreatown

加拿大都市网

 撰文﹕李海濤
 

說起韓國街很多人會想到Yonge街,多倫多最初的韓國街應該在市中心的Bloor大街上,介於Christie和Bathurst Street之間的Seaton村一帶,那裡有很多韓國餐館、超市、文化品商店等,路牌上也標註着「Koreatown」。

Seaton村是多倫多市中心以西的一個古老定居點,得名於上加拿大總督(1828年至1836年)Seaton男爵。最早的居民是總督Simcoe的女王巡邏兵軍團的上校David Shank和上尉Samuel Smith,他們都是獲封賞地定居於此。在1800年早期,George Crookshank買下了他們兩人的農地,他的領地從Bathurst Street湖濱起點算起,他的家就在湖邊,Bathurst Street原來就是他家農場的一條內路,從他的家裡通往農場的最北端。1888年,多倫多市擴到Seaton村,這裡逐步城市化,成為很多新移民的定居點。

1967年自由黨政府的移民政策收留吸引了很多韓國移民到加拿大,很多人選擇多倫多定居,2001年的統計顯示有5萬人左右在多倫多,大部分選擇在Bloor的韓國城,中心點在Bloor和Manning Avenue,使這裡成為最大的一個韓國移民聚居區。

在韓國移民到此之前,這裡是南美移民的聚居區,這裡的房子原來也都很便宜,屬於廉居屋區。大部分屬於獨立和半獨立屋,樹木和房屋的年齡相仿,如今已是鬱鬱蔥蔥,萬木成林。位於Clinton Street有一棟獨特的房屋,其外表貼滿圓圓的桌球杆切片,被稱為木蛋糕房。
加拿大著名詩人和兒童讀物作家Dennis Lee和奧斯卡音效獎或者者David Lee,都是曾經是這裡的居民。如今,小說家和劇作家Ann-Marie MacDonald、社會學家Barry Wellman和歌詞作者、歌手Nancy White還居住在這裡。

據2006年的人口普查結果,Seaton村有5,259名居民,平均收入$41,506,接近多倫多的平均值。這裡的居民除了英文之外,位居第二的是葡萄牙語(5%),韓語佔2%僅排第四,數量上看並不佔優勢,中文排第六。因此說,現在韓國移民已經不局限於此了,他們也是向北遷居,沿着Yonge街一帶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