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Jackson Guo 談冬至的由來;時令菜的概念與發展

加拿大都市网

都市脈搏》文化天地環節 訪談嘉賓:

Jackson Guo 
Sinomery華憶文化工作室 創始人
多倫多大學歷史系 博士候選人

訪談內容:

1)冬至的由來 
2)冬至前後有哪些好吃又健康的食物 
3)時令菜的概念與發展

播出時間:2020年12月21日(周一), 星島A1中文電台 (AM1540) 晚上6:30 PM 

精彩回顧:

文字補充: 

冬至:起源於風俗

冬至令節是太陰曆里的一個主要節日,也是中國傳統的四時八節之一,其重要性不輸於中秋和大年。今天的這篇短文,將為您簡介冬至令節的起源與主要習俗,以及一些鮮為人知的小知識。

  • 起源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與其它節令一樣,都是上古時代的先民從對天象和自然的長期觀測中總結出的經驗。在《呂氏春秋》中,冬至又叫做『日短至』,顧名思義,即全年之中太陽照射最短暫的一天。現代天文學顯示,太陽的直射點在冬至這一天抵達南回歸線,其對北半球的傾斜度也因此達到全年中的極點。而這一天過後,太陽直射點即向北回移。

中國傳統天象學受到五行陰陽之說的影響,對這一現象理解為陽氣初生、陰極陽始,也就是說冬至是全年當中陽氣最為微弱的一日。這天過後,陽氣會重新回升,所謂「冬至一陽生」。因為陽氣象徵生長、復蘇、回暖,故冬至的寓意亦十分吉祥,有所謂「履新之慶」的美好含義。

  • 習俗

先秦時代的儒者以為,「冬至,陽潛動於地中。」合乎《易經-乾卦》「潛龍勿用」的道理。因此閉關絕市,不興貿易。同時休兵息戰,杜絕一切戰事。不過這條準則顯然不符合漢代以後的發展趨勢。《漢書》有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意即在宮中舉行朝賀大典。清代自立國之初,就在元旦和冬至這兩天訂下郊祀、宴享之禮。皇太極還率領王公貝勒們齋戒三天。

宮裏面行大典,民間則大舉慶祝,宴飲聚會在所難免。北方各省百姓在這天要吃餃子、餛飩、喝羊肉湯,餃子和餛飩的陷料最好也是羊肉。老北京和山東山西等地一般還會吃生炒羊肉或烤羊肉。羊肉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人們相信它能夠驅寒避疾,有很好的營養價值,又非常美味。更重要的是,羊肉有「陽生之義」,冬至吃羊肉,預示著接下來的一年陽氣充沛,可以為即將到來的新歲開泰迎春。

這個習俗是從明代的宮廷里傳下來的。明代的皇室和貴族,由於老祖宗朱元璋的出身,和民間一向打得火熱。民間流行的風俗文化,在宮裏面同樣盛傳。當時的明宮裡不但要吃烤羊肉,還要吃燉鵝掌和糟醃豬蹄子等市面上也流行的食物。

此外,冬至也是釀酒的最佳時節。傳統的釀酒工藝,要求酒工在夏收之後開始造酒麴。酒麴要收功須七七四十九日至百日不等。待酒麴做好,正逢嚴冬時節。這個時候的井水和泉水大多清冽甘甜,發酵力強,又沒有太多微生物和細菌的干擾,因此在冬至前後做出來的酒,來年香氣會格外濃郁。

  • 趣聞
  1. 冬至不但在中國有着特殊意義,在韓國和日本等地也同樣受到重視。韓國因與中國地緣和文化上一衣帶水,也有冬至履新的傳統,尤其是在朝鮮王朝時代。據《李朝實錄》記載,朝鮮初期,國王不但舉行朝賀慶典,還會在這一天率領群臣向帝闕北京的方向行賀禮。到了後來,衍生為冬至日派遣貢使到北京覲見大明皇帝的成禮。

2. 中國南方的百姓在冬至日一般喜歡吃糯米製成的甜品,韓國人則愛吃一種紅豆糯米糰子粥。不同的是,韓國人的粥是鹹的。

3. 冬至在民國的時候分為中國冬至和外國冬至。外國冬至實際上就是今人所謂的聖誕節。當時的人還不習慣把聖誕節視為一個理所當然的節日,對於這樣一個舶來品,他們視之為洋人版的冬至日。

Copyright @ Sinomery 華憶文化工作室(Jackson Yue Bin Guo 郭躍斌)

網站:https://www.sinomer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