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做農場主

加拿大都市网

美麗的農場

實現了從小的田園夢

1999年4月移民加拿大後,傅德超很快在溫哥華找到了實驗室工作,做自己的老本行化學研究。收入不錯,福利很好,如果他辭職別人一定會認為他瘋了。一場莫名其妙的病使他的命運轉了個彎。

有一段時間他一直發低燒,體重下降30到40磅,查不出什麼病,甚至被懷疑得了癌症,他不得不離開做了10年的工作,在家休息了半年。這期間一位國內的朋友問他:「加拿大的農場是不是很便宜?」他於是做了一些調查,發現真的很便宜,那時在沙省500到800加元就可以買1畝地(中國畝),買一個大農場只需要100多萬加幣。這樣的投資,如果在大溫地區,只能買個農家院子,在沙省買的是真正的農場。原來買農場不需要很大的資本量,還可以貸50%的款。

傅德超從小在農村長大,把田園生活當成自己的夢想。現在才發現夢想不是可望不可及,而是可以實現的!溫哥華的房價高,如果抵押房子,就可以貸到一筆錢。操作方法並不複雜。

農場景色

溫哥華之外有天堂

傅德超在溫哥華做了10年化學研究後,去沙省做了農場主,享受做農夫的快樂。他說,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大腦關掉,全無心事,一沾枕頭就睡著了,睡得像爛泥一樣。他說:「吃得香睡得好,幸福得就像豬一樣。」

剛開農場的時候,傅德超和大兒子兩個人去利齋拿開農場,2014年5月,太太辭去銀行工作,和另外兩個兒子也離開溫哥華,搬到利齋拿定居了,他們一家告別了都市按部就班的生活,盡情享受鄉間田野的美好新天地。

他有1米9高,開的收割機和拖拉機的軲轆也有他這麼高。他說:「天地很開闊,看到的世界與原來在實驗室里完全不一樣了。一個人幹活時好像世界上只有天、地、我」,很豪邁的感覺。可以欣賞天地之美,與大自然交流。

在溫哥華呆久了的人,一般都不願意離開溫哥華,覺得溫哥華是天堂,像沙省這種冬天零下30度的地方,簡直不是人呆的地方,水深火熱。但傅德超去了以後,發現溫哥華之外的世界,並不是地獄,而是另一種天堂。每個地方都有讓自己生命豐富的營養。

溫哥華人會說,沙省冷的時候特冷,熱的時候酷熱,沒有大型中國超市,沒有中餐館。他去了以後發現,當地應有盡有,可以買到老乾媽辣醬、生抽、老抽,也有中餐館。關鍵是當地生產成本低,掙錢也比溫哥華容易。

傅德超在2011年4月買下農場後,低燒的病奇蹟般地好了。他順理成章地到原公司辭職,到沙省做了農民,周圍的朋友都覺得他這樣做很自然。

過去的很多年,他都是辦公室動物,享受不到新鮮的空氣和燦爛的陽光,每天同一個姿勢對着電腦。如果不離開,他會這樣繼續工作20年直到退休。他說:「這樣的生活,得病是必然的。」

你需要的一切都預備好了

做農場主的生活超出預期地好,時間靈活了,健康恢復了,收入也比在溫哥華工作好多了。另外,每年有四個月的時間厚厚的雪蓋住了農田,他就可以休息了。

傅德超是基督徒,農場生活使他更加體會到神的美意。他說上帝造人,是給人時間休息的,可以像動物一樣冬眠。但人一年到頭折磨自己,打兩份工,給自己很大壓力,忙得像無頭蒼蠅一樣,搞得自己連覺都睡不好。他說,伊甸園裡什麼都有,你需要的一切神都準備好了,人自作孽,辜負了上帝的創造。

他說,人為了滿足慾望,改善生活,沒完沒了地努力。連飛機都嫌慢,聽說有人在研究從溫哥華3個小時飛到北京的飛機。暖氣、空調、通訊設備一直在改良,網蟲的世界就這樣出現了。

他干農活兒,心裏沒壓力。記者問他,看天吃飯,不會擔心嗎?他說:「播種在於農夫,收成在於耶和華」,如果交託給上帝,就不擔心了。

在加拿大開大型的農場,沒有市場問題,只有價格問題。到處都是糧食的收購站,過去是政府壟斷的,現在有了私人經營的收購站。農場主可以自由選擇。他說,私人機構一般用的是當天的全球市場平均價,給的是全價;政府給的是全球市場一年價格的平均價,先給70%的價格,到年底再按實際價格調節。傅德超為了省心,就賣給政府了。

傅德超在農場

大自然自己有平衡

做農民要跟着大自然的節氣走,傅德超說,一年四季農場景象不同,要做的事情也不同。春天忙着播種,6月大地一片綠色,7月黃花滿地,9月大家都在忙着收割,10月地上沒有農作物了,大家都在賣糧食了。11月開始到3月份,是農閒季節。在農閒季節,傅德超也不是什麼都不做,他會研究市場供求,決定下一年種什麼。因為國際行情決定糧食價格,所以他就需要瞭解俄羅斯、巴西的收成怎麼樣。

一年有3個月的農忙時間,一個半月種,一個半月收。這段時間非常忙碌,一天要干16個小時。播種的季節如果都是好天,當然沒問題了,如果一個星期下雨,就種不了了;收割的時候,要以最快的速度收,如果遇到下雨,糧食就可能爛在地里了,損失也很大。

另外有三個月「半農忙」的時間,要觀察莊稼的生長情況,有沒有長蟲、生病、長草。如果沒有,就沒什麼事,如果有事,就需要及時處理。

如果天旱,沙省是不讓打水灌溉的,歉收就歉收,不可透支資源。沙省對化肥的使用也很適度,是中國大陸用量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這與中國的做法很不同。中國的農業情況很讓傅德超擔憂。他說,改革開放之後為了追求高產,澇了排澇,旱了灌溉,有蟲害就用化肥,高產穩產是保持了,但土壤變化大,發展就不可持續了。

傅德超的老家在河南,小時候用的是水井壓水,從2到3米的地方就可以打出水了。現在至少要在60米深的地方纔能打出水來。抽水灌溉30年,就把地下水破壞成這樣了。中國過多施用化肥使土地板結、沙化,他小時候家鄉地里可以種紅薯,現在土壤板結,紅薯長不動了。他擔心早晚有一天,地里連莊稼都長不出了。

建立農場主互助平台

2015年初,加拿大農場主互助平台的會員們在多倫多相聚,傅德超做了專題發言《在沙省經營農場》。他告訴記者,他作為主要發起人之一,將大家組織起來成立這個平台,2015年1月會員有46人,壯大速度很快,到現在已有100多個會員。這個平台很快將轉化成正式的協會——加中農業促進會,在做聯邦註冊。傅德超出任副會長。

他說,加拿大農民既要與變幻莫測的大自然友好相處,還要在陰晴不定的市場尋找機遇、規避風險,互助精神讓我們手輓手走在一起。協會宗旨是:加拿大華人農場主互助、農業技術信息交流、把加拿大健康農產品推廣到中國,把加拿大先進的農業技術推廣到中國。

傅德超的農場規模逐年提高,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具有沙省農場的中等規模,擁有了完整的設備和技術。他現在擁有了60英尺播種機、120英尺噴霧機和40英尺康拜因(聯合收割機)。這三大件可以耕種5000英畝土地。這些設備和對應的技術,代表着世界上最先進的大田農業生產力。

作為華人在加拿大從事農業的先行者,傅德超重新調整了自己的定位。他思考未來站得更高,視野更開闊。他說,帶領大家投身加拿大農業將成為他未來的事業,對促進加中兩國的農業發展與合作,他有使命感。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