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遭遇“中年危机”,整体业绩下滑或关数百家店 

加拿大都市网

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

在电商横行、淘品牌拔地而起,整个快时尚品牌遭遇寒冬之际,拥有着近50年历史的休闲时尚品牌GAP,“自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日前,GAP集团公布了截至11月3日的第三季度业绩状况。资料显示,该集团期内实现净利润为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6%,这主要是归功于GAP集团旗下其他两个品牌Old Navy和Banana Republic销售额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与Old Navy和Banana Republic两品牌的快速增长相比,其主要品牌GAP的可比销售额同比下跌7%。

据《新京报》报道,在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中,GAP集团首席执行官Art Peck直言“对GAP品牌的表现不满”,集团管理层面亦表示,由此可预测,GAP品牌本财年内,或不能止住下滑的脚步。

无独有偶,早在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中,GAP集团就曾指出,当季集团的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滑9.84%,毛利率下滑20个点至37.7%,主要是受到其主品牌GAP表现持续低迷的影响。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Old Navy和Banana Republic两个品牌目前发展势头较好,GAP集团核心品牌GAP或将退居“二线”。

据悉,在业绩报告会之后,Art Peck在面对分析师们的电话会议上还表示,目前还有数百家GAP品牌专卖店可能不符合他们对于未来的定位愿景,所以这些专卖店都可能会成为集团未来即将“解决”处理的对象。

有关具体将处理多少家门店、主要涉及到哪些国家和地区等问题,《国际金融报》联系GAP集团方面,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GAP品牌不仅在美国市场上发展失利,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根据相关财报,2017财年,GAP在亚洲销售额同比下滑18.2%至12.63亿美元,从一季度至四季度,亚洲市场销售分别同比增长-20.5%、-23.2%、-17%和-13%。

在莱维特咨询高级合伙人陈玮看来,GAP在中国的业绩不理想是由多因素造成的:首先,GAP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晚,中国快时尚行业已形成多方鼎立的格局,部分本土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已在市场中获取较为固定的市场份额,GAP品牌这个“后来者”进入的成本和壁垒较高;再次,GAP品牌在产品上新速度、设计师数量、产品上市前导时间上略逊于ZARA和H&M等知名品牌,品牌竞争力较弱,因此其营收进一步受到知名品牌的挤压。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