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碎片時代 品味書香墨韻

加拿大都市网

在信息越來越碎片化的時代, 我們的閱讀生活正在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紙質書時代的書香墨韻精神,會不會越來越像一種文物,在現代生活中與匆忙前行的人們漸行漸遠,遙遠難追?

紙質書會漸行漸遠嗎?

文:尚虹

作者尚虹

前幾天在某微信群里和朋友們討論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近期一個有關中國上古文物的特展時,有人談起了《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 by E.H.Gombrich)這部書。群里馬上有人響應,此書可在網上收聽,中英文版本都有,又方便又可利用碎片時間,比如開車,做家務,健身都可以。也有人說,他N年前就買了此書的中譯本,不便宜,他也下過幾次決心,卻沒能讀完哪怕最初的幾章。

群里共鳴的聲音是:現在越來越難靜下心用一整塊的時間去好好讀一本書了,即使讀,也是在電子設備上,或者kindle,或者Ipad,最方便的是用手機。熱論之中,最初提起話頭的朋友說了一句:這本書最好讀紙質本,因為有太多插圖,都是名畫名雕塑,如果只讀(只聽)文字,這本書的價值會折損一半。

嗯,看起來紙質書至少在這個回合體現了存在的價值。然而,仍有不服氣的朋友繼續辯駁:如今高清圖片數字化,所有古今中外的畫作,各類藝術形式,都已陸續複製並電子存盤,小小一片存貯卡就可容下相當多的畫片,不必再印製出版,既便攜又環保。

是的,技術手段的不斷創新,確實令閱讀更為友好,更方便好用。然而,能夠方便快捷地接入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並不必然意味着人們仍能保有良好的閱讀愛好或習慣。現實的苦惱不是信息不夠多,而是時間不夠用。尤其是逐年更新換代的智能手機,更是差不多主宰了人們醒着的每一時刻:新聞瀏覽,各類檢索,小說電影,娛樂遊戲……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獲取知識與交流觀點,更多是呈碎片化的方式大量存在。與其說紙質書在衰落,不如說,是紙質書時代的書香墨韻精神越來越像一種文物,在現代生活中與匆忙前行的人們漸行漸遠,遙遠難追。

去年秋天回京整理家累,秉持「斷舍離」的精神,清除了不少用不着的衣物雜項。

然而,輪到整理書房時,望着四壁書櫃里多年積攢的數千藏書,卻每本都難以割捨:一類是師友所贈,自當珍惜;一類是學生時代求知若渴,用節省下來的生活費一本本買齊成套的專業用書;一類是工作後有所選擇,或出於研究所需,或出於對作者的尊崇與喜好,陸續買的各種頗具學術價值的書刊;還有一類是各色各樣的工具書,字典辭典,百科年鑒,中文洋文,不一而足。篩來選去,最後能狠下心來淘汰的書不足一成,書房大體保持原樣。有朋友問:既然很多書註定不會再讀再用,為什麼不能像舊衣物一樣或賣或捐?

從左至右,作者的書房,文中提及的《藝術的故事》內頁、封面封底。

這問題其實我也一遍遍問過自己,舍不下的不是書本身的價值,更多應該是精神上的不舍:從讀書到研究,從家庭到社會,這些書是塑我成型的原材料,是我精神血肉的一部份,沒有它們,不會有我今天的面貌。記得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後期,琉璃廠的中國書店清理庫房,倒出一批散亂破舊的線裝書,在院子里堆成一個小山,灰塵大得嗆人鼻息,要從中找齊完整一套,殊不容易。我爬進灰土書山,幾個小時,找齊了三部清末石印的史書,從臉到手,有如挖煤歸來。一冊一元人民幣,一共花了不到一百元。簡單洗了臉和手,付清賬單,捧着紙箱一路返校,那種撿到寶貝的興奮和歡喜至今難忘。人生能有多少次這樣的快樂呢?

記得工作後的一項福利是每年都有一筆工資外的購書津貼,每次到書店選了一大堆書,付賬時的豪氣,每每使我在清貧的研究生涯中產生一種大富翁的幻覺!那時買了不少大部頭成套的專業用書和工具書,諸如《十三經註疏》,《諸子集成》,《中國歷史地理圖冊》等等。每次搬家,工人們都會抱怨書箱太多太沉,選書櫃時,最看重的不是花樣款式,而是隔板是否結實,空間是否夠用。每天忙完白天的工作,處理完家務和照料孩子睡下,我會輕舒一口氣,到書房擰亮檯燈,巡視着一排排的書籍,猶如點兵的大將,又像翻牌的皇帝,找出心儀的一本書,在燈下讀上一兩個小時。回想起來,那真是人生難得的一種幸福,非常純粹,又無上滿足。

本世紀初的第一年,我隨家人一起移民到了加拿大。

直到今天,長輩和師友們仍在惋惜我的專業學而不能致用,我的內心也一直有所不甘。好在移民後還在從事中文的編輯與寫作,學史的背景其實頗有助於對今天新聞的解析。巧合的是,這十幾年也差不多是互聯網與智能手機迅猛發展的時代。在地球越來越像一個共同小區的今天,網絡的快速傳播使實際居住的地域空間越來越不具有關鍵意義,重要的卻是讀書人的初心是否會因流轉的歲月而褪色?我的藏書遠在北京家中,能帶來的只有少數部分。然而,在多次借閱列治文圖書館中文圖書,特別是對李國柱博士捐贈圖書的採訪報道後,我欣喜地發現了若干與我興趣相合的中國文史書畫方面的圖書。而且,很多館中的中文書正在陸續錄成電子版本,供人們坐在家中就可借閱通讀。不獨小區圖書館,世界各大圖書館,博物館也都走向電子化與公眾化,讓世界各地求知的人們,可以無償地使用其豐富的各類資源。

任何人只要想靜心讀書,如今的閱讀條件只會比過去好,而不會更差。縱使碎片化一地的信息時代,閱讀的初心也不應為之閉塞。愛書者恆愛書,不管是電子書,還是紙質書。

 

從紙上到網上,與時俱進的讀書生涯

圖文:李春燕

本文作者李春燕

古人云:「書海無涯苦作舟」。我則以為書海泛舟,其樂無窮。回想起來,我愛好讀書是受了姐姐的影響。她從小愛集小人書,每期必買,後來又集樣板戲圖冊和小說。反正她買什麼,我就跟着看什麼,一來二去,也就迷上了書籍。

四人幫倒台後,我和姐姐如文學青年一般沉浸於文革時被打成「大毒草」的名著之中,家裡更是訂閱了《人民文學》和《小說月報》。

到了大學,閱讀世界名著便順理成章地成為我攻讀物理學之餘的調味劑,否則不知日子該有多麼單調和乏味! 移居溫哥華後,驚詫於當地圖書館的華文藏書量和禁書之多,於是如魚得水般地頻繁出入於圖書館。女兒上中學後,開始向我推薦英文小說。後來我又加入她所在高中的家長讀書會,與老師和眾家長們共品暢銷書,交流心得,令視野洞開。

至今,在我腦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國際化的英文小說,比如Khaled Hossini的《The Kite Runner》和Abraham Verghese的《Cutting for Stone》。兩位早年移民美國的醫生作者都把他們小說的背景鋪設在祖籍國,為讀者展現了一副未知而神秘的異國風情。Hossini在小說《The Kite Runner》中描寫了兩個阿富汗男孩之間的友情、孽債、追悔和救贖的故事,同時交織着父與子之間因各自的秘密而生成的解不開的誤會和隔閡。2003年,小說一經問世,便雄霸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長達兩年之久。四年後,Hossini第二部小說《A Thousand Splendid Suns》得到的讚譽聲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無獨有偶,Verghese在小說《Cutting for Stone》中講述了一對本不該出生的孿生兄弟,其印度修女母親因難產致死,其英國外科醫生父親見狀不辭而別,一來到世上便被收養的故事。父親的拋棄和兄弟的背叛成為了主人公成長過程中背負的的沉重包袱。Verghese利用自身的職業優勢,在書中引入希泊萊特誓言和大量的醫學術語。難產那一段的描寫非常細緻入微,讀者彷彿能穿透紙背,看到手術台上鮮血淋淋。小說中的故事主要發生在衣索比亞政權動蕩時期,人物跨越非洲、亞洲和美洲,歷經數十載,因此小說跌宕起伏,驚世駭俗,是一部難得的史詩性佳作。此外,德國作家Jan-Philipp Sendker的小說《The Art of Hearing Heartbeats》也令人難以忘懷。他把一個失而復明的美國律師與舊時緬甸殘疾戀人之間的苦難而堅毅的曠世愛情,描寫得宿命而決絕,讀來令人唏噓不已。

去年五月,經朋友介紹加入微信讀書,從此開啟了我電子讀書的新時代。電子讀書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以微信讀書為例,首先是經濟,新加入者立可領取啟動幣用於購書,閱讀時長也可兌成書幣使用。此外,還有免費和限期特價書籍供選擇,幾乎是零成本。這對嗜書如命卻又無從利用圖書館的國內同胞來說,的確省下了一筆不小的開支。我本人沒有投入過一分錢,但是書架上已存有338本藏書,相當於一個小型圖書館。其次是方便、易搜索,僅需要一部智能手機和下載一個應用軟件就夠了。手機輕便,可隨時拿出來讀上一段,還可以在幾本書之間任意切換,不用像讀紙質書那樣,一本一本地讀。一年多來,我充分利用零散、等候和睡前的時間,已讀完53本書,頗有成就感。第三,每本書的結尾處都留有點評空間。讀完一本書,如仍意猶未盡,可寫下書評或讀後感與他人分享,既表達了想法也積累了寫作經驗。第四,微信朋友可形成關注圈,除可互贈書籍和互相點評外,還可以隨時了解對方的藏書和讀書動態。據我所知,經我介紹入圈的朋友當中,就有不少在參考我的書評選書,還有幾位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個讀書平台,夜讀日思。我呢,也嘗到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喜悅。第五,有聲小說,喜馬拉雅聽書上有大量的名著朗讀、解讀和細說等節目,可供在路上或做家務時聆聽欣賞,是那些沒有時間看書的人的福音。

當然,電子讀書的缺點也不少,首先沒有紙質書的手感、翻書聲和淡淡的墨香。其次是費眼睛,但是,如果注意用眼衛生, 一次不要讀得太久,再把屏幕亮度調節好,這個問題可以得到緩解。還有,目前書庫還不夠大,許多好書有待上架。但最令讀者抓狂的是輸入錯誤,尤其是英文小說,排版都不對。

我讀書只憑興趣,不為作學問,所以我的閱讀範圍很廣,從文學、歷史、傳記到偵探和科幻小說,什麼題材都感興趣。文學呈現給我們超越時空的生活狀態;史以明智,以史為鑒;傳記讓我們了解一個偉人的生平經歷和思想變化;偵探和科幻小說則向我們開啟了一扇推理和智慧的大門,從而讓我們從各類書籍中吸取到不同的營養。讀書使我精神充實,內心豐富,思想自由,也造就了今天的我。有朋友說我怎麼永遠都是榮辱不驚、不急不躁的樣子。我想,是書籍教會了我:理性行事,保持一顆平和之心。
讀書是一種習慣,一旦養成,終生受益。與書為伴,何為寂寞?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