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串流音樂一哥 千億Spotify強勢上市

加拿大都市网

FILE PHOTO: Earphones are seen on top of a smart phone with a Spotify logo on it in this February 20, 2014 photo illustration. REUTERS/Dado Ruvic/Illustration/File Photo

Spotify擬「直接上市」,放棄在股市抽水。

全球最大音樂串流服務商Spotify計划上市。不過這間源自瑞典、由年僅三十四歲的丹尼爾.艾克(Daniel Ek)創辦和掌舵的公司,很可能不讓食水深的投資銀行賺費用,打算放棄公開招股汲水,改為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直接上市」。

      這家打着音樂串流服務旗號的「年輕」公司,雖然只有九年多歷史,卻早已吸引騰訊(0700)及長和(0001)主席李嘉誠投資。其中騰訊和Spotify去年十二月宣布互相購入對方股權;超人比騰訊更早看中Spotify的潛力,旗下投資旗艦早一步入股,至今投資已升值過百倍。以Spotify目前估值過千億計算,足以令公司躋身自Facebook以來,在美國上市規模最大的科技股。

  撰文:韋寧

有關Spotify上市的消息其實流傳甚久,至最近才有望落實。隨着與騰訊落實互相入股,令估值飆升至200億美元後,有消息指,Spotify將會爭取今年第一季前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不過,有別於一般公司公開上市會進行集資,市傳Spotify很可能選擇不會集資,直接上市。此舉反映Spotify現時的資金頗為充裕,並非因為資金有壓力而上市。

其實,Spotify仍是一家蝕錢的公司。去年上半年的營運虧損預計介乎1億至2億歐元,約相等於9.35億至18.7億港元,但情況已比前一年勁蝕5億美元大有改善。業績改善,跟公司收入顯著上升有關。

去年上半年,Spotify的收入估計達22億美元,即約172億港元,全年收入估計錄得四成增長。不但收入可觀,期內毛利率同樣令人鼓舞,由2016年的一成半升至去年上半年的兩成二。

業績好轉,主要受惠於客戶人數,尤其是付費客戶持續增長。截至去年中,Spotify的客戶總人數升至逾1億4000萬,最近宣布付費人數已超過7000萬,比去年3月增加了足足2000萬,較兩年前更是翻了一番。由於付費客戶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數量愈多收入自然愈可觀,帶挈公司的價值水漲船高。

近年積極投資創新企業的長和主席李嘉誠一早看中Spotify潛力而入股,至今投資已升值過百倍。

付費用戶激增

事實上,大約10個月前,Spotify的估值仍只是130億美元左右,至去年底與騰訊互相入股時,估值已急增至200億美元,對公司和股東來說,都是理想的上市時機。

除因收入大增外,Spotify選擇直接上市還可能涉及其他因素,例如能節省大量承銷開支,亦可縮短上市時間,讓上市計劃更早落實。對看好Spotify的散戶來說,直接上市也意味他們有機會以相對「合理」的價錢入貨。跟公開招股不同,直接上市事前不會預留股份作國際大戶配售,或可減低散戶高追的風險。

20年前,丹尼爾.艾克抱着讓樂迷免費聽全球音樂,又同時讓音樂產業有利可圖的信念,在一片看淡聲中創立Spotify。他曾說:「讓信念而非理性引領我們前行,因為理性會說那是不可能的。」結果,丹尼爾以行動詮釋了自己的信念。

自網上非法下載音樂泛濫,音樂行業陷入生死邊緣,串流音樂服務興起,的確有助打破困局。

侵權官司排山倒海

時至今日,Spotify已成為炙手可熱的科技股。不過,這間瑞典公司近來遭多名歌曲創作人與音樂出版公司指控侵權,成為未來一大風險。雖然現時Spotify不等錢使,一旦多宗侵權訴訟失利,或須賠償數以億計美元。

最大一宗,是與美國音樂公司Wixen Music的侵權官司,可能面臨高達16億美元的索償。另一宗是涉及歌曲內容侵權的集體訴訟,賠償額亦可能高達4300萬美元。至於2015年底一宗,被指未經授權使用他人音樂創作內容的訴訟,Spotify也被索償至少1億5000萬美元。除了面對多宗索償訴訟,與部分演藝人士的分帳問題,也對Spotify構成困擾。例如樂壇小天后Taylor Swift等知名歌手、音樂創作者及唱片發行商都認為,串流音樂無法帶來合理利潤分帳,因此拒絕與Spotify等串流音樂服務合作。

自從網上非法下載音樂泛濫,音樂行業一度陷入生死邊緣。直至串流音樂服務興起,的確幫助業界打破困局。因此,市場仍相當看好Spotify的前景,相信股份上市後會掀起一番熱潮。

Google錯失天才

單親家庭出身的丹尼爾,繼父是電腦工程師,故從小對電腦程式很熟悉。16歲時,他應徵做Google工程師,但Google叫他先念完高中。結果丹尼爾沒有去Google,進入瑞典學府皇家科學院唸書。若然當年Google聘請他,歷史或會改寫。

然而他沒把書念好,反效法蘋果教主喬布斯,以及微軟創辦人蓋茲中途輟學創業,成立公司專寫網路廣告軟體。21歲時,丹尼爾把公司賣給當時瑞典最大的網路行銷上市公司Tradedoubler,獲得人生第一桶金100萬歐元。

丹尼爾很快便把錢花光,直至債台高築,幸好遇上了馬丁.羅倫佐(Martin Lorentzon)。馬丁是Tradedoubler董事長,即丹尼爾公司的買家。他認定丹尼爾是天才,2006年他離開Tradedoubler再創業,馬上想起丹尼爾,「他甚具潛力,因此我給他資金東山再起。」

馬丁毅然投資100萬歐元予丹尼爾開發新公司Spotify。2008年,Spotify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成立。其時正值盜版猖獗,音樂產業進入寒冬,丹尼爾把握機會與音樂巨擘商討,提出通過數碼管理平台讓樂迷免費收聽版權下的作品。

丹尼爾當年提出這樣的構想,難免給人荒謬感覺。然而十年過去,Spotify已成為過千億的全球最大音樂串流服務商,反映馬丁確是「慧眼識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