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10:32:13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健康

什麼!屁股上沒肉 易得糖尿病?!

图片来源:Pixabay 编译:萧忠彦  英国《太阳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的流行病学专家发现,那些由于基因原因导致臀部不会储存多余脂肪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虽然人们早已认识到苹果型身材与患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但这项新的研究揭示了与这种体型相关的特定基因,以及风险增加背后的潜在机制。 研究人员考察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等大型研究中的60多万名参与者的基因图谱。利用这些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了两组特定的基因变异,它们分别管控臀部和腹部脂肪,从而增加腰臀比。 研究人员认为,由于基因决定有些人无法在臀部储存多余的脂肪。这就意味着,具有这种基因组成的人会优先将多余的脂肪储存在肝脏、肌肉或胰腺中,或者将脂肪和糖以循环的形式储存在血液中,而其中任何一种形式都可能导致更高的患病风险。在普通人群中,有更多比例的人患有家族性局部脂肪代谢障碍,其特征是无法在手臂、腿部和臀部堆积脂肪,因此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会更易发展成糖尿病患者。 来源:生命时报

藍光究竟對皮膚有何危害?權威醫生為你解答

图片来源:Pixabay 编译:张杪杪 短波蓝光是波长处于400nm-480nm之间具有相对较高能量的光线。有研究声称蓝光照射会使皮肤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和烟草、空气污染、紫外线一样对皮肤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蓝光还会损害视网膜,影响睡眠质量,可谓危害多多。近日有些化妆品公司针对这一新兴市场需求推出了抗蓝光产品,然而真的有效果吗?蓝光对皮肤具体又有哪些伤害呢?我们又该如何科学护肤?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采访了巴黎著名皮肤科医生玛丽-艾斯特勒 鲁(Marie-Estelle Roux),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蓝光对皮肤是否有积极影响? 众所周知,由LED灯发射的低剂量蓝光有加快皮肤愈合之效,包括促进人造血管增厚、加速新表皮再生功能。同时低剂量蓝光还具有抗微生物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皮肤和指甲的痤疮或真菌感染。但最新研究显示,太阳照射出的蓝光或是手机屏幕蓝光都对我们的皮肤有伤害。 2.蓝光对皮肤有哪些损害? 蓝光会引起长达3个月的黑色素沉着,尤其易在表皮颗粒层和更深层皮肤层产生色素沉淀。因为皮肤最外层角质层是干净白皙的,而在表皮最内层基底层可能已经有大片黑色素存在。换句话说,我们更应该保护颗粒层及更深层皮肤免受蓝光的危害。 3.蓝光是否会造成皮肤老化? 蓝光和紫外线都是造成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蓝光比紫外线具有更长的波长,能够更深地渗入到皮肤造成细胞DNA氧化损伤。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蓝光会改变表皮细胞的结构,并且还会减少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产生。 4.如何保护皮肤不受蓝光损伤? 首先,可以食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硒、β胡萝卜素等的食物,这些都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或是在早上服用如维生素C血清的抗氧化剂,还可以涂抹矿物防晒霜或粉底。其次,可以使用一些具有DNA修复功能的医疗器械(如激光仪,可以用来治疗日光性角化病),此外,使用激光仪器时切忌要佩戴抗紫外线和蓝光的护目镜。最后,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只要是可以照亮我们的光源(如太阳、灯、手机屏幕等)通常都会发射蓝光,所以最好在夜间使用智能手机获平板电脑时开启夜间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蓝光辐射。 来源:环球网

眼睛易疲勞看不清東西 可能是頸椎問題惹的禍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  喻京生 出现视物模糊等表现时,人们常以为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到眼科进行仔细检查,大多能够找到原因,通过适当治疗可治愈或缓解。然而,有部分视疲劳患者,虽然有明显的视疲劳症状,但是眼部查不出明显的原因,这就要怀疑是否是颈椎病导致了视疲劳。 颈椎病往往是由于身体素质不佳又缺乏体育锻炼,睡眠或工作的姿势不当,以及不合理的体育锻炼等造成的。其会导致如颈椎轻度移位或周围软组织痉挛(或炎症)等问题,使椎动脉或颈上交感神经节直接或间接受到压迫,造成眼部缺血、视网膜血管痉挛、视网膜供血不足等,从而引起患者出现眼睛极易疲劳以及阵发性视物模糊等症状。 要缓解这类由颈椎病引起的视疲劳,治疗原则上应以骨科治疗为主,眼科治疗为辅。骨科治疗主要采用手法治疗,根据颈部X线正侧位片、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和颈椎触诊,明确颈椎移位的程度,如具体是哪一节颈椎、发生了何种类型的错位等。通过采用相应手法复位,使颈椎恢复原来的解剖位置,促使受损的软组织修复,恢复颈椎正常或代偿性内外平衡关系,解除因颈椎移位对血管、神经等的刺激压迫,使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此外,远眺法和眼保健操等也可缓解视疲劳症状,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适当的身体锻炼也能够减少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视疲劳次数。 因此,临床上对于那些没有明确眼部原因的视疲劳,应当考虑是不是颈椎等的原因,骨科、眼科一起查,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来源:生命时报

科學家發現肥胖和疾病高風險的基因來源

地球上首先出现的生命体是单细胞。大约15亿年前,一些小小的访客来到单细胞内。它们的到来导致单细胞逐渐演变成植物,动物和人类。这些小小的访客名字叫做线粒体,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从进化角度来说,线粒体是人类和动植物的“祖先”。人体如此结构复杂运转精巧的生命体,就是发源于线粒体这个微小的细胞器。 1800s年代,奥地利修道院士格里哥·孟德尔注意到豌豆有高茎和矮茎。他将高茎的豌豆种子筛选出来培植,如此重复几年,得到只长高茎豌豆的种子。他用同样的手段筛选低茎豌豆,也获得只长低茎豌豆的种子。由此催生了遗传学著名的孟德尔定律。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Scott Ballinger博士说:“50多年来,医学界一直试图用孟德尔遗传学来解释罹患疾病高风险。然而,孟德尔定律只能解释其中的10%。” Ballinger博士研究发现,线粒体有其自己的DNA。虽然人类线粒体中只有13个编码蛋白的基因,与人类细胞核中大约二万个基因数相比微乎其微。然而,细胞中非常微小的线粒体对细胞代谢以及罹患包括心脏病和肥胖这些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EBioMedicine, 2018; V36: P316-328)。 在研究中,他们改变了小鼠的线粒体遗传背景,将小鼠从低脂饮食转为高脂饮食。结果显示,改变线粒体遗传背景对小鼠的肥胖、全身代谢和核基因表达有着显著的影响。Ballinger认为,线粒体DNA对疾病风险的影响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线粒体DNA的数量很少,但是全部来自母亲。而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基因虽然很多,但是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再加上人类线粒体DNA已经演变成不同的单倍型。所以线粒体基因对罹患疾病风险的影响要大于细胞核基因的影响。也就是说母亲的遗传对身体的影响更大。 这项研究结果指出线粒体对遗传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解释了为什么线粒体与多种疾病的发生都有着直接关联。线粒体功能与辅酶Q10有直接关系。当体内辅酶Q10随着年龄降低,线粒体功能下降,导致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衰老过程加速,所以保持体内辅酶Q10水平是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重要措施。 好时光健康专栏是由宝力心安(Cardiobest)特邀经销商好时光保健品公司(www.timedrugs.com,电话604-871-0178)提供。 *本內容由客戶提供

多倫多資深工程師常年上夜班 睡覺成了大問題!

图片来源:Pixabay 我们体内有个生理时钟 (又称生物钟),每天到了一定时间身体会感到疲倦,对周围环境的 刺激反应迟钝,需要闭起眼睛休息。在睡眠过程中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体力与精力得到恢 复,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也得到修复。 研究睡眠的科学家们希望解密生理时钟,知道组成的各个部件,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比如大脑里的松果体 (pineal gland) 是生理时钟的一部分,它产生的褪黑激素能使人很快入眠。随着年龄增长,松果体的功能发生变化。新生婴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小学生每天要睡10个小时。对于老年人,一觉能睡到天亮则是一种福气。 睡眠充足是正常生​​活、学习与工作的保障。睡眠时间不足,或是睡眠品质差的人,起床后感到疲惫,情绪波动,易怒急躁。由于无法集中精力,反应迟钝,使交通意外、工伤事故的风险增高。 长期睡眠障碍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不仅学习、工作效率下降,大脑的记忆力减退,综合分析能力下降,还会影响心血管,免疫功能,引起内分泌和新陈代谢的紊乱,容易罹患心脏病,中风,不孕不育,过胖等疾病。 作息安排 配合生理时钟 Tor是一位资深的工程师,在多伦多一家大企业负责管理供电系统。他长年上夜班,在人们睡觉的时间去公司上班,天亮时回家休息。白天除去睡眠时间,日常生活并没有受太大影响。几十年来他习惯了这种与众不同的生活规律,身体没有什么不适与疲累。 Tor 在50岁时开始感觉到白天的睡眠品质变差,有时需要服用安眠药。后来睡眠状况越来越差,躺在床上久久无法成眠。由于意识到自己难以集中精力,记忆力明显减退,他担心会因为疏忽使工作出状况,精神压力大增。多年前体检时已经发现三高 (血压、胆固醇、血糖),一直靠服用药物控制。 Tor前来咨询时,希望中医治疗能帮他减缓体能下降的速度,但是他无法改变既定的上下班时间,没有时间去做锻炼,不知道如何调整饮食,更不知道怎样去改善睡眠状况。 除了针灸,我教导他重新规划一张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去调整他的生理时钟,这是改善他健康的关键。我建议Tor先改变思维,把他的上下班时间想像为普通人的「早9晚5」,也就是「早12:00 pm晚8:00 am」依照这个时间把生活进行调整、重新安排。每天有10分钟午休时间和15分钟锻炼时间,饮食按早餐吃好,晚餐吃少的原则。 2个月后Tor容易入睡了,睡眠状态安稳,体能也有了明显提高,一年后体检时三高状态也得到了改善。 改善睡眠 首重自我放松 Trace经营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公司业绩屡创新高,而Trace的健康却每况愈下。他的公司在多伦多,而客户们都在以色列,他需要亲自在欧美大陆之间频繁的往来。 两地之间的时差是他的克星,长年以来Trace的身体已经分不清白天与黑夜。他想要睡觉,但是一个小时左右就会醒来,无法继续熟睡;即使好像睡着了,还是可以感觉到周围发生的一切,醒来后如同完全没有睡过觉一样。 长期失眠使他感到永远无法恢复的疲累,记忆减退,脑子的转速变慢。他可以忍受体能下降导致的种种变化,但无法承受性功能失常带来的困扰。起初,服用威而钢之类的药物就能解决问题,后来用局部注射都很难奏效。 Trace变得烦躁、冲动。他担心这种性格改变会毁掉他的事业和人生。 Trace找过睡眠专科医生检查,知道自己失眠的原因是无法进入深度睡眠阶段。他按照医生的建议,重新装修了卧室,改善了通风,光亮,噪音。同时服用镇静剂与安眠药,但是无法解决欧美两地时差给他带来的困扰。 我建议他用两张当地的时间表,找出两个共同的休息时间段,加以固定。一段是10分钟左右用来打瞌睡,另一段几个小时用以睡眠,由此形成一种新的休眠周期。并教他自我按摩肚脐下的关元穴,以及内侧脚踝上的三阴交穴。 Trace坚持6个月后,睡眠改善,渐趋健康。 副作用大 失眠影响健康 许多人因工作、学习而改变了早出晚归正常的作息规律。医院的护士,空服人员,工厂日夜翻班一族,产后的妈妈,面临考试的学生都是失眠的高危群。长期失眠的病患有共同的愁苦,都害怕睡不着觉。每当黑夜降临,每次步入卧室就开始恐惧。因为试过各种方法,做过无数次努力,结果都是无效而终。 实际上有不少简便有效的方法可以使用。日间做短暂的休息对恢复疲劳有很好的「充电」效应。晚间睡眠前做适当的深呼吸,以及穴位按摩有很好的助眠功效。注意按摩时尽量把全身肌肉放松,只需轻轻用力。在各种自我医疗方法中,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规律化,体内的生理时钟就容易校正。引起失眠原因很多,有时失眠是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需要向医务人员咨询,得到准确诊断、及时治疗。 西乃山医院针灸门诊主任医师 老大夫医疗保健中心负责人 中医师陈志卿博士

心臟好不好 捏捏腳踝就知道!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南京市第一医院 王 敏 心脏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大多数人认为到了中老年才需要去养心、护心。爱护心脏要从年轻时做起,通过日常检查身体表征,比如捏一捏脚踝,就可能发现疾病的潜在征兆,达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人的脚踝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是脚部与血液流动的重要关口,流经静脉回心血液。当心脏不能好好工作时,静脉血液就不能顺利回流,从而会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体液漏出进入组织间隙,具体表现为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水肿症状。如果水肿的同时还伴有呼吸困难、心慌、一活动就累等症状,那么一定要当心,因为心脏很可能出了问题。 简便的检测方法就是用手指按压脚踝或小腿,手指松开后按压部位会呈凹陷状,如果凹陷不能立即恢复,须及时就医做下肢超声检查。 同时,每天不妨抽点时间做做踝关节运动,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回心血量,保护心脏。具体方法是:站立旋踝,一脚站立,另一只脚旋转画圈,双脚交替进行,每次10分钟左右;交替踮脚:或者可以尝试两脚脚尖前的1/3脚掌着地,其余的2/3悬空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再踮起来再放下,如此每天重复20次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脚踝时切忌用力过大、过猛,以防踝关节软组织的损伤。 自测心脏年龄 有些人觉得自己还年轻,所以自己的心脏也很健康年轻,但实际上心脏年龄可能比生理年龄要老。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心脏到底几岁了。 首先静坐5分钟,测得每分钟脉搏数A;然后 连续做20个标准鞠躬(频率适中),测出脉搏数B;休息1分钟,再测脉搏数C。将三次脉搏数相加,用总和减去200,再除以10,即(A+B+C-200)/10,得数与标准对比,判断心脏的健康程度。 1、得数在0~3之间,表示心脏强壮; 2、得数在3~6之间,说明心脏状况良好; 3、在6~9之间,心脏状态一般,多加关注; 4、在9~12之间,心脏不是很健康,应关注心脏问题; 5、12以上,心脏状况堪忧,应尽快去医院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血壓一路飆升 竟因保健品中暗藏…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陈辉 简文杨 今年55岁的张女士因为患有红斑狼疮长期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由于她一直接受规范治疗,病情控制得很稳定,会按医生的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就在两个月前复查时,医生发现她的血压升高了,超出正常范围,而在此前,张女士的血压一直在正常范围,也没有高血压的家族史。 接诊张女士的是风湿免疫科教授黄建林,他从各个方面帮张女士排查引起高血压的原因,都没有找到“病根”所在。黄教授让张女士仔细回忆,在血压升高的这段时间,她有没有吃什么以前没有吃过的东西。张女士这才想起,就在几个月前她开始吃一个朋友推荐的一种保健品。 血压飙升,就是找不到原因。第二次就诊时,张女士把这个保健品带到了诊室。黄建林教授仔细阅读这个保健品的说明书,发现它的主要成分竟然是“盐”! 盐保健品能排毒养生?适合各种体质? 记者在网上搜索张女士正在吃的“某某某盐”保健品,这个产品的宣传号称能“排毒养生,调理身体酸碱度平衡,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告别酸性体质,调理糖尿病、痛风、肠胃病等多种疾病,适合各种提示的人吃!”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国人每日摄入食盐量仅仅是6克(普通矿泉水瓶一瓶盖约为4克)。记者查看了“某某某盐”保健品的成分表,每袋保健品至少含盐2克以上,按照保健品的宣传,每人最好每天吃2到3袋,按照这个量计算,一个人只吃这种保健品,摄入的盐就已经超标了。 关键是张女士为了效果好,还加倍服用这款保健品,难怪血压升高了。 真相是:盐吃多了,更易得高血压、心脏病…… 黄建林教授介绍,之所以会有6克这个的推荐量,是因为盐的过多摄入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这就是为何医学界一直呼吁“减盐行动”。研究发现,如盐摄入量减少一半,每年全国可减少脑卒中、心脏病、慢性肾脏病死亡50万人,广东可减少5万人。 此前有调查显示,一直以口味清淡著称的“老广”,每日盐摄入达到9克,也是超标的。如果再额外服用含盐保健品,那无异于雪上加霜。 来源:羊城晚报

千金難買老來瘦?不 微胖的老人更健康!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余燕红 田乃伟 对老年人(>60岁或65岁),体重过轻或消瘦会增加骨质疏松、食道和胃肿瘤等疾病的风险。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功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比如牙齿松动造成咀嚼功能下降,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和消化酶的分泌减少等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肌肉衰减萎缩,体脂含量的改变也会影响人体代谢及活动能力。保持健康体重,能减少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有钱难买老来瘦”不是金句 曾晶说,成年人,尤其是中年人需要保持健康体重(18.5≤BMI≤23.9,BMI=公斤体重/米身高的平方),因为肥胖或超重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脂代谢紊乱、骨关节疾病、结肠肿瘤、乳腺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但对老年人(>60岁或65岁),体重过轻或消瘦会增加骨质疏松、食道和胃肿瘤等疾病的风险,同时导致对疾病的抵抗耐受力降低、缩短寿命。目前认为,老年人的体质指数BMI在20.0-27.0之间为宜,也就是说,微胖的老人相对更健康。 生理状态和社会心理因素可能影响老年人的体重和营养状况。曾晶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吃嘛嘛香”逐渐成为记忆,味觉和咀嚼功能减退、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都是伴随岁月而至,这些都会影响老年人的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空巢状态、独居老人可能在饮食上更为简单随意。这些都会导致老年人饮食营养摄入不均衡,最终影响健康状况。 消瘦老年人的饮食营养建议 对于消瘦的老年人,曾晶给出以下的饮食营养建议: (1)保证充足的食物摄入:不要迷信瘦是福,不要因为怕血脂血压高不吃肉和蛋,或者因为怕胆固醇高就不吃蛋黄,老年人的蛋白质摄入较成年人增加,更应该每天吃足量的肉类(通常建议每天吃150-200克肉类,喝200-400毫升鲜奶),如鱼、蛋、奶、禽类、豆制品及畜肉等。食量少的消瘦老人可以通过加餐来保证食物的摄入总量。咀嚼功能差、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可以通过改变食物的性状、做细软一些,如切碎等方式保证摄入量,而不是一味地喝粥等。 (2)摒弃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养生误区,合理安排膳食。例如:口味过咸过油,喜欢吃煎炸、熏制、腌制食品;片面迷信某种特殊的食物具有超常的健康养生功效;绝对拒绝某类食物,如不吃动物性食物之类的。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社会交往,坚持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身体成分的改变:老年人体脂百分比增高,也就是说,老年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肌肉的衰减,导致身体活动能力逐渐下降、容易摔倒等。所以要通过体育锻炼增加肌肉组织的合成、减缓肌肉衰减的过程。建议老年人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游泳、快步走、自重锻炼等,坚持运动前热身,注意运动时的安全保护。 (4)建议老年人每年健康体检。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复诊。可以携带3~6个月内的检查报告到医院临床营养科就诊,找营养医生给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包括饮食建议、运动方案和体检建议等。 来源:羊城晚报

骨髓造血異常?都是維生素D惹的禍

血细胞有三种类型: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它们都是由位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产生。骨髓纤维化是一种在许多恶性和良性疾病中常见的病态过程。骨髓纤维化导致一种被称为“成纤维细胞”的胶原纤维细胞异常增加。骨髓充满了这些纤维,阻止身体生成正常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结果导致血细胞异常,脾肿大等各种疾病,并且还会发生骨硬化。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骨髓纤维化是维生素D和免疫细胞的过度信号刺激的结果(Vitamin D and immune cells stimulate bone marrow disease. Science Daily, Feb 8,2019)。 维生素D是一种钙调节激素。该研究小组已经证明维生素D受体可以控制骨髓中造血细胞的位置。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没有维生素D受体的小鼠模型进行了骨髓(含维生素D受体)移植,使小鼠体内具有高浓度的维生素D,以此为骨髓纤维化模型。通过研究,他们发现造血干细胞受到维生素D信号的强烈刺激,长成称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这些病理性巨噬细胞刺激成骨细胞(产生骨的细胞)诱导了骨髓纤维化和骨硬化。 通过降低这些小鼠饮食中维生素D的含量和抑制巨噬细胞,科研人员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了骨髓纤维化的发生。 科研人员还研究了与骨髓纤维化患者具有相同遗传疾病的小鼠模型。这些小鼠具有与骨髓纤维化患者相似的症状,表现为骨髓纤维化和骨硬化。他们用低维生素D饮食饲养小鼠,阻断维生素D受体信号(去除血细胞中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和抑制巨噬细胞。结果有效地预防了骨髓纤维化。 该项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受体信号产生的病理性巨噬细胞是导致骨髓纤维化的罪魁祸首。研究者Katayama教授说:“骨髓纤维化的唯一永久性治疗方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但这种方法不适合许多中老年患者。我们的新发现有助于为老年人开发降低维生素D刺激和减少巨噬细胞的治疗方法。”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但是,过量维生素D对人体有害。维生素D代谢时间长,体内半衰期28天左右。即服用一片维生素D,到第28天,体内还剩半片。临床调查发现,因为大多数钙剂添加了维生素D,很多人是无意中长期连续服用维生素D,容易导致维生素D过量。值得警惕。 好时光健康专栏是由宝力钙(Byl-Calcium)特邀经销商提供(www.timedrugs.com,电话604-871-0178)。 *本內容由客提供

喝紅酒可攝取?加拿大人對益生菌的誤解…

■■大部分民众只知道酸奶中含有益生菌。网上图片   本报记者报道   很多人都知道益生菌(Probiotic)是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细菌,但营养品公司Progressive Nutritional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加拿大人并不清楚哪一些食物含有益生菌,多达四分之一的人以为饮红酒可以吸收益生菌。   研究指出,民众基本上知道除了含益生菌的酸奶之外,味噌、醃渍酱菜和奶酪都有益生菌。不过令人惊讶的是,有79%的人误以为他们日常的部分食物也有益生菌。   有31.9%人以为牛肉有益生菌,有25.5%人以为红酒有益生菌,也有21.7%人以为羽衣甘蓝(Kale)有益生菌。有56.2%的人并不确定酸奶内的益生菌是否对人体有帮助,有12.8%的人完全不相信酸奶的益生菌有功效。男性相信酸奶益生菌的比率有62.7%,较女性的37.3%高出近一倍。   调查又发现民众知道益生菌对身体的免疫系统、肠道和胀气有帮助;但也有不少人盲目迷信益生菌,有36.8%人认为益生菌可以改善一些健康状况,实际上与益生菌无关,有10.2%人以为可以改善睡眠,有7.3%以为可以治疗感染,更有19.3%以为能够促进头发健康。   菌落量多不见得最有益   益生菌种类繁多,有24%的人购买时选择菌落数(CFU)最多的产品。Progressive Nutritional的营养师佩缇(Lisa Petty)表示,很多人误以为只需要考虑益生菌的菌落数,其实应该要选择适合和适当数量的益生菌。   每一种益生菌生活在体内不同部位,对身体也有不同的益处,因此人体需要多种益生菌。菌落数只是计算益生菌的数量,并不代表有所需要的益生菌。她称事实上,很多食物和改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

加拿大職業勞損有多厲害?女牙醫師工作幾年後全身麻痹。。。

图片来源:Pixabay 手是人体最灵活的部分,许多动作要靠手指、手掌和手腕各处关节和肌肉之间的紧密合作去完成。我们的腕关节里有很多复杂的精细组织,包括8块不规则的小骨头,还有骨头和骨头之间相连接的各种韧带、肌腱、肌肉,外面还有腱韒、筋膜等软组织包裹。此外,还有血管供应养分、清理代谢产物;神经纤维负责传递感觉、控制活动。 当手做每一个动作时,每一个相关组织所做的工作、所受的力度都不相同。如果任何一个组织负重过多、受力过大都会造成损伤。在我们平日生活中使用腕关节的频率极高,稍不小心就容易造成伤害,一旦损伤,就会局部疼痛,甚至肿胀;有时手掌、手指也会感觉疼痛、麻木。当活动产生障碍时,手、腕的伸曲、旋转范围受限制,抓握力量就会减弱。 腕关节受伤可能发生于各个群体,儿童、青少年的动作快、活动度大,身体突然失衡时用手掌支撑,受伤的机会大。年轻人喜好剧烈的体育运动,强力扭伤的机率偏高。体力劳动者每天搬运重物,容易发生急性挫伤、扭伤。办公室一族的电脑工作者、文职人员的滑鼠手,厨师、餐厅服务生、家庭主妇每天用手重复做同样的动作,则容易导致腕管综合症。产妇多见指掌关节的腱鞘炎。老年退化性关节炎,手、腕关节慢性受劳损更是一种常见疾病。 腕管劳损 常见职业疾病 39岁的Ula是一位牙医师,工作时不仅要面临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挑战,还要承受牙医师共有的体力负担。开业几年后,下班时腰、肩、颈部肌肉酸痛变成一种常态。手臂、手腕和指掌部位的劳累更加难以恢复。 结婚怀孕后生了两胎, 两次坐月子期间都有月嫂照顾,还有母亲帮忙。原以为做完月子后、休息一段时间,可以把身体养的好些。没想到平日身体的那种疲劳、全身疼痛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Ula平时睡眠很浅,一点轻微的声音就会把她吵醒。两次生产后孩子的哭闹声、两手的麻痹、刺痛,使她的睡眠品质变得更差。 Ula平日工作时指掌与手腕部位因过劳而导致的损伤,使她给婴儿哺乳时带来许多困扰。由于手、臂疼痛,她无法抱起孩子哺乳,又因为腰背酸痛,也无法躺在床上保持一个姿势去哺乳。于是喂了一个多月后,Ula就给婴儿断了奶。 医生诊断为腕管综合症,让她服用止痛药,做了一段时间按摩和物理治疗,疼痛才得到了一些缓解。 雪上加霜 面临人生抉择 两次生产后,Ula白天在手腕部位做些热敷,晚间带着特殊的护腕睡觉,坚持工作了一段时间。虽然每天手痛手麻,手的握力并没有受太大影响。后来她的手指逐渐感觉变得迟钝,无法做一些精细的动作。有时甚至连端碗、用筷子都有困难。再过一段时间,除了手臂麻、痛,腰部和两只脚也开始发生麻痹,各种治疗都不能缓解她的症状。 Ula咨询了几个专科医生,做了各种神经科检查,脑部、颈部的核磁共振,和脊椎的断层扫描,发现颈部各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劳损性退化。 医生们说她的关节退化是无法复原的,只有接受手术,可能可以缓解双手的麻木疼痛。同时,她可能必须选择放弃自己的专业,这让她非常的纠结与不舍,情绪上再度陷入两难。在朋友的推荐下,Ula前来做中医咨询,她的诉求很现实:她是否还有希望做回牙医师工作。结果也很简单:Ula没有去做手术,经过每星期二次,3个月的针灸治疗,她恢复了牙医工作。以后当症状偶然发作时再做几次治疗,3年过去了,Ula很高兴在自己喜好的专业领域里继续发展。 中西合并 唤醒自愈能力 现代医学认为重复的手指和手腕的动作会造成过劳,诱发局部组织发炎,产生局部肿胀。当手腕部位神经受到压迫,就会出现手麻手痛的感觉。当肩颈关节和肌肉受伤、或者发生退化性疾病时,压迫到局部神经,也会造成和腕管综合症类似的症状。 戴护腕手套可以减轻局部的工作负荷,手术方法也可能缓解对神经的压迫,在手腕部位注射类固醇有消炎作用。 中医则认为手麻手痛是因为局部过劳,经络、肌肉、筋腱受到伤害的结果。治疗时用针灸、推拿方法使经络里气血运行通畅,局部肌肉和筋腱的功能得以改善。 中、西医对本病的看法雷同,都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人体有强大的自愈能力,人体又有潜在的、神奇的适应能力。实际上各种治疗方法是从不同角度配合这种自愈能力,激发人体潜在的适应能力而达到康复效应。 Ula看似一个单纯的职业劳损的案例,细细分析,与她生活作息无规律,缺乏适当的运动,肝脏和脾脏功能失调有很大关系。在治疗同时,教她做自我穴位按摩,鼓励她劳逸结合,参与适当的体能锻炼,提高局部肌肉和筋腱的功能,也是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西乃山医院针灸门诊主任医师 老大夫医疗保健中心负责人 中医师陈志卿博士

冬天皮膚瘙癢難入睡 專家教你這樣做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余燕红 周晋安 进入冬天,对有些人来说最怕就是皮肤瘙痒症,有些人甚至痒得整晚都不能入睡,尤其是大腿和小腿部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龚子鉴给大家支招—— 1、控制洗澡的时间和水温。 皮肤瘙痒时,恨不得有多热洗多热,可以瞬间缓解困扰多时的皮肤瘙痒。然而,往往就是这个坏习惯导致皮肤越来越痒。 健康的皮肤有一层薄薄的脂质覆盖。可别小看了这层薄薄的脂质,它可以锁紧皮肤水分和保持皮肤柔软有弹性,如果脂质受损,皮肤水分就会流失,变得缺水和干燥。热水的冲洗会加快这层油脂的流失,使皮肤变得更加干燥。洗澡的水温最好不要超过40摄氏度。一般洗澡的水温适宜控制在32℃~40℃,每日最多洗澡1次,每次不要超过10分钟。 2、选择合适的沐浴产品 很多人为了追求“干净”的感觉而选择起泡丰富的沐浴产品,但清洁力强的同时意味着会带走更多皮肤天然的油脂。 另外,标榜控油、消毒功效及碱性高的淋浴乳,也会使皮肤越洗越干。有些女生特别青睐带香味的沐浴液,喜欢洗完澡后留下香香的味道,但是沐浴液里面的香料其实也会对皮肤产生刺激。 所以,沐浴乳的成分应该越简单越好。皮肤易过敏人士、湿疹皮炎的患者,最好选择低敏无刺激的洁肤产品——pH值最好接近表皮正常生理值、成分简单、不含香料及防腐剂,同时应适当减少清洁用品的使用次数。 3、沐浴后外用润肤剂 很多人都会觉得洗完澡还要涂润肤剂很麻烦,但润肤剂不仅可以阻止水分蒸发,还能修复受损的皮肤,减少外源性不良因素的刺激,缓解皮肤瘙痒,而洗澡后正是涂润肤剂的最佳时间。普通人每天外涂一次润肤剂基本可以保持皮肤湿润,而皮肤明显干燥及敏感皮肤的人士,每日至少需要使用2次润肤剂。如果是敏感性皮肤,选购润肤剂时需特别留意产品的卷标成分,最好选择消委会测评合格的产品。 4、抹身代替洗澡 婴幼儿的皮肤油脂分泌较少,老人的皮肤保护能力较差,糖尿病患者的神经感应温度未必准确,所以每到秋冬季,婴幼儿和老年人都容易患上湿疹。其实假如流汗不多,用沾了暖水的毛巾抹拭身体取代洗澡也未尝不可,隔天洗澡卫生问题其实也不大。 5、避免搔抓 搔抓不仅使皮肤破损,容易发生感染,而且长期反复搔抓会使局部皮肤变得肥厚、粗糙,局部的感觉神经因反复刺激而更加兴奋、敏感,使瘙痒进一步加重。这样就会步入越痒越抓、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当中。可以在瘙痒症状出现的初期,使用润肤剂预防,或者用冷水湿敷。 6、养成定时定量喝水的习惯并注意均衡饮食,有助肌肤保持健康美丽。 最后建议:如果上述招数你都用了,但瘙痒仍旧没有缓解,不要等,赶紧找皮肤科医生解决。 来源:羊城晚报

胸部突感不適?用這個可以測出是不是心臟病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   张健 日常生活中,当你突然感觉胸部不适,出现胸闷、憋气、压迫感、紧缩感等症状,如何能知道是否与心脏病相关?有一个小的试验可以帮上忙,医学上称作“硝酸甘油试验”。 发觉胸部不适时,可含用1~3片0.5毫克的硝酸甘油,观察5分钟,看胸部或胸部以外不适是否有所减轻,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出现了心肌缺血问题。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舌下含服,不可吞服。如果含用第一片硝酸甘油后,症状没有减轻、缓解或消失,可在5分钟后含用第二片,再观察5分钟,假如这片硝酸甘油起效,也证明胸痛症状与心脏病有关。否则,还可以用同样方法含服第三片,验证是否为心脏问题所致。如果三片硝酸甘油均未起效,可初步认定为心源性胸痛的概率很低,建议到医院排查其他原因。 需要提醒的是,该方法不是所有人都适用,过敏体质者不可应用硝酸甘油;患有青光眼的人不建议使用硝酸甘油;血压过低的患者(血压低于90/60 毫米汞柱),尤其是年轻女性,建议谨慎使用。因为硝酸甘油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敏感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降幅可达20~30毫米汞柱,易引发低血压风险。此外,服用硝酸甘油时最好坐下,以免因血压下降,造成跌倒意外。 来源:生命时报

防三高降血糖 養生不妨多給家人吃它們

图片来源:Pixabay 多吃绿叶菜,少得脂肪肝 众所周知,多吃果蔬,特别是绿叶蔬菜有益健康。《美国科学院院报》刊登瑞典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多吃绿叶蔬菜对预防脂肪肝至关重要。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研究员马蒂亚斯·卡尔斯特罗姆博士及其研究小组给一组小鼠喂食高脂肪高糖食物,使其脂肪肝风险增大。之后给部分小鼠补充硝酸盐(绿叶蔬菜中含有大量硝酸盐),结果发现,这些小鼠发生脂肪肝的风险显著降低。研究人员还对两种不同人体肝脏细胞展开了培养研究,验证了小鼠实验的结果。此外,研究者还发现,补充硝酸盐后,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压降低,胰岛素水平改善。之前有研究显示,来自蔬菜的硝酸盐有助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身体耐力。 研究者表示,体重超标和饮酒过量是导致脂肪肝的两大主因,治疗脂肪肝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这项新研究表明,多吃绿叶蔬菜,增加硝酸盐的摄入,有助于减少肝脏中的脂肪堆积,可降低脂肪肝、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风险。 喝橙汁有助改善记忆力 英国科学家有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喝橙汁可以使老年人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大脑反应时间提高近10%。 研究小组要求37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每天喝500毫升(约两杯)橙汁,持续8周。参与者(年龄在60岁~81岁之间)的脑功能明显改善。科学家将这一结果归功于被称为类黄酮的化学物质,认为其有助于阿尔茨海默症的辅助治疗。 研究发现,食物中的类黄酮可以保护脆弱的神经元,增强现有神经元功能和促进神经再生,从而改善或扭转与衰老有关的记忆障碍,提高动物和人记忆、学习和一般认知能力。有文献报道,研究者对2574位中年人随访研究13年发现,高黄酮摄入量可提高记忆力,特别是情景记忆。进一步的实验证实,纯化物黄芩素有改善记忆力的作用,而柚苷素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长期记忆水平。它们通过调节涉及记忆过程的细胞和分子结构对记忆发挥重要作用。 每天一两麦片粥,预防糖尿病 瑞典查尔默斯科技大学和丹麦癌症协会的一项联合新研究称,每天食用50克全谷物(黑麦、燕麦、小麦等谷粒的胚乳、胚芽和麸皮)能起到预防2型糖尿病的作用。 研究人员选取5.5万名丹麦人的健康数据资料。研究开始时,这些人的年龄在50~65岁之间,在随后15年的调查期内,超过7000人患上了2型糖尿病。研究人员首先统计参试者每日全谷物总摄入量及全谷物食品类型(黑麦面包、燕麦粥、什锦粥等),然后将数据与丹麦国家糖尿病登记簿的统计资料结合,做梳理分析。结果发现,全谷物食用量最高的人群(每天至少摄入50克全谷物,相当于一小碗燕麦粥或一片黑麦面包),患上2型糖尿病的比例最低,食用量越少,患病比例越高。具体来说,每天吃一两以上全谷物的男性患病风险比完全不吃的人低34%,女性低22%。 研究人员表示,多吃一些全谷物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最有效的饮食方法之一。另外,喝咖啡、少吃红肉也同样可以起到作用。 三高人群多吃萝卜皮 “冬吃萝卜赛人参”,萝卜又成了大家餐桌上的常客。然而,对于萝卜皮,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难吃,从而将其丢掉。我想提醒大家,萝卜皮营养丰富,尤其适合三高人群食用。 除了维生素和矿物质,萝卜皮还富含果胶、槲皮素、异硫氰酸酯类等活性物质,一定程度上有助调控血脂、血糖和血压,是三高人群的理想食品。此外,异硫氰酸酯类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萝卜皮最好生吃, 能留住更多的活性成分,比如凉拌萝卜皮、腌萝卜皮、糖醋萝卜皮等。 萝卜皮做菜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打算做凉拌萝卜皮,就把皮削得厚一些,上面带一层萝卜肉,拌出来的菜好看也好吃;第二,凉拌前,把萝卜皮放入冰水中浸泡30分钟,有助去除异味,使其口感更脆,如果没有冰,直接放清水也可以,效果稍差些;第三,用盐提前把萝卜皮腌制一会儿,口感更好;第四,萝卜皮最好一次吃完,吃不完的一定要用密封的盒子盛装后放入冰箱,以免给冰箱带来难闻的气味。 每天一把南瓜子,护牙又护脑 南瓜子又名白瓜子,是一种常见的种子类坚果,营养丰富,还有很高的食疗价值,每天吃一把南瓜子,对健康有多种好处。 预防牙龈萎缩。人上了年纪,牙龈容易萎缩,这与牙龈中磷的流失有关。中国注册营养师于仁文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南瓜子富含磷和维生素E等对牙龈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常吃可预防和改善这一现象。 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脑血管。南瓜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甾醇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维生素E能减少脂质氧化、避免胆固醇附着于血管上,使血液畅通;泛酸、烟酸能帮助脂质代谢、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 降血压、稳定情绪。南瓜子富含泛酸、烟酸、钾元素,可缓解心绞痛、辅助降低血压。此外,所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E也可以稳定情绪、缓解失眠。研究发现,南瓜子是能让人心情舒畅的食物之一。有些人心情不好时热衷于吃甜品,这只能起到短暂的效果,而吃南瓜子有助于对抗压力和消除低落情绪。 南瓜子虽好,但不宜过量食用,每天一小把为宜。因其脂肪含量较高,热量易超标。胃肠不好、容易胀气的人食用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腹部闷胀等肠胃不适症状。需要提醒,虽有研究发现南瓜子有一定降血糖的作用,但仍不建议糖友大量食用,因其脂肪含量高,食用过量会增加热量和脂肪摄入,不利于血糖和血脂的控制。 饮茶可降低骨折住院风险 2万余人骨密度数据研究发现,有长期饮茶习惯的女性骨密度更高。同时,根据45万余人的长期随访数据发现,每日饮茶能降低因任意骨折导致住院的风险,饮绿茶者以及饮茶超过30年的个体发生髋骨骨折的风险也降低。这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团队近期分别在《Nutrients》(《营养素》)和《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国际骨质疏松症》)上发表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的最新科研成果。该研究为中英合作开展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系列研究之一。 论文责任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吕筠教授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骼健康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学问题之一。既往研究提示,在绝经女性中,饮茶对骨密度有保护作用,但缺乏男性的相关证据。同时,既往研究提示饮茶能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仍缺乏中国人群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的证据。 研究人员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资助,利用项目,在重复调查的20643名中国成年人的跟骨骨密度数据发现,在女性中,与从不饮茶者相比,有长期饮茶习惯的女性的骨密度更高。进一步分析茶叶冲泡量与骨密度的关系,每天茶叶冲泡量<6g者的骨密度高于从不饮茶者,但喜饮浓茶者(茶叶量≥6g/天)的骨密度与从不饮茶者没有差别。人们担心茶叶中的咖啡因会增加尿钙流失,导致骨质疏松。但是在当前这个女性人群中,研究人员并未观察到饮浓茶者的骨密度低于从不饮茶者。在男性人群中也暂未发现饮茶与骨密度存在关联。 另外,研究人员分析“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募集的453625名成年人平均随访10年的数据发现,与从不饮茶者相比,每日饮茶者因任意骨折住院的风险降低12%;对于髋骨骨折住院,饮绿茶者的风险降低了20%,饮茶超过30年者的风险降低了32%。饮茶对骨折入院风险的保护作用在男性和女性中基本一致。随每天茶叶冲泡量的增加,未见骨折住院风险有进一步的降低;但也未观察到喜饮浓茶者有增加的骨折住院风险。 吕筠认为,该研究结果除了提示长期饮茶对骨密度的可能影响外,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性,即饮茶可能改善个体一天的注意力和警觉性,从而降低发生严重伤害的风险。 果干加坚果,有助降血糖 很多人认为,水果干和坚果不适合当零食,尤其是对想控制血糖以及能量摄入的人来说,把水果做成水果干后,糖分大大提高,甜味变得浓郁,果干太甜,坚果油脂多,大家望而却步。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营养与分析实验室进行了相关试验,探究水果干升糖指数;并探究将部分米饭替换成水果干以及水果干搭配坚果后对餐后血糖的影响。 试验方法:研究者招募11名符合要求的健康受试者,给他们吃3类测试餐,每次试验测试一类测试餐的一种,每两次试验之间相隔至少一天,直到吃完所有搭配。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完全一样,3类测试餐如下: (1)分别摄入葡萄干、苹果干、枣干、杏干和米饭。碳水化合物均为50克。 (2)将一半米饭换成含等量(25克)碳水化合物的葡萄干、苹果干、枣干、杏干。 (3)在(2)的基础上,每种果干加米饭的测试餐再加30克巴旦木。 每次受试者食用完后测其空腹及餐后4个小时的血糖水平。 试验结果:1.水果干的升糖指数没有米饭高:4种水果干的升糖指数分别为56,43,55和56,米饭是81。 2.将一半米饭换成含有等量碳水化合物的果干,升糖指数分别为77,65,77和75仍没有米饭高。 3.将部分米饭换成果干后,再多吃一把巴旦木,不仅升糖指数均有明显降低,分别为54,60,52和64,而且餐后4个小时的血糖波动幅度也变小了。 结论:1.食物的升糖指数与其本身的甜味并无必然联系。2.为改善一餐饭的口味,少吃几口米饭,换成两口水果干,不会引起血糖上升。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把巴旦木,还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分析:果干糖分虽然浓缩,但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抗氧化物等也同步浓缩,坚果富含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植物甾醇和多酚等,对于保护血管和调节血脂有一定作用。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肚臍可以摳了 這些困擾人生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图片来源:Pixabay 俗话说,不孝有三,不辟谣为大。 生活中的谣言总是日益翻新,不久前刚刚辟过 30 个谣言…… 这不,又来了19个…… 1. 尿尿次数多,说明肾不好? 水喝多了吧。 不同人的肾,水循环速度有快有慢,循环得快容易小便多,很正常。 当然,膀胱大小也是会影响尿尿次数的。 2. 睡觉手机别放床头? 如果手机不放床头,早上怎么按掉闹钟? 即使是充电中的手机,放在床头也不会辐射到大脑。 真正该担心的是,玩手机玩到睡不着。 3. O 型血更招蚊子? 可能只是二氧化碳更多,汗味脚臭味更重。 蚊子可看不出人血液里的抗原差异,也就分不出血型不同。 4. 鸡的屁股有致癌物,不能吃? 鸡屁股上就两种「淋巴腺体」不能吃,但正规宰杀时会去掉,没有其它有害物了。去掉了,就安心吃吧。 5. 菜叶上有虫眼的最安全? 谁还没打过农药啊。 有虫眼只说明蔬菜遭受过虫害,不等于没打过农药。 适度打农药是为了保证安全,不用太谈「农药」色变。 6. 水果不能饭后吃? 容易吃饱了撑着。 水果什么时候吃都可以,空腹吃也可以,吃饭时吃也可以。 只不过留着饭后吃,容易被别人先吃光了。 7. 花生红衣能补血? 好好吃口肉,强过几百倍。 花生红衣确实含一些有益成分,但量非常有限,意义不大。 愿意吃皮就吃,不愿意吃就吐。 8. 出生月份决定你易得哪种病? 塞回去重生一次? 生病这种事,影响因素太多了,不过,把它归于「出生月份」这种玄学……也太偷懒了吧! 9. 刷牙能美白牙齿? 干净点是显白。 很多牙膏有蓝色着色颗粒,能略微改善牙齿色泽。另一些有漂白成分、抛光颗粒,但美白效果很短暂。 10. 运动要 30 分钟才消耗脂肪? 上下班都没这么准时过吧? 只要动起来了,就会消耗脂肪和糖原。要运动就赶紧去,别被这句话吓怂了。 11. 冬天多吃萝卜身体好? 因为……以前冬天除了萝卜,没太多别的蔬菜可吃。 现在不一样了,冬天也能吃到各种各样的蔬菜。 更何况,萝卜就是一普通蔬菜,除了水分高,纤维多,其他营养成分都一般般,更不用提「萝卜治百病」的夸张说法了。 12. 踮脚走路能瘦腿? 踮起脚尖,更靠近的不是梦想,是太阳。 不每天走个几千米消耗点脂肪,是不可能瘦腿的。 13. 饿治百病? 饿死了,确实啥病都不得了。 不少慢性病都跟饮食不节制有关,但这不等于挨饿更健康。 健康的关键是均衡。 14. 肚脐绝对不能抠? 控……控制不住自己。 轻轻抠两下没事儿,但手一定要干净、动作要轻。 抠得太重,可能会引发内脏神经反射,还有可能……抠破了。 15. 人类大脑只开发了 10%? 还嫌不够累吗? 用好现在的就不错了,不要想太多…… 16. 姨妈期怎么吃都不会胖? 总有闺蜜想蒙你。 特殊时期一点都不特殊。本来运动就不太方便,再吃多了只会月半。 17. 发际线高更聪明? 头发少,是得找点安慰。 发归头发,大脑归大脑,两码事儿。 18....

晚餐後立刻這麼做 中風概率直線飆升!

图片来源:Pixabay 希腊约阿尼纳大学医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晚餐后至少1小时再睡可使患中风的风险降低约2/3;每多等20分钟睡觉,中风风险可再降10%。 研究人员对500位健康者、250位曾经中风、250位曾罹患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的患者进行了关于睡眠习惯、吃饭时间等信息的问卷式调查。结果显示,与晚餐后1小时内就睡觉的人相比,那些饭后60~70分钟才睡的人发生中风的概率降低了66%。饭后70~120分钟才睡的人,其中风概率减少76%。超过2小时后才睡的人,风险减少的程度逐渐缩小。 来源:广州日报

2018七大健康謠言 千萬別被忽悠了!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记者  吴月辉 过去的2018年,你可能因为看到“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的新闻而努力让自己变成碱性体质;也可能因问题疫苗事件的爆发而对疫苗失去信任……事实是这样吗? 人的体质没有酸碱之分 流言: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真相:“酸碱体质”本身就是一个伪理论。人体时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其中很多反应对酸碱度十分敏感,但人体有一套有效的调节系统,使pH值保持基本稳定,只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也就是说,食用任何食物都不会改变人体的pH值,就算是喝醋也不会让人体变得酸性更强。至于“酸性体质生女,碱性体质生男”,更是无稽之谈。 每天喝几杯咖啡不会致癌 流言:饮用咖啡会致癌。 真相:咖啡中含有的丙烯酰胺被列为2A类致癌物,但2A类致癌物的含义是在动物实验中具有明确致癌作用,人群研究结果未有定论,只是具有潜在风险性。据《食品与化学毒物学》期刊的文章介绍,当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2.6微克至16微克丙烯酰胺时,就会有罹患癌症的风险。按此计算,一个体重55公斤的人,每日丙烯酰胺耐受量为143微克。一杯160毫升咖啡,平均丙烯酰胺含量为0.45微克,每天至少要喝318杯才可能产生致癌风险。 疫苗是对抗传染性疾病最有力的武器 流言:疫苗不值得信任,也没效果,不接种没关系。 真相:疫苗是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截至目前,疫苗是人类对抗传染性疾病最有力的武器。目前我国之所以能将白喉、百日咳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靠的就是极高的接种率。接种疫苗是安全的,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可能由其带来的危害。只有足够多的人接种疫苗,才能够形成广泛的、有力的防御。 洗牙可以预防口腔疾病 流言:洗牙会把牙齿洗坏。 真相:洗牙不是为了美白牙齿,而是去掉牙面的细菌、牙结石等。至于牙缝变大、牙齿松动,那说明牙齿本来就有问题,很可能牙龈已经开始萎缩,是牙周病本身所致。如不及时清除牙结石,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家用节能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流言:家用节能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真相: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节能灯的紫外线辐射的总能量只占节能灯释放总能量的6‰,也就是说15瓦节能灯的紫外线功率仅为0.09瓦,而且节能灯里的长波紫外线不会穿透人体的真皮层。一般来说,只要符合我国标准的合格节能灯,都能把紫外线辐射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此外,一只节能灯中只有几毫克汞,而且被封在灯里面,即使灯被打碎了,也要几百只灯同时碎掉,并且是在一个很小的密闭环境下,全被一个人吸入才有可能对人造成危害,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 间质不是人体器官 流言:科学家发现,间质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真相:“间质”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过相关报道。它其实就是若干结缔组织、胶原蛋白和内衬细胞组成的网状微型液体腔,和很早前就提出的“细胞外间质”属于同一范畴,目前还仅在组织层面,离器官差着一个等级,把这样一个非典型的简单构造称作器官,实在牵强。 能见度受四方面因素影响 流言:室外能见度低都是重污染惹的祸。 真相: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将目标物从背景中识别出来的最大距离,单位是米或者公里,主要受颗粒物浓度、化学成分、相对湿度、太阳辐射的影响。我们常说的“空气质量”只代表颗粒物浓度。夏季湿度较大,对阳光散射作用明显增强,导致光线投入到人眼中的量减少,所以能见度降低。这和颗粒物浓度高导致的污染天气很像,所以会容易被误认为“空气质量重污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久坐族駝背影響氣質 6個動作幫你練出天鵝頸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 长马明 “久坐族”“低头族”常有驼背的烦恼,其实是得了上交叉综合征。说起这个名词,大家可能觉得陌生,但是圆肩、驼背、头部前倾的表现很多人都有。上交叉综合征是指由于肌肉不平衡而导致的上肢体态问题。如果平时过多使用颈椎,且姿势不正确,或由于锻炼方法不对造成斜方肌紧张,脖子到肩膀处就会看起来有鼓鼓的大包,显得脖子短、脸大,影响个人气质。 上交叉综合征不仅导致体态变形,还会引发系列身体疼痛,甚至出现手麻、胸闷、视力模糊等情况。下面为读者介绍6个动作,坚持训练,也许你也能得到“天鹅颈”。 1.靠墙站立。头部、背部、腿部都紧靠墙站立,每天至少坚持10分钟。这个动作不仅有助于塑造“天鹅颈”,还能瘦腰。 2.双手合十向后。保持背部挺直,双手向后合十,让背部得到舒展。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坚持长一些时间。 3.双手向后伸展。双手向后撑,头部向后缩,可平移,让胸部、肩部有拉伸的感觉,有点像平时伸懒腰的动作。 4.跪式手臂前伸。跪位腰部下沉,手臂尽量向前伸展,拉伸肩部、背部,这个动作类似瑜伽的舒展动作。 5.猫式。跪立,双手离开与肩同宽,手臂与大腿垂直于地面,呈四角板凳状。吸气,仰面、塌腰、提臀,眼睛向上看,肩膀放松,手臂不要弯曲;呼气,低头,微微含腰,同时拱起脊柱,眼睛看向紧缩的腹部。整套动作重复10次为1组,1天可做3组。 6.扶墙弯腰拉伸。手臂扶墙弯腰,上半身与下半身尽量呈90度,双腿尽量保持直立,背部向下沉,让手臂、背部得到拉伸。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睡覺流口水 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報!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健客新健康 婴幼儿睡觉流口水,比较常见,但是如果一个成年人睡觉,经常流口水就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健康预警信号。 成年人睡觉流口水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 睡姿不对 就像喜欢趴着睡的宝宝,常常会把被褥弄湿一样。成年人,尤其是喜欢趴在桌子上睡觉的办公族,很容易因睡姿不当压迫腮腺,促使唾液增加,口水就会慢慢汇聚流出来了。此外,部分人士侧着睡也容易流口水,因此你要做的就是先调整下睡姿。 2. 口腔问题 口腔问题,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牙周炎等,口水分泌也会增加,因此除了配合医生好好治疗外,睡前还要做好牙齿和口腔的清洁。此外,牙齿畸形,也会造成唇部、舌头正常覆盖,戴牙套的适应期,也容易流口水。 3. 脾胃虚弱 《黄帝内经》中有云:脾为涎,肾为唾。唾液有脾肾主导。 当脾胃失调,脾脏虚弱,脾湿,功能不调时就无法控制口水,就会造成腹胀、隐痛、睡觉不自觉流口水等情况。这时就需要对脾胃进行调理了。 脾胃虚弱应该如何调理呢? 薏米山药粥 薏米性甘,微寒,能健脾祛湿;而山药,性平味甘,是补脾益肾,不可多得的药膳。薏米山药粥,在补脾祛湿的同时,有对肾脏进行滋补,脾肾皆和,则百病难入。 对于办公一族来说,也可购买山药和薏米粉,调成糊状饮食也很方便。 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下半身的大穴,是治脾胃病的第一要穴。老话也常说,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操作上只需用手指指腹按压刺激穴位即可,点按会有强烈酸胀感。刺激足三里,对脾虚引起的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水肿、睡觉流口水都有好处,还能增强免疫力。每天坚持三次,每次30~50下即可。 脾虚及脾胃问题,除了以上两种调理方法外,饮食上还需注意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规律按时进餐,注意饮食卫生。此外,坚持每周3-5次的适度运动,对促进肠胃健康及提高免疫力都很有必要。 来源:网易

降壓又抗癌?芹菜身上的謠言你知道嗎

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于康 芹菜历来是谣言的“重灾区”。很多人都说,芹菜具有治病功能,可以降血压、清血脂、抗癌等。那么,这些说法靠谱吗? 芹菜不能替代降压药物。芹菜有一定的控制血压作用,但不能达到人们需要的降压效果。食物就是食物,药物就是药物。芹菜本身很好,富含膳食纤维,能够增加饱腹感、帮助肠道蠕动,但它不治病。高血压患者需要第一时间找专业医生诊治,谨遵医嘱。 “芹菜杀精”没依据。目前,针对“芹菜杀精”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可靠的结论。有些研究发现,给小鼠喂芹菜汁,会影响精子活动度;有些研究显示,芹菜和精子活动度没什么关系;还有一些研究结论认为,芹菜可能有助于改善生育能力。总之,没有任何高质量的、公认的科学证据能够证明“芹菜杀精”的正确性。作为一种蔬菜,它的营养成分很确定,爱吃芹菜的男士不必担忧。即使部分研究发现芹菜和精子活动有关系,也不必惊慌。科学研究所使用的都是经过提取的高浓度芹菜汁,正常吃芹菜远达不到那个量。 “吃芹菜能瘦身”是谣言。有一种说法,芹菜是越吃越瘦的“负卡路里食物”,因为芹菜本身能量低,又富含膳食纤维,需要身体支付更多的能量去消化,所以吃芹菜等于消耗能量,有相当于运动的效果,多吃能瘦身。事实上,即使是消化起来最费劲的食物,消化它所需要的能量也不会超过食物本身能量的35%。研究显示,吃一根芹菜茎,摄入6卡路里左右的能量,消化所需的能量是1卡路里,是“收”大于“支”的。 “吃芹菜能治癌”是误传。芹菜含有一种叫芹菜素的物质,芹菜素在杀伤癌细胞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其原理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芹菜素具有加速癌细胞死亡的作用,但并不能直接杀死癌细胞。芹菜素要送到人体内合适的位置才能攻击癌细胞,这不是简单“吃”芹菜能完成的事。单单是把芹菜素送到合适的位置上,已经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何况研究所用都是纯芹菜素制剂,折算成正常食用的芹菜,量很惊人。人们平常饮食所吃的芹菜,远远达不到可以发挥作用的那个剂量。 很多人吃芹菜会把芹菜叶丢掉,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芹菜叶的营养远远高于茎。研究发现,芹菜叶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1、蛋白质、钙物质的含量都高于芹菜茎,其中个别营养成分要高出芹菜茎几十倍。芹菜叶中还含有维生素E,而芹菜茎中没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