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賭來了百萬財富 玩垮了整個法國卻也造福了人類

加拿大都市网

文 | SME
來源| SME,ID:SMELab
 
假如有人宣稱自己有辦法用最廉價的小商品換來整船整船的黃金,你對此會什麼反應?
想必大家會認為他是在痴人說夢,有必要醒一醒了。
然而,早在幾個世紀前,一家名叫密西西比的公司就讓幾乎所有法國人相信了這一美夢。
 
那時,政府為它無限制發行紙幣,人們瘋狂地購買它發行的股票。
短短半年,股價就從500利弗爾*變成了18000利弗爾,足足上升了36倍。
然而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它便轟然倒塌了。
紙幣急速貶值成廢紙,股票瞬間跌破發行價,無數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
此時,人們才發現正是當初的貪婪和慾望推動着這一切的發生,使自己陷入水深火熱的生活之中。
 
而這一切的發起人約翰·勞卻也是頗具爭議的人物。
有人稱他十足的大騙子和居心叵測的陰謀家;有人卻將他視為優秀的金融家和天才的理想主義者。
但可以確定的是,他所建立的金融體系,使法國陷入無法控制的貪婪狂潮,並最終走向泡沫破滅的冰點。
17世紀的蘇格蘭愛丁堡
1671年,約翰·勞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的一戶富裕人家。
他從小就在算術方面上顯露出了非比尋常的天賦。
14歲時,他就在父親的會計事務所中當學徒。
3年後,父親就去世了,他就帶着大筆遺產前往倫敦。
不久,他成了倫敦各大賭場的常客。
總是用周密的數學計算來下注的他基本沒怎麼輸過錢。
 
他順風順水的賭徒生涯便由此開始,這一賭就賭了9年。
直到1694年,他為了一名女子,殺死了情敵,被關進監獄的死牢里。
但很快他就靠賄賂逃了出來,開始了漫長的逃亡生涯。
他先後在法國、荷蘭、德國、匈牙利、意大利等地方遊盪。
作為技術精湛的資深賭徒,他還不費吹灰之力地在歐洲各大賭場里賺得盆滿缽滿;
而「百萬富翁」這一詞第一次使用就是用來形容他的。
 
不僅如此,他還以研究賭博的熱情去研究各個國家的銀行和金融市場。
經過多年的觀察,他認為如果一個國家就業不足,就應該通過增加貨幣來提高就業。
這樣既不會提高物價水平,又能增加國民產出。一旦產出增加,又會對貨幣形成進一步的需求。
在國內實現充分就業之後,貨幣的超額供給又能吸引國外資源,從而進一步增加本國產出。
 
可在那個年代,歐洲各國貨幣還是金屬,市場上不是金幣就是銀幣。
數量有限的金屬貨幣又怎麼能靈活進行這樣的調整呢?
也就是說,僅有金屬貨幣而缺少紙幣的輔助,貨幣永遠供不應求,難以讓一個國家的商業繁榮起來。
於是,他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寫成的小冊子。
可小冊子沒能引起人們的注意,他又寫了一篇四萬字的論文。
文章中主張建立銀行,發行紙幣,並超前提出「要繁榮,發紙幣」的觀點,還滔滔不絕地探探討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經濟的好處。
當代經濟學之父凱恩斯
他提出,為了發行和管理新貨幣,應該建立一家專管財政稅收的銀行,並以這些稅收和政府掌握的不動產收入作為基礎,量入敷出發行紙幣。
其中,他有理有據地探討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經濟的好處。
這比「當代經濟學之父」凱恩斯相似的理論早了整整三百年,掌握了很多屬於現代貨幣理論一部分的關鍵概念。(據說凱恩斯就是約翰·勞最著名的粉絲)。
可以說,目前這套在金融學教科書稀鬆平常的理論在17世紀,卻是令人心馳神往的神話。
之後,約翰·勞輾轉歐洲各個小國,宣揚他的超前理論之時均被無情的拒絕。
奧爾良公爵
然而 , 當勞在法國期間結識了奧爾良公爵 , 這位重要人物在他隨後的人生里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原來當時的法國政府早已外債高築,稅不抵支。
它正在重鑄貨幣,並試圖將幣的貴金屬含量足足降到原來的1/5。
這意味着老百姓手裡的貨幣迅速貶值數倍。
雪上加霜的是,非法逃稅的人越來越多,國民經濟幾乎全盤崩潰了。
在約翰·勞陳述了自己的偉大想法之後,這位奧爾良公爵任命其為法國的財政部長,開始了法國經濟的改革。
為全力支持約翰·勞的改革方案,這位公爵還特地頒佈一項法令:
偽造紙幣將被處以極刑,並且昭告法國民眾:新發的銀行紙幣可以用來交稅。
 
萬事俱備之後,約翰·勞成立的法國第一家私人銀行——勞氏銀行盛大開業。
這家銀行發行大量紙幣,並且承諾銀行任何網點發出的紙幣都可以立刻兌換相當於面值的金幣。
為了解除害怕貨幣貶值的擔憂,它還宣傳保證價值不變,可以用來交稅。
由於 「勞氏紙幣 」 不像貴金屬那樣常受政府干預而貶值, 又以貴金屬為擔保 , 擁有很高的信譽 。
國民開始對它產生信任,逐漸使用新發行的紙幣。
 
紙幣的充沛客觀上使人們手上的錢多了起來,消費能力的提升刺激了內需,使商業重獲活力。
與此同時,金銀幣重新回到政府手中,法國政府也能用它償還外債,居然還有餘款供宮廷奢華享受。
此前的經濟蕭條,準備崩塌的局面彷彿瞬間迎刃而解。
當然 , 與法國經濟一同蒸蒸日上的還有勞的信譽。
他的銀行在法國各地都建立了分行 , 「勞氏銀行「 和 「勞氏紙幣 」 深得人心 。
 
如果事情到這裡結束的話,約翰·勞成功完成了從一個賭徒到成功銀行家的華麗轉身,法國人民可以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然而,沒有人能對歷史做出明確的選擇,即便是那個曾在賭場上馳騁的算術天才。
在那個年代,人們堅信新大陸遍地黃金。
若是有家新公司能夠獨佔這份無盡的財富,那麼勞氏銀行及其發行的紙幣,豈不是真正能永久「保值」嗎?
密西西比公司
約翰·勞馬不停蹄地向攝政王提議,成立這樣一家海外殖民公司。
一家名為「密西西比公司」的公司應運而生,它不僅壟斷了法國殖民地的所有業務,還有法國煙草公司的銷售權。
不久,約翰·勞達到了他人生的巔峰,攝政王竟然同意,將勞氏公司改名為法蘭西皇家銀行,並授予其鑄造金銀幣的要權。
除此之外,法國政府還同意密西西比公司發行債券。不過,約翰並沒有選擇發行債券,而是發行股票。
他先是發行了20萬股的新股票,每股面值500利弗爾,可以以公債來抵付。
而當時面值500利弗爾的公債,市場價格僅相當於160利弗爾。
原本打折優惠力度就夠大了,他還為眾多股民繪製了一副無比絢麗的藍圖。
他承諾,每份500利弗爾的股票,每年都會派發高達200利弗爾的紅利。
更讓人難以拒絕的是,倘若股民想要出手股票,只要持有期超過半年,公司便可按照票麵價值(即500利弗爾)予以贖回。
也就是說,就是你用160利弗爾購買了一份面值500利弗爾的股票,半年後再賣出就能凈賺340利弗爾;
而持股一年以上,每年就有200利弗爾的紅利。
 
對於這種穩賺不虧的生意,想必誰也無法拒絕它的誘惑吧。
一時間,法國陷入癲狂的全民炒股狀態,很快,約翰發行的20萬新股就被搶購一空。
這一年近3倍的漲幅,讓法國民眾更加瘋狂,約翰·勞的家每天都被圍得水泄不通,都是一群充滿希望的股民,等着約翰繼續發行股票呢。
而每次增發股票的同時,皇家銀行都會跟着增發紙幣。
 
不到一年內,10億利里弗的新幣被印製出來。
此時的人們 , 不僅瘋狂地購買股票 , 而且也熱衷於花錢。
儘管約翰·勞深知自己的密西西河公司從未掘到一點金,但他看着法國日漸繁榮,更對自己的理論深信不疑:
增發紙幣——刺激經濟——刺激貨幣需求;增發紙幣——換成股票——抵消國債。
 
就這樣,股票一路暴漲,紙幣繼續增發。「密西西比泡沫」事件終於爆發。
當紙幣的嚴重超發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僅半年,法國的通脹率*竟從4%暴增到23%,足足5倍之多!
當法國民眾也漸漸察覺到了,手裡的錢越來越多,能買得起的東西卻在變少,紙幣根本不值錢!
此時,人們就像一開始瘋狂購買股票那樣,紛紛賣掉股票。
註:通貨膨脹率是貨幣超發部分與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程度。
 
當時的密西西比河公司也被推下神壇,股價以摧枯腐朽之勢跌破發行價。
而無限制發行的紙幣也急速貶值,法國民眾重新回到水深火熱之中。
約翰·勞也從法國人爭相討好的金融學家變成眾人眼裡的大騙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事實上,約翰·勞的理論並沒有錯,只是自信的他將人們手中的貨幣和財富看作是同一回事。
他以為,創造貨幣就等於在創造財富,而事實卻並不是這樣。
用今天的金融學觀點來看,他在沒有足夠準備金的情況下發行紙幣,必然會導致通貨膨脹和信用體系崩潰。
而奧爾良公爵則將所有過錯算到了約翰頭上,沒收約翰所有財產,並讓他離開法國。
 
從此,約翰便消失在法國人的視野里,繼續他的逃亡之旅。
他堅信,紙幣終究會讓金屬貨幣退出歷史舞台。
直到1929年,約翰在威尼斯去世後,法國人忍不住寫了這樣一篇墓志銘:
一位蘇格蘭人長眠於此,他的計算技巧無人匹敵,用簡單的數學法則,讓法國傾家蕩產。
普希金
對於約翰的一生,許多人褒貶不一。
有人稱他是十足的大騙子,甚至普希金這樣寫道:「那時約翰·勞出現了,貪得無厭、紙醉金迷、聽天由命這三者結合在一起,結果是產業盪光,道德喪盡。法國人在歡笑,在敲算盤,而國家則在諷刺喜劇的嬉戲的疊句聲中土崩瓦解。」
孟德斯鳩
然而,另外一種聲音則不這麼看,他們認為他是優秀的金融家和天才的理想主義者。畢竟他的理論至今用於解決經濟學的
孟德斯鳩寫道:「約翰·勞更多地愛他的思想,而不是愛金錢。」
正如《幻想與癲狂》一書所言:「與其說他騙人,不如說他是受騙;”
 
確也如此,無論多高明的賭徒,也算不出浮躁人心的膨脹率。
畢竟,真正拖垮整個法國的是無法節制的慾望。
*參考資料
張平平.約翰·勞:生於危機的風暴之子[J].新產經,2012(03):68-69.
章凝.金錢的瘋狂——密西西比泡沫始末[J].金融博覽2009(01):84-85.
經濟大泡沫中的賭徒[J].中國企業家,2009(01):26.
書籍:《幻想與癲狂:金融危機經典案例》、《大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